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17.3勾股定理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习题课件冀教版

合集下载

《勾股定理的应用》--长方体表面上的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长方体表面上的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17.3.勾股定理的应用---长方体表面上最短路径问题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节将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表面上两顶点间最短距离问题,需要学生了解空间图形、对长方体进行展开实践操作活动.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下正(长)方体展开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上,已经基本具备解决本课题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应用》延伸的课题学习,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长方体表面两顶点间最短路径问题.在这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应用等能力;在探究活动具体一定的难度,在突破难点时需要具有学生敢于探索、勇于思考的精神,有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力闯难关的勇气.也通过转化思想、对比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能找出最短路线;过程与方法:1.强化转化思想和对比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2.构建直角三角形模型,回归平面几何本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归纳的习惯,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识形成过程,并有效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通过转化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构建直角三角形模型,并分情况讨论,得出结论的探究的过程。

(三)课前准备:课件、长方体盒子、线、两颗螺丝。

(四)教法、学法:引导---探究---归纳演示操作,引发思考,分类讨论,对比分析,达成结论。

(五)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八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巩固;第二环节:问题呈现;第三环节:探索新知;第四环节:解决问题;第五环节:课堂练习;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课后作业.第八环节: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三角形初步[定义与命题]定义: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

命题: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可以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假命题。

基本事实:人们在长期反复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命题。

定理: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并作为推理的根据的真命题。

注意:基本事实和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证明]在一个特定的公理系统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由公理和定理推导出某些命题的过程。

[三角形]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角形按内角分类]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三种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三条,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高线:三条,交于一点。

思考: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高线的交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还有其它推出来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新人教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够应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勾股定理的结果,并能运用于解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尺、图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出示了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

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XXX的人发现的。

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AB的长。

讨论:32+42与52有何关系?52+122和132有何关系?通过计算得到32+42=52,52+122=132,于是有勾2+股2=弦2.那么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其等量关系为:4S△+S小正=S大正,即4×ab+(b-a)2=c2,化简可得a2+b2=c2.三、证明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

