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学案

合集下载

2018版地理高考复习课件:3.1.3中国地理概况

2018版地理高考复习课件:3.1.3中国地理概况
(1) 填出图中数字代 (3) 黄河干流自上游 (2) 我 国四大盆地 (5) 我国三大平原 表的温度带名称: 到下游依次流经的 分 别位于的温度 的农作物的熟制, ①寒温带; 温度带是高山气候 带:塔里木盆地位 从长江中下游平 ②中温带; 区、暖温带、中温 于暖温带、准噶尔 原, 经华北平原到 ③暖温带; 带、暖温带。 盆地位于中温带、 东北平原, 依次是 ④亚热带; (4) 甘肃省地跨亚热 柴 达 木盆地位于 一年两熟、 两年三 ⑤热带; 带、暖温带、中温 高山气候区、四川 熟、一年一熟。 ⑥高山气候区。 带和高山气候区。 盆地位于亚热带。
流向 :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 (2)对河流的影响:①制约河流_____
流速和落差 :在地势阶梯的 海,沟通东西;②影响河流的___________
过渡带, 大河形成巨大落差, 水能巨大; 坡度缓则水流平稳, 坡度陡则水流快,易形成峡谷急流。
中 国 地 理 概 况


读图析图(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 气候类型: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秋多, (4)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位置 、地形、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__________
季风。
中 国 地 理 况


2.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 国 地 理 概 况


第三讲
读图析图(一) 中国地形图
中国地理概况
读图析图(二)
读图析图(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第一单元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交通运输讲课文档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第一单元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交通运输讲课文档
运 的运输和 的物品 客运
主要运 输石油 和天然
气等
[特点提醒]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①货物的性质;② 货物的数量;③运距;④运价;⑤时限等。
第六页,共36页。
下图为中国省(区)际大宗铁路货流量图,读图完成(1)~(2)题.
第七页,共36页。
(1)图中各箭头运输的主要货物和交通运输线对应正确的是
港口。 (3)中国主要国际航空港
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沈阳(桃仙 机场),大连(周水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昆明(巫家 坝机场)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第十五页,共36页。
1.主要铁路干线
第十六页,共36页。
长江航线港口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商业中心:重庆、武汉、上海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中国在 南线
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但考虑到目前中国内 地的铁路 仍需要加快建设,同时中巴双方贸易额仍太小,且 建设难度大,
预计中巴铁路难以很快开工。读中巴铁路模拟 线路图,完成(1)~ (2)题。
第三十五页,共36页。
(1)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B
解析:第(1)题,中巴铁路经过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 质 条
件复杂,建设难度大。第(2)题,铁路运输较海运速度快,且利用铁
路借道新疆路程短,可提高效率。
第三十六页,共36页。
多用于运输活物、鲜货
量小
①专管专用,运量大,如石油 运输等;②昼夜不停运输;③ 灵活性差,投资大 不易散落及挥发
第五页,共36页。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合理选择
较大 较低
较快
较小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1课时 中国地理概况(47张)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1课时 中国地理概况(47张)

A.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 、南岭。
c 大兴安岭 —太行山—d 巫山 —雪峰山 B.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长白山—e 武夷山 f台湾山脉
C.西北—东南走向:g 祁连山 、阿尔泰山。
D.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 E.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 ②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
③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④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方法技巧 歌诀法记忆我国主要山脉 主要山脉拢,三大撇与横。东西三大横,天阴山北耸;
昆仑山秦岭,南边是南岭;三撇西首称,大太巫雪峰;
台武夷居中,台湾山脉东。贺兰横断纵,祁阿属捺形; 喜横相连接,弧形山系成。喜马拉雅山,基本属西东;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考纲考情
考纲展示 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 和长江开发。 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 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8.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 9.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 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 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形成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 生活的影响。 11.主要省级、省内、跨省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 征,区域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 综合治理措施。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课时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位置、范围,会分析地理位置对我 国环境和发展的影响。2.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 位置及轮廓特征。 3.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增长状况,理解 我国的人口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 4.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我国的民族政策。
(3)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中国15岁 至 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9年达到峰值9.32亿人。 (4)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 前 压力。 预 计 到 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60岁及以 上人口比重 将 分别达到11.2%和16.1%,人口数量分别达到1.64亿人 和2.34 亿人。 (5)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2000年为 116.86,2019年高达118.58,2019年高达120.22,2019年高达 117.7,2019年仍高达115.88,严重偏离了103至107的正常范围.预 计到2020年,20岁至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 000万人。
(3)海域广袤 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多: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自北而南濒临的 海洋依次是a___渤__海___、b___黄__海___、c东海和d___南__海__。渤海 和___琼__州__海__峡_____为内海。 ③岛屿众多:___台__湾__岛__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海南岛; 三大半岛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1)2000~2020年,我国( D )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C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8.1中国地理概况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8.1中国地理概况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
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 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2.我国的工业区:
辽中南 工业基地,_______ 京津唐 工业基 (1)四大工业基地:_______ 沪宁杭 工业基地,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 地,_______ (2)密集分布区。 京广 、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 ①沿铁路线:_____ 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1)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2)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
渤海 黄海,c_____,d 东海 南海。 a_____,b
3.众多的邻国:
俄罗斯 蒙古,D哈萨克斯坦, (1)陆上14个:A朝鲜,B_______,C 巴基斯坦 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_________, 缅甸 老挝,N越南。 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_____,M 日本 、菲律宾、_________ 马来西亚 、 (2)隔海相望6个:韩国、_____ 文莱、印度尼西亚。
②气温。
纬度位置 、冬 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_________ 冬季 季风、地形的影响 青藏 高原外,大部分地区南北普遍 除_____ 夏季 吐鲁番 高温,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
特征
温度 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 带 原气候区
③降水。 空间
特征 时间 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 从_________ 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i_____________
青藏 高原、内蒙古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 黄土 高原、云贵高原。 高原、_____ 华北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_____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第一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试做真题考向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分析1.(xx·高考广东卷)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物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可知,该省为东北地区的吉林省,故选C。

