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课题研究报告
论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
论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发布时间:2021-10-15T05:27:20.60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5期作者:马红梅[导读] 土地一直以来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它是我们发展的基础马红梅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服务中心摘要:土地一直以来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它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为根本的生产要素。
而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说也决定着其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可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为最大程度提升土地利用实效,有必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以及目标,行之有效地建构科学且清晰化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分类方案1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分类存在的问题1.1土地分类体系各有不同对于土地利用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提升对用地结构和规模的合理管控,根据土地性质来对城市用地进行详细划分。
虽然城乡规划用地分类具有全覆盖的属性,但是农林、水域以及非建设用地基本上会被排除到总体规划外,对于生态土地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无序性。
另外,城乡规划土地按照空间层次来将城市和乡镇的建设用地设为同一类别,这必然会造成城市空间表达的协调和连接出现问题。
土地利用分类重视对农田和耕地的保护,重视对农林用地转建筑用地的控制。
所以,为了能够在规划过程中满足耕地保护的目标,需要实现对农用土地更加细致的分类,根据土地的特点和用途来对其进行划分。
但对建设用地的分类则相对更加粗糙,从而导致土地利用规划难以满足实际用地需求,无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分布方案,进而造成频繁调整的问题。
虽然最新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行了调整,并最大限度的与调查分析结果进行衔接,但因为自身的规划体系存在局限性,导致土地利用分类无法做到无缝对接,从本质上看仍然分属于两个体系,从而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升了国土空间规划对接的难度。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的探索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的探索摘要:近年来,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加强了对用地管理分类。
但就目前来看,在用地管理分类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说各地用地管理分类标准不一致,存在重叠交叉的情况等问题。
因此,本文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管理分类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主要讨论了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用地管理分类存在的问题,并就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用地管理分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研究一、现有用地管理分类体系在2019年,我国国务院对用地分类提出改革之前,从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分类体系内容来看,主要有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规划地类3种体系。
在城乡规划地类体系中,我国颁布了相关用地标准,其主要表现是对资源的保护,同时要求用地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其规划较为科学和直观。
但是,在非建筑用地方面,内容较为粗略。
国家出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地类体系,主要是对农用地进行分类,而且具有较强的约束性。
同时,该标准内容清晰,为土地利用规划地类管理提供了方向。
而其他部门的空间规划分类体系较多,比如说有《林地分类》、《湿地分类》等标准,主要从生态系统保护层面出发,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二、我国用地分类现状目前,我国希望通过多种用地管理分类综合以实现用地管理,也就是实现“多规合一”。
但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用地分类标准的重叠和交叉是现阶段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用地的编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城乡规划和用地编制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编制节奏在一定时间会跟不上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要求,在建设用地上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定方式。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甚至在林业、湿地管理等方面,标准重叠和界限模糊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是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否则就会造成用地规划问题,不利于国土空间规划和布局。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用地管理分类,其主要目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研究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研究摘要:在实行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了“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全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同年11月发布《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
前者提出了总体规划两级规划分区的内涵、类型与划分方式;后者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用地用海分类,明确了全域用途管制的内涵、类型与代码。
两部指南初步表达了从规划分区到用地用海分类承接传导的意图,但如何区分不同分区的政策内涵和特征属性,构建管控目标与管控要素内在统一的管制规则,成为实施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当前,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上,各类规划尚未形成合力,系统性、协同性差,差异化、精细化政策研究严重不足。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技术体系相对成熟、社会认可程度高、管理程序清晰的政策工具,是最佳的整合载体。
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分区用途管制改革路径,对于统一各类空间性技术管理工具,整合各类土地用途管理工作,形成“一张图”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用途管制;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代国家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和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环境不平衡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对我国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和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成为国家、省、市、县、镇(乡)推进规划体制改革、优化空间配置、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规范国土开发秩序的重要依据。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蓝图,学术界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仍然存在认识不明确、不统一的现状。
如何科学、规范、严谨地认识界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学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1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2006年,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一举措是传统的空间规划体系的一次重要升级。
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构建和土地类型识别
谢谢观看
二、制定用地分类标准的原则
在制定用地分类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区划、土地 利用规划等因素。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原则:用地分类标准应涵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自然、经 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2、系统原则:用地分类标准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类用地之间应具有 内在,以便于实际操作和应用。
文献综述
在已有的用地分类体系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于单一来源数据的分类方法,如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等。然而,单一数据源的分类结果往往存在精度不高、 主观性强等问题。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探索多源数据的用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法。 例如,周婷等(2020)利用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 机(SVM)的用地分类模型;张三等(2021)则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数据 用地分类方法。