下面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

已知:如图,在△ABC 中,∠C=90°,∠A、∠B、∠C的对边为a、b、c。

相似三角形模块知识点及题型整理

相似三角形模块知识点及题型整理

特殊三角形和相似一、章节目录二、地位和作用构成三角形的是边和角, 全等三角形涉及的是等边等角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涉及的则是等角的三角形. 全等是相似的特殊情况, 相似是对全等关系条件放宽, 按照相似关系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同一类三角形只有大小不一样,但保留了边与边之间的比值关系(形状). 因此本模块内容主要是两部分, 一是相似的基本概念,性质与判定; 二是特殊三角形(每一类特殊三角形都是相似关系)和三角函数(在相似的关系下一个角的三角函数是不变量) 考点上,相似三角形和全等在分布和难度上都类似,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判定以及性质; 大题综合考察, 也会与函数结合, 需要总结方法和思路; 特殊三角形单独考察一般是小题, 更多的是结合在其他证明题中作为条件出现, 需要对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烂熟于心; 解直角三角形会有一道大题, 主要是勾股定理应用, 方程法等等.三、知识点总结(一)特殊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1)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关于顶角中线对称.(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等角所对的边相等.2、等边三角形(1)概念: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性质: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1)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斜边的中线性质: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证明:倍长中线构造全等.(4)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30°,60°,90°: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45°,45°,90°: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中线把三角形又分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1)定理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2+b2=c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6、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②从这个假设和其他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学过的概念、基本事实,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条件相矛盾的结果.③由矛盾的结果,知假设不能成立,从而说明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讲反证法这类逻辑上的内容,可以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从现实中体会其核心思想.(二)图形的相似1、比例线段(1)四条线段之间的关系:在四条线段a,b,c,d 中, 如果线段a 与b 的比等于线段c 与d 的比, 即a b=c d, 就称这四条线段为成比例线段, 简称比例线段, 我们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2)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①如果ab=c d, 那么ad =bc .②如果ad=bc , 那么ab=cd(b,d =≠0)(3)黄金分割C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点,如果有ACAB =BCAC ,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AB称为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比即:全线段:较长边=较长边:较短边. 黄金分割比为常数√5−12, 约为0.618.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截得的线段成比例. 如图所示l1//l2//l3, 则AB:BC=DE:EF.将这个事实应用于三角形后:(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ADAB =AEEC)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ADAB =AEAC=DEBC,第三边证明方法是过D作AC平行线.)3、相似三角形(1)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若△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 A和D,B和E,C和F是对应点.(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另外两边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思路指导:遇平行找相似.②三条边分别成比例③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注意课本中后四个判定的证明方法,判定①是最简单、基本的那个,后三个相似判定都是通过转化为①的情况加以证明的,由平行构造出的相似三角形也是最简单的相似模型.(“A”字形和“8”字形)(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之比为相似比,周长之比也为相似比.③面积比为相似比的平方.(4)相似模型:①“A”字形相似和“8”字形相似.(一组等角和两条邻边判定.)A字形相似是由直线截得的相似,在已知一个三角形的情况下,用一条直线截这个三角形,使得直线与三角形边的夹角等于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进而通过两个角对应相等判定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8字形也是由直线截得的,与A字形不同的是,在这里直线截的是△ABC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最终截得的图如下:②射影定理(三个直角三角形三组相似)如图所示△ABC是直角三角形,CD⊥AB, 则三个直角三角形两两相似,根据相似关系可得:AC2=AD⋅ABCB2=BD⋅BACD2=AD⋅DB③共线三等角(两组角对应相等)共线三等角是如图给出的相似,由∠ACB+∠DCE=180○−α=∠ACB+∠A,得∠A=∠DCE, 从而△ABC∼△CED.④旋转相似如上图,△AED,△ACB是任意三角形,ED//CB,将△AED经过旋转至图2后,形成的△ACE∼△ABD.旋转相似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手拉手模型的推广,可以看到,当AC=AB时,相似比为1,也就是两个三角形全等.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间接测量(测旗杆)利用△ABO∼△CBD,测量BD,BO得相似比,通过CD求得OA.(测河宽)由C作AB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解直角三角形1、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在相似的意义下,三角形自身边的比值是一个不变量,因此定义一个研究这类比值的量,就是三角函数.(1)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A是其中一个锐角:)①正弦函数sin ∠A:∠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sin∠A=ac②余弦函数cos ∠A:∠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cos∠A=b)c)③正切函数tan∠A: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tan∠A=ab注意:2sin∠A2=sin(∠A2),sin2∠A=(sin∠A)(2)锐角三角函数的值当锐角A确定,所有以A为一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都是相似的关系,因此他们三边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因此A的角度唯一决定了三角函数的值. 即sin∠A,cos∠A,tan∠A都是A的函数.(3)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设∠A与∠B互余,放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内,由它们各自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①sin∠A=cos∠B②tan∠A ⋅tan∠B=1同角的三角函数有两个常用性质:①tan∠A=sin∠Acos∠A②sin2∠A+cos2∠A=1(4)几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这里涉及到计算的考点主要是上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与正常的实数计算没有区别,把其中的三角函数换成对应的值就是一个普通的计算题了.3、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和两个锐角共五个元素,知道其中两个(至少一个是边,一边一角或两边就可以确定这个直角三角形)就可以求出另外三个元素. 求解的过程就叫做解三角形.(1)斜三角形内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向外高构造直角三角形(2)俯仰角、方位角、坡度仰角:进行测量时,向上看时视线与水平线夹角α.俯角:向下看时视线与水平线夹角β.方位角:指的是南或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名称如图所示.坡度(坡比):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度,以i表示.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i=tanα四、常考题型(一)特殊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出题方向: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一般为图形计算,等腰作为条件出现,需要利用等腰所具有的性质进行计算. 或者在证明题中作为条件,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构造辅助线.A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 其中一边长为2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 考点: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三边关系.如图,在ΔABC中,AB=AC,∠A=36○, 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AD=BC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 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也是常考的一个图形.AB的长为半径画圆,两弧如图,已知AB=AC,AB=5,BC=3, 以A,B两点为圆心, 大于12相交于M,N,连接MN与AC相交于点D,则ΔBDC的周长为:_____.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尺规作图. 在计算ΔBDC周长时,需要通过分析转化为求AC与BC的和, 这也是在三角形计算中经常会考到的一个思想.如图,已知AD⊥BC于点D, AE⊥CE于E, ∠ACE =∠B, AD=AE,求证: D是BC的中点.考点: 结合全等等腰三角形判定; 三线合一性质如图,点D、E在Δ ABC的BC边上, AB=AC,AD=AE,求证BD=CE.考点:三线合一,利用中线性质作辅助线进行证明. 不需要证明全等.在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因此顶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是一条重要的辅助线.如图:RtΔABC中, ∠BAC=90○, AB=AC, D是BC的中点,AE=BF.求证:DE=DF.考点:全等三角形证明;其中等腰是条件,需要想到作出高线构造全等.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G=CD,DF=DE,则∠E=_____度.考点: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外角性质.B如图, 在ΔABC中,AB=AC, AD,CE是两条中线,P是AD上的一个动点, 则BP+EP的最小值是:_____.考点: 三角形顶角中线的性质(对称性), 与将军饮马模型结合.如图,ΔABC是等边三角形, 延长BC到D, 使CD=AC,连接AD.AB=2,则AD的长为_____.考点:等腰、等边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则三角形ABC的周长为()A. 10B.14C.10或14D.8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和方程结合;分类讨论;三边关系.AC, 则等腰ΔABC底角的度数等腰ΔABC中, BD⊥AC, 垂足为点D, 且BD=12为:_____.考点: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分类讨论的特点: ①没有图. ②若给出三角形的两个边,则这两个边都可以作为腰, 因此分类讨论; 又同时必须满足三边关系, 得出结果也要进行取舍.如图,已知点O是∠APB内的一点,M、N分别是点O关于P A、PB的对称点,连接MN,与P A,PB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MN=6cm.(1)求△OEF的周长;(2)连接PM、PN,若∠APB=α, 求∠MPN(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若α=30°,判定△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几何证明大题,其中涉及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也是一类动点题的经典考法.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 AD与CE交于点F.(1)求证AD=CE(2)求∠DFC的度数考点: 正多边形中的“弦图”,利用的是正多边形中心旋转对称性.2、直角三角形A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_____.考点: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简单计算题.已知:在△ABC中,AD⊥BC,∠1=∠B,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考点:直角三角形判定如图,在△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P是BD的中点,若AD=6,则CP的长为_____.考点:直角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如图所示,△ABC中,AB=AC,E为AB的中点,BD ⊥ AC,若∠DBC=20○,则∠BED 为______考点: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连接中线后构造出等腰三角形.B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PAB+∠PBA=_____°(点A,B,P是网格线交点)考点:直角三角形判定;外角性质. 作法是加倍延长AP后连接终点与B,构造出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和△A′B′C′拼在一起,其中点A’与点A重合,点C’落在边AB上,连接B′C. 若∠ACB=∠AC′B′=90○,AC=BC=3,则B′C的长为_____.考点:主要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AD,M,N分别为AC,CD的中点,连接BM,MN,BN.(1)求证:BM=MN;(2)若∠BAD=60○,AC平分∠BAD,AC=2,求BN的长.考点:直角三角形中线性质;中位线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如图,在Rt△ABC中, ∠A=90○,AB=AC,BC=√2+1,点M、N分别是边BC,AB上的动点,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的对应点B’始终落在边AC上. 若△MB′C为直角三角形,则BM的长为:_____.考点:动点问题,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列代数式,列方程的思想; 二是分类讨论.本题还与折叠问题相结合.看似M、N都是动点,实际上N是随M取定而确定的.3、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三角形的计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面给出的部分例题也有涉及,勾股定理最常见的是作为一个方法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紧密结合.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其中两条边分别是6和10,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是:_____.考点: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c2−a2−b2+|a−b|=0,则△ABC 的形状为_____.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如图,△BCD中,AB=4,AD=3, BC=13, CD=12, 且∠BAD=90○, 求△BCD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首先求出BD,得出△BDC是直角三角形.(二)相似三角形1、几类经典的相似模型(1)A字形相似和8字形相似如图,在△ABC中,AB=9,AC=6,BC=12,点M在边AB上,AM=3,过点M作直线MN与边AC交于点N,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ABC相似,则MN的长为:_____.注意是“截得”的三角形,那么对应前面的总结,应当考虑的是截线与边的夹角∠AMN 与∠B 或∠C对应,要分类讨论,两种情况下对应关系不同,就能求出两个结果.如图,已知在△ABC中,AB=20,BC=12,D是AC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AB于E,作DF//AB交BC于F,设四边形BEDF为菱形.①求菱形的边长②求菱形BEDF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点F在线段AE上,BF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G,若AFEF =3,求CDCG的值.①尝试探究:在图1中,过点E作EH//AB交BG于点H,则易求ABEH 的值是:_____,CGEH的值是:_____, CDCG的值是:_____.②类比延伸:如图2,在原题的条件下,若AFEF =m(m>0), 则CDCG的值是: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写出解答过程;③拓展迁移:如图3,在梯形ABCD中,DC//AB,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和BD相交于点F,若ABCD =a,BCBE=b(a>0,b>0),则AFEF的值是: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写出解答过程构造相似,其思路是结合已知条件(线段的比),使之称为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边.(2)射影定理已知CD是△ABC的高,DE⊥CA,DF⊥CB,如图,求证:△CEF∼△CBA.如图,在△ABC中,∠ACB=90○,AD为边BC上的中线,CP⊥AD于点P,求证:AD⋅PB=AB⋅BD.3、共线三等角(1)如图,在边长为9的正三角形ABC中,BD=3,∠ADE=60○,则AE的长为:_____.将条件标上,应该就能找到相似模型了.(2)△ABC中,∠C=90°, AC=3, BC=4,O是AB上的一个点,且AOAB =25,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PQ⊥OP交线段BC于点Q(不与B、C重合),已知AP=2,求CQ的长.思路是由O作垂线构造三等角模型.4、旋转相似(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CD,E、F分别为BC、CD上的点,且∠EAF=∠CAD.证明:①△ACE∼△ADF②EA=EF.(2)1)如图①,正方形AEGH的顶点E、H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直接写出HD:GC:EB的结果(不必写计算过程);2)将图①中的正方形AEGH绕点A旋转一定角度,如图②,求HD:GC:EB;3)把图②中的正方形都换成矩形,如图③,且已知DA:AB=HA:AE=m:n,此时HD:GC:EB 的值与2)中结果相比有变化吗?如果有,写出变化后的结果.(三)解三角形1、锐角三角函数(1)如图所示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cosA的值为:_____.(2)在△ABC中,∠C=90°,AB=√6,BC=√3,则∠A的度数为:_____.(3)计算题在△ABC中,若,∠A、∠B都是锐角,求∠C的度数.2、解三角形(1)如图,在△ABC中,AB=2,AC=4,∠A=120°,求BC的长.解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作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BC和AC的长.(2)如图,在△ABC中,∠B=45°,AB=2√2,tanC=23(3)为了测量竖直旗杆AB的高度,某综合实践小组在地面D处竖直放置标杆CD,并在地面水平放置一个平面镜E,使得B,E,D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 该小组在标杆的F处通过平面镜E恰好观测到旗杆顶A(此时∠AEB=∠FED),在F处观测旗杆顶A 的仰角为39.3°,平面镜E的俯角为45°,FD=1.8米,问旗杆AB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tan39.3°≈0.82,tan84.3○≈10.02)(4)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2km至B港,然后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C港,C港在A港北偏东20°方向,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_____(5)如图,水坝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背水坡AB的坡角∠BAD=60°,坡长AB=20米,为增强水坝强度,将坡底从A处向后水平延伸到E处,使新的背水坡的坡度为1:2,求AE 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2≈1.414,√3≈1.732).。

