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容性评价》PPT课件
生物相容性及评价

2.2 生物相容性
2. 血液相容性
1.概念:生物材料与血液循环之间的一种特殊联系。
2.表现: 生物材料的界面现象(在材料的表面首先吸附血浆蛋 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溶血、白细胞减少等细胞水平的反映; 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激活等血浆蛋白水平反映; 免疫成分的改变、补体的激活以及血小板受体、二磷 酸腺苷和前列腺素的释放等分子水平的反映。
2. 血液相容性
生物材料的表面与血液成分的相互作用
(5)所有的生物材料几乎都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在 生物材料表面形成血栓起着直接的作用,主要是由于白细胞具有 内源性前凝血质活性和前聚集体活性,它们均可影响血小板聚集。 (6)高聚物表面与血液接触时,可以激活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类参与免疫效应的蛋白分子,由20多种 血清蛋白组成。
2.3 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反应
(1)宿主反应
生物材料进入机体后,可产生以下宿主反应:
局部组织反应,是组织对手术创伤的急性或炎性反应; 全身毒性反应,是由于材料降解在合成加工及消毒过程中吸收 或形成的低相对分子质量产物造成的,有急性和慢性反应; 过敏反应,是由于材料降解所产生的毒物造成的; 致癌、致畸、致突变反应,是由于材料中或降解产物中产生的 有害物质造成的; 适应性反应,是慢性的、长期的,包括机械力对组织和材料相 互作用的影响。
2. 血液相容性
生物材料的表面特性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4)人们利用血液相容性与材料表面亲水性之间的关系,研制和开发 了许多水凝胶高聚物材料。 水凝胶: 一种亲水性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但机械性能较差。 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其接枝到机械性能较好的材料表 面,即保持了原有的机械性能,又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具有凝血 作用的表面层,提高了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5)与血液接触的材料表面化学性质与材料表面电学性质紧密相关。 材料表面带有负电荷,会引起某种蛋白质的吸收形成钝化层,材 料对血液的毒性减少,从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血液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2、临床评价:通过临床试验观察生物医用材料在人体内的实际应用效果, 直接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3、患者评价:在长期临床观察中收集患者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反馈意见,了 解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评价
根据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其生物相容性评价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 常见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应用广泛,如聚乙烯醇、聚 乳酸等。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通常需要通过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等实验进行评 价。一些高分子材料在与人体组织长期接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慢性炎症反应,因 此需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骨科、牙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不锈钢、 钛合金等。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一般较好,但仍需要一些潜在的问题,如金属 离子释放导致的毒性效应、免疫反应等。因此,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通常 包括细胞毒性、溶血率、炎症反应等指标。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01 引言
目录
02
生物相容标
04 评价方法
05
不同生物医用材料的 生物相容性评价
06 结论
引言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种用于诊断、治疗和修复人体损伤的新型材料。在过去的 几十年里,这些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保健提供了 许多新的机会。然而,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次演示将探讨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不同生物医 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医用材料在人体内的适应性,以及与人体组织、血液等 相互作用的性能。生物相容性评价对于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降低人体对材料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其次,生物相容性评价有助于拓展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 外科手术、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等领域。
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概述 ppt课件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测试系统: 中国地鼠卵巢(CHO)细胞株;中国地鼠肺(CHL)细胞 株;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剂量设置 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受试物至少三 个剂量组; 最高浓度的选择:决定最高浓度的因素是细胞毒性、 受试物在试验系统中的溶解度以及pH或渗透分子浓度 (osmolality)的改变。 最高浓度应能明显降低细医疗胞器械覆生盖物相程容性度概述、细胞计数或有
微核是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粒断片,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 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仍然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 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医子疗器细械胞生物的相细容胞性概质述内。
啮齿动物微核试验
剂量设置:
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受试物至少三个剂量组; 阳性对照组;
标准分类
