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 论文

番茄红素 论文
番茄红素 论文

番茄红素论文

摘要:综述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重点介绍了番茄红素提取方法的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生理功能

番茄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西红柿。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是蔬菜之冠。番茄富含纤维素与钙、磷、钾、镁、铁、锌、铜、碘等多种元素。番茄还含番茄红素、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其中的番茄红素在近些年颇受研究者关注。

据科学研究证实:番茄中所含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地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口腔癌、乳腺癌的发生,尤其可阻止前列腺癌变的进程。番茄也含有谷胱甘肽,具有推迟细胞衰老, 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作用,因此番茄拥有“长寿果”之美誉。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天然的番茄红素是反式结构,而动物体内的番茄红素则以顺式结构为主,研究表明顺式结构的番茄红素预防疾病的作用比反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强。通过高温处理或油炸的番茄红素由反式向顺式构型转变,颜色变浅,溶解度降低。而简单加工(加热)不会改变番茄红素的同分异构体形式。番茄红素是含有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双键的非环状平面多不饱和脂肪烃.正是由于番茄红素具有同一平面

上较多共轭双键的结构,其化学结构不稳定,极易被氧化,所以它们具有还原性,使其在清除自由基的反应中速率最大,其清除速率是维生素E的1 OO倍,是β—胡萝卜素的2倍[1-4]。共轭双键还能降低电子跃升到高能阶所需的能量,使分子吸收更长波长的可见光。番茄红素能接受不同电子的激发,生成基态氧或三重态氧番茄红素。一个三重态氧番茄红素,可消除数千个单线态氧自由基。由于番茄红素吸收大多数的可见光,因此是红色。有颜色的化学物质结构中大多都含有共轭双键的发色团和助色团,由以上可得明白为什么保健专家提倡大家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用以达到抗氧化、抗衰老的目的的理由。

据离体试验番茄红素能抑制HL-60前骨髓性白血病细胞生长,阻碍C3H/10T1/2细胞恶性转变。番茄红素抗癌作用主要是改善细胞之间隙缝的结合蛋白遗传密码的连接,以促进隙缝结合点信息传递。据Levy研究,番茄红素对子宫癌、乳癌、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比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强l0倍。他比较癌细胞在四氢峡喃或番茄红素(4μM)共同存在下培养时,对DNA 的前体物质3H一胸苷(Thymidine)的DNA收取数,即在给予放射线胸昔后发射的粒子收取数(计数/min),证明对癌细胞的培养有明显抑制作用。另有试验用含番茄红素(17mg/kg)的水喂大鼠35周,以水作对照,试验前先授于致癌剂,结果大肠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曾对美国4800人进行6年追踪调查,发现在131种常用食品中,凡常用番茄或其制品者,前列腺癌患者明显下降。另据美国哈佛医学院1998年临床研究,发现番茄红素能缩小肿瘤,减慢肿瘤的扩散速度,特别是前列腺癌、肺癌和胃癌,类似这样的报告有上百篇.[11]

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物(Oxidiged LDL-OXLDL)与动脉硬化等心血

管疾病密切有关,可使血管壁产生纤维状斑点,进一步产生坏死和钙化,从而导致血管狭窄、血管壁内膜损伤,乃至发生动脉瘤和出血。番茄红素属脂溶性物质,与脂肪有亲和性,可与LDL结合后在血中运行,发挥其强抗氧化作用。据分析,在LDL(100μg蛋白质/mL)中加入VE(1μM),在CuS04诱导下,LDL的氧化受阻。而当VE和番茄红素同时加入,LDL氧化的抑制作用便可成倍增加[12]。

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酶反应法、微生物发酵法、人工合成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法等。其中最传统的方法是溶剂提取法(即浸提法),但传统的浸提方法存在着浸提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原料与处理能耗大、热敏性组份易破坏等缺点。化学合成的番茄红素中含多种异构体和杂质,因而禁止在保健品中使用,市场份额锐减;而天然提取法受限于原料,成本难于进一步降低且生产明显受季节影响。因而,开发微生物发酵生产法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优势。

有机溶剂萃取法

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1 1个碳碳不饱和双键的脂肪烃,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根据这一性质,可利用亲脂性有机溶剂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5]。提取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是影响提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有机溶剂提取法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番茄中还含有其它成分,而且有机溶剂会有痕量残留。只单单采用溶剂萃取,

得到的产品一般纯度不高,番茄红素含量约在5%-15%左右,而且通常不会产生番茄红素晶体,而是一种呈油状的物质,即番茄红素油树脂。研究者[7]对传统的番茄红素的提取过程进行改进,使用混合溶剂作浸提剂,并在提取前使用弱碱Na2CO3,对番茄糊进行皂化,缩短了提取时间。皂化法的原理是通过对番茄加工原料的皂化来破坏番茄组织细胞,从而使番茄红素得以“完全”释放出来。皂化法可以使番茄红素的提取量比普通提取法提高4倍,同时可以消除β—胡萝卜素对番茄红素测定的影响。

工艺流程[6]:番茄→捣碎成泥→烘干→粉碎→皂化→有机溶剂浸提→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粗品。

超临界CO2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兴的一项萃取、分离和纯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天然绿色、无溶剂残留及提取温度低等优点。物质在较高的压力下,液相和气相差别缩小,达到某一温度与压力时,差别消失合并成一相,此状态成为临界点,此时的温度和压力分别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当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其流体的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称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具有气液两重性的特点,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它可实现所需要的分离目的,特别适于番茄红素等热敏性成分。孙庆杰[9]等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不同萃取条件下对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压力15~20 MPa,温度40℃~ 50℃,流量20 kg/h,

