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静不定结构
第14章 静不定问题
+
FS l 2
)
⋅(
l 2)dx2 ]
=
0
∫ ∫ Δ1/1' =
2 l/2 M [(
EI 0 2
+ Fs x1 )(x1) ⋅dx1 +
lM 0 (s 2
+
FS l 2
)
⋅(
l 2
)dx2
]
=
0
FS
=
− 15M 14l
求C截面转角
M/2
M/2
x2
xF1 S F
M (x1) =
M 2
+ Fs x1
=
q
1
2
3
A
B
αα
A
F
二、静不定结构分类
q
q
q
FAx A
FAy
B FBx
A
FBy
B
FAx A
FAy
FBx
B
FBy
外力静不定结构
内力静不定结构
混合型静不定结构
仅在结构外部存在多 仅在结构内部存在多 在结构外部和内部均
余约束
余约束
存在多余约束
¾ 外力静不定
F
q
F
q
外1度
外3度(平面)
外6度(空间)
约束力分量个数:
例1(教材例14-2)图示刚架,承受载荷F,
求刚架的最大弯矩。EI为常数。
B
C
解:沿CC’将刚架切开,由载
F
F
荷的对称性,截面C和C’上
A
A’
的剪力等于零,只有轴力FN 和弯矩M
利用平衡条件求出FN=F/2, 只有 M 为多余约束力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特性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特性一、超静定结构的特征及超静定次数超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仅由静力平衡条件不能唯一地确定全部未知反力和内力。
结构的多余约束数或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全部未知反力和内力时所缺少的方程数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通常采用去除多余约束的方法来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即去除结构的全部多余约束,使之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这时所去除的约束数就是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去除约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切断一根两端铰接的直杆(或支座链杆),相当于去除一个约束。
(二)切断一根两端刚接的杆件,相当于去除三个约束。
(三)切断——个单铰(或支座固定铰),相当于去除二个约束;切断一个复铰(连接n根杆件的铰),相当于去除2(n—1)个约束。
(四)将单刚结点改为单铰节点,相当于去除一个约束;将连接n个杆件的复刚节点改为复铰节点,相当于去除n—1个约束。
去除一个超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所得超静定次数一定相同。
去除图4—1a所示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的方法之一如图4—1b所示,去除六个多余约束后,就成为静定结构,故为超静定六次。
再用其他去除多余约束的方案确定其超静定次数,结果是相同的。
二、力法的基本原理(一)力法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去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未知力Xi (i=1、2、…、n),Xi 称为多余未知力或基本未知力,其方向可以任意假定。
去除多余约束后的结构称为力法基本结构。
力法基本结构在各多余未知力、外荷载(有时还有温度变化、支座位移等)共同作用下的体系称为力法基本体系,它是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础。
选取力法基本结构应注意下面两点:1.基本结构一般为静定结构,即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有时当简单超静定结构的解为已知时,也可以将它作为复杂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以简化计算。
2.选取的基本结构应使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计算尽可能简便,并尽量使较多的副系数和自由项等于零。
结构力学教程——第12章 渐进法和超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性质,可得到柱子两端弯矩。
知识点 12.5-3
柱间有水平荷载作用时的计算
I=∞
A
C
q
i1 h1
B
i2 h2 D
I=∞
A
C
q
i1 h1
i2 h2
B
+
D
A
i1 h1 B
I=∞ C
i2 h2 D
P 单跨梁计算
P 力矩分配法
知识点
12.6 用机动法绘制连续梁的影响线
力法基本方程
11 Z1 1P 0
SBA 1 5
CBA 1
例2: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解 (1)固端弯矩
M
F AB
M
F BA
1 4 kN 3.3m 2
= 6.6kN m
M
F BC
M
F CB
1 (4 8.5)kN 3.6m 2
= 22.5kN m
(2)分配系数
SBA iBA 3.5 SBC iBC 5 SBE 3iBE 162
(http://structuremechanics/index1.htm)
1. 课程导入
连续梁桥
q
多跨连续梁
2. 结点力矩下单结点力矩分配
2.1 力矩分配法概念的提出 回顾位移法
例1:若梁线刚度 i 相同,求梁各杆端弯矩。
M
M
B
A
MBA MBC
M BA 4iB
B
θB
C
M AB 2iB
M BC 3iB
SCB 4 SCF 2 SCD 3
CB 0.445 CD 0.333 CF 0.222
解(1)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
EI0=1
结构力学--超静定问题典型习题解析
3
代入变形协调方程 wB = wC + ∆BC ,得