医疗器材生物学评估架构与原则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
材料特性与实质对等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的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第18部分:材料的化学特性 第19部分:材料的物理化学、形态学和地形学特点
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概述
标准分类
具体实验
第2部分:动物保护要求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第16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学毒性试验原则和方法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第一节:生物相容性的根本概念 第二节: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第三节: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第四节:生物学评价
学习材料
1
第三节 生物学评价 1.序言
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 生物学评价流程 生物学评价原则
生物学评价工程分类 生物评价试验特点
学习材料
2
1. 序言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就是生物平安性评价。
学习材料
12
5、 生物学评价工程分类
不同用途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生物 学评价工程的内容和水平都不相同。具体如 下:
按接触部位:
血液〕;
有体表和体内组织〔骨骼、牙、
按接触方法: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接触时间分为:
短期接触时间:<24h,
短中期接触: 24h至30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期接学习材触料 : >30日;
学习材料
8
我国生物学评价标准与国际标准的 不同
• 将热原试验列为根本评价的生物学评价试 验;
• 将溶血试验列为一项生物学评价试验;
• 将亚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列入补充评 价局部。
学习材料
9
3、生物学评价流程
1〕与已上市产品比照、 2〕确定材料分类、 3〕生物学实验工程选择:依据分类,按要求
选择要进行的实验工程。
生物医用材料的平安性评价内容: 从广义上讲应该包含四个方面: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学性能 临床研究。 从狭义上讲是指生物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评价。
评价生物相容性应从微观至宏观、从局部至整体、 从静态至动态等反响过程的规律和结果进行综合 性评价。
学习材料
3
➢生物材料产品正式投产的全过程
第5章 生物相容性及评价 第2节

宿主体对材料的作用⏹物理-机械作用––––材料与材料、材料与组织间的磨损疲劳、断裂浸蚀与腐蚀材料的老化与扩散⏹生物学作用–表面吸附:1)生物体内的物质与材料表面发生化学作用,使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材料表面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使其表面覆盖一层生物分子–酶解(enzymatic degradation):体内的主要生物化学过程,材料的老化、疲劳、降解、渗出等都与酶的作用有关–钙化(calcification):材料吸收体内钙离子引起的矿物质沉积会使材料变硬而失去功能7炎症反应结缔组织增生组织反应细胞增殖及凋亡植入物包囊形成凝血、血栓生物相容性宿主反应血液反应免疫反应组织粘连坏死细胞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反应补体系统反应溶血、出血血小板变化白细胞变化红血球变化密度几何形状材料反应物理性变化化学性变化亲-疏水性酸碱性吸附性溶胀性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表面性能水溶性注:目前一些国内外论著很少提出材料的免疫相容性问题(通常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稳定性组织相容性内讨论),但从临床的角度考虑,免疫相容性更为重要。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反应8生物材料学家:改变生物材料的组成和加工过5A.2组织相容性What happens when a foreign object enters the body?●植入一个生物材料或装置到体内环境需要注射、置入或外科植入,这些过程会损伤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生物材料或装置的植入是对机体内部状态或内环境稳定的一种侵袭,为抵御入侵物并恢复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机体自身形成了多种防御机制(i.e.,固有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或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最初用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但是许多细胞及信号分子也对植入材料作出相应●组织相容性是指材料与活体组织之间相互容纳的程度,即材料的植入或接触对组织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程度15seconds- normal tissuehealingchronic inflammationminutes foreign bodyremoved/dissolved/digested months- yearsminutes-daysweekscell interrogation/acute inflammation fibrous encapsulation16移植后4天N移植后12周PP移植后3周FCP PFFC M创伤血液-材料相互作用(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由对血管结缔组织的激活开始)暂时性基质的生成**急性炎症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形成异物反应纤维化/纤维包囊形成**即血液蛋白质沉积到生物材料表面,包括有凝血和血栓形成系统激活后产生的纤维蛋白,补体系统释放的炎性产物,急性慢性中性粒细胞肉芽组织巨噬细胞新生血管化异物巨细胞伤口愈合强度成纤维细胞阶段纤维化单核粒细胞时间(分钟,小时,天,周)植入生物材料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形成、异物反应随21a 血细胞渗出 c趋化因子受体中性粒细胞整合素趋化源类黏蛋白细胞粘附分子渗透性增大选择蛋白免疫球蛋白族粘附分子b 滚动激活停止/粘附跨内皮迁移(a)中性粒细胞结合到血管内皮上,渗入血管内皮层,向炎症区迁移;(b)这会涉及4个步骤:滚动、激活、停止/粘附、和跨内皮迁移;(c)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流动过程中能滚动是因为选择蛋白和糖类粘附分子的低亲和力(stepI),进而中性粒细胞被趋化因子激活,导致细胞内通路的激活来诱导整合素分子构象改变(step内皮细胞层2),整合素与免疫球蛋白族较高的亲和力使中性粒细胞得以停止/ 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和外渗粘附(step 3)。
《生物相容性评价》PPT课件

ppt课件
20
