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合集下载

4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4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

由于具备了抚触条件,
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
情感发展起了重要的
作用.触觉是婴儿探索
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
“皮肤饥渴”理论
(心理学家,米拉尔德)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 觉
❖实践证明,孩子们的这种天然的感情需要,若能够 从感觉上给予适当的满足,他们就会与父母的感情 更加深厚,而且会使他们心理上产生良好的刺激,大 脑的兴奋和抑制会变得十分协调,因而能良好地 促进大脑的发育、智商的提高和心态的正常。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 觉
(三)温度觉
❖新生儿的温度觉比较迟钝 ❖由于婴幼儿缺乏对温度的认知,成人 要对其加以保护。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
(四)痛觉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 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 ❖紧张、恐惧、伤心、焦虑、烦躁等都可以 构成痛的情绪成分,它影响对痛感觉的耐受 性。
(一)口腔触觉
婴儿早期已经有 了口腔触觉的探索活动,口 腔触觉有了辨别力.而且能够 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对 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 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 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 觉探索。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 觉
(二)手的触觉
手的触觉是通过触觉认识外界的主要渠道。 ❖大约5个月左右,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手的触 觉探索,以抓住东西为标志。出现眼手协调动 作,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 ❖ 7个月左右,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索活动.

第三章第二节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第三章第二节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

第三章第⼆节幼⼉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培养

第三章第⼆节幼⼉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培养

导⼊:《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代表作。该书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后的⽣活。虽然⼤多数幼⼉拥有正常的视觉,听觉这样的感觉器官,也会有感统失调的⼀些现象,⽐如不能直线的⾛路沿,不能分辨红⾊和绿⾊等等。

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光的觉察、视觉集中、视敏度和颜⾊视觉。

补充:光的觉察:婴⼉光的觉察能⼒出现较早,有研究者⽤强光照射孕妇腹部,发现4/5个⽉的胎⼉长⽣了闭眼反应。但是婴⼉拍照不宜使⽤闪光灯源于其明适应能⼒的有限性,婴⼉眼睛⽣理解剖结构发育还不完全,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到强光吃鸡鸡是,调节的能⼒⽐较差。电⼦闪光灯强烈的电⼦光束更易对视觉细胞产⽣冲击性损伤,影响婴⼉的视觉能⼒。

视觉集中:幼⼉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随着年龄会逐渐增加,⽤眼睛追随视刺激的能⼒逐渐增强。

1.视觉敏锐度

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分辨细⼩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也就是⼈们通常所称的视⼒。例如我们在检测视⼒时使⽤的视⼒表(E字型和c字型),E字型视⼒表设计的依据就是视觉敏锐度理论:检测表上E字形字体越⼩,E字形的三条横线(细微部分)越趋向于重合,越难以辨别。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们报告出不同⼤⼩E字形开⼝⽅向的情况测定他们的视⼒情况。

