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就高中生物必修3课程而言,需要我们记忆的东西是有很多的,那么生物必修3第六章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记住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1、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2、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全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考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
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K12学习】XX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六章知识点整理
XX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六章知识点整理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
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能量: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保持原状0、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编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⑴、影响因素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
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
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物质:HCO3-、HPO42-:例NaHCO3/H2CO3和Na2HPO4/NaH2PO4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四、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五、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六、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具神经节)传到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作出应答。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7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目录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的生活环境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液体调节的关系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三节种群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人体生命活动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高二生物必修三每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每章知识点第一章: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是指生物体在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如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等。
2. 物质的新陈代谢生物体通过物质的新陈代谢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新陈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过程,其中有氧呼吸生成大量能量。
3.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生长和发育。
生长是指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增加,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器官和组织的形成。
4. 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应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包括对光、温度、声音等刺激的感知和应答。
这些反应对生物体的生存和适应环境至关重要。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细胞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地方。
它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上有许多褶皱,增大表面积,有利于呼吸酶的附着和能量的产生。
2. 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内含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
3.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4.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细胞中扮演着分泌和合成等重要功能。
它通过合成和修饰蛋白质,并将其运输到细胞膜表面或其他细胞器中。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指物种内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产生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生物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由DNA组成。
基因则是确定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 DNA的结构和复制DNA分子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具有双螺旋结构。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梳理总结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梳理总结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变异、分类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和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必修三中的生物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发现1.2 细胞的结构1.3 细胞的功能1.4 细胞的生物膜结构与功能1.5 细胞的物质运输第二章细胞的生命活动2.1 细胞的代谢2.2 细胞的分裂2.3 细胞的有丝分裂2.4 细胞的减数分裂2.5 细胞的生物节律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3.1 生物的遗传规律3.2 DNA的结构及功能3.3 DNA的复制3.4 RNA的结构及功能3.5 蛋白质的合成第四章分子与细胞的生物调控4.1 细胞的分化4.2 细胞的凋亡4.3 分子的信使转导4.4 免疫细胞的产生4.5 细胞凋亡调控第五章生物技术的应用5.1 生物技术的原理5.2 基因工程5.3 生物工程5.4 克隆技术5.5 细胞培养技术第六章生物和环境6.1 生物多样性6.2 生态系统6.3 生物能量流动6.4 物质循环6.5 生物的适应性以上是必修三中的生物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和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点,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奥秘,更好地应用生物科学知识来服务人类社会。
希望大家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能够加油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至第六章复习提纲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温特的试验: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3)科戈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λ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λ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λ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λ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λ防止落花落果;λ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λ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λ二、其他植物激素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
一、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
2005年12月19 日
65亿
2、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及前景
思考与讨论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1)出生率较高和死亡率逐渐下降,从而使 人口 增长加快。
(2)人口基数过大。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 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 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 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我国的人口现状
①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 确定为一项基本 国策; ②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口和计划生育法》; ③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人口 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明显下降。
我国人口发展前景:
①由于人口基数 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 期内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发展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要 控制在13.6亿 以内; 2020年,人口总数要 控制在 14.5亿 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 数将达峰值( 15亿)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大气污染
酸雨
水 污 染
赤 潮
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
土 壤 污 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来自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增加; 资源利用率增多; 能源需求增多; 环境污染加剧等危机。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推进生态农业。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粮食
水
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激素调节实验: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父子结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波森·詹森理论依据:化学物质能够通过明胶而不能通过云母。