第(2)题,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是由水汽凝结形成的,因此对雾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大气运动状况及凝结核的多少等,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吉林省不受西南季风影响,故选B。

答案:(1)C (2)B考向二中国气候特征分析判断2.(xx·高考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 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解析:第(1)题,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2018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地理概况

2018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地理概况
陆地面积的2/3
中国的骨架——山脉
天山 东西走向:天山 —阴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 阴山 昆仑山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秦岭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 巫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南岭
四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 界屋脊”之称,雪山连绵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内蒙古高原 地形坦荡,草原广阔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 纬度最高,内部多沙漠、戈壁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
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交通拥堵
就业压力大 住房条件差 生活垃圾成堆
是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面临人口过多所带来 的问题呢?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过少、缺乏劳动 力、人口老龄化等方面。
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曲线 10 9 8 7 6 5 4 1975 1978 1982 1987 1992 1996 2000 2005 2010
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有“黑土地” 之称,是我国的天然粮仓
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工农业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 “鱼米之乡”之称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第一级阶梯
以高原为主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地理第3课时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地理第3课时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陈军【设计思路】江苏地理考试说明中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实际考查时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涉及,如果能够对中国的地理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会让学生熟悉命题材料区域图的背景,从而增加感性认识。

本节主要是对中国地理的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河流这些自然环境特征加以归纳总结,再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

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能力。

第三课时:中国河流与湖泊【知识构建】【教学目标】1. 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2.河流开发与整治【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应该是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以及内外河流的比较,我国主要河流的开发与整治。

1、复习重点: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 2、复习难点:中国主要河流的开发与整治。

【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地图册,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中国气候考点诠释1:中国河流与湖泊。

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2、长江与黄河:(1)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长河?一般用干流长度、干流水量、水系流域面积三项指标去分析,长江三项指标全国最大,故为第一大河;黄河长度占全国第二,流量不及珠江,故为第二长河,(2)水力资源:【典型例题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的地区中水资源问题最严重的是A.河西走廊B.海河流域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2.下列关于我国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都比较丰富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节径流季节分配不均答案:1.B.2.C解析:第1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越高,说明水资源问题越严重。

最新2019-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最新2019-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考点二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____省____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等)、___县_____ (自治州、自治县、市等)、___乡___ (民族乡、 镇等)。 2.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_2_3___个省,____5___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巧记】 顺口溜记忆各省级行政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 渝 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全归还,中国统一乐无边。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课时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位置、范围,会分析地理位置对我 国环境和发展的影响。2.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 位置及轮廓特征。 3.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增长状况,理解 我国的人口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 4.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我国的民族政策。
(2)南部沿海东西四省三区排队分布 (3)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十字形分布
3.经纬网记忆法 以主要经线和纬线为线索,构建中国主要行政区网络图。 一 旦这一网络图形成,其他省区就可通过相邻位置如陕西东 边 是山西,再往东边是河北等逐渐补充上去。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省中,临海的是____②______,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是 __①__④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④____。(填序号) (2)图中四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____④____,最偏西的是 ___①_____,有热带分布的是___①__②___。(填序号)
在图中填绘: 1.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图中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2.用A、B、C、D标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 3.标出面积最大的省、跨经度最广的省、面积最大的岛屿省. 4.查阅相关地图,在图中标出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提示:1.14个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 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图中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韩国、日本和菲律宾。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国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1.中国地理位置(1)中国在地球坐标中的位置中国位于地球的北半球,并处于北半球的东部。

中国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国家之一,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5ºN;最南端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ºN;二者之间跨越约50º,相距5500多千米。

北回归线横穿中国南部,约98%的陆地位于20ºN 50ºN之间;亚热带和温带所占国土面积较大。

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6.1%和45.1%。

中国的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即73ºE附近;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的交汇处即135ºE附近;二者之差约62º,相距5200多千米。

中国从西到东,分别位于东五区到东九区,共占据了5个时区。

(2)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侧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

