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国礼仪之争”背景下的士大夫之礼仪观——以夏大常的祭礼观为中心
也在所难免。于是,在罗马教廷、传教士、中国
士大夫以及皇帝之间,围绕祭祖祀孔等礼仪的性
质问题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耶稣会士对中国礼仪采取了包容
和接纳的态度,他们联合一批中国士大夫,对祭
祖、祀孔、木主、生祠等关乎中国礼仪性质的核
心问题进行讨论。而作为耶稣会士聂仲迁神父的
撒等宗教仪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祭祖祀孔并不
是迷信,而是追思死者、崇尚孝道、敦行教化的
仪式性表达。若依托钵修会或多明我会的禁绝祭
祖祀孔的主张,那么 “中国人心,必疑圣教中人
来乱教法矣”。⑨ 因此,夏氏对祭祖祀孔性质的辨
析,是有传教策略层面的考虑。他主张对中国祭
礼加以分辨,“求福之祭当禁矣,追养继孝之祭
助手夏大常,也因阎当在福建挑起的争论而卷入
对中国礼仪的研究之中。与明末以来耶稣会士对
中国礼仪性质的解读思路一样,夏大常也试图通
过论证祭祖祀孔礼仪的非宗教性,从而让中国礼
仪成为天主教的同盟。也就是说,夏氏对祭祖祀
孔非宗教性之论证,有为中国礼仪在天主教话语
体系下的存在寻求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意图。
首先,夏大常力证祭祖祀孔是遵行孝道、倡
潘斌,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题词:中国礼仪之争
夏大常
“中国礼仪之争”对朝鲜社会的影响
“中国礼仪之争”对朝鲜社会的影响
“中国礼仪之争”起始于17世纪的西学东渐时期,是东方儒家思想与西方天主教思想的一次冲突与碰撞。明清之际,耶酥会士为西学东渐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所遵循的“利玛窦规矩”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顺利传播。
利玛窦去世后,耶稣会内部出现了关于中国的天主教徒是否要遵从中国传统礼仪的争论,后来其它几个教派也参与争论,由此引起了康熙皇帝与罗马教皇之间的交涉。随着争论规模的扩大和有关冲突的升级,清廷于18世纪初开始禁止在中国传播天主教。
禁教前后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19世纪中叶。清朝的禁教,在有效抵抗天主教思想入侵、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阻碍了西学东渐,在客观上阻碍和推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和朝鲜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国之间长期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发生在中国的“礼仪之争”,无疑会对朝鲜造成一定的影响。
史实证明,它与朝鲜后世的宗教、科技、思想和社会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朝鲜天主教的传播进程明显受到“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
朝鲜的天主教是砂中国传入的。该国的“燕行使臣”在出使中国时,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有较多的接触,并于1784年自主引入了天主教。
1790年,北京主教汤士选告诫朝鲜教徒,禁止祭祀祖先,此事成为朝鲜“礼仪之争”的导火索。翌年,朝鲜出现了教徒“废祀焚主”的“珍山事件”,随即遭到政府的严厉处置。
此后,朝鲜出现了“斥邪”风潮,统治者对天主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镇压。天主教在朝鲜的传播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受“中国礼仪之争”影响,朝鲜社会对西方科技的吸收,到19世纪初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朝鲜社会吸收西方科技,最初是从中国的汉译西学书开始的,中国是朝鲜吸收西方科技的重要渠道。
消除误解:薄贤士和他的《中国礼仪之争问题的说明》
作者: 魏若望;辛岩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国际汉学
页码: 185-20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印象 康熙皇帝 耶稣会士 文人学士 多明我会 偶像崇拜 国家图书馆 宗座代牧 基督宗教
摘要:<正>在1992年9月初,巴黎国家图书馆推出一个名为"中国印象"的展览。在开展之后不久我所看到的展品的相当大的部分是由著名的敦煌手稿构成的。在展出目录中发现了关于中国—欧洲文化交流的印刷品的整个部分当然使人又惊又喜。在这一部分中的一个精美的翻印品是"红票"(Decret Rouge)或"红色声明"(Red Manifesto)。在1716年10月,康熙皇帝把这种以三种语言印成的文件的许多复印件寄往欧洲,希望得到关于他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一、判断题
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A.对
B.错
正确答案: B
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A.对
B.错
正确答案: A
3. 1842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一支“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敦出发,驶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释:1840年6月
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 A
5. 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许多重要的特权。
A.对
B.错
正确答案: A
6.《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则可以做主。
A.对
B.错
正确答案: B
7. 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A.对
B.错
正确答案: A
8.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之争和思想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之争和思想之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经济文
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思想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派别和学说。在这个时期,礼仪之争和思想之争成为了两个重要的潮流,对于
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礼仪之争
春秋时期以礼为主,礼制是由贵族掌握和管理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制的贵族化趋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许多中下层阶级的
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这种权力机构化的礼制。礼仪之争因此出现了。
在礼仪之争中,孔子和荀子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观点。
孔子认为,礼仪主要是为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服务的,而不
是为了象征权力。他提倡“仁德之道”,认为礼仪应该体现人的道
德和情感,而不是简单的流程和礼节。孔子的思想被认为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荀子则认为,礼仪是为了维持统治权力的,而不是为了人际关
