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植被和土壤单元检测 (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卷
24.《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
A.清除杂草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加土壤透气性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25.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 播浇水后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A.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1)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
(2)“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
(3)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土壤呼吸年通量是指一年中垂直地面单位面积上土壤与大气之间CO2的交换量。它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释放过程。土壤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是CO2的主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山地三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直接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高度与坡向B.土壤温度与水分C.日照时间与风速D.土壤矿物与微生物活性
C.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1第5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试题
【答案】
(1)北半球中高纬度;(1分)横贯大陆东西,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1分)呈带状东西延伸。(1分)
(2)东南亚地区,(1分)刚果河流域(1分)和亚马孙河流域。(1分)
(3)甲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2分)乙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冬季树木常青。(2分)
(4)垂直结构复杂,树木高大茂盛;(2分)具有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植物种类多。(2分)
海拔/m
1月均
温/℃
7月均
温/℃
1月降
水/mm
7月降
水/mm
甲
(44°N,88°E)
800
-16.1
22.0
11.5
22.0
乙
(41°N,112°E)
1 040
-18.5
23.0
1.4
36.5
11.甲所在自治区植被类型主要是()
A.温带荒漠B.温带草原
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12.乙所在自治区植被分布特点是()
(3)植被类型B为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为__________。(4分)
(4)说出植被类型G的名称,并简述形成原因。(2分)
27.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14分)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特征。(3分)
(2)指出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地区。(3分)
29.
【答案】
(1)矿物质 (2分)有机质(2分)
(2)空气(1分) 气候条件(1分)
(3)水分(1分) 空气 (1分)热量 (1分)通气透水(1分) 蓄水保温(1分)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各成分的比例可知,A为矿物质,B为有机质。第(2)题,土壤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第(3)题,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热量,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1植被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植被(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目前我国广袤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原始森林早已被人工林所替代,这些人工林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解析】选B。
从自然带的分布看,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我国自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自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2、3题。
2.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3.喇叭沟门有自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解析】2选C,3选D。
第2题,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区。
第3题,从图中看,喇叭沟门位于山区,气温随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喇叭沟门海拔较高,气温低,有自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旁边(34°S)拍摄的某海边停车场照片,图中树木的奇妙造型是自然形成的。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树木的叶子( )A.一年一枯B.表层有蜡质C.叶片大而厚D.形态呈针状5.图中树木树形奇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大风D.气温【解析】4选B,5选C。
第4题,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燥热干燥,典型植被为硬叶林,硬叶林叶面有蜡质,可削减蒸发,防止水分流失。
第5题,好望角南部临海,周边陆地面积少,海洋摩擦力小,西风风力强盛,长期受大风影响,树冠枝叶偏向一侧,形成图示奇妙的树形。
(2024·青岛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区域景观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的典型植被是( )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温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图示区域可能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C.东非高原D.内蒙古高原【解析】6选B,7选C。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质量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阶段质量测评(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植被1,2,3,4,5,6,8,9,10,11,12,13,14,21,26,27土壤7,15,16,17,18,19,20,22,23,24,25,28,2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A.温带荒漠、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草原、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荒漠、落叶阔叶林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降水少,典型植被为温带草原;乙地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降水多,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2.形成甲、乙两地植被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土壤 D.水分答案 D解析甲地降水少,植被以草原为主;乙地降水多,植被以森林为主。
读志向大陆植被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2所示地区的代表性植被为( )A.热带草原 B.热带荒漠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答案 A解析依据志向大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2所示地区代表性植被为热带草原。