时间1~2 h的条件,可提取90 以上的番茄红素,而且提取物无异味,无溶剂残留。虽然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有着许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番茄红素在CO2临界状态下的溶解度等基础数据缺乏,超临界萃取设备投资高,操作成本较高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工艺流程:新鲜大红番茄原料→打浆→压榨过滤→真空干燥→粉碎→过筛→称重→装萃取槽、密封→控制适宜的工作参数→静态、动态萃取→降压分离→由分离柱获得番茄红素→产品质量检测。

酶反应法

主要是利用番茄皮自身所含有的酶或外加酶发生反应来提取番

茄红素。日本一专利介绍了利用番茄皮自身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反应来提取番茄红素。在微碱性条件下,使番茄皮中的果胶酶和纤维酶反应,分解果胶和纤维素,使番茄红素的蛋白质复合物从细胞中溶出,所得色素为水分散性色素。此方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缩短了提取时间,同时提取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DubodelN P[8]通过外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方法来提取番茄红素。

工艺流程:番茄原料(番茄酱、番茄泥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50℃处理3 h,除去90 的非色素物质→离心→沉淀用96的乙醇洗涤→过滤→乙醇和植物油提取→分离油相→产品。

番茄红素所具有的优越生理功能和防癌、抗癌作用,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医药保健制品新宠”,番茄产业则被称为“红色产业”,中国的番茄红素开发亦被纳入“国家863计划”,受到的高度重视。但行业投

资者更为关注的是,这红色产业的风暴什么时候都会来临?普通消费者也在关注,什么时候才能自由选择到物美价廉的番茄红素产品,而不是像目前一样选择余地很小,产品价格又比较昂贵。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人需要番茄红素保健制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白领一代也更为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积极购买番茄红素类产品,这些都将推动番茄红素市场的发展。番茄红素的开发应用在国际上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国内则刚刚起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每年番茄产量达1000多万吨,如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番茄红素,今后其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将不可估量。[10]

参考文献:

[1]刘秀萍.番茄红素对人体高强度耐力运动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05—1207.

[2]任云霞,刘海洋,丰淑红,等.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23(5):33—35.

[3]蔡乐波.番茄红素抗癌作用的研究及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4):6—10.

[4]魏来,赵春景.番茄红素抗氧化和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4,13(10):21—23.

[5]王燕燕,邱进申,郑辉杰.番茄红素分离与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4)

[6]郑辉杰,李志强,刘伟,邸进申.响应面法优化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北方园艺,2009,(2):5~8

[7]夏萍,盛建军.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07,36(10):975—979.

[8]Dubodel N P.Pischevaya Promyshlennost[J].Mos—COW ,1995.

[9]孙庆杰,丁霄霖.超临界CO 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1):3—6.

[10]保健食品市场看好番茄红素开发前景中国食品质量报作者:陆淘

[11] 凌关庭.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Ⅳ)番茄色素及其生理功能【J】.粮食与油脂,2003,(1):47-50

番茄红素的副作用

番茄红素的副作用 番茄红素的功效 番茄红素(Lycopene)又称ψ—胡萝卜素,属于异戊二烯类化合物,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由于最早从番茄中分离制得,故称番茄红素。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只有那些具备β—紫罗酮环并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等才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关,而番茄红素因缺乏此结构,不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故对此研究很少。然而,最近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它不仅具有抗癌抑癌的功效,而且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各种成人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以及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功能性天然色素。为此,专家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蕃茄红素的主要功效。 番茄红素不但具有抗氧化性,还能通过与其他形式的活性氧的化学反应消除氧化自由基,如过氧化氢、亚硝酸根等氧化自由基,而氧化自由基能引起脂质过氧化形成多种产物,这些产物与人体老化、癌症发生、自身免疫病及贫血等疾病都有关系;番茄红素对细胞生长代谢起调控作用;番茄红素可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和预

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对癌症患者和前列腺炎患者还有胆固醇高的人群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1、有助于延缓衰老; 2、有助于增强抗辐射能力; 3、有助于调节血脂; 4、对男性不育有改善作用; 5、有助于促进女性乳房的健康发育。 番茄红素有没有副作用 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防治前列腺炎,提高男性精子质量,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它含强力抗氧化生物活物质,能促使细胞的生长和再生,美容袪皱,维持皮肤健康,具有延缓衰老等功效,因此多吃番茄红素,对于身体是有非常多的保健作用的,不会出现吃多了就会出现副作用的情况。当然任何一种产品想要保证使用安全没有副作用与这款产品自身是否是正品直接相关。番茄红素产品也不例外,只有使用了真正的正品番茄红素才能够保证保健效果,同时也不会出现那种吃多了会有副作用的情况。预检二号3分钟筛查肿瘤,预检二号是金华众嘉尚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5年自主研发的应用于重大代谢类疾病检测的高科技产品,此项技术领先世界5至10年,弥补了中国在这一医学领域的空白。番茄红素并无副作用,它属于纯天然的保健食品,不含有害物质和化学成分,不残留杂质。不过人们服用番茄红素讲究一定的量,如果服用过量,会导致人体无法全部吸收,这会带来肠胃的一定负担。专家指出:人体每天补充番茄红素的最大量应该为6~8毫克,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宜。祝您健康无忧!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番茄亚属,为一年生蔬菜。原产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普遍栽培,夏秋季出产较多。红色西红柿,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均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粉红西红柿,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质较佳,黄色西红柿,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西红柿品种、颜色、成熟度、甜度,甚至生产季节的不同,都是决定其中番茄红素含量的重要原因。黄色品种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很少,每100克仅含0.3毫克;红色品种的西红柿则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克含2—3毫克,最高能达到20毫克。一般来说,西红柿颜色越红,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未成熟和半成熟的青色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低。市场上还有一种粉红色的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含量也不如红色的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与西红柿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越是不甜的西红柿,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此外,夏天生产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夏天阳光充沛、光照时间长,会让番茄红素的含量大大增加;而冬天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含量比较低,家庭必备。 禁忌人群急性肠炎、菌痢及溃疡活动期病人不宜食用。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于热性病发热、口渴、食欲不振、习惯性牙龈出血、贫血、头晕、心悸、高血压、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夜盲症和近视眼者食用。 西红柿的热量表(每100克) ?热量(大卡)28.00 ?碳水化合物(克)6.70 ?脂肪(克)0.20 ?蛋白质(克)1.60 ?纤维素(克)1.70 ?维生素A(微克)一 ?维生素C(毫克)1.00 ?维生素E(毫克)0.88 ?胡罗卜素(微克)一 ?硫胺素(毫克)0.03 ?核黄素(毫克)0.03 ?烟酸(毫克)一 ?胆固醇(毫克)一 ?镁(毫克)17.00 ?钙(毫克)5.00 ?铁(毫克)1.80 ?锌(毫克)0.29 ?铜(毫克)0.11 ?锰(毫克)0.10