3 F a3 F a q(2a )4 FN (2a ) − = N + N 8EI 3EI 3EI EA
解得 FN =
2 qa 2 qa 3 A = 2 1 3a A + I 3+ 2 Aa
4
图示梁的右端为弹性转动约束,设弹簧常量为 k。AB 段可视为刚性,并与梁刚性连接。
()
3 结构如图示,设梁 AB 和 CD 的弯曲刚度 EI 相同。拉杆 BC 的拉压刚度 EA 已知,求拉杆 BC 的轴力。
C
a q A 2a B FN FN B FN C a FN a D a D
解题分析:将杆 CB 移除,则 AB、CD 均为静 定结构。杆 CB 的未知轴力 FN 作用在 AB,CD 梁上。为一度静不定问题。 解: 1、写出变形协调方程
2⎡
2
=
FR 3 EI
⎛ 3π 2 − 8 π − 4 ⎞ ⎜ ⎟ ⎜ ⎟ 8π ⎝ ⎠
6 结构如图 a 所示, AC = AD = BC = BD = a ,已知各杆弯曲刚度 EI 相同。A、B 点为刚 性连接,C、D 点为铰连接。将 C、D 点用一弹簧相连,弹簧常数为 2k。但由于弹簧短了 ∆ , 强行相连后,在 A、B 点加力 F。试问:当 F 为多大时,弹簧回复到其原长?
C
D
A
B
A
B
(c-1) 题 1 图(c)
1
(c-2)
大家论坛
(d) 解:图示结构为一封闭的圆圈,在任意截面截开后,有三个未知内力分量,故为三 度静不定。沿对称轴将圆环截开,由于对称性,轴力等于
F ,剪力等于零,只剩 2
《工程力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
《工程力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1、课程的知识体系《工程力学》是一门是既与工程又与力学密切相关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桥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从力学角度对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初步解决此类问题的实践能力,并且获得大量的工程背景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掌握机械等工程设计技术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的内容。
“静力学”主要研究刚体的受力和平衡的规律;“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问题,在保证构件既安全适用又经济的条件下,为合理设计和使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静力学主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和力系的平衡条件。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杆件在发生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基本变形时内力、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在各种基本变形下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应力状态的基本理论;材料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破坏或失效规律及其应用;压杆稳定性问题。
2、课程的内容结构第一章介绍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几类典型约束及约束力的特征,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介绍汇交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
第三章介绍力偶的概念及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第四章介绍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刚体系的平衡问题求解。
第五章介绍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
第六章静力学专题:桁架杆件内力的求解;滑动摩擦、摩擦角和自锁现象、以及滚动摩擦的概念。
第七章介绍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外力和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第八章介绍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变形及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拉压杆的强度和刚度问题,简单静不定问题,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第九章介绍圆轴扭转的外力、内力、应力与变形,圆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静不定轴的扭转问题。
第十章介绍梁的外力和内力(剪力与弯矩),内力图的绘制。
第十一章介绍对称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切应力、强度计算和梁的合理强度设计。
第14章 静不定结构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二、对称载荷和反对称载荷
P M F P M F F M P P M F
对称载荷:作用位置对称、数值相等、指向对称; 反对称载荷:作用位置对称、数值相等、但是指向相反; 对称载荷:绕对称轴对折后,结构在对称轴两边的载荷的作用点和 作用方向将重合,而且每对力数值相等。 反对称载荷:绕对称轴对折后,结构在对称轴两边的载荷的数值 相等,作用点重合而作用方向相反。
l B l/2 C l/2 C B
F
l/2
F
l/2
FB
D A
D A
相当系统
解:取B处的反力为多余约束。 变形协调条件是:B点的铅锤位移等于零.