四、应用逻辑的具体实现
本次演示介绍了应用逻辑的具体实现,如数据采集、处理和分类,数据质检、 处理和入库,以及成果展示等。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实现用地分类标准体系建构的重要环节。可以采 用卫星影像、地形图、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土地利用的各类数据。
2、数据处理和分类:通过技术手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类。例如, 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卫星影像进行分析,提取出不同用地的类型;可以利 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各类土地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其内在规律和。
参考内容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用地分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对其进行详细规划编制研究对于合理利 用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如何基于用地分类 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国土空间规划下用地分类体系探究
国土空间规划下用地分类体系探究摘要:我国对土地类型有明确的分类,这样也方便国家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掌握基本土地分类信息,为土地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信息。
城乡规划分类和土地利用分类可以掌握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信息数据,方便进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分类可以加强对生态用地的重视程度,降低环境恶化速度。
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国家对国土资源进行治理和开发,规范开发秩序,创造更好的战略效益。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国土安全的基础,只有合理进行国土资源开发和整合,才能充分掌握国土资源现状,对土地特点和用途进行详细划分,方便国家进行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文章从国土空间规划下用地分类体系的划分标准和类型入手,分析土地用地体系分类方面现状和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土地类型差异比较,证明土地分类体系的价值,为国家国土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一、国土空间规划下用地分类体系构建(一)现行分类体系我国的土地分类体系是政府根据土地职能和需求进行分类的,这样的分类比较适合国家对土地进行管理,其中国土资源、土地建设、林业、地质测绘等部门对空间土地的分类会更加完备详尽[1]。
但是目前因为土地分类条件的不同,各行业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各主管部门对管理范围比较模糊,在管理上也存在重叠,甚至会出现混乱的现象。
分类体系主要有土地利用分类、城乡规划分类以及其他分类等,其中土地利用分类主要有土地现状分类和土地规划分类[2]。
城乡规划主要是根据市镇、村庄等属性进行划分,主要是用来明确土地建设属性的。
其他土地分类标准是按照自然属性进行的划分。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利用分类、城乡规划分类、国情普查分类等进行介绍。
1.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主要包括土地现状分类和土地规划分类两部分,针对这两部分,政府都有下发文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土地现状分类是从土地属性方面进行详细划分的,对土地类型进行科学合理划分,体现了土地分类的严谨;而土地规划分类则是根据土地现状分类进行的配套分类,两者之间存在关联性。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分类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分类土地分类的含义和类型无论何种空间规划,最终都要落到土地上,国土空间规划也不例外。
合理的土地分类是国土空间规划制图的科学基础,是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的科学依据,也是制定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依据。
所谓土地分类,就是根据土地本身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土地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别。
“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即归类,按一定秩序排列类群。
其分类单位从区域土地个体单位所具有的相似属性中归纳出来,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分类单位级别愈低,同一类型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则愈多,级别愈高则共同性减少。
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于如何进行土地分类尚未形成共识,在方法论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在分类系统的建立上,由于应用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系统,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型:1)土地自然分类。
主要根据土地自然属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为具体标志,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划分土地类型。
例如《中国1 100万土地类型图制图规范》,首先按照水热条件的组合差异,将全国分为12个土地纲。
在其下共分两级,各省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三级续分。
第一级称为土地类,是土地类型分类的高级单位,主要根据大(中)地貌类型的差异划分,山地以垂直自然带划分;第二级称为土地型,主要是依据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
全国共分出土地类115种,土地型872种。
2)土地利用分类。
从土地利用现状出发,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用途、土地利用方式等,按照一定的层次等级体系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别。
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经营特点和土地覆盖特征相对一致的地域单元。
例如2017年《GB/T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全国土地利用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
12个一级类分别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
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报告
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报告《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国土空间规划是指依据国家宏观规划的要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国土空间进行合理、优化、高效的布局、利用和保护的一项规划活动。
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报告是对国土空间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调研和分析,为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调研内容1. 国土资源分布情况:调研国土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矿产资源等,分析资源的利用率和潜在价值;2. 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调研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包括耕地占用、土地沙化、生态破坏等;3. 城乡发展格局:调研城乡发展的空间格局,分析城市扩张、土地开发和农村建设对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4. 生态环境质量:调研国土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保护状况,分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5. 交通运输网络:调研国土空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分析交通运输对国土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6.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研各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国土规划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
三、调研方法1. 采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2.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获取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3. 对各地的相关政策文件、规划图纸等进行梳理和分析;4. 与相关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官员进行座谈交流,获取专业意见和政策建议。
四、调研结果和建议1.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国土空间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和保护;2. 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3. 建议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公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报告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合理、高效编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长期、宏观的规划管理,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土地利用分类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空间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发展战略、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和利用、国土安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基础性规划,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其目的是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和条件,合理确定国土利用总体格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国家发展。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国土空间利用,为国家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布局指导。
