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词义推断津梁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词汇,也是文言文中的难点之一。
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是阅读、翻译和写作文言文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于文言虚词的重要观点:
1. 虚词的定义
虚词是没有实际含义,只起到连接、助词、语气等作用的词语。
文言虚词包括:的、之、乎、呢、者、耳、而、所、也、矣、兮、焉、哉等。
2. 虚词的分类
文言虚词按语法功能可分为助词、连词、感叹词、语气词。
其
中助词有:之、的、乎、也;连词有:而、兮、故、以、则、若等;感叹词有:噫、咦、惟、吁、欸、哎、嗟等;语气词有:耳、啊、且、罢、了、矣等。
3. 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常用于表示连接、助词、语气和文体等方面的功能。
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
4. 虚词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文言虚词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 虚词不能替换为现代汉语的实义词汇;
(2) 不同的虚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3) 当前文言体现代汉语使用频率高的虚词并不一定是古代文言中使用频率高的虚词。
总之,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对于读懂文言文和用好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文言虚词的学习和积累,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运用文言文进行翻译和写作。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1. "则": 表示假设、推论、转折、对比等关系。
- 例句:晚风摇树发宜州,则可怜横波落不休。
(《桂枝香·咏鹅》)2. "或": 表示不确定、可能的意思。
- 例句:或共山鸠高飞,天风共北斗星。
(《鹧鸪天·人道旁白》)3. "皆": 表示全部、都的意思。
- 例句:试上高台招句曲,轻移画扇坐中流,不觉香残粉影落,尽是花枝万里愁。
(《虞美人·听雨》)4. "乃": 表示结果、原因等。
- 例句:不施纶绔,陈力就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尚书·大禹谟》)5. "岂": 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 例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桃花源记·嵩阳书院记》)6. "宁": 表示表示选择、态度等。
- 例句:宁吞吴雁,无食我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非": 表示否定,有时也表示强调。
- 例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齐燕。
(《观沧海》)8. "吾": 表示第一人称。
- 例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天下篇》)9. "何": 表示疑问、反问等。
- 例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何况于野。
(《赋得古原草送别》)10. "其": 表示指示、连接作用。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云客路思悠悠,现在地球无穷处。
(《黄鹤楼》)。
文言虚词意义的推断方法
文言虚词意义的推断方法一、位置推断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
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定)主 + [状] + 谓 +(定)宾名、代动、形名、代例如: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4.送孟浩然之.广陵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顷之.,烟炎张天二、删除观察法对于虚词来说在句子中经常不用翻译,所以我们可以用删除观察法,根据删除该虚词后句子是否通顺或是否改变原意来确定虚词意义。
例如:1.余嘉其.能行古道2.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三、结构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例如: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噫吁嘻,危乎.高哉.四、对照比较法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1、蚓无爪牙之.利2、石之.铿然有声者3、夫晋,何厌之.有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侵之.愈急6、何以.战五、词性记忆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词性对虚词进行归类和记忆。
第一人称代词:其、吾、余、相、见、我、予、朕、孤、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称),寡人、不穀、孤(君主自称),妾(女子自称);第二人称代词:相、而、若、尔、汝、女、乃、公、卿、君、子、足下;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厥;指示代词:是、斯、此、然、兹;疑问代词:何、曷、胡、奚、安、焉、孰;副词表否定:不、未、莫、无、勿、毋、弗、非、微、靡;副词表时间:将、行将、且;副词表范围全部的:皆、咸、悉、尽、毕、具;副词表范围部分的:但、徒、特、独、唯(惟)、止、直、第。
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推断方法
看语法结构,从语法成分入手
➢同一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如“之”。 ①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中的“之”,是“到”的意思。②处在宾语部分的两名词之间,则为指示代词 “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③处在主谓 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 遥游》)中的“之”。④果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如 “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的“之”。
看对应位置,从语言结构入手
➢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 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
也”(《曹刿论战》)中的“也”表判断语气。“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 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 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 ①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 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 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 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以下“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与用法,更能说明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跟语境的关系。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上下文的意思是“青麻头”(蟋蟀)藏 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 里”。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知识点讲解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知识点讲解虚词是文言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虚词的用法对于高考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至关重要。
下面将针对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帮助同学们提升文言文的解题能力。
一、文案:表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颇为”。
例句:此人文案宽大。
二、然则: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然而”。
例句:虽有美事,然则常有厄。
三、盖: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也许”。
例句:是以言者必盖有失之。
四、莫:表示禁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
例句:常将过然有之,莫能于是乎。
