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报告
低碳发展报告会成功举办
4 %, 5 根据国家公布的资料可以看到实现这一减: 目 i 标 t }
上 海 市 节 能 协
上 海 市经信 委 节能 与综
合利 用 处副 处长 屠利德 在 报
告会上 讲话
会 施 明 融 理 事 长 在
报 告 会 上 发 言
l r = 1
上 海 市 发 展
上 海 市 建
上 海 市 物
~
专题 报 告
1 月 4日, 1 由国 际能源署 主 办的《 能源技 术展 望 2 1》 布会 在 花 园饭 O 0发 套理 事长施 明融 ( 右一 ) 参加会 议 并 以嘉宾 身份 与到会 同志进行 交流 。
1 O月 3 日 。 中 国 商 业 联 合 会 主 办 的“ 国绿 色商 业 与 商 业 建 筑 创 0 由 中
筑科 学研 究 院院长 张 燕平 、 海市 物 流学 会理 事长 李 厚 上
会 联合 举办《 碳发 展报 告会 》上 海市 经 济与 信 息化 委 低 ,
节能 与 综 合利 用 处 副 处长 屠 利 德 及协 会 部 分 会 员单 位
奎 先 后 在 会上 作 了 《 海市 低 碳 经 济 发展 模 式 研究 》 上 、 《 绿色 建筑 的发 展 与实践 》《 、现代 物 流与 节能 低碳 》 题 专
本期摄影
毛 雄 飞
等专 题 进 行 了交 流 。
减 排 政 策 宣贯 及 技 术 培 训 会 议 ” 在 上 海 东 方余 山 索 菲特 大 酒 店 隆 重
召开。
1 1月 4日.上 海 市第一批 节能服 务机 构 国家备 案单 位证 书颁 发及 培训 工
作会议在 花 园坊 能效 中心大楼 举行 。上 海市经信 委原 清海 处长 、 海 市发 改委 上
低碳产品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低碳产品未来趋势分析报告摘要低碳产品是指在其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较少的产品。
随着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低碳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报告分析了低碳产品的市场前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低碳产品的发展趋势。
1. 市场前景目前,全球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例如,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低碳产品不仅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环境效益,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碳产品的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以下是几个未来低碳产品技术发展的趋势:2.1 绿色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正逐渐成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主流能源供应方式。
同时,能源存储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普及。
这将带来更多的低碳产品,如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
2.2 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未来,更多的企业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来生产低碳产品,如减少原材料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等。
2.3 电动化技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前低碳交通的主要选择,但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电动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和网络化,同时电池技术也将得到改进,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短的充电时间。
此外,电动化技术也将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电动航空器、无人机等。
3. 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政策对低碳产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来鼓励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这些政策包括碳排放交易、税收减免和绿色补贴等,都刺激了低碳产品市场的增长。
预计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加深,政府将进一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促进低碳产品的发展。
工业企业低碳现状分析报告
工业企业低碳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目标。
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工业企业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本报告将对当前工业企业的低碳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1. 工业企业低碳概况工业企业是指那些从事产品制造和加工的企业,包括传统的重工业和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来源。
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工业企业对低碳发展的意识和实践不足,导致碳排放量仍然较高。
许多工业企业依赖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生产技术,缺乏创新和变革的动力。
同时,环保和低碳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尚不健全,缺乏对工业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2. 工业企业低碳挑战2.1 高能耗和高排放问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排放问题是工业企业低碳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
许多工业企业依赖传统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能源的浪费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此外,一些工业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缺乏对能源消耗的监控和控制手段。
2.2 缺乏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实践。
许多企业没有采取减少或替代传统污染物的措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企业也没有积极推进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2.3 技术创新和转型困难工业企业在低碳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存在困难。
许多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无法开发出更加清洁和高效的生产技术。
同时,由于技术转型需要企业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调整,企业面临着成本的考虑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3. 工业企业低碳的机遇尽管存在诸多挑战,工业企业低碳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潜力。
3.1 国家政策和激励近年来,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激励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方向和支持,促使其转型和创新。
3.2 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智能化新兴技术如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正在迅速发展,为工业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可能性。
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低碳发展调研报告
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低碳发展调研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也是重要的生态区域。
近年来,两地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开展关于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低碳发展的调研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内蒙古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急需在能源利用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太阳能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低碳发展试点区域之一。
宁夏在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通过对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低碳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这两地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低碳发展现状,分析两地的低碳发展情况,并比较其差异。
通过对问题与挑战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为这两个地区的低碳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低碳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为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这两个地区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报告的重要部分,它将介绍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我们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低碳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整理。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了解了两地低碳发展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和发展现状,为后续的调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采取了实地调研的方法,前往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深入的走访和调查。
