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养生学概述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1、养生2、中医养生学3、“养生之道”4、养生法分类5、养生原则1、养生(保养身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中国传统的保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科学。
3、“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
4、养生法分类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佛家)养生武术家养生5、养生原则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谐适度的宗旨综合、辨证的调摄适应范围广泛独特的理论体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精、气、神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和谐适度的宗旨养生保健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和谐适度。
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
综合、辨证的调摄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
适应范围广泛养生保健实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
人生自童年开始,直至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中医养生学将在今后人类防病保健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
二是结合现代科学手段,探讨其实质。
三是创立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采用授课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要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第一节先秦时期第二节后汉时期第三节宋元时期第四节明清时期第五节近代与现代第一节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殷商时代:已有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
《中医养生学》概要
3、传统健身术的萌芽 针灸按摩和导引吐纳等养疗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文化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
1、周易的养生思想 顺应自然 防患于未然源于《周易》 《周易》探讨宇宙和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 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周易》立论的目的在于 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 自然,防患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 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大纲: 一、养生与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三、中医养生的意义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五、中医养生的寿夭观 六、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七、四时养生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全面发展(明清时期) 中医药进入了大整理、大总结时期 明代,随着命门学说的发展,产生了赵贤可、张景岳为代 表的温补派。 《医贯》认为:命门真火是人身之宝,人的一切生理机能 都靠命门真火的推动,命门火旺则生命力旺盛,命门火息则生 命终结。因此养生治病均已保养真火为要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中医的生命观 1、生命的本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 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 来的。
五、中医养生的寿夭观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的生命观 2、生命的时空特征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 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 长。这就是《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
动以养形
静以养神 动静相济,因人而异
六、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中医养生学概要
(四)隋唐时期 养生方法在隋唐有很大发展。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 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唐代,孙思邈《千 金要方· 养性》吸取了《黄帝内经》、老子、列子、扁鹊、 华伦、葛洪等的养生思想与成就,是此时期的代表性养生 专著。此外,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其内容丰富,功法 众多,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孙思 邈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 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在《千金要方· 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 病之病,是其义也”,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他说;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也”。孙氏认为饮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千金要方》 是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很有价值的医学文献。
自古以来,东方人、西方人对养生保健,都进行了长期、 大量的实践和探讨。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养生 的观点也有差异。中医养生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 多彩的方法而闻名于世。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 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故此有它自身特点,现略述其概 要。
1.理论体系的独特 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 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 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 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形 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 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 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 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 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一)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养生之养,含有保养、培养、调养、补养、养护等意;所 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概言之,养生就是根 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 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这种行为活动 与人终生相伴,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病前(预防)、 病中(防变)、病后(防复)的全过程。
第一讲中医养生学-概述.ppt
▪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美丑、荣辱、是非的能 力;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 9.头发光洁,无头屑; ▪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15% 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占人群总数的
左右。
疾病: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
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损伤发生
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
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人们对环境适应
能力降低和劳动能力减弱乃至消失。
▪ 说得快: •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 走得快: • 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 “三良好”——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 良好的个性人格: • 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 豁达乐观。 ▪ 良好的处世能力: •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 的社会环境。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第一节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健康与亚健康
▪ 健康 • 没病可以看作是健康吗? • 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 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 指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 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论中医养生学概论第一讲绪论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1)强调整体性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
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l 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l 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l 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l 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
