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共15页文档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共15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5849aa083c4bb4cf7ecd1bb.png)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资源类型:ISO发行时间:2004年地区:美国语言:普通话简介:[通过安全测试]杀毒软件:Symantec版本: 8.1.0.821病毒库:2005-10-5共享条件:百灵带宽,上载理论不限共享时间:12小时开机在线,除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
[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XP SP2软件版权归原作者及原软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软件原图:http://img.verycd/posts/0511/post-387293-1133061048.jpg | 800x249《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开本:大16开封面形式:精装本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定价:8800 元现卖价:1680[特色及评论]《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
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
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
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
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
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https://img.taocdn.com/s3/m/c7a5451d767f5acfa0c7cd02.png)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2019潍坊昌乐二中期末)下列关于东罗马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有( A )①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③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④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2.下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D )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罗马民法大全》3.下列法律文献,属于拜占庭帝国时期颁布的是( C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秦律》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D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5.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B.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C.继承、保存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D.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6.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有( A )①阿拉伯人的不断进攻②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③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④十字军的攻打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7.(2019天津实验中学质检)春秋时期,晋国借路虞国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牵羊灭掉虞国。
11—13世纪,某帝国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反被该势力差点灭亡。
“某帝国”是( C )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8.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D )A.希腊B.西罗马帝国C.波斯D.拜占庭帝国9.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某帝国说: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全球通史》共读集锦16悦读读书
![《全球通史》共读集锦16悦读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1615161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a.png)
《全球通史》共读集锦16悦读读书三月共读全球通史作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版领读者:跑跑单车领读者说第18-19章第五编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用两天时间看看在世界近代史或者说世界发生普遍联系之前,欧亚大陆的态势是什么样的。
先来看西方发展之前的穆斯林世界和东亚儒家文明世界。
公平的讲,当时的穆斯林世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治上积极进取,看起来主宰着欧亚大陆的发展进程。
奥斯曼土耳其受到拜占庭邀请,参与拜占庭王位争夺战,趁机抢下来了小亚细亚。
在法国人邀请下,来到了中欧,攻打维也纳,虽然失败,但在中欧留下了桥头堡,随时可以回来。
不过土耳其人也就达到了扩张的极限。
在第二次围困维也纳后,他们被一步步赶出了欧洲。
在大陆另一边,日本在儒家文明帮助下,逐渐文化统一日本列岛,形成了稳固的天皇统治基础,地方实力集团控制着政局,社会稳定。
这两个文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保守稳定,拒绝外来创新,关起门来过日子没问题,这个门如果被打开,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而野蛮人已经在敲门了。
问题:日本在16世纪后选择闭关锁国的原因是什么?打卡集锦Emma Wan兩個被甩在後頭的世界。
這兩章的特點在於,所舉例的兩個在近代被歐洲遠遠拋在後頭的文化都是幅員遼闊,能自給自足的社會,而且都有類似的優越感(這點後來的歐洲人也很嚴重)到底這樣的成因是太過自傲還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呢?我認為兩者都有。
這種自傲來自於各自文化的最核心,穆斯林認為他們的宗教比基督教先進,中國人認為不是自己族類的都是野蠻人。
挺有意思的共同點。
江戶時代鎖國政策的導火索是寬永年間九州的島原之亂,這場農民起義被艱難的平定後幕府發現這些人很多都是基督徒,認為這樣的信仰會危害到統治便把外國人都逐出日本,除了信新教不愛傳教的荷蘭人(蘭學在日本的發展,汽水被叫荷蘭水)。
所以,我認為幕府鎖國政策其實還是擔心基督教大規模傳入後會從底層影響其統治。
