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金支付工具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研究
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到现在的电子支付、移动支付,非现金支付方式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支付方式。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不禁要问:非现金支付是否会成为现金的替代品?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究竟如何?本文将着重研究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并分析非现金支付的优势和劣势,探讨非现金支付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非现金支付的发展现状非现金支付是指通过电子手段进行支付的方式,包括信用卡、借记卡、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受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1.23万亿笔,金额达931.93万亿元。
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目前,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无论是购物、餐饮还是交通出行,非现金支付方式都已经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特别是移动支付,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接受移动支付。
1. 便捷快速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捷快速。
无论是信用卡、借记卡还是移动支付,都可以在瞬间完成支付,节省了人们的时间。
2. 安全可靠相比于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信用卡和借记卡可以进行密码验证,移动支付还可以使用指纹、面部识别等多重验证方式,大大提高了资金安全。
3. 跨越地域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实现跨地域、跨国家的支付,方便了国际贸易和旅行支付。
4. 促进消费非现金支付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随意地进行消费,不再受到现金数量的限制,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长。
随着非现金支付方式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对现金的替代作用也日益凸显。
非现金支付结算对现金流通的影响研究
R e s po ns e N M o ho l s k of L t C e y O Re D .L N X 1 n no vat on S l i
增加 1 %促 进 了现 金 支 付 结 算 量 增 加 03 .3% 。银 行 卡
.
一
一
一
一
i
’ 。。 07 5
一一 一
一
I
I
兑 等 工 具 结 算 量 与 流通 中 现 金 对 相 关 单 一 冲 击 的标 准
差 的 (±S ) 的 动 态 反 应 。 D
。 / 05 / 一 2 /
。。。
、 一
一一 一一
— —一
一 J
(三 )实 证 结 论 。
图 2 L 2对 L NX NM 的脉 冲 响 应
R es p on se of LN M o h ol t C es ky
图 3 L NX3对 L NM 的脉 冲 响 应
由多 元 线 性 回 归 分 析 和 脉 冲分 析 可 以 看 出 ,在 非
150 一 — — ——
图 1 L NX1对 L NM o ho l of L t C es k y O Re . .L N X 2 nn ova to n S O I i
—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使 用 主 体 方 面 。
现 金 支 付 结 算 工 具 中 ,银 行 卡对 于 现 金 结 算 的 “ 量 增 替 代 ” 效 应 明 显 ,而 票 据 和 汇 兑 等 结 算 工 具 对 现 金 结
算 的 替 代 效 应 较 弱 。 这 是 由于 银 行 卡 是 作 为 存 款 货 币 发 挥 交 易 媒 介 作 用 的 ,而 票 据 和 汇兑 等 结 算 工 具 则 更 多 地 被 用 于 大 额 结 算 ,因 此 银 行 卡 无 论 在 使 用 或 保 管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货币政策是央行管理监管的重要工具,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行为。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两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理论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货币供给观点、利率传导观点和资产价格观点。
首先,货币供给观点认为,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通过银行储备金率和央行拆借利率等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的波动。
特别是,央行通过注入或减少货币流通量,影响市场上货币价格,从而对通货膨胀以及实体经济造成影响。
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经济主体中长期预期的影响。
其次,利率传导观点认为,央行改变政策利率,会影响市场上的所有利率,进而影响经济与金融领域各个方面的行为。
这种传导机制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涵盖了市场金融机构以及现代货币政策中的各种常见政策手段。
当然,这种传导机制在不同的国家和经济环境中,其效果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最后,资产价格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化又会影响实体经济活动。
这种观点通常被用于解释金融市场的泡沫或危机等现象。
但是,在长期内,资产价格观点的有效性相对较低。
以上几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为货币政策传导所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主要是考察央行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以及把它和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行为联系起来。
在国际上,一般采用VAR模型来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它能够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和分析。
同时,也能够对政策措施做出及时反应,并有针对性地响应市场变化。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市场环境,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热点大部分在于三个方面。
1.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利率法则,通过改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来调节市场利率。
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会通过研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人民币贷款、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来确认。
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研究
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支付,这些非现金支
付方式已经取代了人们手中的现金。