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对低碳发展的理解和看法,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发布
《中国低碳经济进步报告蓝皮书(2022-2023)》发布近日,《中国低碳经济进步报告蓝皮书(2022-2023)》在北京发布。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绿色能源基金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殊代表办公室、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等机构共同编撰发布的,旨在总结分析我国低碳经济进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增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报告指出,我国低碳经济进步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5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能源消费强度也在不息降低。
这一系列效果得益于政府低碳战略的深度实施,包括能源转型、工业升级、交通运输改革等方面的举措。
同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技术创新、环境保卫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低碳经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然而,报告也指出我国低碳进步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能源结构依旧不够清洁。
虽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很大冲破,但煤炭等传统能源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旧较高。
其次,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依旧相对滞后。
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冲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方面仍有差距。
再次,环境保卫依旧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多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做出了浩繁努力,然而环境问题依旧存在,并且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依旧比较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在能源领域,报告建议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并逐步缩减对传统能源的依靠。
在产业升级方面,报告建议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动低碳产业的快速进步。
在环保方面,报告建议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除了政策建议,报告还提出了一些案例和实践阅历。
例如,报告介绍了北京市在交通运输领域推行的低碳政策和措施,通过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和排放,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和鼓舞非机动交通的使用,有效降低了车辆排放量,改善了空气质量。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第一节绿色制造业 (3)一、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3)二、促进绿色产品生产 (4)三、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 (7)第二节低碳能源产业 (9)一、发展清洁能源 (9)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2)三、建设低碳能源基础设施 (14)第三节循环经济产业 (17)一、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17)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19)三、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2)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第一节绿色制造业一、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绿色制造业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碳排放。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1、制定绿色技术创新政策:出台一系列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资金支持,为绿色技术研发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激励其进行技术创新。
2、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奖励制度、技术评价体系等,对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的企业和科研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投入与合作交流1、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支持高风险、高成本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鼓励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
2、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际上先进的绿色技术与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共享与交流,提升国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三)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1、建立绿色技术研发平台: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绿色技术研发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加强绿色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
2、发展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规范绿色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提高技术转化和应用的效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四)培育绿色技术人才队伍1、加强绿色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绿色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基地,培养一批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专业人才。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需要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和对策,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系统深入地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和对策,探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和理论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低碳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4)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实践
(5)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低碳经济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发展特点,深入剖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此外,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四、预期成果
预计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同时,还可以探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实践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摘要: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我国碳排放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挑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积极构建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我国碳排放状况分析首先,通过碳的年排放总量和所占世界份额比例来看我国都呈迅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按照历史累计排放量计算,我国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碳排放总量在1990年是22.44亿吨,2000年为33.38亿吨,到2005年增至51.01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6%。