冀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7-3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课件

冀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7-3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课件

11.(2024江苏扬州邗江期末,16,★★☆)如图,在Rt△ABC中,
AC=4,AB=5,∠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则DC的长
3
是2.
解析 在Rt△ABC中,AC=4,AB=5,∠C=90°,∴BC=
A=B2 =3A,C如2图,过52 D 作42 DE⊥AB于点E,∵BD平
分∠ABC,DC⊥BC,∴DC=DE,设DC=DE=x,∵S△BCD+S△ABD=S△ABC,
2
2ab+b2-2ab=a2+b2,∵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c,∴小正方形的
面积为c2,∴a2+b2=c2,∴甲能利用面积验证勾股定理.乙中直
角梯形的面积为 (a =b)(aa2+b) b12+ab1,两个直角三角形
2
22
的面积和为2× 1 ab=ab,则中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 a2+
2
2
1 b2+ab-ab=1 a12+ b2,∵中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7.(2024四川成都龙泉驿期末)如图,△ABC中,AB=AC,BD⊥AC于 点D,∠BDF=∠BAF=∠C,BD=3,CD=1. (1)求证:∠CBD=∠EDA. (2)求AB的长.
解析 (1)证明:∵BD⊥AC, ∴∠C+∠CBD=∠EDA+∠BDF=90°, ∵∠BDF=∠C,∴∠CBD=∠EDA. (2)设AD=x,则AB=AC=AD+CD=x+1, ∵BD=3,AD2+BD2=AB2,∴x2+32=(x+1)2, 解得x=4,∴AB=x+1=5.
∴1 BC·DC+1 AB·DE1=222解33

