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1h CT
3h MRI T2WI
3h DWI
5d CT 弥散加权像诊断超早期脑梗死
星形细胞瘤囊变区 扩散呈低信号
DWI用于肿瘤鉴别诊断
脑脓肿扩散呈高信号
rCBV↓ 脑PWI示左侧基底节区中心梗塞形成
(局部血容量下降)
脑功能成像(BOLD—fMRI)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
皮质脊髓束走行
1 动眼神经 2 滑车神经 3 三叉神经眼支 4 三叉神经上颌支 5 展神经 6 颈内动脉 7 垂体 8 视交叉
海绵窦结构
脑膜解剖
脑有三层被膜:从外到里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 脑膜
1 硬脑膜:分为两层,内层衬于颅骨表面,既骨 膜,外层深入大脑表面,形成大脑镰、小脑幕。 两层硬膜之间可形成静脉窦系统。硬脑膜与蛛网 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脑正常影像解剖
概论: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 包括大脑(端脑) 、间脑、小脑、脑干、岛叶、
边缘系统 脑室池系统: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诸
脑池 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静脉窦:上矢状窦、直窦、横窦、窦汇、乙
状窦、颈内静脉
一 大脑
大脑(端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大脑半球由浅到深分为:皮质、髓质和基
小脑上蚓
小脑下蚓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 小脑下蚓部
齿状核
小脑MRI表现
小脑上、中脚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前上动脉
椎动脉
小脑血供
小脑血供
四 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功能
• 端脑 • 间脑 • 脑干 • 小脑
脑的组成
端脑 (telencephalon)
端脑又称大脑 (cerebrum) 被大 脑纵裂分为2个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以胼胝体相连。在大 脑与小脑之间有大脑横裂隔开。每 个半球表面有一层灰质叫大脑皮层, 皮层下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中 埋藏一些灰质核团叫基底神经节。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 仁核。
豆状核
豆状核:是由壳核和苍白球组合而成 的,因其外形近似板栗板,故称豆状核。 苍白球在豆状核的内侧部,借外髓板与 豆状核外侧的壳核分开,而其自身又被 内髓板分为外侧与内侧部。其宽阔的底 凸向外侧,尖指向内侧。
豆状核的外侧借薄薄的一层外囊纤维 与屏状核相隔。
豆状的内侧邻接内囊,其尖部构成内 囊膝部的外界。内囊后肢分隔着豆状核 与丘脑,内囊前肢介于壳核与尾状核头 部之间。故豆状核的前缘、上缘和后缘 都与放射冠(进出大脑皮质的重要传导 束所在处)相邻。
•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9区),靠近 视区。此区受损时,视觉正常,但不能 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读症,也属 于感觉性失语症。
二 端脑的内部结构
(一) 侧脑室 (二) 基底节 (三) 大脑半球的髓质 (四) 边缘系统
(一)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 裂隙,内含脑脊液,以室 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分4 部:
丘脑前核具有与内脏活动有关的 功能;丘脑内侧核可能是躯体和内 脏感觉冲动的整合中枢;丘脑外侧 核是躯体感觉通路的最后一级中继 站,它把皮肤感觉、本体感觉冲动 传向大脑皮质中央后回。
三、后丘脑
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 状体。
联络纤维解剖图与DTI图对照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解剖学,顾名思义,即为研究神经解剖的学问。
它是神经科学的基础,掌握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各种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以控制身体内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一.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两半球彼此之间通过大脑半桥相连。
大脑半球的表面被覆盖着许多大脑回和裂,不同的回和裂上有着不同的功能区,比如控制动作的前中央回,控制言语的前额叶回等等。
大脑的结构主要分为基底节、丘脑、海马体、杏仁体等多个部位,这些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
1. 基底节基底节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主要控制人体运动和规划动作。
它由若干个核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黑质,它能够释放出神经递质多巴胺,促进神经元的活动,调节人体的运动和认知能力。
2. 丘脑丘脑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位于脑中央,主要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它通过控制松果体、下丘脑等神经结构,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比如睡眠、食欲等。
3. 海马体海马体位于大脑的颞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部位。
它主要负责控制学习、记忆等功能。
在海马体中可以发现大量长期形成的突触,形成了神经网络,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记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杏仁体杏仁体是大脑中较为原始的结构,与大脑皮层处于不同的区域,它位于颞叶的前部。
杏仁体主要参与了情绪和记忆的形成和加工,尤其是它对于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使人产生快乐、悲伤、愤怒等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组织之一。
脊髓主要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到各个部位,比如控制肌肉收缩、感觉信息的传递等等。
脊髓位于脊椎内,是一个长约45厘米的管状结构。
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两个部分,灰质位于中央,白质则位于周围。
1. 灰质灰质位于脊髓中央,呈蝴蝶状,它主要由神经元和突触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端脑1
3.视觉性语言中枢 visual speech area (39区)又称阅读中枢,位于角回,靠近视觉 区。其主要功能是对字义的理解。该区 损伤,患者视觉无障碍,但读不懂字义和句 义,称失读症。