畢竟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也影響了上層統治者和被作為政治鬥爭擺脫門閥的工具。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书籍介绍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书籍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1bc98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7.png)
全球视野的历史观
多元文化的交融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02
研究重点
人类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联
01 全球历史发展脉络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发 展脉络,强调了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影响。
02 历史事件间的关联
作者深入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它们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共同推动作用。
斯塔夫理阿诺斯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学与社会 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以全面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规 律。
全球角度的研究特色
斯塔夫理阿诺斯强调全球整体的历 史发展,突破了传统地域历史的局 限。
著作中展示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 碰撞,揭示了全球历史中的多元文 化特色。
作者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全面深入地 分析了全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探讨
宗教的影响
01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深入探讨了宗
教对世界各地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科学技术的革新
02
书中还详细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全球
历史的演变,以及科技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应
用。
跨领域的互动
03
斯塔夫理阿诺斯还强调了宗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
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全球历史的面
03 跨文明比较的视角
通过比较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作者揭示了人类历史事 件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它们在全球历史中的位置。
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与相互作用
01
02
03
局部与整体的对抗
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理阿 诺斯强调了局部地区与全球整体 之间的对抗关系,揭示了不同文
明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全球通史阅读心得
![全球通史阅读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d7c4c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c.png)
全球通史阅读心得
全球通史是一本很经典的历史著作,通过全面系统地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呈现了世界各个地区不同年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
这本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脉动和变化。
书中详尽地描述了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帝国的崛起与灭亡,战争与和平的循环,以及科技、思想和经济的发展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和变化,使我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体系,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制度。
同时,全球通史也让我明白了各个地区的历史联系和相互影响。
书中介绍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形成了今天多元而丰富的世界文化。
无论是经济、政治、宗教还是科技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各个地区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启示。
最后,全球通史还提醒我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了解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也为未来做好准备。
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困境与挑战,并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全球通史是一本宝贵的历史读物,通过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它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并且让我更加珍视当下,以及对未来抱有希望。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65b896593c1ec5da50e270c7.png)
读书笔记三《全球通史》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用全球历史观研究世界历史,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
《全球通史》是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为主线,而不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
本书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1500年的世界以前和1500以后的世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全球通史》中用三章的篇幅介绍了了中国文明和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和东方倭寇欺辱的历史。
在最后一章《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中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同世界进行了前瞻性的论述。
读后受益匪浅,使我对儒家思想和当代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一体化有了探索性的认知。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强盛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笔者的学生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个年代学校不开设历史课,所以笔者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一无所知。