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 副本

初中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 副本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学习目标】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由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长求出第三条边长.2. 掌握勾股定理,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3. 熟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线段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图(1)中,所以.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图(2)中,所以.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所以.要点三、勾股定理的作用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 a b ,c 222a b c +=222a c b =−222b c a =−()222c a b ab =+−2. 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3. 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的线段. 【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的应用1、如图所示,在多边形ABCD 中,AB =2,CD =1,∠A =45°,∠B =∠D =90°,求多边形ABCD 的面积. 举一反三:【变式】(2015•西城区模拟)已知:如图,在△ABC,BC=2,S △ABC =3,∠ABC=135°,求AC 、AB 的长.2、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周长为,求此三角形的面积.3、(2015春•黔南州期末)长方形纸片ABCD 中,AD=4cm ,AB=10cm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求DE 的长.类型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如图所示,在一棵树的10高的B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爬下树走到离树20处的池塘A 处,另外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的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有多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①,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底面半径等于3,在圆柱的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取3)【巩固练习】一.选择题26+m m cm cm1.如图,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则的值是( )AB . CD2.(2015•东莞模拟)如图,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S 1=4,S 2=9,S 3=8,S 4=10,则S=( )A .25B .31C .32D .403. 如图所示,折叠矩形ABCD 一边,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若AB =8,BC =10,EC 的长为( )cm .A .3B .4C .5D .64.如图,长方形AOBC 中,点A 的坐标为(0,8),点D 的纵坐标为3,若将矩形沿直线AD 折叠,则顶点C 恰好落在边OB 上E 处,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30 B .32 C .34 D .165.如图,已知△ABC 中,∠ABC =90°,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上,且,之间的距离为2 , ,之间的距离为3 ,则AC 的长是( )A .B .C .D .76.在△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 △ABC 的周长为( )A.42B.32C.42或32D.37或33a a 111cm cm 1l 2l 3l 1l 2l 2l 3l 1725224二.填空题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______.8. 如图,将长8,宽4的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A 与C 重合,则折痕EF 的长为__________.9.(2015•黄冈)在△ABC 中,AB=13cm ,AC=20cm ,BC 边上的高为12cm ,则△ABC 的面积为cm 2.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 为圆心,以AB 长为半径画弧,交x 正半轴于点C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11. 已知长方形ABCD ,AB =3,AD =4,过对角线BD 的中点O 做BD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则AE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12.在直线上依次摆着7个正方形(如图),已知倾斜放置的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水平放置的4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则______.三.解答题13.(2015春•无棣县期中)如图所示,一架长为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距离底0.7米,求梯子顶端离地多少米?如果梯子顶端沿墙下滑0.4m ,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多少m ?14. 现有10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左下图, 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 在左下图中用实线画出分割线, 并在右下图的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cm cmcm cmcm 1234S S S S ,,,,1234S S S S +++=新正方形.15.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拼接:含30°角的三角尺(△ABC )的长直角边与含45°角的三角尺(△ACD )的斜边恰好重合.已知AB =2,P 是AC 上的一个动点.(1)当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时,求DP 的长;(2)当点PD =BC 时,求此时∠PDA 的度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习目标】1. 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与勾股定理相区别;2. 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3. 理解勾股数的含义;4. 通过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判定某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为“形”,是通过计算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要点二、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 首先确定最大边(如).(2) 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则△ABC 是∠C =90°的直角三角形;若,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当时,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当时,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为三角形的最大边.要点三、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熟悉下列勾股数,对解题会很有帮助:① 3、4、5; 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如果是勾股数,当为正整数时,以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a b c ,,222a b c +=c 2c 22a b +222c a b =+222c a b ≠+222a b c +<222a b c +>c 222x y z +=x y z 、、a b c 、、t at bt ct 、、要点诠释:(1)(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2)(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3)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2014春•防城区期末)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BC :CA=3:4:5,且周长为36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向B 点以每秒1cm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沿BC 边向点C 以每秒2cm 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问过3秒时,△BPQ 的面积为多少?2、如图,点D 是△ABC 内一点,把△ABD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E ,若AD=4,BD=3,CD=5.(1)判断△DE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ADB 的度数.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CB =90°,AC =BC ,P 是△ABC 内一点,且PA =3,PB =1,PC =CD =2,CD ⊥CP ,求∠BPC 的度数.类型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3、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且a +b +c =12,请你探索△ABC 的形状. 22121n n n −+,,1,n n >2222,21,221n n n n n ++++n 2222,,2m n m n mn −+,m n m n >、438324a b c +++==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渝中区校级月考)△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b ﹣50|++(c ﹣40)2=0.试判断△ABC的形状是.4、如图所示,MN 以左为我国领海,以右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缉私艇A 发现在其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 并以每小时13海里的速度偷偷向我国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距其5海里,并在MN 线上巡逻的缉私艇B 密切注意,并告知A 和C 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缉私艇B 测得C 与其距离为12海里,若走私艇C 的速度不变,最早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海域?【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一组是( )A .1.4,4.8,5B .15,36,39C .21,45,51D .8,15,172.(2015春•凉山州期末)△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 :b :c=1:1B.∠A :∠B :∠C=3:4:5C.(a+b )(a ﹣b )=cD.∠A :∠B :∠C=1:2:3224. 有下面的判断:①△ABC 中,a 2+b 2≠c 2,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 2+b 2=c 2.③若△ABC 中,a 2﹣b 2=c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a +b )(a ﹣2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6.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且为斜边,为斜边上的高,下列说法:①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②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2c b a ,,c h 222,,c b a 222111,,a b c③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④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7.若△ABC 中,,则∠B =____________. 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ABC 是______三角形.9.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8(其中为正整数),则以、、为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10.△ABC 的两边分别为5,12,另一边为奇数,且是3的倍数,则应为______,此三角形为______.11.(2014春•寿县期中)在某港口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沿北偏东60°方向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前进,同时,乙船沿南偏东角度以每小时15海里速度前进,2小时后,甲乙两船相距34海里,那么,乙船航行的方向是南偏东___________度.12. 如果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________组成直角三角形.(填“能”或“不能”).三.解答题13.(2014秋•广州校级期末)如图,已知某经济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空地ABCD ,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B=90°,AB=300m ,AD=400m ,CD=1300m ,BC=1200m .请计算种植草皮的面积.14.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比值 (2)若a +b ﹣c =m ,则猜想= (并证明此结论). hb a 1,1,1()()2b a b ac −+=a a 2a −a 2a +a b ,c a b c ++c a b c ,,2,2,2c b a s l15.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1)写出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勾股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正方形、长方形、直角梯形(任选两个均可);(2)如图1,已知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O (0,0),A (3,0),B (0,4),请你画出以格点为顶点,OA ,OB 为勾股边且对角线相等的勾股四边形OAMB ;(3)如图2,将△ABC 绕顶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连接AD ,DC ,∠DCB=30度.求证:DC 2+BC 2=AC 2,即四边形ABCD 是勾股四边形.《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内容;3.能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是:(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有关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3)解决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4)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步骤:a b 、c 222a b c +=a b c 、、222a b c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大边长为;(2)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则△ABC 是以∠C 为90°的直角三角形;若时,△ABC 是锐角三角形;若时,△ABC 是钝角三角形.2.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常见的勾股数:①3、4、5; 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如果()是勾股数,当t 为正整数时,以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 观察上面的①、②、④、⑤四组勾股数,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较小的直角边为连续奇数;2.较长的直角边与对应斜边相差1.3.假设三个数分别为,且,那么存在成立.(例如④中存在=24+25、=40+41等)要点三、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两者互为逆定理,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1、如图所示,等腰直角△ABC 中,∠ACB =90°,E 、F 为AB 上两点(E 左F 右),且∠ECF =45°,求证:.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凸四边形ABCD 中,∠ABC =30°,∠ADC =60°,AD =DC ,求证:.2、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 ,P 是△ABC 内的一点,且PB=1,PC=2,PA=3,求∠BPC 的度数.c 22a b +2c 222a b c +=222a b c +>222a b c +<222x y z +=x y z 、、a b c 、、at bt ct 、、a b c 、、a b c <<2a b c =+2729222AE BF EF +=222BD AB BC =+类型二、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3、(2014•顺义区一模)在△ABC中,BC=a,AC=b,AB=c,设c为最长边.当a2+b2=c2时,△ABC是直角三角形;当a2+b2≠c2时,利用代数式a2+b2和c2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ABC的形状(按角分类).(1)请你通过画图探究并判断:当△ABC三边长分别为6,8,9时,△ABC为三角形;当△ABC三边长分别为6,8,11时,△ABC为三角形.(2)小明同学根据上述探究,有下面的猜想:“当a2+b2>c2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2+b2<c2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请你根据小明的猜想完成下面的问题:当a=2,b=4时,最长边c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BC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4、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中点,F是EC中点.求证:∠BAF=2∠EAD.举一反三:【变式】(2014春•防城区期末)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 开始沿边向B点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沿BC边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问过3秒时,△BPQ的面积为多少?类型三、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5、如图所示,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400米,BD=200米,CD=800米,牧童从A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AB 边上有一点E ,AE =3,EB =1,在AC 上有一点P ,使EP +BP 最短.求EP +BP 的最小值.6、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数十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台风中心在我国台湾海峡的B 处,在沿海城市福州A 的正南方向240千米,其中心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5千米,台风就会减弱一级,如图所示,该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北偏东30°方向向C 移动,且台风中心的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风力达到或超过4级,则称受台风影响.试问:(1)该城市是否会受到台风影响?请说明理由.(2)若会受到台风影响,那么台风影响该城市的持续时间有多长?(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中,若,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 .90°B .60°C .45°D .30°3.(2015春•西华县期末)下列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 .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4.如图,一牧童在A 处牧马,牧童家在B 处,A 、B 处距河岸的距离AC 、BD 的长分别为500m 和700m ,且C 、D 两地的距离为500m ,天黑前牧童从A 点将马牵引到河边去饮水后,再赶回家,那么牧童至少要走( )ABC 1,2,122+==−=n c n b n aA .2900mB . 1200mC . 1300mD . 1700m5.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上的高为h ,则下列各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A .ab =h 2B .a 2+b 2=h 2C .D . 6.如图,Rt △ABC 中,∠C =90°,CD ⊥AB 于点D ,AB =13,CD =6,则(AC +BC)2等于( )A.25B.325C.2197D.4057.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由下列条件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 8.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 ,E ,F ,G ,H ,I 都在矩形KLMJ 的边上,则矩形KLMJ 的面积为( )9. 如图,AB =5,AC =3,BC 边上的中线AD =2,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111a b h +=222111a b h+=a b c 、、()()2222221,4,1amb mc m =−==+()()222221,4,1a m b m c m =−==+()()222221,2,1a m b m c m =−==+()()2222221,2,1a m b m c m =−==+10.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 =6,BC =8,将直角边AB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C 上,折痕为AD ,则BD =______.11.已知:△ABC 中,AB =15,AC =13,BC 边上的高AD =12,BC =_______.12.如图,E 是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一点,且AE=1cm ,P 为对角线BD 上的任意一点,则AP+EP 的最小值是 cm .1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2cm ,高为4cm ,点P 在边BC 上,且BP=BC .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3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P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cm .14.(2014春•监利县期末)小明把一根70cm 长的木棒放到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cm ,40cm ,50cm 的木箱中,他能放进去吗?答: (选填“能”或“不能”).15. 已知长方形OABC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OA=10,OC=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边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CP 的长为________.16.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5,AC =13,BC 边上的中线AD =6,∠BAD =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已知D 、E 、F 分别是△ABC 中BC 、AB 、AC 边上的点,且AE =AF ,BE =BD ,CF =CD ,AB=144,AC =3,,求:△ABC 的面积.18.如图等腰△ABC 的底边长为8cm ,腰长为5cm ,一个动点P 在底边上从B 向C 以0.25cm/s 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 运动几秒时,P 点与顶点A 的连线PA 与腰垂直.19.(2015•永州)如图,有两条公路OM 、ON 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 方向离O 点80米处有一所学校A .当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时,在以P 为圆心50米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一直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的速度为18千米/时.(1)求对学校A 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2)求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 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20. 如图1,四根长度一定....的木条,其中AB =6,CD =15,将这四根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 (在A 、B 、C 、D 四点处是可以活动的).现固定AB 边不动,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的形状改变,在转动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殊位置.位置一: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点C 在线段AD 上(如图2);位置二:当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C =90°.(1)在图2中,若设BC 的长为,请用的代数式表示AD 的长;(2)在图3中画出位置二的准确..图形;(各木条长度需符合题目要求) (3)利用图2、图3求图1的四边形ABCD 中,BC 、AD 边的长.32BD CD=cm cm xx。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基础)知识讲解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基础)知识讲解

