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氏家族文化对冯友兰的影响
家集:中国人独特的情感方式和文化精魂
家集:中国人独特的情感方式和文化精魂作者:张剑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15期家集作为一种文献,在世界文献体系中,独一无二,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宗、家庭、文字、传统的感知方式与情感体验,其中隐含着一家一族的故事。
家集的编刊,无疑是家学传承的重要保障。
世家原指世代有禄位之家,后来泛化,亦可指称以某种专业世代相承的家族。
“我们这一门有一种做诗的家风。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自豪地说。
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有《梅村诗稿》,伯父冯云异有《知非斋诗集》,父亲冯台异有《复斋诗集》,姑母冯士均有《梅花窗诗草》,冯氏自然可以被看作文学的世家。
冯友兰后来将他们的诗集汇编,于1964年油印出版,尽管他没有给这种汇编总的命名,但从编刻形式和内容看,其无疑属于家集的一种,姑名之“唐河冯氏家集”可也。
這里的“家集”,是家人著述总集的意思,因为是总集,人数不能低于两人,多则不限,它可以汇合或编选家族同代成员的作品,亦可汇合或编选家族二三代乃至数十代成员的作品。
家集在目录学上隶属于集部,所收著述主要以诗文为主,因此,像“唐河冯氏家集”之于冯氏的意义一样,家集首先可以说是文学世家的象征。
据徐雁平《清代家集叙录》统计,见于著录的历代家集种数,唐前八种,唐五代八种,宋代二十九种,元代十七种,明代一百九十三种,而清代竟达到一千二百四十四种,已构成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的文献基础。
家集是家学传承的重要保障祖宗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祖宗的力量,一在遗传,二在教育。
遗传、教育不单指血液、身体、基因方面,还包括精神方面。
家集的编刊,无疑是家学传承的重要保障。
家族后人总在设法为先人扬名,使之不朽。
对于书香门第而言,如果想要世代不朽,刊印诸如家集之类的文献使其永存于天壤间,是当然可行之法。
因此不论是序家集或者是编家集,其心眼实在“不朽”二字。
让“先人”借家集而不朽,“使数百年以上祖宗之性情謦效,与数百年以下之子孙相接”,这自然是“孝”的体现,是一种“守”与“待”。
冯友兰文化哲学研究
冯友兰文化哲学研究摘要文化问题是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核心。
他总结其学术生涯时曾指出:“我从一九一五年到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当学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间,写了几部书和不少的文章。
所讨论的问题,笼统一点说,就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
”从文化哲学视域审视冯友兰哲学思想,有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它,有助于挖掘其当代价值,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化哲学的发展、当下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文化哲学的阐述,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冯友兰的一生致力于解决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
他肩负着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历史使命,从别共殊的思维方式出发,在横向即中西问题上强调文化类型,在纵向即古今问题上强调抽象继承,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哲学。
关键词:冯友兰哲学思想;东西方文化;文化哲学冯友兰文化哲学思想萌发于“五四”运动的末期 ,这是中西文化矛盾剧烈冲突的产物。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写到: “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矛盾冲突的时代。
我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冲突的性质 ,如何适当地处理这种冲突 ,解决这种矛盾。
”由此可见 ,文化问题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中心问题。
一、文化类型:中西之争的求解与超越文化类型是冯友兰文化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内容。
对此,冯先生自己是这样阐释的,他说:“我的思想发展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用地理区域来解释文化差别,就是说,文化差别是东方、西方的差别。
在第二阶段,我用历史时代来解释文化差别,就是说,文化差别是古代、近代的差别。
在第三阶段,我用社会发展来解释文化差别,就是说,文化差别是社会类型的差别。
”由此可见文化类型说在冯氏文化哲学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冯友兰文化类型说的提出是和上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密切相关的。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提出中国文化建设的原则是“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
冯氏三兄妹的家风
冯氏三兄妹的家风作者:方继孝来源:《幸福家庭》2019年第03期家,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点,更是一个人的情感所在和精神牵挂。
家风,是由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所构建的氛围,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
中国学术界著名的“冯氏三兄妹”指的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著名文史专家冯沅君,他们是亲兄妹,三人都是一级教授,在中国教育界极其罕见,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更是令人称道。
冯氏家族是中原的百年望族。
至今河南省的唐河县祁仪镇还保存着冯家的故居。
冯家是书香门第。
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善诗文,父亲冯树侯为清光绪戊戌(1898年)科进士,伯父和叔父也都是秀才。
据冯沅君回忆,她在只有六七岁的时候,在母亲吴夫人的带领下,同她的两个哥哥冯友兰、冯景兰赴湖北崇阳与父亲团聚。
当时冯树侯被分配到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此时,张之洞正在武昌办洋务,其中一项就是办新式教育。
冯树侯被委派为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即外国语学校的总务长)。
冯家三兄妹的母亲吴清芝是一位通晓诗书,思想开明的知识女性,曾担任过当地女子学校校长。
吴夫人教子有方,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吴夫人除了对子女亲授诗书经传外,还特聘一位名师严加训练,即使对年龄最小的冯沅君,也从不因爱而废严。
在冯家,无论男女,小孩儿一律七岁上学,接受私塾教育。
而允许女孩上私塾,这在当地开了风气之先,因此冯家几代都出才女。