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替代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使得传统现金支付方式逐渐被淘汰。
事实上,如今的很
多场所已经不再接受现金支付了,例如高速公路、机场、酒店等场所,这些场所只接受非
现金支付方式。
在一些国外的城市,如瑞典和丹麦等地,现金甚至已经被禁止使用。
可以说,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取代了现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少的一部分。
其次,非现金支付方式在交易安全、便捷性方面的优势,也是其取代现金的重要原因。
非现金支付方式不仅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节约时间和精力。
通过非现金支付方式,人们可以在家中、办公室或任何地点便捷地完成支付,无需频
繁出门换取现金,减少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务。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替代效应也愈发明显。
如今的很多
支付方式都采用了移动支付的形式,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支付行为,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
非现金支付方式的依赖性,为非现金支付方式替代现金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础。
总的来说,非现金支付方式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不断被优化,尤其是在便捷性、安全性方面的表现,更是催化了其取代现金的进程。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非现金支
付方式在未来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
无现金支付方式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分析
无现金支付方式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现金支付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现金支付方式指的是通过电子设备、网络系统或移动通信技术等进行支付交易,如银行卡支付、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
这种支付方式的兴起,不仅便利了消费者,也给市场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无现金支付方式促进了贸易和消费的增长。
传统的现金支付存在安全隐患和便携性不足的问题,而无现金支付方式可以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体验。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子钱包等设备进行支付,无需携带大量现金。
这种便利鼓励了更多的人进行购物,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同时,无现金支付方式也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更方便的支付手段,打破了传统支付的地域限制,拉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其次,无现金支付方式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
与传统的现金支付相比,无现金支付方式可以实现实时结算和快速交易。
支付过程简单快捷,避免了排队等待和找零的时间浪费。
同时,无现金支付方式通过数字化的交易记录和安全的支付平台,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
这种安全性对于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都至关重要,减少了现金交易带来的风险。
第三,无现金支付方式改变了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
随着无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传统实体店铺面临着线上支付的竞争。
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崛起,带动了网络零售和在线服务的兴起。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电子商务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同时,金融科技企业借助无现金支付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推动了市场经济向更加开放和竞争的方向发展。
然而,无现金支付方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是支付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无现金支付方式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可能导致身份盗用、金融欺诈等问题。
其次,无现金支付方式可能加剧社会的数字鸿沟。
在农村地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网络覆盖和支付设施相对薄弱,导致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无现金支付带来的便利。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使用的替代及对现金需求的影响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使用的替代及对现金需求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出,非现金支付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使用的替代作用和现金需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对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使用的替代及对现金需求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金支付工具交易作用一、当前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当前,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传统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
非现金支付又分为支票、汇票、信用卡和银行本票等。
具体说来,支票又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只能提取现金,转账支票用于转账。
汇票又分为银行汇票和承兑汇票,银行汇票根据出票人填写是否提现,决定持票人是否可以提取现金。
承兑汇票又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用来办理单位之间的转账。
信用卡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借记卡不能透支,贷记卡可以在规定的额度内透支,借记卡和贷记卡均可以进行转账或提现,也可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现金和用于消费。
银行本票在现阶段使用范围和人员已越来越少。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上银行也正在逐步兴起,使用范围也逐步扩展。
二、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现状非现金支付工具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支付清算领域的运用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随着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高度电子化,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阔。