勾股定理(基础)【学习目标】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由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长求出第三条边长.2. 掌握勾股定理,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3. 熟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要点梳理】【 勾股定理 知识要点】要点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线段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222a c b =-,222b c a =-, ()222c a b ab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图(1)中,所以.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图(2)中,所以.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所以. 要点三、勾股定理的作用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2. 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3. 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的线段. 【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1、在△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1)若a =5,b =12,求c ;(2)若c =26,b =24,求a .【思路点拨】利用勾股定理222a b c +=来求未知边长.【答案与解析】解:(1)因为△ABC 中,∠C =90°,222a b c +=,a =5,b =12,所以2222251225144169c a b =+=+=+=.所以c =13.(2)因为△ABC 中,∠C =90°,222a b c +=,c =26,b =24,所以222222624676576100a c b =-=-=-=.所以a =10.【总结升华】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关键是先弄清楚所求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再决定用勾股原式还是变式.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1)已知b =2,c =3,求a ;(2)已知:3:5a c =,b =32,求a 、c .【答案】解:(1)∵ ∠C =90°,b =2,c =3,∴ 2222325a c b =-=-;(2)设3a k =,5c k =.∵ ∠C =90°,b =32,∴ 222a b c +=.即222(3)32(5)k k +=.解得k =8.∴ 33824a k ==⨯=,55840c k ==⨯=.【变式2】分析探索题:细心观察如图,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OA 22=()2+1=2 ,S 1=; OA 32=()2+1=3,S 2=; OA 42=()2+1=4,S 3=…(1)请用含有n (n 为正整数)的等式S n =___________;(2)推算出OA 10=______________.(3)求出 S 12+S 22+S 32+…+S 102的值.【答案】解:(1)+1=n+1 Sn=(n 是正整数); 故答案是:; (2)∵OA 12=1,OA 22=()2+1=2,OA 32=()2+1=3,OA 42=()2+1=4,∴OA 12=,OA 2=,OA 3=,…∴OA 10=; 故答案是:;(3)S 12+S 22+S 32+…+S 102=()2+()2+()2+…+()2 =(1+2+3+…+10) =.即:S 12+S 22+S 32+…+S 102=.类型二、勾股定理的证明2、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M 是中线,MN ⊥AB ,垂足为N , 试说明222AN BN AC -=.【答案与解析】解:因为MN ⊥AB ,所以222AN MN AM +=,222BN MN MB +=,所以2222AN BN AM BM -=-.因为AM 是中线,所以MC =MB .又因为∠C =90°,所以在Rt △AMC 中,222AM MC AC -=,所以222AN BN AC -=.【总结升华】证明带有平方的问题,主要思想是找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转化.若没有直角三角形,常常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证明. 类型三、利用勾股定理作长度为n 的线段 3、作长为、、的线段. 【思路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为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类似地可作.【答案与解析】作法:如图所示(1)作直角边为1(单位长度)的等腰直角△ACB ,使AB 为斜边;(2)作以AB 为一条直角边,另一直角边为1的Rt,斜边为; (3)顺次这样做下去,最后做到直角三角形,这样斜边、、、 的长度就是、、、.【总结升华】(1)以上作法根据勾股定理均可证明是正确的;(2)取单位长度时可自定,一般习惯用国际标准的单位,如1cm 、1m 等,我们作图时只要取定一个长为单位即可. 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2016春•淄博期中)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竿竖放就比门高出1尺,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已知门宽4尺,求竹竿高与门高.【思路点拨】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知,竹竿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长,可与门的宽和高构成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门高.【答案与解析】解:设门高为x 尺,则竹竿长为(x +1)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 2+42=(x +1)2,即x 2+16=x 2+2x +1,解得:x=7.5,竹竿高=7.5+1=8.5(尺)答:门高7.5尺,竹竿高8.5尺.【总结升华】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问题,可把条件和问题放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解决.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一旗杆在离地面5m 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底部12m 处,则旗杆折断前有多高?【答案】解:因为旗杆是垂直于地面的,所以∠C =90°,BC =5m ,AC =12m ,∴ 22222512169AB BC AC =+=+=.∴ 16913AB ==(m ).∴ BC +AB =5+13=18(m ).∴ 旗杆折断前的高度为18m .【 勾股定理 例3】5、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 =3,则AB 的长为( )A .3B .4C .5D .6【答案】D ;【解析】解:设AB =x ,则AF =x ,∵ △ABE 折叠后的图形为△AFE ,∴ △ABE ≌△AFE .BE =EF ,EC =BC -BE =8-3=5,在Rt △EFC 中,由勾股定理解得FC =4,在Rt △ABC 中,()22284x x +=+,解得6x =. 【总结升华】折叠问题包括“全等形”、“勾股定理”两大问题,最后通过勾股定理求解.。

