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探究_冯宜冰

合集下载

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分析

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分析

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分析发布时间:2021-02-19T06:45:32.20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0年11期作者:刘星言、张彦艳、钟淋莎、彭国为[导读] 作为中国园林三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韵味。

本文针对“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概述了寺庙园林的基本概况及发展历程,再重点落脚园林景观基本特征、景观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探究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

刘星言、张彦艳、钟淋莎、彭国为(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作为中国园林三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韵味。

本文针对“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概述了寺庙园林的基本概况及发展历程,再重点落脚园林景观基本特征、景观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探究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

关键词: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特征 1寺庙园林的基本概况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类型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

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相比,寺庙园林拥有独特的宗教风韵,其数量更加不受限制,且能更好的和自然山水相结合营造环境之美。

1.1寺庙园林的概念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

狭义的寺庙园林可以指小范围的地块,广义的则泛指整个宗教用地。

它是自然山水、人工山水、寺庙建筑、宗教小品的融合体。

一些闻名于世的大型寺庙园林,常常经过了数百年的改造,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1.2寺庙园林的发展史在东晋时期寺庙园林逐渐兴起,因东晋时期百姓生活动荡不安,寺庙开始传播心经,让心经成为百姓的心灵寄托。

寺庙园林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森树烟凝,石径苔生”、“堂于宏美,林木萧森”都能体会得出人们用人工之力、借自然之美,创造出自然人工合二为一的空间,且重视起了建筑与植物的配置关系。

在隋唐时期寺庙园林已处于全盛阶段,大多数寺庙已配置了园林设施。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探讨作者:江聂邓春艳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8期摘要以淮安慈缘禅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等相关理论对寺庙植物景观的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绿化以求突出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的特点,表现当代寺庙园林的风彩,创造出融园林、文化于一体的风景构图。

关键词慈缘禅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图分类号 S75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72-02Abstract Taking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Ciyuan Temple in Huai'an for example, the us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practices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temple plant landscape were elaborated by green garden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howing the elegant daneanorthe of the temple of contemporary,creating a landscape composition combin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together.Key words Ciyuan Temple;temple gardens;plant landscape1 概述1.1 寺庙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其中寺庙园林包括佛寺、庵堂、庙宇、道观等佛道两大宗教以及儒教如孔庙建筑的附属园林。

寺庙园林禀承了佛教(超尘脱俗、恬静无为)、道家(清净无欲、修养内丹)的主旨,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通过园林化而更加赏心悦目,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1]。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2. 2 木因寺而神
树木虽寿长千年 # 但由 于人 类 的活 动而 屡遭破坏 ! 庄子在寓 言中 描 述% 散 木 " 因 无 用而保天年 # 高大悠古 ! 现 实中 能保 存 至今 的名木古树多与寺庙有关 ! 由于人们对宗教 的信仰 # 使得寺庙周围 的树 木 神化 而免 遭 破 坏 # 历代相传 # 蔚为壮观 ! 如曲阜孔庙大成门 内 左 侧 有 一 桧 挺 立 # 高 约 10m , #粗 可 合 抱 # 树冠如帷盖 # 青笼苍翠 # 旁 有一 树 桩 # 饱 经风 雨而未摧# 这便是驰名天下的 % 先师手植 桧 " ! 此桧被视为孔子思想的象征 # 倍受敬 仰 ! 明代钟羽正的* 孔庙 手 植桧 歌 + 将 古 桧 视 为孔 学 兴衰 的 象 征 &% 此 桧 日 茂 则 孔 氏 日 兴 " # 并与王朝的兴衰 相 联系 &% 恍惚 枯 荣关 气数 " ! 孔庙中的另一景% 杏坛 " # 其杏树不 但凝 固% 孔子 游 乎 缁 帷 之 林 # 坐 休 乎 杏 坛 之
收稿日期 &2004- 11- 06 ( 修回日期 &2004- 11- 22
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现 #
2004. 12 2004. 12 50 中国园林
闻木樨花香而顿悟禅旨的 # 木 樨花 香饱 含 着 生命气息扑鼻而来 # 使人体 会到 自 然界 永恒 的生机 ! 这样 # 我们就会发现中 国人 对 自然 的态 度无不打上儒道佛的烙 印 ! 传统 的哲 学 $ 美 学从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形而下 的 层面 越出 # 达到追求意境 $ 提升 灵魂 的 形而 上的 高 度 ! 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 合 # 真 正 达到 % 天人合一 " 的境界 !