言。当阅读时,视觉区接受文字或图像信息并传递到 Wernicke区,使信息被理解,然后再通过弓状束传递到 (Broca区)。
(二)大脑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 左侧大脑半球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数字的计算分析密切相关,右侧大脑半球 感知非语言信息、音乐图形和视觉的空 间性。因此,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呈不 对称性各有优势。
4、内颗粒层:内含紧密排列的小圆型非锥体 细胞和一些小锥体细胞胞体(颗粒细胞)。
5、内锥体层:占皮层厚度的20%,典型的含 有大、中型的锥体细胞。其轴突多进入髓 质,形成投射纤维。
6、多形层:占皮层厚度的20%,有形状不同 的神经元组成,大多数为中、小型细胞。 此层逐渐与深面的白质混合,界限不清。 (梭形细胞和Martinotti细胞)。
大脑皮质六层结构 皮质结构
1、分子层(丛层):细胞稀少,约占皮层的 全厚的10%,主要为来自皮质区外的传入纤 维和来自皮质中间神经元的固有纤维以及大 脑皮质所有锥体神经元的顶树突(水平细 胞)。
2、外颗粒层:含有密度不等的小神经元胞体 (颗粒细胞)。
3、外锥体层:占皮质1/3,(中、小型锥体细 胞)。
底面
嗅球olfactory bulb
嗅束olfactory tract 嗅三角olfactory trigone
钩uncus 海马沟hippocampus sulcus 海马旁回 parahippocampus gyrus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延髓脑桥沟内有展神经根、面神经根和前庭蜗神经根
基底部两侧有三叉神经根
基底沟
三叉神经
延髓脑桥沟
1.腹侧面
大脑脚、脚间窝
在脚间窝内有动眼神经根
(3)中脑
大脑脚
脚间窝
动眼神经
2.背侧面
(1)延髓
薄束结节,其深面有薄束核
楔束结节,其深面有楔束核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菱形窝
髓纹
延髓上部、脑桥的背侧面形成
④“书写中枢”受损:失写症
②“说话中枢”受损:运动性失语症
①“听话中枢”受损:感觉性失语症
③“阅读中枢”受损:失读症
语言中枢受损后的表现:
尾状核:“C”形,围绕背侧丘脑
豆状核:内侧部和中间部合称苍白球,外侧部最大称壳
杏仁体:连于尾状核的末端
背侧丘脑
尾状核
尾状核
背侧丘脑
豆状核
杏仁体
壳
苍白球
纹状体
端脑又称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深裂称为大脑纵裂。
裂底有连结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结构称为胼胝体。
大脑半球
大脑纵裂
胼胝体
3面:背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
3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背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5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下丘脑是皮质下内脏活动中枢,对内分泌、体温、摄食、水盐平衡、情绪反应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功能
位置:在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
交通:向下经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与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它在整个身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它是如何调节身体各系统的功能的。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脑位于头部,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
它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分。
大脑是思维、记忆、意识和决策的中心,小脑负责平衡和协调运动,脑干则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基本生理功能。
脊髓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部分,位于脊椎管内。
脊髓通过神经根与身体的各个部位相连接。
它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将大脑发出的命令传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将身体感觉信息传送回大脑进行处理。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1. 运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大脑的运动区域负责发出运动指令,并通过脊髓将指令传达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
这样,中枢神经系统就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各个部位的运动。
2. 情绪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还参与了情绪的调节。
大脑的边缘系统负责情绪的产生和调控。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边缘系统会激活身体应激反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危险。
3. 自主神经调节自主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调节心血管、消化、呼吸、代谢和内分泌等生理功能。
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相互作用来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会释放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则会使身体放松、消化加强。
4. 认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还参与了认知功能的调节,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语言理解等。
大脑皮质是记忆和思维的中心,它通过与其他脑区的相互连接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人的认知功能。
总结:中枢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与身体各个系统的相互联系和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和内部需求。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调节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的生理机制,并为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ppt课件
