第 14 章 呼吸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呼吸
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脏壁分两层 肺根周围相移行 负压密闭胸膜腔 左右各一互不通 肋膈胸膜转折处 肋膈隐窝半环形 炎症渗液向下流 隐窝变钝称液胸
呼吸 概念:
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 膜之间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呼吸
纵隔分区
分区:上、下纵隔 下:前中后
内容:复杂 临床:肿瘤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呼吸
喉的软骨
喉的前面观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喉的后面观
呼吸
呼吸
喉的前面观
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环甲正中韧带
喉的后面观
呼吸
甲状舌骨膜 喉结
环甲肌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呼吸
后面观
喉肌
甲杓肌 杓横肌 杓斜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侧面观
呼吸
声门开大肌 环甲肌 环杓后肌
声门括约肌 环杓侧肌 杓横肌 杓斜肌
呼吸
鼻旁窦开口部位 泪管开口在最下 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 筛窦前中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 蝶筛隐窝只有它
呼吸

组成:由喉软骨和喉肌组成 界限:上-会厌软骨上缘,下-环状软骨下缘 交通:上通口咽,下通气管 毗邻:前-皮肤,筋膜,肌肉
后-咽 两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功能:呼吸道和发音器官
呼吸
喉的结构 甲状环状杓会厌 软骨支架韧带连 环甲环杓两关节 两组喉肌功能全 扩大缩小声门裂 声带松紧它也牵
呼吸
喉腔
前庭襞 声襞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喉室 声门下腔
呼吸
分界:C6~T4下缘
气管
长度:约10cm

八上生物第14章课堂笔记

八上生物第14章课堂笔记

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植物的分类和个类别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等,二级保护植物有、、。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动物分类:动物根据有无可以分成动物和动物两大类。

地球上约有脊椎动物4.7万种,约占5%,约有无脊椎动物120万种,约占95%。

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昆虫是,的节肢动物。

三、脊椎动物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鱼类:食用两栖类:消灭农业害虫,制造中药(蟾酥)爬行类:皮革制品,壁虎吃蚊子等鸟类:羽绒服、食用、捕食害虫、消灭老鼠(猫头鹰)、药品哺乳类:羊毛衫、食用等五、我国的珍稀动物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白暨jì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1、观察:鲫鱼的哪些特征与它的水中生活相适应?①体色:背部灰黑、腹部白色保护色②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③体表:粘滑、鳞片保护和减小阻力④体侧: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鳔2、观察:青蛙有哪些特征与两栖生活相适应?①、皮肤裸露且湿润②、感觉器官发达③、后肢发达④、用肺呼吸,皮肤辅助⑤、大脑发达⑥、趾间有蹼3、观察:鸟类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与飞翔相适应的特征?(1)身体呈注线型(减小阻力)(2)前肢变为翼,成为飞行器官(3)体表有羽毛(保持体温,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使外廊更呈流线型;保护皮肤)(4)骨中空,充满气体(减轻体重,加强坚固性)(5)胸骨形成龙骨突,使胸肌发达(人如果和鸟的胸肌一样发达,将有1米多高的龙骨突)(6)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飞行消耗能量)(三)双重呼吸(飞行时需大量O2)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一、微生物的特征①个体微小②结构简单③体内不含叶绿素二、微生物的种类:包括、、。

三、病毒与细菌、真菌的异同四、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1、细菌的结构小结:只有核区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第14章:气雾剂

第14章:气雾剂

※二、分类
5.按相组成分类 a. 二相气雾剂 b. 三相气雾剂 Ⅰ)O/W 乳剂型 Ⅱ)W/O 乳剂型 Ⅲ)混悬型
按相组成分类:
a. 二相气雾剂
溶液型 气相(P) 抛射剂的蒸气
液相(P+D)抛射剂+药物形成的溶液
b.三相气雾剂(三类)
①O/W 乳剂型 喷射为泡沫状 -- 泡沫气雾剂
气相(P) 液相(O/W)
4.制剂的性质
处方组成 给药装置
雾滴大小、性质 喷出速度等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
•不溶于水,可做脂溶性药物的溶剂
药物及附加剂••常对、用大抛F气11臭射、氧F剂1层2、、有F破阀114坏,门作按系用不·统同比、例耐混压合 容器
一、抛射剂(prope易ll燃an易ts爆/p,ro不pe宜ll单en独ts使)用·,常
类似制剂
吸入粉雾剂(powder aerosols for inhalation)
系指微粉化药物或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 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 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又称 干粉吸入剂(dry powder inhalations,DPI)
1.弹簧杆 2.主体 3.致孔针 4.不锈钢弹簧节 5.药物胶囊 6.扇叶推进器 7.口吸器
S: D O: P
外相蒸发
烟雾状
※三、吸入型气雾剂的吸收 ﹥60μm
(一) 肺部吸收特点
喷出物到达肺部的路线
﹤6μm
气管→ 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嚢
粒子径 ―大―――大――中――――小-- -- ---小
﹤2μm
由大到小顺序
60μm ----------------- 6μm ---2μm以下、0.5μm 注
缺点:需制冷设备,低温操作 抛射剂损失较多 含水品不宜