五、乎: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句:乎乎然,似朕心言。
六、者: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事物”。
例句:戾止者死于非命也。
七、耳: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可是”。
例句:是以金乃尚贵而玉乃尚贱耳。
八、焉: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处所”。
例句:千金之家,诗书焉云乎?九、若: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例句:若见圣君舍弃爱子,行仁义之事。
十、乃:表示前后的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
例句:其所乘舆乃北风也。
十一、与:表示同样的动作、状态或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
例句:与其三驾也,宁吾食无粱。
十二、也:表示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例句:斯无所与也,将焉用之?十三、之:表示动作的目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例句:夫齐人之佚,于中国之士若命之。
十四、与: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了”。
例句:与其在浮梁之上,不如入于九泉之下。
十五、乐:表示心情或情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喜欢”。
例句:听之楼台乐,夜度吴宫花。
十六、固:表示肯定和强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
例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十七、曰:表示说话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
例句:曰:“何为而更有此理?”十八、云:表示言论或引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
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
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现根据几年高考题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语境推断法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如2004年高考题中“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联系前文的“冬日无被,尝浣衣”,应解释为“竟”。
2002年的春季高考题“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
再如“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二、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2003年春季高考“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
第二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用法不同。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关系或疑问。
如:求之不得乎?(求而不得,怎么会呢?)2.而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如:明而不烁。
3.也用在句末,表示肯定或反问。
如:此即青龙也。
4.之用在名词或动词后,表示所属关系或代替前面的名词。
如:用心之良。
5.与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主体或方式。
如:同盟与合作。
6.乃用在句首,表示逻辑的转折或内容的推论。
如:吾既与之约矣,乃安坐而笑。
7.于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地点、目的等。
如:归于宁静。
8.以用在动词前,表示手段、原因或条件。
如:学以致用。
9.曰用在句首,引用对话的内容。
如:庖丁不饰辞而成章曰。
10.如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比较或类似。
如:如羽之随风。
11.虽用在动词后,表示承让和转折。
如:虽百万之众,不可胜数。
12.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可能或程度。
如:不可逆之势。
13.是用在句首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是非。
如:是故曰。
14.自用在动词或名词前,表示主动或从属关系。
如:自寻短见。
15.有用在动词后,表示存在、具备或发生。
如:有所作为。
16.何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或选择。
如:何必多言?17.必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必然或肯定。
如:必胜之计。
18.方用在动词后,表示方向、程度或方法。
如:发扬光大方。
难点33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 33 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考生须要根据其具体语境加以区 别。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呢?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如要判断“府 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中的“因”的意义和用法,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 暂时请假赶了回去”,推断“因”是副词,于是,就。
2.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筛 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中“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 有:(1)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谁”“怎么样”等;(2)副词,“怎么能”“多么”等;(3)通“呵”, “呵斥”;(4)通“荷”,“扛,背”。
将这些义项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在该句中,“何”为 副词,译为“多么”。
3.结构推断法。
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了这点,考生就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 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 “以”的意义和用法和它的相同,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4.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其中许多成语中的虚词的意 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
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要判断“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可根据自己 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这里的“是”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抓住这些标志,考生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了。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之”等。
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
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1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二、通“尔”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如: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二、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高考18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释例№1.【以】(1)用作介词。
①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同刻舟求剑的情况一样。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要求换宝玉。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于是进去拜见。
问道:“凭借什么打这一仗?”)▲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其余的战船按照顺序一起进发。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这时凭大中丞的职衔做应天巡抚的是魏忠贤的私党……)补:▲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都爱好擅长文辞,凭着辞赋好而被人称道。