简述寺庙园林的造园特点

简述寺庙园林的造园特点

简述寺庙园林的造园特点
寺庙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景观形式,它具有丰富的造园特点。

寺庙园林的造园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寺庙园林注重布局和景观的统一。

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其园林布局往往紧密结合宗教信仰与故事传说,给人一种神圣与祥和的感觉。

例如,庙宇建筑、塔楼、钟鼓楼等高大的建筑物常常成为寺庙园林的中心,围绕它们设置各种景点、景观,形成布局的核心。

其次,寺庙园林注重自然与人为的结合。

寺庙园林在造景过程中,力求模拟自然景观,使人们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

园内常见的景观元素包括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这些元素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同时,寺庙园林还注重人为的雕塑和艺术创作,通过雕像、石刻、木雕等方式,为园林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

另外,寺庙园林注重传达宗教文化。

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它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

在园林的布置中,寺庙常常通过景观元素的安排、宗教题材的雕塑和壁画,以及供奉神明的场所等,展示宗教信仰和故事传说。

这些元素使寺庙园林成为了一个传播宗教文化和教育信仰的场所,吸引着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总体而言,寺庙园林的造园特点丰富多样,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体现了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

这些特点使得寺庙园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无论是从设计格局还是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寺庙园林都极具独特魅力。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金荷仙;华海镜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04(020)012
【摘要】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直接渗透到对待自然与植物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不仅包含一般的建筑与植物的关系内容,而且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在植物学、美学之外,更增一层宗教神秘色彩;寺庙园林植物
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这4方面切入,以期揭示园林艺术如何将抽象的思想具象化、自然的植物人性化;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所产生的双赢度如何由量变到质变等奥秘.
【总页数】7页(P50-56)
【作者】金荷仙;华海镜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浙江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巧于因借,古拙清旷——试论巴渝寺庙园林环境的特色 [J], 袁玲丽;邹伟民
2.无锡近代寺庙园林设计特色研究——以广福寺为例 [J], 朱蓉;吴尧
3.川西寺庙园林植物造景探析 [J], 马中举;王正袆
4.基于岭南地域特色的植物造景教学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课
程教学为例 [J], 邱巧玲;程晓山;赵晓铭
5.中国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探究 [J], 冯宜冰;张卫玲;张兆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寺庙园林主若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佩效劳的建筑群所附属的园林。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与方式。

除此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表此刻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寺庙园林植物选择特点等。

1 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儒学的开创人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从人的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自然,把自然看做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不论山水、松柏或其他自然现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情操有同形同构的地方,都可能为“君子”所“乐”。

这种“乐”显然不是某种功利上的知足,而是精神上的感应、共鸣,是对自然与人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觉。

道教的开创人老子看到了在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转变都是无心识、无目的的、无为的,但其结果却又都是合乎某种目的的、有序的。

自然并无下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从而加以哲学的归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提升到老子所极力推崇的“道”的师法对象的高度。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开创人释迦牟尼所诞生、苦行乃至圆寂的环境,都与漂亮的树木有关。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无不打上儒道佛的烙印。

传统的哲学、美学从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形而下的层面越出,达到追求意境、提升灵魂的形而上的高度。

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合,正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遇。

2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

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

2.1寺因木而古中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要紧的结构方式,风雨侵蚀,难以长久,几千年或几百年以后便需修缮重建,因此很少有古意。

而名木古树不仅挺拔庞大,具有强力的形体美,且皴痕记流年,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设计摘要:在中国各地区中存在较多的寺庙,其中许多寺庙为古代流传下的产物。

由于寺庙的文化是部分国民的信仰,使得中国各地区的寺庙建筑保存较为完善。

各地区寺庙的建风格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的民众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将寺庙的风格按照一定的要求建造,形成了如今的风格。

寺庙园林景观随着寺庙的建造运势而生,从建立到完善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由多代人修缮而成。

关键词:寺庙、园林景观、设计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寺庙被各地区的政府保护起来。

因为寺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产物,而且成为部分国民的信仰地和参观游览的地方。

寺庙园林景观是在寺庙建筑风格、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开展。

景观的设计的标准不仅诠释了寺庙整体建筑风格,而且是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演变[1]。