⼈们通常认为幼⼉年龄越⼩视⼒越好,可事实上并⾮如此。在整个幼⼉期,幼⼉的视觉敏锐度在不断地提⾼。例如,研究者对4~7岁的幼⼉进⾏调查,让幼⼉在⼀定距离内看⽩⾊背景上画有缺⼝的圆圈,测量幼⼉能看出缺⼝的距离,结果是,4—5岁幼⼉平均距离为207.5厘⽶,5~6岁幼⼉平均距离为270厘⽶,6—7岁幼⼉平均距离为303厘⽶。如果以6—7岁幼⼉视觉敏锐度的发展程度为100%的话,那么,4。5岁幼⼉为70%,5—6岁幼⼉为90%。因此,5岁是视觉敏锐度发展的转折期。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个体在观察前能否清楚地意 识到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排除干扰 、有始有终的完成观察任务。
(二)观察的精确性
——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准确的知觉发展
观察的精确性强表现为个体能细致全面观察客体 ,能发现事物间的细微差别;
观察性弱的人则观察粗疏、笼统,容易遗漏对 象的特征,对细微差别的事物常常作出泛化的反应。
颜色恒常性
错觉
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 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种类:主要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运动错觉、 时间错觉
48
49
50
51
52
53
三、感知觉的作用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始环节,是一个人知识的重要 来源
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 平衡的前提
(二)学前儿童两种重要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方位知觉、大小知觉、 形状知觉、深度知觉
1.方位知觉发展趋势 2-3岁左右儿童(幼儿初期)能辨别上下 4岁左右儿童(幼儿中期)能辨别前后 5岁左右儿童(幼儿晚期)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镜面示范) 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2.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
比较持久的知觉。 (二)什么是观察力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
(三)观察力与感知觉的关系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 1. 1-3个月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多于简单刺激物 (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3)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的图形 (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 (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一中心的刺激物 (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 (7)偏好熟悉的刺激物 (8)偏好新奇的刺激物
。 (4)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得到发展,提高了注意的质量。 (5)大量的新信息扩大了婴儿的知识基础。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三)婴儿注意的发展 3. 6-12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
(1)半岁以后,婴儿觉醒时间的增长是大脑成熟的标志。此时的婴儿有 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事物和获得更多的新信息的机会。
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随年 龄的增长,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
表3-1 不同年龄幼儿正确辨认点子数的百分比
点子数 2 3 4 5 6 7
4岁 73.5 43.5 13.5 5.3
0 0
6岁 99.5 93.5 66.6 51.5 44.6 27.3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四、注意的品质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注意范围小,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第一,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 求幼儿注意更多的方面。

第三章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发展及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章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发展及观察力的培养

图中左边和右边有多少个小圆点?
(二)注意的稳定性
1.定义: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 或对象上的时间长短。 2.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 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 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是意识很难 控制的。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 作用。
(二)听觉
1、幼儿听觉的发展
• 胎儿就能有听觉
• 新生儿就具有听觉反应
• 3个月才能寻找声源
• 3~4个月能对音乐表现出愉快
2、听知觉的发展
(1)语音知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 善起来的,3个月时就能觉察出快乐与悲伤的声音。 幼儿比较偏爱语速慢、声调高、音调夸张的语言, 也就是“妈妈语”。
•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 用今天、明天、昨天。 •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 前天、后天。 •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 但对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教学中注意: • 通过图片和故事能帮助儿童掌握时间概念。 • 四季:自然界的变化,穿衣的变化。
(四)两种重要的知觉
1、空间知觉(2~6)
是视觉、听觉和运动觉联合活动的结果。要有 丰富的表象和掌握空间表示的词汇。 (1)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幼儿辨别 方位空间大致从是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体为中心 过渡。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镜面示范。

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

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时间
很抽象,为了正确感知它,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
21 第 三 章 幼 儿 的 感 知 觉
第三节 幼儿感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一、感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二、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三、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四、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33 第 三 章 幼 儿 的 感 知 觉
第三节 幼儿感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2.持续性延长 幼儿观察持续性的发展与观察目的性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小班幼
儿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到了中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观察时 间逐渐增加。在阿格诺索娃的实验中,3~4岁幼儿观察图片的平均时间 为6分8秒,5岁幼儿有所提高,平均时间为7分6秒,6岁幼儿观察的时间 显著增加,平均时间为12分3秒。另外,幼儿对于喜欢的东西,如活动多 变的、感兴趣的事物,观察的时间就会长些。
16 第 三 章 幼 儿 的 感 知 觉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1.视觉 2)幼儿中期,大多数幼儿已能区分基本色与近似色,如黄色与淡棕
色,能够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3)幼儿晚期,大多数幼儿不仅认识颜色,画图时还能运用各色颜料
调出需要的颜色,而且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 粉红、紫、橙等颜色名称。
第三节 幼儿感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

(超完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超完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 eg:光——注视

巨响——停止吃奶
– 最初的定向性注意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 的,也就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b.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 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多, 而在同样条件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 象。 – 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经出现,对刺激物 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反应
资料: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无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低级、自 窗外的歌声、
发的
霓虹灯
高级、自 学习、听课
觉的
射击
最高级、 自觉性程
度很强
电脑打字 “盲打”, 打毛衣不用

