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丨疾病:南方的“瘴气”是什么?
壮医“瘴毒”致病机制及防治经验浅述
2 特 色鼻饮 , . 3 凉脑快膈 鼻饮 , 是一种壮族独特 的卫生保健 习俗 , 壮族先民用它来预防瘴病 和中暑等疾患。《 岭外代答》 对 此有相应的记载 :邕州溪峒及钦州屯落 , “ 俗多鼻饮……鼻饮之 法, 以瓢盛少水 , 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 中, 瓢则有窍 , 施小管 如瓶 嘴插诸鼻 中……不与气相激 , 既饮必 噫气 , 以为凉脑快膈 莫若此也。 可见 , ” 鼻饮是通过把盐及 山姜 汁等消炎杀菌之物滴 于水 中 , 引水流入鼻 , 清洗疏通鼻腔 , 其作用是 “ 凉脑快膈 ”从 , 而产生 良好 的防病作用 , 与今 E药物滴鼻防病 的方法相似 t 5。 24 保健 习俗 , . 强身防病 壮 医常选用 红蓼 、 桐花 、 琼楠 、 婆 罗门皂英、 古柯等药物 , 用丝线把这些 药物串系 , 佩挂于颈项
21年 第 1卷 第 2 02 5 期
广西 中医学院学报
・ ・ 3
壮 医“ 瘴毒 " 致病机制及 防治经验浅述
李 凯风 , 覃文 波 , 汝铭 , 邓 吴小 红 。 黎 佳, 杨海 云 。 陆 500 ) 3 0 1 文 ( 西 民族 医药研 究 院 , 西 南 宁 广 广
关键词 : 瘴毒 ; 致病机制 ; 防治 ; 经验 ; 医 壮 中图分类号 : 2 R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8 7 8 (O 2 0 — 0 3 0 10 — 4 6 2 1 )2 00 — 2
传统体育活动有对山歌 、 风车 、 蹂 打扁担 、 舞拜 、 打磨秋 、 打秋 千、 打滚石等 ; 在重大节 1里还有抛绣球 、 3 赛龙舟 、 天灯等传 拾 统群众体育 活动 。此外 ,壮医还创编 了具有独特保健功效 的 壮拳 , 适合在各年龄层群众 中习练 , 体现 了壮医“ 未病先防” 的
瘴气是什么气体
瘴气是什么气体瘴气一般是指热带地区的一种气体。
在过去,我国人口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地区,以至于大多数南方地区人口稀少,原始森林较多。
再加上我国南方地区靠近海洋,降雨量非常多,以至于空气湿度非常大。
而且,原始森林的遮挡能够有效减少地面湖泊的蒸发量,使得当地非常潮湿。
潮湿、高温的环境最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在分解动植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和气体,比如:氨气,硫化氢以及甲烷、沼气等。
这些气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空气内有毒气体较多,是有可能导致人体吸入有毒物质时而生病。
这些会导致人生病的气体被古人统称为瘴气。
瘴气的消失现如今,我们几乎很少听到某个地方会发生瘴气了。
一来是因为我们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辨别出导致人类生病的源头,比如:是病毒还是微生物,是有毒物质还是环境不适。
而瘴气的称呼过于笼统,逐渐被取消了。
二来是因为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越来越多,对疾病的传染源也了解的越来越多,我们能够查清楚导致人体生病的传播途径,并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来阻止疾病的传播。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瘴气”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如果我们去非洲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我们会发现在这里更容易患病。
原因仍旧是因为蚊虫,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蚊虫在这里依旧泛滥,虽然国际慈善组织曾经免费派发过蚊帐。
但由于非洲地区交通不便,村子与村子之间相隔较远,且没有车辆通行,以及当地文化习俗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上蚊帐。
再者,当地有猎杀野生动物的习惯,它们会以野生动物为食,导致接触到的病菌数量更多,种类也更多,患病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以至于这里至今有许多流行病在这里流行,比如:疟疾,登革热。
在过去,人们生存环境非常危险,尤其是热带地区,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至于人们不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人们将这些原因统称为“瘴气”。
但现如今技术表明,引发人们生病的并不是某种气体,更有可能是蚊虫传播以及微生物入侵。
找到了导致人体患病的原因之后,“瘴气”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如今只要我们做好防蚊虫措施,不接触野生动物,即使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一段时间,也不会“瘴邪入体”。
从_障_到_瘴_瘴气_说生成的地理空间基础
[ 提 要] 瘴气研究是目前环境史 、 疾病史研究的热 点 , 但以往研究 没有解决 的问题 是 , 为什么 南方的 环境疾 病 被一致书写为 “ 瘴” , 而不是别的某种表述 ? “ 瘴” 原作 “ 障” , “障” 字在东 汉中后叶 (127 -200 年) 已具备描述环境 疾病的功能 。“ 瘴” 字则可能出现在西晋 至南朝 刘宋初 年的一 段时期 , 或 许是从 “ 障” 的俗 字 ——— “ ” 演 变而来 。 从字源 、 字义与文字的表达意象来看 , “障气” 之 “障” 凝结 了空间阻隔 意象与边 疆意象 , 这一概念 的生成 与广泛 使 用 , 则体现出中原汉文化强烈的地域意识 。
第 24 卷第 2 辑 2009 年 4 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 nal of Chine se H isto rical G eog raphy