读高二时,正值神州大地开展史无前例的“批林批孔”运动,伟人毛泽东把孔子从“大成至圣先师”的尊位上揪下来,让全国人民进行“大批判”。
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个“孔老二仲尼丘”。
他一生主张“克己复礼”,刚当上鲁国大司寇,就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
这是我对儒家思想的启蒙认识。
我读完司马迁的《史记》之后,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到处是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
![《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bff853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8.png)
《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世界史纲》出版于1920年,是赫伯特?乔治?韦尔斯[英](Herbert George Wells,简称H.G.Wells)重要的一部著作,它的意图就在于“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续下去,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发展成为世界性联盟是何以不可避免的”。
而其一个主题就是要说明,世界只有通过教育而不是战争和革命才能得到拯救。
《世界史纲》是威尔士写给所有历史爱好者的简明读本,以无比开阔的视野、轻快简洁的笔调将自生命起源以来的生物及人类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球通史》出版于1970年,是L.S.斯塔夫里阿诺斯[美](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新全球史》是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所著,之所以名之为新,首先是因为它体现的全球史观已经有别于全球史发展的早期阶段。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19世纪以来的“欧洲中心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的批判,他们希望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来理解整个世界,由此,全球史观成为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W.H.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就是体现着这种全球史观的世界通史。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eacf38680203d8ce2f24bb.png)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编辑丨子愚开本:大16开封面形式:精装本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定价:8800 元现卖价:1680[特色及评论]《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
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
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
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
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
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内涵丰厚融汇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成果。
思想深遂深切的人文关怀再现文明历程,简洁通俗的语言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书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原名《时代生活之世界史》是一部美国出版界极为典型的品牌图书,充分利用时代出版公司(拥有《时代》、《生活》、《人物》、《财富》、《娱乐》等着名期刊)藏量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来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本书目录]第1卷人类的黎明进化之路/人类的分布/驯化自然/初民社会的创立者第2卷神王时代公元前3000年-前1500年苏美尔曙光/法老之路/爱琴海上的帝国/东方文明的萌动第3卷文明初曦公元前1500年前-前600年扩张的帝国/埃及的黄金时代/希腊的磨难/地中海商旅/亚洲的发展/美洲的觉醒第4卷巨人时代公元前600年-前400年鼎盛的波斯/希腊的曙光/罗马的黎明/百家争鸣的东方第5卷崛起的帝国公元前400年-公元200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辉煌/东方霸业/昌盛的中国第6卷衰落的五朝公元200年-600年罗马帝国的衰落/中东复兴/混乱中的中国王朝/充满活力的新世界第7卷伊斯兰的脚步公元600年-800年先知的追求/欧洲面貌的改变/大唐盛世/日出之国第8卷诺曼狂飙公元800年-1000年维金人入侵/拜占庭的复生/独树一帜的日本/美洲金字塔的建造者第9卷东方之光公元1000年-1100年中国的开明王朝/突厥的兴起/诺曼征服/俄罗斯的诞生/大象之王第10卷宗教之战公元1100年-1200年欧洲封建秩序/圣地之争/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东南亚的寺庙之国第11卷蒙古征服公元1200年-1300年大漠中的游牧部落/日本幕府的兴起/埃及的“奴隶”苏丹/西方的战乱/波罗的海十字军/欧洲的新君主第12卷灾难的年代公元1300年-1400年百年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亚的暴乱/中国的鼎盛朝代/非洲帝国第13卷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海洋冒险家/文艺复兴/君主但丁堡的陷落/波希米亚圣战/最后的一个印度帝国/失落的美洲文明第14卷欧洲的转折公元1500年-1600年教会的分裂/征服新大陆/伊丽莎白时代/残暴的沙皇/奥斯曼帝国的颠峰/莫卧儿帝国的兴起第15卷君主威权公元1600年-1700年德川时期的日本/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波斯大帝/英国内战/荷兰共和国的兴起/新在陆的新移民第16卷革命之风公元1700年-1800年俄国的西化/普鲁土的崛起/太平洋探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第17卷新的革命公元1800年-1850年波拿巴帝国/英国工业革命/拉丁美洲的解放/门户洞开的中国/争夺南部非洲第18卷殖民时代公元1850年-1900年拉贾的全盛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角逐非洲/澳大利亚的形成/美国的分裂第19卷战乱中的世界公元1900年-1925年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中东的变迁/日本的扩张/美国时代第20卷独裁的阴影公元1925年-1950年欧洲的战争风云/战争的世界/印度独立运动/逐鹿中原第21卷城市的进程城市开拓者/古典城市的辉煌/繁华的东方之都/西方城市的复兴/气象万千的设计/大都会时代第22卷家庭的进化家庭生活的出现/中古家庭/家庭的领地/避难的城堡第23卷战争机器军队的雏形/骑士时代/新型战争/决胜之路/蘑菇云的阴影第24卷自然的历程走出洪荒/地中海世界/中国之路/犁和十字架/扩张与交流/全球性挑战[漫游纸上博物馆——读《人类文明史图鉴》]文丨温儒敏翻开书的首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印刷精美的岩画,一个狩猎者将手中的梭矛投向一个长角的野羊;一只狗咬住了猎物的后腿。