现象:插有明胶片的苗向光弯曲,插有云母片的苗不弯曲。
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温特实验步骤:将苗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使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
把琼脂块放在去顶的幼苗上,在黑暗中就可以促进幼苗生长。
放在切面正上方→垂直生长加快。
放在一侧→向背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
不放琼脂块或琼脂块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无生长反应结论:苗尖中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即生长素。
成就:分离出了生长素生长素只在芽尖端横向运输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激素】起着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
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调节作用。
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信息变化)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发生相应的相应。
每种激素的作用决定于:植物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
1、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
如生长素对于根和茎,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达到相同效果的激素浓度不一定相同。
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两重性):根的向重力性、顶端优势高浓度促进:茎的向重力性、植物的向光性2、生长素的作用与其影响部位有关。
(根对生长素更敏感)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几乎无作用。
答题规范答案: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按其影响的部位有所不同。
植物离顶芽近的枝条,生长素浓度大,生长受抑制。
离顶芽较远的枝条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受促进。
顶芽优势:顶芽及其周围枝条比侧芽及其周围枝条生长旺盛,因为侧芽周围不但有自己分泌的生长素,也有顶芽传递下来的生长素,生长素浓度较大,抑制了侧芽及其周围枝条的生长。
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打顶:去除顶端优势获得更多侧枝。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复习课件
1.辨析:初级消费者摄入 的能量就是第二营养级同 化的能量。 不是,摄入的能量=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2.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 量属于哪一营养级的? 属于第一营养级 3.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有几个去路? ①自身呼吸消耗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的
②间接价值:生态功能
③潜在价值:目前尚未发现的价值
思考: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谁的价值大? 间接价值大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措施)
②易地保护:植物园、动物园等(提供最后 生存机会) ③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④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1.生物多样性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 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保护的叙 述,错误的是 ( B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 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B )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⑶.臭氧层破坏
⑷.海洋污染 ⑸.土地荒漠化
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A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0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 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2.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宜于它 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 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 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 的“害草”。紫茎泽兰的“入侵”使这些地区 A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遗传多样性增加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六章生态...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①、2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⑴、影响因素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
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
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高中生物必修3第5、6章知识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固性第 1 节生态系统的构造一.生系的观点和型:1.观点:有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整体。
(必定地区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境),地球上最大的生系:生物圈2.型:( 1)自然生系水域生系:大海生系淡水生系,如湿地生系(湿地:沼、泥炭地、河流、湖泊)地生系:丛林生系草原生系沙漠生系原生系田生系人工林生系( 2)人工生系果园生系城市生系二.生系的构:包含生系的成分和养构非生物的物和能量(1):物:无机物(水、无机、CO2等),非生物的有机物能量:光能、能、化学能、非生物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一)生系的(2)作用:生物部分供给物和能量成成分生物部分:生物群落生者:自养生物,光能自养型:主假如色植物、光合菌:藻化能自养型:菌、硫菌,硝化胞等作用:将无机物化成有机物(CO2+H 2O→C6H 12O6),将光能或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消者和分解者供给物和能量。
地位:是生系的基石消者:异养型生物,大多半物(除腐生的物外)、寄生菌(菌、真菌等)、寄生植物等。
作用:生者供给 CO2,播花粉和种子,促物循分:初消者→次消者→三消者→四消者→⋯地位:不是生系的必需成分分解者:分:腐生异养生物(能以植物尸体或便食的生物)腐生微生物腐生菌,如枯草杆菌腐生真菌:食用菌等腐生物:如蚯蚓、蜣螂、等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无机物,把物返无机境,地位:是生系必不行少的成成分(二)养构:食品和食品网1.食品:(1)观点:生系中各种生物之因为食品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系。
(2)型:捕食:草→害虫→食虫→90%生者这样)碎食:植物碎片→碎食消者→次消者→⋯(丛林中寄生:狗→跳蚤→ 菌→噬菌体腐生:腐殖腐生物(蚯蚓)→次消者→⋯注意:① 食品(捕食)中只有生者和消者,不包含分解者②其起点是生者,如植物,点是最高养物③ 食品的各个构成养④食品的度最多不 5 个养⑤箭方向:由被吃者→捕食者(3)养:生者第一养,其余养比消等高一如:生者→初消者→ 次消者→ 三消者第1养第2⋯第3⋯第4⋯2.食品网:观点:多食品相互互相交接成的复养构,就是食品网。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应牢记知识点1、细胞的生长:就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
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2、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就是在细胞生长和细胞增殖的基础上完成的。
3、细胞的体面比: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这个比值能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问题。
细胞的体积越大,相对表面机就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因此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4、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5、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繁殖。
6、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7、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8、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9、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10、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11、有丝分裂过程⑴、分裂间期: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⑵、分裂期:①、前期:有两“出现”:即出现染色体、形成纺锤体。
有两“消失”:即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③、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为染色体,平分后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数目加倍。
④、末期:有两“消失”:即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有两“出现”:出现核仁和核膜,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⑶、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间期,中心体复制。
前期,中心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同时发出星射线,两个中心体中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12、有丝分裂特征: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13、有丝分裂意义:保持了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遗传有重要意义。
