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教案

教案:《回延安》

教材分析:

《回延安》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杨昌济和新娘柳如是重逢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人们逆流而上,顽强地生存和思想的力量,弘扬了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心怀感恩之情,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征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感受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熟练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法。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长征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感受长征精神。

2.培养学生记叙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10分钟)

1.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长征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通过引入课文《回延安》的标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预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二、阅读理解(30分钟)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2.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以检测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记忆。

a.长征途中,杨昌济和新娘在多大地方重逢?

b.为什么杨昌济能够认出新娘来?

c.杨昌济和新娘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d.通过杨昌济和新娘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什么?

三、词汇学习(20分钟)

1.教师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汇,让学生解释其词义,并进行讲解。

2.组织学生进行词语练习,以巩固所学词汇的记忆。

a.同学们,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杨昌济用来形容新娘的词语吗?

b.那么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表达杨昌济内心情感的词语吗?

四、写作练习(30分钟)

回延安的教案

回延安的教案

回延安的教案

教案标题:回延安的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中延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延安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延安时期的政治组织和领导;

3. 延安时期的军事抗战;

4. 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和艺术创作。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延安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延安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包括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的地理位置、时期等;

2. 分析延安时期的政治组织和领导,包括中共中央驻延安、延安整风运动等;

3. 解释延安时期的军事抗战,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

4. 探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和艺术创作,包括文艺座谈会、延安整风文艺工作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延安时期的一个具体事件或人物展开讨论,如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

四、扩展活动(15分钟)

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影片,加深对延安时期的理解;

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进一步扩展他们的知识。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总结延安时期的重要特点和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

1. 延安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延安时期的历史文献、纪录片或影片;

3. 相关书籍或资料。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延安时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2课《回延安》教案

第2课《回延安》教案

第2课回延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是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以引出要说的事物),下句点题。短的只有一节,长的可达数十节。每节的上下两句都押韵,多节可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演唱时,用同一曲调(有时稍加变化)反复演唱。

《回延安》是采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现代诗,其新意在于:(1)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2)多用普通话而少用陕北方言;(3)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

二、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

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等职务。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有名的诗篇。诗集有《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回延安课教案

回延安课教案

回延安课教案

教案标题:回延安课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延安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延安时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教学内容:

1. 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延安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3. 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引入延安时期的话题,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延安时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如红军长征、中共中央迁至

延安等。

2. 讲解延安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如抗日战争时期的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抗战胜利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等。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

1. 分组讨论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学生可以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展开思考。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议和补充。

四、概括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延安时期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影响。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拓展研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观看纪录片等形式深入了解延安时期。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延安时期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学生对延安时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教学资源:

第2课《回延安》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回延安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

同学们好,提到贺敬之这个名字。可能大家觉得非常陌生。可是在半个世纪以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那今天的课,我们就从了解贺敬之开始。

介绍作者: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和剧作家。15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1946年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那么,什么是信天游呢?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其真意,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略同。

环节二、积累字词

1、朗读下列词语,

2、解释下列词语。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件上的内容,加深印象。

环节三、明确核心问题

诗言志,诗歌是用来传情达意的,作者这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这是本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们将通过以下三个问题逐步解决。

1、本首诗共五章,每一章写了什么?

2、五章之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本首诗歌采用信天游的形式有什么特点?

2、《回延安》教案

2、《回延安》教案

2、《回延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有关延安的历史和“信天游”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表现手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感情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真挚炽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源、有关课文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延安”视频,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关于延安: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走近作者:贺敬之,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枣庄市峄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富有

《回延安》公开课教案

《回延安》公开课教案

《回延安》公开课优秀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回延安》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学会鉴赏现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运用比较分析法,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抒发。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理解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教材分析

《回延安》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访问延安时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歌以豪迈激昂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诗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学习现代诗歌的佳作。

2.2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学会鉴赏现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导入新课

播放《回延安》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简介诗人毛泽东同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回延安》,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3 合作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3.4 课堂讲解

教师针对诗歌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抒发。3.5 实践拓展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以延安为题材,运用所学的手法和技巧。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回延安》教案

《回延安》教案

《回延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体会比、兴的方法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领会诗人对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重点难点】

1、信天游的艺术特征(比、兴)。

2、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3、朗读与背诵。

【教学方法】

朗读、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指名)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三、自由读,体会诗歌的感情,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第一部分:激动、跳跃;第二部分:深厚;第三部分:真挚、亲切;第四部分:热情、明快;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四、介绍信天游的知识。

大家都读了两遍,我们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押一韵,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一般一节表达一个意思,也有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这种形式叫做“信天游”,广泛流行于陕北一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

2.回延安 优秀教案

2.回延安  优秀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3.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课文导入】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3.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背景资料: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诗人受到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他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书写这次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回延安》教案

《回延安》教案

《回延安》教案

教案:《回延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回延安》的作者贾平凹以及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2.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并理解作品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2.探究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1.教师介绍贾平凹以及他的作品背景和主题。

a.贾平凹: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生,代表作有《高兴》、《秧歌》等。

b.《回延安》:1996年出版,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以文化大革命

期间的陕西乡村为背景,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对自我意识的思考。

2.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a.第一部分:“经洪村”,讲述了乱世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b.第二部分:“世俗庙”,讲述了乡村庙会上的种种事情,揭示了人