系和道德。他认为,礼仪应该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通过仪式来
表达权力关系和秩序。荀子的思想被认为是封建礼制的代表。
二、思想之争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家们开始对传统的社会制度和传
统的人生观提出质疑,并开始探索新的思想和理论。
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传统文化,它主张以仁爱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并以孔子为代表。而道家则主张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认为单纯的生活比复杂的礼节更为重要。墨家则主张以博爱、公
序良俗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推行无差别的博爱和批判性的辩论。
这些思想之争在学者和知识分子之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但它们却都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
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三、不同思想背后的不同价值观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
导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一直是人们交流和相互尊重的一种方式。然而,中西礼仪之争是指中西文化间的礼仪观念和实践的差异,它体现
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本文将对中西礼仪之
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一、中西礼仪之争的背景和来源
1. 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
中西文化差异是中西礼仪之争产生的基础。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
维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在中西方社会中,对于个人与
集体的关系、对权威和规则的看待、对时间的态度等都存在显著差异。
2. 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
中西礼仪之争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方式上。中西方在表达尊重、友好、敬意等情感时,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和习惯。其中,包括问候礼仪、
餐桌礼仪、礼物交换、接待规范和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二、中西礼仪之争的具体表现
1. 问候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在问候别人时,所使用的方式和用语有所不同。中方常常强调的是简洁、亲切的问候,注重传递友好和亲近的感觉;而西方则更注重传递尊敬和礼貌的语言。中方常说的“你吃了吗?”等问候语,在西方可能会被视为过于亲密的问候。
2. 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在就餐时的礼仪规范有一定差异。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筷子进食,注重筷子、碗等用具的使用方法和顺序;而在西方,使用刀叉、勺等工具,并且有着一套规范的用餐礼仪。
3. 礼物交换的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礼物的交换方式和纪律也有所差异。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双手接受礼物,并在适当的场合回馈礼物;而在西方,礼物的接受方式可能更注重礼貌和谦虚。中国文化中的红包文化在西方是不存在的,他们更注重实用性的礼物。
中国礼仪之争 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礼仪一直被中国人民所重视,被视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古代,中国的礼仪就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礼制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各个方面的规范,如宴飨、祭祀、婚丧嫁娶等。尤其是在周朝,在孔子的倡导下,礼仪更加完善和规范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礼仪体系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争议。一个重要的争议出现在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改变。西方传教士的介入,带来了许多西方礼仪的影响。对于一些传统派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新的礼仪规范被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和抵制。
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如那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革命,礼仪争议也达到了高潮。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礼仪已经过时,需要进行改革和革新;另一方面,一些人则坚守传统,认为传统的礼仪体系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尽管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但中国礼仪争议并没有停止。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人民再次面临着对于传统礼仪的思考和重新定义的问题。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礼仪的争议是一场不可回避的辩论。无论是传统派还是现代派,对于这一话题都有着深思熟虑的见解。在未来,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坚守传统,又能与现代社会和外部文化相融合,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礼仪之争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并且一直持续至今。这一争议远非简单的文化命题,而是一场关乎中国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辩论。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比如中国语言问题。《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两年以后,到了孩子该说话的年龄,法老下令停止给孪生婴儿喂食,他相信饥饿将迫使婴儿开口,说出来的就将是人类最初的语言。结果,观察者向法老报告说,婴儿说出的词汇很像斯科特语中的“面包”。法老大喜,宣布斯科特语就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被试婴孩不幸死去。在《圣经》知识主宰的世界里,寻找初民语言长期以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十六世纪以后的一们艮长的时间里,当欧洲人接触到中文的时候,关于中文起源于什么,是否上帝所造的初民语言,是否具有理性的逻辑语言、哲学语言这些问题曾经是欧洲知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
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
