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两条线索:1、明线:从核研究、航天技术、农业新品种研究、计算机应用、生物技术五方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2、暗线: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政府发展科技的战略决策。

这两条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决策,是科技成就取得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

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稻对人类的贡献用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培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出时间:2008年11月日--- 日总第课时教学过程:出示科技一览表,学生看书完成一、新中国科技发展概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引言部分,了解两个问题: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B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制订了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D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雄厚了人才储备;E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主要领域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和农业新品种研究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1)决策:发展________,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Word版含解析

探究点对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一场“革命”的理解史料导入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曲志红《永远执著的美丽》互动探究(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袁隆平在水稻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2)据史料,分析袁隆平能够作出上述贡献的原因。

(3)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袁隆平研究的重大意义。

名师精讲(1)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

袁隆平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杂交水稻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革命性突破。

(2)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一次农业上的革命。

杂交水稻不仅种植面积广,而且增产增收创效益,有助于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之间的矛盾,解决粮食问题。

(3)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又是一次世界性的革命。

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是为了解决世界上粮食不足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杂交水稻在世界性粮食短缺等难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题】“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科技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④中国载人航天试验成功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题目立意:本题旨在通过对中国科技成就的把握,考查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指导:②③都是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科技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①是十年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④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

【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导学【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学习重点】863计划、“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学习难点】科技战略的发展的侧重点;杂交水稻【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自近代中国,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

你知道“863计划”?你知道“星火计划”?你知道“火炬计划”?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会对我国建国以后,科技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由此导入新课。

【知识梳理】1、研制:⑴20世纪60年代⑵1973年⑶2001年2、影响⑴中国⑵国际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4.在生物技术方面,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第七单元现代的科技、教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习目标】“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学习过程】小结:抓住几个关键时间:196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0:(文革时期)1973:(文革时期)200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活动二:【合作探究】1.新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什么要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2. 材料如果60年代以来,还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段话的?3. 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二靠袁隆平,你怎样来理解?活动二:【巩固提升】1.197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主要新闻可能是关于()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 B.颁布《义务教育法》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杂交水稻“南优”2号首次培育成功2.“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事件是指()A.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B.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D.成熟的长征系列火箭技术3.下列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4.“感动”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A.农业科技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食品流通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5.一位老工程师回忆文革时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7.19名师教案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7.19名师教案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年级班级姓名课程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导入新课]播放中国“元”级潜艇下水视频。

导入建国之后中国在科技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除了国防科技外还有哪些成就?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科技的进步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复习回顾:从古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古代近代新中国[自主学习] 新中国科技的振兴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合作学习] 1.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读读想想“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苏联撤走支援中国建设的专家时,赫鲁晓夫曾扬言:“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再过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来!”(结果是中国1964年原子弹爆炸,苏联赫鲁晓夫下台)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课堂辩论有人曾说:如果那时中国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

对于搞原子弹、氢弹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③角色体验假如你是一名中方外交部发言人。

当某位西方记者针对中国“两弹一星”提出这样的观点:“两弹一星”对中国周边国家及亚洲地区构成威胁,对此你如何回答,既驳斥这位记者,又表明中国拥有这些技术的坚定立场?引导:研制必要性、使用和平性(国内核电,维护世界和平)、技术不扩散性、战略目标转移。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科技发展的时间轴,让学生初步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概况。
2.讲解: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铁技术等重大科技成就,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在国家战略、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科技发展的时间轴,让学生对我国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观看时间轴上的关键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建国以来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科技成就。接着,我会展示时间轴,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各个时期的科技成就。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认识到我国科技成就是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
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投身科技事业的热情。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4.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动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本章节教学内容以建国以来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为主线,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旨在让学生掌握科技发展的基本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成就,提高学习兴趣。

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七单元第19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及作用。

本课在内容上承接了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又连接着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及运用。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Ⅰ、必修Ⅱ学习,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

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学习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及地位、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识记新中国在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重大成就;通过列表归纳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归纳分析能力;通过这些成就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列表归纳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各项成就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地位、意义;借助多媒体,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表格分析、影视、图片等再现的历史情景,学生认识我国科技成就在许多领域内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而有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培养危机意识,增强使命感、激发为振兴祖国发愤读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及对策]本课重点: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本科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关注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策: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新中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分析其作用和地位;借助于多媒体,通过歌曲《东方红》,影视资料“常娥一号卫星发射”以及大量图片渲染气氛、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许,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乘着“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是中华民族太空计划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式事件。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提示: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等。

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国防科技1.“两弹一星”战略(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______和________的垄断。

(2)实施:①原子弹:____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②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________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__________试验成功。

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的发展(1)____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____________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2003年,“____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______升上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杂交水稻技术1.发展概况(1)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____优势的第一人。

(2)联合国________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聘请袁隆平为________,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参考教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参考教案1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Ⅰ号”计算机;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这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2)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突破。

2.理解科学技术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重和对科技的关注,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科技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建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突破,内容包括:1.原子弹、氢弹试验的成功;2.卫星、载人航天的突破;3.汶川地震抗震救援装备的升级;4.5G技术的领先发展;5.其他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及科学家事迹。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在原子弹、氢弹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突破。

2.了解中国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成就和突破。

教学难点:1.如何在短时间之内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突破。

2.如何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上面的内容导入本课内容。

首先向学生强调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的日益重要地位,然后向学生展示1984年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的视频。

2.主体环节(1)分析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发展介绍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三次试验和取得的成就以及相关科学家的贡献。

(2)分析中国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介绍中国在航天、航空领域的重大成果,如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

