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全面和扎实经济、管理、法律和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管理活动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具有较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与国际贸易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能力:1.能够深入领会并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2.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和现代经济理论,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3.具有高等数学、经济法、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经济管理、贸易、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4.熟悉一般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政策,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进出口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具有商情调研、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技能,懂得国际经营管理,能够从事对外贸易的经济分析和具体业务活动;5.应有较强的中外文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业务沟通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善于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的创新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7.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中常用工具和手段,能够快速、方便的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和开拓精神,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重要知识与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与惯例,了解现代国际商务环境特征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具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与决策管理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潜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地区经济建设需要为指向,以国际贸易学优势学科为依托,以教育部“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为平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展个性”的总体培养要求,确立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业务执行能力、分析决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专业培养规格具体表述如下:⒈知识结构⑴通识教育知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哲学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科学与创新、数学思维与经济分析等;⑵学科基础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等;⑶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⑷相关专业知识:国际商务管理、金融、会计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⒉能力⑴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分析能力。

能够具备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数学或统计方法分析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的能力;⑵国际贸易实务执行能力。

善于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备在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开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业务的运作及信息处理能力;⑶语言应用与沟通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均达到较强水平,跨文化沟通能力强,中文表达能力强;⑷科学研究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德州学院为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德州学院为例

的长期 合 作 ,构建 良好 的校 企合 作 实践 教学 平
台, 包 括 校 内创 业 实 践 教 学 和 国 际 贸 易 实 践 教 学
两部 分 。
1 . 实践 教 学模块 立 足于 国 际经济 与 贸易既 注重理 论研 究又注 重
形成了 “ 课程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社会实 践和毕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近三年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 创新 、 创意及创业” 挑 战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商务专业竞赛全 国高校 国际市场营销大赛 、全国商科院校国际贸易
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并表现为阶梯式逐级
递 进 的结构 层 次关 系 ,基础 实 践为专 业实 践 、综 合
障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系
每年将派出专职教师或管理技术人员,围绕企业生 产实训和教学方 向进行专业培训;与理事会成员单 位一起建立 以食品国际贸易应用能力和创业教育为
实践 ( 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课 内实验及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图 1 课 程 体 系 模 块构 成
P OC I B 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 中连续获得特
等 奖 、一等 奖 的好成 绩 。
其中, 基 础实 践主 要包括 计算 机操 作技 能培训 , 暑 期社 会实 践 ,认 识实 习 ,企 业创 业技 能培 训等 内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建设基础
培养 要 求 ,成立创 业 项 目管理 公 司和虚 拟食 品 国际
1 . 国 际经济 与 贸易专 业实 践建 设背 景
经济与贸易项 目管理公司 , 教学与虚拟国际经济与
贸易 运营 一体 化 ,以此 为依 托 ,实 现教 与学 、理论 与实 践 、学 校 与企业 紧密 结合 。拟建 成 大学生创 业

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

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方案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下面由我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我汇报的内容包括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重点建设内容、主要保障措施、实施步骤、经费预算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一)湖南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近几年,我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随着国际、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我省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随着“四化两型”战略的深入落实,我省工业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不断提高;三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进行了“重新洗牌”,为我省出口商品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另外,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也给我省外贸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特别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促进因素。

(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向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

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6.9亿美元。

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目标达到500亿美元。

调查显示,“十二五”期间预计需要外经贸人才30000多人,而我省每年培养的国贸专业学生仅3000人,缺口达15000多人。

加快培养外经贸人才,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二、建设基础(一)专业概况适应外经贸产业发展需要,我院1978年在湖南率先开办国际贸易专业,2003年,开办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该专业为我院财经大类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了2864名高职毕业生。

目前在校生1308人。

(二)建设基础1、“四方联动”的专业调整机制初步形成(1)本专业已初步建立由学校、外经贸企业、外经贸行业协会及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四方联动”的专业调整机制。

建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学院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负责人制定调研方案,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指导委员会召开专业论证会,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一、专业建设与发展现实状况分析(一)专业建设概况本专业于2023年通过省教育厅评审,获教育部立案。

2023年秋学期招收了第一批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164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一般本科专业在校生551名。

通过3年建设,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教科研、办学规模、学生管理等方面已经获得了长足旳进步。

教学设施等基本教学条件初步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逐渐健全。

在教学方面,各位教师运用先进旳教育理念,掌握前沿旳专业知识,本着爱岗敬业旳职业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评价所有优秀或者良好。

本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措施、试验课教学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作了大量旳研究和探讨,获得了明显旳成效,保证了教学质量旳提高。

目前本专业已明确国际营销和进出口业务两大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记录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报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单证明务等。

