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道歉语的语用差异及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道歉语的语用差异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9-08-08T16:09:37.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作者:宋秀萍
[导读]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道歉语,学会道歉是一种优良的品行习惯。有人认为,当前已经进入道歉时代。不同的道歉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道歉语存在大量不同的种类,为了帮助人们顺利交往,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道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350)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道歉语,学会道歉是一种优良的品行习惯。有人认为,当前已经进入道歉时代。不同的道歉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道歉语存在大量不同的种类,为了帮助人们顺利交往,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道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道歉语;差异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认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方面表现出大量不同,语言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重点探索了道歉语的应用。英国学者John Austin认为道歉语也是一种行为,可以据此明确人的态度。在生活与工作当中,人与人必然会发生各种矛盾,此时合理应用道歉语可以及时消除误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1、中英“道歉语”出现不同的原因
道歉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有时一个人可能是无意的动作也会为他人带来不便与一定的伤害,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对他人造成损伤,则可以应用道歉语及时消除矛盾。
Olshtain&Cohen认为道歉语可以分为七种:不想道歉;减轻自己的错误程度;承认错误;讲明原因;直接道歉;补偿过失;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关心他人。中国与西方文化在道歉语的应用上也存在较大不同,霍姆斯认为,进行道歉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创建稳定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中的道歉与英语不同,道歉时主要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歉意,所以在道歉中重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虽然二者均认为道歉是一种行为,是对他人认同的表现,但使用目的还是存在一定不同。中国习惯直接表达歉意,以防止引起他人的误会。西方则强调讲明原因,保证下次不再出现类似行为。大量学者认为中国语言较为丰富,在与人交谈时更加关注对方的感受,应用的客气语言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力求保证双方的关系趋于稳定,在表达自身意思时有时并不明确,只要双方的关系不会遭到破坏,侵犯他人者并不需要非常明确的道歉。相反,西方国家人们更为关注语言内容,而不考虑对方的社会地位。所以因为交流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出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侵犯他人者必须要对自己的失误进行道歉,才能保证对方情绪稳定。中国人使用道歉语言的次数较少,而西方国家使用则较多,西方国家人们认为,对人道歉是礼貌待人的表现,而中国则认为道歉是一种行为。中国人在熟悉人面前进行道歉时,有时只需一句“对不起”则解决了问题,甚至可以不用表达;但西方国家道歉不会考虑人的地位。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言 学 家 们 认 为 语 法 上 的 可 接 受 , 关 系 到 “ 得 好 不 说 好 ” 问题 , 语 用 上 的 合 适 性 和 得 体 性 关 系 到 “ 的 而 表 现 好 不 好 ” 问 题 , 接 关 系 到 交 际 的 成 功 与 否 。 然 的 直 而在 跨 文化交 际 中 , 目标 语 与 母 语 之 间 存 在 的 差 异 随 时 都 可 能 导 致 语 用 上 的 失 误 , 响 着 交 际 的 通 畅 影
交 际 中 语 言 表 达 的 正 确 包 括 了 语 法 上 的 可 接 受
性 和 在 一 定 的 语 境 中 语 用 上 的合 适 性 和 得 体 性 。 语
定 的 场 景 , 自 己 的 语 言 知 识 及 交 际 规 范 进 行 编 码 用 的过程 ; 章 的理 解 是对 篇 章 的 接 受 、 解 和 阐释 , 篇 理 学 习 者 必 须 根 据 一 定 的 场 景 , 自 己 的 图 式 知 识 来 用
进 行 。 因 此 研 究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 语 用 失 误 及 策 略 具 有 重 大 的现 实 意 义 。
~
由此可 见 , 体 的图 式 知 识 ( 言 知 识 、 际 规 个 语 交
范 知 识 ) 其 对 交 际 场 景 的 认 识 直 接 影 响 到 交 际 中 及 篇章 的生产 形 式 和 对 篇 章 的 阐释 。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 母 语 作 为 第 一 语 言 对 目标 语 有 着 根 深 蒂 固 的 影 响 ,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与方法
4.从考试改革形式看,必须掌握语法.
• 中考试题改革虽然侧重考查学生交际能力,体现语言的交际性,不死扣语 法,但是,学生答题时不懂语法则寸步难行.语法是避免产生歧义、帮助 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有力工具,也是帮助学生完成书面表达的基础.
•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的形成.离开了语法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是一句空话 ,所以初中阶段一定要进行语法教学.