当前中国的现代支付方式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柜台终端实现账务处理的电子化,如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自动转账系统,通过终端能够自动进行转账、查询、购买理财产品等业务;二是支付清算系统的电子化,中国当前主要推广了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三是电子转账、电话银行、网上购物等电子划拨支付方式;四是电子支付卡(如磁性卡、IC卡、激光卡等)及各种自动取款设备。
现代支付方式的应用改变了支付清算业务的处理方式,创造了新的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
随着支付方式电子化的增强,现代非现金支付工具朝着无形化、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很多支付活动通过电脑或网络操作自动完成,如电话转账、网上炒股、网上购物等。
无现金支付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无现金支付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无现金支付正逐渐成为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一种主流趋势。
随着电子支付、移动支付和虚拟货币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商家选择了方便快捷的无现金支付方式。
然而,尽管无现金支付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无现金支付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近年来,无现金支付的普及率快速上升。
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推出了各种电子支付产品,如在线支付、手机支付和扫码支付等。
同时,虚拟货币市场也蓬勃发展,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成为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无现金支付不仅提供了更加高效方便的支付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商业模式。
其次,无现金支付市场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性问题。
无现金支付的增加使得金融市场面临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电子支付网络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用户账户信息可能被盗用。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支付安全等级,保障用户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安全。
其次是隐私问题。
无现金支付往往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商家滥用,侵犯用户隐私权。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更严格的隐私保护法规,确保用户信息得到合法有效的保护。
此外,无现金支付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监管问题。
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无法完全适应无现金支付的特点和变化。
虚拟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
监管机构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管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无现金支付市场的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累积。
另外,无现金支付的发展也面临着用户接受性问题。
尽管无现金支付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仍有部分用户对其持怀疑态度。
一方面,一些用户担心支付信息泄露和资金安全问题,更喜欢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
另一方面,一些用户对新兴的虚拟货币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价值不稳定且存在投机风险。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用户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对无现金支付的接受度。
非现金支付方式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分析
非现金支付方式对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支付宝、微信支付到手机银行应用,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购物、支付账单,甚至是转账付款,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现金。
这种支付方式的普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方式,也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非现金支付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支付习惯。
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比如需要携带大量的现金、找零的问题以及支付后无法追踪消费等。
而非现金支付方式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只需用手机或者银行卡就能轻松完成支付,省去了提款、存款等环节,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
此外,非现金支付方式还提供了消费记录、账单查询等服务,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自己的消费情况,有利于进行理性消费。
其次,非现金支付方式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随着手机支付的兴起,许多实体店面不再依赖传统的收银台,而是开设了无人收银的无人店铺。
顾客只需要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支付即可完成购物,并在出店门口的设备上进行结账。
这种商业模式既减少了维护收银台和现金缴存等成本,也提高了购物体验和效率。
非现金支付方式还催生了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如网红经济、共享经济等等,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格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非现金支付方式对金融系统和监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非现金支付的普及,相关的金融系统也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以确保支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需要掌握并规范新的支付技术和业务模式,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支付市场的监管,避免出现支付风险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还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降低了社会的现金使用率,减少了社会中的非法交易和盗窃等犯罪行为。
其次,非现金支付促进了电子商务和线上购物的发展,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