——环境养生l 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
——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5)综合、辨证的调摄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
——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6)强调养生生活化l “道不远人”l 养生勿求速成3、学习养生的目的:l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l 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l 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l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l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l 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一、先秦时期1、《周易》与养生1)〈周易〉书名的含义3、儒家养生思想1)中庸之道关于中庸,朱熹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指最恰当的那个位置。
那么,如何做到中庸,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通过视、观、察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从现象到本质彻底搞清。
也就是认真地观察事物、体会事物,认真地观察人、体会人。
换位思考——“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和为贵”,与自然界和谐(顺应天道,养气中和),与人和谐相处2)修身养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医养生学概述
病理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 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 故旦慧;日中人气长, 长则胜邪,故安;夕则 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故加;夜半人气入脏, 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3、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
“月始生,则血气 始精,卫气始行; 月郭满,则血气实, 肌肉坚;月郭空, 则肌肉减,经络虚, 卫气去,形独居”,
李时珍
四、宋元明清时期
“命门学说” 子午流注法 调养五脏法 药饵保健法 饮食保健法 综合调理法
针灸按摩
慈禧太后
五、近代和现代
“中国医药学 是一个伟大的 宝库,应当努 力发掘,加以
提高”
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 一、生命 ➢ 二、天年 ➢ 三、衰老 ➢ 四、天人相应 ➢ 五、形神合一 ➢ 六、动静互涵 ➢ 七、正气为本
1、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四时与情志
“四气调神者,随着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 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
四时与气血
天温日明,则人血津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 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天暑腠理开故汗出……无寒则腠理闭,气湿 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1、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四时与脏腑经络
河北坝上草原
中医养生学
Traditional Chinese Regimen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王德海 wangdehai@
中医养生学概述
(三)、生命的维持和死亡
“生之本,本于阴阳”。 “万物壮老,由气盛衰”, “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 而病”。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中医养生学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总论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保健?保健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医养生学涉及到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实用学科。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当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基本任务:一: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二: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三: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的指导原则。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第一节上古时期自从有人类时候起,在旧石器时诸如火的应用(熟食、取暖以及从而发明的灸等)、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延年有关。
我国今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最早的应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商代,河南殷墟出土。
已有头、耳、目等二十多种疾病名称。
如:蛊--寄生虫病。
龋--牙病。
疥--皮肤病。
疾--疾病。
火种的发现和应用一、熟食: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防止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三、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焫、熨等。
第二节先秦时期一、先秦养生思想(一)周易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
中医养生学概论及基本观念
五行生克理论在养生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制 定饮食调理方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等。通过调节五行物质的平衡,可以 保持身体健康。
脏腑调养
总结词
脏腑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点之一,认为人体内部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详细描述
在养生过程中,应注重调理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保持脏腑的协调平衡。如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当的运动锻 炼、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方式来调理脏腑,以保持身体健康。
传承文化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传承和发展中医养生学对于弘扬 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社会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养 生学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满 足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需求。
中医养生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未来展望
中医养生学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 到春秋战国时期,历代医家不断总结 和完善,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 用方法。
中医养生学概论及 基本观念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养生学概述 •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 中医养生的应用与实践 •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展望
01
中医养生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学问 ,它基于中医理论,融合了自然、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 识。
03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 法
顺应自然
总结词
遵循自然规律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 调整作息和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生长收藏规律。例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早睡早
中医养生学1
二、协调平衡与保健功法 (一)元素平衡保健法 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 化而生成的,而且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 “生克制化”的联系,从而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 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 (二)交替运动平衡法 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认为,生命经常处于对称、协 调、动态、稳定、平衡状态。人体的对称失调、失 衡、失稳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 重要原因。因此,健康活力获得的关键,在于调节 和调动自身生产的积极因素,克服对称失调,达到 协调平衡,就能增进健康和长寿。
中医养生保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
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 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
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 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 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三、清静养神 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 调节。故神极易耗伤而受损。因而,养神就显得尤 为重要。《素问· 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 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 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既便用神, 也要防止用神太过而言。 四、节欲葆精 由于精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要想使身体健康而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养精 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类经》明确指出:“善养 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 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 乎精也”。