2. 保障国家安全。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保障国家资源利用的安全和可持续性,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土资源安全,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促进各地区间的相互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
4. 保护生态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分类的概念和原则土地利用分类是指将土地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以指导和管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考虑。
对土地利用分类时,要综合考虑土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生产等方面的特征和功能,科学确定土地的利用分类。
2. 稳步推进。
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稳步推进土地利用分类工作,逐步完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3. 促进生态保护。
在土地利用分类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研究,包括概念形成、现有方案分析、构建新方案以及实施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形成过程,以及现有方案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建议,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在强调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念和意义、形成、分析、构建、实施、可行性分析、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旨在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开发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案来规划国土空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研究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对于指导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已成为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现有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通过对现有方案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和意义,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性,为构建分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调研报告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调研报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流动与城市扩张带来了巨大的土地利用压力和环境资源问题。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了解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现状,本报告对相关政策和实践进行了调研与总结。
二、调研内容1. 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和目标国土空间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综合规划和城市规划,制定针对国土整体开发利用的宏观战略方针和总体思路的规划工作。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2. 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开发区划、矿产资源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等。
其中,土地开发区划是基于土地资源的空间属性和功能特征,将国土划分为不同的开发利用区域,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指导;矿产资源规划则是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工作;城市发展规划则着重考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问题;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制定相关规划。
3. 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与实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经制定了多个国土规划文件,如《国家国土开发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国家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等。
这些规划文件明确了国家对国土空间的利用方式、开发目标和政策措施。
同时,我国各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国土规划文件,以适应本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需求。
4. 国土空间规划的问题与挑战虽然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在一些地方,土地利用过于集中,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其次,国土规划的层次结构还不够完善,各级规划之间存在冲突和不协调现象;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评估机制,导致规划执行效果不佳。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研究一、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整个国土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国防安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土地利用分类方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划分和指导的一种科学方法。
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资源利用的合理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案展开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原则、分类方法以及优化方向,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二、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原则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下面就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原则进行具体介绍。
1. 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包括土壤肥力、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同,土地利用分类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土地利用类型,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合理划分土地利用类型,确保土地利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3.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合理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湿地保护区等类型的土地利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4.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5. 考虑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和目标土地利用分类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确保土地利用分类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相统一、相配套,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落实。
空间规划课题研究报告
空间规划课题研究报告空间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工作,它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本报告就空间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研究了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城市空间规划应该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居民的需求。
同时,它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些原则和目标,我们可以确定城市空间规划的方向和重点。
其次,我们对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城市空间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和分析城市的人口和用地情况,来确定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我们还可以采用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的方式,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和意见。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模拟等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城市空间规划。
