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的从军行的译文
王昌龄的从军行的译文从军行(其一)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沙海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从军行(其一)》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从军行(其二)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从军行(其二)》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从军行(其三)唐•王昌龄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译文]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从军行(其三)》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从军行(其四)》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从军行(其五)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原文】从军行七首⑴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白话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赏析】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
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
“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
“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王昌龄《从军行》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
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原文《从军行七首》王昌龄(唐)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yu)浑⒃。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试题一:(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答案:(1)不矛盾。
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试题二:(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
《关山月》是乐府曲辞的一种,多写离别。
“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即“关山渡若飞”中的“关山”,古代地名。
B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对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C 第一首诗中的“独坐”两字透露了戍卒的孤独和思绪,而“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则传递了思乡念妻的浓烈情绪。
D 第二首诗末句以绵亘的长城、高悬的秋月为背景,借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渲染了征夫怀念亲人、思恋故乡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1)A(2)第一首诗前三句是叙事,描写环境,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先写景后抒情,第二首诗前三句借音乐声抒情,后一句写景。
先抒情后写景。
(3)这两首诗都抒写了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感情。
扩展:诗赏析从题材看,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这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1、新声:新的歌曲。
2、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3、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鉴赏王昌龄《从军行》第二首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
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
“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
“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
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
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古诗原文及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古诗原文及译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古诗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从军行七首⑴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
⑸新声:新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白话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忧伤之情。
纷杂乐舞与思乡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赏析】其二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一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变换,琵琶又翻出新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情趣、新感受。
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
“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这句“旧”对应上句“新”,成为诗意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
“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从军行七首(其二)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写作背景]王昌龄漫游河南后,就是河北,然后陕西,最后回到长安。
当时是公元724年,王昌龄35岁,漫游历时5年,回长安有一个目的,参加科举。
结果失败。
没找到诗人为这次失败专门写的诗,感觉情绪影响不大,然后继续漫游,这次主要方向是西北边塞。
诗人的黄金时刻来了,这期间的作品名响千古,就是他的著名边塞诗。
[本诗简析]解释题目。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主要写军旅边塞之苦。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关山:指曲子《关山月》,该曲倾诉离情。
古今中外,军人的情感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或方式,所以在唐代边塞诗中,“琵琶”、“羌笛”等反复出现。
这些乐器,谁在演奏?估计有2种情况,一是专门请当地演义人员,二是本地军队中的固有。
“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字序应该是:“起舞琵琶换新声”。
这句的意思是,舞蹈不断在变,而琵琶演奏的曲子也随之而变。
“新”字未必指新创作的曲子,是指曲子的不断变换。
不论怎么换,曲子内容总是相近,总是类似《关山月》这样的离感伤别。
“旧”字表示将士们对这些曲子的熟悉,但仍然不厌。
而且与前句的“新”字反差,读起来有一定语感。
存在的就有合理性,为什么不厌?为什么“总是”?是因为将士们喜欢,为什么喜欢?——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边愁:戍边将士的愁。
人的内心会潜伏多种情结,音乐是开关,不同的曲子对应着不同,在这方面,它很能。
厉害的是总是演奏类似的曲调(听不尽),将士们不但没听厌,而且还产生了结果:撩乱边愁。
“听不尽”是因,“撩乱边愁”是果。
戍边将士,都是血性男儿,听类似《关山月》这样的曲子,必然会有反应,甚至强烈反应,这些反应诗人用“乱”字表现,用得极好。
类似《关山月》们,挑起的自然是离愁,离愁有多种,家乡的,父母的,妻子的,儿女的,兄弟的,朋友的,很多。
这些愁,随着曲子的变换,交错丛生,混在一起,就是“乱”。
从军行七首(其二)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诗鉴赏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
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
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
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
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
“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
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
“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
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
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
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①: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
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
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
《关山月》是乐府曲辞的一种,多写离别。
“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即“关山渡若飞”中的“关山”,古代地名。
B“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对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C第一首诗中的“独坐”两字透露了戍卒的孤独和思绪,而“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则传递了思乡念妻的浓烈情绪。
D第二首诗末句以绵亘的长城、高悬的秋月为背景,借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渲染了征夫怀念亲人、思恋故乡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1)A(2)第一首诗前三句是叙事,描写环境,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先写景后抒情,第二首诗前三句借音乐声抒情,后一句写景。
先抒情后写景。
(3)这两首诗都抒写了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感情。
其一赏析: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从军行七首其二注音版
从军行七首其二注音版 军 行 七 首 · 其 二 c ón g j ūn q īs h ǒu èr(唐táng ) 王 昌 龄 w án g c h ān g l ín g琵 琶 起 舞 换 新 声 ,p íp áq ǐw ǔh u àn x īn s h ēn g总 是 关 山 旧 别 情 。
z ǒn g s h ìg u ān s h ān j i ùb i éq ín g撩 乱 边 愁 听 不 尽 ,l i áo l u àn c h óu t īn g b ù高 高 秋 月 照 长 城 。
g āo g āo q i ūy u èz h ào c h án g c h én g白话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赏析: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古诗文阅读】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古诗文阅读】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红尘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解]①:并无那:无奈,指无法消解思亲之恨。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
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
金闺:古时表示年长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头顶秋月照长城。
注:(1)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隔绝的故乡。
(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都就是边塞诗。
《关山月》就是乐府曲辞的一种,多写下初恋。
“总是关山旧有别情”中的“关山”,即为“关山渡若飞”中的“关山”,古代地名。
b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对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c 第一首诗中的“红尘”两字透漏了戍卒的寂寞和思绪,而“伤别离”的乐府歌曲《关山月》,则传达了思乡念妻的浓郁情绪。