新人教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优质课件3

新人教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优质课件3
按照这种做法真能得到一个 直角三角形吗?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3
4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
32 + 42 = 52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动手画一画
下面的两组数分别是一个三 角形的三边长a,b,c: ,6cm,。
4cm,,。 (1)这两组数都满足a2b2c2吗?
∴ A’B’ 2=c2 ∵ 边长取正值
则 △ ABC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 A’B’ =c
勾股定理的逆逆命定理题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a2 + b2 = 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边 C所对的角为直角。)
勾股定理
互逆命定题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
斜边为c,那么 a2 + b2 = c2
172=289
∴ 152+82=172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练下一面练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不是直
(角1)三a=角5形b?=如4 果c=是3 ,那么_是哪__一_个∠角_A是__=直_9_0角;0 ?
(2) a=13 b=14 知识点四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c=15 _不__是_ _____ ;
N 22 AB=202 n mile,∴渔船航行202 n mile距离小岛B最近
解:(1)设每个足球为x元,每个篮球为y元,根据题意得7x=5y,40x+20y=3400, 解得x=50,y=70. 答:每个足球为50元,每个
篮球为70元 2.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海天
Q 远航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等腰梯形设计轴对称图案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03、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7章特殊三角形学案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7章特殊三角形学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目标:1. 知道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画等腰三角形,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2 . 经历等腰三角形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3.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学习过程一 .学习准备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6cm,另一边等于8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40°,那么它的顶角度数为 .3.等腰三角形腰为5cm,底边为6 cm,面积是 .4.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规范的格式证明)(通过上面的练习,说一说等腰三角形有那些性质)二.学习探究活动一(1)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5,BC=6,P点为底边的中点,PD+PE= .(2)如图2在等腰△ABC中,若P点为底边上任意一点,你认为PD+PE是定值吗?说明理由.(3)如图3在等腰△ABC中,若P点为底边上任意一点,过C点做腰AB 上的高CF,你能发现PD,PE和CF存在什么数量关系,提出你的猜想并证明.(4)如图4,若P点在BC的延长线上,那么PD,PE和CF的数量关系又有何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活动二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 ∠AOB= 110°,∠BOC=α,将△BO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DC ,连接OD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 △AOD △是等腰三角形?活动三在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周围拼接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们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请画出图形并写出你拼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3备用图三.学习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是什么?常用的数学方法是什么?四.学习评价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6cm ,另一边等于8cm ,则此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余弦值为 .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边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思考 :若去掉腰长为5的条件情况又如何)ABCDO110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0 , 且面积为120,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活动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边角定义。

《勾股定理》说课稿【优秀6篇】

《勾股定理》说课稿【优秀6篇】

《勾股定理》说课稿【优秀6篇】《勾股定理》说课稿篇一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勾股定理》。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版),八年级第十九章第二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2)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2、教学难点:用面积法等方法证明勾股定理3、难点成因:对于勾股定理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

4、突破措施:(1)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创设生动、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感到“有趣”、“有意思”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2)自主探索,敢于猜想:充分让自己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数学问题的结论,老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一位参入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环境;(3)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实行“小组合作制”,各小组中自己推荐一人担任“发言人”,一人担任“书记员”,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可上台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展示本组的优秀作品,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勾股定理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第2课时

勾股定理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第2课时
2.在Rt△ABC中,一直角边长为5,斜边长为13,另一直 角边的长是多少?
12
小结:在上面两个问题中,我们应用了勾股定理: 在Rt△ABC中,若∠C=90°,则a2+b2=c2.
情景导入
勾股定理的简单实际应用
问题 观看下面同一根长竹竿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进门的情况,并结合曾小 贤和胡一菲的做法,对于长竹竿进门之类的问题你有什么启发?
答:孔中心A和B间的距离是15 mm.
10
18
26
CA B
15
例4 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 水面3尺,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齐及水 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问湖水多深?
D
解:如图,设红莲在无风时高出水面部分
CD长为3尺,点B被红莲吹斜后花朵的位置,
BC部分长6尺.设水深AC为x尺.
解:设AE=x km,则BE=(25-x)km, ∵C,D两村到收购站E的距离相等, ∴DE=CE,即DE2=CE2, ∵在Rt△DAE中,DA2+AE2=DE2, 在Rt△EBC中,BE2+BC2=CE2, ∴DA2+AE2=BE2+BC2, ∴152+x2=102+(25-x)2,解得x=10. 答:收购站E点应建在距点A10km处.
解:在Rt △ ABD中, ∵AB=17 m,AD=8 m, ∴BD2=AB2-AD2=172-82=225, ∴BD=15 m, ∵AB=AC,AD⊥BC, ∴BC=2BD=30 m.
例3 如图,在长为50 mm,宽为40 mm的长方形 零件上有两个圆孔,与孔中心A,B相关的数据如 图所示.求孔中心A和B间的距离.
BC=4.5+1.5=6(m),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为斜边, 则AB= AC 2 BC 2 13 m.