某电子工厂在工人们挑选电子零件的流水线上 把透明无色的零件放置在黑色的背景上,该做 法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为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讲话,老师采取停止讲课的方式? 差异越显著,越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如黑夜中的明灯,霜雪中的红梅,青滩上的白鹤,帐本上 的赤字,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活动的事物,如草丛窜出的野兔,天空扑来的飞鹰; 变化的事物,如忽隐忽现的礁石,忽明忽暗的光线, 忽高忽低的歌声,忽抑忽扬的话语,都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发展
当眼前的事物和已有的表象或事实与期待 之间出现矛盾或较大差距时,婴儿会产生 最大的注意。
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
当儿童听到别人说出某件物体名称时,便把注 意指向这个物体。
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多
2岁以后,儿童在活动中注意的时间逐渐延长; 注意的事物逐渐增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的搜索。 3、在光适度的环境中,面对无形状的情景时,新生儿
会对相当广泛的范围进行扫视,搜索物体的边缘。 4、新生儿一旦发现物体的边缘,就会停止扫视活动,
视觉停留在物体边缘附近,并试图用视觉跨越边缘。 5、当新生儿的视线落在物体边缘附近时,便会去注意
物体的整体轮廓。
二、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二、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注意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一)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 择性的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
(二)注意使儿童的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 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着 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并及 时调整自己的动作,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 的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1、幼儿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限制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
的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概念
• (2)有意注意 • 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
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 【思考】上课期间,什么情况下能引起你的有意注意? 你认为影响你有意注意的因素有什么?
• 有意注意依赖于多种因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 A、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 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 C、合理的活动组织 • D、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 E、良好的意志品质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 刺激物的新异性 • 刺激物的强度 •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 B、人本身的状态 • 需要 • 兴趣 • 知识经验等
• 【案例分析】
看电视换频道的时候,如果有个频道正在直播 《快乐大本营》,有的人看到后不加考虑的换台,有 的人则一看到就目不转睛,为什么?
• ◎注意不仅仅表现在视觉选择上,更多表现在抓取、 吮吸、倾听、操作和运动的选择性上。
• ◎出现了对熟人和陌生人的选择性反应。
• 4、1-3周岁
• (1)注意的发展与“客体永久性” • (2)注意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 • (3)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
• (一)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
•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注意虽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 与3岁之前相比,无意注意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特点 是:
【案例分析】
老师对宝宝们说: “当你垒宝塔的时候,下面要 选最大的积木,对!就是那个最大的,还有没有了, 再找找看!”于是宝宝就找最大的积木搭他的宝塔了。 想一想,老师的这段话有助于幼儿什么注意的产生? 这是什么因素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

(课程代码:12340)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第四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

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一、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无论从比较心理学发生的角度,还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感知觉都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一切比较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

(二)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幼儿期,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二、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

(一)视觉偏好法

视觉偏好法采用一个很简单的测验程序:研究者给婴儿同时呈现至少两种制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种更感兴趣。

视觉偏好实验一个很大的缺点在于,如果婴儿没有表现出对某一个图案有明显的偏好,研究者便无法确认婴儿是不能分辨图案的不同,还是对所有图案都同样感兴趣。

(二)习惯化方法

习惯化方法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它是对婴儿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

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不再对刺激物做出反应的方法。

习惯化的研究提供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是婴儿的认知知觉识别能力;二是婴儿注意的倾向性;三是婴儿对刺激物的再认能力。

(三)诱发电位法

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

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
(4)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人的感受性可以在个体实践和 有意锻炼中获得提高与发展。
(5)联觉:一种感觉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百度文库
(二)知觉 一段音乐,我们觉得它旋律非常动听;一座山,画家觉得非 常适合写生;地质学家觉得它适合开采;旅游学家觉得它适 合游玩。
思考:这里的“觉得”是我们学得的感觉吗?有什么区别?
深入思考下,我们用感觉来认知事物,那每个人的感觉必然 是一定的吗?那认知事物受感受性的制约,感受性变化有什 么规律呢?
3.感受性变化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影响下发生感 受性变化。
(2)感觉的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 性改变现象。
(3)感觉的对比:同意分析器官的各种感觉相互作用而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
思考:针对这一特性,我们该如何提高幼儿距离和深度知觉 能力? 幼儿画出的物体远近大小会不分,可以加以指导。
(3)形状知觉: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思考:针对这一特性,我们该如何提高幼儿形状知觉能力? 多指导幼儿辨认形状,玩形状游戏。
2.时间知觉:人对客观像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 映。
思考:针对这一特性,我们该如何提高幼儿时间知觉能力?
3.细致性增加
小班幼儿观察事物,往往只看到事物表面的、明显的部分, 如小班幼儿能看到位置突出、颜色鲜艳、新鲜有趣的物体, 看不到虽然不显眼、不突出但却代表事物本质的细致的部分。 幼儿到了中大班,在成人的引导下,开始能够观察到事物细 微的、隐蔽的特征,如能够找出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