由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美国的碳排放量为59亿吨,我国超过美国达到60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图1 1985-2009年世界各国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份额如图1,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美国所占全球碳排放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欧洲的发达国家在20%—30%之间波动,2001年之后都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我国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所占全球碳排放比例一直比美国少,但是在2001年之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在2009年已经超过了20%。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碳排放量仍属于生存型排放。
图2 2001年-2005年世界部分国家碳强度其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很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世界平均碳排放强度保持在0.5千克碳/美元以内,我国远高于此水平。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并不大,基本在0.5的变动范围以内。
中国低碳经济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2022年)
中国低碳经济行业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2022年)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低碳经济相关概述17第一节低碳经济简介17一、低碳经济的概念17二、低碳经济的由来17三、低碳经济演变史17第二节低碳经济的控制因素19一、技术进步19二、能源结构19三、消费者行为20第三节低碳经济的发展特点20一、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20二、“减碳经济”体系21三、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 22第二章世界低碳经济总体发展状况23第一节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概况23一、国际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23二、世界经济进入低碳时代24三、世界各国策划低碳经济24四、2030年欧盟的减排目标26五、欧盟出台了汽车减排法规26六、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27七、低碳经济改变国际新能源产业格局28第二节美国29一、美国绿色低碳发展启示29二、美国颁布能源新政策31三、美国启动零能耗光伏住宅测试35四、美国碳排降至近20年最低35五、美国能源正在向低碳转型36六、美国运通投资银行投资中国低碳产业37第三节英国37一、英国能源改革法案鼓励建立低碳能源37二、英国关注绿色发展以引领低碳未来37三、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出现反弹39四、英国大力推行低碳电力改革39五、英国催生全球首家低碳投资银行41六、英国宣布温室气体排放远期目标42第四节德国42一、德国制定《能源纲要草案》42二、德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举措44三、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47四、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借鉴48五、深圳借鉴德国低碳技术缓解交通49六、德国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50第五节日本50一、日本逐步向低碳社会转型50二、日本扶植低碳产业的驱动因素51三、日本低碳产业的技术能力优势52四、日本的节能政策和节能法分析55五、日本加大低碳经济财税支持力度58六、日本出台新能源补贴政策60七、日本低碳社会建设基本特征60第六节其他61一、韩国政府确立低碳增长战略61二、巴西低碳经济的发展分析62三、丹麦多措并举控制碳排放63四、法国开始实行碳标签制度66五、印度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出台67六、丹麦公布《2050年能源战略》68第三章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71第一节中国低碳经济政策环境71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71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74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77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79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82第二节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83一、世界经济形势83二、世界经济展望84第三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86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分析86二、2017-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89第四节中国低碳经济能源环境91一、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综述91二、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94三、中国能源消费情况分析95四、中国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96五、中国加快建设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97六、中国能源工业未来发展思路98七、能源科技创新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100第五节中国低碳经济社会环境101一、中国面临能源紧缺局面101二、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101三、中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102四、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发展趋势102第四章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104第一节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意义104一、低碳经济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104二、低碳经济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105三、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105第二节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思路106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大事记106二、中国低碳经济前提分析108三、中国低碳经济要分五步走111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分析111五、中国特色低碳经济战略分析112第三节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113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13二、中国财政政策将支持低碳经济发展113三、低碳技术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14四、中国低碳经济的新规则与新挑战115五、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117第四节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119一、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119二、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径119三、低碳城市发展理念被广泛接受120四、低碳城市建设引领发展新趋势122五、中国低碳城市的科学规划分析123第五节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126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126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127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128第六节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129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129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131三、中国低碳经济有序发展的途径132四、中国构建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135第五章新能源产业137第一节中国新能源产业综述137一、中国新能源的储量及分布137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139三、中国新能源发展进步显著141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141五、中国新能源产业化分析142第二节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144一、新能源产业取得迅猛发展144二、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148三、新能源产业期待再次发展149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跨越150五、中国新能源产业步入高速成长期151第三节太阳能152一、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152二、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概述153三、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析155四、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情况155五、太阳能热利用成全球典范157六、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