最后,非现金支付方式也为特定群体带来了便利,如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可以通过手机支付等方式更加方便地进行消费。
货币非现金化对广义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
中文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支付结算体系日臻完善,各种支付工具的使用变得日益广泛,支付手段越来越高效的大背景下,人们持有纸钞现金的欲望越来越低,对纸钞现金需求呈现下降态势,使得货币非现金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对我国广义货币乘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为了研究探讨货币非现金化对我国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理论的逻辑分析和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货币非现金化对我国的广义货币乘数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它们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货币非现金化主要通过通货比率和现金流通比率这两个变量指标对广义货币乘数产生反向的影响,且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这个动态变化又受到央行对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的影响。
最后,为了使央行在货币非现金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能够对广义货币乘数有更加好控制能力,提出了两点建议,以企其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更好的贡献。
关键词:货币非纸钞现金化广义货币乘数支付平台AbstractAs from the 1990s,in our country, Payments and settlement systerm more and more perfected, various kinds of means of payment are widely used, instruments of payment are more and more efficient, so people have lower desire to hold cash and reduce demand to cash. It makes cash requirement presenting down trend, and makes the level of non-cash currency development being highter and highter, and then impacts our country broad money multiplier. In this paper, I will be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real evidenc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non-cash currency to broad money multiplier. After analyzing, I find that there is obvious influence between non-cash currency and broad money multiplie.The situation of non-cash currency impacts broad money multiplier is mainly performance in the influence of currency ratio and cash flow ratio to broad money multiplier, and it is a dynamic procedure. The procedure is impacted by adjusting reserve ratio by central bank. At last, for helping central bank to get better contralling of broad money multiplier in the high developed society of non-cash currency, I will give it two suggestions to make bigger contribution for our country.Keywords: non-cash currency broad money multiplier electronic money前言这里货币非现金化指的是货币由纸币形态不断转变电子货币等货币形态的一个过程;广义货币乘数是一种倍数扩张系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M2供给量对基础货币倍数的一种系数1。
非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非现金股利(Non-cash dividends)是指公司将资产或股票等非现金形式的财产作为股东的分红方式,例如以公司存货或配股的形式向股东发放股息。
相对于现金股利,非现金股利对股东来说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
非现金股利在国内上市公司中越来越普遍,但对其市场反应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性的探讨。
因此,本文拟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出发,探究非现金股利的股价反应,旨在分析非现金股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及其市场效应。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一定规模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其宣布的非现金股利行为进行分类,分析其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1. 选取研究样本:选取2015年至2019年间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非金融类A股公司,排除ST、*ST、S等股票,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定义非现金股利:本文将非现金股利定义为宣布的以公司储备金、配股、资产剥离等方式所实施的非现金股利行为。
3. 分类研究样本:将研究样本按照是否宣布非现金股利行为进行分类,以确保样本组成的比较性和可比性。
4. 研究方法:采用事件研究法,即在确定宣布日前后的时间窗口内,观察公司股价的变化趋势,计算其平均回报率、累积超额回报率等指标,研究非现金股利对股价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点1. 研究意义:随着非现金股利在国内上市公司中越来越普遍,其对股价的影响和市场反应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研究非现金股利的股价反应,可以分析公司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策略,并为公司的分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创新点:本文将通过事件研究法等定量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究非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旨在揭示非现金股利与股价变化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现金股利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思路。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2周)2. 数据采集和样本筛选(1周)3. 定义非现金股利并分类研究样本(1周)4.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2周)5. 研究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4周)6. 论文撰写和修改(4周)总计14周。