然后,我们研究了城市空间规划的实践。
我们选择了一个具体的城市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空间规划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该城市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城市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保护等。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次研究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但是,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数据的缺乏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这些问题。
总之,空间规划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城市规划工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空间规划的原则、方法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实际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研究
护方式。规划中,要对农田地区进行专项规划分类,此举有助 于实现对农田的重点保护。另外,在林地规划时,可将林地划 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两种类型,在实际规划时,可与当地的林 业部门取得联系,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如重点对公益林进行 保护,严禁私自破坏公益林或将其发展为耕地,在农业规划用 地中,可根据需求限制商品林的实际面积,且当条件满足时, 可适当的将商品林与耕地之间进行相互置换。
3 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研究探索 3.1 规划用地分类构建思路
在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中,要将土地作为其中 重要的参考因素。目前国家提倡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生 态文明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时,要将建筑、人、自然环境 等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构建全要素的空间管控。全要素主要 包括:森林、耕地、草地、矿产、水、海洋、建设用地等要素,在这 其中,最基础的要素仍是土地,为减少交叉和重叠,可从用地 自然属性发展和保护的角度出发,以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 作为区分,表达土地性质的唯一性。此种方法有助于实现与 现有土地规划分类的良好的衔接。例如建设用地可分为城镇 和乡村两种类别,在城乡差异化的指导下,可将其再次细分为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对于非建设用地,可进行 林地、园地、农田等类型的划分。
163
4 关于规划用地分类的建议 4.1 建设用地
对于一般的一线城市而言,可从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两 个一级地类开展用地分类。
一级地类在规划中,可分为六个层级,此种分类方式可以 满足不同的规划需求。二级地类主要包括城镇建设、乡村建 设、区域基础、采矿、特殊用地等。三级地类主要包括居住、公 共服务、公共管理等。建设用地分类在执行中参考的政策文 件为《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村庄规划用地分 类标准》等,在建设用地的分类中,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对其进 行完善:一是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增加工业用地、文化创意产业 用地等分类,此外,在分类中,还要注意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免 有新的分类出现;二是补充并完善乡村建设用地,对住宅用地 的定义不断的进行完善,可按照居住类型增加混合住宅、新型 农村社区、低层独户等。随着政策内容的不断完善,不断对用 地内涵进行扩充。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的探索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的探索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对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空间资源调控的科学性非常重要。
用地分类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更是作为检验规划目标是否实现的工具。
用地分类形式受到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的多重影响,可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与用地分类联系紧密。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开展分析,促进用地开发和用地管控,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衔接关系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用好管好土地离不开前期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我国非常重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融合了现代化发展需求,也为规划的编制实施奠定了基础。
2019年我国明确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的“五级三类”体系,延续了“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规划”的基本格局,明确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分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外部结构,为空间治理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同时印发相关规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如何将“五级三类”、“三区三线”落实到具体用地分类中是目前的难题,用地分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其分类形式和维度会受到土地用途的影响,因此用地分类的科学性和通用性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和规划管理而言极为重要。
1.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土地分类是依据土地的差异性和一定规律,将土地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将区域土地个体单位所具有的相似属性集中归纳成某一个类别,便于土地的建设和管理。
土地分类因为目的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目前,我国土地分类主要包括按自然属性分类,按土地评价分类,按综合分类及按管理分类四四种。
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研究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Shanghai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吴沅箐 方 澜 殷 玮 WU Yuanqing, FANG Lan, YIN Wei基于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借鉴国内外用地分类经验、总结上海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政策目标、功能用途”两个维度,形成“基础分类+二次分类”的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体系,并对新分类标准在全市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本分类标准在分类方法、分类理念和思路方面进行了创新,对我国其他城市分类标准的编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hi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unified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Literaturereview, case reference and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have been used in this paper. "Basic classification and secondary classification"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system for Shanghai's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has been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two dimensions of "policy zoning and main uses". The new standard should be applied to all kinds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t all levels in Shanghai. This standard has made innovations i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classification concepts and ideas, which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other cities.0 引言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确立,为了编制和实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的底图和底数是基础。
基于用地分类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研究徐文龙