(二)专业办学条件1、师资队伍建设状况重视教师旳培训工作,已制定详细旳教师培训计划,如“青年导师制”和“青年教师人人过关制”,并得到了很好旳实行。

自2023年本专业招生以来,通过3年旳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现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海内外学习背景兼具,在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两方面均有较强实力旳师资队伍。

目前本专业任课教师近2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旳教师比例87.5%,近20%旳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

本专业还建设了一支高素质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兼职专家队伍。

他们是:安徽大学国贸系专家夏英祝、安徽行政学院双师型教师赵家凤和安徽鸿润集团福总经理郝朝阳等,他们教学实践水平较高,学科建设经验丰富,是进行本特色专业建设重要旳辅助力量。

同步,我们还聘任了安徽省进出口检查检疫局、安徽省商务厅及有关外贸部门实践经验丰富旳人员作为专业技能课程和企业课程旳兼职教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国际经济交往和贸易活动的规则与机制。

20世纪初,国际贸易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学科研究方法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

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和理论框架,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探讨各种经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实证研究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验证和检验各种经济理论和模型的适用性,为实际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科教育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教育与培养主要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

本科阶段,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国际经济分析能力和贸易实务技能。

硕士阶段,培养学生具备深入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能力,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博士阶段,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高水平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四、学科前沿与未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人们开始关注全球价值链、区域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新现象和新问题;二是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贸易与环境、贸易与能源等领域的研究;三是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等新领域的研究。

展望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的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的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的设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一、引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现代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规划,以确保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二、专业目标1. 培养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2. 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需求;3.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专业人才;4.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三、专业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以下方向:1. 国际贸易与投资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贸易政策、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商务谈判等;2. 国际金融与货币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国际金融市场、汇率风险管理、国际支付结算等;3. 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国际市场营销、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战略等。

四、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等;2. 专业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3. 实践课程:实习实训、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等。

五、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专业教学质量,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具体措施如下:1. 招聘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背景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作为专业教师;2. 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3. 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六、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2. 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竞赛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一、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面向“互联网+贸易”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健全专业建设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实施质量工程,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专业特色突出、质量优良、规模适度、综合实力强的特色专业,在地方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具体目标1.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和根本保障。

为此,本专业教学团队将努力形成一支有一定数量规模,知识与能力互补,专业与资历及年龄结构合理,有广泛国内外教育背景资历和资源,既能胜任专业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并对企业实际业务运作都比较熟悉的专任教师队伍和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可以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包括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实务操作主导型在内的各类教育名家和教学名师,使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任教师成为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又有社会专业从业资格(特别是国际商务师和跨境电子商务师资格)“双师型”教师,和二分之一以上能够同时进行中外双语教学的“双语型”专业课教师;使每个教师均具有自己主讲和负责建设的专业课程与专业研究方向。

打造一支整体素质高,师风师德优良,治学严谨,专兼职结合,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具有团队精神的专业教学团队。

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目标根据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学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进一步完善开放式教育教学的有效机制,加强社会调研,校企交流和合作,广泛吸收相关产业和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使其形成专业特色突出,课程体系优化,重应用能力、强化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完善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特色的开放式课程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一、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一)专业建设概况本专业于2008年通过省教育厅评审,获教育部备案。

2008年秋学期招收了第一批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164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普通本科专业在校生551名。

经过3年建设,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教科研、办学规模、学生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学设施等基本教学条件初步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在教学方面,各位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本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全部优秀或者良好。

本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课教学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本专业已明确国际营销和进出口业务两大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报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

(二)专业办学条件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已制订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如“青年导师制”和“青年教师人人过关制”,并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自2008年本专业招生以来,经过3年的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现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海内外学习背景兼具,在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两方面都有较强实力的师资队伍。

目前本专业任课教师近2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87.5%,近2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

本专业还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兼职教授队伍。

他存在差距,实习单位不愿承担大学生实习任务,无法有效实现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学能力还不强。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较多的实践性课程。

但是,专业教师中多数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随着我国开放的进展,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在这种形势下,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994年设立。

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以来,已经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

经过十多年建设,该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二是师资队伍结构渐趋合理;三是教师科研取得显著成就;四是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逐步提高;五是特色突出;六是实践环节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设置涵盖面更加宽广,经济社会发展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制订新的专业发展规划,以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品牌专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办学类型定位是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1、专业定位结合校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是: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国际贸易人才,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

层次定位:本科教育为核心,在巩固和发展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科定位:理论与实务并重,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定位:政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外资公司、涉外企事业单位。

2、专业特色与本市及国内同类专业相比,本专业的特色在于:开办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经验,并依托本校法学教育在国内的优势,鼓励本专业学生同时辅修法学二学位,系统学习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

实践证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懂贸易、懂法律、懂外语、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近五年来,历年的学生就业率在本校各专业中均位列前三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020102 )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020102)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