器械总体生物学评价应考虑以下方面: 1、生产所用材料; 2、添加剂、加工过程污染物和残留物;(GB/T16886.7) 3、可沥滤物质;(GB/T16886.17) 4、降解产物;(GB/T16886.13、 GB/T16886. 14、GB/T16886.15) 5、其他成分以及它们在最终产品上的相互作用; 6、最终产品的性能与特点。 7、最终产品的物理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多孔性、颗粒大小、形
பைடு நூலகம்
② 主要与组织和组织液接触的器械:如起搏器、药物给入 器械、神经肌肉传感器和刺激器、人工肌腱、乳房植入物、 人工喉、骨膜下植入物和结扎夹;
b) 血液:主要与血液接触的器械;如起搏器电极、人工动 静脉瘘管、心脏瓣膜、血管移植物、体内药物释放导管和 心室辅助装置。
ppt课件
17
四、按接触时间分类
ppt课件
18
无菌医疗器械与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主要性 能有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性能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其他性能等
ppt课件
19
标准指出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应考虑对材料或最 终产品重新进行生物学评价:
a) 制造产品所用材料来源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b) 产品配方、工艺、初级包装或灭菌改变时: c) 储存期内最终产品中的任何变化: d) 产品用途改变时: e) 有迹象表明产品用于人体时会产生不良作用。
方案1: a) 、细菌性基因突变试验(OECD 471) b) 、哺乳动物基因突变试验(OECD 476) c) 、哺乳动物基因畸变试验(OECD 473) 方案2: a) 、细菌性基因突变试验(OECD 471) 和 b) 、哺乳动物基因突变试验(OECD 476),特别是小鼠淋巴
瘤测定集落数和形态鉴定包含着两个终点结果(畸变和基 因突变)。 如方案1体外试验均为阴性,可不必进行动物体内试验。
第三章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3)

5、 生物学评价项目分类
不同用途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项目的 内容和水平都不相同。具体如下: 按接触部位: 有体表和体内组织(骨骼、牙、血液); 按接触方式: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接触时间分为: 短期接触时间:<24h, 短中期接触: 24h至30日, 长期接触 : >30日; 按用途: 一般功料产品正式投产的全过程
1)评价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灭菌性 能、加工性能、外形等 2)体外生物学评价 3)体内生物学评价 4)动物模拟试验 5)临床试验
2 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
• 1982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和牙科协会公布 了评价生物相容性试验标准草案。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7年以10993编 号发布了17各相关标准。
第三章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第一节:生物相容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第三节: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第四节:生物学评价
第三节 生物学评价 1.序言 2. 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 3. 生物学评价流程 4. 生物学评价原则 5. 生物学评价项目分类 6. 生物评价试验特点
1. 序言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就是生物安全性评价。 生物医用材料的安全性评价内容: 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学性能 临床研究。 从狭义上讲是指生物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评价。 评价生物相容性应从微观至宏观、从局部至整体、从静 态至动态等反应过程的规律和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 4)植入材料:经穿刺或手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材料。 植入组织/骨的材料: 与骨接触的材料:矫形板、人工关节、骨水泥等。 与组织液接触的材料:起搏器、体内给药泵、神经 系统传感器或刺激器、人工肌腱、乳房植入物、人工 喉等 植入血液的材料: 主要与血液接触:起搏电极、心脏瓣膜、血管移植 体、血管支架。
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评价(二)

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评价(二)引言概述: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与生物体接触时是否引起不良反应。
该评价系统包括对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本文将继续探讨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评价的相关内容,旨在深入了解其原理、方法和应用。
1. 细胞毒性评价1.1 培养基中细胞的选择1.2 细胞生存和增殖的评估1.3 细胞凋亡的检测1.4 免疫学指标的分析1.5 蛋白质表达和分泌的研究2. 细胞-材料交互作用2.1 细胞附着和增殖的评估2.2 细胞形态和功能的观察2.3 细胞凋亡的变化分析2.4 细胞膜通透性的研究2.5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检测3. 组织-材料相容性评价3.1 组织切片和染色的制备3.2 组织增殖和再生的研究3.3 组织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的观察3.4 组织损伤和修复的评估3.5 组织功能恢复和再生过程的研究4. 生体材料的体内相容性评价4.1 动物模型的选择和设计4.2 材料植入和组织反应的观察4.3 免疫学指标的分析4.4 血液循环系统的评估4.5 材料分解和代谢的研究5. 应用前景与展望5.1 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评价的重要性5.2 评价结果对材料设计的指导作用5.3 生物相容性评价的新技术和方法5.4 应用于临床和医学器械领域的前景5.5 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限制和挑战总结:生物相容性生物学评价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可帮助我们评估材料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毒性评价、细胞-材料交互作用、组织-材料相容性评价和体内相容性评价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不同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相容性和应用潜力。
随着新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生物相容性评价将在临床和医学器械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合作来解决。
生物相容性评价18页PPT文档

• [ 3 ] Doillon CJ , Silver FH. Biomaterials, 1986, 7:327.