非现金支付对货币供需的影响研究——以白银市为例
非现金支付对货币供需的影响研究——以白银市为例发布时间:2021-10-13T06:38:55.90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0月中29期作者:张婷岳永前[导读] 现金是传统支付工具,流通中现金(M0)与生产、消费、收入等宏观经济因素高度相关。
随着非现金支付的发展,现金在我国居民日常使用中不断减少,准确把握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影响,对做好现金供应预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白银市非现金支付对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替代呈上升趋势,货币供应呈现萎缩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张婷岳永前摘要:现金是传统支付工具,流通中现金(M0)与生产、消费、收入等宏观经济因素高度相关。
随着非现金支付的发展,现金在我国居民日常使用中不断减少,准确把握非现金支付对现金的影响,对做好现金供应预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白银市非现金支付对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替代呈上升趋势,货币供应呈现萎缩趋势。
关键词:非现金支付;现金;货币供需一、白银市支付方式调查为有效了解白银市现金与非现金支付情况,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共累计收回有效问卷693份,其中男性人数311人,女性人数382人,60 岁以上共19人,50岁至60岁共83人,30岁至50岁共321人,20岁至30岁共238人,20岁以下共32人。
调查结果显示,白银市支付情况具有以下特点:(一)白银地区人群更偏好使用非现金支付,仅有少数部分老年人更多使用现金。
共有656人更偏好于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交易,占比94.66%,仅有37更愿意使用现金,占比5.34%,其中50岁以上占使用现金人群的89.19%。
(二)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和人们的认同不成正比,现金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被非现金支付取代。
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
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现金支付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和方便的支付方式。
无论是在线购物、移动支付还是电子钱包,无现金支付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这种新的支付方式是否会对消费者的社会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的可能影响。
首先,无现金支付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
传统的现金支付存在着携带不便、找零问题等局限性,而无现金支付可以通过刷卡、手机支付等方式,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便利性可能会促使消费者更加倾向于使用无现金支付,从而增加他们的消费频率和金额。
一项研究发现,在无现金支付的国家,人们的消费金额比现金支付的国家高出约10%-15%。
这一点对商家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销售机会,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无现金支付的普及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支付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支付方式正日益受到认可和接受。
这些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尝试并使用。
消费者通过无现金支付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自己的财务,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和使用。
这种支付方式的选择性也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控制权,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
然而,无现金支付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那些缺乏金融素养或技术能力的群体来说,无现金支付可能不太友好。
他们可能不熟悉或不信任这种新的支付方式,从而选择依然使用现金支付。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某些场合或商家面临支付的限制和不便。
其次,由于无现金支付的便利性和无形性,消费者可能会更加容易忽视他们的消费行为和开支。
例如,使用手机支付往往只需要“一键确认”,消费者在支付过程中可能没有机会再次考虑自己的购买需求和开支限制。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更加放松购买的限制,导致过度消费和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的社会经济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它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选择性,增加了消费活动的频率和金额。
无现金社会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
无现金社会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无现金支付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
无现金社会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易中不再使用纸币和硬币,而是通过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方式进行交易。
这种无现金支付方式对金融体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支付行为的变革到金融稳定的挑战。
首先,无现金支付方式改变了支付行为和消费习惯。
以前,人们主要依赖现金进行支付,但现在通过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方式,人们可以轻松快捷地进行交易。
无论是在线购物、移动支付还是扫码支付,无现金支付方式让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鼓励了消费的增长,并且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此外,无现金支付也促使商家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支付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这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其次,无现金社会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还包括金融包容性的提升。
传统的金融体系主要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使得一些偏远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很难获得金融服务。
然而,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推广,人们不再需要依赖传统金融机构即可进行支付和转账。
无论是通过移动支付还是电子支付,人们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这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及性。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现金社会为其增加了触达更多人群的机会,推动了金融包容性的提升。
