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 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食物的消化》教案教学设计
3 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2.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美味的食物,提问:你吃到的这些美食都到哪里去了?【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讨论:自己吃到的美食都到哪里去了?二、讲授新课(一)探究食物是怎样旅行的【教师】引导学生来画一画吃进的美食的旅行路线。
(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学生】动手在人身体图中画食物的行进路线。
【教师】追问:怎样知道我们中谁画的“旅行图”正确呢?【学生】七嘴八舌展示自己思考之后的结果。
【教师】总结:照X光,B超,胶囊摄像头。
(二)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教师】介绍人体消化系统: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
让我们来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生】初步认识人体消化系统,及时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
【教师】展示消化器官的图片,学习各消化器官。
【学生】深入了解消化器官。
【教师】追问:人体消化器官的位置、作用是什么?及时补充作用:(1)口腔的功能: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食道的功能:食道蠕动,推送食物入胃。
(3)胃的功能: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
(4)小肠的功能: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5)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学生】再深入了解各消化器官——说一说(1)口腔在人的头部。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
(2)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内,它是食物从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3)胃在人腹腔的上部,像一个大口袋。
(4)小肠在腹腔的下部,上面连着胃,下面连着大肠。
小肠比较细,很长,大约有5~6米,弯弯曲曲地盘折在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
实际生活中
去。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对个人评价:从听讲、发言、整理等方面给予实时的评价,具体评价个人表现好的地方,口头表扬。
2.对小组评价:是否行动听指挥;探究活动时组员之间不争抢,会合作,全组成员参与度高,及时进行口头表扬,并号召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
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针对各组绘制的“馒头旅行线路图”进行评价,指出图中合理或是不合理的地方。
评价量规
科学概念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
知道检测食物中所含
的营养物质的方法
优秀良好及格
能准确说出3大营养物
资检验方法。
能准确说出2大营养物
资检验方法。
能准确说出1大营养物
资检验方法。
板书设计
11。
《食物的消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食物的消化》导学案一、导入引言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提供了我们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但是,我们知道食物进入我们的身体后会经过怎样的过程来被消化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食物的消化过程。
二、进修目标1.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作用。
2. 掌握食物在口腔、食道、胃和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3. 理解消化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三、进修重点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2. 食物在食道、胃和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3. 消化液的作用。
四、进修内容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在口腔中,食物被咀嚼并混合唾液,形成食团。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开始分解淀粉质食物。
2. 食物在食道、胃和小肠中的消化过程食物通过咽喉进入食道,然后进入胃。
在胃中,胃液会分泌胃酸和胰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然后,食物会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会分泌,继续消化食物。
胰液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可以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3. 消化液的作用消化液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食物被有效地消化吸收。
不同的消化液含有不同种类的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不同成分。
五、进修方法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2. 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
3. 制作模型或图表,帮助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流程。
六、进修评估1.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份食物消化过程的笔记。
2. 设计一份小测验,考察同砚们对消化过程的理解水平。
七、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速度。
2. 钻研消化系统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八、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作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 (教案)
1.3《食物的消化》教案设计课题食物的消化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2)知道食物在人体内主要消化过程。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实践:(1)对照示意图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知道食物在人体内主要消化过程。
(2)查阅资料了解消化器官作用。
责任态度:树立保护口腔卫生意识。
重点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难点食物在人体内是怎么消化的。
教学准备一、引入聚焦1.故事:300多年前,在意大利有个教授叫做桑克陶瑞斯,他曾做了一个很奇特、然而又是十分“舒服”的实验:把一支椅子挂在一杆巨大的秤上,自己整天坐在椅上,不时地记录下自己的体重。
他发现:坐的时间愈久,他的体重愈轻。
当他吃了顿饭,体重又增加了。
但是,再坐一会儿,体重又渐渐轻了。