题目:
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选择一项: 对错
答案:对
扩展:
马戛尔尼使华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最后一次依照传统礼仪所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这次访华发生在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当时的英国刚刚发生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急需拓展市场,寻找新的原料产地。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无疑是当时英国最好的选择,于是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来华后,英国使团向中方提出了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等想法。但是最终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此次外交失败。这次外交活动,是东西文明的碰撞,是海洋与大陆,传统与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择。对中国来说,这次外交活动是当时中国融入世界的最好机会,这次外交的失败注定了清政府倒台的结局。这次外交活动告诉我们,要以开放先进的眼光看待问题,故步自封是很难进步的。
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的反思
礼仪之争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是否允许中国天主教徒尤其是指士大夫教徒参加敬孔仪式?是否应允中国教徒参加祭祖仪式?是否可以用中国典籍的“天”、“上帝”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后者实际为译名问题,故礼仪之争的全称当是“中国礼仪与译名之争”。
——宾静《基督教与中国》通过阅读课文,结合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本人觉得礼仪之争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在华传播基督教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坚持原有基督教文化。
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华传播基督教最大贡献者当属利玛窦,他是早期耶稣会在华传教方针的制定人,凭着他对中国文化和礼仪采取了一种基督教人文主义的态度。他像早期对待一觉哲学较亚里士多德一样对待中国人文始祖的思想,并因此荣讯中国士大夫天主教徒敬孔;他深知祭祖是中国人习久不变,牢不可破的礼仪习俗之后,尽量消减其中宗教成分,视之为维系道德伦理的世俗礼仪,而不认为它是宗教礼仪。在他的方针引导下,基督教在华传播出现转机,原本很多人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觉得两种文化是有冲突的,不敢入教,在此之后,很多人加入了基督教。而且利玛窦的传教方针也被当时的中国皇帝康熙认可,并称之为“利玛窦规矩”,在皇族的认可下,基督教在华传播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在利玛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华传播基督教之后,在一番争执之中,基督教的在华传播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坚持他们的原有文化,不做任何改变,直接向华传播。“利玛窦规矩”实行期间,基督教的在华传播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单一个实际问题提升到神学思辨的论域,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反差和距离就会彰显无遗。所以在利玛窦逝世后,他的接班人龙华民都否定利玛窦的一些规矩,改变了一些规矩。接着就是黎玉范神父在罗马教廷传信不像耶稣会“了第一炮”,实际上,正是这一炮开启了“礼仪之争”。1645年9月12日,有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组织的神学专家们据黎玉范的一面之辞,全盘否定了耶稣会对中国礼仪采取的做法,禁止中国教徒参加敬孔等仪式。后来,在卫匡国的申辩下,教廷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允许中国教徒参加敬孔祭祖仪式。再到后来阎当坚持在华传播基督教应遵守基督教的文化传统,不得允许基督教参加敬孔祭祖仪式。正是这些禁令,直接导致了罗马教廷与康熙皇帝之间的重正式大爆发。随后,康熙下令驱逐阎当主教及另外几十名传教士。1715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再次签署谕令《自登基之日》,重申前述禁令,要求彻底结束礼仪之争,派亚历山大主教嘉乐为特使,出使中国,改善与中国朝廷的关系。虽然康熙接见了乐嘉,但没有
从礼仪之争谈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院+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2020年第6期
(总第147期)No. 6 2020(Sum No. 147)
从礼仪之争谈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
赵博阳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200020)
摘要:发生在17"18世纪的礼仪之争是一次中国古代法与天主教教会法之间的法律冲突事件。这一事 件给今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带来启示。应当强化法治意识,牢牢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关系的必要条件。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处理、开展宗教 事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要引导宗教在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此 外,在教规建设方面也应给予重视,在宗教事务管理中发挥法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礼仪之争;法治意识;国家法律;宗教教规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7966(2020)06 -0001 -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 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 与教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
国有国法,教有教规。国法是国家制定的法律体系,用以规范国家事务,保障国家健康发展。改革开放 以来,我们立足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教规,指宗教规章制度,是各宗教用以规 范自身事务一包括各宗教组织,各教信众的思想、行为,等等一的手段。五大宗教都有着重视教规建设 的传统&国法和教规都具有调整人类行为规范的作用,但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两者的 关系,是当前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也是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精神、构建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专题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专题4
摘要:
一、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二、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与形式
四、近现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正文:
一、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1923 年6 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1924 年1 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此次合作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
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这一事件使得清朝政府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并开始尝试进行改革。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与形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的理解。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人物、思想、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四、近现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现代中国是充满矛盾与危机的时代,社会各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给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带来了许多困难与挑战。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在两大历史任务的层面上,即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
礼仪之争中国与基督教的矛盾
礼仪之争——中国与基督教的矛盾
礼仪之争——中国与基督教的矛盾原创煮酒君谈史
05.23 21:25阅读15万+文/煮酒君imgLoading基督教在华
传播的过程十分漫长,今日,基督教在中国已经不再陌生,但是时至今日,在中国基督教仍然有明显的外来感,与佛教和中国的融合不同,基督教的传播之路非常坎坷。即便在今日,基督教与传统中国社会风俗的冲突也很巨大。而这些的源头,源自于一场绵延近乎100年的礼仪之争,这场礼仪之争,几乎葬送了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利玛窦规矩与龙华民、徐光启之争1540年,经教皇保禄三世批准,西班牙军人出
身的罗耀拉依那爵在巴黎创立耶稣会,耶稣会内部如同军队,组织严密,强调绝对效忠,绝对服从。罗耀拉的同学沙勿略前往东方传教,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此后沙勿略希望前往中国,却在广州上川岛意外病逝,同年利玛窦加入耶稣会。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及利玛窦抵达肇庆,
揭开天主教序幕,随后由利玛窦负责传教,利玛窦广结各地士大夫,使得天主教在中国获得了传播,利玛窦选择了一条“汇通儒耶”,以儒补基督教,以便传播的路线,由于这条路
线的正确性,利玛窦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博取了好感。1601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抵达北京,他研习儒家文明,蓄发深衣,穿起士大夫服饰,向中国人介绍地图、天文等西
方科技,与徐光启等学者和东林党有密切接触,利玛窦的努力获得了认可,在北京也创办了一间教堂。天主教主张上帝无形,认为对于物品祭拜是拜物,即崇拜偶像。这是天主教不允许的,但是为了迎合中国人,加之研究了古籍,利玛窦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用中国古籍中的上帝指代天主,并且主张恢复古代先秦儒学不以拜物,崇拜上帝的特征。而中国人对于祭祖,上坟的行为,利玛窦也指出,指出祖先崇拜只是尊敬祖先的世俗仪式;只要不掺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质上并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这不存在信仰问题,只是一种礼仪方式,而允许祭祖。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为耶稣会传教士奉行,称为“利玛窦规矩”。公元1610年,利玛窦去世,死前指定意大利人龙华民接任职务,龙华民引发了“礼仪之争”。而此时龙华民发现,在中国天天主教徒的实际领袖是徐光启,龙华民是耶稣会修士,而徐光启是内阁次辅,作为利玛窦好友,朝廷最重要的学者,科学家,徐光启的地位和威信都高于龙华民数倍,耶稣会内部也对徐光启十分恭敬,龙华民为了确立自己的领导权,主张废除“天”、“上帝”、“天主”、“灵魂”等词,一律采用译音,龙华民没有利玛窦的学术思想丰富,他粗略的认为中国人敬天只是崇拜蓝天。主张废除上帝说。中国学者通过《古籍》中“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一样改上帝为天主。1628年,在华传教士亦曾在江苏嘉定举行会议,讨论敬祖及译名问题。最终认为敬孔祭祖问题应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摘要:礼仪之争是中西方宗教交流史上的大事。其原因包括中西传统间固有的矛盾、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不甚了解和传教士所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冲突。礼仪之争直接导致了康熙帝禁教,也使中西文化交流陷入僵局,它不仅是宗教文化领域的争论,更是中西权利的冲突。我们当以史为鉴,在宗教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关键词:礼仪之争;祭祖;祭孔;康熙禁教
自古以来,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交流中发展的。基督教与中国文明的交流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第一次是唐代景教入华,第二次是元代的耶理可温教,第三次就是在新航路开辟背景下由利玛窦带来的天主教。就在基督教的第三次入华期间,西儒利玛窦死后,中国上演了一场极具影响力的中西礼仪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在中国范围内影响巨大,使天主教的在华传播陷入僵局,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如何适应中国的问题,也是中国的封建政权与西方神权不融洽的结果。
一.何为礼仪之争
明清时期的“礼仪之争”,是西方传教士就如何在中国传教展开的争论。争论主要围绕1.天主教名词的翻译。如基督教中的神“God”能否用中文语境下的“天”或中国古籍中的“上帝”来指代2.中国基督徒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他们能否称孔子为圣。3.教会要不要接受中国的传统祭祀礼仪。如中国的祭祀行为是否是宗教意义上的偶像崇拜,还是只是文化民俗;中国天主教徒能否参加中国传统的祭孔、祭祖仪式;教会要给予中国传统多大限(原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度的宽容。4.是否可以为已死去的非基督徒祖先做弥撒,等等。
礼仪之争的名词解释
礼仪之争的名词解释
礼仪之争是指在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关于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争
议和辩论。礼仪,是一种规范行为准则和社交常规,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有