防辐射食品

防辐射蔬菜 抗辐射食品构建概括地讲应包括:高蛋白、多维生素、适度脂肪、营养全面、数量充足。能量供给要充足。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核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机体。糖类供给有侧重。由于人体消化道受损,导致其对各种糖的吸收效果不尽相同,故防治消化道损伤的效果也不同,其中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糊精等。脂类含量不宜高。基于人体受辐射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蛋白质要有质量。要求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无机盐供应宜加量。 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维生素数量要确保。增加维生素供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为此宜多摄入一些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蜂蜜、枸杞等。 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1、胡萝卜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天然胡萝卜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有效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损害,从而避免细胞发生癌变。长期食用胡萝卜,能使人体少受辐射和超量紫外线照射的损害。此外,天然胡萝卜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细胞和机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 2、绿茶 以前的科学调查发现,有喝茶习惯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血液病发病率较低,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脑辐射的危害。此外,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 3、橘子 科学家分析说,橘子含有抗氧化剂成分,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抗氧化剂含量名列所有柑橘类水果之首。同时橘子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可以保护经常使用电脑者的皮肤。橘子(tangerine)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是秋冬季常见的美味佳果。橘子营养也十分丰富,1个橘子就几乎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量。橘子含有170余种植物化合物和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数物质均是天然抗氧化剂。 4、草莓 在每100克草莓中,含有50—100毫克维生素C,比苹果、葡萄等水果高10倍以上。草莓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以及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抵御高强度的辐射,减缓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比如皮肤发生脂质氧化,出现干燥、红斑

番茄红素 知识整理 (全)

中文名称: 番茄红素 英文名称: lycopene;licopin 定义: 番茄一种使西红柿变红的天然色素,是胡萝卜素的母体化合物。 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科学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因此,它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 番茄红素(lycopene)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1873年Hartsen首次从浆果薯蓣TamuscommunisL.中分离出这种红色晶体。1913年Schunk发现这种物质和胡萝卜素的不同,将其首次命名为lycopene,使用至今。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在分子结构上有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的直链型碳氢化合物。在类胡萝卜素中,它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不具有维生素A 的生理活性。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它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长期以来,番茄红素一直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色素,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https://www.360docs.net/doc/039998718.html,/item.htm?id=133******** 1番茄红素的分子结构 1910年,Willstaller和Escher在对番茄红素的研究中首次确定了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1930年,Karrer等人提出,番茄红素是一种化学结构式中含有11个共扼双键及2个非共扼双键的非环状平面多不饱和脂肪烃,经过环化可形成β一胡萝卜素。天然存在的番茄红素都是全反式,但通过高温下的蒸煮、油炸等加工方式可使番茄红素由反式构型向顺式构型转变,而干燥番茄或干燥番茄渣中的顺式构型也会有部分的转变。研究还表明,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体与反式异构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反式异构体相比,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体的熔点低,摩尔消光系数小,极性强,不易结晶,更易溶解,而且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回复到全反式状态。一个番茄红素分子可猝灭上万个自由基, 2 稳定性: 番茄红素对氧化反应比较敏感,其溶液经日光照射12小时后,其中的番茄红素基本上损失殆尽。溶液中的Fe3+和Cu2+会对番茄红素的光氧化反应起催化作用,而其它金属离子如K+、Mg2+、Ca2+、Zn2+等则对其影响不大,所以天然番茄红素在提取和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铁制和铜制容器。番茄红素对酸不稳定,对碱则比较稳定,故番茄红素作为色素使用时并不适合于酸性饮料。 3番茄红素的溶解性番茄红素是脂溶性色素,纯的番茄红素虽然不溶于水,但当它与某些物质如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则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039998718.html,/item.htm?id=133********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通过外界摄入;吃一个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吃一粒番茄红素相当于吃15个生番茄。

