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精练系列-16《短文两篇》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下16短文两篇预习课导学

部编版语文七下16短文两篇预习课导学

16课短文两篇单元预习课

【学习内容】

教材:《陋室铭》《爱莲说》

【学习目标】

1. 解读“铭”和“说”的文体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 了解作者,初读文章,把握朗读节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宁静的田园生活吗?在小屋旁种满荷花,嗅着荷花的香气,感受着生活的快乐,远离喧嚣,何等惬意?小屋简陋也没有什么,只要屋子的主人品德高尚,就会自得其乐,今天让我们走进两篇文章,感受“陋室”的生活。

二、解读“铭”和“说”,储备知识

1. 学生解读,教师补充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等上用来鞭策、勉励自己或者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常见的铭有座右铭、墓志铭,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2. 课堂识记,填空自测

三、走近文人志士,了解作者

1.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

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2. 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人,世称濂溪先生。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四、观看朗读视频,初读文章

1. 读准字音

德馨.(xīn)鸿儒.(rú)苔.痕(tái)案牍.(dú)予(yú)

濯.(zhuó)清涟.(lián)亵.玩(xiè)鲜.(xiǎn)蕃.(fán)

2. 古今字词

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及答案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及答案

25.?短文两篇?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土

【学习目标】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作品形象的精神品质。

【自主预习案】

2、给加点字词注音。

夸父〔〕颛顼〔〕〔〕水潦〔〕

1、?山海经??淮南子? 神话

2、kuā zhuān xū lǎo

第一课时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娲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请一个学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动画

片〔夸父逐日〕。今天,我们就来拜读文言作品?夸父逐日?,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原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反复朗读。要求读顺句子。

〔3〕、展示朗读

〔二〕、嚼一嚼字词

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1〕、逐走:〔2〕、欲得饮:

〔3〕、饮于河:〔4〕、大泽:

〔5〕、邓林:

竞跑,赛跑。想要黄河大湖桃林。

〔三〕、说一说译文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四〕、品一品文句

1、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精优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精优教案

短文两篇

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

置。)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写作背景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百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1068)擢为南康(现在江西星子县)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2018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与作业课件及答案解析

2018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与作业课件及答案解析

2. 《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从中可
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是一个淡泊名利、安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道的人;作者是一个追求高雅生活情调,品德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不同流合污,正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度文库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陶后鲜 有闻 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 . . B.斯是 陋室 当是 时 . . C.有仙则名 其一处也 . 不能名 .
③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牍之劳形。(优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设计(答案不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设计(答案不全)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言语句,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1.疏通文言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保持高尚的节操。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纵观历史,高洁如颜回者,不胜枚举。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陋室铭》,看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二、预习设计及检查

(一)熟悉有关资料

1、题目解说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2、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案设计

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案设计

16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难点: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可以结合文章标题和关键句的理解来掌握中心观点,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进一步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通过反复阅读,用思维导图理清行文思路,感受课文层层推进阐述哲理的写法,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

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二)背景资料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三)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一、导入新课

部编版7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短文两篇

部编版7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短文两篇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11)惟吾德馨()()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题目中的“铭”是

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

............

的.情怀

..。

4、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6短文两篇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6短文两篇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

教案

1.了解“铭”“说”这两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第1课时《陋室铭》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2.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并找出韵脚。

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1)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

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铭”这种文体的特点和作者的重要情况||,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

2.翻译课文||,记住重点字词含义、特殊句式||。

3.概括课文所写内容||,理清层次||,归纳主旨||,总结写法||。

4.感受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自学预习

1.目标一:

【材料链接】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朗朗上口||。本文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蕃镇势力||,多次被贬||,有《刘梦得文集》||。

★(1)记住“铭”的特点||,说说“陋室铭”的含义||。

陋室铭含义:

★(2)记住作者情况||,回忆(搜集)一首他的诗||。

作者的诗:

【提示】《乌衣巷》《竹枝词》《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给生字注音||,标注韵脚||。

生字注音:

韵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

【朗读建议】(1)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4)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要读得轻才有韵味||。(5)“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停顿||,然后用肯定语

气读出最后两句||。(6)注意句中停顿(断句)||。

2.目标二:

【提示】结合书下注解翻译课文||,注意留、换、删、补、调、扩;和现代汉语意思差别大的词、多义词、活用词为重点词||。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导学案

课题:11《短文两篇》

一、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独运,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

二、自主学习,交叉检查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歇.()颓.( ) 沉鳞.()能与.其奇者( )

2.作者链接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3.背景链接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一)朗读指导

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分课文朗读停顿。

(二)理解词语

1.重点实词

(1)五色交辉

..俱备()

..() (2)四时

(3)晓雾将歇.() (4)夕日欲颓.()

(5)沉鳞

..竞跃()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今义:)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导学案

《谈读书》导学案

一、资料助读

1、题目解说“谈读书”是一个范围型题目,相当于一个话题。谈,谈论。有

时带有漫笔、随笔的性质,因此观点会很多,与一般的议论文差别较大。

2、作者名片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其主要建

树在哲学方面。主要著作有《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随笔》《新工具》《新大西岛》。

3、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玫瑰园》。他反对经院哲学,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

然的界的秘密,获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期中《谈读书》犹如一位睿智的老人

对晚辈的谆谆教诲:要多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

二、认真地读完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⒈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 : 。傅彩: 。阐证:阐述论证。辨异:分别,

区别。

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处世判事:处理判断事情。

练达:阅历丰富,通晓事故人情。纵观统筹:从全面考虑,通盘筹划。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以经验范

之。

狡黠.者鄙读书()聪明而狡猾。鄙:看不起。欺世有术:有能欺骗世人的方法。

诘难

..。寻章摘句:。

涉猎:粗略地阅读;浏览。孜孜

..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

疲倦。蒸馏.:(注音)。味同嚼蜡:。

伦理学。滞碍

..:。

逻辑修辞学:指导人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学科

经院哲学:欧洲中世纪在学院中讲授的以解释基督教教义为内容的哲学,采用烦琐的抽

象推理的方法,所以也叫烦琐哲学。

吹毛求疵.: 。

三、思考问题用原文回答:

1、⑴文中谈到读书的目的有哪几种?