然而,无现金社会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无现金支付依赖于科技平台和网络的稳定性。
一旦发生网络故障或技术故障,可能导致支付系统瘫痪,给金融体系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无论是电子支付还是移动支付,都暴露在网络安全的风险下。
网络黑客和欺诈者可能通过盗取个人信息或伪造支付凭证来实施诈骗活动。
这些安全风险对个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都构成了威胁。
最后,无现金社会的推广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金融监管主要基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但无现金支付方式改变了金融交易的形态,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加。
如何监管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其他新兴支付方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替代现金相关问题研究
农 村 地 区非 现 金 支付 工具 替 代 现 金 相 关 问题 研 究
赵 志 华
( 中国人 民银 行 太原 中心 支行 山 西 太原 市
摘
0 00 ) 3 区非 现 金 支付 工 具 的 快 速 发 展 , 对 现 金 的 替 代 效 应 日益 显 现 , 其 中 随 其 但
、
山西 省 农 村 地 区 非 现 金 支 付 工 具 对
具在农村地 区的大力推广 . 试点县 的柜面现金 流通量
现 金 替 代 的 特 点
20 0 0年 以来 . 山西 省农 村地 区的金 融 机构 柜 面 现金 流通 量逐 年扩 大 . 2 1 到 0 0年农 村金 融机 构柜 面
增长速度 明显低于全省农 村地 区的平均水 平 ,可见 ,
前 在高 平市农 行协 助下 , 当地果 农 办理 “ 为 惠农 卡 ” . 收 购 的资金通 过银 行 卡直接 支付 给果 农 .减少 了现
环节 , 即政 府 、 企业 对农 民 的现 金支 付 逐 渐减 少 , 但 是随 着农 民收入 的增 加 .作为 最终 持有 者 的农 民使 用现 金支付 的金 额仍 在快 速增 长 。 政府 方 面看 。 从 据
不完 全统 计 , 目前 全省 最 多 的县 ( ) 市 涉农 补贴 达 3 O 多项 。 少 的县 ( ) 最 市 涉农 补 贴也 有 1 0多 项 。 加 上 再 民政 补贴 、 乡低保 、 电补贴 等各 类 临时补 贴 的进 城 家
断加 大 。2 1 以来 , 0 1年 全省 政府 直 补发 放 5 元 . 7亿 全部 通 过 “ 惠农 直 补 一卡 通 ” 付农 民账 户 : 企 业 拨 从
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分析
1 4 0
参考文献 :
【 1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 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 . 中国金
F I N AN C E E C ON OMY 金 融经 济
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分析
王春 丽
( 中国人 民银 行 太原 中心 支行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1 )
摘要: 随着非现金 支付体 系的逐步健全 , 非现 金 支付 工
具发展迅猛 . 但 是 MO仍 然呈逐年 增长的 态势 . 非现金 支付
图 1非现 金 支付 工具 体 系
结算工具对于现金 的替代 表现为增量替代效应 , 非现金 支付
工具不可能完全替代 现金 . 本 文将从理论 和国外的经验 数据
对 此进 行说 明
( 一) 从持币结构看非现金支付结算 工具对现 金的替代 从一个地 区的货 币投放 回笼渠道来看 , 现金 的周转形式
圈
现非 现金 支付 工具 对现金 的替代作 用可以明显 的显现 , 由于 尽管 非现金支 付结算工 具在个人 支付领域 快速渗透 与
扩张 , 理论上必然会对现金产生 明显 的替代效应。 然而 , 微观 层面上 的调查数据显示 , 现金依然是 目前居民 P O S点最重要
支付环境 的差异 , 交 易需求 用现 中的一部 分用现量 , 非 现金 支付 工具是无法 替代 的 , 而 对于沉 淀 的现金 , 非 现金支 付工
一
更 高的收益 。 非现金支付 工具 的高流动性可 以实现不 同货 币 之间的快速 、 低成本转化 , 对于预 防需求用 现和投 机需 求用
现金投放与非现金结算相关性研究——兼谈现金结算向非现金结算转换
3M > , . eP 即现金结 算量 始终 大于非 现金 结算 量 。
作 者 简 介 : 学 杰 (9 3 )男 , 南 人 , 济 师 。 刘 16 一 , 河 经
金融理论 与实践
8 2
20 0 8年 第 1期( 第 3 2期 ) 总 4
维普资讯
【 问题探讨 】
在 时间上 和空 间上 ,我们 也 可以清 楚地 看 到现 金 投放与 非现 金结算 的这 种关 系 : 长葛 市大 周镇个 体私 营企 业发 达 ,有色 金 属交 易 活跃 。图 2是 对 该镇 2 0 0 6年现金 、 现金 结算 情 非 行 、 昌市各 商业 银行 、 信社 许 农 为 了验证 上 述分析 ,我 们选取 了 2 0 — 0 6年 0 120 许 昌市 现金 投放 量 、 现金 结算 量 、 D 非 G P及 M G P、 /D PG P等基 本数 据 ( 见表 1 。 /D 详 )
中图分类 号 : 8 0 6 F3. 4 文献标 识码 : A
一
、
问题的提 出
额 , 表示 现金结 算量 , M。 P表示 非现 金结 算量 , 0表 示其 他方式 结算 量 。 么 , 品交换 总额 与结算 工具 那 商
使用 量之 问的关 系就 可 以表 示 为 :
W = 0 +0 M +P
银 行 大力 组 织 银 行 业 金 融 机 构 推 广 大 小 额 支 付 系
统 、 民工 银行 卡特 色 服 务业 务 、 务 卡 、 票影 像 农 公 支
系统 ,并 通过报 纸 、电视 等媒体宣 传非 现金 支付 结 算, 是, 但 成效甚 微 , 现金投 放不断 攀升 , 现金 结算 比 例不 断提 高 。 上述 现象所 折射 出 的问题 ,值 得 中央银 行从 贯 彻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 注 民生 , 分发挥 金融 服 务在 关 充 构建 和谐社 会 中的作 用 ,促 进经 济又好 又快 发 展 的 战 略高度 , 进行 深入 调查 , 分析现金 投 放与非 现金 结 算 的相关性 , 探讨 现金 结算 向非 现金结算 转换 路径 。 二 、现金投 放 与非现 金结算 相关 性描 述与 实证
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
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无现金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在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无现金支付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讨论其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
一、便捷与效率的提升无现金支付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支付的便利和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现金支付,无现金支付可以通过手机、电子钱包等工具进行支付,消费者无需携带大量现金,避免了现金被盗、丢失等风险。
此外,无现金支付还能实现即时支付、在线交易等功能,大大加快交易速度和效率。
二、消费者消费意愿的提高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也得到了提高。
无现金支付不仅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支付选择,还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场景。
例如,移动支付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线购买商品和服务,不受地域限制。