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 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 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 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 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 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 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 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 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课程笔记
《中医养生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中医理论、养生保健知识和实践经验,旨在通过一系列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方法,来维护和提升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 养生目标- 身心健康:通过养生手段,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和谐统一。
- 预防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 延年益寿: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延长健康寿命。
3. 养生原则-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养生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阴阳平衡:认为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养生要维持阴阳平衡。
- 因时因地:养生方法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和地理环境。
- 辨证施养: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二、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1. 整体性中医养生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养生不仅要关注局部,更要注重整体功能的协调。
2. 阴阳平衡性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养生要维持体内阴阳的动态平衡,以保持健康。
3. 因时因地性养生方法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特点,以达到最佳养生效果。
4. 辨证施养性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5. 预防为主性中医养生学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6. 综合调养性中医养生学采用多种手段,如饮食、起居、情志、锻炼、药物等,进行综合调养。
三、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1. 起居养生- 作息规律:遵循自然界昼夜交替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 睡眠养生: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以恢复体力和精力。
- 房事养生:合理安排性生活,以维持肾精的充盈。
2. 饮食养生- 合理搭配: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合理搭配饮食,以滋养身体。
- 四性五味:了解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调整饮食结构。
中医养生学第一讲(精)
中医养生学概论04级讲稿第一讲绪论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1)强调整体性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
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 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 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 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
——环境养生● 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
——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5)综合、辨证的调摄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
——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6)强调养生生活化● “道不远人”● 养生勿求速成3、学习养生的目的:●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 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 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一、先秦时期1、《周易》与养生1)〈周易〉书名的含义“周”————周期,周而复始,无有穷期。
“易”————从根本上说是指“变化”,即所谓“变易”;而这个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掌握的,这就是“不易”;当你掌握了规律,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就变简单了,这就是“简易”。
“易”的三个含义:变易——不易——简易2)《周易》的基本内容《周易》的基本内容包括《本经》和《易传》两部分。
中医养生学(全套课件403页)
衰老的形态特征:
(1)毛发变白和脱落; (2)皮肤干枯,肌肉萎缩; (3)髓(骨)变、齿脱落; (4)体态改变;
衰老的自我判断指标:衰老早期表现是慢性疲劳
1.清晨起床就感觉身体不适;2.搭乘公共汽车时, 不愿跑步去赶车;3.上楼或行走时,容易摔交;4. 不愿接触周围同事或上级领导;5.写文章速度减 慢,且感文笔苦涩;6.讲话经常出错,有时前言 不接后语;7.对别人的讲话或工作不放心;8.记 不住至亲好友的名字、住址和电话号码;9.厌恶 油腻食物;10.饭菜中喜爱加入浓厚的调味品; 11.双手觉得发紧、发硬;12.双眼经常好像睁不 开;13.精神不振,总想喝茶、咖啡提神;14.经 常不由自主地打呵欠;15.不由自主地用手托腮; 16.习惯于把脚放在椅子或桌子上;17.吸烟和 (或)喝酒多;18.体重下降或超重;19.经常便 秘或腹泻;20.晚间难以入睡。
《灵枢•天年篇》记载:“人之寿百岁而 死”。
《老子》则提出:“人生大期,以 百二十为限”。
中国古代医家、学者与现代研究不谋而和!
(二)寿命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 老化以至死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 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在比较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 常采用平均寿命。
二、以预防为主为理论核心 临床医学的任务是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而 中医养生学的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 “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
三、以综合施养为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 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及同 一个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 以恒地进行综合施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_2
五、运动因素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使防止早 衰、健康长寿的有力措施。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保 持良好的肌力,使肌肉萎缩和退化性变化速度减 慢,骨质疏松时间推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消 化系统也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多, 胃肠蠕动加快,提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从而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瑞典生理 学家索尔延让五名20-29岁的男性安静卧床三星 期,结果发现其最大摄氧量减少27%,最大心输 出量减少26%,这从反面表明缺乏运动是促使各 器官功能减退、过早衰老的原因之一。
现代医学(西医)对衰老原因的认识:
一、遗传因素
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 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生物大都 有一相对稳定的寿命界限,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 同的寿命界限,因此,生物寿命的长短与物种长 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遗传特性有密切关系。 遗传是决定一个物种衰老过程和寿命长短的主宰 因素。
二、以预防为主为理论核心 临床医学的任务是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而 中医养生学的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 “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 三、以综合施养为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 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及同 一个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 以恒地进行综合施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狭义的养生——
•指未病先防,尤其强调未病先防中 的后天预防,即人在出生后,为防 止疾病的发生,从摄生、避邪和谨 微等方面着手进行的调养。
广义的养生——
在未病先防的基础上,强调既病 防变和病后防复。即在出生前及出生 后人类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预防疾病 的发生,一旦得病又要采取包括药物 和非药物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减轻疾 病、治愈疾病并防止疾病的加重和转 变,一旦疾病好转和治愈后还要采取 各种手段和方法以防止疾病的复发。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概述资料讲解
为什么要养生? 中医养生有何优势? 如何养生?