全球通史书评
![全球通史书评](https://img.taocdn.com/s3/m/f35e9a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8.png)
全球通史书评《全球通史》书评这个假期我阅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写的《全球通史》。
初次见到这本书,首先我觉得它非常的厚,有上下卷两册,封面是白色的,上面印了一幅世界地图,让我觉得十分淡雅。
这本书一共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分别是:上册第一编史前人类第1章人类——食物采集者第2章人类——食物生产者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第3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1000年) 第4章古典文明使欧亚大陆趋于整体化(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500年)第5章希腊一罗马文明第6章印度文明第7章中国文明第8章古典文明的终结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第三编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第9章中世纪文明使欧亚大陆实现整体化第10章伊斯兰教的兴起第11章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第12章传统的拜占廷文明第13章传统的儒家文明第14章革命的西方文明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第四编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第15章非洲第16章美洲和澳洲第17章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上的种族下册第五编公元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18章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第19章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第20章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21章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增长和国家建设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念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96-1914年第八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此书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而下篇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俄罗斯国家于公元9世纪以基辅公国为中心发展起来(见第八章第二节)。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15ae23a580216fc700afdde.png)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资源类型:ISO发行时间:2004年地区:美国语言:普通话简介:[通过安全测试]杀毒软件:Symantec版本: 8.1.0.821病毒库:2005-10-5共享条件:百灵带宽,上载理论不限共享时间:12小时开机在线,除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
[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XP SP2软件版权归原作者及原软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软件原图:/posts/0511/post-387293-1133061048.jpg | 800x249《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开本:大16开封面形式:精装本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定价:8800 元现卖价:1680[特色及评论]《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
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
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
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
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
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读书分享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
![读书分享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ee31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8.png)
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关注全球事务,了解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发展,为未来的全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读者的寄语与建议
坚持阅读
希望读者能够坚持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和文化修养。
开放心态
希望读者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积极参与到文化 交流活动中来。
作者介绍
海斯教授和穆恩教授都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在学术 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合著的《全球通史 》成为了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籍的意义与影响
意义
《全球通史》不仅提供了一部全面、客观的历史著作,还对人们认识世界各地的文明和历史事件有着 重要的指导作用。该书倡导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学术性强
本书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 果,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和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个人观点评价
01
02
03
易于理解
启发思考
信息量大
本书语言简洁明了,内容结构清 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 事件。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文明历史 的比较,本书有助于读者思考人 类历史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
本书涵盖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 化背景,信息量较大,需要读者 耐心阅读和理解。
03
精彩片段与解读
精彩片段分享
描述了人类从早期文明到现代 社会的历史,通过丰富的细节 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对历史