文献计量分析揭示我国番茄红素研究现状(上)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番茄红素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番茄红素研究文献类型、年代分布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我国对番茄红素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键词:番茄红素;文献;计量分析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又名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属喜温性蔬菜。它既可作菜熟食,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甜中微酸,望之生津止渴,食之沁人脾胃,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蔬菜之一[1-2]。番茄成分很多,如番茄红素、糖、维生素A、B、C、D以及有机酸和酶等。最近几年番茄红素(Lycopene)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番茄红素最早从番茄中提取出来,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番茄、南瓜、西瓜、柿子、桃、芒果、葡萄、草莓、柑桔等果实中。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优越的生理活性,可高效猝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机体免受损伤,其抗氧化性在类胡萝卜素物质中最强。它不仅具有抗癌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止动脉硬化、抗肿瘤等功效,还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以及延缓衰老。笔者对我国近年出版的研究番茄红素的文献,就其类型、年限分布、刊物分布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番茄红素的研究文献状况,了解我国番茄红素研究的主要特点和所处现状。1文献收集有关番茄红素的文献是在20xx年2月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番茄红素”为篇名检索所得。这些文献反映了我国20xx年以前番茄红素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趋势,其内容包括综合论述、基础研究、提取制备研究、药理研究、分析测定、开发应用。2文献分析2.1番茄红素研究总文献量的分析剔除非学术性论文,共收集1975年以来的中文期刊上有关番茄红素的文献284篇,年平均文献量为10.9篇,对其所涉及的学科分别进行了统计。由表1看出,基础、药理研究及制取工艺研究文献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分别为22.54、18.66、24.30,它们在番茄红素研究中占了主要地位。基础研究的侧重点在生物学,文献量占基础研究文献量的48.4。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的文献也较多,文献量占基础研究文献量的32.8,为番茄红素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表1番茄红素文献在各学科中的分布研究方向各项数据基础研究药理研究制取工艺分析测定产品开发综述总计生物学稳定性其他抗氧化抗癌其他植物提取人工合成分支学科文献量(篇)312112201320609--------文献量(篇)645369261458284分支占该科48.432.819.837.724.637.786.913.1--------各科占总文献22.5418.6624.309.154.9320.42100在提取制备工艺研究中,侧重于从果实提取,多数研究有关提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在提取方法上,酶法提取法[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4-7]、微波辐射萃取法[8]、超声波萃取法[9]等提取工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从文献内容看,这几种新提取工艺已运用到番茄红素的提取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计它们将取代传统提取工艺,使提取效率达到更高的水平。人工合成番茄红素的研究文献很少,仅9篇。2.2番茄红素研究文献的年限分布表2显示,80年代前共发表番茄红素12篇,占总文献量的4.23,主要研究方向是基础研究;90年代共发表20篇,占总文献量的7.04,主要研究提取制备工艺;进入21世纪后,文献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近3年,文献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仅20xx-20xx年就发表文献252篇,占总文献量的88.73,为80年代的21倍多,内容侧重于药理研究与提取制备的新工艺研究。

番茄红素 论文

番茄红素论文 摘要:综述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重点介绍了番茄红素提取方法的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生理功能 番茄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西红柿。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是蔬菜之冠。番茄富含纤维素与钙、磷、钾、镁、铁、锌、铜、碘等多种元素。番茄还含番茄红素、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其中的番茄红素在近些年颇受研究者关注。 据科学研究证实:番茄中所含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地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口腔癌、乳腺癌的发生,尤其可阻止前列腺癌变的进程。番茄也含有谷胱甘肽,具有推迟细胞衰老, 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作用,因此番茄拥有“长寿果”之美誉。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天然的番茄红素是反式结构,而动物体内的番茄红素则以顺式结构为主,研究表明顺式结构的番茄红素预防疾病的作用比反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强。通过高温处理或油炸的番茄红素由反式向顺式构型转变,颜色变浅,溶解度降低。而简单加工(加热)不会改变番茄红素的同分异构体形式。番茄红素是含有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双键的非环状平面多不饱和脂肪烃.正是由于番茄红素具有同一平面

上较多共轭双键的结构,其化学结构不稳定,极易被氧化,所以它们具有还原性,使其在清除自由基的反应中速率最大,其清除速率是维生素E的1 OO倍,是β—胡萝卜素的2倍[1-4]。共轭双键还能降低电子跃升到高能阶所需的能量,使分子吸收更长波长的可见光。番茄红素能接受不同电子的激发,生成基态氧或三重态氧番茄红素。一个三重态氧番茄红素,可消除数千个单线态氧自由基。由于番茄红素吸收大多数的可见光,因此是红色。有颜色的化学物质结构中大多都含有共轭双键的发色团和助色团,由以上可得明白为什么保健专家提倡大家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用以达到抗氧化、抗衰老的目的的理由。 据离体试验番茄红素能抑制HL-60前骨髓性白血病细胞生长,阻碍C3H/10T1/2细胞恶性转变。番茄红素抗癌作用主要是改善细胞之间隙缝的结合蛋白遗传密码的连接,以促进隙缝结合点信息传递。据Levy研究,番茄红素对子宫癌、乳癌、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比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强l0倍。他比较癌细胞在四氢峡喃或番茄红素(4μM)共同存在下培养时,对DNA 的前体物质3H一胸苷(Thymidine)的DNA收取数,即在给予放射线胸昔后发射的粒子收取数(计数/min),证明对癌细胞的培养有明显抑制作用。另有试验用含番茄红素(17mg/kg)的水喂大鼠35周,以水作对照,试验前先授于致癌剂,结果大肠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曾对美国4800人进行6年追踪调查,发现在131种常用食品中,凡常用番茄或其制品者,前列腺癌患者明显下降。另据美国哈佛医学院1998年临床研究,发现番茄红素能缩小肿瘤,减慢肿瘤的扩散速度,特别是前列腺癌、肺癌和胃癌,类似这样的报告有上百篇.[11]

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成坚等: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75 *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成坚曾庆孝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广州,510225)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510641)摘要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番茄红素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番茄红素的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番茄红素性质生理功能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过去人 们一直认为,只有那些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 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等才 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关。由于番茄红素没 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所以其作用一直未 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番茄红素具有比其它类胡萝卜素更为优越的 性能,如其抗氧化性能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 清除单线态氧的能力是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E的100倍、胡萝卜素的2倍多[1]。 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也显示,人体内番茄红 素含量过低与某些慢性病和癌症如前列腺 癌、子宫癌、动脉硬化等的发生有关,还与人 的寿命有关[2]。番茄红素是目前国际上功能 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我国在这方 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积累的资料也很 少。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番茄红素的结 构、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多不饱和脂肪烃。1941年Zechmeister等提出,作为主链含11个碳碳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烃,理论上应有211或2048种立体(顺反)异构体,但由于空间障碍,番茄红素分子中只有少数基团能参与异构,存在可能性较大的番茄红素异构体约有72种[2]。图1所示