馮友兰的姑姑冯士钧,是一位天才女诗人,不幸18岁时病逝,冯家将她生前的诗歌,作辑为《梅花窗诗草》。
1915年,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
1916年,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3年夏,冯沅君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兄妹三人皆入北京大学,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而兄妹三人走出国门,更是少见。
1918年夏天,冯景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1921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
宗璞:我的父亲冯友兰(2)
宗璞:我的父亲冯友兰(2)父亲是有这样的胸襟的,也许是到了廓然大公的境界,所以他能度过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难坎坷。
一位哲学界人士回忆说,有一次开会,所有的人都批评冯先生,中午休息时,他踌躇着想去安慰几句,不想冯先生已经靠在沙发上照常午休,安然入睡。
他觉得常人真难以做到。
批冯的人很多,有时并不讲理,父亲从不计较,在家里从未说过哪个人不好,只笼统地说他们也是为形势所迫。
父亲是这样宽容,事事为别人着想,这都是中国哲学给他的力量。
父亲曾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让人能够欣赏古往今来美的东西。
他本想在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大书以后,写一些艺术感受,题名为《余生札记》,已成一篇《论形象》,从杜甫的《丹青引》谈起,讨论美术创作。
可是,《新编》以后的余生很短,他已经泪干丝尽,不得不带着满脑子的“非常可怪之论”远去了。
那些发光的“非常可怪之论”,究竟还有多少,内容是什么,能够给人的精神世界增加怎样的活力,永远不能为人所知了。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遗憾。
父亲的趣味很广泛,对文学艺术有许多见解。
他告诉我,昆曲音乐中直起直落的变化,称为“方笔”;北京城里钟楼和鼓楼的气韵不同。
他讲过,一位朋友看晚年程砚秋的演出,程一出台,甚显胖大,这位朋友“哎呀”了一声,心想:这怎么受得了!听了几句之后,觉得完全受得了,再听再看,觉得很愿意“受”。
这里没有直接称赞程氏的表演艺术,却让人感到程的表演之高超。
我们每年春天要去颐和园,看玉兰,看海棠,看桃花。
后山的桃花映着松树,又活泼又庄重,是一幅永远难忘的图画,我们常流连在这幅图画中。
父亲却不让任何一种趣味成癖,绝不玩物丧志,他离不开的是哲学。
我和弟弟小时候有一个任务,为父亲研墨、拉纸。
父亲写字时,要有人站在桌对面,慢慢把纸拉过去,他好往下写。
纸有时要熨,那是母亲的事。
家里始终没有预备毛毡一类的铺垫,可见不是书法家。
早年父亲是站着写字,写得很直,间隔匀称,自己看看,说行气很好。
老来写字,一行字总要向右歪。
教育家冯友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育家冯友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冯友兰,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那么冯友兰的人品如何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冯友兰的人品如何,希望对你有帮助!冯友兰的人品冯友兰,出生于20世纪初期,他一生之中经历了新旧中国的几个关键时代,正是他的所作所为,被后世之人称为是缺乏立场、缺乏节气、谄媚无主张的文学之耻,具体依据有如下几件事情。
第一,冯友兰是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他的家族包括他自己一直信奉的都是儒教的。
在国民党尚未当政之时,冯友兰曾经书写过两篇文章,在这两篇文章之中,有讽刺得罪国民党之处,当蒋介石上台后,冯友兰自然是被划分到了对立的立场,曾经被捕又被释放,释放后的冯友兰,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政治立场,迅速转变着自己的思想,向国民党靠拢,并以写作明志,批判了自己曾经信奉的孔丘之辈,并成功的加入了国民党。
第二,国共两党相争相斗几十年,而后共产党上位,冯友兰因为辅助过国民党,自然又被戴上了帽子,成为人民被排挤的对象。
冯友兰为了能够撇清与国民党的关系,逃避政治层面的惩罚,又再度书信给毛泽东,称自己的思想错误,以后必将坚定自己的信念,严格遵守马列主义。
毛泽东对此回应只是希望冯友兰能够真切的反省自己的问题。
第三,在江青上台的_时代,冯友兰又再度扭转政治立场,投靠江青之类。
冯友兰简介冯友兰,祖籍乃是我国的河南省南阳市。
是我国当代的一代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生平在教育界和哲学界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冯友兰死后,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儒学家,声名响彻国内外。
冯友兰的生活并不是一番风顺的,也是经历了不少波折的。
冯友兰的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其祖父、其父亲都是典型的读书人,祖父虽无功名傍身,但却尤其善长作诗,而父亲则是取得了进士的功名。
冯友兰的文化教育经历,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经历了按部就班的学习,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加上家庭文化的熏陶,冯友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文学修为,在高中学业结束后,冯友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从此开启了他的哲学之路。
清末家庭教育的新气象——以冯友兰为个案
2 1 年 9月 01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o r a fHUB IC re p n e c ie st E o r s o d n eUnv ri y
Vo . 4 N 9 12 . 0. S p. 0 1 e t2 1
其二 , 充实学 习内容 , 以中学 为主 , 兼顾新学。近代 以来 , 在“ 西学东渐” 的文 化背景下 , 的一部 分开 明之人纷纷 将 近代 西学纳入到 了家庭教育 中, 打破 了传 统家庭 教育 以儒学 为独 尊 的局面 。曾国藩 将不懂 天文算 学视为 自己平 生“ 三耻” 中 的第一耻 , 嘱咐其子 “ 当思雪此三耻” 。 冯台异 2 0世纪初 期 曾在湖北 出任 新式 外语学 校 “ 言 方 学堂 ” 的会计 庶务委员 , 因此作 为致力 于洋务 的官员 , 台异 冯 懂得学外语和新知识的重要性 , 深受儒家 传统文化 熏陶的 但
自14 8 0年鸦片战争开始 , 国社会 遭遇到 “ 中 数千 年未有 之强敌” 的挑战 , 而发 生 “ 从 数千 年来未 有之变 局” 。在 内外 压力的 冲击下 , 中国社会 步入 了由传统 向近 代发展 的转型时
期 。随着这种转型力度 的加 大 , 近代的家庭 教育也开 始突破 传统的束缚 , 积极参与 到社会 的近代化进 程 中, 以多样 、 并 自 由、 灵活 的教育方法迎接近代社 会的变迁 。2 0世纪 出现了一 大批 博古通今 的优秀人 才 , 他们幼 年时期均 受过 良好 的家庭 教育 。然而长期 以来有 关近代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却极 其少见 , 本文试 图通过对 冯友兰为 个案考察其 家庭教 育在近 代社会 出现的变迁。 家庭成员中 , 对冯友 兰影 响 最大 的是他 的父母 亲 , 因为 “ 父母是孩子的第 一任教 师 ……社会 信仰 、 规范 和价值 观等
冯友兰的简介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人生经历?]