本专 业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具备宽厚的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专 业知识,熟悉国际经贸法规及惯例,拥有熟练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毕业后可以从事相关业务及管理工作。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is an applied specializ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It is intended to meet the need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Students in this major will systematically master basic principles in economics and basic theori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have expertis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investments and finance, become familiar with regulations and routin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nd have a good mastery of English and computer skills to undertake work in related area and managerial positions after graduation.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 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爱国、 富有创新精神、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复合应用型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为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08 级)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三资企业、外向型企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英语函电、进出口业务、制作单证及报关员、外销员等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经济学、管理学、英语、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在外经贸部门、三资企业、外向型企业等单位从事外经贸业务操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3、掌握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和金融交易模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4、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5、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基础会计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阅读外贸英语会话五、主要实践性环节单证员实习、报关员实习、外贸专业实习、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外汇期货模拟、证券模拟、毕业论文六、主要专业实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七、标准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九、周次分配十、教学进程安排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考试十一、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进程表(续)课程教学进程表(续)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方案一、基本情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院唯一的经济学科下的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专业,特别是在我国入世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成为经济学科内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因此,该专业对我院的专业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本专业自身目前的情况2、该专业国内情况该专业大部分设在经管学院,能独立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较少。

在我省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主要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硕士点)、哈尔滨商业大学(有硕士点)、黑龙江大学(有硕士点)、哈尔滨理工大学。

在国内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院校较多,大部分为新上专业,师资力量除一些文科院校如财经类院校等较强外,其他理工类的院校如辽工大等普遍师资力量薄弱,师生比例超标,处于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许多院校采取了专业立项制度,将任务落实到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专业的发展建设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背景下进行的,入世后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的热潮,各高校为适应这种形式,都开始加快了经济学科建设的步伐,经济学科门类下的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专业都成为了当今的热门专业,而其中最热的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高考报考中仅次于生物工程专业,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国内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优势的高校很少,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就拿我院为例,我院在2002年申报成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后,首次招生(2003年)突破13个班达391人,2004年招生突破15个班达450人,同时该专业也成为我院唯一的经济学科门类下的专业,本专业的特点是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入世的需求,注重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相邻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国际贸易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既能从事本专业又能从事相邻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

二、建设目标评估合格三、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熟悉中国对外经贸政策和法规。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摘要: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选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措施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外语听说读写,熟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富有现代市场意识和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并能够独立完成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具体操作的应用型人才。

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基本工具。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加强适合于本专业的教材建设。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的选用情况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即“十一五”规划教材或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这主要缘于以下两个方面:1.教材市场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系列教材,这是导致其选用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办至今也不过10年,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而教材编写却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求编者不仅要了解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更要了解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生源的特点,否则编写出来的教材很难体现针对性。

而独立学院发展初期,教师队伍还十分薄弱,甚至还不具备教材编写的能力。

这种情况导致了整个教材市场上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系列教材。

而适用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母体高校的系列本科教材,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不仅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大,而且能够及时地进行修订,以跟上时代不断发展的步伐。

这是造成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原因之一。

2.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队伍的组成,是决定其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要紧措施
1、明确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制定具体实施打算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强化教学环节、保障教学质量,积极创新、办出特色,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优秀专业,为浙江对外开放的经济各部门培养大批优秀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国际经贸人才。

明确专业建设年度打算和分工负责,详见下表。

表5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要紧负责人分工表
2、加强专业点师资队伍建设
1)本专业所在的学科力争申报博士点,2005年差不多成功获得了国际贸易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至今为本专业上课的博导教授已有5人、硕士生导师14人。

2)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师资队伍结构显著提升。

鼓舞专业的青年教师接着攻读博士学位,输送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或学术访问。

三年来引进国外留学回国人才2名、引进博士7名、引进高级职称教师4名,专业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55%,获博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9%,专业平均每年派出留学进修人员2名。

3)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教育,提高教师差不多教学技能,鼓舞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鼓舞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的课题,多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高教师的学术和科研水平。

3、以科研进展带动专业建设
1)依照本学科已有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资源,围绕国家、省委省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中国加入WTO和国际经济进展形势,往常瞻性、战略性研究为主攻方向,注重研究课题的区域性、时效性、有用性。

2)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每个研究方向在近几年纵向课题数在提高档次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3)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积极争取横向课题,为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咨询、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切实的参考依据。

在两年内横向科研经费总额有提高。

4)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用,对专业点的教学和研究方向进行整合,发扬团队精神。

在科研上发挥集体优势,完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课题。

通过3年的建设,在FD I区域分布与地区经济均衡进展、民营企业跨国投资、农产品贸易等研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依托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和浙江省民营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三年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会议2次。

6)接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学生科研助手制”,使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