4.图中5所示地区的典型植被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C.温带荒漠 D.常绿硬叶林答案 C解析图中5所示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典型植被为温带荒漠。
5.下列大陆自然带,我国缺失的有( )①热带草原②亚寒带针叶林③热带荒漠④热带雨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我国没有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分布。
浙东四明山是革命老区,位于浙江嵊州市境内。
有其次庐山之称,林深茂密,青山碧波,各种鸟兽出没其间,生态环境非常优越,被誉为自然“氧吧”。
据此回答6~7题。
6.四明山区的主要自然植被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 C解析四明山区位于浙东,位于亚热带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主要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7.四明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 )A.红壤 B.水稻土C.黑土 D.紫色土答案 A解析四明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红壤。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测试定心卷(无答案)
第五单元植被与土壤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
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西部B.东部C.南部D.北部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A.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一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C.草原一荒漠草原一森林一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一草原一森林草原一森林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B.“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C.“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D.“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4.该山地牧场牛羊成群的季节里A.龙井的茶农采茶正忙B.洛杉矶火险等级最高C.瑞典的极光绚丽多彩D.钱塘江正处在枯水期读世界某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和月均温分布图,完成5-6题。
5.关于该地夏半年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温和多雨B.高温少雨C.高温多雨D.温和少雨6.该地对应的自然带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
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
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A.冬季风堆积B.泥石流堆积C.冰水堆积D.间歇性流水堆积8.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生物作用B.冰川作用C.酸雨作用D.流水作用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植被【基础巩固】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读亚洲内陆某典型植被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该植被生长地区气候特征最相近的是( )A B C D2.随着全球气候的改变,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改变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削减解析:第1题,由题干信息“亚洲内陆”及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部分矮小可推断,该类植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判读选项中的气候统计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潮湿)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热带季风气候。
第2题,当地降水增多时,该类植被获得水分变得相对简单,地下部分根系可能出现退化,分支削减;地上部分因为水分条件的改善,叶片将变大,但因该类植被为灌木,植株不会变高大。
答案:1.C 2.D“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在索科特拉岛(3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别)的悬崖上,干脆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须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美丽的粉红色花朵。
据此完成3~4题。
3.索科特拉岛植被为(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有利于( )A.散热B.防风C.耐寒D.防沙解析: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典型植物——“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且从图片中发觉叶子很少,说明当地燥热干燥,故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典型植被为热带荒漠。
第4题,“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主要集中在底部。
联系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学问可知,该地风力作用强,故树干粗大主要作用是防风。
答案:3.C 4.B读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途图,完成5~7题。
5.沿客家人南迁路途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6.导致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7.下列树种最可能出现在甲地的是( )A BC D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客家人主要从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雷州半岛。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就是植物B.植被无处不在C.植被与人类活动无关D.植被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答案D解析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植物的整体,与植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项错误;世界上极端干旱、寒冷的地方没有植被生长,故B项错误;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称为人工植被,故C项错误;植被的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地理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等的综合作用,故D项正确。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潮湿和半潮湿地区。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森林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类型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热带雨林3.与热带雨林相比较,常绿阔叶林( )A.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多B.有板根、茎花现象C.垂直分层明显D.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答案2.A 3.D解析第2题,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的典型植被;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的典型植被;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故A项正确。
第3题,热带雨林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多,有板根、茎花现象,垂直分层明显;常绿阔叶林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故D项正确。