构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由此感觉组成的感觉传 导通路即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意识性本体感 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非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路
ppt课件 13
第三级 神经元
丘脑外 侧 核
第二级 神经元
延髓
第一级 神经元
躯 体 四 肢 意 识 性 本 体 感 觉 传 导 通 ppt路 课件
14
躯体四肢非 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化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网状脊髓束抑制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加强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二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⑶ 牵涉痛(referred pain) ①定义: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 敏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 体表疼痛
部 位
心 心前区
左臂尺侧
胃、胰 左上腹
肩胛间
肝、胆 右肩胛
肾脏 腹股
沟区
兰尾 上腹部
或脐区
②机制:
Ⅰ.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 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 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 角N元→痛觉错觉。
3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完成躯体运动最基本、低位的反射中 枢。 脊髓反射: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 活动。 脊 动 物:脊髓第五颈节段以下横断(保留膈 肌运动),使脊髓与延髓以上中枢离断的动物,来 研究脊髓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一、大脑人类的大脑位于颅骨内,由左右两个半球和脑干组成。
大脑表面有复杂的皮质,被称为大脑皮层,它是人类思维和智力的中心。
大脑的外观有许多褶皱,这些褶皱被称为脑回,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使得大脑有更多的神经元。
1.大脑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大脑是思考、记忆、学习、理解和决策的中心。
它负责对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大脑控制整个身体的运动,对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进行调节。
运动功能由大脑皮层的运动区控制,不同的运动区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
-感觉功能:大脑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解释,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皮层,再进行加工和理解。
-情绪和意志:大脑也是情绪和意识的中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开心、愤怒、恐惧等。
同时,大脑还控制人的意志和决策能力。
2.大脑的不同区域:-前额叶:负责思考、决策和社会认知等高级功能,也是人格和情绪调节的中心。
-顶叶:参与感觉和知觉的处理,包括触觉、体温、嗅觉和听觉等。
-颞叶:负责语言理解和处理,同时也涉及到记忆和情绪调节。
-枕叶:主要处理视觉信息,负责视觉物体的识别和空间导航。
-中央沟: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同时也是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交叉区域。
二、脊髓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核心神经纤维束,位于脊柱内。
脊髓分为颈、胸、腰和骶四段,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1.脊髓的主要功能:-运动功能:脊髓是传递大脑运动指令的一部分,负责控制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
运动指令由大脑皮层经过脊髓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得以收缩和放松。
-感觉功能:脊髓也是感觉信息传递的通道,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加工和解释。
例如,当我们触摸到热物体时,感觉信息会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皮层,我们才能感受到热。
2.脊髓内的结构:-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部分,形状呈“H”字状。
灰质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突触,是完成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地方。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与功能
病变后变化
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
-----病人虽能发音,却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语言。
额叶底面:以额叶底面的挫裂伤、嗅沟脑膜瘤、蝶骨脊脑膜瘤较为多见。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高热、出汗、多尿、皮肤血管扩张。额叶底面肿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
可能的鉴别诊断
腓总神经损伤:L4-L5,S1-S2
分布于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及第1、第2趾相对缘皮肤。损伤后成呈“马蹄内翻足”畸形。(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
A
D
B
C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额叶外侧面余部的功能分区
额叶外侧面余部
额上回后部病变:对侧上肢强握和摸索反射。
额中回中后部:(皮质侧视中枢)
反射路径:皮质侧视中枢----对侧脑桥侧视中枢----同侧展神经核和对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展神经、动眼神经-----外直肌、内直肌。
颞叶前部:与记忆、比较、联想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01
02
03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伤后出现命名性失语。
