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教案

合集下载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回延安》教学设计回延安第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诗人在延安生活过,病成长为革命诗人,延安是他的第二故乡。

诗人对延安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

诗人以满怀的热情回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沿岸的巨变,展望沿岸的未来,表现了诗人思念母亲延安的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革命年代了解不多,教学时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

同时学生也对陕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也比较陌生,所以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和地方方言。

目标确定①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谊。

②朗读味语言,把握“信游”的形式特点和语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朗读味语言,把握“信游”的形式特点和语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扣住题目,设置悬念导入教师活动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过十余年,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诗人兼剧作家贺敬之,为延安写下了一首诗-《回延安)。

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推测他若干年前在延安待过。

当他再次回到延安,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学生活动(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设计意图从革命圣地延安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比读诗歌,初探情感基调教师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

2.抽生选读诗节。

3.听读《回延安》视频朗诵,读准字音,作相应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把握朗诵的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1)字音:糜子(méi) 登时(deng) 油馍(m 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2)节:轻重缓急及传递情感的不同尤其关注省略号的朗读技巧例如:(激动地)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深情地)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人教部编版(河南)八年级语文下册《2 回延安》教案

人教部编版(河南)八年级语文下册《2 回延安》教案

人教部编版(河南)八年级语文下册《2 回延安》教案一. 教材分析《2 回延安》是人教部编版(河南)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毛泽东。

本课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回到延安后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当时延安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传统,感受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

但对于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传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此外,学生可能对毛泽东这位伟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他的文学作品可能接触不多,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感受作品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传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传统。

2.难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传统,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

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

4.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历史背景、革命传统等相关资料。

2.图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延安的风景、革命遗址等。

3.视频: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延安的革命历史纪录片等。

4.作业:设计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回延安

人教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回延安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我计划在课后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改进以下几点:
1.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更多地关注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1.课文朗读与感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在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理解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学习重点词汇、成语和典故:如“断壁残垣”、“破茧成蝶”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与写作特色: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描绘延安的过去与现在,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4.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加强对重点难点的讲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2回延安》,掌握重点词汇、成语和典故,能运用到日常表达与写作中,增强语文学科素养。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与写作特色,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对革命历史的探究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回延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途中是否曾经有过回到故乡的体验?”(举例说明)这种感觉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走进诗人贺敬之的情感世界,探索延安的红色之旅。

第2课《回延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 回延安》教案【教学目标】1.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训练现代诗歌的朗读方法。

3.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4.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5.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导入一(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同学们会想起什么呢?老师会想起那黄土高原,想起那黄土地上的农民,想起那革命圣地——延安。

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情谊。

今天,我们学习《回延安》,一起感受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导入二我看同学们大都爱听歌、唱歌,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不一样的歌曲形式,它就是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一种民歌,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之感。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在1956年写下的这首《回延安》,看看作者是怎样借用“信天游”的表现形式以诗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情感的。

二朗读诗歌,概括内容1.朗读诗歌,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

共五章,结构清晰。

请大家朗读诗歌,概括每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章:回延安,抒写回到延安,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激动之情。

第二章: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话延安,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第四章:看延安,描绘延安新风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第五章: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景,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2.朗读诗歌,归纳诗歌主题。

(朗读要求:一要大声,二要情绪饱满,三要注意不同诗章情感的差别,四要根据课前标记进行朗读训练。

2课回延安2课时教案

2课回延安2课时教案

2课回延安2课时教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回延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2.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 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及时给予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朗读和讨论。

2. 各组分享自己的朗读和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题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前几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 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之处。

第2课《回延安》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倾吐的浓浓亲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浓郁的乡土亲情,培养爱家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力求走进诗人内心世界,体会延安革命精神对作者一代人的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学习体会诗人浓烈的情感,并建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学习基于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创作创新。

三、教学设想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咀嚼文本、涵泳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在本课的教读过程中,我打算对学生进行圈划批注法、以读促解,读中悟情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通过用读读、批批、品品的方法,以批注悟人物,以品读促情感,体会作者感情。

四、教学方法:1.以批注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有指向性地阅读,品读情感。

在交流展示中自然归纳走进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看日新月异的延安城,为后面的品读打好基础。

2.以品读启发思考: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引导品读,努力做到读中有启,以启促读。