158第四节风能159一、中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159二、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概况160三、中国风电行业经济运行161四、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分析162五、风电投资建设项目分析162六、中国风电市场前景分析167七、中国风力发电预测分析168第五节生物质能169一、中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169二、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况171三、中国生物质能产业遭遇瓶颈172四、中国生物质能困局破解策略174五、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分析177第六节核能177一、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概况177二、中国核电行业经济运行179三、中国核力发电情况统计180四、中国核电建设投资分析181五、中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大突破182第七节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问题183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四大挑战183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85三、制约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因素分析186四、中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187第八节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对策188一、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建议188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简析191三、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议192四、中国新能源产业应加快理顺管理体制192第九节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196一、中国新能源规划介绍196二、中国新能源规划重点发展领域197三、中国新能源市场前景广阔198四、2020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占能耗比重预测199五、未来新能源将成中国主力能源200第六章节能产业202第一节中国节能产业发展概况202一、中国节能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202二、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模204三、中国节能市场前景分析205四、中国节能产业发展潜力205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6第二节工业节能207一、低碳经济重在工业节能技术进步207二、中国工业节能打响“攻坚战” 208三、中国工业领域节能潜力巨大211四、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211五、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重点213第三节建筑节能214一、建筑节能有益于城市环保214二、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分析214三、建筑节能重点领域分析216四、建筑节能大有潜力可挖221五、建筑节能市场前景分析222第四节照明节能222一、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前景可期222二、中国绿色照明产品受市场青睐223三、照明节能认证促产业技术进步224四、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225五、“十三五”中国照明节能环保投入预测226第五节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228一、节能新技术盘点228二、中国塑料加工业节能技术创新加快234三、变频节能技术引领低碳工业浪潮237四、节能新技术成家电市场主流趋势238五、新技术下的节能减排行动241第七章污染减排242第一节中国污染减排发展简述242一、污染减排时代特征分析242二、污染减排在探索中实践243三、污染减排发展规划分析244第二节中国污染减排进展状况246一、环境污染调查情况分析246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248三、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情况250四、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250五、中国“十三五”污染减排成效251六、“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路252第三节工业减排254一、中国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程254二、造纸业成为中国工业减排关键点256三、中国烟气脱硫发展情况分析257 (一)烟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257 (二)烟气脱硫脱硝市场容量257四、2013年工业节能减排现状258五、“十三五”中国调高节能减排指标258第四节汽车减排259一、汽车尾气污染与危害分析259二、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放国IV标准260三、汽车工业应该加大减排力度261四、将用经济政策应对汽车尾气污染262第五节中国污染减排发展策略263一、污染减排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263二、创新污染减排政策机制264三、全面落实国家减排政策法规265四、中国污染减排的对策措施266五、“十三五”中国污染减排工作方略269 第八章环保产业271第一节环保行业发展基本情况271一、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71二、环保产业发展特征分析272三、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分析276四、环保市场投资规模分析276(一)环保投资资金来源276(二)环保市场投资规模276第二节环境监测市场发展分析277一、环境监测市场发展现状277二、环境监测投资建设情况279三、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分析280四、环境监测细分市场分析281(一)水污染监测市场分析281(二)大气污染监测市场分析283(三)土壤污染监测市场分析283 (四)重金属污染监测市场分析285 五、环境监测市场前景分析286第三节环保行业区域发展状况287一、环保产业区域集群发展287二、环保产业区域发展特征289 (一)环渤海区域发展特征289 (二)长三角区域发展特征290 (三)珠三角区域发展特征290 (四)中部沿江发展轴特征291第四节污水处理行业292一、废污水及废水排放情况292 (一)废污水排放情况统计292 (二)废水的排放情况统计292二、污水处理业产业链分析293三、污水处理行业进入壁垒294 (一)地域壁垒294(二)资本壁垒294(三)技术壁垒294(四)资质准入壁垒294四、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概况295五、污水处理市场发展分析296 (一)污水处理投资情况296 (二)工业废水处理投资297 (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97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298 (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298 (二)污水处理建设成本分析298 七、地下水污染治理市场分析299 (一)地下水污染分布情况分析299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投资情况300 (三)地下水污染治理市场现状300 (四)地下水污染治理市场机会302第五节垃圾处理303一、我国垃圾处理市场发展现状303 (一)垃圾产生规模情况统计303 (二)城市环卫投资规模分析303 (三)垃圾处理市场规模分析304二、垃圾处理成为环保发展重点304三、垃圾处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305四、垃圾处理市场发展策略306第六节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307一、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307二、阻碍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因素308三、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309四、环保危机中政府监管的缺失310第七节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对策312一、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312二、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314三、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22四、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323第八节 2014-2022年环保行业发展预测324一、未来中国环保政策预测324二、国家鼓励环保技术装备325三、未来环保产业产值预测326四、未来环保产业地位将上升326五、2022年环保产业发展预测327第九章清洁发展机制(CDM)328第一节 CDM产业相关概述328一、CDM的定义328二、CDM的核心内涵330三、CDM项目运作基本规则和流程330四、CDM项目开发模式及程序331第二节碳交易市场发展概况332一、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332二、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334三、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335四、中国参与构建碳市场的必要性337五、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正式启动339六、上海已成国内最大碳交易市场340七、中国碳市或成全球碳交易第二大市场341第三节中国CDM项目发展状况343一、全球CDM项目发展规模分析343二、中国CDM项目发展现状分析344三、中国CDM项目批准规模分析346四、中国CDM项目注册规模分析349五、中国CDM项目签发规模分析352六、中国CDM项目存在融资瓶颈355七、中国CDM项目融资政策建议356第四节 