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

合集下载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

逻辑存储器中的状态信息和故障代码可 用专用仪器或通过特定方式从串行通信接口调 出,以供装配检查与设计参考。 (2) 信号处理电路 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由放大器和滤波器组成, 用于对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和滤 波,以便SRS ECU能够接收、识别和处理。 (3) 备用电源电路 安全气囊系统有两个电源:一个是汽车电 源;另一个是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又称为后备电源或紧急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电路由电源控制电路和2个电容器组 成。
第七章
汽车安全性控制技术
汽车安全性概述
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
7.1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
概 述
安全气囊(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 SRS),也称辅助乘员保护系统。 它是一种当汽车遇到冲撞而急剧减速时能 很快膨胀的缓冲垫,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 到车厢内部,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具有不受 约束、使用方便和美观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以及安全气囊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往只在高档 轿车作为选装件的安全气囊,现已逐步发展到
2. 传感器按其安装位置可分为前碰撞传感器、 中央传感器和保险传感器
(1) 前碰撞传感器 前碰撞传感器安装在前翼子板内,主要由 偏心转子、偏心重块、固定触点和旋转触点等 组成,如图8.6所示。 不发生碰撞时,偏心转子在螺旋弹簧弹力 作用下处于图8.6(a)所示位置,固定触点和旋 转触点不接触; 当发生正面碰撞,且作用在偏心重块上的 减速度超过预定值时,偏心重块、偏心转子和 旋转触点作为整体向左运动,使固定触点和旋 转触点接触,碰撞传感器输出电信号。 (2) 中央碰撞传感器
图8.2(b)所示,40ms后,气囊已完全充胀, 驾驶员向前移动,安全带斜系在驾驶员身上并 被拉长,部分冲击能量已被吸收 图8.2(c)所示,80ms后,驾驶员的头及身

汽车安全气囊标定

汽车安全气囊标定

汽车安全气囊标定引言:汽车安全气囊标定是一项关乎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它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定义、作用、标定流程和标定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汽车安全气囊标定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定义和作用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形成缓冲作用,减少驾驶者和乘客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减轻伤害程度。

安全气囊通常由气囊模块、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充气装置等组成。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感知到碰撞的强度和方向,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会根据碰撞情况决定是否触发安全气囊充气,以保护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二、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流程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参数设置:在标定之前,需要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包括车辆型号、碰撞传感器位置、触发条件等。

2. 确定标定位置:根据车辆的结构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标定位置,一般是在驾驶员和乘客座椅上方的空间。

3. 安装测试设备:将标定所需的测试设备安装在标定位置上,并确保其稳定和准确。

4. 测试数据采集:进行一系列标定测试,通过测试设备采集到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数据,包括加速度、速度、时间等。

5.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安全气囊触发的标定参数。

6. 标定参数调整: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安全气囊的触发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在不同碰撞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地充气。

7. 标定结果验证:对调整后的标定参数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安全气囊的触发和充气在实际碰撞情况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要求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需要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 准确性:标定参数的设定和调整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充气,并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

2. 稳定性:标定后的参数应具有稳定性,即在不同工况和环境下,标定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保证。

安全气囊知识

安全气囊知识
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
通过与智能网联技术的结合,实现安全气囊与其他安全系统的联动, 提高整体安全性能。
安全气囊对未来交通安全的贡献和影响
01
提高乘客安全性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安全气囊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
的安全保护,降低交通事故中乘客的伤害风险。
02
推动汽车安全技术发展
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汽车安全技术的整体进步和创新,
帘式安全气囊
安装在车辆顶部,用于保护前 后排乘员的头部和颈部。
正面安全气囊
安装在方向盘和仪表板上,用 于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 部和胸部。
膝部安全气囊
安装在仪表板下方,用于保护 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膝部。
座椅安全气囊
安装在座椅侧面的安全带固定 点附近,用于保护乘员的躯干 和骨盆。
02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的效果取决于其设计、制造质量和使用 条件等因素,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气囊能够使其 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04
安全气囊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安全气囊的优点
01
02
03
保护乘客安全
安全气囊能够在车辆发生 碰撞时迅速充气,为乘客 提供额外的保护层,减少 碰撞对乘客造成的伤害。
降低伤害程度
安全气囊能够降低碰撞时 对乘客头部的撞击力度, 减少对乘客头部的伤害程 度。
充气完成后,安全气囊系统自 动关闭,等待下一次使用。
03பைடு நூலகம்
安全气囊的应用和作用
安全气囊在汽车中的应用
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辅 助配置,它对于保护乘员安全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气囊通常安装在方向盘、副驾驶 仪表板、车门内板、座椅靠背等位置, 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员。