B 0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l
B x l/2 C D A l/2 A x x B l/2 x C D x
4 M ( ) FB asin F a sin( )( ) 4 4 2
单位力系统各段的弯矩方程:
)
(b)
B
M asin
应用莫尔积分,
1
M()
A
M ( ) M ( )ds ΔB 0 s EI
(c)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MMds 1 π 4 FB a sin a sin ad ΔB 0 s EI EI 0
例题2 (教材14-3) 图示刚架,C截面承受弯矩M作用,计算 M C截面转角。EI为常数。
B C D
解:图示刚架为三次静不定,但 由于结构具有对称性,载荷反对称, 故对称轴横截面上轴力、弯矩为零, 只有一个多余未知力(剪力FS )。 变形协调条件是: 切口两侧截面的相对竖直位移等于零。
结构力学 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子项目一 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情景一 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学习能力目标
1. 能够解释力法的基本概念。 2. 能够确定超静定的次数,得到静定的基本结构。 3. 了解超静定结构的特点。
项目表述
试分析如图 3 – 1 所示超静定结构,确定它的超静定次数。
情景一 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学习进程
情景一 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知识链接
② 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图 3 – 6a)或拆去一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图 3 – 6b),可用两个多余未知力代替。
情景一 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知识链接
③ 去掉一个固定支座(图 3 – 7b)或切断一刚性杆(图 3 – 7c),相当于去掉 三链接
③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各杆的刚度比有关,而静定结构则不然。在计算超静定 结构时,除了用静力平衡条件外,还要用到结构的变形条件建立补充方程。而 结构的变形条件与各杆的刚度有关,在各杆的刚度比值发生变化时,结构各部 分的变形也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各杆的内力重新分布。利用在超静定结构中, 刚度大的部分将产生较大的内力,刚度较小的部分内力也较小的特点,可以通 过改变杆件刚度的方法来达到调整内力数值的目的。 ④ 在局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相比,具有内力分布范围大,内 力分布较均匀,峰值小,且变形小、刚度大的特点。如图 3 – 9a 所示是三跨连 续梁在荷载 F 作用下的弯矩图和变形曲线,由于梁的连续性,两边跨也产生内 力和变形,最大弯矩在跨中为 0.175Fl。图 3 – 9b 所示是多跨静定梁在荷载 F 作用下的弯矩图和变形曲线,由于铰的作用,两边跨不产生内力和变形,最大 弯矩在跨中为 0.25Fl,约为前者的 1.4 倍。
情景一 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知识链接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可选取的基本结构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可选取的基本结构
在使用力方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常常需要选择一个基本结构来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结构选择:
1. 杆件结构:对于较简单的结构,如桁架、梁等,可以选择杆件结构作为基本结构。
2. 桁架结构:对于复杂的结构,如大跨度桥梁、支撑塔等,通常选择桁架结构作为基本结构进行分析。
3. 刚架结构:对于多层建筑或桥梁等结构,可以选择刚架结构作为基本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或刚度分析。
4. 平面网格结构:对于平面或曲面结构,可以选择平面网格结构作为基本结构进行分析。
5. 龙骨槽钢结构:对于柱墙体系、屋架等结构,可以选择龙骨槽钢结构作为基本结构。
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于房屋、厂房等建筑结构,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基本结构。
在选择基本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特点、材料、受力情况以及所需分析的目的,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飞行器结构力学电子教案4-3
——电子教学教案 电子教学教案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航空结构工程系
第四章
静不定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计算
Internal Forces and Deformations of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s 第三讲 力法一般原理
一、力法一般原理
i i P 1 1 2 2 n n i 1 1 i 2 2 i n n i
P
=0
式中, 式中,(∑SiVj )表示第 i 个单位状态的内力在第 j 个单位状态位 移上所做的虚功, 同样, 移上所做的虚功,仍记为δi j ,同样,记∑SiVP=iP ,则上式可 写成: 写成:
δ i1 X 1 + δ i 2 X 2 + L + δ in X n + iP = 0
一、力法一般原理