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古 代文明的崛起、中世纪的黑暗 时期、工业革命等,都给出了
精彩的描绘。
读书分享交流会 《全球通史》
浅析《全球通史》
![浅析《全球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5538c58284254b35eefd348c.png)
浅析《全球通史》作者:苏诗婉田润青来源:《资治文摘》2017年第01期【摘要】《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斯氏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关键词】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中国内聚性一、斯塔夫里阿诺斯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评论道: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所以,全球通史对我们整体把握理解世界历史,构建知识框架是比较重要的。
二、《全球通史》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谈及,《全球通史》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史代表性作品,论述自人类起源至本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文明。
本书改变了世界史研究中“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体现当代意识的全球性观念。
同时,本书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的世界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1500年的世界以前和1500以后的世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5c01f39a83d049649b66582a.png)
四、精彩篇章
P156—158:哲學家和經典 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並沒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說貫徹了。 但是他們最後還是流行開來,並成為一個國家的正統教條。 一個原因在於,他的觀點從根本上說是保守的,他接受現狀,
這自然受到上級統治者的歡迎。另一個原因是,他強調道德
原則,認為道德原則是恰當的行使權力的先決條件。最後孔 子在為他去世兩個世紀後因帝國政府的建立而不可或缺的官 員們提供了一個官場哲學。正如一個著名的儒家學者所說對 當時漢朝的締造者所說: ”馬上得天下,安能馬上治之”
P176:“侵略造成的後果和入侵者成分一樣多種多樣。在中 國,漢帝國最終於西元222年屈服於突厥-蒙古入侵者。接著出 現了三個獨立王國:長江以北的魏國、南部的吳國、西部的蜀 國。” 存疑: 三國的形成不是由於外族的侵略造成的,是中國當時內部的 分裂造成的。 P253:“隋朝(589年——618年)在中國歷史上所起到的 作用,同大約早8史記的秦朝一樣。兩者都在經歷長期的混亂後, 重新統一了中國,然後,都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 獻。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它們都沉重地壓迫了人民,都遭到 了眾多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抗,以致都幾乎是其創立者一死王朝 便崩潰了。” 存疑: 隋朝悲劇的原因是“隋二世”隋煬帝的暴政,而不是開 創了開皇盛世的聖人可汗隋文帝,實際上終唐朝一代無論是人 口還是耕地數量都未能超過隋朝要不是隋煬帝那個悲劇,隋朝 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 他分別於1951年獲古根海姆獎(Guggenheim)、 1953年獲福特傑出教師(Ford Faculty)獎、1967 年獲洛克菲勒基金(Rockefeller Foundation)獎, 他還獲過其他多種獎勵和學術榮譽。但真正給斯 塔夫裏阿諾斯帶來世界學術聲譽的是《全球通史: 從史前史到2l世紀》《全球通史》可以說是斯塔 夫裏阿諾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實踐上世紀 60年代興起的“全球史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之作。
全球通史读书报告
![全球通史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c287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9.png)
全球通史读书报告简介《全球通史》是一本由约翰·莫瑞斯·罗伯茨撰写的畅销历史著作。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增长对人类历史的了解,还能够对不同文明的崛起与衰落有更深入的认识。
内容概述《全球通史》由全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古代历史、中世纪历史和现代历史。
每个部分又根据不同的地域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
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简要概述:古代历史古代历史部分主要涵盖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兴起。
它包括对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和古美洲文明的介绍。
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揭示不同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以及他们对后续文明的影响。
中世纪历史中世纪历史部分关注的是公元500年至1500年的时期。
该部分主要涵盖了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历史。
其中包括对罗马帝国的衰落、基督教的传播、伊斯兰文明的兴起、蒙古帝国的崛起和欧洲文艺复兴的介绍。
现代历史现代历史部分涵盖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时期,重点关注了欧洲的扩张、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近代社会变革的发展。
此外,该部分还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
阅读体会通过阅读《全球通史》,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主要体会:文明的多样性《全球通史》深入介绍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文明发展,让我意识到人类历史的多样性。
每个文明的产生都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变革通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变革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推动文明的进步和繁荣。
同时,不同文明的接触也会引发文化的融合和变革。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全球通史》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a2dc0b8a08a1284ac850435c.png)