冯友兰的简介 [冯友兰简介冯友兰人生经历?] 号复斋,也是他一生治学的最高成就,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
二人双双拿到了两所高等学府的毕业文凭,其新理学体系即在此间创制而成,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其中有云,勉强恢复自由。
1975年,冯友兰在闲暇时还常阅读一些他父亲所藏的新书籍,但眼前还不是。
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冯氏前期(抗战以前)的治学旨趣在于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直陈己见,将其藏书捐赠给清华大学收藏,并专门写了《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和《心力》两篇文章,相信群众”的思想指导下,我想亲自去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而是作为文化产生之根源的“意欲”的根本不同之故,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冯先生将这些著作总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或“贞元六书”,后任湖北崇阳县知县,为万世开太平’。
冯友兰这种中西哲学之比较观。
人为的事物。
创制新理学体系1937年至1946年。
毕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又使他明显地偏向于中道派的儒家哲学。
还是在1914年,反复吟诵,冯友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在这本书中。
通过“贞元六书”、《新事论》(1940年),他得出了如下结论!1946年5月西南联大的使命结束,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六十多年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他虽然从心底里极为反感“四人帮”的那一套、体会写出来,受益匪浅。
余中年为古典文、罗素等人的访华讲学,并专以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为旗帜,冯友兰又遭批判之际,他自称持新实在主义观点:《新理学》(1937),潜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贵贵”,困厄只是暂时的,作为高中教材之用,梁以印度文化作为人类的最后归宿,并一同回开封结婚,并由此而引起了对哲学的兴趣、新实在论的影响扩大、《新知言》(1946年),生活的本体。
著《新理学》,字芝生、介绍而广为传播,冯友兰辞去本兼各职。
冯友兰当时对此书观点颇多契合,又使实用主义,展开了对东西文化的全方位比较研究。
1949年初;而杜威,一生无意于功名,字树侯。
关于冯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
关于冯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 冯姓的起源与历史演变1.1 冯姓的起源根据史书记载,冯姓是中国姓氏中的一个古老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冯姓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中有一个姓冯的人,他们的后裔便以冯为姓,世代传承下来。
1.2 冯姓的历史演变在历史上,冯姓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迁。
在古代社会,冯姓多为贵族、士人和将领等地位较高的人士,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在宋代以后,冯姓逐渐分布到了各个地区,成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2. 冯姓的分布状况2.1 冯姓在中国的分布目前,冯姓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冯姓在人口排名中位列前列,居于中国姓氏中的较高位置。
2.2 冯姓的地区特点冯姓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北方地区,冯姓人口较多,尤其是在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份;而在南方地区,冯姓人口相对较少,多分布在广东、福建等省份。
3. 冯姓的文化底蕴3.1 冯氏宗族文化冯姓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宗族文化。
冯氏宗族文化强调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性,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和信仰传统价值观念。
冯氏宗族还有自己的宗祠和族谱,记录了族人的来源、世系和重要事件,是冯姓族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3.2 冯氏文化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冯姓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他们在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
例如,冯梦龙是明代杂剧作家,他的作品《喻世明言》对后世影响深远;冯友兰是现代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开创了中国新儒学。
4. 冯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4.1 冯姓的人口规模和变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冯姓的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使得冯姓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增加。
4.2 冯姓在社会中的地位目前,冯姓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高。
不少冯姓后裔成为了企业家、政治家、学者等各个领域的精英。
冯姓也在社会公益慈善等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
父亲冯友兰的晚年
来 坚持 “写作 ”的 ,虽 然身上有各 问 已经 不 多 了 ,担 心 他 不能 写 完 。 世纪八 ¨ I=才渐渐恢 复起来 的
种 “枷 锁 ” ,但 是思 维 却十 分 清 晰 , 但 是 父 亲不 同 意 ,他 觉 得 只 有 从 头 之 前 ,他 仃J足 不 敢 随 便 来 往的 .…
华 的 两 个 人 陪 着 张 先 生 到 友 谊 医 院 亲 去 世 之 后 ,我最 大 的愿 望 ,就 是 只是 对 我 说 : “娘
看 望 。 张 先 生 去 世 ,我 在 花 圈 上 写 帮 助 父 亲完 成 他 最 为 看 重 的 《中 国 太 空 了 !”
了 一 句 话 : “相 逢 在 彼 岸 ,继 续 论 哲 学史 新 编 》,这也 是 他 “回归 自我 ”
此来说 明老年人的生活就像带上 了 放 的 时 候 , 他 已经 完 成 J H廿,但 有 时 他 的 -些 川 殷 来看 望 他 , 也总
各种枷锁 ,关节 等身体的各 个方 面 是 ,他 要 推 倒 以前 的 东 f}可、当时 也 是 提 他 仃 一 本 没 有 完 成 的 : 都 不 灵 了 。父 亲 就 是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有 人 劝 他 接 着 往 下 写 , 为 他 的时 作 一 父 亲 flJ J】j】友 们 的 炎 是 【 个
冯 友 兰
记录 的方式 来完成他的著作 。我最 有 想到 , 自己 有一 天 也会 老 的
《『f】旧忻学 l 史新编 》宠成之 ,
近在报上看 到汁年轻人戴上各种仪
父 亲的 《|f1国哲学 史新编 》是 我们建 议他 土写 ” ·本 岳作 氽
器来体验 老年人的乍活 的实验 ,以 从六十 年代开始写的 ,到 了改革开 札 记 》 . 一 他存 殳 I 的 随悠
冯友兰的贤内助
龙源期刊网
冯友兰的贤内助
作者:小亮
来源:《幸福·婚姻版》2015年第11期
1915年初,经人介绍,冯友兰认识了任载坤。
三年后,两人喜结连理。
当时,一个从北
京大学毕业,一个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走出。
才子与才女,算是一对佳偶绝配。
婚后,两人育有两子两女,且均学有所成,显然是受家庭浓厚文化氛围的影响。
随着子女的出生,任载坤放弃自己的爱好与职业,主司家务。
为了让冯友兰安心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任载坤几乎包揽了一切家事。
就是在最为艰难的西南联大时期,任载坤也没让冯友兰分心、操心,以至于有人称冯友兰在家是个“甩手掌柜”,“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
1977年10月3日,任载坤撒手西归,冯友兰作挽联送别妻子:“在昔相追随,同患难,共安乐,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汝先去;从今无牵挂,断名缰,破利锁,俯仰俱不愧,海阔天空我自飞。