Vo l.24 , N o .2 Apr ., 2009
从 “障” 到 “瘴” : “瘴气” 说生成的地理空间基础
张轲风
(云南大学历史系 , 云南昆明 , 650091)
那么 , “障气” 说始于何时呢 ? 今本 《淮南 子 ·地形训》 已出现 “ 障气” 一词 :“ 土地各以 其类生 , 是故山气多男 , 泽气多女 ;障气多喑 , 风气多聋 ;… …” ⑥清人王念孙认为 , 这是后人 妄改的结果 : “ `障气' 本作 `水气' , 后人以 `水' 与 `泽' 相复 , 故妄改为 ` 障' 耳 (《礼 书》 引此已误)。 不知凡水皆谓之水 , 而水钟乃 谓之泽 (见 《周 礼 · 大司徒》 注), 且 `泽气' 与 `山气' 相对 , 后人以 `水' 与 ` 风' 气相 对 , 义各有取 。 改 `水' 为 `障' , 则义不可通 矣 。《太平御览 ·天部十五》 、 《疾病部一》 、 《疾 病部三》 (此篇内两引)引此并作 `水气' , 《酉 阳杂俎 · 广知篇》 同 。” ⑦清人于鬯则提出反对意 见 :“若王氏以 ` 障' 字为后人妄改 , 是直谓凭 空改出一 `障' 字 。 后人虽妄 , 未至此也 。” ⑧王 子今根据于鬯 、 梁履绳等人的意见 , 基本上认可 《淮南子》 里出现的 “障气” 就是 “ 瘴气” ⑨。 但 在笔者看来 , 后人妄改 “水气” 为 “障气” 的可 能性很大 。理由有三 :第一 , 唐宋文献 《酉阳杂 俎》 与 《 太平御览》 五 次征引该 条 , 皆作 “水 气” 。 甚至 , 清人编纂的类书 《渊鉴类函》 引该 条内容 , 亦作 “水气” 10 。这几乎是一个无可辩驳
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_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
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张 文关于瘴气与瘴病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集中在疾病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医疗社会史范畴;由于所谓的瘴气与瘴病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包含多种地方性疾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统称,因而这一研究便失去了可靠基础;事实上,所谓的瘴气与瘴病,不过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对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地域偏见与族群歧视的 形象模塑 ,它更多的是文化概念,而非疾病概念。
随着近代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中国文化优势意识的减弱,瘴气与瘴病的概念也渐趋消失。
关键词:瘴气与瘴病 地域偏见 族群歧视 形象模塑作者张文,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地址:重庆市,邮编400710。
关于瘴气与瘴病的问题,学界的研究起步甚早,近年来随着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兴起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总结以往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围绕着瘴气与瘴病的病理学进行研究,即讨论瘴气与瘴病到底是什么疾病,其中以冯汉镛的成果较具代表性; 第二阶段以历史地理学者的研究为主,主要对瘴气与瘴病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以龚胜生等人的成果最具代表性; 第三阶段主要关注地理环境、人口迁徙与瘴气和瘴病的关系问题,其中以萧璠、范家伟等人的成果最为典型; 第四阶段则转而开始关注由瘴气与瘴病所反映出的人类文化变迁,其中以左鹏的成果为代表。
综观这四个不同时期的研究脉络,大致上是逐渐脱出瘴气与瘴病本身的病理学分析,转而关注瘴气、瘴病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这一发展趋势无疑是正确的,它不仅反映出学界研究旨趣的转变,也显示了学界对现实问题的人文关怀倾向。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关于瘴气与瘴病是什么疾病的问题,学界仍未有一个统 民族研究 2005年第3期参见冯汉镛: 瘴气的文献研究 , 中华医史杂志 第11卷第1期;冯汉镛: 四川的瘴气及其防治 , 巴蜀科技史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参见龚胜生: 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 , 地理学报 第48卷第4期;梅莉、晏昌贵、龚胜生: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年第2期。
形容荒凉的成语(精彩5篇)
形容荒凉的成语(精彩5篇)形容荒凉的成语及解释篇一杳无人烟:僻远无人居住。
形容荒凉,偏僻。
枯枝败叶:败:衰败。
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
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兔葵燕麦:形容景象荒凉。
败井颓垣:犹言房毁墙坍。
形容村舍荒凉。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满目荆榛:荆:荆条,灌木。
榛:树丛。
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
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偏乡僻壤: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蛮烟瘴雾:指南方的烟雨瘴气。
借指荒凉地区。