八年级数学上册17《特殊三角形》教材分析冀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7《特殊三角形》教材分析冀教版

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一、设计说明1.本章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第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及其简单应用,以及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定理;第三,反证法及其简单应用.本章知识既是三角形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又是进一步研究特殊四边形的重要工具,同时,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在今后探索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的垂直关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不仅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完美体现,更是我们今后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2.本章内容呈现方式及特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思考、操作与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结论,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结论,最后举例应用.实现了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基础上,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较好体现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两种推理形式的相辅相成,实现了两种推理的有机融合.(2)勾股定理的获得,设计了观察、计算、思考、归纳、猜想的探究活动,验证猜想的过程设计为“试着做做”和“做一做”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发现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学生先操作(画直角三角形),再证明(利用全等)的方式来获得.(3)在本章的尺规作图中,都增加了分析环节.使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还要了解作图的道理.(4)在反证法一节中,除介绍了反证法及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外,还运用反证法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了证明,体现了本套教材在内容上的完整性.同时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也用反证法给出了证明,使学生从中体会反证法的价值.二、教学目标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5.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6.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三、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要紧紧抓住本章内容和呈现方式的特点,目标明确地进行教学活动.1.关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前提下,进行观察与思考、操作与探究等活动并获得猜想,进而师生一起完成对猜想的证明,落实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自然结合,实现提升学生推理意识和推理能力的目的.2.对于勾股定理的教学,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定理的发现成为学生认识活动的自然结果.3.对于证明的格式、方法和步骤,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中去逐步理解和掌握,此过程切忌急于求成,更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实践和总结.4.提倡思维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对学生出现的多种思路和方法,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展示,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得到及时的表现.四、课时建议17.1等腰三角形 3课时17.2直角三角形 1课时17.3勾股定理 3课时17.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课时17.5反证法 1课时回顾与反思 1课时综合与实践 2课时合计 12课时五、评价建议1.注重对知识技能的评价.既要看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又要看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经历、体验的程度,以及对推理的理解.2.注重对数学思考的评价.数学思考更多地表现在学习活动过程之中,要看对图形的观察、操作、思考、猜想、证明中的合情、合理程度,关注从中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步步有据的推理论证能力.3.注重对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利用特殊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4.注重对情感态度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评价要有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可编辑修改word版)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需要老师巡回辅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整节课以自主探索知识,小组讨论交流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认为这节课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
1.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本节课在小组验证勾股定理时,组内交往互动不足。

2.整堂课学生有主动参与,但在证明定理环节数学语言组织欠妥,说明设计的问题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不够。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 数学 教案 17.3勾股定理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 数学 教案 17.3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1.开始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创造教学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2.利用愉快地拼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电子白板拼图展示,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学习过程。

3.适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勾股定理历史的视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索创新精神。

4.运用多媒体播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生机勃勃,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总之,本节课是一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究课。

由于本节课内容设计较少,没有很好的提高学生能力。

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提高数学学科含量。

《勾股定理》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勾股定理》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献和地位。尤其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形
数统一”的思想方法,更具有科学创新
的重大意义。
获取新知
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起探究
问题1
4 AB=___
5
1、 BC=___,
3 AC=___,
B
25
S蓝 =___,
9
16 S红 =___
2、 S黄 =___,
C
A
S黄+S蓝=S红
3、S黄、S蓝与S红的关系是__________.
最短时,x=1.5
所以最短是1.5+0.5=2(m).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 m之间.
2m
AC 2 AB 2 BC 2 12 22 5
AC 5 2.24
A
1m
B
因为AC大于木板的宽2.2m,所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
我们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在应用中关键是利用转化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模型,常见类型有: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求第三边;
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是
S1 S 2 S3
.(用图中字母表示)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
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
结论:
两直角边上图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
本例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半圆面积的求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仔细
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
基本思想方法:勾股定理把“形”与
C
“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直角三角
形这个“形”与三边关系这一“数”结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17.3勾股定理1教案新版冀教版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17.3勾股定理1教案新版冀教版

17.3勾股定理(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会初步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测量——猜想——总结——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体会数学定理发现的过程.2.在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3.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及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参加探索与创造,获得参加数学活动成功的经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课件1】下图是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和希腊政府为纪念希腊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而发行的一张邮票,观察这两个图形,你有什么感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赵爽弦图”和“希腊邮票”,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为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导入二:【课件2】如图所示,强大的台风使得一个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师: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另一边确定吗?为什么?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另一边也随之确定了,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平方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数量关系.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三:【课件3】相传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在宴席上,其他的宾客都在尽情欢乐,只有毕达哥拉斯却看着朋友家地面所铺的瓷砖发起呆来.原来,朋友家的地面是用一块块直角三角形形状的瓷砖铺成的,黑白相间,非常美观大方.主人看到毕达哥拉斯的样子非常奇怪,就想过去问他,谁知,毕达哥拉斯突然恍然大悟的样子,站起来,大笑着跑着回家去了.原来,他发现了瓷砖上的三个正方形存在着某种数学关系.[设计意图]学生对故事中的问题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二:新知构建:活动:探究勾股定理思路一探究1:测量计算——初步感知【课件4】学生活动: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测量一下斜边是多少?2.画一个直角边分别是6cm和8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是多少?3.画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cm和12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是多少?问题:你能总结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存在特殊的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思路二【课件5】任意画几个直角三角形,分别度量三条边,把长度标在图形中,计算三边的平方,师: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生1:a2+b2=c2.生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很接近斜边的平方.师:很精确,他用了很接近这个词,非常棒,有哪些数据符合a2+b2=c2?生:3,4,5;6,8,10;2,1.5,2.5;5,12,13;1.2,1.6,2……师:哪些数据不符合a2+b2=c2?生:2,4,4.5;5,8,9.5……师:怎样验证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平方关系呢?探究2:面积推理勾股定理活动1:探索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情况【课件6】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在所围成的ΔABC中,∠ACB=90°.图中以AC,BC,AB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问题:(1)以AC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以BC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3)从AB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4)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关系是+=.活动2:探索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刚才我们接触到的是一般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这个关系呢? 思路一【课件7】如图所示的是用大小相同的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铺成的地面示意图,∠ACB=90°.分别以AC,BC,AB为边的三个正方形(粗线标出)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观察发现:以AC,BC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说明:对于以AB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求出其面积,也可以将其分成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来求.思路二【课件8】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它们满足猜想的数量关系吗?你是如何计算的?师:在这幅图中,边长的平方是如何刻画的?我们的猜想如何实现?生:用正方形A,B,C刻画的,就是证明A+B=C.师:准确地说呢?生:是用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刻画的,就是证明正方形A的面积加上正方形B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师:请同学们快速算一算正方形A,B,C的面积.(学生交流正方形C的面积的求法,教师巡视点评.)生:A的面积是9,B的面积也是9,C的面积是18.师:你用什么方法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为18?生1:我先数整个格子有12个,两个三角形格子拼成一个正方形格子,能凑6个,一共是18个.生2:把正方形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学生板演,并列式计算.)生3: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学生板演,口述面积求法.)师:方法不错,你们很善于动脑筋,我们用数格子、分割图形的方法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呢?活动3:类比发现,形成结论【课件9】如图所示,在ΔABC中,∠ACB=90°,请你猜想:分别以AC,BC,AB为边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是否也具有上述我们探究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若具有这种关系,请用图中的Rt ΔABC的边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请学生口答,并板书.教师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探究3:推理验证勾股定理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拿出设计方案,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组1: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准备四块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的纸板,拼出如下图形:我们发现外部是一个大正方形,边长为c,内部是一个小正方形,其边长是a-b,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1ab×4+(a-b)2=c2,2化简后为:a2+b2=c2.组2:我们也准备了四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我们是这样拼的,如图所示.外部是一个边长是a+b的正方形,内部是一边长为c的小正方形.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1ab×4+c2=(a+b)2,2化简后为:a2+b2=c2.师:两个组的设计都非常精彩,你们利用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面积的有关知识,还有其他方案吗?组3:我们准备了两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我们是这样拼的,如图所示.我们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这样摆放,若连接A,B两点,就构成了一个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为b ,下底为a ,高为a +b.直角梯形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边为c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直角梯形的面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a +b )(a +b )=12ab ×2+12c 2, 化简后为:a 2+b 2=c 2.师:以上三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实质上都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将复杂问题转化、分解为简单问题,或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解决.方法都是“拼凑法”,先拼出一个图形,再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出面积的表达式.由于一个图形的面积不变,因此将两种面积的表达式用等号连接起来,再化简,就可能得出我们要探究的结论.说明:我们古代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因此,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称为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c 2. 思考:(1)运用此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公式a 2+b 2=c 2有哪些变形公式?(3)由(2)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 条边,就可以利用 求出 .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51页“做一做”.[知识拓展] (1)由勾股定理的基本形式a 2+b 2=c 2可以得到一些变形关系式,如a 2=c 2-b 2=(c +b )(c-b );b 2=c 2-a 2=(c +a )(c-a ).(2)在钝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 ,b ,c ,若c 为最大边长,则有a 2+b 2<c 2,在锐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 ,b ,c ,若c 为最大边长,则有a 2+b 2>c 2.[设计意图] 通过探索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课堂小结: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变形公式a =√c 2-b 2;b =√c 2-a 2;c =√a 2+b 2. 要求直角三角形中某一边的长度,就要知道其他两边的长度.。