性的欲望和丑恶。

c.第三部分:“白帽村”,讲述了主人公回归故乡的经历,以及对权力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思考。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a.主人公:贾平凹,回到延安思考乡村问题的大学生。

b.丁村长:地方官员,具有一定权力,但也面临着责任和压力。

c.古玉娢:贾平凹的亲戚,想利用他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d.其他各种乡村人物:普通农民、庙会上的人们等。

4.探究小说的主题与意义:

a.社会和人性的批判:小说展现了乱世中人们的贪婪、自私和阴谋心理,对社会进行了批判,呈现了人性阴暗的一面。

b.对权力的思考:小说呈现了权力的腐败和滥用,在探索权力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疑问和思考。

c.对生活的思考: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回归,反思了乡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呼唤人们关注真实的生活和内心的需求。

《回延安》公开课教案

《回延安》公开课教案

《回延安》公开课优秀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回延安》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1.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诗歌的朗读和理解。

诗歌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2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歌中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2 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3.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第四章:教学过程

4.1 导入:通过一些与延安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4.2 新课导入:介绍《回延安》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4.3 诗歌朗读: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情感。

4.4 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4.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作业布置

5.1 让学生回家后,朗读《回延安》诗歌,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2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解释。

第六章:教学评价

6.1 课堂评价

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在分组讨论中,评价学生的合作和分享情况。

6.2 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和写作的部分。

评价学生的选择诗歌朗读和解释的质量。

初中课文《回延安》教案

初中课文《回延安》教案

初中课文《回延安》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 学习并运用诗歌中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对延安的了解,如历史背景、地理特点等。

2. 提问:为什么诗人贺敬之会对延安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课堂讲解(20分钟)

1. 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分析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延安,延安,母亲城”等。

3. 讲解诗歌的结构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延安的眷恋和热爱。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并欣赏其中的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延安或其他地方的深厚感情。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提问: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诗歌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2回延安 教案

2回延安 教案

2回延安

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

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

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回延安 教案

回延安 教案

回延安教案

《回延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欣赏《回延安》这首诗,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意象和语言,感受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描绘。

3. 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

1. 《回延安》的背景和主题介绍。

2. 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3. 朗读训练和讨论学习。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介绍《回延安》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初步阅读:让学生初步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3. 讲解:讲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4. 朗读训练: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情感。

5. 讨论学习:让学生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训练和讨论学习获得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重点:通过朗读训练和讨论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朗读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回延安教案

2.回延安教案

一、一、新课导入

二、〔师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这首民歌就是具有陕西风情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贺敬之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歌——《回延安》。〔板书:回延安〕看看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温暖记忆?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y

ì〕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剧本《白毛女》。他的作品《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都是深有影响、脍炙人口的名篇。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2.写作背景:1940年至1946处,贺敬之一起在延安学习、工作。

1956年,诗人贺敬之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革命圣地延安。重新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亲们,他的心情冲动不已,不禁抚今追昔,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下了这首诗。

3.读准字音:心窝〔wō〕羊羔〔ɡāo〕糜子〔méi〕油馍〔mó〕盏

〔zhǎn〕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诗歌共分为五小节,这五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节:阔别十年重回延安;第节:追忆当年战斗生活;第三小

节:亲人相见话延安;第四小节:喜看延安今繁华;第五小节:颂延安光芒历史。

2.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情感的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

四、细读课文,仔细品味

《2回延安》公开课精品导学案及教案

《2回延安》公开课精品导学案及教案

《2回延安》公开课精品导学案及教案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预习反馈:

1、文学常识填空。

信天游,也叫__________,流行于__________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_________,常用来__________ ,亦可叙事。

贺敬之,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________。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白羊肚.手巾()糜.子()气喘.()

黍.类()油膜.()

整体感知:

3.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4.概括诗歌每个部分的大意。

合作探究

写作特色:

5.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6.体会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修辞手法:

7.分析诗歌第二节比喻修辞运用的与众不同之处。

8.诗歌第四节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具体谈一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回延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成诵,理解诗人在每节诗中运用“信天游”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所表达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领会诗人对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难点

体会信天游的艺术特征(比兴)。

朗读法、启发式。

延安挂图、有关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后,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45年,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1.写作背景

贺敬之语:“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

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2.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短的只有一节。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方法。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与艺术魅力。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这首诗较长,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注意停顿适当,把握好课文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等感情。

2.提问:本诗共五个章节(即部分),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

第一节: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节: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节: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3.提问: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4.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1.本诗是“回延安”,如果把“回”改成“去”“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里,显得无比的亲切,“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去”“到”没有这种效果。

2.诗歌第一节,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运用“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诗歌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共鸣,以上三点,正是《回延安》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重要原因。

3.“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节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

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于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枝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热爱、感激延安的原因。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1.第三节,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2.“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3.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4.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1)“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2)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作者怎能舍得呢?因此,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诗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3)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将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5.这首诗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在诗中是怎样体现的?句与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