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植被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
读图,完成4~5题。
4.与大陆东岸相比较,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最高分布纬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高地形B.高洋流C.低地形D.低洋流5.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其主要缘由是该地( )A.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较多D.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答案4.B 5.C解析第4题,温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西岸由于受到暖流的影响,最北界线分布的纬度较高;大陆东岸由于受到寒流的影响,最北界线分布的纬度相对较低。
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单元素养评价(五)(第五章)(90分钟100分)(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回答1、2题。
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是( )A.地形平坦B.地下水丰富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2.此景观所在地区是( )A.华南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华北地区【解析】1选C,2选B。
该地植物矮小,却有发达的根系,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应为西北地区。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4.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解析】3选A, 4选C。
第3题,甲图的胡杨林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冬冷夏热,温差大;乙图的兴安林海分布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丙图的海南椰树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淋失作用较强,发育红壤,有机质少;丁图的黄山迎客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以流水作用为主。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植被根系发达,主要是该地常年干旱,地表水少;乙地叶成针状是由于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丙地的植被四季常青,是由于位于热带,终年高温;丁地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5、6题。
5.该景观图反映的植被是( )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寒带苔原D.亚寒带针叶林6.该景观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D.东非高原【解析】5选B,6选D。
第5题,图示景观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反映的是热带稀树草原。
第6题,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检测五植被与土壤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五) 植被与土壤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2024·重庆期末联考]下图为某种植被(斜线阴影部分)在世界的主要分布区域简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植被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A.植物种类多 B.植物生长慢C.垂直分异少 D.秋冬季落叶2.形成该植被特点的主要缘由是( )A.光照较足够 B.地形起伏大C.光热水足够 D.土壤肥力高[2024·山东德州、烟台期中联考]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
榕树母树上常长出很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汲取水分和气体、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榕不过吉”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C.土壤 D.洋流4.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其适应的环境是( )A.过酸 B.过干C.过碱 D.过湿[2024·山东济南期末]2024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爱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爱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下图为5个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5个国家公园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土壤肥沃B.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C.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发育差D.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6.造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海拔 D.海陆位置[2024·云南丽江期末]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质量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解析] 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知,沿X方向热量削减,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A )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B.热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解析] 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知,甲为热带草原。
3.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B )A.温带草原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解析] 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知,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更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更的根本缘由是( A )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变更D.农业开发[解析] 读图可知,地壳上升导致陆地东西两侧的水分条件变更,从而导致植被发生变更,所以根本缘由是地壳上升。
5.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更,主要体现了( C )A.洋流对植被的影响大B.湖泊对地理环境影响大C.水分的变更对植被影响大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大[解析] 由于地壳抬升,大陆东岸降水慢慢削减,植被由森林变成草原、荒漠。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探讨土壤剖面发觉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
据此完成6~7题。
6. 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B )A.荒漠B.水乡C.森林D.草原7.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B )A.燥热干燥B.温煦潮湿C.寒冷潮湿D.寒冷干燥[解析] 第6题,据图并结合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且图中有流水沉积物,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流水作用较强,应为水乡,B正确。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B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D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析]第1题,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2题,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第3题,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下表为伊犁河谷南、北坡自然植被带及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对比。