静不定结构内力同时要用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因而, 静不定结构内力同时要用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因而, 我们仍然从满足这两个条件出发进行讨论。 我们仍然从满足这两个条件出发进行讨论。 1.满足平衡条件 . 对n次静不定结构,根据力作用的叠加原理将真实的内力状态 次静不定结构, 次静不定结构 <R >看做是由 n+1 个内力状态叠加而成,其中一个内力状态是 个内力状态叠加而成, 看做是由 与外载荷相平衡的,即载荷状态<P , 与外载荷相平衡的,即载荷状态 >,其余 n 个内力状态是自身 平衡的(与外力无关 与外力无关)。 平衡的 与外力无关 。每一个自身平衡状态只决定一个多余未知 力X i,当X i =1时,即为单位状态 >。既然每个内力状态都满 时 即为单位状态<i 。既然每个内力状态都满 足平衡条件,那么, 足平衡条件,那么,这 n+1 个内力状态叠加的结果也必然满足 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即:
【课件】飞机结构与强度_第1章
重点
基本概念;
基本原则和基本假设
第1章 绪 论
❖ 1.1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 ❖ 1.2飞机结构与强度的任务 ❖ 1.3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 1.4飞机结构力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假设
1.1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
❖ 飞机结构是体现飞机总体布局、气动外形的技术 载体,是飞机各系统实现预定功能的物理平台, 是制约飞机使用可靠❖飞机结构力学
▪ 飞机结构力学研究飞机受力结构的组成规律及其 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的力学性能——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
❖飞机结构力学有着不同于一般结构力学的两个 显著特点:
▪ 飞机结构力学所采用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应该 是有效的、先进的。
▪ 薄壁结构的组成分析、内力变形计算及稳定性计 算是飞机结构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 连续性假设
▪ 认为变形固体在其整个体积内都毫无空隙地充满了物 质。
❖ 均匀性假设
▪ 认为在变形固体的体积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质完全相 同。
❖ 各向同性假设
▪ 认为构件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质完全相同。
飞机结构力学基本假设
(1)小变形假设
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几何尺寸 相比很小。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时,可以 不考虑变形对结构几何关系的影响根据 变形前的几何形状建立平衡方程。
❖ 结构
▪ 由结构元件或构件(如杆、梁、板等)通过某些连接 方式(如螺接、铆接、焊接、胶接等)组合起来的可 以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受力系统。
▪ 基本要求:
• 能承受任意形式的外力; • 各元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机械运动。
1.2.1 飞机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 研究工程结构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 其组成规律。
基本关系
(1)平衡关系
超静定结构案例
超静定结构案例那我就来讲一个超静定结构的案例,就拿咱常见的建筑里的连续梁来说事儿吧。
想象一下啊,有一个长长的走廊,它的屋顶是由一根梁来支撑着的,不过呢,这根梁可不是简单地搭在两头的柱子上就完事儿了,它是连续跨过了好几根柱子。
这就是个超静定结构。
比如说这根连续梁跨过了三根柱子,就像一个人要连续跨过三个小水坑一样。
按照静定结构的想法呢,如果是简支梁,就像一根棍子简单地架在两个支点上,那只要知道了梁上的荷载(就好比是有多少东西放在这根棍子上),还有支点的位置,我们就能轻松算出梁的内力(就是梁内部自己承受的拉力、压力之类的),这就像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条件都给够了,答案就出来了。
但是这个连续梁就不一样啦,它就像一个复杂的谜题。
因为它连续跨过三根柱子,它内部的受力情况就变得很复杂。
你想啊,当梁上有东西压着的时候,每一段梁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分配这个压力才好,因为它受到旁边梁段的影响。
就好像一群人一起抬一个重物,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出多大力,因为旁边的人也在使力,而且大家的力还互相影响。
比如说梁中间部分,如果按照静定结构算,可能算出来的内力和实际在这个连续梁里的内力就不一样。
这是为啥呢?因为它两边的梁段会对它有约束作用,就像你想往左走,但是右边有人拉着你,你就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
这个连续梁的内力计算就不能只用简单的力学公式了,得用更复杂的方法,像是力法或者位移法之类的。
这就好比是你解决简单数学题用加减法就行,但是这个连续梁的问题就像是高等数学题,得用微积分那种更复杂的工具啦。
还有桥梁也经常用这种超静定结构呢。
你看那些长长的大桥,它的梁很多都是连续的。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它比静定结构的梁更稳定,能承受更大的荷载。
就像一群人紧紧抱在一起,比单个人站着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一样。
但是呢,这也带来了麻烦,如果其中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比如说有个柱子稍微下沉了一点,那整个梁的内力就会重新分布,就像一群人里有一个人突然蹲下了,那其他人的受力情况就都变了,而且这个变化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得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行。
材料力学 静不定系统
第十三章静不定问题分析§13-1 静不定结构概述1.定义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的结构或结构系统,统称为静不定结构或系统,也称为超静定结构或系统。