基于用地分类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研究徐文龙发布时间:2021-08-09T15:09:35.113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4期2月下作者:徐文龙[导读] 国土空间是国民生活、生产和生存的基础,也是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全域谋划、合理配置各类功能空间,统筹推动要素高效流动,形成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模式,全面推动和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文龙天津市 300000摘要:国土空间是国民生活、生产和生存的基础,也是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全域谋划、合理配置各类功能空间,统筹推动要素高效流动,形成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模式,全面推动和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要求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类传统规划统一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协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绿色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布局。
建立健全的国土空间管理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空间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
关键词:基于用地分类;国本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研究引言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的重要政策调控工具,任何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应当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下在相应的范畴内展开。
“十四五”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科学布局“三生”空间,通过空间的开发、保护、置换和更新,提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空间体系。
新时期背景下,葡萄酒文旅产业的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应紧扣主线,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葡萄酒文旅对国土空间优化发展的现实响应,可以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内容、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五个层面展开路径转型。
1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概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经历了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完成了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现正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这些工作均采用不同的用地分类标准。
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体系建构探讨——分区分类结构与应用逻辑
GJ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体系建构探讨——分区分类结构与应用逻辑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行为的载体,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
根据土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对用地进行分类和管控,是空间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用地分类成为了空间性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最基本工具——通过将城乡土地划分为若干类型,并制定每一类型用地的使用规则,进而实施对国土空间资源的管控和对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
但是过去由于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城市与乡村、建设与非建设、陆地与海洋的用途分类和衔接存在诸多矛盾。
自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引下,围绕建立“多规合一”的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展了诸多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难以标本兼治,其背后是体制矛盾。
中央最后决定从体制改革入手来解决“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2018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了GW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自然资源部,并整合了原国土资源部、GJ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J海洋局等部门在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方面的职能。
2019年5月,《中G中Y、GW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全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市级指南》),同年11月发布了《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用地用海分类》)。
这两份指南都对空间用途分区分类作了相关规定,但都还没有形成标准,需要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而不断完善。
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建构契合新规划体制的用地分类标准体系,旨在明晰问题和提出对策思路,进而有助于提升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构建和土地类型识别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构建和土地类型识别研究摘要:在国土空间的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规划水平,就需要对空间基础数据进行详细的采集以及分析,并对相关格局进行深入的优化。
为了全面的提升国土空间的规划效果,本文主要提出了以多源数据为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并建立了用地分类体系,同时提出了土地类型的识别途径。
关键字:多源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类型识别引言:土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样也成为了我国在当下的社会经济的战略发展中,整体战略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要素。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在空间功能分布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协调好各方面的资源,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1研究背景在近些年,国家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土空间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同时也采用了加强生态文明的举措,为格局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在国土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对格局的优化,以及对土地类型的识别,是我国当下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
只有利用一个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用地基础的信息数据的分析,才能够有效基于不同的土地分类,将土地进行针对性的合并。
这样的处理模式,是为了可以有效的保障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分析,同时发挥出土地资源的实际作用。
例如,在美国的多级生态的分类系统当中,就广泛的运用了这样的规划理念。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对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当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同时也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往往有着较高的支持作用[1]。
2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以及地类转换衔接准则2.1 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当下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土地分类体系,以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分类标准而言,都始终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基于土地利用的方式、用途、经营特征和地表的覆盖,进行特征方面的综合性分析,这样便形成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
而地理国情的普查分类过程中,需要基于地理信息的实际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分类,还需要积极的参考一些专业部门的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当下对于地表覆盖的实际需求。
国土空间规划及其布局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及其布局研究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张,土地资源趋于紧张,国土空间规划和布局研究愈发引人关注。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以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为考虑因素,通过编制规划方案,指导国土空间利用和管理,实现国土利用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国土空间规划及其布局研究进行探索,从规划编制、指导意义以及布局研究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第一步就是制定规划范围和编制指导意见,明确编制目标和任务。
随后,要进行空间分区、规划选址、编制方案、调整完善等步骤。
其中,空间分区是指将整个国土划分为若干个空间单元,包括城市、乡村、海洋、草原等。
国土空间单元的划分,应考虑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文化历史、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