d 第二首诗末句以绵亘的长城、高悬的秋月为背景,借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渲染了征夫怀念亲人、思恋故乡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情”与“景”关系的处置上有何特点?请作详细分析。
(3)这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1)a(2)第一首诗前三句就是故事情节,描绘环境,为第四句抒情搞铺垫,先写景后抒情,第二首诗前三句筹钱音乐声抒情,后一句写景。
先抒情后写景。
(3)这两首诗都抒写了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感情。
其一赏析: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约而富蕴意,读法上很存有特色。
诗人精妙地处置了故事情节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故事情节,描绘环境,使用了层层深入细致、反反复复图形的手法,缔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并作铺垫,注重了抒情句的地位,并使抒情句变得格外警拔有力。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新声:新的歌曲。
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下文的“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2)从写法上看,“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参考答案:(1)①不矛盾。
(1分)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改弹新曲,但内容总是“旧别情”。
(1分)②运用对比写法,更能表现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任何新曲都无法排遣戍边将士内心的思乡之情。
(2分)(如围绕琵琶的异域情调、边关的别离内涵来讲,也可适当给分)(2)①前三句叙事抒情,最后一句写景。
(1分)②以景结情(借景抒情)。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的意境,将将士们浓浓的愁绪与凄清的秋夜月光和荒凉的边塞风光融为一体。
(3分)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阅读及答案(1)此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作为边塞此诗,本此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答:因为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此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二①题目“从军行”中的“行”的意思是指(表示此诗歌体裁,“歌行体”的意思)。
说明这首此诗的体裁是歌行体。
②这首此诗写“夜战”的前军用侧面描写,而写增援的后军则是用(正)面描写。
从此诗中的描写来看,增援的后军出发的时间是在(第二天清晨)。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王昌龄《从军行》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1、原文《从军行七首》王昌龄(唐)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yu)浑⒃。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1、《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起羌笛关山月,并无那金闺万里恨。
2、《从军行·其二》琵琶舞动换新声,总是关山旧有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张公铎回师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日报斩杀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影踪。
8、《塞下曲·其一》凉风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旧。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有,黯黯见到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肢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回去者并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大哭塞云。
12、《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飘将在,不教导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崭新横跨白玉鞍,弱旅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薛仁贵其一:[作者简介]王昌龄,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 ()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来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当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从军行七首原文
从军行七首原文1、《从军行七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七首其二》唐代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七首其三》唐代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唐代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七首其六》唐代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七首其七》唐代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之二古诗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古诗王昌龄从军行之二古诗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唐代: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注释1.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
"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2.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
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
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
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
扩展阅读:第三首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
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这时前方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鉴赏】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
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
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李益《从军北征》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
李益《从军北征》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
李益《从军北征》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赏析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沙漠。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两首诗均以乐曲、月光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两首诗都表达了征戍士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分)。
2.结合两首诗的尾联,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
(4分)答:尾联李诗以细节描写作结,而王诗以景物描写作结,各具匠心(2分)。
李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细节,寓情于细节描写之中。
王诗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到第四句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之景收束,融情入景,把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2分)。
李诗赏析
《从军北征》是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
经诗人剪裁、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从军北征》全诗营造出凄美空灵、完整和谐的艺术意境。
第一句写的是景色,第二句写的是乐声,三、四句写的是心中所感,写的情感。
前二句都是为了三、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全诗色、音、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传递出深沉悲凉的征人思乡情,具有含蕴不尽的抒情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描写的是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王昌龄《从军行其二》,欢迎查看,仅供大家参考。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1、新声:新的歌曲。
2、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3、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译文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鉴赏
王昌龄《从军行》第二首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
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
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
“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
“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
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
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
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
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
“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
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评价
1、《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总是”二字转接得有力。
忽说月妙。
2、《唐诗解》:末句景中含情,更惨。
3、《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奇想层出。
周敬曰:意调酸楚。
4、《唐诗摘钞》:前首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
当观其变调。
5、《增订唐诗摘钞》:首句言琵琶当起舞时换新声也,是缩脉句
法。
下“总是”字,见得非独于琵琶也,故三句云“听不尽”。
听已不堪,况所见又是秋月,其愁为何如乎?末句是进步法。
6、《唐贤三昧集笺注》:有凄绝之音。
7、《唐诗笺注》:跟上首来,故曰“换”,曰“总是关山离别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说。
“缭乱边愁”而结之以“听不尽”三字,下无语可续,言情已到尽头处矣。
“高高秋月照长城”,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诗之最上乘也。
8、《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首第二句已斩绝矣,第三句转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叹其妙。
9、《湘绮楼说诗》:此篇声调高响,明七子皆为之时不厌人意者。
10、《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以“新”、“旧”二字相起,有无限情韵,俗本作“离别”,便索然矣。
11、《唐人绝句精华》:第二首琵琶之新声,亦撩人之怨曲,满腹离绪之人何堪听此,故有第三句。
末句忽接写月,正以见边愁不尽者,对此“高高秋月”但“照长城”,愈觉难堪也。
句似不接,而意实相连,此之谓暗接。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