此外,无现金支付还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奖励和促销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参与。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的提高。
三、金融风险的防范无现金支付方式通过电子化的支付过程,有效地减少了传统现金支付中的金融风险。
例如,在无现金支付中,交易记录被精确记录并自动生成账单,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支付记录,防止欠款和账务错误。
此外,由于无现金支付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和支付密码的使用,也减少了支付的不当使用、盗刷等风险。
四、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无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还促使了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传统现金支付强调现金的实物交换,消费者更加关注购买的实际商品和服务。
然而,无现金支付更强调电子化的支付过程和消费体验,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支付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此外,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的管理也得到了提升,更多地关注消费明细和理性消费。
五、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无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影响。
首先,无现金支付加速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发生和完成,促进了经济的流动性和资金的流通。
其次,无现金支付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和线上交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数字化和在线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作者:杨晓龙博士后姜冉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36期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和货币供给的概况,然后从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非现金支付货币供给货币乘数流通速度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迅速发展,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3年,全国共办理支付业务501.58亿笔,金额1607.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和24.97%。
非现金支付的迅速提升对货币供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昕(2001)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Priyatama and Apriansah(2010)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减少现金的持有量,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研究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流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对现金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
Weila and Mbiti(2012)研究了金融创新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有随时间推移而加快的趋势。
张宗成、王春雷(2005)研究了电子支付对居民持有现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的电子支付逐步取代传统的支付方式,对居民是否持有现金具有显著的影响。
Kahn and Roberds (2006)认为电子支付创新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同时也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通道问题、系统性风险问题、欺诈问题、跨境协调问题等。
Humphrey (1996)等认为支付电子化对现金的替代是呈现S型的,也就是说在两端有两个缓慢增长的阶段。
连小辉(2007)研究了银行卡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TM和银行卡用于消费支付的比例是影响银行卡替代现金程度的重要变量,交易成本是影响现金需求的重要因素。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非现金支付对于货币供给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定量研究较少。
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非现金支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非现金支付工具和货币供给的概况,第三部分为非现金支付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最后为结论。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一)非现金支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公式可以表示为:M=B×K,其中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即货币供给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
其中,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即现金漏损率。
Rd是外生变量,所以非现金支付主要通过Rc和Re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Rc为现金漏损率,可以用M0/(M1-M0)进行度量,相对于现金支付业务,非现金支付的发展更快,从而使现金漏损率减小。
总体看,随着非现金支付比重的提高,无论是现金漏损率Rc还是超额准备金率Re均会下降,货币乘数k将会上升,从而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
(二)非现金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由于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减少了交易中在途资金的需求,降低了由预防动机的需要所增持的货币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另外,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来看,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使得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收益率较高)转化为现金或流动性较高资产(收益率较低)的成本降低,因此,人们在资产组合中会倾向于持有收益较高的资产,减少对现金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周转速度的加快将增大流通中的名义货币的供应量。
非现金支付工具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变量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选取非现金支付工具占GDP的比重作为非现金支付的发展指标,选取M0、M1、M2作为货币供给量。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出自于三种动机,即由于交易目的产生的交易动机、应付意外事故产生的预防动机、购买证券产生的投机动机,其中前两个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由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所以加入自变量GDP和利率。