《课标》五级要求语法项目表
• 1.名词 2.代词 3.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 〔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9.动词 10.时态 11.被动语态
• 12.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 13.构词法 14 .句子种类 15.句子成分 16.简单句的基本句 型 17.并列复合句 18.主从复合句 19.直接 引语与间接引语
• 《课标》将"语言知识"作为内容标准之一,指出"学生应 学习和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 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主要基础."
• 《课标》在任务活动设计中还专门提出,活动设计要有 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当然也包括语法知识.
1.从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角度看, 必须教语法.
3.关注教材中的显性语法和隐性语法.
浅析英语听力失误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英语听力失误原因及解决对策
据初中英语新课程听力的目标和要求,英语听力训练任务是:培养单句理解能力,快速听准简单句的含义;培养语段理解能力,听懂小对话;培养语篇理解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有很好的理解能力。然而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有很多失误,这无疑影响着听力训练的效果。造成学生听力失误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对此,本文从以下诸方面加以论述。
一、造成学生听力失误的原因
1. 语音、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因素
(1) 语音
很多学生缺少语音知识,发音不到位,久而久之,这种现象就会影响学生对所获信息的误解。语音知识尤其是音的同化、失去爆破、连读、音节、重读对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音的同化指一个音因为受到了另外一个邻音影响而发成了这个音之外的第二个音;连读指短语或句中相邻的词如果前面的词的末尾是辅音,后一词的尾音是元音时,就会产生连读。要听懂一个句子,就要注意语音、语调、重读、弱读、意群甚至韵律,不了解这些知识,自然会形成听力障碍。
(2) 词汇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整个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也不例外。听力材料中若有生词,就一定会使学生对整个对话或篇章的理解有所影响;其次习惯用语、俚语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虽然有时能听出习惯用语中的单词,但却不能正确理解它们在句中的意义,也就影响了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3)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语篇的背景知识对理解语篇极其重要。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它自身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依靠语言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听力理解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缺乏这方面知识, 即使听清楚了材料中的语句,也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自然就束缚了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英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
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龄、政治、经济状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样,在交际时,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信息的理解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际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差异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上的。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上的交际都看成是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囊括:跨种族交际(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跨民族交际(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等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文化并使之赋有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依赖使用语言的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活动中,不断地将自己的社会经历,文化背景作为其思维活动的重要依据。缺乏这些知识,语言理解会变得非常困难,或是出现错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操作外语者由于对目标语言及其文化掌握不够,即使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在同外国人的交往中,常常也会出现表达不恰当和不得体的情况,甚至违反所操语言的文化规则,从而导致语用失误。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一文中对语用失误所下的定义是“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不能通过听到的话语来理解其含义)。”然而这类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即不是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词不达意;这种失误主要归因于说话者的方式不对或者表达不符合习惯,或是说话的时机不对,使交际失败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对跨文化交际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只有了解了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才能有效地去克服它,跨文化交际也才能有效地进行。
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交 际 过 程 中 因 未 能 准 确 及 时 地 理 解 话 语 的 隐 含 意 义 而 导 致 的误 解 、 和 乃 至 冲突 等 现 象 。 不 英 国特 斯 特 大学 的语 言学 家 Jn yT o s 第 一 个 en hma 是 研 究 语 用 失 误 的学 者 。 18 9 3年 , 在 《 文 化 语 用 失 误 》 她 跨 文 中首 次 提 出 了语 用 失 误 的 概 念 将 其 定 义 为 “ 能 理 不
一