形容荒凉的成语篇二1、颓垣败井:犹颓垣废井。
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2、案萤干: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干了。
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3、茅封草长:茅:茅草;封:封闭;长:生长。
长满茅草。
形容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4、青苔黄叶:青苔遍地,落叶纷飞。
形容山居人家沉静荒凉的景象。
5、鼪鼯之径: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同“鼪鼬之径”。
6、颓垣败壁:犹颓垣废井。
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7、荒郊野外:指人迹罕至,空旷荒凉的郊外。
8、荒烟蔓草: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蔓草:蔓生的野草。
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9、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10、荒山野岭: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
11、白草黄沙:沙:沙碛。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同“白草黄云”。
12、投山窜海:山、海,荒凉边远之地。
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13、蔓草荒烟:蔓草:蔓生的野草;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
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14、杳无人烟:僻远无人居住。
形容荒凉,偏僻。
15、投畀有北:放逐到北方寒冷荒凉的地方去。
16、荒烟野蔓:荒烟:荒凉原野上的雾气;野蔓:野草。
形容冷落荒凉的`景象。
17、颓垣废址:犹颓垣废井。
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18、雨井烟垣:比喻荒凉、冷落的景象。
19、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20、枯枝败叶:败:衰败。
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
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神秘蛮荒的岭南世界:原始森林,瘴气,蛇虫,还有食人族
神秘蛮荒的岭南世界:原始森林,瘴气,蛇虫,还有食人族对大多数人来说,“广东”这个地名意味着繁荣富裕。
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这种状况形成的年代很晚,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那里都意味着神秘蛮荒,先秦时期尤其如此。
假如能穿越到2000年前的岭南、加入到征服这里的秦军当中,你会发现这里以连绵的热带雨林为主,最直观的感受首先是气候既潮湿又炎热,闷得透不过气来。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是一通暴雨,把你浇成落汤鸡。
布衣裋褐一天到晚紧贴在肌肤上,要么是汗水要么是雨露,就没有干的时候。
革甲、帐篷、粮食动不动就发霉,铜铁的兵器上总凝结着露水,很容易生锈。
你还要小心“瘴”。
如果看过《三国演义》,你一定记得蜀军在渡泸水时的遭遇。
这是南方山林常见的现象,一些动植物的尸体腐烂后会形成尸胺、腐胺等有毒致病的有机化合物,如果尸体恰好又浸泡在洼地或沼泽的死水中,那就成了细菌蚊虫最好的培养皿,这种水再被湿热的天气一蒸腾,就形成了瘴气。
古人还按季节分为青草瘴、黄梅瘴、新禾瘴、黄茅瘴等多种,明代笔记《赤雅》描绘了瘴气升起的样子:远看一道气柱冲天,过一会逐渐散成黄雾;半空中像弹丸那样大小,慢慢变得如车轮四下散开,人必须伏在地上才能躲过它。
现在你换成小船,在溪流和沼泽间缓慢行驶,神秘蛮荒的气息扑面而来。
头顶的参天林木几乎遮蔽了苍穹,密林深处传来各种动物的鸣叫,鸟雀飞来飞去,看到一个个蓝绿色的小点没有?那就是最有名的翠鸟,也叫“翠凤”“翡翠”。
《说文解字》称,“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就是说雄鸟叫“翡”,羽毛为赤色;雌鸟叫“翠”,羽毛为青色。
美丽的羽毛给它们带来了杀身之祸,历史上南方政权经常向中原王朝进贡这种鸟,赵佗立国后就曾向汉文帝进献了上千只翠鸟。
如今翠鸟已是珍稀保护动物,请坚决抵制“点翠”用品,也呼吁生产者们使用替代品。
后世一些关于岭南的笔记还记录了不少神奇生物,比如白雉,也叫白鹇,白羽上带有黑纹,鸟喙是红的,尾巴长二三尺。
传说周成王时期,岭南地区的越裳部族就进献过这种鸟。
宋人笔记中关于疾病的论述
关键词: 近代; 来华西方人; 中医观 中 图 分 类 号 : R- 03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胁; 南方的风土物候似乎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 翻旧说。可见, 他们在现世持有客观反省的态度。
疾病与许多神秘不可控制的力量, 足以使人丧命。 虽然宋人仍不乏存有疾病是与土候有关的看法,
的 确 , 南 方 的 瘴 溪 、瘴 气 、瘴 毒 曾 被 历 代 文 人 视 为 然而对于南方与疾病的相关传述, 宋 人却有着理
犹如到生命经验的边缘, 当他们来到 未开发的南 有人持有地气与土气相应之见, 如曾敏行“刘执中
方, 面对文化、地理物候、风土人情迥异的环境, 内 心的焦虑在面对疾病时爆发出来。南方全然陌生
彝知虔州, 以其地近岭下, 偏在东南, 阳气多而节 候偏”[2] 之类的說法。但是正如曾巩《南湖行》诗所
的环境、医疗资源的不足, 使他们面 临生命的 威 云 : “生 長 江 湖 乐 卑 径 , 不 信 中 州 天 气 和 ”, 勇 于 推