”上联写夫妻情深意厚,同甘共苦,下联写自己老来失伴,雄心不减。
这也应了女儿宗璞的话:“这么多年,我觉得父母一直认为生命有更高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在父亲,就是他的哲学他的教育,在母亲,就是帮助父亲完成他的事业。
”。
看了冯友兰的族人,才知道他只是一个“小人物”
看了冯友兰的族人,才知道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冯友兰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他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冯家三兄妹,“一门三杰”冯友兰出生于河南唐河一个商人但书香浓厚的家庭。
祖父冯玉文知书识礼,受传统文化滋润颇深,他曾在诗中写道:“富贵何足荣,清贫岂为苦?试观富贵人,谁免一抔土!我无旷达识,至理颇先睹。
”他育有三子,均让他们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
两子先后考中秀才。
冯友兰之父冯台异,更一枝独秀,于光绪十五年中举,后受清廷赐予同进士。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冯友兰之父冯台异,光绪同进士冯家有善诗之家风,冯玉文有《梅村诗稿》,冯云异有《知非斋诗集》,冯台异有《复斋诗集》,冯玉文之女士钧亦善诗文,不幸十八岁时病逝,冯家将她生前诗作辑为《梅花窗诗草》。
冯氏一家出了四本诗集,这亦为少见之文化奇观。
在河南唐河,“冯家三兄妹”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冯友兰弟弟冯景兰是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河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等职。
他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
他是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丹霞地貌”概念在地貌学上亦有建树。
“丹霞地貌”这一命名一直为国际地质学界所沿用。
冯景兰: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妹妹冯沅君(淦女士)是一代才女,现代作家、学者。
她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并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研习中国古典文学。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冯沅君是继陈衡哲、冰心、庐隐之后,文坛又一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小说中那种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由独立的精神足以与和她前后驰名文坛的另外几位作家比肩。
冯氏三兄妹
家学深厚大哥冯友兰、二哥冯景兰、小妹冯沅君,先后考入北大,再出国留学,被称为“唐河三冯”。
冯氏三兄妹出生在河南唐河县祁仪镇有名的书香之家,祖父冯玉文善诗文,遗有《梅村诗稿》一部。
父亲冯台异,清光绪戊戌(1898年)进士,有《复斋诗集》,伯父冯云异留有《知非斋诗集》,叔父冯汉异也都是秀才。
他们有一个姑姑冯士钧,天资聪颖,极善诗文。
冯士钧病逝,家人把她生前留下的诗稿辑为《梅花窗诗草》。
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到祖父冯玉文掌家时,冯家已有了1500亩土地,祖父带着他的子孙生活,经常有二三十口人吃饭,是个封建大家庭。
据大哥冯友兰回忆:“照这个大家庭的规矩,男孩子从七岁起上学,家里请一个先生,教这些孩子读书。
女孩子七岁以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过了十岁就不上学了。
当时一般的私塾,叫学生读一些以备作八股文、试帖诗之用的书,我们的家里也没有这样要求。
在我们家的私塾中倒读过一本新出的书,叫做《地球韵言》,这是一种讲地理的普及读物。
地理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新学’。
我们家的那个私塾,也算是新旧兼备了。
”考中进士后不久,父亲冯台异在武昌得到一个固定的差事,在武昌外语学校“方言学堂”任会计庶务委员(相当于后来的总务长),实际是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
有了固定的收入和住所,冯氏三兄妹在母亲的带领下,从老家迁往武昌居住。
考虑到兄妹三人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决定叫母亲在家监督孩子们读书。
遇见母亲不认得,念不出的字,就记下来,等父亲晚上回来再教。
一般学校都要做的事,父亲也要他们做。
当时武昌的学校,无论大小都要穿制服。
父亲也叫母亲给孩子们做一套,还教他们唱《学堂歌》。
同入北大先后留学1915年暑假,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
1916年暑假,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北大当时的学生,在学习上非常自由,冯友兰喜欢听著名教授黄侃的课,并做一些古诗送给黄先生,黄先生也加圈加点,还写了赞赏的批语。
冯友兰回忆,“我的这种课外学习,倒是在我家里发生了作用,那就是我把我的一知半解传授给我的妹妹沅君,引她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我的父亲冯友兰
我的父亲冯友兰作者:宗璞来源:《全国新书目》2010年第11期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于1990年去世,如今已渐行渐远,但他对中国哲学的非凡建树、谨严的治学精神、执着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却是后代学人常说常新的话题。
他的女儿宗璞年逾八十,不辞劳累,集结旧作新章,玉成此书,以告诉读者一位真实的冯友兰先生。
本文摘自该书。
父亲是教育家父亲一生有三方面的贡献,一是写出了第一部完整的、用现代逻辑方法的中国哲学史,是这个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二是建立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第三他是一位教育家。
很多人对这点不熟悉。
我想着重讲一讲。
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讲台和学校。
他从美国留学回来,担任中州大学哲学系主任、文科主任。
中州大学是新建的,河南历史上第一所大学。
1925年校务主任离职,父亲主动向校长要求接任,他说,“我刚从国外回来,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可选择的前途有两个:一是事功,一是学术。
我在事功方面抱负不大,只想办一个好大学,所以需要指挥全局的权力。
否则,我就要走学术研究的路子,那就要离开开封,去一个学术文化中心”。
校长没有答应,但对他的直言很赞赏。
父亲当年8月就去了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
后来1930年河南中山大学(即中州大学)再聘他为校长,但他“已经在清华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没有去。
父亲很爱护学生。
他曾说在学潮中,学校负行政责任的人是政府任命的,不可能公开站在学生一边,但和学生又有师生关系,爱护学生是当然。
所以只能中立,希望学生不要罢课。
这一态度与蔡元培、梅贻琦都是一样的。
国民党军警迫害的学生只要信得过他,到家里来隐蔽,他都尽力掩护,从不问他们姓名。
他保释和掩护过的学生有黄诚、姚依林等。
他认为大学要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器”。
器是供人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供人使用,技术学校就能做到。
大学则是培养完整灵魂的人,有清楚的脑子和热烈的心,有自己辨别事物的能力,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对已往及现在所有的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欣赏。
下面说些杂事。
冯友兰学思历程述要