(3)简述中国在汶川地震后的科技帮助介绍中国在汶川地震后投入了大量科技装备进入救援工作的情况,如震后突破制作的指纹辨识仪等。

(4)介绍5G技术介绍5G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情况,以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5)其他科学技术成果及科学家事迹介绍其他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如人造太阳等,以及相关科学家们的事迹。

3.总结环节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思考科技创新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解,视频展示,案例分析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评价教学效果,争取让学生真正理解科技创新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课稿1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课稿1
3.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成就调查、采访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式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候爆炸成功的吗?”、“谁能来说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等,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互动。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提问、解答、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2.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知识、交流观点,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与科技成就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科技发展的伟大历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科技成就的认识和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4.联系现实:将科技成就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

【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专题概述(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余年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

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共和国的文化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

“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及十年文革,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挫折,对教育,科学等文化事业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但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中,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在“双百”与“双为”方针的共同指导下,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科学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教材分析】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爆发前,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和成就。

教师需要让学生依据教材理清线索即可,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科技发展。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影片资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是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三维目标●学科素养】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Word版含解析(1)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Word版含解析(1)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②含义: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③目的: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④重大成果a.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b.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⑤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载人航天技术①背景: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②成就: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③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例1】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

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

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解析:抓住关键信息“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中国发展航天技术和登月技术,其前提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答案:B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杂交水稻培育的背景①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设计: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设计: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重点
新中国科技成就及作用、特点、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对科技成就的史实的学习得到历史智慧
教法
主题教学,角色互换,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பைடு நூலகம்
史实记忆,史料分析,归纳总结,分析演绎,历史比较法,辩证法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及时间预设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二、目标落实过程
1、主题一:我们的成就(角色换位,学生上课,教师提问,拓展主题内容的宽度)
5、主题五:成就的反思(师生合作,反思所学,拓展思维,梳理方法,提升素养,双向成长,收获幸福,增加主题内容的温度)
1、学生通读课本,填导学案上的空空;
2、带着完不成的任务看PPT投影,选5名学生上台当“老师”,解读文字、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教师以学生的身份不断发问,帮助“小老师”完成解读和填空任务、再识记史实,预计20分钟。
科目
历史
课题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能力目标】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作用、特点、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对科技成就的史实的学习获得史学思维和方法;
【情感价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超越世界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也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祖国振兴发愤读书的志向,培养对生命终极关怀的人文情怀,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
成就二:引领人类走向太空的航天科技
成就三:解决全球吃饭问题的农业科技
成就四:领跑世界的计算机科技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深入浅出:本节课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技成就背后的原因。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精神。
3.小组合作活跃互动:本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探讨科技成就背后的原因。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相互交流,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技事业基础薄弱,但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依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拥有核武器和卫星技术的国家。
2.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工作者们的艰辛付出和伟大精神。
3.提问互动: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突破?
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他们认识到科技成就与国情的相互关系。
4.通过对科技成就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科技成就背后的原因,了解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挑战。同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过程与方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了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重大科技成就为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成就背后的艰辛与喜悦。结合时事,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科技成就对国家的重要性。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学习目标】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及载人航天等科技成就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阅读本节课的导言,结合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环境,思考为什么建国后不久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活动二:了解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阅读教材,①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在“文革”前、“文革”中以及“文革”后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②设计、完成《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览表,要求包括时间、重大成就和意义(作用);③分类概括、整理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活动三:结合国际形势,围绕朝鲜、伊朗核问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A.发展载人航天技术 B.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C.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 D.发展火箭与卫星技术2.“两弹一星”是指()A.原子弹、氢弹、地球资源卫星 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①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4.中国下列科技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③“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④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B.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6.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案-19_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教学设计_教案_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案-19_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2 过程与方法: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

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2)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3)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2.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2 教学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历史比较、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分析图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
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3、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练的讲述本节
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神七任务的成功,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

表明我国的科技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科技成就,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生答)从而进入新课。

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目的:为了打破、等国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反对核威胁。

2、成就: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成功。

③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实验成功。

④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为世
界上第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2)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①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的战略决策。

②成就:2003年10月15日,载着杨利伟的“”飞船成功升空。

③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杂交水稻培育的背景: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关乎国计民生。

(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许多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

是他们中杰出代表。

2、杂交水稻的培育的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发现水稻。

(2)1973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3)2001年,袁隆平获得“”
3、杂交水稻培育的影响:
(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的第一人,多次获得,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的吃饭问题。

(3)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聘请袁隆平为,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1)背景: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中国开始计算机研制工作。

(2)成就:
1983年,研制出“”
越来越先进的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

(3)地位:
中国高性能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4)意义:
加速了国家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
A、1965年,人工合成在中国首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的时代。

B、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技术改良、治疗人类
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
①开辟了人工合成的时代。

②为提高国民和作出了贡献。

探讨问题:
问题一: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而原子弹、氢弹等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研制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热爱和平的初衷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
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根据上述材料讨论中国建国之初有无必要研制研制核武器?
正方:
反方:
教师小结:
补充:根据课本回答中国在核能的和平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二: 材料一:
两弹一星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邓稼先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都很薄弱的艰苦条件下科技事业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问题三:
想一想,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一是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

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

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

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问题四:
材料:“谁掌握了科学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钱学森结合你身边发生的变化并联系材料说说建国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了哪些作用?
归纳总结一:通过表格整理新中国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
归纳总结二: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是哪些因素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大发展?
归纳总结三:
从今天的学习中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课堂巩固练习:
1、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一届人大会上
C. 全国科技大会上
D. 全国政协大会上
2、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3、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4、“两弹一星”是指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5、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稻解决国人吃饭和世界粮食问题
D.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