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点:建构主义 - 副本

合集下载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优质版]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优质版]
三.教育的内涵
(一)词源学的解释 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事实上,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无法脱离社会的,离开社会,人也就无法获得其发展的社会条件。因此,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客观上需要每个人遵守并维护社会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
实际上,社会和个人都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互为存在的,没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一方面,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他的发展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人是一个社会的人;另一方面,个人又总是以个性的面貌存在的,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性,自我性。因此不应把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割裂开来,而应使二者尽可能的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教育,应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三.教育目的的确立
(一)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是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教育目的可归结为两种价值观:A从个人出发,根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价值观B。从社会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工具价值观。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简答题一、辨析题1.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2.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3. 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4.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5、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6、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7.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都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8、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9、焦虑总是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10、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1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1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二、简答题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3.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6.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7.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

8.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作简要的说明。

9.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1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11、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三、材料分析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少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1-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名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问题:请根据学习策略和方法的知识,在学习策略方面对小王加以指导。

(18分)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
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这些命题还得到普遍认可,
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并不都会有同样的理解,
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的情境性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
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之外的知识符号,
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教师招聘复习难点之建构主义

教师招聘复习难点之建构主义

教师招聘复习难点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其中以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考生复习过程中的难点,以下将对建构主义做简单的介绍,帮助大家理解学习。

建构主义的理念可以从一则寓言中得到启示,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两个小动物,一条鱼和一只青蛙,青蛙离开鱼去陆地旅行,回来之后,鱼好奇的问青蛙都看到了什么,青蛙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脚,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以吃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青蛙听后在心里形成了以下图片中关于牛的形象。

青蛙作为老师,很准确的讲解了牛的关键特征,鱼作为学生,很有兴趣很认真的听讲,但在结果上,鱼心中的鸟却是一种鱼化的鸟,因为青蛙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的,因此不同的人,因为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建构的知识和世界也不尽相同,这就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对以往的知识的客观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知识只是通过语言这种符号对客观世界的假设,是对现实和经验的解释,并不能概括人类世界的绝对法则,不能普遍适用于万物,因此不能拿来就用,更不能把知识看成是绝对的,唯一的,权威的。

相反,我们要打破知识就是真理的禁锢,不断思考,质疑,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创造适合具体情境的知识,活化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特别重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的五彩世界和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师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这些宝贵的经验,要让学生在这些经验方的基础上自己生长知识,而不是另起炉灶灌输知识。

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学习的情境性。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不在是从外在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需要通过学习者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转换从而形成多元的成果并灵活地运用。

中学教师资格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学习理论

中学教师资格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学习理论

中学教师资格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理论导语: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一构造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承受学习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响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1.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桑代克设计了“桑代克迷笼”。

2.根本观点桑代克根据“饿猫逃出迷笼实验”,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响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的观点称为试误说。

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3.尝试一错误学习的规律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响(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拟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响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响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1.巴甫洛夫的经典试验——狗摇铃进食实验巴甫洛夫最早用准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根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

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那么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那么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响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响。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本章考查考生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掌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义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重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应重点识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涵义;2.教育的属性;3.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2.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学记》、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功能;2.教育与人口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教育制度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制度;2.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4.义务教育制度。

第六节教育目的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理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高频考点提要:1.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2.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中学课程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的能力。

3456】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考情分析:从2015年开始真正考察该部分,这是一个趋势,后续的章节经过几年的统考,已经把重点考察的差不多了,所以第一章就相应的成为下一个考察的重点,需要把握一下。

1.第二章中学课程考情分析:统考以来,几乎每次必考一道有关课程的题目,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重点备考。

1.活动中心课程论主要观点。

★★★2.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3.目标评价模式的主要观点。

★★★4.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方式、教师观、教学观、教学行为)★★★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三章中学教学考情分析:统考以来,基本上是每年的上半年考察,也就是说,不是每次必考,而是交替考察。

那么2014年上半年考察过,下半年没有考察,根据规律2015年上半年会出一道有关教学的题目。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学教学》。

1.教学过程的本质观(认识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012年已经考过简答和辨析,所以,重视另外两个规律)★★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5.教学过程的八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除了第七条之外,都要准备)。

★★★★6.教学方法。

★7.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分组教学、个别指导、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考情分析:统考以来,第四章考过三次,说明第四章是会出现简答题的,所以,我们要准备一些进行备考。

1.注意的品质。

★2.知觉的特性。

★3.利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学习的策略。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5.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观)。

★★7.学习动机的培养。

★★8.学习策略的分类(重点看认知策略即可,因为关于学习策略的类型已经考过简答)。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考情分析:统考以来,第五章考过两次。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

单选)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四、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五、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辨析题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单选)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辨析题1、2、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3、教育目的在确立的时候只考虑人的因素就可以。

简答题1、教育目的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3、教育目的的作用?4、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五、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1、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先发展政治经济,后发展教育。

(辨析题)2、简述遗传物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题)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简答题)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辨析题)5、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辨析题)六、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1、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参考答案: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③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④人口发展状况⑤国家的文化传统⑥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第二部分:中学课程一、课程概述(重要程度:低)1、简述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主要观点。

(简答)二、课程编制(重要程度:高)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的主要依据。

(辨析题)2、简述课程标准的意义。

(简答)重要3、教材编写的原则有哪些?①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提现科学性和思想性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④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⑤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和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衔接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程度:高)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改革的要求。

陕西教资综应知识点

陕西教资综应知识点

陕西教资综应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

2.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等。

3. 教育学的学派和代表人物教育学的学派有进化论派、心理学派、社会学派、人本主义派等。

代表人物有杜威、皮亚杰、洛克、康德等。

4.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多元化、全球化、专业化等。

应用领域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咨询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