)②把。
起提宾作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国也不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给秦国宝玉。
)▲古人以问当作一种美德。
(《问说》古人把问当作一种美德。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病梅馆记》有人把文人画士喜欢把梅弄成奇形异状的病态的癖性公开告诉给卖梅的人。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付乡党——送还乡里(的朋辈中)③因,由于。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况且因一块宝玉的缘故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国的感情,不太好。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这时曹操的军队打了败仗加上由于饥饿疾病,死去了大半。
)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难道赵国的国王因为一块玉(和氏璧)而对秦国欺诈(反悔)吗?)▲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阉党)突然遭我们郡的乡亲这样猛烈的一次抗击,就不敢再株连(治罪)无辜了。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楚怀王不辨忠奸,外事被张仪所欺骗,内帷被郑袖所迷惑。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解题技巧】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须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题。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
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
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颠倒。
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
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遂扫石而坐”与“提刀而立”,第一个“而”所连接的“扫”与“坐”都是动词,且这个词的顺序不能颠倒,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提刀”修饰“立",描绘出的是“立"的情态,表修饰关系。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登录注册留言交流网文摘手手机客户端帮助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收藏人:liubaoliang2013-08-16 | 阅:2090 转:257 | 来源大中小| 分享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举报贵州印江民族中学施毅敏以一、用法归纳介词表工具、方法等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表提宾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把表原因且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因、由于表时间、处所,同“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牧羊》在、从表对象,同“与”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和、跟、率领、带领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而、又、而且、并且表承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而、或省去表目的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而、来、用来、以致表因果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因为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地动词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认为、以为任用复音虚词以是、是以无以、有以足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议论文章的事)因此、无法、有机会、够得上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词义推断津梁
个词既可 以作实词 ,也可作虚词 , 考生 阅读时如果不
加 以辨别 ,就易于混淆 ,误实为虚 ,或误虚 为实 。如 2 1 年 高考湖北卷第 1 题 D项 : 01 0 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 :回头 “ 顾”本 是实词 ,词义 为 “ 回头 ” ,如 《 史记廉颇
组是 ( )
A 是 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 B 拱手而问日 . 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三人 行则必有我师
②故 为之说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捕蛇者说》 ) 语境 交代 了作者写这篇 “ ”的缘 由,就是 希望 说 那些考察 民情 的官员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并从中了解 百姓 疾苦 ,减 轻 “ 于虎 ”的苛 政 。 由此可 推断 , 猛
( 师说》 《 ) ①句是判断句 , “ 也”用在句末 ,表判 断,是语 气助词 ,不译 ;②句是被动句 , “ 见”用在及物动词
1 从 命题 的内容来看 ,实施新课 改后我 省各 市 .
语 文教材版本已不尽相 同,教学内容也随之产生了差 异 ,况且 ,新课 改的灵魂就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创 新能力 ,所 以淡 化选用课文中的例句 ,应该是高考 文 言虚词考查 的发展方 向。
组成 “ 名 词”结构 ,表示动作 、行为所用或所凭 以+
② 木欣欣 以向荣 ,泉涓涓 而始流 。 ( 归去来兮 《 辞》 ) “ 而”是连词 ,表修 饰关系的 ,由此 即可推知与
“ ”相对 应的 “ 而 以”意义 、用法也该 和它 相同 ,作 连词表修饰关系。
3 句式推 断法。 . 构成文 言特殊 句式 的虚词 ,其词 性和意义一般是确定的 ,因而 只要确定 句子属于何种
文言虚词数 量不少 , 考纲 中明确规 定考查 的文 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1.作连词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③惑而不从师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作代词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
可译为“不久、一会儿”①俄而百千人大呼;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二、何1.作疑问代词⑴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①大王来何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⑶作定语,译为“什么”、“为什么”。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文言文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供大家参考!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摘抄1.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2.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推荐1.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的用法、词义推断津梁
作者:杨扬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1年第12期
一、考点解读
文言虚词数量不少,但考纲中明确规定考查的文言虚词仅限于“而、何、乎、乃、其、且”等18个。
而且,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能力”,要求考生在浅易的文言文的阅读中,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加以了解和辨析。
近五年高考广东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如下有三个特点:
一是文言虚词考点相对趋向于集中,考查范围局限于当年考试说明中所举列的常见虚词,且明显侧重于“以、于、之、所、其”等义项较多、用法比较灵活的词语。
二是虚词的专项考查题型比较稳定,以单项、客观的选择题的方式呈现,题干要求是判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不直接考语法,题外干扰较少,设题指向清晰。