规划选址则是要选择适合发展的位置,根据选址条件和标准,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遵循“分级分类、分类指导、分项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和项目。
规划方案是具体的规划内容,按照规划选址的要求制订。
草案方案需反复比选,形成较为成熟的规划方案。
最后一步是调整完善,是在编制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方案中的缺陷或问题,使整个规划编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意义国土空间规划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是国家决策的依据。
国家对地域空间的规划是国家经济、文化和战略安全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明晰了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
其次,规划是引导国土空间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整合各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保证各类规划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其三,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了各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和重点行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各地区对外开放、产业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寻找依据。
其四,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能够指导各级地方政府规划,从而形成协调一致的规划体系。
其五,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资源环境、自然与人文遗产进行全面考虑,防止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回流自然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的探索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地分类衔接关系的探索发布时间:2022-10-24T07:42:24.067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章澜[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资源配置和调控的有力抓手,而用地分类作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不仅被赋予了更多的政策内涵,还肩负着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等多重发展目标。
因此,制定一个适用于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是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监测与用途管制的关键之举。
章澜重庆吾蕴合筑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 400000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资源配置和调控的有力抓手,而用地分类作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不仅被赋予了更多的政策内涵,还肩负着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等多重发展目标。
因此,制定一个适用于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是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监测与用途管制的关键之举。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用地分类;分类体系纵观国家关于空间规划的改革经验发现,对于用地分类与规划层级之间衔接关系的研究较少。
在思考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管制分区和“五级三类”规划体系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应空间分类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本文从规划的政策性如何在用地分类的功能单元上落实入手,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用地分类之间的衔接,立足从根源上构建一套横向统一、纵向衔接的用地分类体系,进而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完善和改革提供参考。
1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分类体系多标并行,衔接不畅各部门为满足工作需要,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衍生出多元化的分类体系,对同一地表实体在数据采集、名称内涵、空间边界、权属划定等方面均存在严重分歧与不匹配现象,致使各类空间规划在用地分类上出现衔接不顺畅的事实。
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规)和住建部门的城乡规划(以下简称城规)。
土规以耕地保护、严控建设用地为指导思想,在用地分类上也更聚焦城市外围非建设用地的地类细分,对建设用地的细化情况较为欠缺;而城规以引导与调控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功能布局为主要手段,更加关注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详细划分,因此土规和城规的用地分类体系在衔接上存在较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课题研究报告
本课题为中研智业集团2018年国土空间规划九大课题(法规体系、用地分类、开发强度测算、空间管控、编制技术体系、信息平台理论概要、国内试点、国外借鉴)之一,由中研智业集团规划院多规合一所承担研究,并于2018年11月完成课题成果。
一、课题大纲
第一部分研究综述
1、研究背景
2、研究主旨
3、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两规”用地标准解析
1、规划体系
2、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解析
3、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标准解析
4、小结
第三部分“两规”用地分类标准差异分析
1、“两规”规划管理体系
2、“两规”用地分类标准的法定依据
3、小结
第四部分统一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的思路
1、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的必要性
2、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的基础条件
3、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的基本思路
4、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的方法途径
第五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用地标准的建立
1、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之“1”
2、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之“X”
3、结论
二、课题简介
用地分类标准是编制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性依据,也是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技术前提,但是由于之前规划体制、法规标准及管理体系差异等原因,我国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及其他自然要素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在其各自规划体系下实施,长此以往,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土规”)与城乡规划(以下简称“城规”)在土地利用上的诸多矛盾,造成了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的“两张皮”现象,给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同时还削弱了“土规”和与“城规”在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发展上的权威性,造成了生态、耕地时有侵扰,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屡屡突破规划限制,土地用途管制落实不力,土地违法屡禁不止等问题。
因此,形成统一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正确划分用地类型,明确用地的属性唯一,是解决空间矛盾的基础前提。
本次研究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以下简称“两规”)标准的制定背景、标准内容、法律依据等方面出发,对“两规”用地分类标准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从规划管理、法规体系等多方面探究“两
规”用地分类标准产生差异的原因,从法定依据、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对“两规”规划体系下各类用地分类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整合的方案与建议,结合对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和事权要求,并形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1+X”标准体系。
旨在解决我国空间规划中多规冲突及用地差异矛盾问题,确保土地规划属性唯一,为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三、课题结论
1“两规”在用地分类标准上有诸多的衔接一致性,同时也存在部分差异性,管理体制、法规标准、目标导向等不同是导致“两规”用地标准差异的根本原因。
2、统一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建立新标准体系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的前提基础,同时具备了良好的统一基础条件,且工作必要及时。
3、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统一的基本思路为,坚持“全域统一、分层协调、分类管控”原则,采取“统一协调、分层对应,衔接融合”方法,构建“1+X”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体系。
“1”是指<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X”为指导国土空间规划下各类详细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镇用地的分类和代号>、<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