本文通过讨论寺庙园林景观设计,为读者呈现寺庙园林景观的工作要点。

一、寺庙园林的基本概念:寺庙原理在定义中分为两种,狭义:中国古代受到佛教信仰较深影响的原因,导致各地区存在较多佛教性质的寺庙园林。

因此,导致社会中人群在探讨寺庙的概念时,会将寺庙理解为方丈之地。

广义: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寺庙园林的发展较为久远,在古代人民心中,寺庙园林是神的居所,存在信仰的国民会定期去寺庙祈祷、参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现代居民思想的转变,虽然存在参拜寺庙的现状,但是更多的国民会以旅游的形式去参观寺庙园林景观。

寺庙园林景观是从寺庙建造成后,逐步完善形成的,其设计风格随着因寺庙的地理位置进行灵活的方式进行,由于设计手段存在灵活性,导致寺庙中较多的自然资源被合理的利用。

通常情况下,寺庙的建造的地理位置在高山中,山岩、林茂等均为装饰环境、设计中需要采用的元素。

在寺庙的环境中,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元素结合发展,配合古质的院墙、寺内、古亭等寺庙的建筑物品,彰显出古朴性质的风格[2]。

意境营造——寺庙园林中植物应用探究

意境营造——寺庙园林中植物应用探究

2019年第10期现代园艺规律,便于对其进行管理[4]。

我国园林绿化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古风建筑中多以攀援植物为主。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化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

攀援类植物在缩减建筑空间面的同时,还能保证绿化效率,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其中代表性的攀援类植物为爬山虎及牵牛花,由于其枝叶粗壮,能很好地适应较为粗糙的表面物体,有效美化城市面容[5]。

3.4在楼顶景观中的运用城市发展使得城市用地变得紧张,传统景观设计多需要大面积的绿地才能完成建设工作,或是利用城市的一些边角余地进行规划。

这种方式只能起到简单的绿化作用,不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而楼顶景观作为当下主流的植物造景形式,使居住空间得到很好地利用,有利于打造立体化的城市绿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更多先进的绿化技术得到应用,如无土栽培技术等,可以使植物脱离气候以及土壤等限制因素,由土地向水泥楼顶发展,这都会为我国城市环境起到美化作用[6]。

4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利用观赏园艺植物,可以合理规划自然环境,使观赏园艺植物的造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1]叶煜.观赏园艺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5(12)[2]张德顺,朱红霞,王铖,等.我国观赏植物研究进展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园林科技,2008(4)[3]张德顺,朱红霞,有祥亮.我国观赏植物研究进展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责任编辑舒丹丹)意境营造———寺庙园林中植物应用探究王允双贾玉芳(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植物作为寺庙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寺庙园林宗教意境的营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对于研究寺庙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今后宗教主题园林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初探

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初探
山东 林 业科 技
20 年 第 2 09 期
总 1 1期 8
S AN N O E T Y S I N E A D T C OL G H DO G F R S R C E C N E HN O Y
20 . o 2 0 9 N .
文 章 编 号 :0 2 7 4 2 0 ) 2 1 8 2 1 0 —2 2 ( 0 9 0 —0 1 —0
1 3 植物 的观 赏作 用 . 自从 宋代 以来 , 宗教 活 动 日益繁 盛 , 而宗 教活 动 的性 质也有 了很 大 的改 变 。宗 教活 动也逐渐 丰富多 彩起来 , 这样 就 吸引 了很 多来 此游 赏 的文 人 墨 客 和 百姓 。于是 寺庙 内开始 栽植 大量 的名贵花木 供人游 玩、 吟诗作 画 、 寄托 思想情 怀 , 如紫藤 、 牡丹 等名贵长 寿花木 。作 为 当时少 有 的公 共 性 质 园林 , 庙 园林 寺

些 长寿 的树 种 , 如松柏 、 银杏 、 叶树 、 七 香樟 等 。 由
宋朝后 大量 的寺庙在 离市 区很远 的风景 名胜 区
于 中国古代建 筑木 结 构 的 限制 , 不 可 能长 时 间存 其 在不腐 , 也不 能躲 避 火 灾 等 自然 灾 害 。故其 要 么 被
毁 重建 , 么经过 多次 的修缮 , 要 已很少 有古 意 了。但 正是 由于这 些 古 树 名 木 的存 在 才 能 使 人 们 感 到 古 朴, 这也 是这些 寺庙 虽 然 几 经破 坏 与 重 建却 仍 能 长 久不 衰的原 因之一 。其 中有些 树木 已跨 越 千年仍 然 郁郁 葱葱 , 为 了我 国 自然 文化 遗产 中 的瑰 宝 。同 成 样一些 寺庙也 由于古树名 木 的存 在而 闻名 于世 。如 北京潭 柘寺 中 的柘 树 , 曲阜孔 庙 中的 “ 师 手植 桧 ” 先 以及北 京大觉 寺 的银 杏 王等 。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属的园林。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与方法。