CDM项目技术引进分析358一、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CDM技术转让358二、中国AIJ项目简析及其技术引进实践359三、技术引进应是CDM项目发展的重心361四、CDM项目引进技术的对策措施362第十章低碳经济其他相关行业分析364第一节低碳农业364一、气候变化影响化学农业弊端显现364二、低碳农业可抵消80%农业温室气体365三、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分析365四、中国农业发展应以低碳农业替代高碳农业366五、低碳农业发展须财政补贴及政策支持367第二节低碳消费369一、低碳消费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369二、中国存在“过度消费”现象370三、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需多方共同努力370四、倡导低碳消费实现低碳生活372五、中国拉动低碳消费引导绿色生产373六、《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374第三节低碳金融375一、低碳经济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机遇375二、绿色信贷有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378三、中国低碳金融相关机制不断完善380四、绿色信贷有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381五、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的主要着力点384六、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385第十一章中国部分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388第一节北京388一、北京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388二、北京东城区低碳发展优势及产业定位389三、北京计划建设四处循环经济园区392四、北京市低碳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392五、北京海淀北部地区低碳生态建设方案出台393第二节上海393一、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及措施393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396三、工业节能成上海减排重中之重397四、利用世博机遇建设低碳示范区397五、上海交通运输业加快节能减排398六、上海市建设低碳济经济实践区398七、上海发展低碳经济路径分析398八、上海节能减排重点发展措施400第三节广东401一、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401二、低碳经济是广东转型的硬任务402三、广东“十三五”节能减排情况404四、深圳低碳城签系列重大项目引资405五、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区项目启动405六、广东“十三五”节能规划出炉406七、未来广东省节能减排发展措施407八、未来十年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目标407第四节湖南412一、湖南建设低碳示范省的意义分析412二、湖南“十三五”节能减排情况414三、湖南上市公司抢占低碳经济先机415四、湖南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环保416六、北大低碳生态示范研究基地项目420七、湖南示范省低碳建设的具体建议420第五节四川423一、四川“十三五”节能减排情况423二、四川低碳经济市场发展潜能424三、四川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策略425四、四川广元低碳城市建设目标427五、四川省“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427六、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及工程428第十二章中国重点工业部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432第一节石油化工业432一、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432二、中国石化行业面临资源及环保压力435三、中国石化行业全面促进低碳经济436四、中国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力438五、低碳经济给我国石化行业带来机遇439六、“十三五”期间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目标440第二节钢铁工业441一、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概况441二、钢铁业必不可少走节能减排之路442三、技术创新推动钢铁工业节能减排444四、钢铁行业调高落后产能标准影响445五、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447六、中国加大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力度450七、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451第三节煤炭工业459一、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概况459二、煤炭工业的低碳样本460三、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461四、中国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分析462五、“十三五”大力发展绿色煤炭工业462六、煤炭工业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463七、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467第四节电力工业471一、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概况471二、中国电力工业走向低碳472三、低碳经济对发电企业的影响473四、建设绿色电网顺应节能环保大势475五、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发电产业前景476第五节汽车制造业479一、汽车制造行业经济运行概况479二、节能与新能源车产业化进程480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机遇481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482五、混合动力车成中国汽车市场新商机484第十三章中国低碳经济领域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486第一节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486一、企业基本情况486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86三、企业经济指标分析487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487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488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488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488八、企业发展战略及展望489第二节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489一、企业基本情况489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90三、企业经济指标分析492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492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493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493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493八、企业发展战略及展望494第三节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95一、企业基本情况495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96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498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499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499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499八、企业发展战略及展望500第四节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501一、企业基本情况501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01三、企业经济指标分析503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503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504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504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504八、企业发展战略及展望505第五节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506一、企业基本情况506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06三、企业经济指标分析508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509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509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509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510八、企业发展战略及展望510第六节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1一、企业基本情况511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12三、企业经济指标分析514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514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515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515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516八、企业发展战略及展望516第七节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517一、企业基本情况517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518四、企业最新发展动态519第十四章 