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历史沿革
陕西省的历史和由来
陕西省的历史和由来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的中游,东边是山西省、河南省,西边是宁夏、甘肃省,南边是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北边是内蒙古,至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76.21万人,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在古代历史上,先后共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朝代在陕西建都。
陕西地区有人类诞生初期的西安蓝田猿人,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杨官寨遗址,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
古为雍州、梁州之地(陕北、关中属雍州、陕南为梁州)。
周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经牧野之战,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养马有功,周孝王将“秦”(据说曾在今天的甘肃省天水东南)这块土地封给了他,秦国也成了周的附庸。秦穆公时,国力强盛,又打败了东方的晋国,占领了整个关中。由于陕西其地春秋时为秦国,所以简称秦。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今西安,咸阳一带)为首都,并把全国划分为36郡,今陕西境内有上郡、北地郡、汉中郡。
秦亡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把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分封给秦朝的三名降将:章邯为雍王,治咸阳以西地区,都废丘(今咸阳兴平市);司马欣为塞王,治咸阳以东地区,都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董翳为翟王,治陕北地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一带)。将应封为关中王的刘邦分封到偏僻的汉中区域。
陕西历史
陕西各县来历
陕西省名、九个市名、八十六个县名的来历。(陕西娃必备)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陕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陕西省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
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把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分封给秦朝的3名降 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地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县);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 地区,都栎阳(今陕西临潼县);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地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一带)。 陕西代称“三秦”一词由此得名。公元前206年8月,汉王刘邦军偷渡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以 东),袭击关中,章邯自杀,司马欣、董翳投降,陕西遂为刘邦所占。公元前202年,楚汉 之争以项羽失败而告终。
1978年春,在大荔县西北解放村附近发现一具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化石年代经鉴 定距今约20万年左右,属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大荔人介于晚 期猿人和新人阶段之间,其体质形态明显进步于猿人而落后于现代人。在大荔人遗址发现 的动物化石和石器表明,他们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其时代属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陕西省历史沿革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演变可大致分为史前文明时期、西周时期、秦时期、 西汉时期、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1949年l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陕西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史前文明
1963年7月,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 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 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 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 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 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 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 亦可称“陈家窝人”。 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 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 升相当。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公王岭和陈家窝古猿人化石层位先后有三个不同的数据。一 般可以说公王岭距今约100万年左右,其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陈家 窝化石距今60万年左右,属中更新世中期。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旧石 器时代人类使用的许多生产工具,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 尖状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石块原状,适于手握。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复刃四 种形式,用于刮削木制工具和剥取兽皮。这些工具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多不经第 二步加工即行使用。公王岭还出土了40余种动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这些动物化石中具 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剑齿象、大熊猫、爪兽、毛冠鹿、水鹿等。这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 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林木丛生,很适合于原始人类繁衍和生 息。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第一节陕西
【特产与美食】
陕菜,自成体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陕西饮食以品种繁 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 石子馍:石烹遗风 臊子面:即长寿面,皇亲国戚庆寿面。
【特产与美食】
著名宴席
【特产与美食】
著名小吃
灿烂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蓝田猿人:1963年发现,全国发
现最早、最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
石。
半坡遗址:距今6000年,1953年
发现,母系氏族公社典型。
【历史沿革】
陕西得名始于西周。周、召二公以陕陌(在今河南 省陕县西南)为界,分陕之东、陕之西而治;春秋战国 时陕西为秦国之地,故简称“陕”或“秦”;秦朝建立 后陕西大部分地区属内史及郡级行政区划,从此关中也 被称作“三辅”,即中央政府的三个最主要的辅助区域 ,治所均在长安城。