安全气囊有关知识

安全气囊有关知识

安全气囊有关知识安全气囊是一种被称为袭击保护系统(SRS)的安全设备,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安全气囊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气囊的原理、类型、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一、原理和类型:安全气囊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将之储存在汽车内置的气囊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气囊将迅速充气,扩展出来,形成保护物理屏障。

安全气囊主要分为驾驶员安全气囊、副驾驶员安全气囊和乘客安全气囊。

驾驶员安全气囊位于驾驶员方向盘的中央,副驾驶员安全气囊位于副驾驶员仪表板的前方,乘客安全气囊位于车内乘客区的前方。

除了这些常见的安全气囊之外,还有侧面安全气囊、车顶安全气囊等。

二、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将气体填充到气囊中。

传感器将汽车发生碰撞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信号后迅速放电,激发化学燃料产生气体。

气体迅速充满气囊,使之迅速扩展开来,形成保护屏障。

三、注意事项:1、安全气囊是汽车袭击保护系统的一部分,不是独立运行的装置。

因此,在安全气囊的使用中应遵循车辆的正常使用规范和切实维护。

2、安全气囊是一种受控制装置,需要经过一定的成本、维修和替换操作。

因此,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应特别注意对安全气囊的检查和维修,并定期更换。

3、安全气囊是汽车碰撞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事故发生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安全气囊并不能完全防止乘客受伤或死亡。

因此,驾驶员和乘客应始终遵循交通规则,保持安全驾驶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4、安全气囊对乘客的保护是有限的,它的设计和功能是根据成人身体的特点和尺寸来设计的。

因此,在安全气囊的使用中应注意乘客的身体特点和姿势,以免误伤乘客。

5、在安全气囊放出后,由于气囊迅速充气和释放气体,会产生一定的声音和灰尘。

因此,在安全气囊放出后,乘车人员应尽量避免吸入气囊产生的灰尘,并及时清理好车辆内部。

安全气囊是什么

安全气囊是什么

安全气囊是什么全气囊的奔驰S级轿车驶下生产线已25年了。

据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部门(NHTSA)的统计,在美国的交通事故当中,安全气囊已保护了约14 200人的生命,你知道安全气囊的由来吗?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气囊、传感器和充气系统。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

如果发生碰撞,充气系统可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

从而使车内人员免受正向碰撞所产生作用力的冲击,大约在一秒钟后,气囊就会收缩(气囊上有许多小孔),因此不会妨碍车内人员的行动。

安全气囊简介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气囊自身,它由薄薄的尼龙纤维制成,折叠在方向盘或仪表盘中;然后是告知气囊充气的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到相当于以16-24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墙壁的冲撞力;最后是充气系统,安全气囊实际上由与固体火箭助推器类似的系统进行充气,叠氮化钠(NaN3) 和硝酸钾(KNO3) 迅速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热氮气,此气体将为气囊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

安全气囊是安全气囊系统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它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氮气填充。

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充气大约需要0.03秒。

非常快的充气速度对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

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1. 安全气囊的基础知识说到汽车安全气囊,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那种“嘭”的一声,瞬间鼓起来的场景。

没错,就是这种充气的“保护伞”,在危急时刻像超级英雄一样保护我们。

那到底安全气囊是怎么工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轻松得像开车兜风一样!1.1 什么是安全气囊?简单来说,安全气囊就是一种用于减轻撞击伤害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快速充气来为乘客提供缓冲。

当车子发生碰撞时,这些气囊像小气球一样瞬间鼓起来,形成一个软软的保护层,让乘客不至于直接撞上车内的硬物,真是“智勇双全”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安全气囊,车里的我们就像在战场上,随时可能被“轰”的一声击中,那可就惨了。

1.2 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可不止一两种哦!常见的有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还有侧面气囊、窗帘气囊等。

这些气囊各有各的用处,正如“千军万马,各显神通”。

驾驶员气囊在前面保护你,而侧面气囊则像是身边的护卫,给你额外的保护。

在发生侧撞时,侧面气囊会迅速充气,像是给你的身体加了一层盔甲,真是让人心里踏实。

2.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好吧,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安全气囊是怎么“发力”的。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可简单得很,但听起来却挺酷的。