鼓舞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创新和科研类竞赛,获国家级和省级奖35项。

2003年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国贸2002班郑忠贵同学的《上海外商投资环境的调查及对浙江的启发》获特等奖、国际贸易研究生2002级周艺的《三层复式投资环境评价法——基于中国、浙江、杭州的分层实证研究》获一等奖。

第十五届“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动员了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参加,专业共立项17项,其中,周艺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内外贸易均衡——浙江和广东两种经济模式成因和进展的实证研
究》、郑忠贵的《“长三角时代”浙江省引进工作新策略》分不获得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一等奖,余杨等三项获得二等奖,陆群等4项获三等奖。

第十六届“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专业共立项24项,其中郭立伟获得二等奖、杜薇获得三等奖。

在2004年的全国高等数学竞
赛中,取得了3个二等奖,4个3等奖的佳绩。

2005年的全国高等数学竞赛中更是再创辉煌,包揽了经贸学院该年获得的所有一等奖奖牌:获得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

国际贸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一系列的课外科技和学术竞赛活动,营造浓厚沉郁的学术争鸣氛围,提高同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同学扎实求学的底蕴。

2005年的第十七届“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数,国贸专业2 0项占全院26.32%,参加学生数42人,占全院总参加人数的21.99%(学院平均为12.11%)。

表6、经贸治理学院各专业第十五届“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参与情况(2003)
表7、经贸治理学院各专业第十六届“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参与情况(2004)
表8、经贸治理学院各专业第十七届“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参与情况(2005)
4、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完善教学体系
1)面向社会需求,接轨国际惯例,完善专业培养打算,加强专业基础和实践环节,加强毕业环节的规范建设和过程操纵,提高毕业环节的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尤其是组织好3+2培养模式的教学打算,突出本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2)接着深化专业主干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完成四门以上的专业优秀课程建设。

2004年专业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投资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项目成果获得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业主干课程《国际
贸易原理》等采纳原版教材,推行双语教学,同时接着推进教材建设,两年内出版教材6本。

表9、2004、2005年教材建设情况
3)针对课程特点,实现教学手段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主干课程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程授课率达到70%以上;
推广案例教学法,建成2个专业主干课程案例库;开设专业模拟操作实验课程,加强与实习环节的衔接;探究教学考核方法创新,推行无纸化考试和传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部分课程实现考教分离。

4)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素养,选派具有副高以上或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责任教师。

以科研促教学,产生科研与教学互补效应,完善导师
制,鼓舞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争取出一批高质量的学生科研成果。

5)三年内巩固和进展一批稳定的省内外经贸专业实践基地,同时规范实习监督机制,保证实习环节的质量。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学历的教师,使本专业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更为合理。

7)走国际合作办学的道路,提高专业办学层次,扩大专业国际阻碍。

现有中英合作办学在校生60名,差不多毕业26名。

5、高度重视校园各类文化活动,促进高素养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全面素养的体现,为更好地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拓展全面素养,为更多德智兼备的同学提供舞台,学校、学院组织了各项文体赛事,国贸学科的同学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2005年为例(详见表10),国贸学科同学共计参加校级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约1800余次,院级各项校园文化活动2600余次。

其中,国贸032班2004年获浙江工业大学五四趣味运动赛长龙飞舞冠军,林文娜夺得2005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第7名、2005浙江省大学生武术竞赛第一名,裘海波夺得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第八名。

表10、国贸学科本科生2005年校园文化活动获奖情况
蓬勃推进团日活动。

团日活动以其深入学生,接触面广,形式丰富多样,内涵深远,在个人、班级、专业文化精神建设意义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贸专业的团日活动一直以不具匠心、意义深刻在学院闻名,不管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优势(详见表11)。

如“读时代好书”的活动,开展主题为“感受佳作,分享欢乐,励志成材”活动,以书目的形式向宽敞同学推举包含专业学术、人文风情等十大系列的具有代表性的闻名书籍200余本,并举办“读后感有奖征文”;“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燃烧”主题班会,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通过深入社会,邀请校友、社会知名人士到校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到“青春激情奉献”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大伙儿的奉献意识,发扬奉献精神,展现大学生的
良好精神面貌;“西湖踏雪行树大学生新形象”——国贸040 2班学习雷锋精神、宣传环保意识游行活动等团日活动都在学校以及社会上轰轰烈烈得展开,活动领域宽广,活动组织方式新颖、社会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团结集体、奉献于集体,以自己为荣,以专业为傲。

表11、2005年经贸学院各专业团日活动数目统计
6、利用外部资源,让国贸专业学生听到国内外一流专家的报告
邀请社会知名教授学者,校内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教授,定期来校区进行学术报告会,介绍社会经济进展大环境,专业的前沿知识及专业的进展趋势等。

03年下半年至05年,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教授、纽约都市学院经济学教授Thom Thurston,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