司马迁:《史记》
温伟:韦庄与温庭筠,花间派代表作家
乐府三绝:《秦妇吟》、《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文化艺术】
文学:
矛盾文学奖
贾平凹的《秦腔》
陈忠实的《白鹿原》
【文化艺术】
秦腔 (中国传统戏剧剧种)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 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 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 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 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 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陕西历史
陕西历史
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历史悠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
一、文明发祥
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二、农业发祥
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
三、对外开放发祥
陕西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3000多年前,陕西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从两汉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四、文化发祥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陕西简介PPT课件
02
历史与文化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有着丰富的史前文化,如半坡文
化、蓝田人文化等。
古代时期
陕西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先后经历了西 周、秦、汉、唐等重要历史时期,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重点领域
陕西将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重 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和发展。
重点项目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陕西将实施一系列重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电 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以及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
对外交流与合作
对外交流
陕西将加强与国内外各界的交流 与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技术 和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
陕西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西安、咸阳等城市为中心,涉及半导体、集成电 路、新型显示等领域。随着国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陕西的 电子信息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点企业与项目
延长石油集团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企业之一,延长石油集团在陕西经济发展中具有重 要地位。近年来,延长石油集团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 争力。
科技创新
科研实力雄厚
陕西省简介
陕西省简介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也称“三秦”,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也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起点。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14%,在各省区中排第11位。从整个地形看,南北长、东西窄,两头高、中间低,由关中盆地、陕南秦巴山区与陕北黄土高原构成三个各具特征的自然区,其中关中盆地又号称“八百里秦川”。
政府网站:/
1.1人文状况
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化发祥地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公元前28世纪左右,黄帝、炎帝就曾在陕西活动过。从西周到唐朝,有14个王朝在这里建都,长达1100多年。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遗存,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中国之首。全省拥有各类文物景点3.5万余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7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干陵、司马迁墓、勉县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墙、佛教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法门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风法门寺塔、高陵三阳寺塔、泾阳的崇文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子长县钟山石窟以及蓝田县水陆庵雕塑、西安碑林、耀县碑林、略阳碑林、摩岩题刻的代表陕南的石门栈道题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骏、汉茂陵石刻、唐干陵石刻和唐桥陵石刻、以及众多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唐代艺术馆、咸阳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干陵博物馆、临潼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耀州窑遗十博物馆、司马迁纪念馆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
陕西及陕北
洛川县
宜川县 黄龙县 黄陵县 总计
1886
2939 2383 2288 36712
21 凤栖镇
12 丹州镇 5 石堡镇 13 桥山镇 227
自然资源
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延长油矿 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 现已探明石油储量14 亿吨,煤炭115亿吨, 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 万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陕北的历史变迁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xiǎn yǔn),白狄, 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dǐ), 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 后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变 迁的悲喜剧; 在陕北——中原华夏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 交流,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 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 ——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 农耕业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到隋唐时期,陕北 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 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1212