造成跨 文化交 际 中语用 失误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其 中 主要 是 因 为 文 化 习惯 的 差 异 和 语 用 迁 移 造 成 的 。 从二语 习得的角度 看 , 文化差 异是 语言使 用 中的干 扰源 , 造成 了负迁移 , 是产生 语用失 误的根 源。在跨 文化 交 际中, 由于 一 方 对 另 一 方 ( 双 方 ) 社 会 文 化 传 统 缺 或 的 乏 了解 , 际 双 方 各 持 不 同 的文 化 观 点 参 与跨 文 化 交 际 , 交 从 自己 的 文化 背 景 去 揣 度 其 他 文 化 背 景 的 人 , 果 两 种 结 文 化 观 念 不 能 融 合 , 会 产 生 文 化 冲突 , 现 不 恰 当 的 言 就 出 行 。具体表现为 : 两种 文化 中举止 方式 差异 、 呼差异 、 称 价 值 观 念 差 异 、 交 因 素 理 解 差 异 ( 巨 文 ,0 0 何 自 社 张 20 ;
偏误分析周小兵
偏误分析周小兵
第三讲偏误分析
传统的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跟对比分析联系在一起的,可服务于教学。如,通过偏误分析来排列教学顺序,弥补教材的不足等。做法是收集常见错误并进行分类,但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偏误不仅跟母语干扰有关,还跟目的语规则泛化相连。它还成为中介语研究、习得顺序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偏误分析的程序
以下以语法偏误研究为例,讨论偏误分析具体步骤。
,一,语料收集与选择
偏误应是学习者的真实语料(书面/口头)。偏误收集,可分为开放式和聚焦式两类。
1(开放式语料收集
指没有具体目标的偏误收集。研究者可随时随地收集各类偏误。来源可以是各类作业,谈话,翻译文本,翻译影视节目等。收集过程中要进行筛选工作,挑选出最有价值的偏误点。
2(聚焦式语料收集
指确定偏误点之后的语料收集。语料收集可分为两大类4小类。
(1)横向(cross-sectional)与纵向(longitude-sectional) 横向指研究者收集学习者某一特定阶段出现的偏误。纵向指研究者收集学习者较长时间出现的偏误。横向、纵向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横向方法虽然是短时间的,但可以收集较多学习者的偏误。纵向方法虽然是长时间的,但只能收集较少学习者的偏误。
(2)自然与非自然自然法指通过谈话或作文来收集偏误。非自然法指通过语法练习和测试来收集偏误。前者(尤其是自由谈话)收集的语料比较自然、真实;学习者更关注表达内容,偏误频率比较高。后者收集的语料不够自然、真实;学习者更关注表达形式,偏误频率没有那么高。但研究者最想要的某一类或某几类偏误,在自然法收集的语料中比例不高;而在专门设计的语法练习、测试中却比较多。非自然语料的收集有许多做法。陈珺、周小兵(2005)为考察留学生使用度量差比句和“不比”句的情况,设计了以下两类试题:
英、汉否定表达的会话场景的语用分析
英、汉否定表达的会话场景的语用分析
杨凤丽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否定是英汉两种语言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传承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受民情风俗、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在相同的场景中,英、汉两种语言否定语用表达有所不同。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否定表达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并揭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denial i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passing a certain amoun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Subject to local customs, ways of thinking and other fact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in the same scen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express different pragmatic ne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expression of neg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ltural meaning and reveal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1课题来源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这类失误主要归因于说话的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者说的不合时宜。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要。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便需要用到礼貌用语。但各民族的礼貌用语存在着众多的个性差异,因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在母语文化的影响下,在使用礼貌用语时,常常令对方认为自己是不礼貌的,或误解了对方的礼貌,交际中产生了语用失误,从而严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我们有必要对礼貌用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有一个清晰、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克服因礼貌用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而给交际带来的消极影响。
2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信息化与全球化以来,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总是不可避免地使用礼貌用语。交际双方在社会交往时用礼貌用语来确立、维护、调节和发展双方关系,以保障交际顺利进行。
礼貌用语是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民族的礼貌用语存在着众多的个性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在母语影响下,使用礼貌用语时,产生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我们在用英语同英语本族人交际时,应使自己使用的“礼貌用语”不仅符合英语语言规则,还要符合英语文化规则,从而避免“伤害”对方,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中国作为英语的二语学习者,由于对其语言规则不是十分了解,在讲英语时产生语法错误,英语本族人听了虽然会感到不快,但这类错误毕竟是表层结构的错误,听话人很容易发现,而且他们知道对方是“外国人”后也能原谅。但如果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由于不注意结合语境,不准确、恰当地使用英语,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粗鲁的,从而破坏了整个交际的气氛。
_招呼语_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_李悦娥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11期(总第114期)
山西大学
教 授 李悦娥
研究生 范宏雅
“招呼语”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1.引言
中国学生在讲英语“招呼语”时存在着大量的语用失误现象。这些失误或者是由于语言局限,或者是由于对目的语的文化价值模式缺乏足够的认识所造成的。(Thomas,1983)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学生讲英语“招呼语”的语用失误分析入手,探讨英语教学如何能使学生顺利、自如地达到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2.中国学生讲英文“招呼语”语用失误调查