吃下去的东西去哪里了呢?推测:吃下去的食物是被消化了2.提出问题:谁能说说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3.出示初识人体消化器官模型,让学生指出消化器官4.思考:食物到底在身体里面是怎么消化的呢?我们今天来请馒头向导帮助我们来实践!5.揭示板书:食物的消化二、科学探索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表现1.实验准备:馒头、小镜子实验要求:(1)先观察食物被吃之前的状态(2)对着镜子咀嚼5次,观察食物的变化(3)咀嚼15次后,用镜子观察食物的变化(4)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记录单中的表一时间:3分钟2.观察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3.体会馒头在嘴里发生的变化(1)预设:牙齿甜甜的舌头(2)观看视频:咀嚼过的馒头有什么变化?(3)比较在未咀嚼的馒头(左)和咀嚼过的馒头(右)上滴碘酒(4)咀嚼过的馒头有什么变化?咀嚼馒头有甜味,是因为有糖分的缘故。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5)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又去哪儿了?观察特点→推测作用→进行拼摆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食道是一个薄壁肌肉管道,连接着咽和胃,食道有规律地收缩和松弛能够推动食物。
《食物的消化》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食物的消化》说课稿五一中心小学陈艳雨一、说教材《食物的消化》是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中的第五课。
本课详细的指导学生认识人的食物与消化,本单元是小学科学生理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在学生了解了食物中主要营养及其来源、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的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初步了解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对消化器官的保护,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情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消化器官有所了解,但大多是模糊、零碎的,构不成体系。
2、认识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过程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所以在填学习记录单、画人体消化图和看食物消化过程的视频或做两个小游戏时,学生都比较喜欢,但又是错误与正确产生激烈震荡的时候。
3、本课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又确保了消化器官的健康。
三、说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已有的体验对人体的消化器官做出推测。
2、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科学知识: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饮食消化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意识到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有责任;3、能与同学共同讨论研究并合作学习;4、能大胆想象。
四、说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对本课时的教法有:(1)创设情境导入法。
本节课上的情境主要是:让学生来品尝小饼干,咬一口小饼干,慢慢地咀嚼,仔细体会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然后,再"跟踪"小饼干,推测小饼干在我们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2)利用课堂提问,结合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填表、观看食物消化视频等方法自主探索是本课中的主要教法。
三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食物的消化》教案
三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食物的消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器官的功能。
2.认识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难点: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及相互协作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模拟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食物,这些食物在我们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出课题“食物的消化”。
2.认识人体消化系统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片或模型。
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主要器官。
让学生指出各个器官在身体的位置。
3.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讲解口腔的作用,如咀嚼食物、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等。
食管:介绍食管的功能是输送食物到胃。
胃:说明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小肠:强调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大肠:讲解大肠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4.食物的消化过程结合图片或动画,讲述食物从口腔进入,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排出体外的整个消化过程。
重点讲解在各个器官中食物发生的变化,如在口腔中被咀嚼和唾液混合,在胃中被胃液消化,在小肠中被各种消化液进一步分解等。
5.模拟实验:食物的消化准备一些模拟消化器官的材料,如塑料袋(模拟胃)、细管(模拟食管)、滤网(模拟小肠)等。
将一些食物(如面包、水果等)放入塑料袋中,加入适量的水,模拟胃中的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的变化。
通过细管将食物从塑料袋中挤出,模拟食管的输送作用。
将挤出的食物通过滤网,模拟小肠的吸收作用。
6.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身体健康?引导学生总结出如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挑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7.课堂小结回顾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功能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024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3.食物的消化(教案)
二、判断题
1.只有吃的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2.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 )
3.食道蠕动,推送食物入胃。 ( )
4.常吃烧烤、腌制辣子、方便面类食物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
参考答案:
2.讨论: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3.小结:食物进入口腔,牙齿负责嚼碎,唾液与食物混合,舌头进行搅拌、推送,食物在口腔里进行了初步的消化。
(三)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1.提问: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接下来去哪儿了?