• [ 4 ] Vanluyn MJA,Wachem P, et al. Biomaterials, 1992 ( 13 ) :1017.
生物高分子材料[ 2 ]
• 一类是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如人或动物的 羊膜、腹膜和皮肤,其中以同种异体皮最好, 但来源困难。
• 另一类是胶原蛋白。
复合材料
• 复合材料外层材料多选用硅橡胶、聚氨酯、 聚乙烯醇等薄膜,其表面维孔较小,具有屏障 作用,可防止蛋白质、电解质的丢失和细菌 的侵入,并可控制水分的蒸发。内层材料多 选用各种胶原蛋白薄膜或绒片,尼龙或涤纶 纤维织物,其表面较粗糙,维孔较大,有利于创 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增加贴附 力,防止皮下积液。
未来
我相信有朝一日,人造组 织可以复制人体的任何部位,这 也许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在某个 时候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问题 是什么时候:
20年或者500年?
参考文献
• [ 1 ] 顾汉卿,徐国风. 生物医学材料学[M ]. 天津:
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19, 2112212.
• [ 2 ] 李玲. 人工皮肤研究进展[ J ]. 材料导 报,2019205,15(5) :43245.
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国内目前的人造皮肤 研究仅能进行表皮的复制,四军医大则发展出带有 结缔组织第二层的皮肤,这种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只 有美国掌握,在国内四军医大是第一家。
生物可降解垫片材料
用于皮肤移植手术中的生物可降解垫片材 料及制备方法是一种组织修复材料及制备技 术。该材料的结构为三维多孔、多层,微孔 直径在10~400μm、孔隙率50%~90%, 材料由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组成,其中所 含海藻酸钠与聚氧化乙烯的质量比在4∶6~ 9∶1的范围内;该材料采用可完全生物降解 的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为基材,利用相分 离方法、冷冻干燥技术将海藻酸钠-聚氧化 乙烯水凝胶制备成三维多孔、多层的生物可 降解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低。该 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透水透气性能, 特别适合作为大面积皮肤移植手术中的组织 垫片。其能避免引起急性排异反应,促进新 生皮肤组织生成“肉芽”。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存活 分泌
轻炎症
黏附 无致畸性 无遗传毒性
细胞/组织相容性 增殖 无致敏性 无生殖毒性
生
物
分化 无致癌性
相
容
抗血栓 血液学:溶血
性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 补体系统
血小板
分子生物相容性: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相容性
引起生物体反应的因素:
1、材料中残留的毒性低分子物质 2、材料及其制品在灭菌过程中吸附了化学毒剂和高温引
生物材料相关炎症的产生是炎症细胞,炎症因子,补体以及 酶,氧自由基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 约促进,构成了一个庞大炎症调节网络系统。炎症反应及其 效应物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综合征,包括感染、材料降解、血 栓形成等。
材料表面的微结构、化学和介电等性质都直接影响炎症细胞 对材料的反应。
植入材料与免疫反应
物 医
凝血系统的激活
血液反应
纤溶系统的激活 溶血反应
用
急性白血球减少
材
细胞因子反应及蛋白粘附等
料 与 生
生物反应
免疫反应
补体系统激活 体液性免疫(抗原- 抗体反应) 细胞性免疫(免疫细胞的激活)
………..