2.1 碰撞传感器首先,车里有个小家伙叫做碰撞传感器,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这家伙就像个侦探,一直在监视着周围的环境。

当它侦测到碰撞发生时,立刻发出信号,告诉气囊“快点!我们有危险了!”一旦传感器发出警报,气囊就开始准备“出场”了。

2.2 气体发生器然后,就该轮到气体发生器上场了。

这东西可是个“真材实料”的角色,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

你想想,它就像是个“火箭发射器”,一开火,瞬间将气体喷射到气囊里,让气囊快速充气。

一般情况下,整个过程不过几毫秒,简直是“闪电行动”,让人惊叹不已。

3.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好,到了关键时刻!当气囊充气后,它们就像春天的花朵,瞬间绽放,形成一个柔软的屏障,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安全气囊的作用、种类、结构及正确使用

安全气囊的作用、种类、结构及正确使用

安全气囊的功能、种类、结构及正确使用安全气囊,也称辅助乘员保护系统。

它是一种缓冲式安全气囊,当汽车受到冲击时会迅速膨胀并急剧减速,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

安全气囊的功能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一些汽车在乘客座椅前面的杂物箱上端和乘客座椅上也配备了安全气囊。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庙宇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装置立即连接充气元件中的增压电路,点燃传爆管内的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致使产生大量气体,并在0.03秒的时间内将气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冲出方向盘盖罩,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随后又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

实验证明,汽车装用安全气囊后,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程度将大大减小。

有些汽车不仅配备了前端安全气囊,还装有侧面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也能使侧面安全气囊充气,以减小侧向碰撞的伤害。

据统计,气囊在汽车相撞时,会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

安全气囊类型(1)根据安全气囊的数量,该套件可分为单个安全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一侧)、双气囊系统(正、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和多气囊系统(前排安全气囊、后排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

(2)按大小可分为保护全身的安全气囊、用于保护整个上身的大气囊和用于保护面部的小面部保护气囊。

(3)按照保护对象不同可分为驾驶员碰撞安全气囊、前排乘客碰撞安全气囊、后乘客碰撞安全气囊和侧面碰撞安全气囊。

1、驾驶员碰撞安全气囊驾驶员碰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

美国安全气囊的设计假设驾驶员没有系安全带,其容积较大,为60L。

欧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佩戴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窖较小,约40L。

2、前排乘客碰撞安全气囊因为乘客在副驾驶位置的位置在车内不是固定的,并且前部空间很大,因此为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的组成第一部分:引言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上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膨胀,为乘车人员提供额外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安全气囊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主体内容1. 气囊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是气囊,它采用高强度的纺织材料制成,通常为尼龙或聚酯纤维。

气囊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方形、圆形和马鞍形等。

气囊的外层由耐磨、耐撕裂的材料构成,内部则填充有压缩气体。

当碰撞发生时,气囊会迅速膨胀,保护乘车人员免受碰撞的冲击。

2. 传感器安全气囊的触发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的。

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情况,以便在必要时触发气囊的膨胀。

常见的传感器有加速度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和车辆倾斜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车辆的加速度、碰撞力度和倾斜角度等参数,一旦检测到超过设定阈值的碰撞情况,就会触发气囊的膨胀。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监测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气囊的膨胀。

控制单元通常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组成,它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触发气囊。

当控制单元判断碰撞严重时,会通过电路向气囊发送信号,使气囊迅速膨胀。

4. 安全带预紧器安全带预紧器是安全气囊系统的辅助装置,它的作用是在气囊膨胀前使安全带迅速收紧,为乘车人员提供更好的保护。

安全带预紧器通常由一个张紧器和一个锁紧器组成,当控制单元判断碰撞严重时,会通过电路触发安全带预紧器的工作,使安全带在气囊膨胀前迅速收紧。

5. 车辆传感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还需要与车辆传感器系统进行连接,以获取车辆的实时信息。

车辆传感器系统通常包括车速传感器、转向传感器和刹车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动状态和驾驶行为。

通过与车辆传感器系统的连接,安全气囊系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车辆碰撞的情况,提高安全气囊的触发效率。

第三部分:总结安全气囊的组成包括气囊、传感器、控制单元、安全带预紧器和车辆传感器系统。

这些部件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气囊系统。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安全气囊是一种车辆安全装置,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并迅速排气,从而在碰撞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讨论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1. 碰撞感知器:安全气囊系统中的碰撞感知器能感应到车辆的碰撞或撞击,并将信号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