2.1调查方法
收集语料对于语用调查起关键作用,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录音,甚至配合录像的方法收集真实语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抄写和抄录作为分析材料。也可以自选设计问卷或录音题目。再有,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假说设计和假说验证。让不同的参话者就同一话题展开讨论,以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实际条件所限,笔者采用问卷法,一方面避免录音收集的非真实性,又便于把问题限制于所研究的题目“招呼语”上,节省时间,也便于操作。至于采用问卷法存在回收率低的问题,本调查采取当堂测试方法可避免这一缺陷。另外,针对问卷法可利用率低的不足,调查中有意扩大了调查对象的人数。
2.2问卷形式、内容及问题来源
此调查的问卷共有两份。一份是多项选择题,另一份是判断改错题。每一个题目都包含一个场景及谈话对方的关系,要求被调查者判断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某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是否合适,题目涵盖面广,包括各种场景中谈话双方见面的开头语,甚至身势语。
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是根据笔者在平时教学及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参考《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一文、《语用学与语用错误》一文以及《语用学概论》一书中的有关章节编写而成的。问卷答案都经过一些资深外籍教师及国外学者的审阅,并经教师、学生对第一稿进行讨论和补充而成。
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几个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几个问题分析及策略
研究
摘要:本文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教学策略和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计谋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计谋
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一、跨文化教学中的文化
随着全世界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文化交流和融合在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意义也愈来愈重大。此刻社会需要高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材,只是语言教学或文化教学是远远达不到的。跨文化教学此刻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以前的外语教学只是针对一些语句的语法和句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找犯错误的语法,一些语用的规那么语句是不是适合,而此刻需要咱们进一步进行考虑的问题是能不能培育出跨文化交际的人材,仅凭这些是全然达不到目的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某一种语言文化的范围。例子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这种语言在19世纪殖民扩张的时候,已经成了很多国家的通用语言。在磨合和融合各国独特民族文化的进程中,英语所代表的安格鲁撒克逊的文化慢慢消失,它被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所取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并无将本身的语法规那么进行改变,但是它伴随着利用者的不同,它在跨文化交际中转达的文化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对语言和文化研究以后的产物确实是跨文化研究,在外语教学从传统的模式转变到科学的模式进程中,跨文化教学的要紧目标是把文化教
学从直接教授即成的知识文化扩展到了培育学习者的文化灵敏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关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讲,是一种熏陶的进程,不仅语用的适应有了特定模式,就连语言的行为和价值观也在发生转变,其实也确实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面关于固有的语言模式、语用适应很容易在明白得和运用目口号中进行利用;另一方面,将书本上学到的目口号文化看做是“标准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进行运用。此刻的文化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就像前面所讲到的,将文化知识单方面的教授给学习者,关于文化灵敏性的培育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却轻忽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策略研究
一
、
问题 的提 出
法 是不 行 的 ,还必 须 明 白这种 语言 与使 用 这种 语 言
一
位 中 国售 货 员接 待一 位外 国顾 客 时所 用 的接
待语 为 “ Wh a t w i l l y o u b u y?” ( 你要 买什 么 ?) 。 从 汉 语 角 度 讲 ,这 个 问句 可 以传 递 该 语 境 下 的交 际 意 图, 但 是 由于 套 用母 语 结构 而 产生 了跨文 化交 际 中 的语 用 失 误 ,这 里 售 货 员 合 适 得 体 的 用 语 应 该 是
国 内学 者也 纷纷 加入 到语 用失误 研究 的行 列 中 来 。胡 文 仲教授 把那 些英语 为 本族语 者 觉得不 合适 或 者不 能接 受 的言语 称 为 “ 文化 错误 ” , 并认 为 文化
( 一) 语 用学
一
语用学 ( P r a g ma t i c s ) 是语 言 学 的
语 负迁移等原 因造成 交际的冲突和 失败 。 跨文化 交际的语 用失误 需要依靠交际双方的顺应和 宽容 , 提 高对 目的语文
化 的领 悟 力和 敏 感性 去 解 决 。
关键词 : 语 用 失 误 ;宽容 ;文化 ; 能 力
中 图分 类 号 :H 3 1 5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 二) 语 用 失误 对 语用 失误 ( p r a g m a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 c f a i l u r e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中的语法衔接手段错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中的语法衔接手段错误分析及应对
策略
【摘要】写作中是否正确运用语法衔接手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本文在韩礼德、哈桑的衔接理论框架下,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并对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语法衔接手段;错误分析;应对策略