据实地调查发现,在伊犁河谷的南北坡自然植被带中,山地草原多与阔叶林或野果林东西相间交错分布,山地草甸与针叶林东西相间交错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自然植被带海拔土壤类型南坡(m) 北坡(m)温性荒漠草原 1 100~1 300 700~1 100 淡栗钙土和棕钙土温性草原 1 400~1 800 1 200~1 300 山地栗钙土温性草甸草原 1 900~2 100 1 400~1 700 山地暗栗钙土A.地形B.气候C.土壤D.河流5.伊犁河谷山地森林—草甸应分布在山地的( C )A.最大坡度带上B.最高温度带上C.最大降水带上D.最薄土壤带上6.推测伊犁河谷的南、北坡交错的自然植被带主要分布在( D )A.起伏和缓的山麓地带B.平坦开阔的山顶地带C.坡度较小的缓坡地带D.山脊与河谷相间地带[解析]第4题,伊犁河谷为我国新疆中西部南北天山之间的西端,开口朝西,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升高,夏季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多。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与青壤相比白壤的显著特点是()1.(2)黄色为中华文化中的高贵颜色这与中华文明源地是黄色土壤相关与黑色和红色土壤相比黄色土壤最显著的优势是()A. 枯枝落叶层厚B. 腐殖质层薄C. 淋溶层显著D. 土壤厚度大【答案】B【解析】(1)据图可知青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白壤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和新疆南部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较少与东部地区相比水热条件都比较差所以植被稀疏枯枝落叶层较薄腐殖质层薄淋溶层不显著土壤厚度小新疆南部主要为荒漠形成土壤的条件较差故选B【答案】C【解析】(2)三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黑色土壤 A错误黄色土壤土质疏松水分易下渗所以水分条件较差而透水透气性较好 B错误 C正确三种土壤中黑色和红色土壤都比较紧实而黄色土壤土质最疏松 D错误故选C2.(1)图中属于泰加林的是()2.(2)泰加林区出现众多“倒木圈”的主要原因是()2.(3)泰加林中的偃松林夜晚枝叶全部倒伏的目的可能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1)泰加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所处地区应该是热量相对较少降水也相对较少的地区对应的是图中③ 故C对①②平均气温较高不符合条件故A、B 错降水最少和热量最小的④植被是苔原带故D错故选C【答案】C【解析】(2)该地区地处高纬冻土广布林木根系难以深扎根系不稳定遇到外界干扰易倒地故选C【答案】B【解析】(3)偃松林所在区域白天也可能出现大风和降雪排除C、D 枝叶很难直接吸取水分排除A 泰加林地处高纬气候寒冷夜晚温度低枝叶贴近地面可以防冻保暖故B 对故选B3.(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3.(2)下列关于①处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草原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阔叶林D. 温带草原【答案】A【解析】(1)①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之间对应的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故选A【答案】C【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这里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动物常大规模迁徙故选C4.(1)营养物质最丰富的是()4.(2)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的是()A. 丁层B. 丙层C. 乙层D. 甲层【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甲层为腐殖质层乙层为淋溶层丙层为淀积层丁层为母质层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黑灰色或黑色含有较多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故选D【答案】A【解析】(2)成土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是土壤中植物所需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故选A5.(1)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5.(2)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1)首先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随着生物作用成土母质上有了有机质(腐殖质)最后形成结构完整的成熟土壤故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故选D【答案】C【解析】(2)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故选C6.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即使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也能满足植物生存需要一年中只需几场雨或大雾就可维持生长、开花一般多肉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8℃根据材料分析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特点是()A. 高温多雨B. 干旱环境C. 寒冷干燥D. 温和湿润【答案】B【解析】“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即使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也能满足植物生存需要” 说明大多数多肉植物具有耐旱特征 B正确 A、D错误“一般多肉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8℃” 说明多肉不耐寒冷 C错误故选B7.(1)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7.(2)图中甲地向乙地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常绿阔叶林D. 针阔混交林【答案】【解析】【答案】【解析】8.我国红壤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干旱少雨C. 寒冷干燥D. 炎热干燥【答案】A【解析】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A9.(1)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9.(2)甲时期土壤湿度最低主要原因是该时期()A. 12、1月B. 10、11月C. 7、8月D. 5、6月【答案】C【解析】(1)土壤湿度是指土壤的实际含水量一般雨季土壤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图中约225天时土壤湿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约为7—8月故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故选C【答案】A【解析】(2)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春季土壤湿度没有上升应该是华北地区、不是东北(有春汛)甲时期约为97—129天时间约为3月—4月此时华北地区正值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雨季未到土壤湿度最低 A对植被覆盖低下渗少 B错农作物返青灌溉用水多 C错华北地区地形平坦 D错故选A10.(1)因矿物质淋失导致颜色较浅的土壤层是()10.