在六大板块组成的全球大地构造格局中,中国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交汇的位置。

(3)中国在世界的地理区位中国位于亚洲中东部,属东亚国家,与14个国家相邻接。

东北与朝鲜接壤,北与蒙古、俄罗斯相邻,西北依次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相接,南部相邻的国家是: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

2.中国的疆域和国土疆域中国陆地疆界长约2.2万km。

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抵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长1.8万km,岛屿海岸线总长1.4万km。

海域由北至南分为渤海(为中国内陆海)、黄海、东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海区。

沿海岸有较大的海湾150余个,岛屿约有6500多个,其中约85%的岛屿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岸和南海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阅读识记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能够在我国一、七月等温线图上正确描述气温的分布规律,并正确分析其成因。

2.通过地图阅读识记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能够在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图上正确描述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正确分析其成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会判读我国的年均温和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图。

4.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其对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1.在图1中填注:(1)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填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风向。

(3)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分界线山脉名称填在图中。

2.在图2中填注:(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2)图中A、B两种气候的分界线名称;A、D两种气候的分界线名称;D、E两种气候的分界线名称。

提示:1.(3)A~E: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1)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E高原山地气候。

(2)A、B之间:秦岭—淮河;A、D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D、E之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考点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1.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8 ℃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海岸线 B .纬度 C .地形 D .大气环流(2)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低 ②距海远近 ③寒潮影响 ④洋流影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B (2)C考点二 降水和干湿地区1.降水的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2)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主要受夏季风势力强弱和进 退时间早晚的影响2.干湿地区的分布我国降水的成因、分布及影响我国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夏季风的风向和强弱成为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决定性因素,其具体的关联性影响如下表:[特别提醒]1.依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 (1)雨带的形成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地区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2)雨带的推移规律①南部沿海⎩⎪⎨⎪⎧五月中旬:夏季风在此登陆,雨带开始北上十月:雨带退出大陆②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雨带推移至此,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时节③华北、东北地区⎩⎪⎨⎪⎧七、八月份,雨带推移至此,北方进入雨季九月份,冬季风增强,雨带迅速南撤(3)北方春旱、江南梅雨和伏旱的形成①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又正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②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上,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③伏旱:每年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2.我国降水最多、最少的地区(1)台湾的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①地形因素:火烧寮位于台湾省东北部台湾山脉东侧,处于夏季风迎风坡位置,多地形雨。

②洋流因素:火烧寮沿岸有台湾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2)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降水最少的原因①海陆位置影响: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②地形影响:地处吐鲁番盆地内部,焚风效应显著,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形成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解析:第(1)题,“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应为高压南侧的东南方向。

第(2)题,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答案:(1)B (2)B考点三 中国的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 (1)成因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2)季风气候特点:①冬季风:寒冷干燥;②夏季风:温暖湿润;③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a 大兴安岭—b 阴山—c 贺兰山—d 巴颜喀拉山—e 冈底斯山。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成因:我国既跨多个温度带,又有多个干湿地区;地势高低不同;地形多样,各地气温、降水组合不同。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①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南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

③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⑤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北部。

3.气象灾害多发(1)寒潮:发生在每年的秋末、冬季和初春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台湾和海南岛受其影响较小。

(2)台风:发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旱涝灾害: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

【点拨】 季风区的范围是以夏季风的影响来划分的,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显著或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1.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台湾和海南岛受寒潮的影响非常小的原因寒潮是由冬季风造成的,台湾和海南岛受其影响小的原因主要有:①台湾和海南岛距冬季风的源地远且沿途受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到达时势力已非常弱;②它们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

(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该题以等高线图、气候资料表呈现该区域的相关信息。

(1)该地气温夏高冬低,年较差较大,最冷月均温高于0 ℃。

(2)该地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冬春季少雨、低温,夏季多雨,可能易发生旱灾、洪涝、冻害等自然灾害。

答案:(1)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考向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分析1.(2015·高考广东卷)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物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可知,该省为东北地区的吉林省,故选C。

第(2)题,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是由水汽凝结形成的,因此对雾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大气运动状况及凝结核的多少等,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吉林省不受西南季风影响,故选B。

答案:(1)C (2)B考向二中国气候特征分析判断2.(2014·高考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 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解析:第(1)题,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故B项正确。

第(2)题,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以积温为依据,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1月份0 ℃等温线大致吻合。

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

故D项正确。

答案:(1)B (2)D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解析:选B。

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地为山东半岛上的山地丘陵,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B。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解析:选B。

从图中得知,7月等温线分布沿山脉走向,且沿海地区和海岸线平行,所以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差异。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解析:选B。

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大,平原大于山区。

而石家庄距海较远且位于平原,气温年较差最大;黄海沿岸临海,受海洋热容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小,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即可判断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B。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4~5题。

4.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植被覆盖情况②距海远近③季风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选D。

东北地区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距海远近和夏季风有关。

5.甲乙两地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冻害对乙地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B.乙地森林和煤炭资源丰富C.甲地降水多于乙地主要是受台风的影响D.甲地土壤肥沃,但春季墒情差解析: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