2. 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接收到碰撞感知器的信号后,会立即计算出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系统。

3. 充气装置:如果中央控制单元判断需要触发安全气囊系统,它会向气囊的充气装置发送信号,启动充气装置。

4. 充气剂:充气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在接收到信号后能产生大量的气体。

充气剂会快速释放气体并将安全气囊充气。

5.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充满气体后会迅速膨胀,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填充车内空间形成保护屏障,以保护车内乘员免受碰撞造成的伤害。

6. 排气装置:安全气囊在触发后会迅速排出气体,以便乘员尽快离开车辆。

二、安全气囊的使用方法1. 坐姿:正确使用安全气囊非常重要。

乘员应该坐直,背紧靠着座椅背,双脚放平,双手放在座椅上方,以避免在触发安全气囊时被击打。

2. 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并不能替代安全带的功能,因此驾驶及乘车人员应始终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能在事故中有效保护身体,而安全气囊则是在事故发生时起到辅助的作用。

3. 不要靠近方向盘:驾驶员使用安全气囊时应保持与方向盘充足的距离,建议至少保持25厘米的距离。

这样可以避免在安全气囊充气时受到过大的冲击。

4. 小心乘车的儿童:儿童乘坐车辆时应该坐在后排,并尽量放在后排中央位置,远离安全气囊装置。

过于接近的乘员可能在事故中受到安全气囊的伤害。

5. 不要改装安全气囊:任何人都不应该尝试对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改装或修理。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资质的技术人员才能负责处理安全气囊系统的问题。

总结:安全气囊是一项重要的车辆安全装置,能够在车辆碰撞时提供额外的保护。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碰撞感知器、中央控制单元、充气装置、充气剂、安全气囊和排气装置的紧密协作来实现的。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的组成1.安全气囊的概述在现代车辆的安全设计中,安全气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它能够在车辆发生事故时,迅速填充气体,形成保护的气囊,从而保护车内乘员免受伤害。

安全气囊的主要作用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其他意外情况时,迅速膨胀,抵消碰撞时车内乘员头部和身体受到的冲击力,有效降低事故所带来的严重伤害风险。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组成、原理和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安全气囊。

2.安全气囊的组成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模块、气体发生器和传感器等部分。

2.1安全气囊模块安全气囊模块是安全气囊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模块就会感应到这一情况,并迅速启动气体发生器。

2.2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是安全气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由气体发生器座、斜坡碟片、突触开关、传感器和气体储存器等部分组成。

气体发生器通过化学反应解放氮气等气体,将气体通过喇叭形排气管通过进口,迅速充满气囊;在短短的几毫秒之内,气囊就可以达到即时填充的效果。

2.3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是一种密封式传感器,主要负责感测车辆撞击情况。

传感器可以感测到车辆的加速度,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判断,什么时候该启动系统,并让气囊进行填充。

传感器参数的设置和车辆的撞击比较有关系。

3.安全气囊的原理和作用3.1安全气囊原理安全气囊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气体膨胀等原理来工作的。

在发生事故或碰撞的时候,车辆会发生加速度变化,传感器会接收到这些变化并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气囊系统。

当传感器探测到车辆的加速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气囊模块就会向发生器发出信号,发出气体使气囊迅速充满,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

3.2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作用是用来保护车内乘员在车辆碰撞的时候减轻冲击力造成的伤害,包括头部和身体受到的冲击。

当车辆发生碰撞或者事故的时候,这种速度的变化就会使气囊系统自动启动,保护车内乘员安全,同时减轻致命伤害的发生。

3.3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安全气囊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驾驶员和乘客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汽车安全气囊知识讲义

汽车安全气囊知识讲义

汽车安全气囊知识讲义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减轻乘客受伤的程度。

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碰撞时在瞬间充气,形成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碰撞伤害。

下面是一些关于汽车安全气囊的知识讲义:1. 安全气囊的种类安全气囊通常分为驾驶员气囊、副驾驶员气囊、侧安全气囊和头部安全气囊等几种。

驾驶员气囊和副驾驶员气囊通常位于方向盘和仪表板上,侧安全气囊位于座椅侧面,头部安全气囊则位于车顶或车门内侧。

不同位置的安全气囊能够在不同方向的碰撞中提供相应的保护。

2. 安全气囊的充气原理安全气囊的充气原理是利用爆炸气体产生的高压气体来迅速充满气囊,从而形成缓冲效果。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上的碰撞传感器会向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会迅速决定是否需要充气,并将高压气体发送到气囊中。