2.静定、静不定结构(系统)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的承载结构系统,其全部支承反力与内力都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此系统称为静定结构或系统。
静定结构除了变形外,没有可运动的自由度(图12-1(a、b))如解除简支梁的右端铰支座,或解除悬臂梁固端对转动约束,使之成为铰支座,则此时的梁变成了图12.1(c)的可动机构,是几何可变系不能承受横向载荷。
在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的静定系统上增加约束或联系,称为多余约束,并因而产生多余约束反力,则这样的有多余约束的系统,仅利用静力平衡条件无法求得其反力和内力,称为静不定(或超静定)系统,如图12-2。
外静不定:静不定结构的外部支座反力不能全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出的情况,常称为外静不定结构(图12-2b,d)内静不定:静不定结构内部约束(或联系)形成的内力不能单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出的情况称为内静不定结构(图12-2a,c)。
对于内、外静不定兼而有之的结构,有时称为混合静不定结构。
3.静不定次数的确定1)根据结构约束性质可确定内、外约束力总数,内、外约束力总数与独立静力平衡方程总数之差即为静不定结构的静不定次数。
2)外静不定的判断:根据结构与受力性质,确定其是空间或是平面承载结构,即可确定全部约束的个数。
根据作用力的类型,可确定独立平衡方程数,二者之差为静不定次数。
如图12-3(b),外载荷为平面力系,则为三次外静不定静,而图12-3(c)为空间力系,则为六次外静不定。
3)内静不定次数确定桁架:直杆用铰相连接,载荷只作用于结点,杆只受拉压力的杆系,其基本几何不变系由三杆组成(图12-4a)。
图12-4(b)仍由基本不变系扩展而成,仍是静定系,而(c)由于在基本系中增加了一约束杆,因而为一次超静定。
刚架:杆以刚结点相连接,各杆可以承受拉、压、弯曲和扭转,这样的杆系为刚架(图12-5)。
材料力学_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材料力学_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一直杆轴向受拉压,横截面上只有轴力没有剪力,故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
有切应力。
答案:
错误
2.一空心圆截面直杆,轴向受拉,其横截面内径变小。
答案:
正确
3.静不定结构中的压杆失稳之后,若外载荷继续增加,该压杆的轴向压力保持
不变(按照小挠度理论),但是压杆两端相对位移增加,可能导致其压弯组合破坏。
答案:
正确
4.利用对称性简化结构受力与变形分析,本质是直接确定结构对称面上的某些
内力与位移。
答案:
正确
5.如图所示两端固定阶梯型钢杆AC,左右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面积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判断中间截面B的移动方向。
答案:
向右移动
6.组合梁的两种受载情况(1)和(2)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答案:
两者的Q图、M图均不同。
7.如图所示两端铰支等截面梁受均布荷载q作用,中央截面C处有弹簧支座,
其弹性系数为K。
以下4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1) 该梁为一度静不定梁。
(2) 若解除中央截面C处的弹簧支座,则相应的变形协调条件是C截面向下
的挠度等于弹簧的压缩量。
(3) 若弹性系数,则中央支座相当于可动铰支座。
(4) 若,则梁AB相当于简支梁。
答案:
全部正确。
8.如图所示为T字形截面梁AD的横截面与弯矩图,z轴为形心轴,B截面和
C截面的弯矩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则有。
答案:
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B。
02-课件:7.10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35 ℃
A
B
l
+35 ℃
X1
基本体系
解:①基本未知量X1及基本体系 ②力法方程 11X1 1t 0
+25℃ +25 ℃
+25 ℃
l
l
+35 ℃
X1
基本体系
M 1图
X1=1
138 EI l
1
138 EI l
F N1图
X1=1
M图
③求系数和自由项
2
11
M 1 ds EI
1 EI
2
l2 2
方向的位移
2
△1t、 △2t :基本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沿X1、 X2方向的位移(自由项)
基
本 体
=
系
11
X1
12
+
X2
22
12
t1
t1
t2
+
2t
1t
1 2
0 0
11 21
12 22
1t 2t
0 0
X1 1
11 12
22
12
X2 1
11X1 21X1
12X 2 22 X 2
§7-10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calculation under temperature change)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两类结构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二、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三、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四、本节例题
=
1(
X2
=
1)单独作用下,
沿X
结构力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1、不论设计任何结构都要经过正确的计算,才能达到安全、经济和合乎使用要求的目的。
2、活动铰支座、铰支座、固定支座和定向支座3、杆件结构的结点,通长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组合结点三种。
4、铰结点上的铰结端可以自由相对转动,因此,受荷载作用时:铰结点上个杆间夹角可以改变,与受荷前的夹角不同;各杆的铰结端不产生弯矩。
铰结点:被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以相对转动,可以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