除此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表现在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寺庙园林植物选择特点等。

1 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从人的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自然,把自然看做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不论山水、松柏或其他自然现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情操有同形同构之处,都可能为“君子”所“乐”。

这种“乐”显然不是某种功利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感应、共鸣,是对自然与人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现。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看到了在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无为的,但其结果却又都是合乎某种目的的、有序的。

自然并没有下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从而加以哲学的概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提升到老子所极力推崇的“道”的师法对象的高度。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出生、苦行乃至圆寂的环境,都与美丽的树木有关。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无不打上儒道佛的烙印。

传统的哲学、美学从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形而下的层面越出,达到追求意境、提升灵魂的形而上的高度。

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合,正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

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

2.1寺因木而古中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风雨侵蚀,难以长久,几千年或几百年之后便需修葺重建,因而很少有古意。

而名木古树不仅高耸巨大,具有强力的形体美,且皴痕记流年,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

寺庙园林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讨共28页文档

寺庙园林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讨共28页文档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寺庙园林中植物配置与造景 的探讨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Hale Waihona Puke

寺院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院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院园林植物造景分析作者:王海丽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2期摘要:文章在对西安大慈恩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对大慈恩寺大雄宝殿的围合空间、牡丹园、观音园、塔林区四块区域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宗教殿宇区域多采用规则式种植,以体现肃穆庄严的氛围,表达虔诚的信仰之情,以对植、列植最为常见;然而在私密庭园空间采用自然式,与区域的功能紧密的联系起来。

总结了西安市寺院园林植物造景注重宗教文化气氛的营造,期望对西安市现代寺院园林的植物造景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寺院园林;植物造景;大慈恩寺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5-0135-01大慈恩寺是建造于隋朝时期的寺院园林,是中国乃至世界举世闻名的佛教园林。

现存的大慈恩寺占地面积76亩多,寺院植物主要分布在寺院的西北和东北部分,寺院中建筑主要以规则式布置,轴线上由北到南分别是玄奘三藏院、大雁塔、藏经阁、大雄宝殿,钟楼和鼓楼分别分布在大雄宝殿的左右两侧,古塔雄伟,古木葱翠、庭园繁花似锦。

大慈恩寺植物景观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大雄宝殿的围合空间、牡丹园、观音园、塔林区。

一、大雄宝殿围合空间此空间主要在寺院山门与大雄宝殿围合的区域,中轴线之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中间有钟鼓楼对峙,钟鼓楼的墙体布满爬山虎,葱葱郁郁,此空间植物种植主要以对植、列植的种植形式种植,这种规则的对植形式更加凸显了殿院、大雁塔的雄伟壮丽。

主要的植物有:龙爪槐、侧柏、柽柳、石楠、雪松、罗汉松等,地被类植物主要有紫叶小檗、金叶女贞。

攀岩植物是爬山虎。

大慈恩寺山门寺庭采用了对植的种植形式,是大雄宝殿两侧种植了龙爪槐、侧柏、雪松构成了庭院内植物群落的上层空间,为构成庭院苍劲葱翠的背景色。

在对峙的钟鼓楼上爬满了葱郁的爬山虎,钟鼓楼两侧对植的侧柏、柽柳和石楠高低对比、错落有致形成了优美的林冠线。

山门靠墙的墙体下种植的棕竹茂密葱翠和林下的紫叶小檗鲜红的颜色形成对比,山门前点缀着几株丝竹、天然野致,粉墙、灰瓦、白墙若影若现,外加散置的山石,颇有“竹石幽静”的画意。

寺庙植物研究报告

寺庙植物研究报告

寺庙植物研究报告1. 引言寺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

寺庙内的植物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研究报告将对寺庙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期了解其分布、分类、生境特点及其在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2. 方法2.1 选择样本寺庙根据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我们选择了广东省峨眉山大佛寺、浙江省灵隐寺和四川省庙会寺作为样本寺庙。

2.2 采集样本数据我们在每个样本寺庙进行了四次采集,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进行。

每次采集时,我们使用相机和笔记本记录下植物的名字、花果特征、株高、栖息环境等数据。

2.3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将进行分类整理,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样本寺庙的植物进行分析和比较。

3. 结果3.1 分布情况经过对样本寺庙内植物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寺庙都分布在山区,有些还位于湖畔或河边。