呼吸系统解剖学

呼吸系统解剖学
肺炎
肺组织由肺泡、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感染时可能引发肺炎,出现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疾病及其解剖学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 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 率很高。
呼吸中枢
位于脑干,负责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它接收来自外周化学 感受器和肺部牵张感受器的信号,并根据需要调整呼吸运动 。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协作,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血液之间的交换。 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而循环系统则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并带 回废物。
酸碱平衡
肺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维持血液的酸碱平 衡。
防御功能
呼吸道黏膜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体和有害物 质进入体内。同时,呼吸道内的免疫细胞和分泌物 也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分区
上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部,是 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
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是气体在肺部
支气管位置与形态
支气管是气管分出的左右两个 分支,分别进入左右两肺。
支气管粘膜
支气管粘膜与气管粘膜相似, 但杯状细胞和腺体更多,具有 分泌粘液的功能。
支气管功能
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 ,具有通气、清洁、湿润和防 御等功能。
肺的结构与功能
肺的位置与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呈圆锥形 ,可分为肺尖、肺底、肋面和纵隔面 等部分。
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目前居全球所有恶性肿瘤的 首位,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第二篇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第二篇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1)严重缺氧对CNS的影响 (2)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轻度CO2潴留

脑血管扩张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
PaCO2>10.7kPa
言语不清、扑翼样震颤、精神错乱、 嗜睡、抽搐、呼吸( - )
二氧化碳麻醉
(3)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脑血管受损(Cerebrovascular
2. 弥散障碍--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
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气体弥散速度取决于 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气体弥散系数 肺泡膜的弥散面积 厚度和通透性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 心排出量 Hb含量 V/Q比例等
3.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成年人静息时】 .
肺泡每分通气量( VA,4L/min)和肺血流量(Q,5L/min)的 · · 比值(VA/ Q)约为0.8。
临床表现
(一)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

• •
表现为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
中枢性:潮式、间歇式、抽泣样 慢阻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延长→浅快→浅慢、 潮式
(二)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
• • • SaO2<90%,(还原血红蛋白≥50g/L — 发绀) 中央性发绀 — 由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 周围性发绀 — 末梢循环障碍
VA 肺上部 肺中部 肺下部 1.2L/min 1.8L/min 2.1L/min
·
·
Q
·
VA/ Q 3.0 0.9 0.6
· ·
0.4L/min 2.0L/min 3.4L/min
生理性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不协 调造成正常PaO2比PAO2稍低的原因。
(1) 通气/血流比失调的原因和类型