2.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观察消化器官示意图,修正自己的想法。
基于已有知识画出食物消化过程图。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准备一份馒头;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问题:
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什么地方去了
1.谈话: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整理记录一日三餐吃的食物,并且了解到不同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我们吃了那么多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
通过选择材料来模拟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从而将不易观察到的事物原理直观呈现出来,加深了对消化器官的理解。
三、拓展与应用
1.观察消化器官实物,并根据实物模型说说消化器官的作用。
2.鼓励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继续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了解食物在经过不同消化器官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四、练一练
一、填空题
1.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等。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食物的消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食物的消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器官的功能作用,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2、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3、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猜谜导入
猜谜语:我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猜中了可有奖品哦。
听仔细了:
上下两队兵,
守在大门口,
谁要跑进来,
必定碎成粉"。
(打一人体器官)
活动:
学生猜谜语(学生猜对后,老师从口袋中摸出一粒子弹糖:
奖励你一颗子弹糖,
尝一尝味道怎么样?你可以吃慢点,
它在你的牙齿的攻击之下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吗?)
思考:
你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吃的子弹糖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有什么变化吗?这粒子弹糖还会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在这些器官里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和我们的其它器官一样,人体有一个长
7米的消化系统。
下面我们将一起去看看食物在是怎样旅行的。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3课《食物的消化》教案 (表格式)
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含时间分配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4分钟)1、前测: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2、谈话:我们吃的食物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到身体的这些地方去了呢?这些食物如何被人体消化吸收了呢?今天我们和食物一起当个旅行者来了解一下:“食物的消化”吧。
板书【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科学实践: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30分钟)1、吃一口馒头,慢慢咀嚼,体会并交流馒头在嘴里发生的变化。
(5)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把食物吃下去,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哪里?板书:食物。
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知。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启发:我们吃食物时,先把食物放到哪里?学生可能说出嘴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
用“第一站”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引导:食物到达嘴里会有什么变化呢?咱们亲自吃一口馒头,慢慢咀嚼,体会并交流馒头在嘴里发生的变化。
可以互相看一看咀嚼后食物的变化。
学生充分咀嚼,可以慢慢感受,互相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发言预设:学生会说:变小了,变碎了。
追问:怎么变小的?食物第一站到达的是我们的嘴,通过咀嚼,食物变小了。
嘴里面有牙齿有舌有唾液我们把它叫做口腔。
板书:口腔。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再强调,食物第一站到达哪里?口腔。
【设计意图】亲自的体验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为了解其他消化器官奠定感性基础。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2、把食物经过人体哪些消化器官画下来。
食物经过口腔后,下一站要到哪里?然后又要到达哪些消化器官呢?我们把食物教学过程经过的消化器官按顺序画下来。
要求:这些消化器官在身体的什么位置?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并在边上注明它的名称。
请同学把它们画在活动手册上。
学生尝试画食物经过口腔后经过了哪里。
学生展示。
实物投影展示。
请同学们要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子,在身体什么位置?学生发言【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呈现学生的想法。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食物的消化鄂教版
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教学准备PPT 视频(消化器官的功能)前概念调查单书籍故事阅读资料消化系统挂图人体模型PA D 吸管珍珠细绳(粗细)馒头牙签纸杯印有消化系统的围裙(有口袋)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早上都吃了什么呢?总称为什么?2.我们今天早上吃下去的食物它们都去了你身体的哪些地方呢?我们的身体又对食物做了什么呢?3.课前,老师请大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借助简单的文字来表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是怎么想的。
这里老师出示了几幅同学的作品,请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二.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学生在介绍作品的时候,将提及的名词图和字一起贴在黑板上。
(板贴)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三.探究消化道1. 大家说的胃、肠,科学家给它们一个统称,叫做器官。
刚刚同学也提到了,食物进入到我们的身体中后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把胃、小肠、大肠等这些器官对食物做的这些事情叫做消化。
2.现在我们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猜想,怎么知道你的想法是不是科学的呢?不能凭空想象,怎么才能知道呢?归类(解剖借助医学仪器上网查找资料查找书籍看视频询问专业人士)3.哪些方法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实现?(上网查书解剖)4.分组验证猜想将老师黑板上的器官按正确的顺序排序填写实验记录单。
有的小组查找资料有的小组使用PAD查找资料有的小组观察模型和标本5.大家通过三种途径收集了证据,现在三种证据证明的消化过程是否一样?请两位同学将黑板上的消化器官图和字按照正确的顺序摆放。
6.小结消化道的顺序四.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1.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是怎么行进的呢?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从我们的口腔下去的呢?倒立着,食物能不能进入到人体当中呢?2.活动吃馒头记住馒头刚进入口中时的味道。
《食物的消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食物的消化》教学分析在学生进修生物课程的过程中,食物的消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的进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判方法等方面对《食物的消化》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食物的消化》是生物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观点、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等内容。