寺庙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有乔木、灌木、草本等不同类型的植物。

其中,常见的树木有松、柏、梅等;常见的花卉有牡丹、荷花、莲花等。

3.2 分类情况根据采集的数据,我们将寺庙内的植物分为几大类别: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花卉类等。

其中,乔木类植物占比最高,一些高大的树木如松树、柏树在寺庙内很常见。

灌木类植物也较为常见,如丛状的兰花、山茶等。

3.3 生境特点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寺庙植物的生境主要分布在寺庙周围的山坡、庭院、庙堂等地。

这些地方通常具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和湿度环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

此外,寺庙内的植物多为喜阴植物,适应性较强。

4. 讨论通过对寺庙植物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在植物选择和栽培方面有其独特的规律。

寺庙植物的分布和分类受到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寺庙内的植物多为具有美学和象征意义的花卉,如牡丹、荷花等,这与佛教追求超脱尘世、崇尚清净的精神追求相符合。

此外,寺庙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寺庙草地中常常生长着一些草本植物,如益母草、地骨皮等,这些草本植物在传统医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浅谈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

浅谈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

统 一性 。 寺庙 园林气 氛庄严 肃穆 , 植物 选择应 与此 氛 围相符 。④ 与 审美心 理 的协 同性 。所 选植 物 树姿 优 美 ,花 叶有 较 高的观 赏价值 。⑤ 与 地域文 化 的对应
性 。⑥ 与经济 发展 的 同步性 。 根 据少林 寺 当地 的气候 环境 ,适 合 的树 种有七
维普资讯
山 西 农 业 科 学 20 3 ( : 1 2 0 8, 6 4) 9 —9
浅谈寺庙 园林植物景观 的设计与营造
颜玉璞 李冠衡 马志明: , ,
(. 1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10 8 ; . 0 0 3 2 中外 园林建设总公司 , 北京 10 3 ) 0 0 7
De i n a Cr a i g o he sg nd e tn f t Te pl G a d n a t n c pe m e r e Pl n s La ds a
Y NY — u L u n hn l A Z im na A u p ; I a — e g M h— ig G ,
有 自然环境保护的基础 上 , 广植林木 , 合理配植 。就 少 林寺禅宗园景区的植物 配植来说 ,既要突 出禅宗文化 主题 , 体现佛教教义内涵 , 又要创造赏心悦 目的景观效
园所 选植 物 种类 以《 山植物 志 》 嵩 为参 考 依 据 , 以适 合 当地 生态 环境 的乡 土树种 为 主 。③ 与寺 庙 园林 的
f.B ln oet nvr t e n,10 8,C i ; e g F rsy U i sy J i t r e i ,B l g 0 03 hn i t a 2 L n sa eArht tr op rt n o hm e n ,10 7,C ia . a dcp c ic e C roai fC h ,B l g 00 3 hn ) eu o i t

浅谈中国佛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特色

浅谈中国佛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特色

2016年第6期现代园艺1佛寺与园林植物景观1.1历史渊源寺因木而古:植物景观为佛寺园林提供了清幽宁静的环境氛围,同时给佛寺以历史沧桑感,古树的形态与体量也令人惊叹。

此外植物还能够降低噪音、美化环境,陶冶心灵。

木因寺而神:寺庙中的树木因为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使得树木神化,免遭破坏存留至今。

1.2环境特点宗教性:轴线式的多进院落按从事宗教活动的顺序逐一有序地体现了整齐与对称。

再有佛塔、经幢、碑刻、摩崖造像等宗教小品点缀其中。

人文性:大凡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学者隐士总与寺僧关系密切。

譬如峨眉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因明代书法家的“万古流音”4个大字增色不少。

自然色彩:中国寺庙选址大都选在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植物资源丰富。

而寺庙园林建设追求与大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努力营造常绿清幽的基调。

2佛寺园林的植物选择2.1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树种由于佛寺地域分布范围较广,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制约寺庙中植物的选择。