内科学全齐ppt课件

内科学全齐ppt课件
学时数:2学时
18
讲授目的和要求
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 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掌握慢性 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
掌握慢性肺心病原因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性病
变,病变可涉及许多脏器。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4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 胃炎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第六章 胃癌 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 第十四章 肝硬化 第十五章 原发性肝癌 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第十七章 急性胰腺炎 第十九章 上消化道出血
5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附 尿液检查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 第四章 肾病综合征 附 狼疮性肾炎 第七章 尿路感染 第十章 急性肾衰竭 第十一章 慢性肾衰竭
23
肺动脉高压标准
静息时肺A平均压≥20mmHg为显性肺A高压 静息时肺A平均压<20mmHg,运动后
>30mmHg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24
临床表现
原发疾病的表现 :因病而异
肺动脉高压表现: 1、P2亢进 2、辅助检查:如胸片肺动段突出、右下肺动
脉干扩张等
25
右心室肥厚表现: 1、剑突下心脏搏动或心音增强 2、活动后心悸 3、辅助检查:如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第二章 糖尿病
8
第九篇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第二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二章 中毒
第二节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9
10
11
绪论
内科学绪论
12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 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 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内科学, 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1、何谓呼吸衰竭? 答: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 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伴或不伴 CO2 分压(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可诊 为呼吸衰竭。 2、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①气道阻塞性病变; ②肺组织病变; ③肺血管疾病; ④胸廓与胸膜病变; ⑤神经肌 肉疾病。 3、试述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 答:各种病因通过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动-静 脉解剖分流增加四个主要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呼吸衰竭。 4、何谓肺性脑病? 答: 呼吸衰竭时发生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缺氧和 CO2 潴留 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 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这种由缺氧和 CO2 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称为肺 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又称 CO2 麻醉。 5、对于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患者其氧疗原则如何? 答:慢性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CO2 反应性差,呼吸主要靠低氧血 症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氧疗时需注意保持低浓度吸氧,防止 血氧含量过高。若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便会抑制患者呼吸,造成通气状况进一步恶化,CO2 上升,严重时陷入 CO2 麻醉状态,应 注意避免。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1999 年制定 的诊断 标准,如下) : (1)有 ALI/ARDS 的高危因素:①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肺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 伤、吸入有毒气体、淹溺、氧中毒等。②间接肺损伤因素:感染中毒症、严重的非胸部创伤、 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 (3)低氧血症,ALI 时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300mmHg (1mmHg=0.133kPa),ARDS 时≤200mmHg。 (4)胸部 X 线检查两肺浸润阴影。 (5)PAWP≤18mmHg 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符合以上 5 项条件者,可以诊断 ALI 或 ARDS。 7、简述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答:对呼吸衰竭总的治疗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纠正缺氧、CO2 潴留和酸 碱失衡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 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具体 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治疗原则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建立通畅的气道 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主要有:①若患者昏迷应使其处于仰卧位, 头后仰� 托起下颌并将口打开。②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③若以上方法不能奏效,必要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章节复习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 世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章节复习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 世界(知识点归纳)

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

天气转暖,池水变绿,这与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关。

(2)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生殖细胞)繁殖。

常见种类有石松、蕨、桫椤等。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主要包括各种松、柏以及银杏、苏铁等。

(4)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2.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等。

3.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1)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主要类群。

①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海蜇、水螅、珊瑚②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代表动物:涡虫、吸虫、绦虫。

③线形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丝虫④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⑤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枪乌贼(鱿鱼)等。

⑥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2/3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2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名师优质课件 (新版)苏教版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2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名师优质课件 (新版)苏教版

2、蚂蟥 (水蛭)
形态结构: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口是吸盘,能吸附在动物的皮肤上,破坏皮肤 并吸食血液。 *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中。
3、沙蚕
形态结构: *身体有许多体节。 *每个体节的两侧长有突起,突起上有刚毛,称 为疣足。 *白天生活在海滩的泥沙中, 夜间出来觅食。
五要特征:
身体__细__长_____; 消化管前端有_口__, 后端有__肛__门___; 体表有__角__质__层____。
蛔虫动物与人类关系
• 症状: 腹痛、失眠、烦躁、磨牙、抽筋、头痛、
胆道蛔虫病、阑尾炎、腹膜炎
• 蛔虫病预防:
第一: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干净 的生水,生的蔬菜瓜果洗净 饭前便后洗手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根据有无脊柱骨可以分成: Ⅰ、无脊椎动物
Ⅱ、脊椎动物
多数体小, 多数水生,大部分海产; 大多自由生活。
有不少寄生于其他动物、植物体表或 体内。
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 特征: • 1、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
蚯蚓益处:
第一,改良土壤。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 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 生长。
第二,提高土壤 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 机物和大量土粒,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 中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养分。
第三,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 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第四,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 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
第二:严格管理粪便:不随地大便, 粪便要处理后作肥料。
四、环节动物
特征: 1、许多相似的体节(环纹) 2、各系统发展迅速,神经系统趋于 完善。

生物8年级上14章知识点

生物8年级上14章知识点

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

天气转暖,池水变绿,这与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关。

(2)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生殖细胞)繁殖。

常见种类有石松、蕨、桫椤等。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主要包括各种松、柏以及银杏、苏铁等。

(4)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2.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等。

3.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1)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主要类群。

①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海蜇、水螅、珊瑚②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代表动物:涡虫、吸虫、绦虫。

③线形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丝虫④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⑤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枪乌贼(鱿鱼)等。

⑥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2/3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后章节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后章节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后章节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衬于心血管、淋巴管的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闰盘:心肌纤维互相连接处形成特殊的连接称为闰盘。