另外,根据张长征(2007)研究,在我国现行的外汇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对基础货币产生了一定影响,进一步考虑加入自变量外汇储备。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计量模型:Mi,t=C+Noncaslt+GDPt+R eservet+Ratet +εt其中,Mi表示不同的货币口径M1、M2、M3,t为时间变量,Noncasl表示非现金支付占GDP的比重,GDP为国内生产总值,Reserve表示外汇储备,Rate表示一年期贷款利率。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所有数据范围均为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
其中,非现金支付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各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M0、M1、M2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外汇储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GDP来自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一年期贷款利率来自于中国金融年鉴。
为消除季节性因素,本文采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方法对非现金支付额、M0、M1、M2GDP进行了季节性调整。
为降低异方差的影响和增加数据的平稳性,除利率之外其他各变量均作对数处理。
(三)平稳性检验为防止伪回归的出现,时间序列首先要进行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判断数据平稳性常用的方法,单位根检验主要有DF、ADF以及PP检验方法,本文选用最常用的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ADF检验结果,各变量原序列的ADF统计值均大于显著水平为10%下的临界值,一阶差分后,LNM0、LNM2、LNNoncasl和LNRate在显著1%水平上平稳,LNM1、LNGDP和LNReserve在5%显著水平上平稳。
(四)最小二乘法回归由于一阶差分后,各自变量均为平稳序列,所以可以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
运用Eviews,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OLS回归方程可以发现,非现金支付占GDP比重的系数为正,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随着非现金支付占GDP比重的增加,货币供给相应增加。
由图1可知,当非现金支付比重增加时,现金漏损率下降,1990-2013年现金漏损率整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1990年现金漏损率为0.61,2013年仅为0.21。
在超额存款准备金方面,随着现代支付体系的建设,非现金支付比重上升,资金汇划的在途时间大幅度下降,商业银行在支付过程中产生在途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一是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商业银行大大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
如图2所示,虽然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的季节性因素明显,但是呈现很明显的下降趋势。
非现金支付还减少了交易中在途资金的需求,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周转速度的加快增大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总之,一方面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使得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上升,从而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上升,也会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另外,研究发现利率与M0、M1、M2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系数显著。
外汇储备与M0、M2存在正相关关系,GDP与M1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系数不显著。
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2013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和货币供给的概况。
其中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发展迅速,网上支付业务占比最大,但移动支付业务增长最快。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略低0.2个百分点。
然后从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乘数主要受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率的影响。
另外,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周转速度的加快将增大流通中的名义货币的供应量。
最后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非现金支付占GDP比重的增加,货币供给相应增加。
一方面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使得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上升,从而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上升,也会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参考文献:1.庞贞燕,王桓.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基本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9(3)2.黄志云,程皓,程雯.虚拟货币对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J].价格月刊,2008(12)3.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非现金支付结算对现金流通的影响研究[J].南方金融,2012(2)4.张宗成,王春雷.电子支付方式对现金持有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4)5.董昕.网络货币对中央银行的挑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6.D.Humphrey, L.Pulley and J.Vesala. Cash, Paper and Electronic Payment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96(4)7.Kahn, Charles M.,William Roberds. “An Introduction to Payments Economic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The Economics of Payments II”, held b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Ma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