但是“崇拜遗物”作为佛教信条的显著特点,与佛祖的经历有关的一些植物就理所当然成为瞻仰和膜拜的对象,如:无忧树、菩提树、毛竹、高山榕、娑罗树、七叶树等。

此外佛教文化中将花用来供养佛菩萨,也用来譬喻佛陀的清净无染及佛法的胜妙难思,故有荷花、睡莲、山玉兰、曼陀罗、石蒜、茉莉、菊花、素馨花等。

2.2与人文审美相适应的植物历来,在中国文化中,文人借植物比兴,许多常绿、长寿、香花或者有特殊节令特征的树种都被寄予了特殊的品格来表达文人的审美情怀。

松柏类:因其常绿苍劲是寺庙普遍种植的植物。

银杏:树龄长寿,树形优美,被佛教界称为“圣树”。

玉兰花:有“莹洁清丽,恍疑冰雪”之赞,象征着品格的高尚和理想的崇高之意。

竹:常植于庭院曲径、山坡、石际、天井、池畔、溪涧、景门或室内,被赋予刚直、坚强的品格。

因其节与节之间的空心,是佛教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

2.3食用植物如长苞香蒲、黄花菜、柑桔、柚、佛手、北方则多苹果、白梨、杏等。

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王蕾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
【年(卷),期】2007(043)001
【摘要】简要介绍中国寺庙园林的发展历史和寺庙园林造景植物的基本类型,总结营造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原则:使用僧众喜爱的植物,宣扬佛门的教义;遵循"多样统一"的原则,精心培植;掌握植物的生态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总页数】6页(P62-67)
【作者】王蕾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沈阳,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1.2
【相关文献】
1.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J], 王蕾
2.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探讨——以淮安慈缘禅寺为例 [J], 江聂;邓春艳
3.浅析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 [J], 徐磊
4.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初探 [J], 李运远
5.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以南京灵谷寺为例 [J], 陈晨;周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园林艺术

浅谈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园林艺术

浅谈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园林艺术摘要: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园林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汉文化对佛教寺庙园林景观的影响,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寺庙空间的整体布局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中国佛教;寺院;园林;艺术1前言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园林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其具体构造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佛教寺院园林艺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佛教寺庙园林概述寺庙园林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一。

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一些著名的大型寺庙园林,往往历经成百上千年的持续开发,积淀着宗教史迹与名人历史故事,题刻下历代文化雅士的摩崖碑刻和楹联诗文,使寺庙园林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游赏价值。

而且,其自然景色的优美,环境景观的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融合,内部园林气氛与外部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都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

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

道教文化强调天人同化,认为人来自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只要物我两忘,无为而有为,自在得逍遥。

儒家文化强调天人感应,自我道德完善,在把握人之道的同时能够感应天之道进而把握天之道。

佛家文化的本源来自印度,传到中国后吸收了儒、道两家文化而演变为中国佛教的禅宗文化,以佛为天。

道、儒、佛三家文化都注重自然和人为的统一,只是统一的方式不尽相同,道家文化追求逍遥神游,儒家文化追求道德感应,佛家文化追求净根顿悟。

因此,四周院墙、中轴对称、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建筑组群及其审美观赏,更多地与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园林风格上,主要体现为皇家园林与文人园林;而风景名胜追求自然天成及其审美欣赏,更多的与道教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园林风格上体现于道教园林与自然园林;佛教梵宇却对上述两者兼收并蓄,建筑组群显然与儒家文化相联系,园林部分恰好与道教文化相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4-03文章编号:1002-2724(2007)03-0068-02中国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探究冯宜冰1,张卫玲2,张兆森3(1.青岛市园林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青岛266071;2.莱阳农学院;3.青岛园林集团)中图分类号:S731.9 文献标识码:A 寺庙园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最初私家园林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而寺庙园林环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

无论戴叔伦的“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还是皎然的“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暝禅看松雪”,无不参禅佛于林中,因而名刹古寺皆翠色耸天,绿荫匝地[1]。

植物造景自园林创始以来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意境的表达,它比别的园林要素来的更加含蓄且有韵味。

1 寺庙园林的起源与环境特点1.1 寺庙园林的起源寺庙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2]。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各种宗教盛行,佛教于是广泛流行起来。

后来,随着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大量出现,从而带动了寺庙园林的方兴未艾。

东晋太元年间(376~396年),僧人慧远法师在庐山营造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森树烟凝,石径苔生。

”[3],开创了我国佛寺园林之先河。

1.2 寺庙园林的环境特点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提出寺观园林环境包括三种情况:①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犹如宅园之于邸宅。

南北朝的佛教徒盛行“舍宅为寺”的风气,贵族官僚们往往把自己的邸宅捐献出来作为佛寺。

②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

③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1]。

其中,前两种类型与私家园林比较相近,因为它是由宅院演化而来的,只是在植物的选用方面不是依据宅园主人的喜好,而是佛教常用的植物。

第三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寺庙园林,它在选址和造园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庐山的东林寺,与现在的风景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2 寺庙与植物2.1 寺庙与植物的渊源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出生、苦行乃至圆寂的环境,都与美丽的树木有关[1]。