2144 428 1881 2043
22
26 8 22 31
银州镇。
佳芦镇 宋家川镇 宽洲镇。 双湖峪镇。
总计
43578
335
资源优势突出
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 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 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 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 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 26%; 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 成部分。
陕西地理历史沿革及自然环境
陕西地理历史沿革及自然环境
1.陕西地理历史沿革
陕西,即陕,也叫秦。“陕”是指河南省陕县西南方向的陕陌,陕陌是“陕西”,陕西又被称为“三秦”,陕西按地域特点划分为三大自然地区:关中,陕北,陕南。
陕西的省级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秦朝将陕北设为桑郡,秦始皇一统六国,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陕西仅存上郡、汉中两县,渭河流域建有与州同级的内庙。西汉时期,沿袭秦朝的郡制,维持桑郡、汉中,分为与县同级的三个行政区,称“三宝”。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右扶风(主管咸阳西部地区)、左丰毅(主管渭河以北地区)并到达中下游洛河。汉武帝在位时,设13个郡督督县,实行集权。此后,总督改为州,行政长官为州牧或州长,完成州、州、州三级制度。
三国时期,今陕西大部地区为颍州、荆州、宜州所辖。西津王朝几乎与三国时期相似。从东晋统一到隋朝,国分南北两百多年,战乱频繁,行政区划十分混乱。
唐初进行州、县、县改革,全国共有10条道路,道路治理州县。今陕南属山南路,关中、陕北属关乃路。宋代改道为路,今陕西省大部属龙兴县道,位于今西安。甘肃省天水市也位于今。这两条路在宋初分裂为陕西路,故俗称山西路。今波坪、镇坝以西为李州路,位于今汉中市境内。今宁山川东属北京西南路,官设湖北省襄樊市。今神木、府谷、嘉县三县属河东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仍沿用公路系统,完全位于陕西省京兆府路和燕禄路。
元朝的政治中心称为中蜀州,各地流域称为兴中州,简称兴城。陕西省的管辖范围不仅包括今陕西全省,还包括内蒙古中部池藻盟以南地区和甘肃省兰州以东地区。明朝,以元姓制度为基础,在全国(不包括北京和南京)设立了13个使节。清废止,并为省,清共十八省。
陕西省地理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园地面积68.1万公顷,林地面积1020.3万公顷,草地面积313.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30.8万公顷。
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积74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0%;高原面积926.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0%;平原面积39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0%。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地形地貌
【陕西地型地貌】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西简要介绍
陕西,是一个古老而神奇又充满现代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省份。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于西部地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长达1180年的历史中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唐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里谱写了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辉煌篇章。在现当代,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圣地”。
陕西,自然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较好。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居全国之首;陕北将成为中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重要的能源接续地;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中药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
陕西,科技实力雄厚,是全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陕西,自然景观奇特,人文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的故乡。陕西的文化创作以彩纷呈,对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跃。
伴随改革开放30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由相对滞后,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基础设施不断完产、特色产业蓬勃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区域合作日益加强。今天的陕西,充满生机和活力,随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和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形成,成为中国西部神奇的开发热土。未来的陕西,前景灿烂,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必将成为西部强省。
陕西历史故事
陕西历史故事
陕西历史故事有很多,比如:
1. 太公钓鱼:商纣王时期,姜子牙因不得重用,钓鱼故意掉在纣王宫
殿附近。纣王的宠臣殷洪和苏妲己听闻此说,特地到河边观看,发现
姜子牙的钓法不同凡响,于是邀请姜子牙到家里做客。姜子牙在殷洪
家用计,促使殷洪和苏妲己夫妇二人反目,并揭穿妲己的狐媚之计,
使得姜子牙劝降了殷洪。姜子牙成功除掉了纣王两个宠臣,于是被封
为大将,率领大军替文王伐纣,成就了灭商兴周的千秋大业。
2. 金城公主:唐朝时期,吐蕃王为示亲善,要将自己的女儿金城公主
嫁给当时的皇帝。嫁妆非常丰厚,却没料到公主入宫之后不服水土,
生病发痘。小皇帝也未能幸免。小皇帝因得不到治疗而见怒于神佛,
随即削发为僧,跟公主一道跑到昆明池畔居住,希望这对患难夫妇能
够回归原配。最后还是在边境士卒的帮助下,才得以重新回到皇宫。
除了以上两个故事外,陕西历史还有张骞出使西域、李白斗酒诗百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武则天与无字碑等故事。
陕西公共基础知识
陕西公共基础知识
陕西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华北地区中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其具有丰富的公共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陕西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著名的风俗习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
第一节:地理特点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东临黄河,南接秦岭,北濒渭河,几乎处于中国的中心位置。陕西地势东高西低,地形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主要的地貌有黄土高原、丘陵和广大的河谷平原。陕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这些资源为陕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二节:历史文化