通过进修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进修《食物的消化》,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包括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的过程;3.能够描述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了解养分在人体内的利用过程。
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食物的消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观察等。
通过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进修,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讨论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分析:在教学《食物的消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分为引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总结几个环节。
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进修欲望;在讲解环节,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稳固学生的进修效果。
评判方法分析:在教学《食物的消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室讨论、小组展示、实验报告、作业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判。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食物的消化》鄂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食物的消化》鄂教版《食物的消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3、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4、意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人的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教学准备:饼干、纯净水等食物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的资料以及视频。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课!孩子们,今天早上你们吃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1:馒头,稀饭。
生2:面条。
生3:包子,豆浆。
师:看来大家的早餐可真丰盛啊!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呢?生1:填饱肚子。
生2:食物里有营养。
师:对,回答的很科学!食物在人体内消化以后,就变成了营养。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板书课题)二、猜测与验证师:早上,大家都吃了丰盛的早餐,那么,我们吃的这些食物去哪了?生1:到喉咙里去了。
生2:到肚子里去了。
生3:到胃里去了。
…………师:看来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其实,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了很多地方。
那么,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了哪些地方?把你们的猜想告诉老师!生1:口腔、食道、胃生2:口腔、食道、胃、小肠生3:口腔、食道、胃、大肠生4: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板书学生不同的猜想)师:哪一种猜想比较合理呢?现在我们能不能判断?生:不能!师:科学讲究证据,用事实说话。
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食物。
请小组长来老师这领取饼干,然后由小组长分发给成员。
通过吞咽食物,来体验:食物经过了身体的那些器官?师: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温馨提示,大家在品尝饼干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师:饼干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牙齿把饼干磨碎成了小块。
师: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受?生:有。
师:当我们咽饼干团的时候,你觉得它顺着什么,又去了哪?生:它通过食道进入了胃里。
师:对,回答的很正确,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里。
新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第1课时)单元计划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能鉴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认识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消化器官,描述食物进入人体后经历了哪些消化器官能列举一些良好饮食习惯和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
2.能在教师引导下,对食物及消化问题作出假设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3.能在教师引导下,用恰当方法观察并描述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的过程。
4.能在教师引导下,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整理信息。
5.能在教师引导下,就食物与消化问题与同学开展讨论和交流。
6.知道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重要性二、单元主要内容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食物及消化问题进行研究。
学生对食物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食物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不能完全正确地说出食物的名称;学生对于食物的营养成分、饮食健康及消化过程的认识比较片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食物的营养物质进行初步的研究,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描述食物进入人体后是如何消化的;指导学生用观察、实验或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发现食物的奥秘及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
本单元设计了4课,包括第1课、第2课、第3课、第4课第1课是《多种多样的食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本课要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哪些食物,通过记录一天中吃了哪些食物并对食物及其来源进行讨论和分类,了解食物的来源及种类的多样性。
第2课是《食物的营养》。
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我们吃不同的食物是为了获取食物中同的营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使学生知道如何鉴别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认识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并将食物与营养建立联系。
第3课是《食物的消化》。
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人的消化器官,理解食物是在消化器官的作用下被吸收和利用的。
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器官,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
教师可以利用“食物的旅行”这一富有趣味性的拟人化情景引导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形认识功能进行科学的探究和第4课是《饮食与健康》。
食物的消化-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消化-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知识概念食物的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到人体内,用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二、学习要点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在口腔中,牙齿通过咀嚼、磨碎食物,使其变成小块;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糖类。
2.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食物经过咀嚼后,进入胃中。
胃会分泌胃液,其中含有胃酸和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便于人体吸收。
胃液还能杀死细菌,消除我们食物中摄入的微生物。
