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发病--本科《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病机
(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概念:阳邪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的病理 状态. 特点: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感受温热阳邪,阴邪化热,五志化火,气滞、 血瘀、食积等化热。 病机:阳邪亢盛,机能亢奋,临床表现出一系列阳热 亢盛之证。 临床表现:阳盛则热:壮热、面红目赤。
热则伤津,阳盛则阴病:口渴尿少。
情志刺激 气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浊邪过胜
(5)气脱 概念:阳气突然大量脱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正不敌邪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
慢性病
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
大出血、汗吐下太过 禁,脉微欲绝
(二)血的失常: 包括血虚、血瘀、血热等病理变化. 1、血虚:血液虚亏,营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 或房室而致复发
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
复 发
复发的诱因
第八章 病 机
病机与病机学概念
❖ 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病因 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 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 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 行康复的病理变化。
正虚邪恋
疾病好转,或痊愈。 邪气被驱除,正气耗伤,见于重病恢复期。 病情加重,病势恶化,甚至死亡。
多见于疾病中期,或慢性病迁延期。 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 经久不愈;或留下后遗症。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
二、伏发
伏发,即伏而后发,指某些病邪传人人体后,不即时发病 而潜伏于内,经一段时间后,或在一定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如破伤风、狂犬病等,均经一段潜伏期后才发病。有些外 感性疾病,也常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如“伏气温病”、 “伏暑”等均属此类
新感与伏气是相对而言的。在温病学上,感受病邪之后, 迅即发病者,为新感或新感温病。新感温病,随感随发, 初起即见风寒表证。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谓之伏 邪,又称之伏气。由伏邪所致之病名为伏气温病。伏气温 病,初起不见表证,而即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若内有伏 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2. 中医学关于发病的基本观点 (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又称病邪,简称邪,与
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 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 素。诸如前述的六淫、疫疠、七情、外伤及痰饮和瘀血等, 邪气与发病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不同类别、不同性质 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可以发生不同疾病,表现出不同发病 特点、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 邪气影响病情和病位 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体质因素与发病 • 个体的体质特征,往往决定其对某些外邪的易感性:不同体质的人所易感受
的致病因素或好发疾病各不相同,而某一特殊体质的人,往往表现为对某种 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或好发某种疾病 • 体质因素决定某些基本的证候类型: 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所能耐受的邪气各不相同。例如,体质的偏阴或偏阳,可 影响机体对寒热的耐受性。阳偏盛者,其耐寒性高,感受一般寒邪不发病, 或稍有不适可自愈,而遇热邪却易病,甚至直犯阳明。阴虚者稍遇热邪即病, 热邪甚则有热中厥阴,出现逆传心包或肢厥风动之变。阴偏盛或阳衰者,其 耐热性较高,而感受寒邪却易发病,甚至直中三阴。 体质因素相同时,病因不同,可表现为相同或相似的证候类型。例如阳热体 质者,感受暑、热邪气而出现热证。若系感受风寒邪气,亦可郁而化热,表 现为热性证候。因而体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_发病
Company Logo
环境与发病
Company Logo
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气候 变化、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等。
环境与发病
Company Logo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患之病
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俗导致地域性的多发病和常见 病
Company Logo
正邪斗争对发病的影响 正邪斗争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退则不病 邪胜正负则发病
Company Logo
正邪斗争决定证候类型——病变部位、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斗争有关。 正盛邪实,多成实证;正虚邪衰,多成虚证;正虚邪盛,多为虚实夹杂。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环境与发病 体质与发病 精神状态与发病
证。
精神状态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
Company Logo
发病类型
感邪即发 徐发 伏而后发 继发 合病与并病 复发
Company Logo
复发
Company Logo
复发的概念 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 发病形式。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旺盛—邪气不易侵害—建康 正气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病机
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形成阴阳两虚。 阳虚症状为主:畏寒肢冷,溲清便溏。
兼有阴虚之象: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五十五页。
(四)阴阳格拒
概念:阴或阳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
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 假寒之证。 包括:阴盛格阳,简称格阳。
概念: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肝气亢逆:头胀头痛,面红易怒。
饮食不节 气逆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痰浊阻滞
肺气上逆:气喘,胸闷。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五十五页。
(3)气陷 概念: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多由脾气 虚转化而来。
清气不升:眩晕,倦怠。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
汗:温,粘,咸。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五十五页。
三、气血失常
概念:是指气与血的亏损不足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互根
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
(一)气的失常: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