物
炎症反应
体
细胞黏附
间
组织反应 细胞增殖(异常分化)
的 相 互 作
材料反应
形成伪内膜 细胞质转移
材料与宿主产生相互作用:生物化学 生物力学 生物电学
生物相容性分类:
➢ 细胞相容性, cellular compatibility, cyto-
➢ 组织相容性, tissue compatibility
➢ 血液相容性, blood compatibility, hem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7
生物安全性是指生物医用材料与人体 之间相互作用下,必须对人体无毒性、无 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无致癌 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等系统无不 良反应。
ppt课件
8
(一)、组织相容性
组织相容性要求医用材料植入人体后与人体
组织、细胞接触时,不能被组织液所侵蚀,材料
与组织之间应有一种亲合能力,无任何不良反应。
3
材料:任何用于器械及其部件的合成 或天然的聚合物、金属、合金、陶瓷或其 他无生长物质,包括无生命活性的组织。
生物材料:通常指能直接与生理系统 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能对细胞、组织和 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 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 亦称生物医用材料。
ppt课件
4
生物相容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会议解释: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 非活性材料产生反应的一种性能。一般是 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包括组织相 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ppt课件
5
二、生物相容性评价
生物材料的特征之一是生物功能性, 即能够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替代和修复; 其二是生物相容性,即不引起生物体组织、 血液等的不良反应。
ppt课件
6
生物相容性评价和最基本内容之一是 生物安全性,在广义上应包括对材料的物 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学性能以及临床 应用性能等方面的评价。狭义上则仅指生 物学评价。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欧美、 日本及我国安全性评价主要指狭义的生物 学评价。
为保障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有 效,美国是最早立法的国家,1976年美国 国会通过了《医疗器械修正案》,授权食 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管理医疗器械, 建立并实行售前审批制度。随后西欧、日 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政府也相继进行 强制性管理。
ppt课件
11
1979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牙科协会 (ANSI/ADA-1979) 首先发布了“口腔材料生物学 评价标准”。
ppt课件
2
这些目的是: ——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补偿; ——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者支
持; ——支持或维持生命; ——妊娠的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样本进行体外检查的方式
提供医疗信息。
ppt课件
1982年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发布了“医 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项目选择标准” (ASTM F 748-1982)。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口腔 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
1984年加拿大颁布了“生物材料评价试验方法 标准”。
1986年,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毒理学和生物 学专家制定了“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指南”。
ppt课件
12
198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 “194技术委员会”,专门研究生物材料和 医疗器材生物学评价标准。目前该委员会 已起草发布了20个ISO10993系列标准。
ppt课件
13
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1989年194技术委员会)
ISO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ISO10993.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 ISO10993.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ISO10993.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 ISO10993.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ISO10993.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ISO10993.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ISO10993.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8部分:生物学试验参照样品的选择和定性 ISO10993.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框架 ISO10993.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ISO10993.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ISO10993.1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和参照样品 ISO10993.1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ISO10993.1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ISO10993.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ISO10993.1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溶出物的毒性动力学研究设计 ISO10993.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确立 ISO10993.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 ISO10993.1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ISO10993.2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理和方法
第十一章
无菌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
(ISO 10993或GB/T16886)
ppt课件
1
一、定义
医疗器械:依据ISO10993.1定义:制造 商的预期用途是为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定目 的用于人类的,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 使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机器、用具、 植入物、体外试剂或校准物、软件、材料 或者其他相似或相关物品。
当医用材料植入人体某部位,局部的组织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异物的反应属于一种机体防御性对答反应,植入
物体周围组织将出现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
胞聚集,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症。
ppt课件
9
(二)、血液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与血液直接接触时,血液与材料之间将
产生一系列生物反应。反应表现为材料表面出现血浆蛋白
被吸附,血小板粘附、聚集、变形,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被激活,最终形成血栓。
通常情况下,材料表面与血液接触的数秒钟内首先被
吸附的是血浆蛋白(白蛋白、r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接着发生血小板粘附、聚集并被激活,同时一系列凝血因
子相继被激活,参与材料表面的血栓形成,以及免疫成分
的改变、补体的激活等,血管内形成血栓将引起机体致命
性后果。
ppt课件
10
三、标准化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