2017-2022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521第一节 2017-2022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势521一、低碳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521二、低碳经济工业化将成发展趋势521三、碳捕集产业发展前景分析522四、中国碳税发展分析523第二节 2017-2022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展望525二、构建低碳长效机制成“十三五”重点526三、“十三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前景乐观527四、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目标529五、2050年中国将有望实现低碳发展530第十五章 2017-2022年中国低碳产业投资战略531第一节投资机遇531一、中国低碳投资渐成热点531二、低碳技术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引擎532三、政策支持提升低碳经济景气度533四、中国应把握低碳经济投资机遇534五、跨国低碳投资潜力不可限量536第二节投资热点537一、中国低碳经济投资热点分析537二、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居全球之首538三、中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投资分析538四、智能电网成为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输送网542五、中国核电投资规模持续扩大543六、低碳经济为石材业带来新机遇544七、低碳经济下印刷包装行业的机遇545八、低碳经济下建材业面临三大机遇546第三节投资概况546一、中国每年额外投资1万亿发展低碳经济546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拓展外商投资空间547三、中国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投资升温547四、中国低碳经济细分领域投资分析548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分析报告
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中国北大门,黑龙江在低碳经济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告旨在分析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政策的分析,我们将展现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的潜力和发展机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对整篇报告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论述的方向。
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概述,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报告的内容安排和重点分析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把握整篇报告的逻辑脉络,以及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的分析,了解该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探讨低碳经济在黑龙江地区的发展趋势,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
同时,也旨在促进黑龙江地区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其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深入分析,为实现绿色低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通过对低碳经济概况、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低碳经济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关注低碳产业的发展动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专业技术和绿色创新,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保目标的双赢局面。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2.正文2.1 黑龙江低碳经济概况黑龙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和石油能源供应区域之一。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力度,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成效,我们开展了这次调研。
本次报告旨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成效1. 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政府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加强对水域环境的监管和保护;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和企业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投入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政策保障。
2. 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保护项目的投入。
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修复退化草地等。
这些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绿色产业的发展我国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并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由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清洁、低碳的绿色产业的转变。
三、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和成效1. 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利用,推进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低碳城市建设我国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
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推动城市绿化、节水和节能等。
3. 碳排放减少的政策措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碳排放减少的政策措施,如设置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高碳排放行业实行限排政策,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
2023年全球碳排放报告
2023年全球碳排放报告2023年,全球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气候变化挑战。
碳排放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
为了了解全球碳排放的情况以及各国应对措施的效果,以下是对2023年全球碳排放的报告。
一、全球总体碳排放趋势2023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总体碳排放有所减少,但仍然处于高位。
这主要得益于一些国家在能源结构转型、工业排放治理、森林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碳排放总体仍然较高。
二、发达国家碳排放情况发达国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许多国家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力度,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型。
同时,发达国家也鼓励工业企业实施低碳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些努力使得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三、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情况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增加,传统能源消耗大,导致碳排放增加。
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强排放治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国逐渐建立和完善碳交易机制,通过碳配额的买卖来实现减排目标。
这些机制不仅有助于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也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为全球碳减排合作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选择。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023年,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更加迫切。
除了减少碳排放,国际社会也开始更加重视气候适应和强化应急准备。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共同努力,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六、未来展望尽管2023年全球碳排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问题仍然很严峻。
全球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发展低碳经济。