番茄红素的吃法

番茄红素的吃法 番茄红素怎么吃呢?悦色红蓝营养师指出,番茄红素的吃法与其有效含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含量越高,每天服用的次数就越少;含量越低,每天服用的次数就更多。根据番茄红素每天的服用次数来划分,番茄红素的吃法,主要有这样三种:每天1次,每天2次和每天3次。 番茄红素的吃法1:每天一次 每天只要吃一次,这样的番茄红素产品,一般含量都比较高,可以说是属于含量最高的第一梯队产品了。因每粒含有的天然番茄红素非常丰富,因而每天只要服用一次,每次吃一粒,就能满足身体的基本保健需要了。以某款含量最高的番茄红素为例,其每粒的番茄红素含量为40毫克,每天只要吃一粒,就能充分补充身体需要的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的吃法2:每天二次 每天服用两次,这样的番茄红素产品,单从含量来看,属于番茄红素中的第二梯队产品。悦色红蓝营养师分析认为,此类番茄红素的含量,介于低含量番茄红素和高含量番茄红素之间,一般每天需要服用两次,才能满足身体的基本保健需要。如修正出品的绿森林番茄红素,每粒胶囊的天然番茄红素含量是5毫克,服用方法就是早晚两次,每次2粒。 番茄红素的吃法3:每天三次 一天需要早中晚服用三次,此类番茄红素产品基本都是低含量番茄红素,每粒的番茄红素含量一般都在4毫克以下,属于番茄红素中的第三梯队产品。。 另外,很多消费者在关心番茄红素怎么吃的同时,也很想知道“番茄红素要吃多久”?悦色红蓝的营养师认为,番茄红素的实际服用时间,其实每个人都不会完全一样的,因为大家的身体都是有差异的,如病情程度、吸收性、身体素

质等等,一般都不一样,所以即使同一个产品,每个人需要服用的时间也是有区别的。不过,希望立竿见影的想法,还是不切实际的。番茄红素不是药物,它是温补起效的天然食品,养腺护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达到自己的养护目的停止使用番茄红素以后,您还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抽烟喝酒、控制性爱频次等等。这一点也是悦色红蓝客服常常会郑重告诫客户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劳永逸的,不是说通过吃番茄红素改善好了,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自己的健康了。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提取分离与测定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提取分离与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2、学习用薄层层析法检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点样,展开和计算Rf值的方法。 二.仪器和试剂 仪器三角瓶(50ml)、分液漏斗(150ml)、蒸馏瓶(50ml)、普通蒸馏装置(或减压蒸馏装置)、漏斗、色谱柱、硅胶薄层板、量筒、烧杯、层析缸。试剂胡萝卜、丙酮、石油醚(bp30~60℃)、硅胶(层析用,200~300 目)、无水硫酸钠、石油醚(bp60~90℃)、丙酮:石油醚(1:9)(V/V)。 三.实验方案 1、含类胡萝卜素石油醚溶液的制备 将新鲜胡萝卜洗净、擦干,切去尾部,切碎。称取碎鲜胡萝卜【1】10g 于小研钵中,研碎。碎胡萝卜移至50mL 三角烧瓶中,每次用丙酮10mL 萃取2 次,再用石油醚(bp30~60℃)萃取固体两次,每次10mL。把石油醚溶液加到丙酮液中。在分液漏斗中将混合液与50mL饱和氯化钠溶液【2】振荡,分去下层,用蒸馏水洗涤上层液两次,每次50mL,分去水,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石油醚液(约1h),把混合液倒入50mL 圆底烧瓶中,热水浴加热蒸馏,除去溶剂,得固体。在制得的固体物加入3mL 石油醚(bp60~90℃)拌硅胶1g,在通风橱内抽干,得黄色硅胶颗粒,待上柱。 2、装柱和分离 取20cm*1cm 色谱柱一根,垂直装置,以50ml 三角烧瓶作洗脱液的接受器。用镊子取少许脱脂棉【3】放于干净的色谱柱底部,轻轻塞紧,再在脱脂绵上盖一层厚0.5cm 的海石砂(或用一张比柱内径略小的滤纸代替),关闭活塞,向柱内倒入石油醚(bp60-90℃)至约为柱高的3/4 处,打开活塞,控制流出速度为1 滴/s。通过一干燥的玻璃漏斗慢慢加入层析硅胶。用洗耳球轻轻敲打柱身,使填装紧密。当装填到3/4 时,再在上面加一层0.5cm 厚的海石砂,操作时一直保持上述流速,注意不能使液面低于砂子的上层。当液面流至离海石砂面1cm 时,立即从玻璃漏斗加入已制备好的含胡萝卜素的黄色硅胶,随后用0.5ml 石油醚洗下管壁的硅胶,如此连续2—3 次,直至洗净为止,然后在色谱柱上装上滴液漏斗,用石油醚(bp60-90℃)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洗1 滴/s。当有一黄色的谱带分出,待黄色组分绝大部分洗出时,把洗脱剂换成1:9 丙酮一石油醚(bp60-90℃)混液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控制流出速度如前(这混液洗脱剂有助于混合物中极性较大的组分移动),又可分出两个黄色组分。在45—90min 内,柱中物料将全部洗脱出来。观察这些物料通过柱子的移动情况。在三角烧瓶中收集3 份洗出液。用纸色谱、薄层色谱对各段洗出液进行色谱分析。 3.薄层色谱法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番茄红素是天然类胡萝卜素中抗氧化性极强的,它在对单线态氧的淬灭、自由基的清除、阻断亚硝胺形成、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增加免疫力、减少DNA损伤以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等方面的生理特性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为世人高度重视,成为国际市场上保健食品研究的新热点,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红柿作为健康食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时代》杂志介绍了10种对现代人最健康的食品,其中西红柿荣登榜首。 4.1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特性 4.1.1 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性 哺乳动物对于活性氧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能防御活性氧对身体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损伤作用。一部分防御功能是由遗传基因控制所产生的酶所提供的,如: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而另一部分防御功能则是从营养物质中摄取的物质所提供的,如:维生素E、维生素C、硒、类胡萝卜素等。番茄红素便是一种能高效猝灭单线态氧的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猝灭单线态氧或捕捉过氧化自由基。单线态氧是具有很强活性的氧自由基,具细胞毒性作用,以细胞膜、线粒体等部位对其最为敏感,能与细胞中多种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通过与分子结合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番茄红素能够接受不同电子激发态的能量,吸收光能并通过单线态—单线态能量转移过程使单线态氧的能量转移到番茄红素,生成基态氧分子和三重态番茄红素分子,三重态番茄红素通过与溶剂的一系列旋光和振动反应得到再生,并在此过程中将能量散发;类胡萝卜素