全球通史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其实他的作品还远不止这一部,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可惜的是,这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于 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拉荷尼亚去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后的版本。
二.内容概要《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述1500年前的历史,下册是1500年以后的历史,。
1500年以前的世界是相对孤立、分散的状态,作者从文明之前的原始人讲到欧亚大陆的古文明,再到欧亚大陆中世纪文明和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这漫长的几千年,历史车轮的滚动给人感觉是缓缓的,各地区的文明各自像流水般缓缓流淌,无论是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还是中国文明,都是较独立、稳定地发展的,尽管各帝国间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比如技术交流,商业联结,文化联结等,但是各帝国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
而1500年后的世界给人的感觉是翻天覆地,变化迅速,像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西方资产阶级改革,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等,就那么短短几百年间,世界格局不断变迁,世界逐步走向一个整体。
第一编主要讲述史前人类,从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食物的采集再到种族的出现以及农业的出现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向读者大致勾画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指出了当今种族分布的根源。
作者尤其高度评价了农业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1](P23)由于史前离当今时间相去甚远,众多问题皆无定论,作者对众多问题并未妄下结论,而是尽量顾及多种观点,让读者自己裁决。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6c2846b4fd0a79563c1e72fe.png)
•第十六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十七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第五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十八章 非洲 •第十九章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 •第二十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后记 •1500年以后的世界 •序言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一章 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第二章西欧扩张的根源 •第三章 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第四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五章 西方扩张时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六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1763年 •第七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八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九章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作者简介:斯塔夫里阿诺斯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1913—2004)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1913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 大学毕业,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 心的研究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 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于2004年3月 23日在美国加州荷亚去世。
点评
• 波里比阿 • 当代世界的痛苦就如产妇分娩时的阵痛,一个规模空前的 人类社会正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诞生……我们目击的一切 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 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 性。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毅 • 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 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 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间简史》 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全球通史每章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每章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6eaed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7.png)
全球通史每章读书笔记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仿佛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每一章都像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人类历史的波澜壮阔与纷繁复杂。
第一章,讲述了文明之前的人类。
我仿佛看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广袤的大地上艰难求生。
他们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没有丰富的知识,却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
为了寻找食物,他们奔走在山林之间,与猛兽搏斗,与大自然抗争。
那时候的人类,不知道什么是农业,什么是畜牧业,他们只是凭借着本能,采集野果,捕捉野兽。
或许有一天,他们偶然发现了一颗掉落的种子,在地上生根发芽,长出了果实,这才开启了农业的大门。
想象一下,当他们第一次收获自己种植的粮食时,那该是多么惊喜和兴奋啊!第二章,关于古典文明。
我了解到了古埃及的神秘与辉煌。
那高耸入云的金字塔,那神秘莫测的木乃伊,都让人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我仿佛看到了工人们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搬运着巨大的石块,只为了给法老建造一座永恒的陵墓。
他们的汗水浸湿了衣衫,他们的双手磨出了老茧,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虔诚。