同时,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建设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努力奋斗。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doc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doc 调研报告: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一、引言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分析了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访谈和文献收集的方式。
实地访谈包括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以了解他们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实践和经验。
文献收集主要涵盖了学术研究论文、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方面的资料。
三、调研结果1.政府支持力度增加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经济奖励和补贴、设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等。
政府的支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企业低碳转型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低碳经济发展,并主动采取行动。
调研中,我们访谈了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他们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成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国际间合作日益紧密低碳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
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共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这种合作使得低碳经济模式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四、建议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制定更具体的政策,并提供更多的经济奖励和补贴,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转型为低碳企业,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3.学术界应加强研究,提供更多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4.国际间应加强合作,通过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共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五、结论低碳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政府部门、企业、学术界以及国际社会都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
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深入地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理论,考察了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布局,总结了低碳技术、产业、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经验,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和重点路径,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思维。
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1碳远期现货有助于进一步活跃碳市场蓝皮书指出,碳远期现货兼具有现货与期货的部分特征,是控排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的一种新型方式。
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它以现货市场为依托,但交割发生在未来,又具有远期的特征。
目前我国的远期现货交易绝大多数采用电子交易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合约交割的形式,而且也具备双向交易机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更类似于期货交易。
由于企业在碳市场中存在配额分配、实际排放和最后的履约阶段,即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时间差,仅在现货市场无法有效地经营碳资产,而通过远期现货等衍生品交易,有助于控排企业实现碳资产的优化配置,兼具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
(一)及时发现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提高碳市场运作效率碳远期现货市场是以现货市场为基础的,产品种类、产品特征等与当时的现货市场是同质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交割的时间,因而远期现货价格的形成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货市场价格无差别,主要受经济环境、社会因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价格波动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但是短期内,二者的变化并不是一致的,而是会不同程度地偏离长期均衡值。
在偏离长期均衡之后,二者便会以不同的速度向均衡值调整,且远期现货价格的调整速度快于现货价格的调整速度。
由于远期现货市场考虑了市场预期,其价格是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趋势的反映,因而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很敏感,对价格的调节很灵活、迅速。
而现货市场则相对是一个信息接收的市场,主要反映的是当前价格的变化,而对未来市场价格的波动缺乏前瞻性。
碳减排报告
中国网3月22日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亚洲核心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22日联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
该报告是中国第一本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发布了《中国绿色现代化和减排路线图(2006-2050)》。
中国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6~2020年):为减缓CO2排放、适应气候变化阶段。
到202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到达顶峰。
力争到2020年控制在80亿吨左右(即便如此,中国也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
这就要求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大大减少排放速度;在“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排放量趋于稳定且达到高峰。
第二步(2020~2030年):进入CO2减排阶段。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力争达到2005年水平。
199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2亿吨,2005年增加至52亿吨(IEA,2007)。
到那时,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5%左右,工业比重只有30%左右,服务业比重接近6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在65%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2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45%~50%,清洁利用率很高;森林覆盖率24%;HDI达到0.93;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名;中国GDP居世界第一位,GDP(PPP)居世界第一位。
第三步(2030~2050年):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大幅度下降,与世界同步,达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
到那时,中国农业比重只有2%~3%,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服务业比重接近80%;城市人口比重在78%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5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25%~30%,全部清洁利用;森林覆盖率26%;HDI达到0.98;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名;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真正对人类作出绿色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
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08年11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 能源的计划,该计划包括50项措施,涵盖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同时,法国宣布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 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
精品文档
美国
精品文档
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路径探讨
冯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精品文档
• 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向及影响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 政策建议
精品文档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向及影响