3.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等奖创新教案

3.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等奖创新教案

3.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等奖创新教案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17.3 勾股定理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体会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和证明过程. 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难点: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回顾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2.回顾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SAS;(2)AAS或ASA;(3)SSS. 导入新课_________ 生活故事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古埃及人画直角. 古埃及人用如图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上打13个等距的结,然后以3 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聪明,现代的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新知_________ 一、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已知:如图(1)所示,在△ABC中,AB=c,BC=a,CA=b,且a2+b2=c2. 求证:∠C=9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由边的关系很难证明∠C=90°,就是要构建一个与△ABC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作△A′B′C′,使∠C′=90°,B′C′=a,C′A′=b,证∠C=∠C′=90°. 证明:如图(2)所示,作△A′B′C′,使∠C′=90°,B′C′=a,C′A′=b,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2+b2. ∵a2+b2=c2, ∴A′B′2=c2,即A′B′=c. 在△ABC和△A′B′C′中, ∵BC=B′C′=a,AC=A′C′=b,AB=A′B′=c, ∴△ABC≌△A′B′C′(SSS), ∴∠C=∠C′=9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全班点评、交流. 教师强调:刚才我们证明的结论是真命题.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想一想:勾股定理和其逆定理有什么区别两者应用的条件分别是什么小组讨论区别,选派代表发言. 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关系:勾股定理是已知直角三角形,得到三边长的关系,它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由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这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也是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之一.二者的条件和结论刚好相反. 点睛: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应的角为直角. 这样我们就能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了: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满足下面的关系“32+42=52”,那么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同时,我们也进一步明白了古埃及人那样做的道理.直至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已跨入21世纪,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师傅们仍然离不开“三四五放线法”. 二、例题讲解例1 判断由线段a,b,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1) a=15,b=8,c=17;(2) a=13,b=14,c=15.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找每组数据中的最长边,验证较短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 解:(1)最长边为17,∴以15, 8, 17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最长边为15,∴以13, 14, 15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例2 如图,是一个机器零件的示意图,∠ACD=90°是这种零件合格的一项指标,现测得AB=4 cm,BC=3 cm,CD=12 cm,AD=13 cm,∠ABC=90°.根据这些条件,能否知道∠ACD=90°?小组合作探索,互相交换意见,选一名代表板演过程,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解题过程. 解:在△ABC中, ∵∠ABC=90°, ∴AC2=AB2+BC2(勾股定理). ∵AB=4,BC=3, ∴AC2=32+42=52,∴AC=5. 在△ACD 中, ∵AC=5,CD=12,AD=13, ∴AC2+CD2=52+122=169,AD2=132=169. ∴AC2+CD2=AD2, ∴∠ACD=90°(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根据这些条件,能知道∠ACD=90°. 练一练: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则( ) A.∠A为直角_B.∠B为直角 C.∠C为直角_D.△ABC不是直角三角形学生分析:,即,∴∠A为直角,故选A.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3倍,得到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学生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各边扩大3倍后仍满足勾股定理,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3倍后仍然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 3.如图,在△ABC中,AB=17,BC =16,BC边上的中线AD=15,试说明:AB=AC. 解:∵BC=16,AD是BC边上的中线,∴. ∵在△ABD中,,∴△ABD是直角三角形,即∠ADB=90°.∴△ADC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DC中,,∴AB=AC. 三、勾股数下面这几组数都满足吗?(1)a=3,b=4,c=5;(2)a=5,b=12,c=13;(3)a=7,b=24,c=25;(4)a=9,b=40,c =41;(5)a=11,b=60,c=61. 学生动手计算:可知这几组数据都满足. 定义: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以下这些数都是常见的勾股数:3,4,5;6,8,10;5,12,13;8,15,17. 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1,2,3 B.2,3,4 C.4,5,3 D.1,2,3 2.在△ABC中,AB=12 cm,AC=9 cm,BC=15 cm,则S△ABC等于( ) A.54 cm2 B.108 cm2 C.180 cm2 D.90 cm2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与你的同伴交流. 4.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2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图1 _________ 图2 参考答案1.C 2.A 3.解:由题意可知△ABE,△DEF,△FCB均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知∴△BEF是直角三角形. 共4个直角三角形. 4.解:在△ABD中,,所以△ABD 是直角三角形,∠A是直角. 在△BCD中,,所以△BCD 是直角三角形,∠DBC是直角.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课堂小结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 2.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联系与区别联系:①两者都与三角形三边关系a2+b2=c2有关;②两者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区别:勾股定理是以“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为条件,进而得到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即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为条件,进而得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有效方法.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157页习题A组、B组. 板书设计17.3 勾股定理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反思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___ _________ 教学反思___ _________ 教学反思___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