读书,,。正确的目的

是: 。

读书容易出现哪三种偏向?

读书费时过多,文采藻饰过盛,全凭条文断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名师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名师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

甚解》名师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理解文章的思路。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书有径。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两篇》,看看培根和马南邨又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知识梳理

(一)走进作者

作者培根国籍英国

评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代表作《新工具论》《随笔》《培根人生论》等

作者马南邨原名邓拓

评价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

代表作《燕山夜话》《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字

怡情(yí) 滞碍(zhì) 狡黠(xiá) 阐证(chàn) 豁然贯通(huò) 狂妄自大(wàng)

2.多音字

(hào)爱好(nàn)诘难(jiáo)矫情

好难矫

(hǎo)好事(nán)难关(jiǎo)矫正

(jiáo)味同嚼蜡(ji)不求甚解

嚼(jué)咀嚼解(jiè)解送

(jiào)倒嚼(xiè)解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 》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 》导学案

10. 短文两篇

【知识连接】

1.文体常识

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文学常识

(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2)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

【预学】

预习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

(3)试着翻译课文,利用工具书查阅一些疑难词语的解释。

(4)在阅读中要学会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寻找文章构思、语言或写作方面的巧妙之处,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5)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一)目标导引: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

(二)预学检测(请先预习课文再完成以下检测题)

1.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弘.景夕日欲颓.沉鳞.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再读:自读3—5遍,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三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

<1>重要字词的理解与识记。

答谢中书书.___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

青林翠竹,四时

.._ __俱.备。晓雾将歇._ _,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_,沉鳞

.._ 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优质教案

《陋室铭》

◆教材分析

《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两篇文章的旨意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常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实词,承担着主要的表意功能,要注意掌握本课中的重点实词,还有一些词语常出现在诗文中,有比较固定的文学文化含义也要积累,如“鸿儒”“白丁”“金经”“丝竹”等,还有像“何陋之有”这样的宾语前置句,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了解课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诵读,将全文意思大体掌握。这两篇文章骈散结合,尤其是《陋室铭》极富韵律,宜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2.积累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仔细阅读预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题(板书课题)

1.陋室,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教案
四、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1)教师示范诵读课文,学生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
蕃淤泥濯清涟妖蔓枝益亭亭净植亵玩焉
(2)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3)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五、合作探究,品析诗句:
(一)设置问题情景一: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6句):运用类比立论。
第二层(中8句):写室内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第三层(后4句):用例证、名言来证明“陋室”不陋。
五、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1.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讨论明确:
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
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
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
3.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精品教案

《短文两篇》精品教案

教材解读

《短文两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一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不仅表现了其怡然自得的心情,还隐有以古代名贤自比之意。《爱莲说》一文作者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婉转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历久传诵不衰。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用心品味,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写法上,《陋室铭》以物为喻,托物言志,《爱莲说》托物言志,寄予情感。

教读两文,重在引导学生感受音韵美,品味语言美、手法美、意韵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方讨论,交流看法。

学法:1.朗读法——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品读法——在阅读中对课文着意揣摩、体味,抓住文章的精髓,读出深度,读出韵味。

教师:1.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备案,开拓学生视野。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构思文章意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设计一: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明白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注释、掌握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托物言志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翻译重点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情感节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1、借助注释、工具书掌握文中文言常用词语,了解两文的写作方法。

一、学前准备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

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熟读课文,尝试流畅地翻译全文。把你有疑问的字词或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字词】

陋室míng()唯吾德xīng()案dú()可爱者甚fán()

yū( )泥 zhuò()清涟而不妖不màn()不枝 xiè( )玩

二、学习新课

【整体感知】

1.读了这两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谈一谈。

2.你能流畅地翻译全文吗?同桌合作,尝试一下!把不会翻译的地方作好标记。

【探究平台】

1、在疏通文意之后再读课文,你觉得作者写《陋室铭》的目的是要突出什么?

2、回答下列问题,思考本文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呢?

(1)本文围绕陋室如何具体描写“惟吾德馨”?哪句写景,哪句写交往的人,哪句写做的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3、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和品质?

4、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点,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什么?

【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时是值得称道的,舍物质享受,取精神追求(联系孟子“舍生取义”)。你们是怎么看待物质与精神的?

第二课时

一、学前准备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理学创始人,有《周元公集》。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光风霁月是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样子,这里比喻作者开阔的胸襟。

“说”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议论。《爱莲说》就是抒发一下对莲花的喜爱。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疏通文意。

(先全班交流,有疑问指出来讨论解决,仍解决不了的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字词。)

三、再读课文,研读赏析

1.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2.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3.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4.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学生小组活动,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方法,释疑)

四、请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五、谈谈你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