使学生结合文本,由粗到精,由此及彼,最终使学生既能体会“红色之都”——延安,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又建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学习基于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创作创新。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在枣园,在杨家岭,在宝塔山,雄伟的古城延安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精神,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奔向太阳一样,奔向他们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贺敬之就是其中的一员。

2 回延安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

2 回延安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

2 回延安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诗歌,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2.体会诗中比兴表现手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并学习运用。

3.让学生了解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重点难点1.学习恰当使用比兴表现手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2,品味诗中运用的大量口语和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词语。

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踏上离别多年的故土,看到那里熟悉的山、水、人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贺敬之于1940年到达革命圣地延安,1945年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

1956年,诗人重回曾经生活、工作、战斗过的圣地延安。

那么,当诗人看到阔别十余年的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他的心情如何?二、朗读课文,了解“信天游”1.朗读课文,要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搂定(lǒu)白羊肚手巾(dǔ)糜子(méi)油馍(mó)脑畔(pàn)气喘(chuǎn)2.介绍“信天游”。

信天游:民歌的一种,属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

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段(节),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句略同。

短的只有一两段,长的可接连数十段。

每段的两句都押韵,多段可以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

多段时,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多用比兴手法。

很多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

三、分组朗读,整体感知1.分组朗读,评比优秀小组。

2.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理清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3.师生共同明确: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回延安教案(精选)

回延安教案(精选)

回延安教案(精选)回延安(教师中心稿)教案篇1第一课时一、导入:二、熟读、演唱,体会诗人流露的真情。

1、自由读、体会诗情,弄懂本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第一部分:跳荡、激烈。

第二部分:深厚。

第三部分:真挚、亲切。

第四部分:热情、明快。

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2、弄懂感情基调基础上齐诵,再次体会。

3、大家都读了两遍,我们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进而介绍“信天游”的知识,并用《信天游》曲调演唱。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山歌性质,流行与陕北一带。

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段(节),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句略同。

短的只有一两段,长的可接连数十段。

每段的两句都押韵,多段可以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

多段时,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有关”信天游”的知识见原第二册教材《回延安》后。

}三、讨论:1、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感情线索:回延安-------澎湃激情兴奋忆延安养育深恩感激聚延安亲人心声喜悦看延安崭新面貌赞颂颂延安伟大贡献热爱3、小结4、作业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本文是怎样来抒发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齐读或抽生朗读。

三,领悟与交流。

1,诗的开头运用祈求的语气。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运用祈求语气,写自己的感情激动到需要压抑的地步,以及拂去挡住视线的灰尘的急切,感受到诗人回延安在将要看到延安身影时的昂扬情绪。

2,善用动作表达情感。

如:A、一“抓”“一贴”。

阔别十载,一朝回归,情难自禁,这发自内心的激昂奔放的感情,化作一系列强劲有力的动作,以潜声的语言酣畅地传达出诗人对延安的深情。

动词“抓”给人一种急切以至于不顾细节的感觉;“贴”紧紧地挨近。

这两个词形象而精练地表现了诗人已抵达延安时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B、一个“搂”字,诗人几处异地,心系延安,写尽怀念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回延安》》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回延安》》教案(含教学反思)

2回延安1.感知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一、导入新课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1946年,诗人离开延安,1956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诗的音乐性,且具有联想丰富,奔放热烈的特点。

目标导学一:品读诗歌,概括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2.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真挚、亲切;第四层:热情、明快;第五层:激越、昂扬。

目标导学二: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情感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教案新人教版

2 回延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的朗诵。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当是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1、【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

那么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提到陕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延安。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收集,说说你说了解到的延安。

看来大家对延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情谊?(多媒体展示)《回延安》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说说作者、背景2、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

通过预习这首诗和自己以前所读的新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体裁角度)学生质疑预设:(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怎样读这首诗?(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感情?(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5—20分钟)1、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走进文本,读中悟情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①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②抽学生读,并以第一小节为例,让学生谈谈为什们这样读?提示方法:理解诗意,读出语气、语速、重音、节奏。

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

介绍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出质疑、学生读课文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

学生动手标注诗的节奏、重音展示学习成果。

由于这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游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回延安》教案学案4篇

《回延安》教案学案4篇

《回延安》教学案教学建议一、结构思路全诗共五节: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二、思想感情诗贵在有激情。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

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

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三、夸张手法的运用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

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

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四、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作品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