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十毫秒,所以安全气囊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减轻乘客受伤程度。

3. 安全气囊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碰撞时提供保护,但在日常驾驶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

比如,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好安全带,避免在发生轻微碰撞时触发安全气囊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安全气囊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 passi安全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保护。

但在日常驾驶中也需要注意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气囊能够正常工作并发挥作用。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它在车辆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形成缓冲效果,从而减轻乘客受伤的程度。

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气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对于许多车主来说,他们对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式了解甚少。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汽车安全气囊,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它能够发挥作用。

4.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气囊组成。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感知到碰撞的程度和方向,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气囊

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气囊

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气囊使用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的一项重要安全装置。

正确使用安全气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车人员在意外碰撞中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一、了解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通常安装在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的座椅上。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会迅速充气,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减缓乘车人员碰撞到车内硬质部件的冲击力。

因此,了解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对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二、调整座椅与安全气囊的距离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的有效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应调整座椅与安全气囊的距离。

一般来说,应将座椅调整到与安全气囊之间保持至少10英寸(约25厘米)的距离。

这样可以确保安全气囊在充气时能够完全展开,并避免乘车人员受到过度压迫。

三、正确握住方向盘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正确握住方向盘,以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并减少驾驶员碰撞到安全气囊的风险。

握住方向盘时,应将双手放在9点和3点的位置,并避免将手臂搭在方向盘上。

四、坐直并保持正确的乘坐姿势在驾驶或乘坐过程中,坐直并保持正确的乘坐姿势有助于安全气囊的有效保护。

避免倚靠座椅或将腿搭在控制台上,特别是驾驶作为,应保持坐姿稳定,以便安全气囊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五、儿童安全座椅应正确安装和使用如果有儿童乘坐车辆,应选择适龄适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正确安装和使用。

儿童安全座椅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正确装配,并且应紧固在后排座位上。

如果儿童安全座椅放在前排座位上,将导致儿童接触到安全气囊的风险增加。

六、不要将脚放在气囊覆盖板上为了避免误碰安全气囊,乘车人员应避免将脚放在安全气囊覆盖板上。

在驾驶或乘坐过程中,将脚放在气囊覆盖板上可能会导致误碰安全气囊按钮,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充气。

七、不要悬挂物品在安全气囊区域悬挂物品如玩具、手提袋等不应放置在安全气囊的覆盖区域上,以免发生碰撞时被这些物品弹射出来,伤害到乘车人员。

八、注意车辆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汽车的安全气囊是使用它们的关键。

中国安全气囊强制标准

中国安全气囊强制标准

中国安全气囊强制标准
中国的安全气囊强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气囊的配置要求:强制规定了各种车型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配置的安全气囊种类和数量。

例如,乘用车应配置驾驶座位和主副驾驶座位的前排安全气囊,商用车应配置驾驶座位和主副驾驶座位的前排和侧装置安全气囊。

2. 安全气囊的性能要求:强制规定了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应有的性能要求。

例如,安全气囊在碰撞前需要能够快速充气,并能在碰撞发生时迅速展开;安全气囊展开后还应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并能尽量减轻乘车人员的伤害。

3. 安全气囊的使用和维护要求:强制规定了车主和车辆生产企业对安全气囊的使用和维护应遵守的要求。

例如,安全气囊不得私自拆卸和改装;安全气囊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安全气囊的检测和认证要求:强制规定了安全气囊的检测和认证应该符合的程序和标准。

例如,车辆生产企业应对安全气囊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并获得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

这些安全气囊的强制标准旨在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保护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促进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安全气囊的概念

简述安全气囊的概念

安全气囊技术一、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1952年,美国人约翰·赫特发明了安全气囊的专利,利用尼龙制成的小型口袋。

但是这项技术在当时并未被广泛采用。

直到1970年代,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安全气囊开始受到重视。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在轿车上安装了安全气囊。

此后,安全气囊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与构成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囊组件和充气器等部分组成。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会检测到冲击力并触发气囊充气器。

充气器将气体迅速充入气囊组件,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保护乘员头部和胸部免受伤害。

三、安全气囊的使用场景和重要性安全气囊主要用于保护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

在碰撞过程中,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容易受到伤害,而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地减少碰撞对乘员的冲击力,从而降低受伤的风险。