而在古希腊,那个充满智慧和艺术的国度,哲学家们在广场上激烈地辩论着,思考着人类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雅典的民主制度,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政治,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在当时,是多么先进和了不起的创举啊!第三章,探讨了中世纪文明。
我仿佛置身于欧洲的中世纪,看到了那些宏伟的城堡和庄严的教堂。
骑士们身披铠甲,骑着骏马,为了荣誉和爱情而战。
而在城堡内,贵妇们穿着华丽的长袍,优雅地穿梭在宴会之间。
与此同时,基督教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教堂的钟声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修士们在昏暗的灯光下,抄写着圣经,传播着宗教的教义。
第四章,讲述了近代文明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的乡村生活。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了工人。
他们在狭小的车间里,日复一日地劳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全球通史第七版新校版致读者内容
![全球通史第七版新校版致读者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dba4d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1.png)
全球通史第七版新校版致读者内容致读者:非常感谢您选购全球通史第七版新校版。
本书对全球历史的发展做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
在此,我将简要介绍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对读者的建议。
全球通史第七版新校版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史时代,主要介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和早期社会的形成。
其中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等阶段,探讨了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以及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部分为古代史,分为古代东方文明和古代西方文明两个篇章。
古代东方文明部分主要涉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等,探讨了这些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古代西方文明部分则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第三部分为中世纪史,讲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封建制度、天主教会的影响以及十字军东征等重要事件。
此外,还涉及了阿拉伯世界、蒙古帝国、中国宋朝等地区和时期的重要历史。
第四部分为近代史,主要围绕欧洲的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以及法国大革命等事件展开。
同时也包括了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以及晚清改革等重要历史事件。
第五部分为当代史,探讨了近现代国际关系、世界两次大战以及冷战等重要事件。
此外,还包括了各地区的独立运动、解殖运动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等内容。
第六部分为未来与人类文明的展望,针对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方向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同时,也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的特点在于对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全面分析和细致描述。
我们不仅关注政治和战争,也注重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演变。
此外,本书还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地图和插图,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和地理背景。
在阅读本书时,建议读者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历史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领域,不同的事件和解读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读者在理解历史时应尽量多角度思考,并对不同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大量图片相配合,每一卷各个章节(往往也以专题构设)的短论,也大都写得很有专业水准,又有可读性,既勾勒展现了历史的轮廓,又能让人体验到历史的日常生活细部,所唤起的是知性和感觉的交织,是灵魂游历的快感。这也不妨以斑见豹,领略其别具一格的叙史笔触。如《崛起的帝国》一卷介绍罗马帝国的历史时,就用了这样的写法:
《人类文明史图鉴》的撰写出于数百位专家之手,但文体笔法却又相对统一,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发展总体的面目与线索。这让人联想到几年前曾风行一时的《万历十五年》,也是力图伸展到历史深部,重现历史生活原貌的写法。这种历史叙事方式打破了教科书式的沉闷和宏大叙事的空洞,给人更多的想象历史的空间,也让人对历史有更多的同情和了解。应当说,《人类文明史图鉴》在历史的叙写中注重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总体勾勒与历史情景描绘达到较好的统一,是比较有活气的历史。
进化之路/人类的分布/驯化自然/初民社会的创立者
第2卷神王时代
公元前3000年-前1500年
苏美尔曙光/法老之路/爱琴海上的帝国/东方文明的萌动
第3卷文明初曦
公元前1500年前-前600年
扩张的帝国/埃及的黄金时代/希腊的磨难/地中海商旅/亚洲的发展/美洲的觉醒
第4卷巨人时代
公元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年-前400年
公元1200年-1300年
大漠中的游牧部落/日本幕府的兴起/埃及的“奴隶”苏丹/西方的战乱/波罗的海十字军/欧洲的新君主
第12卷灾难的年代
公元1300年-1400年
百年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亚的暴乱/中国的鼎盛朝代/非洲帝国第13卷发现新大陆
公元1400年-1500年
海洋冒险家/文艺复兴/君主但丁堡的陷落/波希米亚圣战/最后的一个印度帝国/失落的美洲文明
这个城市“富丽堂皇却穷困贫乏,极度奢华而野蛮残暴,观念崇高又无耻卑劣”。
城里“居住着一百万人,其中只有近二十分之一的最富有的人住在私人宅第里。
这些住宅临街的墙没有窗子,而墙内充满阳光的正厅和清静的花园被房间环绕着。这些住宅有自己的供水设备、浴室和盥洗室。富人的仆人都住在砖房或一种四五层高的木质简易住房里,它们叫伊苏拉即四面临街的岛屿。”“伊苏拉经常是污秽不堪的。”“人们使用公共的便池,有一些带有坐便,安排成半圆形的便于互相谈话,他们还使用罐子,这些罐子很多是放在漂洗店铺外面的,因为漂洗工在处理羊毛的过程中要用到尿。他们或者乾脆将成桶成罐的排泄物倒到窗外。”“然而,罗马依然是座花香四溢的城市。甚至那些住在简易木房里的房客都用花盆点缀窗槛。”
公元1900年-1925年
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中东的变迁/日本的扩张/美国时代
第20卷独裁的阴影
公元1925年-1950年
欧洲的战争风云/战争的世界/印度独立运动/逐鹿中原
第21卷城市的进程