所谓“比对,即比喻。

古人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即起兴。

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

如。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回延安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回延安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回延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历史知识。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教材《延安》。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张延安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延安是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小学生,你去延安会有什么感受?Step 2 学习课文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 分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延安的重要景点或事件,例如:延安窑洞、延安整风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展示方式。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景点或事件的特点和意义。

Step 4 思考与表达1. 教师提问:你觉得延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可以用自己的话或者引用课文中的句子。

Step 5 拓展延伸1. 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延安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换短文,进行修改和润色。

3. 学生选择一篇优秀的短文进行朗读。

Step 6 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课《回延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课《回延安》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朗读和讨论,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和文字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了解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作品主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课文结构分析: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需要教师指导。
举例:讲解课文的结构,如起承转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脉络。
(4)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在探讨主题思想时,可能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
举例: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交流不顺畅等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回延安》这篇课文的热情。他们在学习诗歌内容、分析修辞手法以及探讨主题思想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逐步把握课文的主旨,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于一些具体的描写和表达方式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通过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内容理解和修辞手法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课文背景了解和主题思想探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2课回延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2课回延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中表达情感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实践活动的组织: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写作练习的设置较为简单,学生完成起来没有太大难度。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挑战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课堂总结的重要性: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课堂总结环节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课堂总结,并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以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2.修辞手法的讲解:在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我尽量通过具体例句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同学对这些修辞手法仍然感到困惑,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手法。
3.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的教学中,尝试设置更具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讨论话题,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回延安》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诗歌情感的引导:在讲解课文时,我发现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但引导情感表达方面,我意识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以增强他们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2课回延安2课时教案

2课回延安2课时教案

2课回延安2课时教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回延安的经历和感受,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回延安》。

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回延安的经历和背景。

2. 学生齐读课文《回延安》。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精讲细读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每个段落的主题。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齐读课文《回延安》。

二、深入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作者回延安经历和感受的理解。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写一篇关于作者回延安经历和感受的短文。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教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教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教案【精编】一. 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作者回到延安时的所见所感。

本课通过作者对延安的变化和回忆在延安的生活,展现了延安的精神风貌和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诗歌的鉴赏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课篇幅较长,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延安的历史背景和延安精神不太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精神风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延安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2.原因: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延安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资料:延安的历史图片、音频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延安的图片,让学生对延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播放延安时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课文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延安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回延安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成诵,理解诗人在每节诗中运用“信天游”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所表达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领会诗人对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重点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难点体会信天游的艺术特征(比兴)。

朗读法、启发式。

延安挂图、有关多媒体课件。

2课时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这些人离开延安后,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

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45年,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1.写作背景贺敬之语:“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2.关于信天游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

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

短的只有一节。

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方法。

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与艺术魅力。

1.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这首诗较长,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

注意停顿适当,把握好课文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等感情。

2.提问:本诗共五个章节(即部分),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第一节: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节: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节: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3.提问: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4.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1.本诗是“回延安”,如果把“回”改成“去”“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讨论、明确: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里,显得无比的亲切,“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去”“到”没有这种效果。

2.诗歌第一节,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运用“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

(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诗歌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共鸣,以上三点,正是《回延安》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重要原因。

3.“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节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

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于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枝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诗不宜直说。

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热爱、感激延安的原因。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1.第三节,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

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2.“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3.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

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

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

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4.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

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1)“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

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

(2)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

作者怎能舍得呢?因此,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诗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

(3)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

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将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5.这首诗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在诗中是怎样体现的?句与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

比兴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

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

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又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

这两节均以比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②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

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③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6.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在诗中是如何升华的?这是全文的难点之一。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具体到每一节是:第一节,激动、喜悦;第二节,感激、怀念;第三节,真挚、兴奋;第四节,欣喜、豪迈;第五节,热爱、赞美。

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应结合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来理解,这样我们就会领悟到诗人不仅仅是在歌颂延安,同时也是在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另外,本诗所表达的对延安的歌颂也包含着对曾经在延安指挥中国革命的党中央以及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这样的感情,不仅属于作者个人,也体现了广大人民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

同时,作者在本诗中抒发的不仅仅是怀旧之情、颂今之情,更是展望未来的豪情。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1.诗人采取“信天游”民歌的形式歌颂延安,这本身就是对延安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

诗的每一节都由两句构成,按照“信天游”的特点,第一句起兴,有时候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并且通常要押韵。

例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