二、填空
1.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

3.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4.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5. 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三、单项选择
1.D
2.D
3.B
4.C
5.B
6. D
7. C
四、简答题
1.比较纤毛与微绒毛的异同。

第14章呼吸系统答案

第14章呼吸系统答案

第14章呼吸系统一、填空题1.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1)、(2)和(3),前者由(4)和(5)构成。

上皮为(6)上皮,由(7)、(8)、(9)、(10)和(11)五种细胞构成。

(12)层内含有较多的气管腺。

2.肺段支气管以下的导气部依次称为(1)、(2)和(3),呼吸部包括(4)、(5)、(6)和(7),其共同特点是都有(8)。

3.肺泡壁薄,由(1)和(2)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3),内含丰富的(4)、大量(5)及(6)细胞。

气血屏障由(7)、(8)、(9)、(10)和(11)构成。

4.肺的血液供应有两个来源,即(1)和(2),前者是肺的(3)血管,后者为(4)血管。

二、选择题(一)A型题1.关于嗅细胞哪项错误?A. 分布于鼻黏膜的嗅部B. 是一种双极神经元C. 游离面有嗅毛D. 嗅毛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E. 细胞为高柱状2. 关于鼻黏膜嗅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嗅上皮和固有层组成B. 上皮为假复层柱状C. 固有层内含有黏液性嗅腺D. 支持细胞与嗅细胞间形成连接复合体E. 能感受化学分子的刺激3. 肺小叶起自A. 叶支气管B. 段支气管C. 小支气管D. 细支气管E. 终末细支气管4. 气管上皮中,游离面有许多长而直的微绒毛的细胞是A. 刷细胞B. 纤毛细胞C. 杯状细胞D. 基细胞E. 小颗粒细胞5. 气管壁的3层结构是A. 内膜、中膜和外膜B. 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C. 黏膜、黏膜下层和肌膜D. 黏膜、肌层和纤维膜E. 黏膜、肌层和浆膜6. 肺的导气部不包括A. 终末细支气管B. 细支气管C. 小支气管D. 段支气管E. 呼吸性细支气管7. 肺的呼吸部包括A. 肺泡管B. 终末细支气管C. 细支气管D. 小支气管E. 段支气管8. 肺巨噬细胞多分布于A. 肺泡隔内B. 肺泡孔内C. 肺泡上皮细胞内D. 小支气管周围E. 细支气管上皮细胞间9. 沟通相邻肺泡气体的结构是A. 气-血屏障B. 肺泡隔C. 肺泡孔D. 终末细支气管E. 呼吸性细支气管10. 光镜下,相邻肺泡开口处有结节状膨大的结构是A. 终末细支气管B. 呼吸性细支气管C. 肺泡管D. 肺泡囊E. 细支气管11. 上皮中无杯状细胞的结构是A. 支气管B. 叶支气管C. 小支气管D. 终末细支气管E. 细支气管12. Clara细胞能分泌A. 5-羟色胺B. 蛋白酶C. 黏液D. 表面活性物质E. 磷酯及黏多糖13. 关于支气管树结构的变化错误的是A. 管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B. 上皮逐渐变薄,杯状细胞逐渐变少以至消失C. 软骨呈不规则片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D. 腺体逐渐变少,最后消失E. 肌层越来越薄14. 关于呼吸道上皮内分泌细胞哪项错误?A. 属于APUD系统B. 分泌5-羟色胺C. 矮柱状,基部胞质内含分泌颗粒D. 参与神经上皮小体的构成E. 分泌物必须通过血循环发挥作用15. 关于肺泡哪项错误?A. 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B. 相邻两个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C. 上皮由Ⅰ型与Ⅱ型肺泡细胞构成D. Ⅱ型肺泡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E. 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16. 关于肺巨噬细胞的叙述,哪项错误?A. 见于肺泡隔和肺泡腔内B. 来源于淋巴细胞C. 吞噬吸入的尘粒后可称为尘细胞D. 净化肺内气体的重要细胞E. 心力衰竭肺淤血时,可变为心力衰竭细胞17. 神经上皮小体主要分布于A. 肺内小支气管上皮内B. 肺泡隔内C. 肺血管壁内D. 肺门内E. 肺间质内18. 肺小叶的组成是A. 一个肺叶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B. 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C. 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D. 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E. 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19. 调节进出肺泡气体流量的是A. 呼吸性细支气管B. 细支气管C. 终末细支气管D.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E. 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20. 下列哪处黏膜含丰富的静脉丛A. 鼻前庭部B. 鼻呼吸部C. 鼻嗅部D. 口腔E. 舌21. 呼吸系统的导气部从鼻到A.小支气管B.细支气管C.肺泡管D.终末细支气管E. 呼吸性细支气管22. 气管上皮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B.刷细胞C.基细胞D.杯状细胞E. 小颗粒细胞23. 肺的呼吸部指A.小支气管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C.肺泡管至肺泡D.所有肺泡E. 终末细支气管至肺泡24. 关于终末细支气管,哪项错误?A.上皮为单层柱状B.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C.有少量杯状细胞和腺体D.上皮中有Clara细胞E. 黏膜皱襞明显25. 关于Ⅰ型肺泡细胞,哪项错误?A.是一种扁平的细胞B.可分裂增殖,修复肺泡C.胞质内含吞饮小泡D.表面有一层表面活性物质E. 是气体交换的部位(二)B型题A. 复层扁平上皮B.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D. 假复层柱状上皮E. 单层扁平上皮26.肺泡27.终末细支气管28.小支气管29.气管30.嗅黏膜(三)X型题31.杯状细胞存在于A.鼻黏膜上皮B.气管黏膜上皮C.肺泡上皮D.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E.细支气管黏膜上皮32.存在于呼吸系统内的免疫细胞有A.浆细胞B.小颗粒细胞C.肺巨噬细胞D.Clara cellE.Ⅱ型肺泡细胞33.气管黏膜固有层A.位于上皮和黏膜肌层之间B.含较多弹性纤维C.含较多浆细胞D.含混合腺E.含淋巴细胞34.在支气管树中,肺泡分布于A.细支气管B.呼吸性细支气管C.肺泡管D.终末细支气管E. 小支气管35.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A.上皮是单层柱状B.有较完整的环行平滑肌C.有少量腺体和软骨片D.上皮内有少量杯状细胞E.黏膜皱襞明显36.肺巨噬细胞A.可转变为尘细胞B.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C.可变为心力衰竭细胞D.存在于肺泡隔和肺泡腔E.能吞噬尘埃与细菌37.肺泡隔有A.丰富的弹性纤维B.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管D.肺泡孔E.肺巨噬细胞38.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结构特征是A.上皮为单层立方B.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C.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少量平滑肌D.肺泡开口处上皮呈移行性变化E.管壁上有肺泡开口三、名词解释1.肺小叶2.气-血屏障3.尘细胞四、问答题1.试述Ⅱ型肺泡细胞的光、电镜结构与功能。