实践:学前儿童感知觉及观察力发展评价2
以行动学习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幼儿观察 力评定记录表,借助见习实践的机会连续记录小、 中、大某一年龄班某一幼儿在智力游戏、自然角 种植等活动中观察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和深 刻性的的表现,结合幼儿观察力发展相关的理论 知识,分析评定该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状况,并为 其撰写观察力评价报告。
【想一想】
为什么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说“请你 站到靠窗子的一边”而不是说“请 你站到老师的左边”?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1.双眼视觉的发生
因为在我们两眼的不同位置,同一刺激在我们视网膜上 的成像有所区别,协调这些差异就产生双眼视觉。
2.方位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包括对其方向和同主体之间距离的信息认识。
想一想,为什么张老师要以这样的方 式来讲述故事呢?这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哪 些方面有关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知觉 二、感知觉的分类和特性
感觉剥夺实验
赫布和贝克斯顿在
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
的感觉剥夺研究,募
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
为参加实验的人。
观察窗
志愿者每天躺在
床上睡觉,并有每天
20美元的酬劳。他们
当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习惯化:给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刺激(声音或图
片),当刺激物连续呈现若干次以后,婴儿对这 种刺激物不再注意。
通常用注视时间、心率、吮吸频率作习惯化的指 标。
去习惯化: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呈现一个新
的刺激,又能重新引起婴儿的注意。
习惯化范式通常用来研究儿童的感觉辨别 能力。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习 惯 化 范 式 摸 拟 曲 线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4、优先注视范式(视觉偏好)
来自百度文库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5、激发潜能 (通过电极测脑电活动) 6、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 7、设备 录像带、高速计算机等
二、婴儿视觉的发展
基本的视觉技能: 视觉集中 对光的觉察 视敏度 颜色视觉 视觉追踪运动
• 新生儿能觉察移动的灯光。 • 检查新生儿能否觉察到光,可以用瞳孔
反射的方法。
3.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的发展
婴儿视敏度发展之特点: 1、婴儿在出生头半年内视敏度很差;出生 24小时的新生儿的视敏度只有成人的13/100; 2、婴儿视力发展极其迅速,大约6至12个 月时就能达到正常成年人的视敏度的范围 之内(L.B.Cohen etc.,1978)。 3、婴儿生命的头半年是视敏度发的关键期。 4、有研究表明,7岁时视敏度发展展最快, 10岁前仍有明显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深度知觉 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1960,1961)
“视崖”试验。有助于防止跌倒。
2、时间知觉
(1)含义
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应。由于时间 很抽象,要借助于中介物。如天体的运行、人体某些器官的 节律或专门的记时工具。
(2)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应时间----生物钟。
2、颜色视觉发展 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指导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 通过近似色的对比指导幼儿辨色; 使幼儿多接触各种颜色,并经常教育幼儿做精确的辨认。
(二)听觉
1、幼儿听觉的发展
胎儿就能有听觉 新生儿就具有听觉反应 3个月才能寻找声源 3~4个月能对音乐表现出愉快
2、听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在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有规律的幼儿园 生活能帮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如一日常规活动)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今 天、明天、昨天。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 后天。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 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教学中注意: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 器的作用停止后,感 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 间,这种现象就叫后 像。
(二)感觉的变化
1、感觉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肤觉适应:冬季游泳
2、感觉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很 多歌星唱歌时常常配合动作,高音时伸长脖子, 低音时弯下双膝。例如beyond的黄家驹、费 玉清。
(二)一模一样
和宝宝面对面,你一边报“眼睛”、“鼻
子”、“嘴巴”、“耳朵”、“手”、
“脚”……一边触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关部位,
让宝宝模仿着做,比一比谁正确、速度快。开
始时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报,随着宝宝熟练
程度的加强,你可以连续报三个部位,如“眼