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陕西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和古都,有着光辉的过去。陕西是中国封建帝国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朝代都起源于陕西,如周朝、秦朝和唐朝。陕西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的所在地,其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第三节:名胜古迹
陕西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展示了陕西的独特魅力。首先是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
事博物馆。其次是华山,被誉为中国五岳之一,因其险峻的山势和壮
丽的风景而闻名于世。还有古城西安,以其古老的城墙和丰富的历史
文化而吸引游客。除此之外,陕西还有一些其他著名的景点,如大雁塔、小雁塔、韩城古城等。这些名胜古迹代表了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
遗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第四节:风俗习惯
陕西的风俗习惯也是陕西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陕西人民有着
陕西历史故事
陕西历史故事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这片古老的土
地孕育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其中有许多令人感慨万分的传奇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和大一统的工作。而且,他还发动了修筑万里长城的工程,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他统一文字、度量衡,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
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中国共产党和国
民党合作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国民党军队在西安失利,蒋介石
被迫和毛泽东等人进行了长达数周的谈判,最终达成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协议。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再次,我们要提到的是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陕北地区是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重
大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我们要提到的是秦岭山脉。秦岭山脉是中国的五大山脉
之一,也是中国的分水岭。在秦岭山脉上,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如华山、兵马俑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陕西历史故事丰富多彩,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
史文化内涵。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更好地了解中
国的历史文化,珍惜我们的历史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陕西概况文档
陕西概况
简介
陕西,简称“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中部,东邻河南省、山东省,南接湖北省,西连甘肃省,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与山西省交界。陕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省份之一。
地理概况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总面积约20.56万平方公里。陕西地势起伏,地貌类型多样,主要由秦岭、巴山和黄土高原组成。秦岭山脉横贯陕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秦岭南麓是乾陵、华清池等著名景点。黄土高原则占据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陕西还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渭河是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之一,沿岸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咸阳等。
历史沿革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省份之一。
商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 unified Chinese state(the first unified Chinese state in history) - 秦国。秦朝的建立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封建制度的新纪元。
汉朝时期,陕西成为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之一,被称为“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中国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时期,陕西继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当时的长安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对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代以来,陕西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社会动荡。中国共产党革命在延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陕西省地理知识点
陕西省地理知识点
陕西省地理知识点
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陕西省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节陕西地理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一、陕西地理历史沿革
1.与陕西省接壤的八个省、市、自治区: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重庆、湖北、山西、河南。
2.陕西地理在全国的位置: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
3.三秦的得名:秦亡后项羽大封诸侯,将秦故地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
二、陕西的行政区划
西安的九区四县: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临潼区、阎良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三、陕西的人口
1.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为3605万人。
2.陕西有回、满,蒙古等46个少数民族。
第二节陕西自然地理
一、陕西的地形地貌特征
(一)狭长居中的地理位置
陕西省位于我国腹地中部偏东,南北纵长约880公里,东西横宽160~490公里。海拔最高点是秦岭主峰太白山(3767米),最低点为白河县的汉江水面出省出(170米)。
(二)“动”、“静”不同的地质基础
陕西由北向南存在着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秦岭褶皱带、大巴山过渡带等4个地质构造单元。
(三)山、川、原、丘、沙地貌景观较全