木屋架的结点比较接近与铰结点。
5、刚结点上各杆的刚结端不能相对转动,即认为刚结点是一个刚体,各杆均刚结与此刚体上,因此,受荷后:刚结点上各杆间的夹角不变,各杆的刚结端旋转同一个角度;各杆的刚结端一般产生弯矩。
刚结点:被链接的杆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又不能相对转动,既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
现浇混凝土结点通常属于这类情形。
6、若在同一个结点上,某些杆间相互刚结,而另一些杆间相互铰结,则称为组合结点或半铰结点。
7、铰结点上的铰称为完全铰或全铰。
组合结点上的铰则称为非完全铰或半铰。
8、实际结构情况复杂,往往不能考虑所有因素去做严格计算,而需去掉次要因素,以简化图式来代替,这种用以计算的简化图式,叫做结构的计算简图或计算模型。
9、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是:保证设计上需要的足够精度;使计算尽可能简单。
10、常见杆件结构类型梁(多跨静定梁、连续梁)、拱、桁架、钢架。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几何形状和位置都不能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不变体系。
在原来位置上可以运动,而发生微量位移后不能继续运动的体系,叫做瞬变体系。
可以发生非微量位移的体系称为常变体系。
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统称为可变体系,均不能作为建筑结构,只有几何不变体系才能用作建筑结构。
由于瞬变体系能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用作建筑结构。
2、自由度:是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几何参数的数目。
即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的数目。
3、点的自由度:在平面内点的自由度等于2.4、刚片:几何不变的平面物体叫刚片。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不同
65.补焊区及坡口四周 20mm 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
气或其他方法清晰管子内壁附着的杂物和浮锈。
需彻底清理。
59.装配前,全部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
66.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 350°C。
魏
第4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7.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38.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
去除洁净。
0.05mm 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47.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39.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48.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
40.组装前严格检查并去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 理洁净。
36.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匀称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
符合图样要求。
接触不应小于 70%。
44.铸件非加工外表的粗糙度,砂型铸造 R,不大于 50μm。
37.合金轴承衬外表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面内不准
45.铸件应去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外表上的浇冒口残留量
有脱衬象,在接触面以外的脱衬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 10%。 要铲平、磨光,到达外表质量要求。46.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
77.加工的螺纹外表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缩孔和严重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折。
78、发蓝、变色的现象。</P
71.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
充分锻透。
72.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
高次超静定结构
高次超静定结构
高次超静定结构作为国际上最新研究出的技术,具有很多颇具价值的应用。
它受到了众多学者和工程师的高度重视,正在朝着新的领域进发。
高次超静定结构是一种模型,其特点是稳定性高、弹性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御外界变形所产生的应力,具有长期耐久稳定性。
特别是在建筑这一领域,超静定结构突出了“精细尺度,复杂精密”的工艺,让建筑的形态变得更加华美,抗震性也更强。
另外,超静定结构还可以满足一些特别要求,如一定频率下的承受振动,噪声抑制,密封和保温等。
这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在罕见的条件下实现环保,节能效率。
此外,超静定结构的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并且工艺操作简便。
优质超静定结构可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确保项目快速开工,减少相关损失和风险。
总之,超静定结构技术在一些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它可以通过大幅度减少成本来提高效率,带来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效果,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众多的行业的青睐。