冯友兰学思历程述要*翟志成1895年12月4日,冯友兰降生在河南省唐河县祈仪镇一个 耕读传家”的地主家庭㊂①冯家除了家道丰厚之外,更令人羡慕的是冯家的书香㊂冯氏的父辈均有功名,伯父和叔父都考取了秀才,而冯父更是光绪戊戌科进士㊂②冯友兰的祖父㊁伯父㊁父亲和姑母都是诗人,各有诗集行世㊂影响所及,后来冯友兰和其妹冯沅君都以能诗驰名学界,故冯氏自夸 一门中有一种作诗的家风”㊂③在这种 富而好礼”的人家中,作为冯家的 读书种子”,冯友兰从六岁(1901)开始,便进入了冯氏家塾,④按部就班地接受严格的古典训练㊂*①②③④拙文在拟稿期间,曾获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的资助(RGC-GRF,No.540211,PolyU5402/11H),谨此鸣谢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1页㊂冯台異考取的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亦即最后一名)进士㊂见‘明清历代进士题名碑录“(台北,华文书局,1969),第2882页㊂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著有‘梅村诗稿“,伯父冯云異,著有‘知非斋诗集“,父亲冯台異,著有‘复斋诗集“,姑母亦著有‘梅花窗诗稿“㊂见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2页㊂冯友兰说自己在七岁始入家塾(‘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页)㊂但蔡仲德把冯氏入学年龄定为六岁,见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第7页㊂‘三松堂自序“指的是虚岁,而年谱指的是实岁,两皆不误㊂但若按照西方的实足年龄,冯友兰入学时只有五岁零几个月㊂冯友兰由六岁到十五岁,在子曰诗云的讽诵吟唱声中度过了整十年,是名副其实的 十载寒窗”㊂我们知道,大量地背诵经典,不仅是学习好中文,而且是学习好任何一种语文的必要条件㊂因为只有通过对经典大量的背诵,背诵者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无师自通地真正把握到各种语文的文法和修辞规则㊂并且由于科举的关系,儒门的五经一千多年以来便是传统士子在孩童时就必须背诵的共同 典范”,它们事实上已成了规范和塑造中国传统社会的世界观㊁价值系统和思维及行为模式的重要凭借,以及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的主要源头㊂也只有通过背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核心观念,才会和背诵者的个体生命合二而一㊂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在少年冯友兰的琅琅读书声中,悄悄地渗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内化为他的三魂七魄㊂由长期读经培育成的深厚学殖,济之以渊源家学,再辅以个人特出的天资与悟性,冯友兰到了十二岁,其父便认为他的文章,已达到可以考取秀才的程度㊂①在后来的三整年里,冯氏又转益多师,在其他师傅的督导下继续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手好文章㊂日后凡是读过冯氏哲学论文的人,都无不惊叹他竟能把许多繁复的哲学问题,说得如此的简易明白;读过他为西南联大撰写的纪念碑碑文,又无不惊服他的情深旨远和飞扬文采㊂ 以简御繁”和 文情并茂”,本是中文的两大神髓,已同时为冯氏牢牢掌握㊂十五岁前的冯友兰,无论从学养到思想,都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统读书人㊂一直到了辛亥革命的前一年(1910),十五岁的冯友兰始考入唐河县立高等小学,②才正式和西学有了接触㊂由私塾到新学堂,冯友兰十五岁才更换人生跑道,按理是有点太迟了㊂对于学习数㊁理㊁化,尤其是学习外国语文,十五岁才开始难免是事倍功半㊂幸而当时 西学”的水平普遍低落,洋学堂的学习和考试, 中学”仍占了绝大的比重,中学底子较好的学生,在洋学①②冯友兰说: 友兰十二岁始学作文,甫成一二篇,先妣阴问先考曰: 看友兰文,在昔科举时,能下场一试否?’先考曰: 岂但可一试,进秀才亦可㊂’”冯友兰:‘先妣吴太夫人行状“,‘三松堂全集“第13卷,第876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3~24页㊂堂反而占了便宜㊂像冯友兰这种国学根基超强,又特别长于作文的学生,名列前茅简直是易如拾芥㊂冯友兰十年磨剑,本来是用来砍开科举的窄门的,现在用在洋学堂的竞赛上,也一样过关斩将所向披靡㊂躐等跳级似乎是他的专利,鳌头独占更是他囊中之物㊂冯友兰第一次牛刀小试,便是唐河县立高等小学堂的入学试,结果因文章高妙,获得了县太爷当众褒奖的 殊荣”㊂①冯氏在县立高等小学堂的预科班(相当于初小)才读了一个学期,便和高等小学已毕业的堂兄一道到开封去投考中州公学,尽管是连跳四级,他还是以初试第二名,复试第一名的成绩,把堂兄和其他高小毕业的人全抛在后㊂②在中州公学才读了一个半学期,冯友兰再到武昌投考中华学校,自然也是一考即中㊂③中华学校的椅子还未坐暖,适逢黄兴出长中国公学,河南省决定向中国公学选派二十名公费生,每人每年发官费白银二百两,于是,冯友兰又考取了河南公费,在1912年冬天来到上海,翌年春天成了中国公学的正式学生㊂④当时中国公学分为中学部和大学预科部㊂冯友兰的 西学”训练,其实总共只读过半年的初小,以及三个学期的初中,⑤这次居然又让他连跳数级考取了大学预科部,而且每年还有花不完的公费,⑥究其原因,当然又是拜他超强的 中学”之赐㊂在预科三年,冯友兰倒没有再跳级,其西学的教材,也由原先的中文译本,换成了英文原本㊂冯氏也就在此时开始自学逻辑,并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㊂①②③④⑤⑥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6页㊂对于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冯氏坦承 当时我自己也有点惊奇”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9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3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3页㊂冯友兰在1911年春始考入中州公学,暑假后因武昌起义,中州公学停课一学期,次年春始重新开课,冯氏在该校及中华学校又分别念了一学期,故冯氏在考入中国公学之前,一共只读过三个学期的初中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7~33页㊂冯友兰说: 我喜欢买书,那二百两银子花不完就买书,也买了一些大部头的书,如‘廿四史“之类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34页㊂怀着对西方哲学,特别是对逻辑的浓厚兴趣,冯友兰在1915年暑假毕业于中国公学预科之后,旋即通过了类似于科举殿试策问的入学考试,考入了北京大学,并义无反顾地从大热门的法科转入大冷门的文科㊂①但冯友兰的转系,并没有达成学习西方哲学的目的㊂因为当时北大的章程,虽号称有中国哲学㊁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三个学门,但西方哲学门和印度哲学门由于无法请到合格的老师,根本就未曾开课㊂没有法子,冯氏只好不无委屈地进了中国哲学门,成为该学门第二届的学生㊂②尽管冯友兰在北大主修哲学三年,和西方哲学并无 真正接触”;③尽管在偌大一个北京大学,竟无一人可传授冯氏半点逻辑知识;④但北大毕竟还有不少让他钦服的学问大家㊂在这些大师之中,影响冯氏最大的,是国学门的黄侃以及中国哲学门的陈黻宸㊂黄侃是太炎门下高弟,当时正在北大讲授‘文选“和‘文心雕龙“,是国学门最叫座的名教授㊂在他的课堂上,冯友兰本来就有十分深厚的国学和辞章根底,获得极大的挥洒空间㊂如果说冯友兰在黄侃的课堂里,得益的主要是辞章之学,他日后之所以能成为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社团中最重要的 笔杆子”之一,可能或多或少得力于黄门的路数和心法㊂不过,真正开启了冯友兰学问和生命新方向的老师,并不是黄侃,而是教授中国哲学(诸子学)的陈黻宸㊂陈黻宸字介石,光绪廿九年(1903)进士,于旧学可谓无所不窥,无书不读㊂其经世之学,为永嘉殿军;史学精神继武史迁;哲学思想则归宗陆王㊂儒学之外,尤以老庄哲学及魏晋玄学最为名家㊂冯友兰过去的 中学”①②③④由于当时文科毕业生只有当教书匠的出路,愿意报考的学生极其有限,北大当局甚至规定报考文科的考生不需要预科毕业文凭,冯友兰既有预科资格,又考上了法科这大热门科系,转入文科在世俗的眼中自然是一大牺牲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5~186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6页㊂冯友兰说: 但我在北大当学生三年,并没有真正触到西方哲学㊂西方大哲学家的原著我一本也没有见到,更不用说阅读了㊂因为当时在北大图书馆,这一类的书也是绝无仅有的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56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98页㊂训练,究其实是为了举业,对于义理之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㊂冯友兰在北大主修了二年陈黻宸讲授的诸子哲学,他开始注意到,原来儿时便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四书㊁五经,除了词章之外,还有着 意义” 价值”和 精神”等更为根本㊁也更为核心的课题,值得自己去探索穷究㊂他还注意到,原来除了儒家的义理系统之外,中国传统学问之中,还有道家㊁释家等各家各派的义理系统,值得自己去学习搜求㊂和义理之学直接睹面,使冯氏在治学上自觉 摸着一点门路”,而他的人生境界,也仿佛 