城市开拓者/古典城市的辉煌/繁华的东方之都/西方城市的复兴/气象万千的设计/大都会时代
第22卷家庭的进化
家庭生活的出现/中古家庭/家庭的领地/避难的城堡
第14卷欧洲的转折
公元1500年-1600年
教会的分裂/征服新大陆/伊丽莎白时代/残暴的沙皇/奥斯曼帝国的颠峰/莫卧儿帝国的兴起
第15卷君主威权
公元1600年-1700年
德川时期的日本/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波斯大帝/英国内战/荷兰共和国的兴起/新在陆的新移民
第16卷革命之风
公元1700年-1800年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内涵丰厚融汇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成果。
思想深遂深切的人文关怀再现文明历程,简洁通俗的语言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第23卷战争机器
军队的雏形/骑士时代/新型战争/决胜之路/蘑菇云的阴影
第24卷自然的历程
走出洪荒/地中海世界/中国之路/犁和十字架/扩张与交流/全球性挑战注:
上述介绍摘自“中国图书网”
http:
[漫游纸上博物馆——读《人类文明史图鉴》]
温儒敏
翻开书的首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印刷精美的岩画,一个狩猎者将手中的梭矛投向一个长角的野羊;一只狗咬住了猎物的后腿。图片说明指出“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物种”,并简明描绘了大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时,现在乾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是雨量充沛的草原,居住着那些采集可食植物和猎取野生动物的人们,他们的猎物包括羚羊、长颈鹿、鸵鸟和大象等。某些地区也产淡水鱼、软体动物和鱼。
这部图鉴能让读者感到一种亲和力,仿佛历史就是这样具体可感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灵魂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漫游,去历险。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图文结合的历史叙写还带有浓厚的“科普”味道,历史研究专门化的成果在这里被“转化”为极有可读性的平易而诱人的论说。书中融汇了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却又那么自然而生动地通过“图鉴”的形式传达给读者。看来,人文社会学科也有“科普”的极大可能性,甚至也可以做畅销书,问题是如何想着读者,用合适的形式,认真地做科研“转化”工作。
历史是不可能复原的。任何历史都只能是后人所理解和想象的历史。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历史的写作往往是一种挣扎,即超离现今而回到历史现场的挣扎。
像《人类文明史》这样的大题目,实在包罗万象,太复杂了,怎样去把握?如果一味追求写得全面,系统,清晰,尽管很像一部着作,历史的丰富性却也有可能被叙述的“完满性”所遗弃。这部文明史图鉴的编写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着作或教科书,其目标不是要系统全面地解释历史,不强调所谓规律,而在提供必要的历史常识的同时,尽力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和体验历史。
第8卷诺曼狂飙
公元800年-1000年
维金人入侵/拜占庭的复生/独树一帜的日本/美洲金字塔的建造者第9卷东方之光
公元1000年-1100年
中国的开明王朝/突厥的兴起/诺曼征服/俄罗斯的诞生/大象之王第10卷宗教之战
公元1100年-1200年
欧洲封建秩序/圣地之争/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东南亚的寺庙之国第11卷蒙古征服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组织编写出版这套图鉴,每一卷都分专题聘用了许多真正有实力又可以做实事的权威专家出任撰稿人,编务的班子庞大而分工很细,真是作为文化工程来做。中译本的翻译、编辑、美工印制多方面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鼎盛的波撕/希腊的曙光/罗马的黎明/百家争鸣的东方
第5卷崛起的帝国
公元前400年-公元200年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辉煌/东方霸业/昌盛的中国
第6卷衰落的五朝
公元200年-600年
罗马帝国的衰落/中东复兴/混乱中的中国王朝/充满活力的新世界第7卷伊斯兰的脚步
公元600年-800年
先知的追求/欧洲面貌的改变/大唐盛世/日出之国
这是新近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授权吉林人民出版社和吉林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年版)第24卷《自然的历程》的开头。上述那幅大约4000年前绘于阿尔及利亚南部高原一块岩石上的图画,将读者引入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回顾。这一卷共173页,约10万字,其中穿插有153幅图画,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也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人类走出洪荒、罗马希腊时期、中国与东方、中世纪、殖民时期,直到当下全球生态状况。每一章都是大致依时序,描述了全球最有代表性地区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形态、人类利用自然及破坏自然的历程,对自然的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地球所经历过的重大灾难、危机等等。读完这一卷,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史的印象和有关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而这只是全书24卷的其中一卷。其它23卷基本结构与形式也和《自然的历程》这一卷相同,都是以专题史的面目呈现,点面结合,扫描全球文明发展史的壮阔地貌。这里不妨将24卷的书名依次列出: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
资源类型:
ISO
发行时间:2004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通过安全测试]
杀毒软件:
Symantec
版本:
8."
1.
0."821
病毒库:2005-10-5
共享条件:
百灵带宽,上载理论不限
共享时间:12小时开机在线,除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
[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XP SP2
俄国的西化/普鲁土的崛起/太平洋探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第17卷新的革命
公元1800年-1850年
波拿巴帝国/英国工业革命/拉丁美洲的解放/门户洞开的中国/争夺南部非洲
第18卷殖民时代
公元1850年-1900年
拉贾的全盛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角逐非洲/澳大利亚的形成/美国的分裂
第19卷战乱中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书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原名《时代生活之世界史》是一部美国出版界极为典型的品牌图书,充分利用时代出版公司(拥有《时代》、《生活》、《人物》、《财富》、《娱乐》等着名期刊)藏量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来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