一座佛寺不论坐落于喧嚣闹市还是穷山僻壤,都要大量种植树木,有的寺内还建有水池[4]。

北魏时,白马寺内外就遍种花木果树,有沙果、石榴、葡萄等,枝叶繁茂果实甚大,而且“甘殊味美”,就连皇帝也经常派人前来采摘[5]。

有些寺庙中古树参天,如北京卧佛寺内的娑罗树,北京慈仁寺的“殿前双松”,已经成了寺庙的象征。

北京大觉寺寺中有被誉为“大觉六绝”的奇景珍物,其中三绝是古木。

植于400年前的白玉兰、抱塔松和6人方可合抱的古银杏树。

另外一些寺庙周围有丰富的植物,如宁波天童寺,植被垂直结构为五个类型:山脚部分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和毛竹林、山腰部分为常绿、落叶混交林、山顶部分为阔叶矮林和灌木丛[1]。

2.2 寺庙园林植物选择特点由于寺庙分布地域千差万别,其庭园所用植物,也必然会受到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制约而有差异。

但是崇拜遗物是佛教信条的显著特点,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

因此,与佛祖有关的一些植物,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当作佛的化身而成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7]。

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在傣族寺院中是必不可少的。

“五树”是菩提树(F icus reli -giosa )、大青树(F icus altissim )、贝叶棕(Cory phaum bracu -li f era )、槟榔(Arec cathecu )、糖棕(Borassus sp p .)或椰子(Cocos nuci f era ),其中有的是佛树,有的是刻写经文所必备和赕佛所必需的;“六花”是指荷花(N elumb nuci f era )、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 .)、黄姜花(Hedy chium chry soleu -cum )、黄缅桂(Michelia cham paca )、鸡蛋花(Plum erirubra var .acuti f olia )和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 )、千瓣莲花(Musella lasiocarpa )。

此外,寺庙园林中也常选用松柏、银杏(Gink go biloba )、香樟(Cinnamomum cam phora )、槐(So -phora japoinica )、榕树(Ficus microcarpa )、皂荚(Gledit -sia sinensis )、柳杉(Cry ptomeria f ortunei )、楸树(Catalpa bungei )、无患子(Sap indus mukorossi )等。

寺庙园林历来注重香花树种的栽植。

常见的香花树种有栀子(Gardenia j asminoides )、茉莉(J asminus sambac )、丁香(S y ringa .spp )、梅花(Prunus mume )、桂花(Osmanthus f ragrans )、含笑(Michelia f igo )、结香(Ed geworthia chry -santha )、瑞香(Daphne odora )、白兰花(Michelia alba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金银木(L onicera maackii )等。

寺庙园林还常应用一些观叶植物和地被植物,如芭蕉的应用,在江南寺院中非常普遍。

地被植物如玉簪(Hosta p lantaginea )、紫萼(Hosta ventricosa )、麦冬(Ophiopogon j aponicus )、书带草(Op hiopogon bodinieri )等与寺院环境也十分融合。

3 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式3.1植物配置美学原则在寺庙园林中的应用3.1.1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原理在植物造景中的运用,是指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变化和相·68·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 总170期 SHA NDONG FOREST RY SCIEN CE AN D T ECHNO LOGY 2007.No .3似与一致,给人以变化但又有序的感觉。

郊野寺庙园林在前导部分常常非常注意这一原则,采用适当的配植方式表现宗教玄奥深远的意境。

浙江天台山高明寺的松林山径,作为山林寺庙的前导,以简洁的植物景观孕育游人的宗教心态。

在统一原则方面,宁波天童寺的“二十里松林”[6]、杭州灵隐寺的“九里云松”都是非常著名的例子。

3.1.2 协调与对比 植物配置按协调的原理,应注重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如北京大觉寺的附属园林位于地势较高的山坡上,西南角依山叠石,设置“领要亭”,四周古木参天,清幽宁静,错落有致,颇为协调。

有时运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及明暗度,产生强烈的对比,使景观主题更为醒目突出。

如苏州虎丘寺的冷香阁,萧萧的竹丛,墙面上铺满的常春藤及四周的七叶树+广玉兰等,不但植物间有高低硬软的对比,而且将白色的冷香阁墙面衬托得尤为醒目。

3.1.3 对称与均衡 中国人崇尚自然,但在寺庙的中心部分,多应用对称和均衡的原则,以凸现寺庙的庄严与脱俗。

如苏州报恩寺中轴线西侧植以香樟形成相对对称、庄严静穆的艺术效果,再如北京红螺寺大雄宝殿前有雌雄银杏树各一株,高约30m,树龄逾千年,雄树每至春季繁花满枝,雌树秋季硕果累累。