的猝灭能力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共轭双键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番茄红素分子中有11个共轭双键,一个番茄红素分子可以清除数千个单线态氧,其猝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较β-胡萝卜素高2 倍。1990年Paolo等报道了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等30余种生物抗氧化剂猝灭单线态氧的作用,番茄红素是猝灭单线态氧最强的。 番茄红素的抗氧比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高效猝灭单线态氧及清除过氧化自由基。单线态氧1O 是一种很强的活性氧自由基,它能与许多与氧气不能发生反 2 应的分子直接结合,从而造成对细胞的损伤。 在猝灭单线态氧的过程中,激发态的能量从单线态氧转移至番茄红素,产生基态的氧和激发的三联态番茄红素,能量则通过激发态的番茄红素与周围溶剂之间的转动和振动而散发,并产生基态的番茄红素和一定的热量。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的猝灭属于物理猝灭,在这过程中番茄红素像催比剂一样,只是加速了猝灭过程,而其本身保持完整状态,并可不断参与下一个猝灭单线态氧的循环。番茄红素猝灭单线态氧的效率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共轭双键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番茄红素分子中有11个共轭双键,因此,与其他类胡萝卜素相比,番茄红素的猝灭效率特别高。 番茄红素还能通过与其他形式的活性氧的化学反应消除氧化自由基,如过氧 化氢、亚硝酸根等氧化自由基,而氧化自由基能引起脂质过氧化形成多种产物这些产物与人体老化、癌症发生、自身免疫病及贫血等疾病都有关系。 番茄红素作为抗氧化剂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它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光的损伤。当皮肤受到紫外光照射时,皮肤中的番茄红素能优先与自由基结合,从而保护皮肤中的组织及细胞避免因氧化而损伤。

番茄籽油精炼中番茄红素含量变化分析

番茄籽油精炼中番茄红素含量变化分析 材料与方法 1.材料与仪器 压榨番茄籽油由江西弋阳柏林有限公司提供;95%乙醇、氢氧化钠、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冰乙酸、氢氧化钾、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变性淀粉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白土(粒度小于0.076mm≥95%)江西省乐平市洁净漂白土有限公司;活性炭(粒度50-80目≥90%)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UV-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312-I型电动搅拌机上海标本模型厂;WSL-2比较测色仪上海精密科学有限公司;J2-HS离心机ECKMANCOULTER;RE52-98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脱臭装置,自组装。 2.实验方法 番茄籽油的精炼[12-13]:番茄籽油精炼工艺流程见图1。番茄籽压榨毛油中胶质在存放时已经自然沉降,分离油脚后,直接用于精炼。称取300g毛油于500mL烧杯,搅拌,水浴加热至40~45℃。根据酸价及油量计算加碱量,超碱量按油重的0.1%计算,配制成9.5%的碱液,加入油中,搅拌速度先快后慢,完成碱炼,快速升温至50~55℃,保温沉降8h,得脱酸油。取样,真空蒸发除水,测番茄红素残留量。称取200g碱炼油于500mL烧杯,搅拌,水浴加热至85℃。加入油量10%~15%、温度为85~90℃的软水搅拌15min,停止搅拌,保温沉降0.5h,油水分离,按上述操作重复一次,得水洗油。取样,真空蒸发除水,测番茄红素残留量。称取150g水洗油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水浴加热,真空除水至油面无雾气,加入2%白土,在100℃下搅拌15min,脱色真空度为93.3~98kpa,真空抽滤,得脱色油。测番茄红素残留量。称取100g脱色油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装入脱臭装置,开启真空泵,油浴加热,当温度升至70℃时开始通入水蒸气,继续升温至150℃并维持90min,关闭水蒸气,停止加热,待油温冷却至70℃以下破真空,得脱臭油。测番茄红素残留量。 番茄籽油的碱炼:取毛油4份,每份100g,碱炼初温为40~45℃,终温为50~55℃,碱液浓度分别为8.5%、9.5%、10.5%、11.5%,碱炼完毕,趁热在3000r/min下离心10min,分离皂脚。然后,真空蒸发除水,测番茄红素残留量。1.2.1.2番茄籽油的脱色:油脂脱色多采用吸附脱色,吸附剂种类包括天然皂土、活性白土、活性炭、沸石、凹凸棒土、硅藻土等,其中活性白土应用最广泛[17]。按 操作制得水洗油,备用。取水洗油4份,每份100g,采用白土吸附脱色,在100℃下脱色15min,吸附剂用量,分别为0.5%、1%、2%、5%,减压过滤得脱色油,测番茄红素残留量。取水洗油4份,每份100g,采用白土脱色,白土用量为2%,脱色时间为15min,脱色