人体呼吸系统

人体呼吸系统

人体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一个复杂而不可或缺的生理系统,用于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中的重要器官。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呼吸肌肉两个主要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呼吸肌肉主要指膈肌和肋间肌。

人体的呼吸道是通过鼻腔和喉咙与外界相连的,鼻腔内满布有细小的毛细血管,能够加湿和过滤空气。

当空气通过鼻腔和喉咙进入气管时,会经过喉头和声带。

气管分叉为两支,分别进入左右支气管,然后再细分为更小的支气管,最终通向肺部。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种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中。

肺泡是肺部的结构单位,非常丰富的血管在肺泡周围通过,这样氧气就可以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排出体外。

除了气体交换外,呼吸系统还具有其他重要功能。

一方面,呼吸系统可以调节体温。

当身体过热时,呼吸深度和频率会增加,以帮助散热。

另一方面,呼吸系统还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通过调节呼吸速率和深度,人体可以控制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的浓度,从而维持酸碱平衡。

三、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呼吸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包括鼻腔、气管、肺部和膈肌。

鼻腔是呼吸系统中的第一道关卡,它具有加湿、过滤和加热空气的功能。

鼻腔内覆盖着许多纤毛和分泌黏液的腺体,能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过滤掉灰尘等杂质。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主要通道,将空气从鼻腔导向肺部。

气管内壁有许多逆行排列的纤毛,能够将进入气管的异物排出体外,起到防御的作用。

肺部是最重要的呼吸器官,通过分支的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中的功能单位,它们通过肺泡壁与周围的毛细血管相接触,实现气体交换。

膈肌是呼吸系统的主要肌肉,它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从而使空气进入肺部;膈肌松弛会使胸腔容积减小,帮助排出废气。