在宋代, 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不少文人如 欧 阳 修 、苏 轼 、黄 庭 坚 、陆 游 等 皆 通 医 学 及 养 生 之 道, 其中尤以苏轼最为突出。在《东坡志林》、《仇池 笔记》、《苏沈良方》、《道枢》、《类说》等著作中, 都 有 苏 氏 养 生 之 论 。如 认 为 “养 生 者 必 以 胎 息 为 本 ”, 详尽生动地叙述了胎息的具体练法, 即想象呼吸 之 气 “如 熏 炉 之 烟 , 烹 鼎 之 气 ”, 而 且 “心 不 起 于 念 ”, 强 调 入 静 与 存 想 , 不 同 于 晋 唐 时 期 强 闭 呼 吸 之练法, 已有较大的进步。《苏沈良方》载: “上张安 道 养 生 诀 ”, 介 绍 了 他 “闭 息 内 观 , 纳 心 丹 田 , 调 息 漱 津 ”的 锻 炼 方 法 , 并 说 自 己 平 生 “颇 留 意 养 生 ”, “其初效不甚觉, 但积累百余日, 功不可量, 比之服 药, 其效百倍”, 在养生史上有一定影响。宋人对药 材的了解甚多, 以宋代药名诗在宋诗里占有相当 的数量与份量即可知 , 如黄庭坚有《药名诗奉送 杨 十三子问省亲清江》、《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等 , 其 《荆 州 即 事 药 名 诗 八 首 》之 二 : “前 湖 后 湖 水 , 初 夏半夏凉。夜阑香梦破, 一雁度衡阳。”[4]1211 在赞美 荆州住所环境优雅, 寄托对意中人相思之情的同 时 , 天 衣 无 缝 地 谐 出 了 4 种 中 药 名 : 前 胡 ( 湖 ) 、半 夏、兰( 阑) 香、杜( 度) 衡。黄庭坚为杨子健作《通神 论 序 》, 自 谦 不 懂 医 术 , 认 为 医 术 是 “儒 者 罕 学 , 学 之亦 不能到其渊 源。”[4]1487 他常与 医家往来 , 亲 自 制作一些丸剂自用或赠人, 也常指导友人治疾之 方 , 其 晚 年 居 于 南 方 所 作 《宜 州 乙 酉 家 乘 》中 仍 可 看見这样的记载: “( 二月) 二……累日苦心悸, 合 定 志 小 丸 成 ”[4]2335, “三 月 初 十 …… 送 含 笑 花 兩 枝 , 作順氣丸成。”[4]2339 当时文人有相当程度的医药知 识, 到了南方有足够的医药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宋
=关于宋代至明代南方的瘴病及其历史的研究_冯翔 (2)
衰; 各地区瘴情的轻重差异 , 反映了此地方中原文化 所涵化的 深浅程度 . ” 吴长庚的 《瘴 、蛊 、槟榔 与两广文化》 则是将古代广东和广西的瘴 、 蛊、 槟榔这 三个事物有机的结合起来 , 揭示了它们之间错综复杂 的关系 . 文章末尾探讨了瘴在历史中的文化象征 , 指 出政治上的“ 人为之瘴” 导致人们的痛苦更甚于山岚 [ 3] 瘴气 . 以上所列举的文献一般对瘴 、瘴气 、瘴病究竟为 何病不作新的探讨 , 而沿用以往的医学文献或医学史 文献的结论 , 即认为瘴病对应于现代医学的恶性疟疾 ( Pernicious malaria) , 也就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 播的传染病 . 这个结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 , 而 且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医学成就 . 医学家姚永 政 1935 年深入瘴气区云贵两地作实地调查 , 指出“ 瘴 气” 实则是恶性疟疾 . 姚永政 、林梁城 、 刘金邦的《瘴气 病之研究其一 : 贵州及广西边界瘴气病之真相》 详 细记载了他们进行的医学研究过程 : 他们对贵州南部 ( 主要集中 于安龙县) 的 80 名瘴气病人进行 血液检 查 , 均发现了疟原虫 , 并对 117 个 12 岁以下儿童进行 了血 液 检 查 , 统 计 发 现 这 些 儿 童 的 脾 肿 指 数 为 35 . 90 %, 疟原虫指数为 50. 43 %, 这是他们认定瘴气 病就是恶性疟疾的主要依据 . 该文同时也列举了史籍 上的瘴气病记载 , 尽管作者并没有明确写上“ 史籍上 的瘴气病就是恶性疟疾 ” 这样一句话 , 但作者把史籍 上的瘴气病等同于民国时期的瘴气病 , 实际上已经认 定史籍上的瘴气病就是恶性疟疾 . 这个结论在很长时 间内为医史界所认可 , 如 李耀南的结论与之 基本相 同 , “ 疟疾在云南以往称为瘴气 , 但所说的瘴气不是完 全归之于疟疾 , 至于何种瘴是何种病或何时的瘴是何 种病 , 我不敢下定论 , 但记载的瘴 气根据其地区 、时 节、 内容 , 有 90 %以上是疟疾 , 这是肯定的 . ” 当然 也有学者比较谨慎 , 认为瘴病比较复杂 , 包含多种疾 病 , 如冯汉镛认为瘴病包括十种病 : ( 1) 疟疾 , ( 2) 痢 疾,( 3) 温病 , ( 4) 脚气 , ( 5) 沙虱热 , ( 6) 中毒 , ( 7) 喉科 [ 6] ( P44 -46) 病,( 8) 痈疽 , ( 9) 指头感染 ,( 10) 脱发 . 对于历史中的瘴病是否只对应于现代医学的恶 性疟疾这一种疾病 , 目前的历史学界其实都是公认瘴 病包括多种疾病的 . 但历史学界认为瘴病一般是现代 医学的恶性疟疾 , 也就是说历史学界公认瘴病的主体 就是疟疾 , 或恶性疟疾 . 尽管历史学界承认文献中高 寒地区的瘴病和某些症状的瘴病记载不是疟疾 , 如对 于史籍记载的北魏和平元年( 公元 460 年) 时期的瘴 气( “ 秋七月乙丑 , 刘骏遣使朝贡 . 壬午 , 行幸河西 . 八
瘴气
词语释义
词语释义
瘴气瘴气是多种疾病的综称,可能包括疟疾、痢疾、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沙虱病、中毒、喉科病、 出血热、黄疸等。这其中有些病南北皆有,另外一些则具备南方特色,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疟疾,尤其是恶性疟, 几乎是瘴气的“总代表”。 元明清以后包括各种山林沼泽毒气、有害气体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反应。
破除
破除
一种是薏苡仁,久服之后,可以轻身辟瘴。还有一种是槟榔子,亦可以胜瘴。其余如雄黄、苍术之类,时常 拿来烧了熏,亦可以除瘴。
病症
病症