自然式均衡配置的手法则随处可见。

一般说来,寺庙园林主要殿堂的庭宇多栽植松、柏、香樟、银杏、七叶树、楸树、槐树、榕树等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同时,在客观上丰富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

北京潭柘寺自山门到毗卢阁的主轴线两侧,苍古的油松反复出现,形成寺庙清幽的植物基调,雄伟的大雄宝殿两侧植以高大的银杏树与七叶。

北京法源寺天王殿前庭柏木及枯树上缠绕的地锦,使殿堂既显肃穆又不失生动,而法源寺藏经楼前七叶树与银杏也与环境气氛非常协调。

3.2 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3.2.1 孤植 孤植的树木不是因姿态、花色和香气等出众,就是因久远高古而弥足珍贵,孤植名木使之更为突出醒目。

如北京戒台寺内的许多形状奇特的古松,自古有“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之说,使寺扬名。

植于辽代的卧龙松,为戒台寺诸松之首,“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犹如苍龙倚碑石而偃。

北京西山八大处大悲寺中的古银杏,年逾800多年,仍枝荣叶茂,一到秋天,满树金黄,犹如古木披袈裟,天人合一,植物与佛教相关联,成为八大处一绝。

3.2.2 丛植 在寺庙内部,丛植既可产生小的景观空间,又可阻隔建筑物,使景致虚实对比变化,情趣无穷。

许多古寺因特有的单种而闻名遐迩,如唐朝崇业坊内的元都观,以桃花之盛闻名于长安:“人人皆言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

”;月轮山寺的桂子;灵隐寺的桂花、辛夷花、凤仙花;孤山寺的梅花、石竹;天竺寺的石榴花、木樨;龙山真觉院的黄紫瑞香、枇杷;菩提寺南漪堂的杜鹃花;吉祥寺的牡丹;梵天寺的杨梅、卢橘;云居寺的青桐;招贤寺的紫阳花;真际寺及报国寺的银杏;韬光寺的金莲花等都颇负盛名[8,9]。

不同树种的相间杂植会产生形态、季相等的变化对比和丰富多彩的审美效果。

如北京永安寺,丛植的树木将整个庙遮掩,衬托得含蓄而醒目。

再如北京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阔叶与针叶相杂的林带,是前池后塔间的绿色屏障。

绿色生命自然错落的林相、林冠与建筑物的整齐规范,产生形式上的对比变化,富有韵律。

3.2.3 群植或片植 从寺庙的整体规划来说,绿化用地要大于建筑面积,以其整体的气势形成恢弘的景观。

只有应用群植或片植这种造景手法,才能达到古诗:“深山藏古寺”的效果。

如宁波天童寺,不仅寺建山中,被绿海吞淹,而且寺前有二十里引导松林,寺之气势范围随丛林植物而延伸扩大。

再如北京红螺寺,无论前屏的凤凰山,还是东西峙立的青龙山、白虎岗,无不树木葱茏、浓荫蔽日,达到“攒峰叠翠微”的意境。

此外,浙江普陀山的植被非常丰富,岛上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也混杂着北方暖温带的落叶阔叶林。

普陀山在幽洞奇岩、海景变幻之外增加一道树木蓊郁的风景,使之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4 小结中国寺庙园林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植物造景特色。

在植物选择上,逐渐形成了约定成俗的植物种类,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的生态学特性,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地域差异。

在植物配置上,依据植物不同的形态学特性和景观需要,采用孤植、从植、群植或片植的方式,营造出了体现不同意境的寺庙景观,既能体现统一的寺庙园林风格,又各具特色,令人惊叹。

参考文献:[1]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园林, 2004,12:50~56[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9,112~116[3](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慧远传,中华书局, 1992[4]赵光辉著.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北京旅游出版社,1987[5]马云霞.云南寺观园林环境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6[6]金荷仙.寺庙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中国园林,1998(6):28~30[7]刘善修,霍美定.寺院园林花卉探源[J].广东园林,1991 (2):29~32[8]金荷仙.论寺庙园林及其植物造景特色[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1995[9]陆鉴三.西湖笔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69·山东林业科技冯宜冰等:中国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探究2007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