四、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分左肺和右肺。幼 儿淡红色,成人暗 红色,老人蓝黑色, 吸烟的人棕褐色。
一、位置 位于胸腔内,纵 隔的两侧,肺尖 高出胸廓上口。
28
二、形态
形 尖、 、
肺尖 肺
肺尖


上 叶
内 侧 面
叶 下 叶
下 叶

29
1、肺尖:钝圆,肺尖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所以 、肺尖 在锁骨上方进针时, 要避免损伤肺尖造成气胸。 2、肺底:略向上凹,贴膈。 、肺底:
35
壁胸膜 脏胸膜 纵 隔 胸 膜
二、胸膜腔 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在左右 两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 封闭的潜在性腔隙,左 封闭 左 右各一, 负压。 右各一,含少量浆液,腔内呈负压 负压
胸膜顶 肋胸膜
纵 隔 胸 膜 膈胸膜 肋膈
36
三、壁胸膜的分部
胸膜顶 胸膜
胸膜腔 胸 膜 顶 包 绕 肺 尖 肋 胸 膜 胸 壁 内 面 膈 胸 膜 覆 盖 膈 上 面 纵 隔 胸 膜 被 覆 纵 隔 表 面 胸膜
22
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 ,声门裂是喉 声门裂 腔最狭窄 最狭窄的部位。 最狭窄 为膜间部: 前3/5为膜间部:发音,喉癌好发部位。 为膜间部 发音,喉癌好发部位。 声门裂
声带 膜间部
为软骨间部: 后2/5为软骨间部: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为软骨间部 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23
弹性圆锥
1
2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 外鼻
鼻前庭(前部) 鼻前庭(前部)
鼻腔(左右两个) 鼻腔(左右两个)
固有鼻腔(后部) 固有鼻腔(后部)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4-25章选填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14-25章选填

组织学与胚胎学14—25章选填第十四章消化管一、选择题1、关于胃小凹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B.上皮内含有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C 底部有数条胃底腺开口D 小凹深部有增殖活跃的干细胞2、关于胃底腺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分支管状腺B.仅存在于胃底部C.主细胞多位于腺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D.壁细胞多位于腺体上部,分泌盐酸3、关于小肠绒毛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B.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C.由单层柱状上皮和部分固有层构成D.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4、关于结肠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有半月形皱襞B.绒毛稀疏,不发达C.有密集的单管状的大肠腺D.大肠腺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5、构成肠壁内神经丛的主要成分是(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二、填空题1、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经()激活后,转变为()。

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的超微结构特点。

2、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和()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和()突出形成的。

第十五章消化腺一、选择题1、唾液腺浆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A.腺细胞染色浅B.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C.细胞顶部有较多粗面内质网D.分泌物含较多糖蛋白2、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A.内分泌细胞B.腺泡细胞 C. 导管的上皮细胞D.干细胞3、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PP细胞B.D细胞C.A细胞D.B细胞4、胰岛较多分布于( )A.胰头部和胰尾部B.胰体部C.胰头部D.胰尾部5、肝血窦特点是( )A.内皮有窗孔,有基膜B.内皮无窗孔,无基膜C.内皮有窗孔,无基膜D.内皮无窗孔,有基膜二、填空题1、人胰岛主要有()、()、()和()细胞,它们分别分泌()、()、()和()。