颞叶内侧面:属于边沿系统,海马是其主要结构,与记忆、精神、行为和内脏活动有关,海马损伤后可出现癫痫、错觉幻觉和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颞叶深部有视辐射纤维,损伤后会出现双眼同向上象限盲。
内囊
内囊前肢:中间为丘脑前辐射,两侧为额桥束。 内囊膝:皮质核束,从中央前回下1/3(躯体运动区头面部代表区)发出的纤维到脑干一般躯体运动核(共4对分别是3、4、6、12)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共4对,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内囊后肢:两侧为丘脑中央辐射和顶枕颞桥束,中间有皮质脊髓束与皮质红核束及听辐射(颞横回皮质听觉中枢)、视辐射、丘脑后辐射。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基底核
位置
位于大脑髓质深部、背侧 丘脑上外侧的灰质团块
组成
尾状核 豆状核 屏状核 杏仁体
尾状核体
豆状核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杏仁体
尾状核尾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豆状核 尾状核头
尾状核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侧丘脑
杏仁体
尾状核尾
尾状核头 屏状核
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基底核示意图
内囊前肢 最外囊 内囊膝 外囊
内囊后肢
尾状核头 屏状核 背侧丘脑
大脑半球水平切面(示内囊)
内囊模式图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 辐射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皮质红核束
听辐射
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 对侧肢体偏瘫(皮质脊髓束)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中 央辐射)
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辐射)。
视辐射
1.脊髓的位置
6个沟裂
前正中裂1 后正中沟1 前外侧沟2 后外侧沟2
腰骶膨大
前面
后面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脊髓结构示意图
前正中沟 前外侧沟
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
颈膨大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腰骶膨大
前面
后面
2.脊髓的形态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 全长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颈膨大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特点
颈膨大 C4-T1 2个膨大 腰骶膨大 L2-S4
(医学)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详解(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扣带回
杏仁体
胼胝下回 终板旁回 乳头体
纤维联系:各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形成许多的环路。如海马环路。 功能:1)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觅食、防御、生殖活动;
2)调节内脏活动,情绪反应; 3)参与脑的学习记忆活动。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思考 题
1.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中通过的纤维。若右侧内囊病变, 可出现哪些功能障碍?为什么?
额叶: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高级思维活动有关 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等功能有关 枕叶:与视觉信息整合有关 颞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 边缘叶:与内脏活动、情绪活动有关
联络区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基底核:
组成
(1)纹状体:
尾状核
新纹状体
豆状核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2)杏仁核
(3)屏状核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系统解剖学详解
主讲人 XXXX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端脑
(telencephalon)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端脑(telencephalon):脑的最高级部位。
1.大脑皮质 外形和分叶 内部结构 皮质功能定位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内囊损伤出血“三偏综合征”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 对侧偏瘫 对侧同向偏盲
(医学健康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4.侧脑室 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解剖是一个相当复杂却又极其重要的话题。
说到中枢神经系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大脑和脊髓。
这是对的,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神秘的世界。
首先,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显眼的部分。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可以细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指挥中心,负责控制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额叶主要处理我们的计划和决策,这里就是你每天早上决定穿什么的地方。
顶叶则负责感觉信息的处理,比如你在走路时感受到的温度、压力等。
枕叶主要处理视觉信息,所以看电影时,枕叶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而颞叶则与听觉和记忆密切相关,喜欢听音乐的人应该对它很熟悉。
1.1 大脑皮层是大脑外层的那层神经组织,厚度约为2到4毫米,表面有很多褶皱和沟壑。
这些褶皱的出现其实是为了增加大脑的表面积,使得更多的神经细胞得以容纳。
皮层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科学家们通过各种研究发现,这种分工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处理信息。
1.2 除了大脑,脑干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大脑和脊髓,负责调节许多生命维持的基本功能,比如心跳、呼吸和睡眠。