瘴气病症名。温病之一。感受山林间湿热瘴毒所致,多见于南方。《诸病源候论·瘴气候》:“夫岭南青黄 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 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芒瘴。量其用药体性,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温,冷药小寒于岭北,时用热药,亦减 其锱体,三分去二。但此病外候小迟,因经络之所传,与伤寒不异。然阴阳受病,会同表里,需明识患源,不得 妄攻汤艾。假令宿患痼热,今得瘴毒,毒得热更烦,虽形候正盛,犹在于表,未入肠胃,不妨温而汗之。已入内 者,不妨平而下之。假令本有冷,今得温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正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 之。……其一日二日,瘴气在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若寒气在表,发汗及针必愈。三日以上, 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宜以吐药,吐之必愈。五日已上,瘴气深结在脏府,故腹胀身重,骨节 烦疼,当下之。”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疠气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疠气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述了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医病因学里,这个六淫的概念和原理的形成,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内经》已经建立,经过后世医家进一步发展,把六淫这个学说进一步来完善了,是在当时,至少是在秦汉时期,以中原为中心来考察神州大地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变化,考察这些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疾病发生产生了什么影响,长期的观察结果,应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气、阴阳、五行,更确切一点说,结合当时的天文、气候学、气象学、地理学多种学科的知识,建立起这样一个学说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当时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我们现代人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六淫学说,不能拿现代我们所处的环境去理解在秦汉时期所建立起来的学说,六淫学说。
第三、我们在学五行的时候,讲五气。
本来四季,为了和五行相对应,又有五季。
关于长夏的划分,从历史到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学说。
其次,暑邪,我们在六淫学说里面强调暑邪只在暑季,六淫当中暑只有外邪而无内邪,其他几个邪气,将来讲内生五邪的时候都有。
那么暑邪和长夏有什么关系呢?这也出现了需要搞清楚的。
至于这些问题,历史上都见仁见智,有的从这个学说出发,有的从历法出发,我们今天来理解它,就有一个怪现象,暑邪按照五行春夏秋冬定在什么地方呢?长夏,一说是四季作为长夏,脾主四时,脾主长夏;又有说长夏在夏秋之间,各种各样的学说。
对于这些学说,同学们进入高年级以后感兴趣,就某一点进行研究。
我们在这里学习六淫,重在掌握,不在于长夏到(底)属于四时还是属于夏末秋初之间呢?不在于此。
我们前面反复强调,用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是一个类比,它可以全真,它可以部分真,就是有或然性,所以现在出现五时的划分和六淫之间的关系,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我理解和这些有关系。
同学们进入高年级的时候再进一步去钻研。
有一条,同学们必须记住,我们的前提,气、阴阳、五行,总体把握清楚,它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为逻辑思维,但是毕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的特点就是类比,类比思维的结果就绝不会得出这个线性的结论,而是事实和结论总有差异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我们今天讲的六淫学说里面和季节的划分,就和气化之间,气化和季节的划分出现这样的不完全一致,有些重合和差别。
_瘴气_表述的起源_形成与空间表达
思想战线 2009年第3期第35卷№13,2009Vol 135“瘴气”表述的起源、形成与空间表达张轲风①一、我国早期对南方环境疾病的认识与表述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大规模流行病现象,六朝以后的历史记录渐渐形成了对这种环境疾病的一种固定表述,这就是“瘴”。
但是,在《史记》、《汉书》、《尔雅》、《说文》等早期文献中,并没有“瘴”这个字。
不过,这并不表示“瘴”的缺席,仅仅是“瘴”的表述缺乏而已。
从大量的两汉文献来看,该时期对南方环境的描述形成了“湿”与“毒”两种基本表述。
两汉时期,南方“卑湿”的表述出现频率极高,“卑湿”意指南方“土薄水浅”,其与北方“土厚水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北方“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反观南方,则是“土薄水浅,其恶易覯”,①“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身处西南地区的汉军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
②《汉书》中则增加了“毒”的概念认识。
《汉书》提到对南方用兵时说:“僰道以南,山险高深,茂多驱众远居,费以亿计,吏士离毒气死者什七。
”另传又载:“(骆越)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