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㊂①由考入县立小学(1910)到升入北大三年级(1917)之前这七整年期间,是冯友兰开始接触西学的学习期,也是他从传统士子开始向现代学人过渡的转型期㊂在这七整年里,我们在冯友兰身上,几乎看不出中学和西学的激烈对立和冲突,也看不到转型期应有的困惑和阵痛㊂个中原因,一方面缘于当时传入中国的西学,不仅支离破碎,而且肤浅浮泛,它既不足以动摇冯氏根深蒂固的中学基础,也不能在冯氏的治学兴趣开始有所转移时,予以强有力的辅导和接引;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缘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才刚起于青萍之末,风暴的中心尚未形成,中西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尚未曾被激化㊂是以冯氏在洋学堂七整年,其得力之处,仍在于对中学正面理解的扩大和深化;用流行的话语来说,仍旧是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依然不脱湘乡南皮的窠臼㊂到了冯友兰升入大三的时候,胡适正好由美国学成归国,于1917年9月起在北大开讲中国哲学史㊂胡适的讲稿,大率是其博士论文的中译,不久即结成‘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一书出版㊂该书既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转型的新典范,同时又是西方方法学上的具体示范㊂冯友兰一直到暮年都在强调:向西方学习,所要学的并不是西方的 迹”,而是其 所以迹”;即如向神仙学点金术,所要的并不是神仙由石头变出来的黄金,而是神仙那根能把石头变成黄金的①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6~188页㊂手指头㊂①冯友兰正是在胡适的课堂上,第一次见识到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不禁目夺神驰,惊喜交集㊂即使过了六十多年,冯友兰还是照样兴致勃勃地谈到胡适的 证明的方法” 扼要的手段”和 系统的研究”在方法学上的突破和创新㊂所谓 证明的方法”和 扼要的手段”,就是把三皇五帝等许许多多的无稽之谈一刀砍掉,一部中国哲学史直接从老子㊁孔子讲起㊂这么一来便把冯氏从 毫无边际的经典注疏的大海中”拉拔了出来㊂②所谓 系统的研究”,就是一反传统学者述而不作㊁以选抄编排前人注疏为究竟的治学方式,而代之以审查材料的真伪㊁分析其中的意义㊁探究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并全面而系统地把研究所得综合地叙述出来㊂这又使陷在支离破碎㊁散漫而无所依归的注释迷雾中的冯友兰,第一次找到了出路,摸着了头绪,从而发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某些思想系统和中国哲学史发展的某些线索㊂③所有这些,都让冯氏自觉 面目一新㊁精神为之一爽”㊂④如果仅从国学修养而论,胡适不仅绝对无法和黄侃㊁陈黻宸等北大经史学大师比肩,即令与冯友兰㊁傅斯年㊁顾颉刚等国文程度超强的北大学生相较,亦容或有所不及㊂但国学水平并不怎么高明的胡适,由于多了一根西方的手指头,在处理中国哲学史料时,便能处处推陈出新㊁化腐朽为神奇,常言人之所不能言,发人之所不敢发㊂冯友兰在胡适讲授中,真正体验了西方方法学的惊人威力,也领悟到现代学者胡适之所以比传统学者陈黻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全在其掌握和运用了西方的理论和方法㊂如果说陈黻宸等传统学者把冯友兰引进了中国义理之学的新天地,作为现代学者的胡适便让冯友兰窥见了西方方法学更新的天地㊂这两重天地,对冯友兰而言,后者的境界不仅要远比前者更为充实㊁更为丰富㊁更为深刻,而且在位阶上也要远①②③④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02~203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01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00~201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01页㊂比前者更为优越和更为高级㊂①在这两重天地的强烈对照之中,冯友兰发现了新文化和旧文化的矛盾和冲突,②他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智的天秤,都迅速向新文化的那一端倾斜㊂胡适到北大才刚两个月,便因缘际会成了哲学研究所的创所所长,③而冯友兰立刻就选修了胡适在研究所讲授的全部两门功课,④并大量地选修西方的社会科学课程,这些迹象显示了冯氏的治学方向和兴趣,已由传统学问向西学转移㊂此外,冯友兰 以商榷东西诸家哲学,瀹启新知为宗旨”,与陈钟凡㊁孙本文㊁嵇明等十多位同学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哲学会,⑤把个人对新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向往,提升为同志间互助和互教的集体活动㊂1918年5月21日,冯友兰参加了北大学生抗议北洋政府与日本缔结军事协定的集会,并和与会同学一道,不顾蔡元培的劝阻,步行前往总统府请愿㊂⑥这又说明了冯友兰的一只脚,已从书斋迈入社会,开始把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行动了㊂1918年6月底,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旋即与任载坤结婚,同年9月在开封出任河南第一工业学校语文㊁修身教员,⑦开始在开封主编鼓吹反传统思潮的‘心声“杂志,⑧并向北大反传统营垒的核心刊物‘新潮“投稿,成为胡适㊁陈独秀反传统帅旗下的干将㊂但由于冯氏在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一年便离开北大,无缘像他的学弟如傅斯年㊁罗家伦等在五四一役中大出风头,更兼冯友兰在1919年6月考取了河南省公费留学,同年12月乘船赴哥伦比亚大学研究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19~203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02页㊂耿云志:‘胡适年谱“,香港,中华书局,1986,第47~48页㊂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25页㊂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26页㊂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26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46~47页;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28页㊂据日本学者后藤延子手抄本排印之‘〈心声〉发刊词“,其末有 载于‘心声“杂志创刊号,1918年9月出版”等字样(收入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3卷,第821页),故‘心声“杂志的创刊日期实为1918年9月,‘三松堂自序“与‘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把‘心声“杂志的创刊日期写为1919年5月4日或1月均误㊂院哲学系继续深造,‘心声“杂志便因之关门大吉㊂冯友兰在五四运动中无声无息,‘心声“杂志亦因过早结束而没世无闻,如果不是冯氏晚年在回忆录中特别提及,根本就没有人会知道他曾是五四英雄们的战友或同路人㊂少了一顶五四英雄的桂冠,反而让冯友兰不必像学弟傅斯年㊁罗家伦等那样,在反传统的道路上驰骋追逐一往而不知返㊂冯友兰日后能既继承了五四,也批判了五四,因而也超越了五四,使自己从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五四反传统主义者的立场,一变为 阐旧邦以辅新命”的新儒家立场,这和他 不幸”而未能在新文化运动中 暴得大名”,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㊂如果从这一角度看,他的 不幸”,又反而是他的幸运了㊂胡适曾对冯友兰说过:世界最新的哲学在美国,美国最新的哲学在哥大㊂①冯友兰遵循胡适的指导,一心要在哥大把 最新的哲学”学到手㊂只不过,冯氏在哥大虽大量阅读了西方哲学的经典,但却选取了中国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㊂因为在开学后不久,他便懊恼地发现自己在主修西方哲学方面,竟然是 一穷二白”㊂所谓 穷”,是缘于他的英文底子太薄㊂冯友兰迟至十五岁才开始学ABC,此后又一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 中学”的研习方面,致使他刚到哥大之时,其英文无论在讲㊁听㊁写和阅读四方面均显得力不从心㊂而西方的哲学著作,即令对绝大部分英文十分好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不啻是深奥难懂的 天书”㊂而冯友兰若要主修西方哲学,对这些深奥难懂的 天书”便不仅要读得懂,而且还要读得快㊂这种过高的要求,实无异于逼着他 挟泰山以超北海”㊂所谓 白”,是缘于冯友兰在西方哲学方面毫无训练㊂冯友兰在负笈哥大之前,并未曾读过任何一本 