引言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写作最能体现英语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英语写作能力上。如果我们从篇章层次的角度来审视学生的作文,那么除了一些常规错误之外,另一个错误就是语法衔接和连贯的失误,导致整个文章结构混乱,因此,语法衔接手段在英文写作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1976),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法衔接手段的应用。分析包括衔接应用的频率、衔接应用错误、错误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强调要培养学生在衔接连贯方面的意识,系统的讲解各种衔接手段,尤其是最基本的语法衔接手段。总之,英语写作教学要改变忽视衔接手段教学及训练的现状,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一、衔接理论概述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于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这一概念,从而使“衔接”变成一个专业术语。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多次提到:“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联系,衔接指的是语篇中的不同成分在意义上有所联系的现象,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也可能出现在两个相邻的句子之间,有时还可能发生在相距较远的两个成分之间。如果语篇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的关系。”
张志富英语语用规则与交
二.对语言能力的认识
• Widdowson(1989)认为,语言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 面,前者主要指语法能力,后者指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以 语言知识为基础,以得体交际为最终目标。 • 海姆斯(Dell H.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概念。海姆斯 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概念未能真实全面揭示人的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概念则可以弥补它的不足。交际理 论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人们真正 的语言能力,因为人的语言能力不仅仅表现在他能否说出 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还要看他说出的句子是否符合当时 的语境需要。
话语意义
• A: Would you like a chocolate? • B: I’m on a diet. • 显然B的话语意义是I won’t eat chocolate.
话语意义
• 推测话语意义的关键在于会话的双方必须 具有相同的语言水平和推理知识,否则会 使交际受阻。例如: • Linus: Do you want to play with me, Violet? • Violet: You’re younger than me.(shuts the door) • Linus: (迷惑地)You didn’t answer my question.
语用学
• • • • • 主要研究 话语规则、 言语行为、 会话结构、 语用规则。
(一)话语规则
英语考试分析总结7篇
英语考试分析总结7篇
英语考试分析总结精选7篇
英语考试分析总结1
初二英语期中考试反思本次英语命题是八年级备课组命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命题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难度适中。期中听力题,短文首字母填空和书面表达失分较多。我所教两个班级在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上都比较接近,均分60分左右,八(1)班19个及格、高分
9个,八(2)班21个及格、11个高分。
从本次考试所反映的现状来看,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
1、加强听力训练,营造语言环境。课堂上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可能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语音、语调,多听英、美人士的录音材料。
2、狠抓基础知识,加强写作训练。书面表达能客观地反映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并且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3、继续注重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理解在我们的各种测试中所占分值越来越大,而且选材也更趋广泛化。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侧重“篇章”,强调“含义”,将语篇教学贯穿于课文教学和阅读理解教学中,利用语篇教学扩大学生词汇量,增强语感,丰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兴趣培养,慎防两极分化。从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两极分化”现象。一定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掉队的学生才会减少,也才可能大面积提高均分。
英语考试分析总结2
一、试卷情景分析
本次单元测试选用的是同步测试卷。试卷分两部分,即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共十大题,其中听力部分三大题总分30分,笔试部分七大题共70分。本次试卷的试题设计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主,充分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整张试卷题型难易程度适中及题型量适合大部分学生,不仅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景,更侧重于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否运用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进行交际的本事,同时注意对学生思维方式、应变本事等全多方位的检测。本次参考人数7人,平均分48分,及格人数1人,及格率%。
英语(心得)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英语论文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陈秀清中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言语规则,要求学生掌握说话规则和策略, 而且必须引导学生对相邻语对的正确理解,对其语用失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及时给以矫正,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含义:语用学家认为,相邻语对是人类从交谈到交际的产物,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它属于语用学范畴。请看例句:A:How do you do? B:How do you do?这是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交际用语。A所提出来的句子形式上是一个问句,实质是向对方问好。B对此作出的反应必须用“How do you do?”来回答。这就是一组相邻语对,也称配对性结构。我对它的理解有几点:1