(2)下列关于土壤成土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生物是最活跃的成土因素②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较干冷地区慢③陡坡的土壤厚度比洼地的土壤厚度大④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的矿物质成分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解析】(1)图中丁表示母质层则甲、乙、丙分别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其中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D【解析】(2)据所学知识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①正确湿热地区的生物循环更快因此土壤形成比干冷地区快②错误洼地地势平坦易形成沉积层土壤厚度较大③错误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④正确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小亮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与当地独特气候密切相关说明当地气候如何促进有机质的积累11.(2)小亮在试验田调研时发现农民对这种将碎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的做法很认可指出送两种做法的主要目的11.(3)试验田研究员告诉小亮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左图)频繁翻耕的土壤在农具的挤压和降水的影响下会在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 作物根系遇到这一层后难下扎通气透水不便与传统耕作方式对比说出免耕法能让土壤肥力得以改善的原因【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促使(草甸)植物生长增加有机质来源冬季漫长、寒冷(有季节性冻土)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生产大于分解(有机质不断积累)【解析】(1)从气候角度来说腐殖质来源于有机质而有机质多来源于枯枝落叶植物生产量大枯枝落叶丰富因此东北地区腐殖质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其气候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植物生长量大枯枝落叶丰富且冬季气温低有机质分解较慢利于腐殖质的积累【答案】(2)秸秆均匀覆满减少雨水、风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保留秸秆高茬削减风力有利保存农田里的碎秸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解析】(2)秸秆均匀覆满可以遮盖表土阻挡雨水、风对土壤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表土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遮盖表土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保留秸秆高茬可以削减风力有利保存农田里的碎秸秆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答案】(3)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腐殖质积累更多减少对土壤的翻动保护了土壤的分层结构使表层土壤肥力较高对蚯蚓等土壤生物起到保护作用改善土壤结构【解析】(3)读图可知免耕法的做法好处是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使腐殖质积累更多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减少对土壤的翻动保护了土壤的分层结构使表层土壤较高肥力得以保持免耕又可以对蚯蚓等土壤生物起到保护作用使其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12.(1)右图中能表示左图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12.(3)就季节分布而言该海区表层海水冬、夏季水温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 图示⑧处海域海水盐度与同纬度其它海域相比________(较高或较低)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的影响【答案】(1)b, ②水文站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水经过湖泊的调节河流流量变得平缓【解析】(1)读图可知②水文站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水经过湖泊的调节丰水期水位较低枯水期水位较高河流流量变得平缓和b流量变化曲线一致【答案】(2)⑤处森林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解析】(2)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与⑤处森林覆盖率降低下渗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密切相关【答案】(3)夏季, 较低, 入海径流【解析】(3)根据山麓自然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该海域表层海水水温相对较高降水较多且有河流汇入故⑧处海域海水盐度与同纬度其它海域相比较低13.(1)分别写出图中A、B、D处自然带的名称13.(2)说出自然带E的名称分析该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1)根据非洲自然带图中不同纬度位置分布可知图中A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带 B是热带草原带 D处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2)热带荒漠带原因沿岸本格拉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沿岸地区的干旱程度【解析】(2)自然带E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沿岸本格拉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沿岸地区的干旱程度所以形成热带荒漠带14.(1)指出该种候鸟在南半球越冬地由南到北分布的自然带类型及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14.(2)分析该种候鸟不选择澳大利亚西岸作为越冬地的原因14.(3)比较该种候鸟迁徙途中的北半球中停地和繁育地气候的特点和植被的差异【答案】(1)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因素热量(纬度)因素【解析】(1)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由南到北的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候鸟在南半球越冬地由南到北分布的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影响自然带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候鸟越冬地由南到北的自然带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做有规律的更替【答案】(2)西岸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冬季时(或在南半球夏季时)澳大利亚西岸气候炎热干燥西岸主要为荒漠带和亚热带硬叶林带河、湖等湿地少食物资源有限【解析】(2)主要从气候、栖息地、食物等方面分析西岸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冬季时(或在南半球夏季时)澳大利亚西岸气候炎热干燥西岸主要为荒漠带和亚热带硬叶林带河、湖等湿地少食物资源有限【答案】(3)气候特点中停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繁育地夏季温暖短促冬季严寒漫长植被差异中停地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繁育地主要为苔原【解析】(3)候鸟北迁的中停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候鸟北迁的繁育地位于北美洲西北部气候以苔原气候为主全年受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严寒有利于苔藓生长形成苔原带。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检测题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一、选择题(共15道)1.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生物的迁移作用C.生物改变了大气圈的物质组成D.土壤的加速形成2.热带雨林植被有着明显的分层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水分D.光照我国古籍描述植物与环境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有薤,其下有金”之说。
据此回答3—5题。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条件是( ) A.地形B.土壤C.气候D.水源4.“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有薤,其下有金”之说,显示了植被对生存环境中哪一要素的指示作用( )A.地形B.土壤C.气候D.水源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D.森林根系很深,为土壤表层提供有机质北回归线附穿过我国的广东、广西以及西亚和北非。