2、肝窦周隙是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有散在的()和()。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肺炎
• 概念: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 • 分类:按解剖特点分为3种: • 一、大叶性肺炎 • 二、小叶性肺炎 • 三、间质性肺炎
走入现场
• 现场:张小伙平素身强体壮,3天前不慎受凉后出 现头痛、畏寒,继而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后 因左侧胸痛、气急不能平卧而去就诊。查体:体温 39.5℃,呼吸27次/分,咽充血,左胸呼吸活动度 降低,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 管呼吸音。X线检查:左肺可见大片阴影。
四、支气管哮喘
• 2、镜下
• 黏膜下充血水肿
• 杯状细胞和黏液腺 增生
• 管壁各层可有嗜酸 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浸润。
可见大量含有粉红色嗜酸性颗粒的 嗜酸性粒细胞。
四、支气管哮喘
• (三)病理临床联系 • 1、呼气性呼吸困难伴
有哮鸣音、咳嗽、胸 闷 • 2、并发自发性气胸、 肺源性心脏病、肺泡 性肺气肿
• 2、肺脓肿及脓胸
• 3、败血症
• 4、感染性休克
肺肉质变:肺泡腔内的炎性渗出物 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
二、小叶性肺炎
• 概念:以肺小叶为病 变范围的急性化脓性 炎症,又称支气管肺 炎。
• 好发人群:小儿、年 老体弱者和长期卧床 的人
二、小叶性肺炎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细菌混合感染( 肺炎球
• 分类: • (一)病毒性肺炎 • (二)支原体性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 (一)病毒性肺炎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 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 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
• 感染方式:飞沫吸入和直 接接触感染
喷嚏传播
三、间质性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4 章呼吸系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鼻除嗅觉功能外还有A.前庭部鼻毛可阻挡吸入空气中的大尘粒B.粘膜固有层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可粘着尘粒C.呼吸部上皮纤毛向咽部摆动排出分泌物D.呼吸部静脉丛加温和湿润吸入空气E.以上均对2.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分别是A.粘膜、肌层和外膜B.上皮、固有层、粘膜肌C.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D.粘膜上皮、粘膜肌和外膜E.粘膜、固有层和外膜3.气管粘膜上皮包括下列细胞A.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B.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C.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Clara细胞、小颗粒细胞D.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壁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E.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潘氏细胞4.气管粘膜上皮内与传入纤维形成突触的细胞是A 纤毛细胞B.小颗粒细胞C.基细胞D.刷细胞E..杯状细胞5.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 纤毛细胞B. 杯状细胞C. 基细胞D. 刷细胞E. 小颗粒细胞6.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行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A.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D.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E.段支气管7.关于呼吸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细支气管的分支B.由许多肺泡围成,无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C.管壁内无平滑肌D.可见少量腺体E.以上均不对8.肺导气部从肺内支气管起,到A.细支气管止 B.终末细支气管止C.呼吸性细支气管止 D.肺泡管止E.肺泡囊止9.肺呼吸部包括A.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C.肺泡管、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D.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E.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10.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A.管壁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杯状细胞消失,无腺体,无软骨片B.管壁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平滑肌分散,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无软骨片C.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有软骨片,平滑肌层较厚D.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环行平滑肌完整E.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杯状细胞消失11.肺泡管A.管壁完整,单层立方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纤维B.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但无平滑肌纤维C.管壁不完整,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纤维D.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上皮下有少量平滑肌纤维E.管壁完整,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12.Ⅱ型肺泡细胞内有A.异染性颗粒B.嗜锇性板层小体C.嗜酸性颗粒 D. 嗜银颗粒E.嗜天青颗粒13.心力衰竭患者肺内出现的心衰细胞是A.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B.功能活跃淋巴细胞C.吞噬心肌纤维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D.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E.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中性粒细胞14.肺内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A.Ⅰ型肺泡细胞 B Ⅱ型肺泡细胞C 肺泡巨噬细胞D 杯状细胞E 小颗粒细胞1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性质和作用A.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B.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是糖蛋白,提高肺泡表面张力D.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16.关于肺巨噬细胞的叙述,哪项错误..A 见于肺泡隔和肺泡腔内B 来源于淋巴细胞C 吞噬吸入的尘粒后可称为尘细胞D 净化肺的重要细胞E 来源于单核细胞17.克拉拉细胞分布于※A 肺内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上皮内B 肺泡隔内C 肺血管壁内D 肺的神经束膜内E 肺间质内18.肺的结构单位是指A 肺泡B 肺呼吸部C 肺叶D 肺小叶E 每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分支至肺泡19.肺小叶的组成是指A 一个肺叶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B 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C 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D 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E 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20.肺内调节进出肺泡气体流量的结构是A 呼吸性细支气管B 细支气管C 终末细支气管D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E 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21.平衡肺泡间气体流量的结构是A 肺泡孔B 小支气管C 肺泡管D气血屏障E 肺泡囊22 .肺泡毛细血管属于A.无基膜窦状毛细血管B.有孔、有隔膜毛细血管C.连续毛细血管D.有基膜窦状毛细血管E.有孔、无隔膜毛细血管23.肺泡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多面形或半球状有开口的囊泡B.由I型细胞构成细胞C.相邻肺泡间有结缔组织D.肺泡隔中有分散的平滑肌E.相邻肺泡间有孔相通(二)判断题1.嗅细胞是存在于上皮内的感觉神经元,其轴突组成嗅神经。

2.咽粘膜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

3.气管和支气管严重病变者,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转化为复层扁平上皮,称此为上皮化生。