1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⑴、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包括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高等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⑵、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在末期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通用三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通用三篇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 1一、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四、其他植物激素: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__素促进细胞__(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__,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 2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生物高中必修3第六章第二节讲义
后果:
No 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
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 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
Image 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
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 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 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后果:
No 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
No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Image
No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听听母亲沉重的呼吸-----才知道 Image 原来她是如此憔悴,她已经承受不 住孩子们无尽的索取而日渐消瘦
资料
No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
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由于 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间接价值
No 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指那些潜在的未被人们认识的价 值。 ➢人们在将来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有些物种现在看来毫无 用途,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祛除疾病, 特别是由于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现在的经济作物也许将来适 Image 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这意味着人们要另谋出路。因此,自然 界的一草一木都必须十分珍惜,因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随着对 生物资源需求量增多,而供应量不断减少,(如果现有趋势 继续下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能不断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
No ⑤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贡献 工业的原材料: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 Image 天然淀粉、油脂等。 能源:原油、煤、天然气。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间接价值
No 生物多样性的非消耗性利用价值 ➢①为生物多样性的消耗性利用价值和生产性利用价值提供支 持系统; ➢②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 ➢③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种间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的贡献; Image ➢④生物多样性在调节气候和物质循环方面的贡献; ➢⑤生物多样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 的价值也是相当大的,世界上,自然观光性质的旅游业每年 创造120亿美元的税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2.层次: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创作
②间接价值(也加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
如调节气候、森
林草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湿地蓄洪防旱
③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的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易地保护:建立动、植物园及繁育中心。
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
存机会
(1)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
(2)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3)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键)
(4)反对盲目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5.可持续发展
(1)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2)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b.保护环境和资源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高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摆布(一般不超过1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一般机体经由进程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举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举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根蒂根基: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轴突神经纤维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进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尺度。
高二寒假生物必修3复习知识点:第六章
高二寒假生物必修3复习知识点:第六章第一节、生物圈的稳态名词:1、生物圈:地球上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圈层,称为生物圈。
2、生物圈的稳态:作为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的稳态。
语句:1、在整个地球表面分布有三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这三个圈层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
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生物圈能够维持自身的稳态的原因:a、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b、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c、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4、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大气中SO2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人类应当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能源方面,一方面要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发新的能源。
在物质生产方面,应当努力建立无废物生产体系,也就是将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改变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名词: 1、生物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就地保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3、迁地保护:将物种迁出原地,移人动物园、水族馆和濒临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护与管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语句: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更正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和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细胞核控制范围(细胞体积越大,其核质比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二、细胞增殖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分裂间期占时间长。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有单体出现时,DNA数目为染色体的2倍,单体消失时,DNA数目与染色体相等。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三、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
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
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⑴、影响因素
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
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
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
⑴、直接使用价值:
①、药用价值:人参、三七、鹿茸、蝉蜕、海螵蛸、五灵脂等。
②、工业原料:芦苇造纸
③、科研价值:培育新品种,提供基因材料等。
④、美学价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⑵、间接使用价值:即发挥生态作用。
如猫头鹰。
⑶、潜在使用价值:尚且不为人知的使用价值或者可能的突变产生的使用价值。
4、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⑴、就地保护: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②、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和珍稀濒危的动植物。
⑵、迁地保护:
①、是就地保护的辅助。
②、保护生存条件部长再存在的物种数量极少的难以找到配偶的生物。
③、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⑶、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
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二、应会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
遗传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
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