这些地区虽然纬度相近,但景观却有很大差异。
有人把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据此完成6—8题。
6.两广地区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草原7.两广地区的耕作土壤是( )A.水稻土B.砖红壤C.红壤D.紫色土8.下列选项中符合北非荒漠植被的特征的是( )A.高草密生B.耐旱的灌木及速生植被C.叶片宽大鲜嫩D.有明显的季节变换9.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是( )A.地表疏松B.具有肥力C.土壤水分D.土壤空气10.我国的下列土壤和植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黑土——温带混交林B.荒漠土——温带草原C.紫色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图,回答11—13题。
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1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12.最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的气候是( )A.热湿气候B.冷湿气候C.干冷气候D.干热气候13.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①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③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④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决定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的是( )A.成土母质B.地貌C.气候D.生物15.下列因素中不属于野外土壤观察主要内容的是( )A.土壤剖面B.土壤肥力C.土壤颜色D.土壤质地二、综合题(共2道)16.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测试定心卷(无答案)
第五单元植被与土壤基础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
如图为汉江上游2001-2017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汉江上游地区的植被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针叶林D.灌从2.2001-2017年汉江上游NDVI指数的变化,反映了A.耕地增加B.气候变暖C.植被种类增加D.降水增加某科学考察队某年1—2月沿下图所示线路进行徒步考察。
据此回答3-4题。
3.考察途中,人们不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①亚寒带针叶林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③温带草原④热带雨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图中盛行风及洋流的画法正确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乙丁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个或几个器官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熬过干旱的植物。
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生长、开花。
据此完成5-6题。
5.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6.图中丙地区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
完成7-8题。
7.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8.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600~5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甸状灌丛的山坡上。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综合检测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东北黑土地素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黑土不可再生,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大概需要200—400年的时间。
但在开发垦殖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
据此完成1~2题。
1.与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无关的因素是 ( )A.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关于黑土流失后对东北农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B.不利于机械化耕作C.粮食产量降低D.不会影响作物品质解析:第1题,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母质无关,东北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原因包括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提供了物质来源,气温低,有机质不易分解,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故选A项。
第2题,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侵蚀沟的出现,使土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土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土壤肥力下降,就会出现化肥的大量使用,从而降低农作物的品质。
故选D项。
答案:1.A 2.D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
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
3.与地膜覆盖相比,7—9月该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草类生长耗水B.径流流失较多C.土壤蒸发较多D.果树生长繁盛4.推测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黑膜覆盖区B.白膜覆盖区C.生草覆盖区D.清耕区解析:第3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气温高,草类植物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导致土壤水分较少,A项正确。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北京东城区期末)风化壳是风化作用后残留在母岩之上的风化产物。
图1中灰色区域示意风化壳的厚度差异。
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1.热带草原带植被的典型特点是( )A.叶片宽大B.垂直结构困难D.板根发达D.季节变更明显2.图中( )A.热带森林带降水量大,风化强B.荒漠带蒸发量大,风化强C.亚热带森林带气温高,风化弱D.苔原带蒸发量强,风化弱【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热带草原植被是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下的典型植被,热带草原气候具有全年高温但干旱季节较长的特点。
因此植被表现为明显的季节变更,干季到来,树木落叶,到处枯黄,而湿季一到,则满目翠绿,郁郁葱葱,D项正确。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森林带降水量最多,加上全年高温,化学反应速率快,岩石风化快,因此风化壳最厚,A项正确;荒漠带蒸发量比较大,但由于降水少,风化并不快,所以风化壳薄一些,B项错误;亚热带森林带气温高,而且降水也许多,风化作用较强,所以风化壳比较厚,C项错误;苔原带虽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由于气温很低,导致风化作用弱,风化壳显得比较薄,D项错误。
(2024年山东青岛期末)香樟树树姿宏伟,树叶色调艳丽。
近年来,我国香樟人工栽培已相当普遍,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黄河流域。
据此完成第3~4题。
3.香樟树属于(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限制黄河流域栽培香樟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土壤贫瘠B.夏季暴雨D.日温差大D.冬季低温【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依据材料信息“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黄河流域”可知,香樟树的原生北缘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项正确。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