睛、鼻子、嘴巴”,让宝宝连续触摸,报的速
度也可逐渐加快。
5
7
3
9
答案:数字分别是9、5、7、3 总和:24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引起原因 例子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需要
刺激物特 点
人的自身 状态
间接兴趣
防空警 报声
看书、 听课
感受神奇,震撼的视觉效果
http://user.qzone.qq.com/872149249/infocenter#!app=202&url=http%3A%2F%2Fsns.qzone.qq.com%2Fcgibin%2Fqzshare%2Fcgi_qzshareget_onedetail%3Fuin%3D872149249%26itemid%3D1347769637%26spaceuin%3D%26 cginame%3Dcgi_qzsharegetmylistbytype%26isfriend%3D0%26from%3Dmy_share
(三)肤觉
幼儿肤觉主要是触觉与痛觉的联合。儿童触觉的感 受性在儿童很小就发展起来了,对软硬、粗细和轻重 等都有辨别。
1、幼儿触觉的发展
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眼耳手协调探索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 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 触觉的表现。
(四)运动觉
运动觉是的发展是以“头部—躯干—四肢”这 一顺序进行的,最后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 1—3岁幼儿逐渐掌握了走、跑、跳、滚攀登等 基本动作形式。4—6岁幼儿的基本动作形式将 会从粗略到精细,发生分化与完善。
P32页
注意的分配能力和转移能力较差
幼儿不善于随着活动任务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
班级 注意坚持时间 课程时间
小班 中班 大班
3-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20分钟 30分钟
(三)注意由具体事物向抽象的事物发展
兔子
(四)幼儿的注意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 —好奇心、情绪好
不需要 直接兴趣 电脑打字 “盲打”
幼儿感知觉发展及观察力的培养
回顾:
什么是感知觉? 新生儿有感知觉吗?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观察 力的发展特点,分析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 作用,具备联系实际进行幼儿教育工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学习难点】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
学生在注意听课吗?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把注意 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及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
二、幼儿的感知、知觉与注意
幼儿的感觉
幼儿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 方面,目前为止,研究比较多的是视觉、听觉、触觉。
(一)视觉
1、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 的能力,正常人的视敏度是1.0。幼儿在4-6个月时就 已经出现两眼协调注视事物,此时的视敏度是0.06, 在6岁时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认知发展 感觉和知觉
感知觉的概述
感 觉
感觉
知觉
视觉:红色、圆 触觉:光滑的、冷 味觉:脆甜的、水分
感觉的结果
一、关于感觉的认识
(一)感觉的含义和种类
1、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声音、味道、温度、软
硬等。
感受器转换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指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对象、背景,二者可互换。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感官时,
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
封闭
知觉整体性的主观轮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
3、感觉代行现象
3、感觉的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二、关于知觉的认识
(一)知觉的含义和种类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知觉按感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 按知觉对象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6岁)
以他人为中心的左右 辨别(7岁)
(2)形状知觉
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 活动。儿童由易到难掌握的几何图形依次是:
幼儿初期
幼儿中晚期
幼儿晚期指导下
(3)距离知觉
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儿童能分辨熟悉的物体和场所的远近,但对广阔 的空间距离,不能正确认识。不懂透视的原理,在绘 画时,不能把实物的距离、位置、大小正确表现出来。
教学中注意:
依据幼儿期儿童视觉敏度发展的特点,在工作中制 作教具和图片时文字图片画的要大些。 教室的采光要 充足,儿童离黑板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要合适。培养幼儿 养成良好的看东西姿势。
2、颜色视觉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 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3个月 即已出现。 新生儿——区别红与白 3个月——区别灰色与彩色 2-3岁——先掌握红黄,再掌握绿蓝, 4岁——能把颜色和名称联系起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什么是注意