脑干中的延髓和脑桥就像是神经信号的高速公路,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递。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脊髓。
脊髓像是一根细长的绳索,从脑干一直延伸到脊柱的下端。
它不仅负责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还能控制反射行为。
比如,当你手指触碰到热的物体时,脊髓会立刻发出信号,让你迅速缩手。
这种反应几乎是下意识的,反映出脊髓在保护身体方面的重要作用。
2.1 脊髓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它被分为不同的节段,分别对应身体的不同部位。
比如颈段控制上肢,胸段控制胸部和腹部。
每一个节段都有相应的神经根,这些根负责把信息传递给和接收来自身体的感觉。
2.2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神经元,这些神经细胞就像是大脑和脊髓里的信息传递员。
它们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
神经元的活动就像是电流流动,能够迅速传递信息,让我们能够快速反应。
人体解剖学知识: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理解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理解析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人体的脑和脊髓,是我们的身体的控制中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原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大脑、小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体的最大并且最复杂的器官,由两个半球组成,左右两半球之间有一条称为脑桥的连接。
大脑的表面覆盖着灰质,里面是白质,负责处理信息、运动控制和情绪表达等过程。
小脑是位于大脑后部的一个小结构,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和平衡。
脊髓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管状结构,贯穿整个背部,连接着大脑和身体的各个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活动。
以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主要功能:1.感知和知觉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外部的刺激,如光、声音和触觉等,并将它们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
大脑负责处理这些信息,以产生我们所知道的感觉和知觉。
2.运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运动,包括细节的动作和协调大范围的运动。
这种运动调节分为意志性和非意志性两种。
其中意志性运动是由我们的意志来控制的,而非意志性运动则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
3.记忆和学习中枢神经系统也负责我们的记忆和学习。
大脑通过建立和加强神经连接来实现这个过程。
当我们生成一个新的记忆时,神经突触之间的连接被加强,这使得这个新的记忆可以存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坚定。
4.情感情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大脑的扁桃体被认为是情感决策的重要部分。
情感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化学物质传递来实现的。
5.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一部分,也是负责控制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结构。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我们的心率、呼吸、代谢和其他关键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问题包括脑震荡、中风、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有关,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情感等各个方面。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是我们身体的指挥中心,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控制我们的行为和反应。
理解它的解剖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也能为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1.1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负责思考、感知、记忆和情感等复杂功能。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右半球通过一条叫做胼胝体的结构连接。
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额叶主要与决策、问题解决和运动控制有关;顶叶则处理触觉和空间感知;枕叶负责视觉信息的处理;而颞叶则与听觉和语言理解密切相关。
1.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的下方,外观看上去像个小球。
尽管它的体积不大,但在运动协调和姿势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脑能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帮助我们保持平衡和精准运动。
二、脊髓的角色2.1 脊髓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主要通道,位于脊柱内,保护得相当周全。
它由一系列神经节组成,负责传递运动信号和感觉信号。
脊髓还控制一些反射行为,比如触碰到热物体时的迅速撤回手。
2.2 脊神经从脊髓延伸出来的脊神经负责将信息从身体各个部位传回大脑,或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肌肉。
每一对脊神经都与特定的身体区域相关联,因此它们在感觉和运动的调节中至关重要。
2.3 反射弧反射弧是一种特殊的神经传导路径,当我们受到刺激时,它能快速做出反应,而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处理。
这种机制在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伤害时非常有效,比如当我们触碰到尖锐物体时,身体会立刻做出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3.1 颅骨和脊柱大脑和脊髓的保护不仅依靠神经组织本身,还依赖于外部的结构。
颅骨将大脑包裹得严严实实,脊柱则是脊髓的保护者。
这些骨骼结构在外部冲击下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3.2 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清澈的液体,充满在大脑和脊髓周围。