此外,安全气囊还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降低对车内乘客和驾驶员的伤害程度。

四、不同类型的安全气囊1.汽车安全气囊:汽车安全气囊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安全气囊类型。

根据其安装位置和用途,可以分为正面气囊、侧面气囊、膝部气囊等。

2.飞机安全气囊:飞机安全气囊主要用于保护乘客在飞机紧急着陆或迫降时的安全。

当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安全气囊能够迅速充气并展开,为乘客提供保护。

五、安全气囊触发机制与过程安全气囊的触发机制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来实现的。

当传感器检测到足够的冲击力时,它会触发点火器引爆火药,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入气囊组件中,使气囊迅速膨胀并展开。

在膨胀过程中,气囊会充满气体并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保护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免受伤害。

六、最新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气囊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新型的安全气囊技术包括智能控制技术、多级安全气囊技术、副驾驶座椅双预紧安全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气囊的性能和保护效果。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的组成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汽车被动安全装置,可以在车辆碰撞时起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作用。

它是由多个组件组成的,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

下面将介绍安全气囊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气囊模块气囊模块是安全气囊的核心部分,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气囊组成。

气囊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如尼龙布或聚酯纤维。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模块会迅速充气,以提供缓冲和保护。

气囊模块通常安装在驾驶员和乘客位置的方向盘、仪表板、车门等位置。

2. 碰撞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

它可以感知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并触发气囊的充气。

碰撞传感器通常通过监测车辆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充气气囊。

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时,它会向气囊模块发送信号,触发气囊的充气。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安全气囊系统的大脑,负责监测和控制气囊的充气。

它接收来自碰撞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判断是否需要触发气囊。

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碰撞情况调整气囊的充气力度和时间。

同时,控制单元还可以与车辆的其他安全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更好的整体安全性能。

4. 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的动力源,负责提供充气气体。

一般来说,气体发生器使用化学反应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气体通过管道送入气囊中。

气体发生器在碰撞传感器触发气囊充气信号后立即启动,以确保气囊能够在瞬间充气。

5. 电子线路电子线路是安全气囊系统的连接和控制部分,负责传输信号和控制气囊的充气。

它连接着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气囊模块和气体发生器,确保它们之间的正常通信和协调。

电子线路通常由导线、插头、连接器等组成,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和抗振性能。

6. 安全带预张紧器安全带预张紧器是安全气囊系统的辅助装置之一,它通过拉紧安全带来进一步保护乘员。

当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时,预张紧器会迅速拉紧安全带,使乘员紧密地贴合在座椅上,减少碰撞时身体的位移和摩擦力。

7. 气囊开关气囊开关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开关,可以手动打开或关闭气囊。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安全装置,旨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为乘客和司机提供保护。

本文将介绍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优点、缺点以及实际应用。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囊和充气器组成。

传感器位于车辆的前部和内部,用于检测碰撞程度和方向。

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将向气囊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气囊控制单元接收到信号后,将向气囊充气器发送指令,使其释放气体,使气囊在乘客和方向盘之间展开。

展开的气囊可以减轻乘客在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降低受伤风险。

安全气囊系统的优点1、保护乘客:安全气囊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在正面碰撞中乘客的受伤程度,特别是胸部和头部。

2、适应不同车型:安全气囊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和需求进行定制,以确保最佳的保护效果。

3、安全性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安全气囊系统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率。

安全气囊系统的缺点1、成本高:安全气囊系统的成本较高,会提高整车的售价。

2、容易误判:安全气囊系统有时会因为车辆的轻微碰撞而启动,这可能会导致乘客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判。

3、需要维护:安全气囊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实际应用案例安全气囊系统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某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中,一辆汽车与前方车辆发生了追尾。

由于该车辆装备了安全气囊系统,所有乘客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仅受轻微伤。

总结与展望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安全装置,能够为乘客和司机提供有效的保护。

然而,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成本高、容易误判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气囊系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道路交通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应该了解并注意安全气囊系统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发生事故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淘汽配带你看看安全气囊的发展史发展史安全气囊最早是由赫特里克于1953年8月提出,并获得了美国“汽车缓冲安全装置’’专利。

随着各国车辆安全标准的制定,安全气囊的装备率越来越高。

欧洲及美、日等国家汽车上的安全气囊的装备率已达到近1 00%。

[1]组成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

驾驶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在方向盘中;乘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一般装在仪表板上。

安全气囊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驾驶室间隔板左、右侧及中部;中部的安全气囊传感器和安全气囊系统与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一起。