一、概 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
《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 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就是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 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 进行的保健活动。
一、概 念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一)萌芽(上古时期):火的应用 (二)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1.《周易》养生说 2.道家养生说 3.儒家养生说 4.杂家养生说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三)形成(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
的确立 2.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中医养生
学的支撑 3.道、儒家养生思想的深化 4.《神农本草经》重药补之养生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四)完善(晋隋唐时期) 1.道家学说与道教养生术 2.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儒、佛、医思想的汇通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五)突破(宋金元时期) 1.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2.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3.食养方法的丰富 4.“金元四民”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1)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2)张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3)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 (4)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
养生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生命 的规律,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 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 养生 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防变防复, 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学科。
二、养生学特点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和谐适度的宗旨 (三)以预防为核心 (四)综合、辨证的调摄 (五)适应范围广泛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六)发展(明清时期) 1.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2.综合调养法的全面发展 3.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4.动形养生提倡导引武术健身 5.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
中医养生学总论
以养阴论养生
第五节 成熟时期
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相结合
任何养生方法,无论是调养 气血还是阴阳,最终的落脚点 都不离脏腑。明清时期脏腑养 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 突显了其应用价值,也对养生 学的发展发挥了质的飞跃。
第五节 成熟时期
全面开发综合调养法
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的 调养方法表现出多角度、多 方位、多元化的特点。与此 同时,中国武术流派纷呈, 练功习武之风盛行于民间、 寺院,武术健身空前高涨,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健体强 身作用。
第四节 完善时期
《太平圣惠方》养生思想
该书是以保健抗衰、增 强体质和防治疾病为重点, 强调治养结合,从而达到 防病治病、保健抗衰之目 的。
第四节 完善时期
金元四大家养生思想
各述己见,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属于养生 保健发展历程中的完善阶段。养生
第五节 成熟时期
老年养生保健再度兴盛
我国自宋代老年养生学确立之后,延至明清时期, 研究之风方兴未艾,更为普及。
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一书,对老年人养生提出 “五戒”,涉及处事、衣着、起居、饮食多方面。
曹廷栋的 《养生随笔》,系统总结了一整套简便易 行的养生保健方法,颇有推广价值。
第六节 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
中医养生学
上篇
第一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萌芽时期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文明史,如果从远古时代的猿人算起,我们已经历了近 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 从对北京猿人遗址的考证发现,中华民族使用火的历 史少说也有50万年以上。
神农尝百草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在寻找食物资源,开创药食养生的新时代。
可以认定,古人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 系及生命规律,并学会运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从而改善人类 自身的生活环境,增强自己的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了寿命,这 也说明养生思想的萌芽在我国上古时期已经开始产生了。
中医养生学学教案
丽 水 学 院教 案课 程 名 称 : 中医养生学课 程 代 码 :授课专业班级 : 全校公选课授 课 教 师 : 陈 力职 称 : 副教授院 别 : 医学院开 课 学 期 : 11/12 学年第一学期年 月 日教案一一、授课题目:第一章 中医养生学概述二、教学时间安排:2学时三、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熟悉中医养生学的任务; 了解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健康与亚健康;难点: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讨论和举例,利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提出问题 (2分钟)同学们是否了解中医?是否接受过中医治疗?吃过哪些中药、 草药等?引发 同学们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养生学的欲望、好奇与兴趣。
绪论——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养生与中医养生 (10 分钟)1.养生: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护养、保养、调养、培养、补养;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2.中医养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3.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4.养生保健:养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保健活动,所以,有时养生与保健合称为“养 。
生保健”二、健康与亚健康 (23 分钟)(一)健康没病可以看作是健康吗?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 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指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 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知足常乐,有良好心理状态。
《中医养生学》章节笔记
《中医养生学》章节笔记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概述一、中医养生的定义与内涵1. 养生的概念- 养:培养、维护、调养。
- 生:生命、生存、生长。
- 养生:指的是人类为了维护生命、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
2. 中医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是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态、运动锻炼等手段,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生命关怀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目的与意义1. 预防疾病- 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 通过养生手段,调整体内环境,防止病理产物的生成。
2. 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养生可以减缓衰老进程,保持年轻状态。
3. 延年益寿- 通过养生,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从而实现健康长寿。
三、中医养生的原则1. 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调整生活作息。
- 遵循自然界的生长收藏规律,合理饮食。
2. 注重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强调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养生应从整体出发,调和身体各个部分。
3. 因人而异-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4. 综合调养- 结合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种养生方法,全方位进行身体调养。