4.老年人肺气肿是由于肺泡隔内的胶原纤维退化,肺泡隔支持作用减弱而致的。

5.从肺导气部至呼吸部的管壁结构变化中,上皮的纤毛消失在先,杯状细胞消失在后。

6.I型肺泡细胞数量较II型泡细胞多,故臆者覆盖肺泡表面的绝大部分。

7.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不足或缺如,以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扩张困难之故。

8.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利于气体交换。

9.交感神经兴奋使肺内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相反。

10.肺泡隔是由相邻肺泡的上皮及它们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的。

11.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含有嗜锇性板层小体,形成表面活性物质。

12.Ⅱ型肺泡细胞立方形或圆形,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13.肺泡巨噬细胞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起着主要的防御作用。

(三)填空题1 嗅粘膜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面。

2 气管的软骨环缺口朝向________,缺口处有________和________;软骨环之间以________相连接。

3 肺的结构单位是________,每叶肺约有________个。

4肺叶支气管以下的导气部依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肺泡壁薄,由________ 和______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______,内含丰富的______、大量______及______细胞。

气血屏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

6 肺有两组血环管道,即________和________,从血循环意义上看,前者是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

7 肺泡上的________起侧支通气作用;肺泡隔内的纤维中以________纤维最丰富。

(四)名词解释1.肺小叶2.呼吸性细支气管3.肺泡囊4.肺泡隔5.blood - air barrier6.II型肺泡细胞(五)简答题1、简述气管管壁的组织结构。

2、试述从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各段的结构变化。

(六)论述题试述肺呼吸部的结构和呼吸功能。

※[本章题解](一)单项选择题1. E2. C3. A4.D5. C6. C7. E8. B9. B10.A11.C12.B13. D14. B15.B16.B17. A18. D19. C20. D21.A22.C23.B(二)判断题1、3、7、9 正确2 错误,喉部声带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4 错误,肺泡隔内的弹性纤维退化5 错误,管壁结构变化中,杯状细胞消失在先,上皮的纤毛消失在后6 错误,I型肺泡细胞数量较II型泡细胞少。

8 错误,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利于气体交换10 错误,肺泡隔是由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的11 错误,II型肺泡上皮细胞含有嗜锇性板层小体,形成表面活性物质。

12 错误,I型肺泡细胞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13 错误,肺泡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三)填空题1 上鼻甲,鼻中隔上份,鼻腔顶部2后壁,弹性纤维韧带,平滑肌束,弹性纤维膜状韧带3 肺小叶,50-804 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5.上皮;基膜;肺泡隔;毛细血管网;弹性纤维;肺巨噬;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肺泡上皮基膜;Ⅰ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6 肺循环,支气管循环,功能性血循环,营养性血循环7 肺泡孔,弹性纤维(四)名词解释1.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及末端的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锥型,尖向肺门,底向肺表面,为肺的结构单位。

每叶肺约有50~80个肺小叶。

2.呼吸性细支气管:是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上有散在的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在肺泡开口处,为单层扁平上皮。

上皮外有薄层弹性纤维及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3.肺泡囊:与肺泡管相连,是几个肺泡共同围成的一个囊状结构,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没有结节状膨大。

4.肺泡隔:相邻肺泡上皮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大量弹性纤维及肺巨噬细胞。

弹性纤维影响肺的换气功能。

肺巨噬细胞分布广泛,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可吞噬进入肺泡的细菌,尘粒及细胞碎片。

5.气-血屏障: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也叫呼吸膜。

包括下列几层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有的部位没有此层)、肺泡上皮基膜、I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

6.II型肺泡细胞:是肺泡上皮的一种,散在于I型细胞之间。

细胞为立方形或圆形,核圆,细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

胞质中含有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称嗜锇性板层小体,小体内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

II型肺泡细胞释放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

(五)简答题1、气管管壁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外膜。

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可向外界摆动,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粘着灰尘,固有膜中有大量弹性纤维,无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气管腺(混合腺),可润滑气管。

外膜:C形透明软骨环与纤维连接成气管支架,缺口上有横向平滑肌,可调节管腔与气量。

2、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各段为气体通道,随着气管分支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管径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变得不明显。

而上皮仍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但逐渐变薄;杯状细胞和腺体都逐渐减少;软骨变为软骨片,而平滑肌纤维相对增多,呈现为不成层的环行平滑肌束。

分支内径约lmm时即为细支气管,上皮变成单层纤毛柱状,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逐渐减少或消失,环行平滑肌更为明显,粘膜常形成皱襞。

内径为0.5mm时称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主要细胞为无纤毛的克拉拉细胞,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全部消失,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