轴支承结构设计
轴支撑结构设计准则课程名称:结构设计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材料成控091学生姓名:关涛(01)林骏(29)指导教师:陶学恒轴支撑结构设计准则1 引言旋转运动的轴必须由至少两只相距一定距离的滚动(或滑动)轴承来支承,旋转轴的运行性能、支承状况及质量及密切相关,对旋转轴支承状况和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不仅是轴承本身而且包括轴承周围的支承结构设计。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对它的设计主要是选型和确定尺寸,不涉及结构设计问题,而轴承周围的机构,比如轴承座,则必须根据不同的轴承经行具体的结构设计。
如何经行整个轴支承结构的设计,以保证轴支承的性能,提高轴支承的质量?本文提出12条轴支承结构设计准则。
2 轴支撑设计准则轴支承结构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持久、可靠、经济。
要满足这些要求,仅靠正确地选择轴承类型、轴承尺寸是远不够的,轴承周围的结构因素,诸如轴颈、轴承座、定位件等对轴支承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此外,密封、润滑的影响也很大。
轴支承结构设计的首先要确定如何对所选用的轴承根据其工况在圆周方向和轴向进行可靠地固定,周向固定通常利用配合面上的摩擦力,即采取压紧配合的方法,轴向固定一般用结构方法,例如,凸台、挡圈、螺母等。
其次轴支承结构的设计要便于安装、拆卸、密封、润滑。
下面结合集体结构实例逐一论述轴支承结构设计准则。
轴系的结构设计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轴上零件的布置和固定方法,轴上载荷大小、方向和分布情况,以及对轴的加工和装配方法决定的。
轴的结构设计,要以轴上零件的拆装是否方便、定位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靠来衡量轴结构设计的好坏。
轴的结构设计要包括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尺寸,要满足强度、刚度以及装配加工要求,拟定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轴的设计要越简单越好。
轴的结构设计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轴在机器中的安装形式和位置;载荷的性质、方向、大小及分布情况;轴上安装零件的类型、数量、尺寸以及相应的连接方法等。
轴的结构要满足:轴上的零件不仅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还要便于调整和装拆;轴要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1 1. 相当系统 2. 正则方程:
X1a δ11X1 + ∆1P = − EA
A
C
P
B
l 2
l 2
P
(相)
X1
1 1 2 l3 3. δ11 = ×l ×l × l = EI 2 3 3EI
l
(M1)
+
1 1 l Pl 5 5Pl 3 ∆1P = − × × × l = − EI 2 2 2 6 48EI
例如
M = MP + ∑Xi M i
i =1
n
MP图为相当系统,只保留原已知载荷作用的M图。
Mi图为相当系统,只保留 Xi ,并令 Xi =1 时的 M图。
“+”:代数值叠加。 2. 求静不定结构上某点K的位移(广义)时 可把单位力加在原静不定结构的K点上, 也可把单位力加在基本静定系的K点上。
例17.1 求: BD N
δ 22
1 4a2 1 2 = (a × a) × a + 2 × a × a × 3 a = − 3EI EI
a 1 qa2 qa4 ∆1P = − 2 × a × 2 = − 4EI EI
∆2P 1 1 qa2 qa2 3 5qa4 = − 2 × a × a + 3 × a × 2 × 4 a = − 8EI EI
n次静不定的力法正则方程。(不用力法位移协
调条件很难找)
δ11X1 + δ12 X 2 + ⋅ ⋅ ⋅δ1n X n + ∆1P = ∆1 δ X + δ X + ⋅ ⋅ ⋅δ X + ∆ = ∆ 21 1 22 2 2n n 2P 2 ⋅⋅⋅⋅⋅⋅ δ n1 X1 + δ n2 X2 + ⋅ ⋅ ⋅δ nn Xn + ∆nP = ∆n
§17.2
力法求解静不定结构
17.2.1 基本静定系和相当系统 1.基本静定系:去掉原载荷,只考虑结构本 身解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原 结构的基本静定系。 2.相当系统:在基本静定系上,用相应的多余 约束力代替被解除的多余约束,并加上原载 荷,则称为相当系统。
“相当”:相当系统的受力状态与原静不定结构
δ11X1 表示在相当系统中,只考虑(不考虑原有载
荷)的作用,在自身作用点和方向上引起的 位移。
∆1P
表示在相当系统中(不考虑 X1),只考虑 原有载荷作用,所有原已知载荷在 X1作用 点及方向上引起的位移。
由叠加原理,11X1及∆1P之和应等于原结构在 X1作用 δ 点沿 X1方向的位移。相当系统本身只保证了“力” 的相当,而正则方程又保证了“位移”的相当。
第十七章
静不定结构
静不定结构强度大,刚度大。
P
A
l 2 l 2
B
3 Mmax 为相应静定结构的 8
vmax为相应静定结构的 1
P
l
33
§17.1 概述 §17.2 力法求解静不定结构 §17.3 利用对称性简化静不定结构的计算 §17.4 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 §17.5 静不定结构的特点
§17.1 概述
vB = vBP + vBX1 = 0
4
o
物理条件:位移表达为力的函数
vBP 5Pl 3 = (↓) 48EI
vBx1
X1l 3 (↑) = 3EI
5o 物理条件代入位移协调方程,求解多余未 知力 X1
5Pl 3 X1l 3 − =0 48EI 3EI
∴
5 X1 = P ↑ 16
()
讨论:1.
X1 即为原静不定结构B端的约
∆ 4. δ11、 1P 代入正则方程。
5PAl 3 X1 = 16 Al 3 + 3Ia
P
(Mρ )
X1
−
Pl 2
(
)
5.
5PAl 3 NBD = X1 = 16 Al 3 + 3Ia
(
)
(拉力)
X1
P
X1
l
N1
N1 =1 +
+
X1 X1
法2 1. 相当系统 2. 正则方程: 11X1 + ∆1P = 0 δ 3.
l3 1 δ11 = + [(l × a) ×l] 3EI EA
5Pl 3 ∆1P = − 48EI
MP NP
P
−
Pl 2
4.