第五章单元测试
19.读“黑龙江垦区的黑土景观和云南东川的红壤景观”(图),回答问题。
(1)黑龙江垦区黑土颜色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选择填空)。
A.腐殖质相关B.成土母质相关
C.地形相关 D.气候相关
(2)云南东川红壤颜色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选择填空)。
A.气候相关 B.成土母质相关
C.地形相关 D.淋溶作用相关
(3)与红壤相比,黑土形成的速度_________,有机质含量_________,土壤黏粒比重
_________。
(4)简述改良红壤的措施。
(5)控制和影响黑土、红壤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答案:1-5BBCBD 6-10BBCAC 11-15DABCC 16-18ABC
19(1)AD
(2)AD
(3)慢高低
(4)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可以增施有机肥等以提高肥力;红壤黏粒比重高,可以增施砂粒等,以增加其透气、透水性等。
(5)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评(五)
一、选择题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下图是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A.干旱B.湿润
C.炎热D.寒冷
2.该地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
C.温带荒漠D.温带草原
读俄罗斯亚洲地区森林资源分布图,回答7~8题。
7.图中森林资源主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森林覆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海拔高
C.降水少D.寒流影响
读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各省区分布面积比重图(港澳台资料暂缺),回答9~10题。
9.该植被类型是()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10.甲是()
A.海南B.贵州
C.福建D.湖南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房后多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
据此完成11~12题。
11.华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12.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
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
B.夏季树叶茂盛,能增加空气湿度
C.冬季落叶后,可获得较多光照
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提供木材
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
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
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
据此回答13~15题。
13.土壤容重越大()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14.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15.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
读土壤物质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在土壤的组成物质中,含有腐殖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7.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地形B.人类活动
C.气候D.生物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完成18~20题。
18.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B.气候
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
19.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20.下列地区中,风化壳厚度最厚的是()
A.热带雨林B.热带荒漠
C.温带草原D.亚寒带针叶林
“牛肝地”是指在红层软岩分布地区形成的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
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区域“牛肝地”形成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变化。
据此完成21~23题。
21.“牛肝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类型可能为() A.黑土B.黄土C.红壤D.紫色土22.“牛肝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
C.过度农业活动D.土壤肥力变化
2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近年,“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据此回答24~25题。
24.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②增强土壤透气性③增加大气湿度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5.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②保护了土壤肥力③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④改变农作物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山西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内蒙古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在相同的养护条件下,M线附近和N线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对比分析其原因。
(6分)
(4)N线部分林木的东南一侧的树冠较为茂盛,另一侧非常稀疏,呈现旗形树冠的景观,分析其自然原因。
(3分)
(5)从提高造林成效的角度,分析当地选择树种的基本要求。
(2分)
27.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指出①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
(2)指出②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
(3)指出③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
(4)图示大陆中,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温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2分)
28.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分)
(2)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特点及成因。
(4分)
(3)说明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7分)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
塔斯马尼亚岛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果蝇少,苹果种植环境绝佳,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地带。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
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
下图示意塔斯玛尼亚岛位置。
(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
(6分)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
(4分)
(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
(3分)
(4)为防止岛屿土层变薄,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