四、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1. 饮食养生- 饮食调养原则:均衡营养,五味调和,定时定量。
- 药食同源:利用食物的药用价值,进行食疗。
- 四季饮食养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
- 不同体质的饮食调养:根据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
2. 起居养生- 生活作息: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 睡眠养生:提高睡眠质量,保持精神充沛。
- 动静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劳逸结合。
- 居室环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3. 运动养生- 中医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 现代运动:结合现代健身理念,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 运动注意事项: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
上篇养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④朱震亨(朱丹溪)——“养阴派”,谓 “阳常有余,阴常 不足” ,主张“滋阴降火” 。其养生重在护养阴气,力 倡节制色欲、私欲及食欲。还提倡晚婚。
第二节 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诸雄争霸
百家争鸣
一、《周易》养生说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 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 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 和描述的书籍。被称为“五经” 之首。
八卦图 阳爻(-)和阴爻(--)
二、道家养生说
万物之基“精气神”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人体“三宝”,精足 气充神旺
第五节 突破(宋金元时期)
中医养生事业的发达,理论与方法的完备 老年养生保健的肇始
药物养生走上正规,食物养生普及盛行 金元四大家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善用寒凉药物。其养生 注重气,常以调息、导引等作为养生法。
②张从正(张子和)——“攻邪(下)派”,其基本论点为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因而倡导以汗、吐、下三法 攻邪而祛病。其亦善补,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 药攻”的观点。对病后恢复尤重胃气为本。
三、三教合一及其与医学养生的融合
道教
佛教
儒教
医学养生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汉族,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及道家。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 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 《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二者合称为《千金方》。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
1.发 常 梳。 2.目 常 运。 3.齿 常 叩。 4.漱 玉 津。 5.耳 常 鼓。 6 面 常 洗。 7.头 常 摇。 8.腰 常 摆。 9.腹 常 揉。 10.摄 谷 道。 11.膝 常 扭。 12.常 散 步。 13.脚 常 搓 。
中医养生概要
中医养生概要
第一讲
中医养生学概要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 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 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形神共养--2饮食调养--3修练身心--4顺应自然--5谨慎起居--6协调阴阳---
火
土
土的特性 ——“ 土曰稼穑”,“稼”,即种 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泛指种与收 谷物的农事,引申凡具有生化、承载、受 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土
金
• 金的特性 ——“ 金曰从革”,“从”,顺也; “革”,变革。是指金有相济刚柔之性, 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引申说明凡具有沉 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 象,均归属于“金”
方位五行 归类
北
西
中 南
东
时季五行归类 木——春 • 火——夏 • 土——长夏 • 金——秋 • 水——冬
季节
五气配五行
• 木——风 • 火——暑 • 土——湿 • 金——燥 • 水——寒
自然气候
五色配五行
• 木——青 • 火——赤 • 土——黄 • 金——白 • 水——黑
颜 色
五味配五行
• 所以阴阳是说明自然 界(包括人体)相互 关联着的、相互对立 着的事物和现象的相 反属性。内容主要有: 1)阴阳对立(指相互 对立制约,消弱对方 之意); • 2)阴阳互根(指任何 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 方而存在);
• 3)阴阳消长(指一 方太过导致另一方不 及、另一方不及而导 致对方太过); • 4)阴阳转化(阴阳 消长变化到极点时便 各自向对方转化,即 阳转为阴或阴转为 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综合、辨证的调摄
(五)适应范围广泛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一)萌芽(上古时期):火的应用
(二)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1.《周易》养生说
2.道家养生说
3.儒家养生说
4.杂家养生说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三)形成(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 确立
2.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中医养生学 的支撑 3.道、儒家养生思想的深化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六)发展(明清时期) 1.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2.综合调养法的全面发展 3.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4.动形养生提倡导引武术健身 5.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七)振兴(现代)
1.预防保健取得显Hale Waihona Puke 成就2.建立养生保健的科研机构
4.《神农本草经》重药补之养生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四)完善(晋隋唐时期) 1.道家学说与道教养生术 2.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 3.道、儒、佛、医思想的汇通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五)突破(宋金元时期) 1.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2.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3.食养方法的丰富 4.“金元四民”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1)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2)张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3)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 (4)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
3.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4.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
5.培养传统养生专业人才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四、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一)协调脏腑
(二)畅通经络
(三)清静养神
(四)调息养气
(五)综合调养
(六)持之以恒
谢谢!
一、概
念
养生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生命 的规律,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 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 养生 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防变防复, 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学科。
二、养生学特点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和谐适度的宗旨 (三)以预防为核心
第一章 中医养生学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养生学的定义。 2.熟悉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3.了解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及特点。
为什么要养生? 中医养生有何优势? 如何养生?
一、概
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
《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 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就是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 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 进行的保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