”③所谓“湿”、“毒”,均是对环境疾病的直观描述,检阅各书,“瘴”这一特殊称谓还没有出现。
二、“障气”说的出现与“瘴”名的形成三国至南朝刘宋时期,文献中频频出现了“障(鄣)气”的说法。
曹植《七哀诗》云:“南方有鄣气,晨鸟不得飞。
”刘宋人鲍明远《乐府八首・苦热行》:“鄣气昼熏体,菵露夜沾衣。
”④那么,“障气”说始于何时呢?今本《淮南子・地形训》已出现“障气”一词:“障气多喑,风气多聋”。
⑤不过,清代学者王念孙以充分的证据指出,这是后人妄改的结果,⑥并不能证明西汉已有“障气”这一表述。
“障”字具备描述环境疾病的功能,应该在东汉中后期。
东汉郑玄解释《周礼・地官》中的“地慝”云:“地慝,若障、蛊然也。
”又云:“地慝,地所生恶物害人者,若虺蝮之属。
”由此可见,郑玄理解的“地慝”类似于“障”、“蛊”那样的“地所生恶物害人者”。
从中医情志学看元稹的疾病及死亡
从中医情志学看元稹的疾病及死亡陈家愉【摘要】元稹在仕宦生涯中,由于长期处于南方湿热瘴塞的环境,饱受疟疾、头风等病症折磨.从中医情志学的视角上看,情志郁结失调,久病不愈.元稹的情志健康问题在他被贬江陵、再贬通州、浙东六年三个时段尤为突出.元稹的死因在新旧唐书和白居易诗歌《思旧》中有所记载,但非常简略.他晚年在武昌理政恰逢水患肆虐,元稹勤政爱民,奋战在抗灾减灾的第一线,加之长期酗酒的不良嗜好使其身体疲惫虚弱,最终死于夏季的疟疾复发.【期刊名称】《三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1【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元稹;中医情志学;疾病;死亡【作者】陈家愉【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2元稹(779—831)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中写道:“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P606)这是他被贬通州时听闻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的作品,论此诗多关注元白的友谊,元稹的疾病极少提及。
就元稹研究而言,其家世门第、诗歌创作与理论、仕宦品节、《莺莺传》等方面可谓众多,而元稹“垂死病中”的相关问题却鲜有人专门论及。
据笔者统计,他有40余篇诗文作品提到了自己的疾病,吐露了他饱受疟疾、头风等病症的摧残,尤其是在元稹被贬江陵后,此类作品渐增。
除了各种直接反映疾病的作品,还有诸多饮酒诗,更有表现一贬再贬之后困顿与苦闷,这些都是情志致病的诱因。
笔者就从中医情志学视角,结合元稹相关诗文材料,以及其行动交游,分析他的疾病及死亡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诗人的作品主旨与心灵世界。
一、关于“情志”与元稹疾病的说明“情志”是传统中医学上对情绪包括情感在内的特殊称谓,是对七情五志在内的情绪活动与变化的总称。
乔明琦、张惠云编著的《中医情志学》将“情志”定义为:“人和高级动物共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生理心理的复杂反应。
”[2](P36)张丽萍在《现代中医情志学》将此概念进一步细化,认为“情志”是“在脑神的调控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以情感(情绪)为主体兼顾认识、意志过程,具有体验、生理和行为等变化的多维结构心理现象”[3](P32)。
瘴疟,瘴疟的症状,瘴疟治疗【专业知识】
瘴疟,瘴疟的症状,瘴疟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瘴疟是指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疟疾。
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
或狂言谵语。
类於恶性疟疾。
疾病病因一、病因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
《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
其病重于伤暑之疟。
”《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
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或冷,或呕,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红,口渴,心烦,胸中大热,舌或黑,狂言谵语,欲饮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无汗诸证。
”有冷瘴、热瘴、哑瘴之分。
症状体征一、症状1、好发于岭南及海南岛,以夏秋之季为多见。
2、急起寒战,壮热持续不退,烦躁不安,或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昏迷,或四肢厥逆、抽搐,或身目黄染,小便色黑如酱油样。
热毒内陷证(热瘴);寒战壮热,烦躁口渴,面红目赤,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或皮肤黄染,小便短赤或色黑,舌绛苔焦黑,脉洪或弦数。
清热解毒截疟。
寒毒内闭证(冷瘴):寒战较甚而热微,嗜睡,胸闷呕吐,或神昏不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厚,脉沉细。
温阳散寒、辟秽化浊。
用药治疗一、西医1、抗疟治疗:(1)蒿甲醚注射液,,80~100mg/次/天,首次加倍,连续5天,肌注。
(2)磷酸咯萘啶注射液,3~6mg/k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入或分次肌注,疗程2~3天。
2、对症治疗:高热应及时降温,抽搐可酌用镇静剂如安定或氯丙嗪,脑水肿应及时脱水,并及时抢救呼吸衰竭与休克。
二、中医耳针疗法:取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等。
单方验方:1、鲜马鞭草100~200g(干品减半),水煎服。
2、鲜青蒿200g,水浸泡15分钟,煮沸3分钟,分两次服。
3、柴胡、常山、槟榔、黄芩、半夏、乌梅、山楂炭、生姜、红枣。
水煎服。