精品文档
低碳经济与中国科学发展的理念一致
• “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 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 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精品文档
4、全球碳市场的规模有可能远远超过石油市 场
• 美国的瓦克斯曼—马凯议案:到2020年碳 交易市场生产总值每年可达到1万亿美元, 是欧洲排放交易机制的两倍。
• 韩国在2008年决定要建立一个强制性的国 内排放交易机制;澳大利亚将在2011年7 月开始运转;日本在2008年6月宣布计划 对排放交易机制的实用性进行评估。
产业结构调整、物理能效提高减排贡献很大,2020年、2030年、 2050年贡献分别在60%,62%和57%。能源结构优化的贡献,由 2020年的16%逐步提高到203精0年品文的档 24%和2050年的30%。
四个战略目标
• 大力推进节能和能效提高,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 • 优化能源结构和发展低碳能源,单位能源消耗的
Scenario
好的能源安 全效果
Good effects on energy security
坏的气候变 化效果
Bad effects on CClhi精amn品agtee文档
Mtce
一次能源需求量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重视环境能源技术的开发。根据日本内阁2008年9月发布的数字,在科学技术 相关预算中,仅环境能源技术的开发费用就达100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 其中创新性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预算为35亿日元。 着力发展核技术。根据俄2020年前国家核能发展计划,在2015年前将投入1万 亿卢布用于发展核能技术及核工业,在今后12年内计划新建26个核发电机组。
主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绿色投资
精品文档
2、有可能改变贸易格局。贸易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不久的将来似乎要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控。从 而对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的新兴国家来说尤为严 重。
• 许多美国立法者赞同和拥护对那些来自发展中国 家、未采取可比措施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商品 征收碳关税。这种观点也得到许多欧洲政府和立 法者的赞同。
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30%(等UNFCCC的后京都协议达成 后)。2007年的欧盟气候和能源一揽子政策又制定了3个2020年要达成的目 标:能源消费量在先前预期基础上减少20%;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 的比例提高到20%;从可持续生产的生物燃料中获取的汽油和柴油比例提 高到10%。
精品文档
各国为低碳经济采取的战略行动
国家 澳大利亚: 巴西: 哥斯达黎加: 法国: 英国
墨西哥: 挪威: 南非:
行动
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名为“减少碳污染计划”的限额与交易机制,承诺到2020年 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25%的减排(等待UNFCCC的后京都协议)。
执行一项“国家能效政策”,到2030年实现1060亿度/年的节能目标,相当于当年减 少碳排放3000万吨。 宣称到2021年实现碳中和。
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已经投入1.4亿欧元在选定的欧盟成员国实施为期五年 的碳捕获和存储项目。 制定了至迟在2020年到2025年之间把温室气体增速度降低一半的计划。采取各种经 济和政策措施,逐步使排放趋精于品稳文定档乃至减少。
各国为低碳经济采取的战略行动(续上表)
瑞典: 美国: 欧盟
2000年,瑞典讨论了一个到205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50%的目标。瑞典 政府表示该国应该采取国际行动,把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50ppm水平以下。 到2050年应该把瑞典的人均排放降低到4.5吨二氧化碳当量一下。然而与当 前的排放水平相比,这仅仅实现了40%的减排。2008年度预算中包括70亿 克朗,勇于从2009年到2011年的气候和能源行动。
高经济基准情景 高经济低碳情景 高经济强化低碳情景 低经济低碳情景
精品文档
百万吨碳 吨 CO2
CO2排放量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高经济基准情景 高经济低碳情景 高经济强化低碳情景 低经济低碳情景
精品文档
中国2050情景构架
Scenario Framework
坏的能源安 全效果
Bad effects on energy security
BaU Scenario
好的气候变 化效果
Good effects on Climate
Change
High GDP low carbon
scenario
High GDP Enhanced Low CarbonLow GDP Scenario Low Carbon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 如果无所作为,气候变化的损失将在GDP的5%到 20%之间:相当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损失的总 和(斯特恩报告)。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灾 害天气引起的损失每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占当前 全球GDP的3%。
• 麦肯锡估算:到2050年总的气候减缓成本将占到 全球GDP的0.6-1.4%。 2030年之前,有三分之 一将通过“负成本” 的方式实现。 斯特恩报告: 到2030年要实现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目标,需要 的全球总成本在世界GDP-3.9%到3.4%之间。
碳排放系数显著下降; • 大幅提高碳生产力,除了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
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还要优化土地利用, 提高碳汇能力。 • 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应用上走在世界前 列,低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国家竞 争优势。
美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14-15%的减排。《瓦克斯曼-马 凯气候变化议案》(已经得到众院批准,正在接受参院审议)呼吁建立一 个绝对上限,可以覆盖85%的美国经济,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 17%,到2050年减排80%。该议案要求电力公共事业部门到2020年要利用 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方式满足15%的能源需求,到2025年对清洁能源技术和 能效的新投资达到900亿美元。
如果其他国家采取相同的措施,到2050年将减排75-80%(带有附加条件的目标)。
2008年的气候变化法案要求有一个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五年碳 预算。该法案要求通过英国和国外的行动到2050年实现至少80%的减排。2020年在 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34%,如果能够达成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的话,这一目标将上调 到42%。英国还承诺不新建没有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的燃煤电厂,以实现25%碳捕获 的目标,到2025年实现100%的捕获。 计划到2012年建立一个限额与交易的国内机制,减少特定产业部门(水泥和炼油等) 的排放。政府还承诺到2050年在2002年的基础上减排50%。
2000 200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年份
基准情景 高经济低碳情景 高经济强化低碳情景 低经济低碳情景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实现低碳情景的额外投资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工业
交通
建筑
合计
年份
精品文档
2050年实现650ppm, 550ppm,450ppm浓度 的不同情景下,经济 损失分别为3.3%、 2.0%、1.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 社会和政治效益,是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 机遇,而不是其成本。
精品文档
• 到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的价值每年至少会有 5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斯特恩报告)。
•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要把二氧化碳浓度控 制在450ppm以下,投资必须比“一切照旧”模 式增加18%,到2050年平均每年要增加1万亿美 元。
精品文档
3、有可能改变公众的消费行为。
• 欧盟和美国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采取了许多措施 对具体商品中的碳含量进行评估,目标是为消 费者建立一个碳标识机制。英国政府和碳信托 公司正在联合开发一种评估产品中碳影响的方 法,即标识出每公斤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 所含的碳克数,计算的内容包括:产品保质期, 产地国,产地国的基础设施情况以及食品制成 品的运输距离。
人均CO2排放量
10 9 8 7 6 5 4 3 2 1 0
20精00品2文00档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高经济基准情景 高经济低碳情景 高经济强化低碳情景 低经济低碳情景
亿元
亿元
能源工业投资需求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精品文档
• 在2030-2040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 到峰值。但是其人均排放的峰值不仅低于 工业化国家历史峰值,而且低于美国2030 年的排放水平(根据美国目前的减排承诺 预测,2030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10-12 吨),接近于英国2030年的排放水平。
精品文档
不同领域对减排的贡献(单位:亿吨二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