(一)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 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 离开其余的对象。
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 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 余的活动被抑制。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呆视着" 2.无关运动的停止 当人集中注意时,常常表现出静止状态。 3.呼吸运动的变化 呼与吸的比例发生变化
例如让孩子比较公共汽车和卡车,先寻找它们相同的地 方,都有车头,车厢,车轮、车窗和车门,再寻找不同的 地方,发现公共汽车的车厢是整体封闭的,功能是载客, 而卡车车厢是封闭与敞开兼有的,既有载客功能,又有载 货功能,此外车头、车尾处的车牌、车灯等各不相同,轮 子内的花纹也有区别。如观察树叶时,先发现树的共同特 征,都是有树杆和树叶组成的,再看各种树的基本形,有 的象伞,有的象塔,有的是圆形的,通过概括表现树的不 同特征。
三、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2)观察的精确性(不够仔细、认真)
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也往往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粗枝大叶,笼统、片 面,他们能看见颜色鲜艳、位置突出、新鲜的、有变化的物体,看不见虽 然能代表事物实质却不显眼、不突出、比较细致的部分,有时甚至发生错
误,如小班幼儿把柿子当成西红柿,分不清蜜蜂和苍蝇、绵羊和山羊。
(1)语音知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 起来的,3个月时就能觉察出快乐与悲伤的声音。幼儿 比较偏爱语速慢、声调高、音调夸张的语言,也就是 “妈妈语”。
(2)音乐知觉
不同乐器,摇篮曲和成人曲辨别,音乐知觉。
(三)肤觉
2、幼儿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幼儿年龄 的增长而增长的,但从记忆方面说,幼儿对疼痛的感 觉和记忆非常深刻。 痛觉产生条件:伤害刺激 痛觉阈限 痛的情绪
幼儿的知觉
1、空间知觉(2~6)
是视觉、听觉和运动觉联合活动的结果。要有丰富 的表象和掌握空间表示的词汇。
(1)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幼儿辨别方位 空间大致从是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体为中心过渡。教 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镜面示范。
上下(3岁)
前后(4岁)
左右(5岁)
都能辨别, 但左右相对性困难
通过图片和故事能帮助儿童掌握时间概念。 四季:自然界的变化,穿衣的变化。
二、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注意的有意性水平比较低
3—6岁儿童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 意注意逐渐发展,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 段,稳定性差,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二)幼儿注意的品质水平不高
注意的广度比较窄 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三、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1、观察力含义
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 有思维积极参与系统的感知能力。
2、观察力发展(从以下几方面)
(1)观察的目的性(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
如,给幼儿观察一盆花,如果老师不提具体要求,孩子们 往往对花盆得出简单印象,画面粗略、笼统。为了明确观 察目的,我与幼儿共同商量观察顺序,可以先看花盆的造 型、质地、花纹、颜色,再看长在上面的花、茎、叶,看 叶子的形状如何、大小区别;花朵的色彩、形状及生长的 位置。幼儿在老师指导下,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观察画中 把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久而久之, 幼儿就会在观察前自己提出目的了。
通过比较观察,培养了孩子辨别、分析、概括的能力, 同时孩子在作画时也能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
三、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3)观察的持续性(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
知觉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 的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种类: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
色恒常性。
(三)错觉
1、大小错觉
2、方向或形状错觉
3、运动错觉
三、感知觉的作用
◆感知觉是认识的基本途径 ◆感知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知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冲动)
感觉器官 (刺激信息)
传出神经冲动 (在感觉中枢
形成感觉)
2、感觉种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其中肤觉还包括温度觉、挤压觉、痛觉、触摸觉等。
(2)内部感觉 运动觉(身体运动状态) 平衡觉(身体位置变化) 机体觉(身体疲劳、饥渴、内脏活动)
3、感觉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
课堂实验:注意的动摇
请注视下图3分钟, 在注视时请不要把它想象 成任何实际物体
四、培养注意力的小游戏
(一)找不同 一幅图片上,有长耳朵动物,比如兔子等,
有短耳朵动物,比如熊猫等,长耳朵和短耳朵 动物各两三种。让幼儿找出长耳朵动物,再找 出短耳朵动物。这个游戏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 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的屋子和没有烟 囱的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