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礼仪之争则是围绕着这些规范和准则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辩论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的争论。
1. 礼仪之争的历史渊源
礼仪之争在历史上并非新鲜事。早在古代,不同文化中就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
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东方文化所倡导的尊重和谦和,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独立和个人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文明相互影响、交流融合,导致了礼仪观念和实践的多元化。
2. 礼仪之争的现代表现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礼仪之争更加凸显出来。各种传
统和现代礼仪的冲突,社会角色和身份定位的改变,都引发了对礼仪规范的重新思考和争议。例如,有人主张传统礼仪的保存和弘扬,认为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然而也有人认为传统礼仪过于拘束,应该为现代社会所适应和改变。
3. 礼仪之争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礼仪之争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商业领域,企业和个人的职业形
象和礼仪行为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存在差异,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也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因此,如何在不同的商业环境中正确理解和应用礼仪,引起了许多商界人士的争论。
在社交媒体的时代,礼仪之争也呈现出了新的表现形式。人们通过网络和社交
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然而由于线上世界与线下社交的差异,很多人对于网络礼仪
的界定存在分歧。个人隐私、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问题也成为了网络社交礼仪争议的焦点。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自古就以交际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国礼仪之争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的争议,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早在1582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以及利玛窦一同来到了肇庆,从而为近代天主教步入中国拉开了序幕。
于1644年的时候,当时正直清兵入关,那个时候的天主教已经不如中国有62年的时间,并且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在他人的协助下编制一套历法,获得了清朝朝廷的信任,在此之后天主教开始一迅猛的脚步在中国发展。同年的时期,就耶稣会住院就有38所,其中耶稣会士来华的人数也累计到了82人,关于全国的教堂也已经将近156座,教徒约达245000人之多。
一年之后,杨光先发表了一文《辟缪论》,并在文中大力批评传教士汤若望的历法不准。再加上朝廷大臣鳌拜不满汉人以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将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
史称“历狱”。
康熙执政后,将大臣鳌拜打败,重新开始重用外邦人。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在1692年的时候,康熙还曾下过一道容教令,这一密旨则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
中国礼仪之争的原因对于历史上的“中国礼仪之争”,它具体是指在17;18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传教士就对于中国传教方略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争论和文化碰撞,中西双方当时未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中断。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说,“中国礼仪之争”之所以会出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初耶稣会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礼仪之争”这一事件登上历史舞台。
当初作为“中国传教活动的真正奠基人、以及中国传教史上最重要人物”利玛窦就曾以他的渊博知识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了解,加上他充分的耐心与适应性,获得了中国士大夫的信任与赞赏,从而取得了根本成功。但是,后来的一些传教士对待耶稣会并不是善意的。即便是教皇使节曾多次的出使来到中国,处理礼仪之争的矛盾,但全部都以失败结束。直到在1939年的时候,礼仪之争的矛盾愈演愈烈。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毕竟当时传教士传播到中国的一些“科学技术”在根本上并不能满足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需要。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外来文化与我国文化再一次受
到了冲击,礼仪之争的矛盾也就相对的来说更加激烈,日益凸显。
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对于发生在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来说,虽然在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当时中国对于礼仪方面的记录与历来的研究可以说是处于模糊...那么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在这场礼仪之争中,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参杂着文化讨论,修会斗争,教俗争锋,中西较量的一场大混战。另一方面,对于礼仪之争的本质来说,它本身就是围绕中国经典文献为展开的一次大讨论,因此对于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典籍介绍与评价,就注定成为了欧洲人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参照。
关于礼仪之争,它真正影响的并不是中国,而对欧洲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大一些。首先,通过礼仪之争的表现来看,它是塑造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耶稣会士的中国观。而且这些耶稣会士在礼仪之争中还体现着向欧洲传播中国观念的一个作用,并且还成为了外来欧洲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礼仪之争对于中国自己来说,在思想文化史上,中国礼仪之争的欧洲的影响确实要大于他在中国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对于当时中国关于礼仪之争的一些往来信件来看,其中就很少提及到关于礼仪之争的一个记录,甚至没有被中国人进行广泛的评论。
此外通过这场礼仪之争,我们可以看见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不同传统的“人文思想”相交汇,并且给中国的统治阶层一个新鲜的认识。
中国礼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