乌烟瘴气的意思
乌烟瘴气的意思
乌烟瘴气
【乌烟瘴气的意思】乌:黑。
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
原指环境污染。
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附录成语(乌烟瘴气)的相关知识:
乌烟瘴气的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如今闹是闹了个乌烟瘴气;骂是骂了个破米糟糠。
”
乌烟瘴气的书写:乌;不能写作“鸟”。
乌烟瘴气的近义词:乱七八糟
乌烟瘴气的反义词:明月清风
乌烟瘴气的用法:用作贬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乌烟瘴气的组成:联合式。
乌烟瘴气的举例:目前社会上一些舞厅、录像厅管理混乱;乌烟瘴气;应当好好整顿一番。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郝玉松覃娜娜摘要:瘴字来源于障,瘴气最早写为障气。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
之所以推行土司制度,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一是高山、大川的阻隔,二是瘴气等致命疾病要素的存在。
有形的高山、大川尚可逾越,飘忽不定的瘴气成为中原人进入西南的魔障#土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土司辖区日益缩小,但土司辖区与烟瘴区一直高度吻合#改土归流不仅是人进瘴退的自然环境变迁史,而且是中央王朝统治者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偏见逐步消除的社会环境变迁史#关键词: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关于瘴气的研究,目前学界已经有了许多成果,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医疗史、环境史、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对瘴气展开了多方位的探讨。
冯汉铺从医疗史和病理学视角,讨论了瘴气与瘴病到底是什么疾病的问题;①龚胜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关注瘴病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②萧皤等人重点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口变迁与瘴气、瘴病的关系#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农作物引种对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号:15CMZ044)的阶段性成果。
①冯汉箫:《瘴气的文献研究》,《中华医学史杂志》1981年第1期$冯汉箫:《四川的瘴气及其防治》,《巴蜀科技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②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11清史论丛问题;®左鹏的研究着力点在瘴气、瘴病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②周琼研究了清代瘴气与生态变迁的关系。
③David A.Bello论述了瘴“与清代云南民族管理的空间结构。
④史料方面,赵桅编辑了《明实录》与《清实录》中的烟瘴资料。
疠气
疠气基本概述疠气又名戾气,病因学名词。
见《温疫论》。
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
戾气有多种,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
通过空气传染或直接接触传染,既可散发,又可成流行之疫。
《诸病源候论》卷十:“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疠气侵人,导致多种疫疠病,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病。
性状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聚、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等。
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又《诸病源候论·卷十》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疠气病邪有传染性,同时也指出了疫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
《温疫论·原病》说:“疫者。
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
”这里又明确指出了疠气病邪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而致病。
性质与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由于疠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而且常挟毒雾、瘴气等秽浊之邪侵犯人体,故其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作用于脏腑组织器官,发为何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且其临床表现也基本相似。
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选择性,从而在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的病证。