三是设题文本选自课外,而涉及的考点出现在中学教材之中,着眼于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体现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及知识迁移的考查方向。
二、失分诊断
文言虚词考查虽然难度不大,得分却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误点一:混淆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由实词转化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某个词既可以作实词,也可作虚词,考生阅读时如果不加以辨别,就易于混淆,误实为虚,或误虚为实。
如2011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D 项:
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
“顾”本是实词,词义为“回头”,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后随着历史的嬗变而弱化成虚词,派生出“但”“不过”“反而”等义项,表转折关系,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促织》)。
考生如果未能对“顾”的“虚实”关系具有充分的了解,就难以准确地辨析其正误。
该句的“顾”正确含义应是“反而”,作连词。
误点二:混淆用法。
文言虚词不只使用频率高,而且语法功能强。
一个虚词一般有若干种用法,因而阅读时须结合上下文,从诸多的用法中确定其在具体的语境中语法功能。
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6题B项: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该项中的前一小句“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的“以”,作介词,有“凭借、靠着”之意;后一小句“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的“以”,则相当于连词的用法,表顺承关系,不译。
同是虚词“以”,但在不同的语境里,其词性、意义却迥然有别。
又如2011年高考江西卷第11题B项:
上贤而释之/令人有大功而击之
乍看,该项两小句的“而”字,同属连词,意义也似乎没有两样,但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前一句的“而”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后一句的“而”表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
它们的语法功能、句中含义泾渭分明。
误点三:忽略特殊。
文言虚词在演变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完全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现象。
一是有些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譬如“诸”“焉”等。
①乃赏成,献诸抚军。
(《促织》)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③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到那里)。
(《石钟山记》)
句①②的“诸”为“之于”“之乎”的合词,而句③的“焉”为“于之”的合词。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双音节的虚词,实际上是由意义独立的两个单音词所构成,但发展到现代汉语,就演变成一个是双音虚词,譬如“虽然”等。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句中“虽然”是双音虚词,“虽”表示让步,“然”复指上文,是连词与代词结合而成的固定词组,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转折的连词“虽然”。
三、技巧点拨
要准确地推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用法灵活,词义繁杂,要确定某一虚词在某具体语境的意义和用法,必须与文意的理解结合起来,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如:
①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
(《促织》)
该句描述这样的一幅画面:丛丛的荆棘中间,一“青麻头”的蟋蟀藏匿其中,趴伏在那里。
由此语境不难推断:“焉”作兼词“于此”。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语境交代了作者写这篇“说”的缘由,就是希望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员能够看到这篇文章,并从中了解百姓疾苦,减轻“猛于虎”的苛政。
由此可推断,“焉”代词,指代《捕蛇者说》一文。
2.对句推断法。
文言文中常有互文、对偶、排比等形式的整句,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对,考生可以借助古汉语这种“互文见义”的特点,从已知虚词的含义、用法推断对应位置上未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如: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句中的“思”作何词,是何义,不容易理解,但它与上文的“矣”处在对应位置。
“矣”是语气助词,放在句末只表陈述无实义,由此可推断“思”的用法亦如是。
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由此即可推知与“而”相对应的“以”意义、用法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3.句式推断法。
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虚词,其词性和意义一般是确定的,因而只要确定句子属于何种句式,就可以借助文言句式推断其词性,进而推知其词义。
如:
①妪,先大母婢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①句是判断句,“也”用在句末,表判断,是语气助词,不译;②句是被动句,“见”用在及物动词之前表被动,相当于“被”,是介词;③句是宾语前置句,“之”作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际意义。
4.交换理解法。
文言虚词一般都有若干种用法和意义,如果要判某断两句或数句中同一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可以将其中一句能确定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去理解,如果语通意畅,那么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否则就是不一样的。
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
这四组语句中,每组的第二小句均出自教材,其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分别是:A项是介词,可译为“跟、与”;B项是连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C项是连词,可译为“那么”; D 项是结构助词,无义。
将教材中这些我们熟知的用法、意义分别代入文本语句,即可发现A、B、D三项都说不过去,只有C项语句才说得当,故答案为C。
5.语法推断法。
文言虚词用法灵活,词义丰富,在不同的句中乃至在同一句子的中如果位置、搭配不同,其词性和用法也可能不同。
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不妨从其语法结构、搭配习惯等方面入手。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从句子的结构看,该句的“师道之不传也”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放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作助词,可不译;又如2011年广东卷第6题B项: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该项第一小句的“以”,与名词“武力”搭配,组成“以+名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作“用”“凭借”等之意,作介词用;第二小句的“以”,连接“越”与“过”前后两个动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顺着前一个动作而来,是顺承关系,作连词用,可不译。
四、高考趋势与预测
从近五年广东高考文言试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是比较稳定的,但结合2011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文言虚词的考查也呈现出以下的变化趋势:
1.从命题的内容来看,实施新课改后我省各市语文教材版本已不尽相同,教学内容也随之产生了差异,况且,新课改的灵魂就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淡化选用课文中的例句,应该是高考文言虚词考查的发展方向。
2.从命题技术层面来看,虚词专项考查仍将沿用单项、客观的选择题,同时今后的广东卷也必将加大文言虚词主观题的考查力度,将虚词放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进行隐性考查,以培养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城区教研室)
责任编校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