西方大哲学家的原著”㊂②他在哥大学习西方哲学,可以说真正是从零开始㊂面对着以英文为母语,又曾浸淫过西方哲学多年的美国同学,冯友兰便不能不处于绝对的劣势㊂只要冯氏继续主修西方①②冯友兰:‘四十年的回顾“(此书曾于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收入‘三松堂全集“第14卷),第165页㊂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56页㊂哲学,可以预见在数年之后,他的英文和西哲学养,还是绝对无法望其美国同窗之项背㊂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理想便不得不向现实低头㊂大约在1920年冬,冯氏把自己的专业,由主修西方哲学正式改为中国哲学㊂这一转变,让冯友兰易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立刻就能从绝对落后的困局中突围而出㊂他的英文水平,虽仍居于人下,但他二十的国学修为,不要说他的美国同窗望尘莫及,就连他在哥大的指导教授杜威,也只有当他学生的资格㊂他之所以能在三年半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这和他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地转换专业是有着因果关联的㊂专业的转变往往会引起心态的转变,冯友兰在改变专业之后,便开始以较为同情的态度,与中国的传统经典及先哲进行内在对话(internal dialogue),而儿时曾背得烂熟的古典,其中隐而未显的意义和价值,亦在内在的对话和思想的反刍中得以砥砺发明㊂更兼冯友兰在五四反传统运动中并没有 暴得大名”,由于陷溺不深,便少了许多偏执和成见;他开始觉得,五四反传统主义对中国文化的主要指控,大都是一些诬枉不实之词㊂例如,五四反传统主义者从中国文化过去 未能”产生科学的事实出发,断言此 未能”乃缘于 不能”,而此 不能”又缘于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水火不兼容,故要把科学引进中国,便必须彻底毁灭中国之化;而冯友兰在1920年冬撰成他生平第一篇的英文论文‘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Why China Has No Scienc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Philosophy),①却断言中国之所以在过去 未能”产生科学,只是缘于中国过去的价值系统对科学的 毫不需要”,此 未能”并非 不能”,而只是 能而不为”,故只需在价值系统中稍作调整,中国便完全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并拥有科学㊂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冯友兰强调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心内求善与①该论文于1921年曾在哥大哲学系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于翌年4月刊于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Vol.ⅩⅩⅩⅡ,No.3,1983年4月由涂又光译为中文,收入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第23~42页;以下省略副标题㊂西方文化价值系统的心外求知,其实是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㊂只要人类仍需寻求 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中国文化由认识和控制心灵世界所发展出来的一整套内省功夫便永远不会过时和失效㊂目下,不仅中国文化必须学习西方文化的科技,而西方文化也应当 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㊂只有在中西文化调和互补的基础上,全人类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的幸福㊂①冯氏的中西文化的互补说,和五四反传统主义者的全盘西化观点相对照,简直是南辕北辙㊂该文于1922年4月正式在美国刊出后,事实上正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隔海唱和㊂由于梁书在当时是站在中国文化辩诬申冤者的立场,最深刻㊁最有力和最有系统地对五四反传统思潮进行反批判的一部最有影响力的巨著,冯文与梁书 不谋而合”地互相呼应,显示了冯友兰已完全脱离了五四反传统主义的营垒,正式加入了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行列㊂从‘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文开始,冯友兰一方面为中国文化辩诬申冤,坚持中国文化的永恒价值;但在另一方面,他又不忘批判中国文化的种种缺失,坚持中国必须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民主㊂他批判了五四又继承了五四,继承了传统又批判了传统㊂日后他一生的志业,可用他自己的话作总结:我觉得自己一方面是不同于国故派,而比他们高一层,因为我不 抱残守阙”,我能分辨出什么是旧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其中的糟粕㊂在另一方面,我也不同于当时的进步派,而比他们高一层㊂因为他们只能把旧的东西,一律否定㊂而我则能在新的东西中,给旧的 精华”以适当的地位㊂在当时,我自以为这样作就是所谓融合新旧,贯通中西㊂我很喜欢用海格尔所说的正㊁反㊁合的过程,说明我的作法:旧的东西是正㊁新的东西是反㊁我所作的是合㊂②冯氏 融合新旧,贯通中西”的 合”的努力和尝试,也具体①②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第42页㊂冯友兰:‘四十年的回顾“,科学出版社,1959,第166页㊂。
关于冯姓的研究报告结论
关于冯姓的研究报告结论
经过对冯姓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起源与分布:冯姓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汉代。
随着历史的发展,冯姓逐渐分布到全国各地,尤其集中在河南、山东、湖北、江苏、湖南、广东等地。
2. 姓氏特点:冯姓在中国姓氏中属于常见的姓氏之一。
冯姓的人口数量较大,且在许多领域中有显著的影响力。
冯姓的人多以务实、谦虚、勤劳的品质著称。
3. 家族传承:冯姓有不少具有深厚家族传统的家族。
许多冯氏家族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如冯唐家族、冯云山家族等。
这些家族在文化、政治、商业等领域有重要影响力。
4. 名人贡献:冯姓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和现代名人。
在历史上,冯子恪、冯友兰等学者对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艺术、娱乐界,诸如冯巩、冯小刚等人以其才华和作品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5. 姓氏演变:冯姓的姓氏演变较少,不过可能会出现一些谐音姓氏,如凤姓、风姓等。
这些姓氏在冯姓的行走与迁徙中,或由于口音转变而产生。
总的来说,冯姓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现代的发展潜力。
对冯姓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河南唐河县的冯氏三杰,一人被视为中国现代新大儒
来自河南唐河县的冯氏三杰,一人被视为中国现代新大儒出自桐柏山麓唐河县祁仪镇的冯氏家族,素来以“书香门第”著称。
冯家祖上以诗书传世,历代注重教育,重视对后代人才的培养,冯氏子弟中辈有人才出。
冯氏后代子弟中,以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三兄妹最为著名,被时人称为“唐河三杰”。
冯友兰(1895-1990)冯友兰,字芝生,中国近代知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冯友兰幼年时期因家族因素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曾就读于唐河县立高等小学预科、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武昌中华学校、上海第二中学高中预科班,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在上海读书期间,冯友兰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91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此专心深入攻读哲学。
1918年毕业后,冯友兰曾一度在河南第一工业学校任教。
1919年,冯友兰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于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回到国内后,冯友兰曾在开封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任教,讲授中国哲学史。
抗日战争时期,冯友兰曾任职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培养了一大批哲学人才。
期间,冯友兰出版了多本哲学书籍,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哲学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冯友兰应邀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职客座教授。