气囊组件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组成。

电子控制装置如用来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诊断安全气囊的可靠性,保证在达到预设的数值时,及时发出点火信号,而且正时点火,保证驱动气体发生器有足够大的驱动电流等。

原理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首先由安全气囊传感器接收撞击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出信号。

电子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其原存储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达到气囊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组件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起动信号。

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

现代汽车不仅增加了侧面防撞安全气囊,在安全气囊的织物材料、点火器、传感器技术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分类按数量分类单气囊、双气囊在国内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中标配的气囊个数是1-2个,一般都是在车辆的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各一个,用来保护前排成员在车辆发生猛烈撞击时对胸部和脑部的有效保护。

单气囊示意图四气囊四气囊示意图在一些中档的B级车中,一般都会装有四个气囊除了位于驾驶、副驾驶位的两个,在它的侧面车门内也装有两个。

有效地缓冲了来自前方和侧面的强大冲击力。

多气囊多气囊示意图在一些高档车中像以安全性著称的,瑞典的沃尔沃轿车在它的旗舰车型中全车配备了6个气囊和18个气帘,分别位于车内前排正副驾驶位,前后车门两侧各两个,18个气帘分布在前后挡风玻璃处,侧面视窗处,对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气囊式安全带防汽车反弹伤亡的气囊式安全带,原名防汽车气囊反弹伤亡的保险带,又称气囊式安全带。

在车用保险带肩部及整体,设有标致形气囊装置。

该保险带结合了传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特性,气囊式安全带为乘客提供了更高级别的碰撞安全保护。

这项技术减少了事故发生时对乘客头部、颈部和胸部的伤害,采用了气囊式安全带,进一步提升了该车型的安全创新设施,同时对于儿童老人是个福音。

这款气囊式安全带,当碰到意外情况时,安全带会瞬间膨胀成气囊状,其缓解冲击力的效果是传统安全带的5倍;一是面积大可以有效降低头部与颈部的晃动,二是气囊膨胀时具备一定的反作用力,能减少车祸中乘客容易出现的肋骨骨折、内脏器官受损和淤伤等现象,实现避免因气囊弹伤颈椎的60%以上的伤亡事故。

侧气囊侧气囊是安装在座椅外侧的,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

很多厂家的车型都会标配前排两个座椅的侧气囊,而装配后排侧气囊的车型则很少。

侧气囊膝部气囊大多数车型都只配备了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囊等,其实车辆在真正发生正面碰撞时,膝部气囊下面是更应该受保护的,下面的膝部与中控台的距离最短,是最易造成骨折损伤的部位。

膝部安全气囊是用来降低乘员在二次碰撞中车内饰对乘员膝部的伤害。

膝盖部分的气囊位于前排驾驶座椅内,一旦打开能够有效保护后排乘客的腰下肢体部位,从而也能缓解来自正面碰撞的前冲力。

头部气囊头部气囊也叫侧气帘,在碰撞时弹出遮盖车窗,以达到保护乘客的效果。

头部气囊主要针对侧撞时乘车人的头部进行保护。

B柱侧、窗玻璃,甚至安全带侧面支撑扣都有可能成为车祸中的杀手。

那么头部气囊就会把成员和这些东西隔开。

头部气囊安装在车顶弧形钢粱内,通常贯穿前后,受车身内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控制。

当横向加速度大于正常值,且达到危险值时就会控制起爆。

对于侧撞、翻车等严重事故有着很好的人员保护功能。

头部气囊按保护对象分● 前方气囊:驾驶气囊(Driver Front Airbag;DA),● 乘客气囊(Passenger Front Airbag;PA)● 侧边气囊:前座侧边气囊(Front Side Airbag;FSA),● 后座侧边气囊(Rear Side Airbag;RSA)● 侧边气帘(Side Tubular or Side Curtain Airbag)● 膝部气囊(Knee Airbag)启动条件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爆炸。

虽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但是如果达不到安全气囊爆炸的条件,气囊还是不会打开。

安全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

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30KM/h,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

这里所说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中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物碰撞的速度,实际碰撞中汽车的速度高于试验速度气囊才能打开。