、这种配对性结构不是绝对的。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实际上是语言的变化问题。它的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这种配对性结构,大而言之,它要受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人们的风俗习惯的限制;小而言之,它要受交际的主题、正式程度、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的影响。3、相邻语对并不总是相邻,它们有时被另一对相邻语对所分
开。人们在实际生活交谈中往往不是一问一答那么简单。请看例句:A:Can I use your bike for a while?B:Can you come back in half an hour?A:No.B:No.在交谈者双方记忆许可的情况下,一组语对甚至被几组相邻语对分开。例如:A: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 tonight?B:What is it?A:True lies.B:Where is it show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论文之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
相邻语对及中学生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陈秀清中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言语规则,要求学生掌握说话规则和策略, 而且必须引导学生对相邻语对的正确理解,对其语用失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及时给以矫正,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含义:语用学家认为,相邻语对是人类从交谈到交际的产物,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它属于语用学范畴。请看例句:A:How do you do? B:How do you do?这是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交际用语。A所提出来的句子形式上是一个问句,实质是向对方问好。B对此作出的反应必须用“How do you do?”来回答。这就是一组相邻语对,也称配对性结构。我对它的理解有几点:1
、这种配对性结构不是绝对的。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实际上是语言的变化问题。它的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这种配对性结构,大而言之,它要受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人们的风俗习惯的限制;小而言之,它要受交际的主题、正式程度、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的影响。3、相邻语对并不总是相邻,它们有时被另一对相邻语对所分
开。人们在实际生活交谈中往往不是一问一答那么简单。请看例句:A:Can I use your bike for a while?B:Can you come back in half an hour?A:No.B:No.在交谈者双方记忆许可的情况下,一组语对甚至被几组相邻语对分开。例如:A: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 tonight?B:What is it?A:True lies.B:Where is it shown?
A:The school cinema.B:What time?A:Seven-thirty.B:All right. Let's go.也就是说,在实际交谈中,由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不断影响。人们运用语言的模式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二、类型:Bygate(1987)在分析口语功能时,将口语交际分为两类,一类是惯例性交际(Routines),另一类事实协商性交际 (negotiations)。惯例性交际相对而言,其谈话模式比较固定。根据这一点,我把相邻语对分为两大类。请看下表:信息型:question-answer相邻语对greeting-greeting 交际型:offer-acceptance apology-minization
compliment-response1、交际型:请看下列例句:A:Hello, Tom.B:Hello, Nice to meet you . (greeting-greeting)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B: Yes,
please. Thank you . (offer-acceptance)A:Sorry to have broken your pen.B:Don't mention it./That's all right. (apology-minization)A:you look beautiful in your sweater.B:Thank you./Thanks. (compliment-response)这种纯交际型的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它会随不同的说话人和语境而失去它原有的稳定性。譬如说,人们对称赞语的回答就不可能是“纯净齐一的”"(homogeneous)。除去表示感谢这种接受称赞的方式以外,人们在生活中还会有这么几种回答:
A:That's really a great skirt.B1:See, it matches my shoes.( 同意式Agreeing utterance)B2:Yours are nice, too.(回赠式compliment return)B3:You don't think it's too bright?(请求式requesting interpretation) B4:I bought it on sale.(降格式Scale down)B5:It's not beautiful at all/Nonsense.(Little child's answer.)2、信息型(问答型)〔1〕一问多答在人们的交际中,谈话双方都喜欢直接回答,但在实际生活中,问话人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A:What did Tom say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B1:Do you want to know?B2:I've no idea.B3:What's that got to do with it?
B4:Well, he didn't in deed.B5:It's a secret.(2)多问一答在有些特别的语境中,会出现多问一答的情况。例如:A:What
is your job?B: I don't know.A:Do you know the man on the picture?B:I don't know.A: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park near your home?B: I don't know.A:Do you take drug?B:I don't know.在这几组相邻语对中,B的回答好似风马牛不相及。大这却是一组毫无错误的对话。因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导致不同的回答。.但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的话,回答的人要表达谦虚和赞同。在实话实说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委婉。许国璋先生说:“人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总有一个社会情景,一个对象,一个话题。这些都是时有变异的。”但是在这种信息型的相邻语对中,说话双方必须遵循默契的原则,以达到沟通的目的。要达到这种默契,说话人还可以运用另一些手段,如神态、姿势、手势等等。单就面部表情来说,它可分为对视(eye contact)、笑(smile/laugh)、皱眉(frown)等,当然心灵的沟通是最重要的。但是中学生在使用或辨别相邻语对时常常会出现失误。除了不注意语境的死搬硬套之外,还有以下原因:三、中学生运用相邻语对时的语用失误1、语用原则的差异导致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