陕西省地貌从北向南,自东至西均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性、具地带分异现象。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有无定河、延河、泾河、渭河、嘉陵江、汉江、丹江等。
二、陕西的地形地貌分布
(一)陕北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历史沿革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演变可大致分为史前文明时期、西周时期、秦时期、西汉时期、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1949年l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陕西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史前文明
1963年7月,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称“陈家窝人”。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公王岭和陈家窝古猿人化石层位先后有三个不同的数据。一般可以说公王岭距今约100万年左右,其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陈家窝化石距今60万年左右,属中更新世中期。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许多生产工具,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尖状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石块原状,适于手握。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复刃四种形式,用于刮削木制工具和剥取兽皮。这些工具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多不经第二步加
工即行使用。公王岭还出土了40余种动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这些动物化石中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剑齿象、大熊猫、爪兽、毛冠鹿、水鹿等。这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林木丛生,很适合于原始人类繁衍和生息。
1978年春,在大荔县西北解放村附近发现一具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化石年代经鉴定距今约20万年左右,属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大荔人介于晚期猿人和新人阶段之间,其体质形态明显进步于猿人而落后于现代人。在大荔人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和石器表明,他们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其时代属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存在陕西西安、临潼、渭南等地多有发现。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为典型。半坡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主要经营农业,同时从事家畜饲养、捕鱼打猎和采集等。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锛、凿、刀、铲、敲砸器、磨棒、磨盘、箭头、网坠纺轮等;骨器有骨针和鱼钩等。当时种植的谷物是粟,蔬菜有白菜、芥菜。农业和采集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主要从事渔猎。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钵、盆、碗、壶、瓮、罐、瓶等。在一些陶器上有红底黑花彩绘几何图纹和动、植物图象,表现了半坡人对绘画、彩塑艺术的了解和使用;有些陶器上还刻划着笔划简单的符号,共22种113个,如×、+、I、K等,可能为记事记数的符号;特别是在遗址里发现的利用重心原理制作的便于从河中打水的尖底瓶,表明半坡人对物理知识已有了解和运用。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男女分葬和同性合葬墓表明,半坡人实行族外婚,本氏族不能结婚,死后
夫妻各自埋在自己氏族的公共墓地里。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龙山文化在陕西以临潼“康家文化”和长安“客省庄第二期文化”为代表,距今约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石斧体形圆扁,磨制得非常光滑;石铲大而薄,刃部锋利;还发明了镰刀。除石制工具外,还有了蚌器。畜牧业也繁盛起来,仰韶文化时期只有狗和猪,这时又有了马、牛、鸡。男女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子的随葬品中大多是劳动工具和工艺工具,而妇女多是纺轮、锥、针一类物品,这说明男子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工具制造,妇女则着重从事纺织、缝纫一类活动。
西周时期
陕西从西周时期起,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周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族始祖名弃,“好耕农”,“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帝舜……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日后稷,别姓姬氏。”弃传了三代,到公刘做部落首领时,率族众迁到分阝(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以后经过九代,即古公亶父(约公元前l2世纪)作首领时,周人渡过漆水,翻过梁山,来到渭河北岸岐山南麓一块美丽富饶的黄土平原定居,并用自己的族名命名这块土地叫“周原”(今陕西扶风县同岐山县交界处)。古公亶父在这里指挥族人开垦土地,挖渠排水,种植庄稼,发展农业;营建庙堂、宫殿、住宅,修筑城墙,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并多次打退前来骚扰的戎、狄部落。正式定国号为“周”,表明周人跨进了阶级社会——早期奴隶制。
古公亶父传季历,季历传姬昌(周文王),这段时间周国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全部占有了关中平原。公元前1136年左右,周文王把国都从周原迁到了沣(今陕西长安县马王村一带)。周文王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继立,于公元前1133年又迁都于镐(今长安县斗门镇一带)。武王以岳父姜太公为师,弟周公旦为辅,继续向东发展。约在公元前l027年(武王十年),经过牧野之战,周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
西周是在陕西境内建都的第一个全国性王朝。“陕”这个地名,是在西周初年出现的。周初分封,周公和召公的封邑以陕(今河南省陕县西南)为界,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后人因此称陕以西地区为“陕西”。西周时期,陕西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具有了较大改进,出现了适宜于快耕和扒地除草的耜和镈,休耕轮作制度逐渐推广,开始使用绿肥和堆肥,并已有了完整的沟渠灌溉系统。《诗经》里描绘了当时的农田作业情况:许多人在土地上耦耕,结果获得了大丰收。谷子象梳篦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有城墙那么高。在手工业方面,当时有冶铸、陶瓷制造、玉石和骨角制作、制革、纺织等。青铜器的制作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不仅凝重典雅大方,同类型器物有了成组配套产品。而且铭文字数增多,最多发现有近5000字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艺术珍品。
西周从周昭王之后,逐渐走了下坡路。特别是周幽王执政后,荒淫无道,国势急遽衰微。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被幽王所废的太子宜臼的外祖父)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次年,周平王将京城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