发生因素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1.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影响:疫疠的流行,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
一般来说,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易流行;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少流行。
壮医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二、名词解释:1、三气同步——壮医指天地人三气,同步指保持协调平衡。
2、谷道——壮医把食物进入体内得以消化吸收的通道称之。
3、水道——水为生命之源,壮医把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称之。
4、气道——壮医把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此交换的通道称之。
5、龙路——壮医指在人体内传输的通路称之(也称血脉)。
6、火路——(相当现代的人体神经系统)壮医指人体内传感之道的信息通道称之。
7、三气——壮医指:天地人三气。
8、本色甲:以甲色红活、甲体微曲、表面平滑,厚薄均匀、质地坚、月痕清,无斑纹瘀点为特点,为健康甲象。
9、心闷:又名心悸,自觉心慌、心跳、悸动不安,不能自主。
10、公药:针对阴证而设,凡具有温补阳气,驱寒毒,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壮药。
11、母药:针对阳证而设,凡具有寒冷、清热降火,消炎解毒类壮药多为母药。
12、药物熏蒸疗法:通过燃烧药物的烟火或煮药的蒸汽熏患处,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13、主药:又称头药,是针对主要病症或病因的药,主药是方剂中不可以缺少的部分。
14、帮药:帮助主药治疗主病辅助药物,或者针对兼证的药物。
15、引药:是指带领或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所,或调和药味,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16、毒:即毒邪,壮医认为壮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多数与感染毒邪有关,广义的毒是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狭义的毒是指具体的有害、有毒之物,并分痰、瘀等内毒和风、寒、热等外毒。
17、瘴气:是由于感受瘴毒而发的一类疾病,壮医民间称鸡鬼、闷头拜,即疟疾,以间歇性寒战、发热、高热、出汗为特征。
三、简答题:1、壮医理论体系特点是?答:1、重阴阳轻五行 2、重视三气同步 4、三道两路为理论核心5、理论起源早形成晚。
6、辩病为主结合辩证。
2、壮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
答:整体诊察, 诸诊参用, 辩病求本.3、简述白睛血管形态出现螺旋状、蜘蛛网状和横行血丝代表的意义。
答:螺旋状---表示躯体内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或者气滞血瘀,血液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
临床上往往疼痛、刺痛、灼痛现象出现。
中古时期“疫”“疠”之分
中古时期“疫”“疠”之分作者:郑言午来源:《寻根》2020年第04期疫病,因其传染性强、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原因,历朝历代都是政府极为重视的大事,稍有规模的疫情必被史官记录在册。
中古时期有关疫病的记载主要集中在正史《五行志》中,多以“疫”“疠”为共同语素,构成一组具有同义或近义的概括性词汇,如疫、大疫、疾疫、瘴疫、春疫、疫疠、瘴疠、饥疠、疠疾、疠疫、寒疠等。
那么“疫”“疠”之间有何不同?这还需从二者字义本源说起。
“疫”最早与行役有关,《释名》曰:“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
”(《释名疏证补》卷一《释天第一》)《温疫论》曰:“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文作‘殳’加‘疒’为‘疫’。
”(吴有性:《温疫论》下卷《正名》)范行准先生认为:“古时本起于丛集多人生活于一处的军队负殳从事战争,故称为‘’,后作役,因病加疒为、,后又简而径作疫。
”(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这种说法在甲骨文中得到了印证,卜辞中就常见“疒役”一词,如“甲子卜贞疒役不”(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其中“”同延,有蔓延之意,可见商人已有模糊的疫病概念。
《说文》曰:“疫,民皆病也。
”(《说文解字》卷七下《疒部》)《集韵》引《字林》曰:“疫,病流行也。
”(《集韵》卷七《去声上·至第六》)由此可见古人对“疫”的最初认识是具有流行性、会在人群中广泛发作的一类疾病,而后逐渐了解到某些疫病会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如《释名》曰:“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
”(《释名疏证补》卷一《释天第一》)《论衡》曰:“温气疫疠,千户灭门。
”(《论衡》卷二《命义篇》)到了中古时期,医者已有明确的“疾疫相染”观念。
《肘后备急方》提出“断温病令不相染”(《肘后备急方校注》卷二《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的隔离方案;《诸病源候论》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
”(《诸病源候论》卷十《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认为因“乖戾之气”而得病是具有传染性的;《千金方》则引《小品方》来论述“伤寒”与“温疫”的异同,并专开“辟温”方以预防疫病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