2. 心理学的学派和代表人物心理学的学派有结构主义派、功能主义派、行为主义派、认知派等。

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皮亚杰、巴德拉、斯金纳等。

3. 学习理论和教学原理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教学原理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提供适当的反馈等。

4. 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实践心理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育实践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教育法规包括教师法、学校法、学生权益保护法等。

2. 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和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和职责等。

教育行政法规包括学校管理条例、教育督导条例等。

3. 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经费法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和使用等。

教育经费法规包括教育事业费管理办法、学校资产管理办法等。

四、教育测量与评价1.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育测量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的过程,包括测试、测验、量表等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他经过研究认为:儿童自身知识的习得是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

以后又经多位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现在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这之中,意义大致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事物间的联系等。

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就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

在这里,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协作会话是主要手段,而情境则是学习过程中异常重要的条件,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予特别关注的地方。

该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连。

它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理想的学习环境包含哪些因素等。

二、建构主义相关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行为主义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

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

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

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

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

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要点:建构主义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要点:建构主义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要点: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一)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并且目前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取向。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它划分为不同的倾向,综合而言,其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激进建构主义这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以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和斯特菲为代表。

激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1)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2)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世界。

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激进建构主义者相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无法知道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去推测它,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经验。

所以冯?格拉塞斯费尔德认为,应该用“生存力”来代替真理一词,只要某种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或能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一致解释,那它就是适应的,就是有“生存力”的,不要去追求经验与客体一致。

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会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而这要以个体的认知过程为基础。

激进建构主义以这些思想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概念的形成、组织和转变,其研究之深入是各家建构主义中独一无二的,但这种建构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的一面则重视不够。

2.社会建构主义与激进建构主义不同,这是主要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

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怀疑,认为所有的认识都是有问题的,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但它又比激进建构主义稍温和。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学习理论3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学习理论3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学习理论3 命题点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凯利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尊严、价值、选择和责任,探讨人的友爱、创造、自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生成长、高峰体验等问题。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是: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健康的人”;②生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③人具有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出选择的权利;④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建立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包括以下观点:在教育上,人本主义主张不要客观地判定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应当从学生的主观要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们喜欢而且感觉有价值的知识,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开展自由的学习,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开放学校。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②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关键作用:③学习是渗透的;④学习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2.有意义学习的四个主要特征①全神贯注:②自动自发;③全面发展:④自我评估。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1)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学习方法,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2)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因素:真诚;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

命题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次革命。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

A. 导向作用B. 激励作用C. 评价作用D. 调控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具有导向作用,即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选项A“导向作用”是正确的。

选项B“激励作用”和选项D“调控作用”虽然也是教育目的可能产生的作用,但并非其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和突出的作用。

选项C“评价作用”则是教育目的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虽然重要,但也不是本题询问的主要方面。

2.题目: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属于()。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选项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符。

选项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但并未明确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选项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理念高度吻合。

选项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虽然也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和需求,但并未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角色。

3.题目: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孔子D. 布鲁纳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史上对“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

选项A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选项B赫尔巴特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四段教学法,与班级授课制的直接提出无关。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题(8)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题(8)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8)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教育学家孟标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方法从头到尾都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的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个别差异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互补性3.“学生如同泥巴,能否成型依赖于老师的塑造”的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B.主观能动性C.发展性D.向师性4.颜回评价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说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5.密码箱的每一组密码都由0~9中的数字构成,李莉在寻找正确密码时用的是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的方法。

这一方法属于( )A.尝试策略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逆向工作法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控制变量D.简便易行7.(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者。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D.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8.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会把“银行”错认成“很行”。

这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 )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条件反射D.记忆术策略9.“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左右属于(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10.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的能力属于(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11.奠定了班级组织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12.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抚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1:分析判断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例】根据图5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中公讲师赵建楠解析】由图所示可知C为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河南一部分,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发展商品棉的区位条件,可以运用农业发展区位因素的要点推理。

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等(棉花是喜热作物,所以光热是重点)。

该地位于暖温带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热:与南方比,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热充足(高温),雨热同期,降水:降水集中夏季,较丰富(多雨)。

②地形:该地为平原,地形平坦。

③土壤: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水源: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大,水源充足,但有春旱。

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可以北上京津,南下苏沪,本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市场广阔,也可以不提。

②交通运输条件:铁路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

③政策:政府支持。

④农业技术改革:种棉历史久,经验丰富。

⑤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答案】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类型2: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分析
【例】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

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中公讲师赵建楠解析】(1)简易阳光房利用的是保温效应原理:阳光中的可见光大部分可以透过阳光房进入室内,使地面升温,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透过阳光房进入房外,而保留在房内,使大气升温。

结合选项和分析内容,答案改造的只能热量而不是光照,更不是水分和土壤因素。

(2)由于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的温度很低,虽然房内大气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返还地面,但地面相对于空气而言又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地面相对简易阳光房内的空气热量损失的更快,使地温很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再搭架盆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答案】(1)题答案为A,(2)题答案为C。

类型3: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例】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9中甲阴影区与图10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中公讲师赵建楠解析】首先通过对图中所给出的经纬度位置这一重要信息进行分析,看出图9为西欧和北欧的大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西欧的莱茵河下游地区;图10为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阴影部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其次,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时,要想到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但两地均为平原地形,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最后不同的原因就要从气候条件加以分析比较。

【答案】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

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

二、2014年教资考试人文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命题趋势
1.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尤其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青藏高原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差异的区位因素。

2.分析我国主要商品粮、商品棉及商品糖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我国包括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特征差异的区位因素。

4.分析发展中国家三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特征产生的区位因素。

5.分析发达国家三种不同类型农业现代化特征及其产生的区位因素。

6.通过区域平面图或等高线图,来分析自然条件如地形、城市、河流对农业生产地区差异产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