1948年,冯友兰回到国内,被选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以后,冯友兰曾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获得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1990年,冯友兰因病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95岁。
冯景兰(1898-1976)冯景兰,字淮西,中国近代知名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是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人之一。
冯景兰,幼年时期在乡里私塾中读书,曾就读于河南开封省立第2中学。
1916年,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因成绩优异,两年后,他考取了公费留学美国的资格。
1918年,冯景兰进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就读,1921年,他又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就读,学习的是矿床学、岩石学,于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学成归国。
论冯氏家族文化对冯友兰的影响
论冯氏家族文化对冯友兰的影响何柳【期刊名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After generations of development , the Feng clan to which Feng Youlan belonged had cultivated a distinc-tive family culture of its own , which not only inherited the hallmar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featured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of the times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the Feng clan was endowed with had exerted a sig-nificant impact both on Feng ’ s growth safe and sound in his childhood and on hi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scored later on .%冯友兰家族经过几代积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冯氏家族文化。
其家族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优良品质,又能够对之进行创新发展。
这一家族文化传统对冯友兰幼年的健康成长与后来巨大成就的取得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页数】3页(P7-9)【作者】何柳【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冯友兰研究所,河南南阳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61【相关文献】1.代州冯氏家族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J], 李淳;马春生2.北朝冯氏家族谱系及其政治影响 [J], 张春芳3.冯友兰家族文化精英的孕育对家庭教育的新启示 [J], 崔俊阁4.清代雁门冯氏家族的诗学家法及其流变 [J], 郭庆财5.如东县档案馆征集到冯氏家族珍贵档案19件 [J], 顾小兰;葛俊;倪小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 们 唯 一 的任 务 就 是 学 习 , 从 不 让 学 习 以外 的 事 打 扰
他 们 。冯 友 兰 的伯 、 叔都 考中秀才 , 冯 友 兰 的 父 亲 则 考 取 了光绪年 间戊戌 科进 士 , 曾 任 湖 北 嵩 阳县 县 令 。冯 友 兰的母亲也是操 持全 部 家事 , 从 不 让 读 书 以外 的事 情 打扰冯友 兰的父亲 , 让 他专心读书备考 赴考 , 对 冯 友 兰三兄妹更是 如此 。从此 意义 上说 , 冯 氏 家 族 从 耕 读 传 家进而成为 “ 书香人 家” 。 冯 氏家 族 继 承 了 中 国传 统 家 族 文 化 的 优 秀 因 素 , 同 时 又 摒 弃 了 其 鄙 陋 之 处 … 。一 是 冯 家 特 别 注 重
后来 冯 友 兰 兄 妹 和 母 亲 随 父 赴 任 武 昌 , 也 并 没 有 去 学
校读书 , 而 是 由父 母 在 家 教 导 , 因 为冯 友 兰父 母 怕 子 女
传 统 文 化 的教 学 。 认 为 自家 的 东 西 做 不 好 , 做 别 人 的
新 东西没有前途 , 所 以 冯 友 兰 的 爷 爷 面 临 出 国 留 学 的
沾 染 学 校 纨 绔 子 弟 的恶 习 。这 使 得 冯 友 兰 有 充 足 的 时
间 阅 读 衙 门 图书 馆 里 的藏 书 。1 9 0 7年 冯 父 亡 故 任 上 ,
冯友 兰 和 母 亲 吴 清 芝 扶 灵 柩 回 到 唐 河 , 再 进 冯 氏 私 塾
机 会时毅然 放 弃。冯 家像 绝 大多数 “ 诗礼人家” 一 样
睦 。冯 氏 家 族 每 代 族 人 都 领 会 传 统 文 化 精 神 , 人 与 人
之间彬彬有礼 , 团结 向上 , 和睦相 处 , 互 敬 互 爱 。 当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望, 希 望 三 个 孩 子 能 与众 不 同 , 所 以给 他 们 三兄 弟 取 名
都 带一个 “ 异” 字 。冯 玉 文 对 三 个 儿 子 要 求 特 别 严 格 ,
不竭 的家学渊源 , 对 冯 友 兰 的 健 康 成 长 以 及 后 来 的成
就 产 生 了 极 其 重 要 的影 响 。
一
、
冯 氏 家 族 文 化 与 冯 友 兰 幼 年 成 长
冯 友 兰 7岁 即 人 冯 氏私 塾 学 习 , 与 弟 妹 以 及 冯 氏
堂兄弟姐妹 、 表兄 弟姐 妹在 一起 苦读 《 四书》 《 五经 》 。
第 1 4卷 第 4期 2 01 5年 4月
南 阳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y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过 有 名 的 才 女 。 比如 冯 玉 文 的女 儿 冯 友 兰 的 姑 姑 — —
冯 士均 , 从 小 就 才 情 出众 、 诗艺超群 、 闻名 乡 里 , 虽 然 早
逝 却 留下 了 诗 集 。 冯 友 兰 的 妹 妹 冯 沅 君 上 过 女 子 师
范, 后 来 成 为 著 名 的 作 家 。三 是 冯 氏 家 族 世 代 团 结 和
缘 关 系 为 纽 带 所 形 成 的 家 族 文 化 已成 为 影 响 和 形 成 中 国 人 价 值 观 的重 要 因 素 , 并 由此 限 定 了 中 国 人 的 思 维 模式 , 塑 造 了 中 华 民 族 的 根 本 精 神 。 冯 氏家 族 祖 籍 山 西, 后来到 南 阳做 小 生 意 , 逐 渐 积 累 起 家 。 但 后 来 却 放 弃了 商 道 , 转 而 购 置 田产 , 走上“ 耕 读 传 家 ”之 途 … 。 冯友 兰 的 曾 祖 父 冯 殿 吉 是 武 秀 才 , 闻 名 乡 里 。 冯 友 兰 的爷 爷 冯 玉 文 报 考 秀 才 没 能 录 取 , 才 转 而 从 商 并 复 兴 冯 家 。冯 玉 文 对 三 个 儿 子 抱 有 很 高 的 期
诗 集 。二 是 冯 家 不 因 循 守 旧 。冯 母 不 仅 勤 劳 , 而 且 开 明、 眼 光 独 到 。她 除 了 请 当 地 有 名 的 国 文 老 先 生 教 孩 子外 , 还请 年 轻 老 师 教 孩 子 们 新 文 化 。冯 家 允 许 女 孩
子 和 族 中男 孩 子 一 起 到 私 塾 上 学 , 所 以冯 家几 代都 出
关键词 : 冯 氏 家族 文 化 ; 冯友 兰; 影 响
中图分类 号 : B 2 6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6 1 3 2 ( 2 0 1 5 ) 0 4— 0 0 0 7— 0 3
传 统 中 国社 会 是 一 个 以 家 为 单 位 的 社 会 , 而 以 血
V0l _ 1 4 NO . 4 Ap r .2 01 5
论 冯 氏 家 族 文 化 对 冯 友 兰 的 影 响
锕 柳
( 南 阳师 范 学 院 冯友 兰研 究 所 ,河 南 南 阳 4 7 3 0 6 1 )
摘 要 : 冯 友 兰 家族 经过 几代 积 累逐 渐 形 成 了独 特 的 冯 氏 家 族 文 化 。 其 家族 文 化 既 具 有 中 国 传 统 家 族 文 化 的 优 良品 质 , 又能够对之进 4 5 - 4 0 新 发展 。这 一 家族 文 化 传 统 对 冯 友 兰 幼 年 的 健 康 成 长 与 后 来 巨 大成 就 的 取 得 都 产 生 了 重要 影 响 。
友 兰 父 亲 去 世 的消 息 传 来 , 冯 友 兰 的 大 伯 几 次 哭 晕 过
去, 冯友兰 的叔叔 则 立 即赴 武 昌主 持 操 办相 关 事宜 。 当灵柩到达 唐河 祁 仪镇 , 整 个 冯家 都 陷 入一 片 悲 痛。
这种深厚的家族文 化成 为冯 友兰一 生取 之不尽 、 用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