番茄红素的提取技术

番茄红素的提取技术 摘要: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因最先发现于番茄而得名,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消除人体自由基、防癌、抗癌等优越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性天然色素,本文主要介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从番茄果皮中提取番茄红素。关键词:番茄红素;生理功能;有机溶剂萃取;超临界CO2萃取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Lycopene YAO Cui-f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bei University , 09 Bioengineering, Baoding 071002) Abstract:Lycopene is a kind of natural carotenoids,it exists widely in nature,it is named lycopene because it is first found in tomatoes, lycopene has the physical function of antioxidation, eliminating human free radicals, and the activity of prevention cancer and anti-cancer. It is a promising functional natural pigmen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and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method in extracting Lycopene from tomatoe skins. Key words:Lycopene ; physical function ;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在动植物体中广泛分布的类胡萝卜素,呈红色,因最先发现于番茄而得名,过去一直未受到重视,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对番茄红素研究的深入,发现番茄红素,具有淬灭活性氧、消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抗癌、保护心血管、抗老化等一系列生理功能,说明番茄红素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色素,人不能合成番茄红素,因此要应用它,它的理化性质的研究和提取方法就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 1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为暗红色粉末或油状液体,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等极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油脂等[1]。番茄红素油溶液呈黄橙色,晶体为红色长针状,熔点 174℃。 番茄红素分子式为C40H56,结构为含有11个碳碳双键的非环状平面共轭多不饱和脂肪烃,经过环化可

番茄红素的全面认知

番茄红素的全面认知 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摘要番茄红素是人们膳食中的一种类胡萝卜素,主要来自番茄及番茄制品。它不仅提供了鲜艳的红色,而且具有高效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抗氧化性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食用番茄可以防止癌症,特别是前列腺癌、胃癌、皮肤癌等,而且多吃番茄还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目前国际上功能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番茄红素的分布、性质、提取、生理功能、研发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番茄红素分布理化性质提取工艺生理功能研发现状展望 1 番茄红素的分布 近年来研究证实,番茄红素主要分布在番茄、西瓜、南瓜、李、柿、胡桃、桃、木瓜、芒果、石榴、葡萄、草莓等果实和萝卜、胡萝卜、芜菁、甘蓝等的根部。番茄和番茄制品的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体血清中含量最高的。人们从番茄中获得的番茄红素约占总摄入量的80%以上。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含量随品种和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加工用番茄红素的含量是鲜食番茄的3.0~3.5倍,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越高。我国新疆产加工用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很高,番茄果实中含量为400mg/100g以上,果皮中含量为20mg/100g,纤维素含量高的番茄渣中含42.3mg/100g。番茄红素的前体物质是植物组织中的有色体,随成熟度增加,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也随之加快。番茄刚成熟时,果实内的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完全成熟后含量最

高。 2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2. 1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由于番茄红素分子中有11 个共轭双键及2 个非共轭双键,使得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比较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顺反异构化和氧化降解。番茄红素对氧化反应比较敏感,其溶液经日光照射12 小时后,其中的番茄红素基本上损失 殆尽。溶液中的Fe3 + 和Cu2 + 会对番茄红素的光氧化反应起催化作用,而其它金属离子如K+ 、Mg2 + 、Ca2 + 、Zn2 + 等则对其影响不大,所以天然番茄红素在提取和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铁制和铜制容器。pH 值对番茄红素也有影响,当用乙醇溶解番茄红素,并调制成对酸不稳定,对碱则比较稳定,故番茄红素作为色素使用时并不适合于酸性饮料。由此可见,影响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因素有氧、光、金属离子、pH 等,故番茄红素的提取、贮存、加工及分析都应该在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2. 2 番茄红素的呈色能力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红色素,如何保持其最强的着色力是至关重要的。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有两种存在状态:其中大部分是以细长的、针状的结晶形式存在于有色体中,呈现明亮的红色。当番茄红素的结晶形成时,质体膜消失,色素结晶自由分散在原生质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小粒状的有色体,说明了有色体所显现的颜色;另外一小部分(10 %左右) 则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存在于细胞中。番茄红素以不同的形态存在时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强度,而且会随着溶剂和介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溶解在石油醚中的番茄红素呈黄色,在二硫化碳中则呈红色。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伕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1.实验目的: 掌握色素提取方法、柱层析分离方法及薄层色谱初步定性方法。了解B-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性质的差别。 2.实验原理: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和少量的B-胡萝卜素,二者均属于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为多烯类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中的水脱去,再用二氯甲烷萃取类胡萝卜素。因为二氯甲烷与水不混溶,故只有除去水分后才能有效地从组织中萃取出类胡萝卜素。根据番茄红素与B-胡萝卜素极性的差别,用柱层析可以将它们分离。分离效果可以用薄层层析进行检验。 3.实验仪器及材料: 新鲜番茄(或番茄酱)。95%乙醇,二氯甲烷,石油醚(60C?90 C),氯仿,中性或酸性氧化铝(柱层析用),环己烷,硅胶G,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4.实验过程: 1)原料处理与色素提取

称取新鲜番茄浆20 g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力口95%乙醇40 mL, 摇匀,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5mi n,趁热稠滤,只将溶液 倾出,残渣留在瓶内,加入30 mL二氯甲烷,水浴上加热回流5 min,冷却,将上层溶液倾出抽滤,固体仍保留在烧瓶内,再加10 mL二氯甲烷重复萃取一次。合并乙醇和2次二氯甲烷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5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有利分层),振摇,静止分层。分出橙黄色有机相,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塞有疏松棉花且在棉花上铺一层1 cm 厚的无水硫酸钠的三角漏斗,以除去微量水分。将此溶液贮存于干燥的有塞子的锥形瓶中。层析之前,将此溶液在通风橱中用热水浴蒸发至干。 2)层析柱的制备 取一支长15cm左右内径为的干燥的层析柱,将其垂直固定于铁架上,底部铺上少量棉花,打开活塞。称取8g 氧化铝小心倾入层析柱中,在氧化铝上铺一层棉花。然后向柱内加入15ml石油醚,让溶剂浸润并流过层析柱,注意柱顶部溶剂不能干涸。待溶剂液面刚好与氧化铝表面相切时,关闭活塞,备用。 3)柱层析分离 向蒸干的粗样品中加入2ml苯使其溶解。用一长颈滴管取样,小心滴入层析柱内,注意产品不能接触柱壁。打开活塞,让溶液自然流下,待液面刚好与柱顶氧化铝表面相切时,加入2ml 石油醚,用50ml 干燥