汽车发生碰撞时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险杠和车身纵梁,为了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车身前部大都设计有碰撞缓冲区,而且车身的刚度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在一些事故中,例如当轿车与没有后部防护装置的卡车发生钻入性追尾事故,或轿车碰撞护栏后发生翻车事故,或发生车身侧面碰撞等,这样的事故往往没有车身前部的直接撞击,主要是车身上部和侧面发生碰撞,碰撞车身部位的刚度很小,虽然车舱发生了很大的变形,造成了车内乘员受伤或死亡,但是由于碰撞部位不对,有时候气囊并不能打开。

尤其是在侧向碰撞中,如未配置侧安全气囊,主副安全气囊由于不能达到起爆条件不能引爆,很容易对乘车人员造成致命伤害。

优势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智能安全气囊上安全带,防撞安全气囊仍足以有效减低伤害。

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

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130分贝,在人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78%的气体是氮气,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爆出时带出的粉末是维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对人体亦无害。

缺陷安全气囊同样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

据计算,若汽车以60km的时速行驶,突然的撞击会令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弹出,而由此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对于头部、颈部等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就很难承。

因此,如果安全气囊弹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出一场“悲剧”。

1.气囊可能在很低的车速时打开。

汽车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和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即可,完全不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

如果这时展开气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可能因安全气囊的展开加重碰撞伤害。

2.气囊的启动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

3.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或儿童乘坐时,气囊系统的启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从安全气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可知,现有安全气囊的基本设计目标是用来对付严重交通事故的,但在一些不太严重,的事故中,系统反应过度,反而会对驾乘人员施加作用过大,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针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希望在安全气囊展开之前,安全气囊系统能够精确感应汽车发生的碰撞,并按照程序来判断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如果碰撞级别比较低的话,只需将安全带的预紧机构拉紧即可;如果碰撞级别比较高,需要启动安全气囊,则将点燃气囊的指令传递给气安全气囊囊系统。

这也就是要求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准确地感应所发生的碰撞事故;并且能模仿人脑,根据实际的碰撞程度来判别安全气囊是否需要展开,有一定灵活性;并且能够针对不同体形的乘员适当的调整安全气囊。

磁电式传感器传感器的触发通常有:开关式,纯机械式,单点电子式,侧撞式,应变式等。

国际上对汽车上安全气囊的传感器触发方式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仅是因为其种类繁多,而且是因为装于车身上不同位置的传感器触发方式也不同。

为使传感器能够方便地安装在各个需要的感应部位,使其能够正确、适时地感应碰撞,可选用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车身上的任何位置,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某些参数值,使得其能够识别峰值为0588 m/s:和时间脉冲为0-20 ms的碰撞加速度信号即可。

只要碰撞加速度峰值和时间脉冲宽度同时满足条件,就会向气囊发出触发信号,展开气囊,对人体进行保护。

传感器结构由外壳(非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惯性体(非磁性材料)、连接在惯性体上的软铁、支持和调节位移幅值的弹簧、安装在与外壳连接的凸柱内的永久磁铁和绕制在软铁上的线圈及引线组成。

当传感器受到碰撞加速度时,惯性体产生反向加速度,导致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引线两端产生钟形脉冲信号,当调整弹簧刚度时,可改变加速度信号的宽度。

传感器的信号判别电路由三部分组成:信号幅度判别电路;信号宽度判别电路;有用、无用信号判别电路。

通过对碰撞信号进行多方位的判别,可使控制装置获取的碰撞信号更全面,发出的点火控制更准确,从而确保安全气囊在必要的情况下展开。

如何获得稳定的冲击加速度信号是研究;传感器的关键,也是保证传感器准确获取碰撞信号的关键。

磁电加速度传感器采用落锤冲击试验装置来调整校正其感应敏感度。

释放锤头,与橡胶面碰击时,安装在锤头上面的加速度或磁电式传感器将感受到冲击加速度。

不同落高对应不同加速度;调整橡胶厚度,可改变信号宽度;调整落锤高度,可改变信号幅度。

磁电式传感器不仅电子判别电路出错率低,感应碰撞信号的可信度高而准确;而且通过标锤落定实验可以调节它的感应范围宽度,满足汽车碰撞产生脉冲的再现,从而还可以安装于车身上任何部位。

还有就是它设计简单,价格低廉,对绝大多数汽车使用者来说都不再是望而却步的奢侈品。

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要求是准确判断事故的碰撞强度,控制气囊的展开与否。

针对安全气囊在使用中的缺陷,必须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灵活性、准确性,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智能式控制系统。

1.碰撞传感器。

安全气囊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检测、判断汽车发生碰撞后的撞击信号,以便决定是否展开缓冲气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