3. 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经过胃的消化,食物进入小肠。
小肠是人体内最长的消化器官,其内壁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被称为肠毛。
食物和胆汁、胰液混合后,经由这些肠毛吸收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脂肪等,进入血液循环。
4. 食物在大肠中的消化经过小肠的消化吸收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便进入大肠。
大肠主要是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使消化系统保持干净。
三、思考探究1.为什么要咀嚼食物?通过咀嚼,可以将食物磨碎,便于后续消化和吸收。
此外,咀嚼食物还可以增加唾液分泌,帮助消化。
2.为什么要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使其能够被人体吸收。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将其分解成小分子,才能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四、课堂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1.面包;2.水;3.食盐;4.饱和食盐水;5.试管;实验步骤:1.将面包撕成小块,放入口中加水咀嚼;2.分别加入饱和食盐水和清水,搅拌均匀;3.将两个混合物倒入试管中,观察变化。
实验结果:在加入饱和食盐水的试管中,面包渐渐变暗、凝固,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被大分子的食盐打断了,淀粉变成了蓝黑色的物质。
在另一个试管中,面包没有变化。
说明加入饱和食盐水后,淀粉分子被分解成了小分子,这是因为饱和食盐水中会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淀粉分子断裂。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6把盐析出来【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能运用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类特征的过程。
食物的消化-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消化-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和消化器官的作用。
2.掌握记述材料的基本方法,初步理解科学观察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1.食物消化的过程和消化器官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记述材料的方法,初步理解科学观察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科学观察的过程,掌握记述材料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或者挖掘学生对食物消化的知识,引导学生对食物消化和消化器官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环节1.教材讲解:对教材《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图1食物在鸟嘴里的消化情况进行讲解。
2.科学观察:观察鱼的内脏和网商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捏喀什地区新源县外一中标类传送带便中的分泌物,并描述观察的结果。
3.教师示范消化模型:将面包加水之后,蘸上口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然后去掉面包部分,将嚼碎的面包放进口袋里,其中加上消化酶代替口腔、胃、肠中的不同酶分别消化,观察面包变化。
4.小组活动:以每小组为单位,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种不同的食物,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观察。
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交流答案,学习归纳出食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作用。
3. 课堂讨论引领学生对食物消化和消化器官的作用进行讨论,让学生找到一些问题和解答。
4.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老师所示范的消化模型,按照学习内容,画出它的流程图。
五、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不仅明确了食物消化过程的具体步骤,还对消化器官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科学观察和小组活动,学生逐步了解到科学的本质是基于实证的。
此外,通过言语描述、流程图等表现形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纳,培养了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该教案符合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要求,但教师应以实际教学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度拓展。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消化对健康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和良好饮食习惯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PPT、小黑板、标尺、模型等。
2.素材准备: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食物消化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与食物消化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引导学生提出一些与食物消化相关的问题,并进行集体讨论。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利用PPT和小黑板,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2.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3.解释消化液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介绍口腔中唾液的作用和消化液的来源。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展示一个模拟消化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观察食物在消化液中的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消化过程中食物的变化,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四、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常见的食物,通过合作进行观察、比较和总结。
2.每个小组将观察、比较和总结的结果分享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提问。
五、知识拓展(15分钟)1.利用PPT和小黑板,进一步扩展学生对食物消化的了解,如消化器官的工作原理、胃酸的作用、唾液和胃液的成分等。
2.引导学生思考消化对健康的重要性,并讨论和总结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本节课进行简要复习,向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消化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3.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4.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结果。
5.意识到现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面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
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的资料
三、教学重点:认识人的消化器官,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
(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食物,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主要作用。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阅读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
(1)在书中填写流程图。
(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
(五)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1)问:消化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应该怎样做保护好它,使身体更健康?
(2)学生讨论,然后归纳出基本方法。
(3)小结: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胃肠的负担,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立即写字,做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