5Pl 3 X1 = − 48EI
5Pl 3 5. NBD = X1 = − 48EI
(拉)
讨论:1.不同的基本静定系,正则方程是不同的。 2.法1中正则方程出现负号的原因:原结 构B处位移向下与 X1 反向 ql
多余未知力。可以是外约束力,也 可是内约束力(广义的。可以是
*
力,可以是力偶) ∆1—— 原静不定结构上,作用处沿方向的位移 (广义:线位移、角位移、绝对位移、 相对位移)
* δ11—— 在相当系统中,只得保留X1 ,并令 X1 =1 由它引起的 X1 作用处,沿 X1方向的位 移。(广义) * ∆1P—— 在相当系统中,只得保留原已知载 荷P(广义力) 由所有原已知载荷引起的 X1作用处沿 X1方向的位移。(广义)
δn2
* 第i个方程物理意义:相当系统中,原已知 载荷与全部n个多余未知力共同作用下,在 Xi 作用点,沿 Xi方向的位移应等于原结构 在 Xi 作用点,沿 Xi 方向的位移。 * 多余未知力的系数 δ ij组成的方阵中 1. 主对角线上称为主系数。其物理意义:在相 当系统上只保留,并令。它在自身作用点, 沿方向引起的位移。由δij 于与 Xi方向一致,
完全相同。
3.基本静定系和相当系统的选取:不唯一。
m
(基)
m
(相)
X1
X1
P
P
P
X2 X1
X3
X1
X3
X2
P X2 X3
X1
P
X1
P
X1
X2
X3
X2
X3
17.2.2
P A P
力法求解简单静不定结构
B
1 静不定次数:1次 2o 相当系统
3o 位移协调条件(保证相
o
X1
P
vBP
vBX1
X1
当系统的变形和位移与 原静不定结构相同)
17.1.3
求解静不定结构方法(三条件法)
1.力法:以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将位移 表示为未知力的函数,然后按位移 协调条件建 立方程,从而解除多 余未知力。 2.位移法: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将多余未知力 表示为位移的函数,然后按平衡条件 建立方程,从而通过求解未知位移来 求解多余未知力。
本章重点:力法
所以恒为正。 2. δ (i ≠ j) 称为副系数。它的物理意义:在相当 系统中,只保留 X j,并令 X j =1,它在 Xi作 用点,沿 X1方向引起的位移。由于δ ij与 Xi 方 向不一定相同,所以可正可负可为零。
ij
ji 3.δij = δ(位移互等定理),所以系数矩阵为对 称方阵。 * ∆iP是自由项。物理意义:在相当系统上,去 掉所有多余未知力,保留所有原已知载荷; 它们在 Xi作用点沿Xi 方向引起的位移可正、 可负、可为零。
δ11 δ 21 δn1
......
δ12 L δ1n X1 ∆1P ∆1 δ22 L δ2n X2 ∆2P ∆2 + =
M M M L δnn Xn ∆nP ∆n
17.1. 2 1. 外静不定结构
静不定次数
约束反力数-平衡方程数 2 .内静不定结构 将结构切开一个或n个截面——去掉内部多 余约束,使其变成静定的,则切开截面上内 力分量的总数就是静不定次数 内力分量的总数=原内部多余约束数
(1)切开一个链杆(2力杆),只有N,相当 于去掉1个多余约束。
N
P
17.1.1 什么是静不定结构 外静不定:仅由平衡方程无法求出全部的 约束反力。 内静不定:仅由平衡方程无法求出全部的 内力。 “多余约束” :AB梁中B端可动铰支 座, 绗架中的CD杆称为多余约束,相应 的约束力或内力“多余约束力”
注意: 多余约束力对维持平衡是多余的,但 对工程实际并不多余,都是为了提高强度、 或刚度而加上去的。
P
N
(2)切开一个单铰,有2个内力分量:N、Q, 相当于去掉2个多余约束。
P P
N
Q
Q
N
(3)切开一处刚性联结,有3个内力分量N、Q、
M,相当于去掉3个多余约束。 平面问题,多一个闭合框架,就多一3次静不定
P P
M
Q
N
(4)将刚性联结换为单铰或将单铰换为链杆, 相当于去掉1个多余约束。
3. 静不定次数=外静不定次数+内静不定次数 =多余约束数(内外多余约束数) =多余未知量个数(约束反力和内力) =未知量个数-平衡方程数 例
q
qa2 2
δ11
δ21
X1 =1
δ12
a
δ22
X2 =1
(MP )
(M1)
(M 2 )
3 1 1 2 a δ11 = × a × a × a = EI 2 3 3EI
3 1 1 a δ12 = × a × a × a = EI 2 2EI
3 X 2 = qa 7
4.以上各式代入正则方程:
3 X1 = qa 28
5. M = MP + X1 M1 + X 2 M 2
qa2 14 9qa2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