番茄红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光光度法分析

第39卷,第4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〇'39,N〇.4,PP1114-1117 2 0 19年 4 月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A pril,2019 番茄红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光光度法分析 李贞霞、沈欢欢、高苗苗、祁姣、李清艳2" 1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2;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308 摘要番茄红素因其抗氧化活性强,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日益受到重视,但番茄红素的提取测定方法 繁琐复杂,很难广泛应用。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石油醚、丙酮、甲醇为溶剂,二氯甲烷为助溶剂,先从吸收光 谱差异人手,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再于最大吸收波长处,以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标准液测定其吸光度值,制 作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并考察二氯甲烷的量,浸提时间等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探索分光光度 法测定番茄红素的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为溶剂,波长474 nm,加人5m L的二氯 甲烷助溶,浸提时间为40 min时,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番茄红素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番茄红素;分光光度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9)04-1114-04 引言 番茄红素(L^o^n e)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色素成分[1],在化学结构上是一种重要的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是%胡萝 卜素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为C40H b6,相对分子质量为536.85,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2],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木瓜等蔬菜和水果中,也存在于岩藻等藻类体内[3]。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5_6]。目前番茄红素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与化妆品行业。 番茄红素可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己烷、丙酮,难溶于 甲醇、乙醇,不溶于水。目前文献报道的番茄红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7]多种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有的程序复杂,分析时间长,不易定量,精密度差'有的方法 则因实验设备和条件所限,往往难以在一般实验室进行测定。因此,在研究了前人关于测定番茄红素的方法的基础上,从番茄红素的吸收图谱差异人手,探索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番茄红素测定方法。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番茄红素(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油醚、丙酮、甲醇、二氯甲烷均为国产分析纯'X U-1901型双光束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C T15R T型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海 天牌番茄酱。 1.)方法 1. 2. 1不同溶剂对番茄红素吸收的影响 取3个小烧杯,称取3份番茄红素标准品1m g,倒人小 烧杯中,加人6\的二氯甲烷助溶,将溶解后的番茄红素分别倒人3个50 m L的容量瓶中,用石油醚、丙酮、甲醇三种 溶剂分别定容至刻度,制成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 计在400?600n m范围内扫描图谱。 1. 2. 2 番茄红素不同溶剂中标准曲线的制作 吸取番茄红素标准溶液0. 5, 1. 0, 1. 5, 2. 0, 2. 5, 3. 0 (g$m L、然后用石油醚定容至50 m L,注人1c m厚的比 色皿中,以石油醚做参比液,在最大吸收波长474 n m处测 定其吸光度值,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制作标准曲线。丙酮、甲醇按上述同样的方法操作,得到吸光度值,制作标准曲线。 1. 2. 3二氯甲烷的量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收稿曰期:2017-11-27,修订曰期:2018-08-14 基金项目:河南省髙等学校重点项目(18A21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059)资助 作者筒介:李贞霞,女,1973年生,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e m ail: 842291829@https://www.360docs.net/doc/039998718.html, "通讯联系人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西红柿很多都知道机会每顿饭菜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西红柿多吃的话好处很多的,其实西红柿保护心肝肺的,贫血的食用最好了,基本上没有不喜欢吃西红柿的,因为味道香甜可口即使做菜做汤都很美味,但是一些胃部有毛病和有肠炎的人不能吃的,否则吃了会拉肚子的。 吃西红柿时最好是生吃它的所用营养元素才不会被破坏,很多人喜欢加热吃但是个人觉得加热吃里面的元素都被破坏了,即使吃起来也没营养的,可以当个水果一样没事的时候拿来吃。 1.西红柿可健胃消食,润肠通便 西红柿含有的苹果酸以及柠檬酸等有机酸,有增强胃酸浓度,调整胃肠功能,加强消化的作用。而西红柿含有的果酸及纤维素,有润肠通便、助消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治便秘。 2.西红柿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由于西红柿性凉味苷酸,而且有清热生津,养阴凉血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发热、口干舌燥、牙龈出血、胃热口苦、虚火上升等症状。 3.西红柿可补血养血 西红柿富含铁,而酸奶的蛋白质成分能够促进铁吸收,因此番茄酸奶汁可以提高体内对铁元素的吸收,有效补血。 4.西红柿可防晒 由于西红柿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因此每天摄入15毫克番

茄红素可以使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是比防晒霜更好的防晒工具。 5.西红柿可美容护肤 由于西红柿含有的胡箩卜素和维生素A、C,有祛雀斑,抗衰老等功效,而其含有的尼克酸可以维持胃液正常分泌,促进了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护皮肤和保持血管壁弹性。 6.西红柿可抗血凝聚,防脑血栓 研究发现,在番茄籽周围黄色果冻状的汁液中有一种叫p3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能够防止脑血栓。 7.西红柿可防癌抗癌 西红柿中含有的番茄红素具有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癌症发生。 西红柿的好处很多维生素缺失的人可以吃它,但是吃西红柿的时候不要配合其他的食物吃否则会影响消化,西红柿做菜的吃法也很多而每一道都是保持食物原汁原味,绝对的养生健体没有一点点的副作用,所以多吃西红柿还能美容养颜让你的肤色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