它不仅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撞击,还能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脑脊液的平衡对于正常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络区
语言区(22、39、40、44、45) 顶后联络区(5、7 、40)
体像 颞叶联络区(20、21、37、38、22)
多种感觉整合, 概念构思 前额叶联络区(9、10、11、12、46、 47 、44、45)
判断、预见、人格
运动区 – Primary Motor Cortex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Four Main Regions of the Brain
–大脑半球 –间脑 –脑干
• 中脑 • 桥脑 • 延髓
–小脑
大脑半球
• 大脑是中枢神经中最大的结构,是脑的最高级部 位,由两侧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上面观略 呈卵圆形,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深浅不 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脑回。沟裂的 产生可能是因为大脑皮质各部在发生上快慢不均 所致,发育快的露在表面而将生长慢的部分挤往 深部。
Figure 13.11a
大脑皮层的功能和结构性分区-内 侧面
Figure 13.11b
大脑皮层
• 三种功能区
–运动区(Motor areas) –感觉区(Sensory areas) –联络区(Association areas)
Association Areas-联络区
• 建立不同感觉信息之间的联系 • 在新的感觉传入和以往的经验记忆之间建
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
半球底面
• 额叶底面纵 行的纤维束 为嗅束,其 前端膨大称 嗅球,嗅球 与嗅神经相 连。嗅束向 后扩大为嗅 三角,连于 海马回前部obe 在中央沟的前方有与其平行 的中央前沟,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自中央前沟向前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额上、下沟, 此二沟的上方、中间、下方分别为额上回、额中回 和额下回。
• 控制眼球的随意运 动
– 尤其与眼球的追随 运动有关
Motor Areas – Broca’s Area
• 位于左侧大脑半球 • 语言的产生
Sensory Areas
• 皮层区域与感知觉有关 • 各种主要的感觉有其各自的区域
Sensory Areas –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大脑皮层
–大脑深部灰质 (基底节)
灰质
–大脑白质
前脑冠状切面
Figure 13.8
大脑皮层
• 灰质厚度2 – 4 mm
–神经元胞体, 树突, 和短的轴突
• 大脑皮层为皱褶状-面积增加三倍 • 接近大脑重量的40% • Brodmann areas – 52 个结构分区
大脑皮层的功能和结构性分区-外侧面
半球背外侧面的沟与回
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
• 自中央前、后回延续到内侧的部分称旁中 央小叶。在枕叶有一深沟称距状沟,顶枕 沟和距状沟之间为楔叶,距状沟下方为舌 回,舌回向前连于颞叶的海马回,后者前 端弯成约形—海马回钩。环抱胼胝体上方 的为扣带回(图10~28),在胼胝体背面 有胼胝体沟,在胼胝体沟上方有与之平行 的扣带沟
• 边缘叶 limbic lobe 由半球内侧面和底面某些脑叶 的脑回组成,它呈O形环绕于脑干前端。通常包 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结构。主 要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实现情绪反应以及参与 记忆、睡眠、性欲、食欲等的调节。
大脑半球上面观
岛叶
CNS的灰质和白质
• 通过前脑的额切面(冠切面)
脑叶
• 枕叶 occipital lobe 居小脑幕上,枕叶重要的沟裂 为距状沟,距状沟与顶枕沟间为楔叶,与侧副间 沟为舌回,楔叶和舌回靠近距状沟区域的皮质, 为视觉中枢。
• 岛叶 insular lobe 隐居于大脑外侧沟深方,被额 颞顶叶所掩盖,只有分开额叶、颞叶和顶叶岛盖 处才能看到它。机能可能与内脏活动有关。
• 顶叶parietal lobe 在中央沟的后方有与其平行 的中央后沟,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自中央后沟向后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顶间沟,后 者上方为顶上小叶,下方为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前 部为环曲回,后部为角回。
• 颞叶 temporal lobe 在大脑外侧沟下方有与之平 行的颞上沟和颞中沟,在2者上方、中间、下方分 别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在颞上回的上面 (大脑外侧沟内)有几条短的颞横回。
• 脑沟 –大脑表面的凹槽 • 脑回 – 脑沟之间的皱褶
• 大脑半球-脑沟和脑回
• 每个半球分为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大脑半球 借大脑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分为五叶,即额叶、 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
• 大脑外侧沟为背外侧面最明显的沟裂,自前下向后 上方斜行,将大脑半球额叶、颞叶分隔,岛叶隐藏 于外侧沟深部。中央沟在背外侧面近中间的稍后方, 下端接近外侧沟顶端多半越背内侧缘至内侧面,此 沟前部为额叶,后部为顶叶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 的后部,略转至背外侧面,在顶叶和枕叶之间。枕 叶、顶叶、颞叶之间的分界是假设的,自顶枕沟至 枕前切迹(自枕叶后端向前约4cm处)的连线为枕叶 的前界,由此线的中点到外侧沟后端的连线是顶、 颞二叶的分界。
Association Area
• 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 层后方
• 整合各种感觉传入
– 触压觉、其它感觉
• 利用以往储存的感觉 体验
Sensory Areas – Primary Visual
Cortex
• 初级视觉皮层
–距状沟深部
• 枕叶的后正中
• 控制运动功能 –初级运动皮层 (躯体运动 区) –中央沟前方
• 锥体细胞
Motor Homunculus
Motor Areas – Premotor Cortex
• 中央前回的前方 • 控制更复杂的动作 • 参与动作的计划性
Motor Areas – Frontal Eye Field
• 位于前运动皮层前 方
• 位于中央后回或顶 叶
• 一般躯体感觉
Sensory Areas –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 对侧投射
–大脑半球
• 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
• 感觉模型
Sensory Areas – Sensory
Homunculus
Sensory Areas – Somatosens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