1、气虚:即气的虚损不足,指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先天不足
功能障碍:倦怠乏力,气短。
后天失养 气虚 血行不利:瘀血。
久病劳伤
伏而后发
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 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临床常见:①破伤风、狂犬病 ②伏暑、伏气温病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01把病因区分为“外所因”、“内所因”与“不内外因”的医家是(单选)
A.唐·王冰
B.宋·陈无择
C.汉·张仲景
D.晋·陶弘景
E.宋·钱乙
答案与解析:B。本题旨在考查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属于记忆性题目,较简单。宋代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
02六淫邪气形成的原因是(单选)
A.四时不正之气
B.湿雾瘴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答案与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六淫的含义。六淫是不正之气,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0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多选)
A.发病急骤,症状相似
B.与季节气候和居处环境有关
C.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
D.可单独致病或合邪致病
答案与解析:BCD。本题旨在考查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选项A属于疫疠之气致病的特点。
0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单选)
A.季节性
B.地域性
C.相兼性
D.传染性
答案与解析:D。此题旨在考查六淫致病的特点。
05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单选)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
中医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途径,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病由外入:主要是指病邪由外侵袭机体。其侵袭途径则有由皮毛而经络而脏腑,或由口鼻而入及染易等方面。
所谓病邪由皮毛而侵袭机体:即如《素问・调经论・皮部论》所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伤寒病的“六经传变”,即是由表入里,由皮毛而经络入脏腑而发病,并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序进行传变。
所谓病邪由口鼻而入:此即是温热病的发病途径,即如叶天士《温热论》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类,包括了现代临床常见的多种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在内。
所谓“染易”发病:即病邪传染互易于人,说明传染之邪为病,与伤于风寒考试,大网站,收集之邪为病不同,其的区别就是可以相互“染易”,甚至造成流行。“染易”发病,一般可归纳为空气相染、饮食相染及接触相染等途径。
同时,古代医家还认识到能够影响染易的因素,除了疫病病邪致病毒力的强弱、正气的盛衰外,还与气候的反常有关。
2.病由内生:主要是指精神刺激、饮食、房室、劳逸所伤,以及年老体衰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从而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发生失调、紊乱或减退,因而导致病由内生。如《灵枢・口问》说:“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3.外伤致病:主要即是指跌仆、刀枪、虫兽伤等意外损伤,则可使机体皮肉、经络破损,气血亏耗,同样亦可以导致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病机
(3)气陷
概念: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多由脾气
虚转化而来。 清气不升:眩晕,倦怠。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 垂,久泻脱肛。少腹重坠,便意频频。
(4)气闭:气机突然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气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浊邪过胜
(5)气脱 概念:阳气突然大量脱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正不敌邪 慢性病 大出血、汗吐下太过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 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 禁,脉微欲绝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虚感邪则发病 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侯类型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外界 的、机体内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机能失常 2.造成形质损伤 3.改变个体体质特点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寒邪—寒证;阳邪(风、暑、火邪) —实热病证;外感—卫表证候等等。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疫疠—病重;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阳盛格阴 概念:阳热盛极于内,格拒阴气浮越于外的真热假寒性 病理变化。 表现: 阳盛于内—内真热:身大热,口渴。 格阴于外—外假寒:四肢厥冷(不欲衣被),脉伏(沉 数有力)。
(五)阴阳亡失
概念:机体的阴液和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 危的病理状态。 亡阳: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状态。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亡阳: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 脉微欲绝。(四逆、参附等)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第三十二页,课件共有35页
二、复病的特点: 1、基本证候类似初病, 2、随复发次数增加,静止期恢复更
不完全,预后越差,甚至留下后遗 症。 3、大多有诱因。
第三十三页,课件共有35页
(三)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第一页,课件共有35页
三、发病学说的特点:重视内因和 外因在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1、内因是机体自身功能失调,最易 导致外在致病因素的侵袭。
2、外在致病因素的侵入,加重机 体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第二页,课件共有35页
四、发病学说的源流:
(一)《内经》:提出“外内合邪” 即重视内因,即亦不忽视外因在发 病中的作用。
第三十五页,课件共有35页
性疾病的恢复期,若饮食不慎、用药不 当或过度操劳则导致复发。
《素向·热论》曰:“热病稍愈, 食肉则复。”
2、休止与复发交替,如哮喘病,因宿根 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受新邪引动宿 根,即可旧病复发。
第三十四页,课件共有35页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 如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期,不但胆 绞痛,且可因胆道阻塞感染出现 高热、黄疸,经适当治疗,又进 入缓解期。 此外,还有“间发”:是指疾 病呈间断性,或周期性发作。如 痛经、经期头痛、夏季热等。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供中医、中西医、针推、骨伤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前言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按90学时设计,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学、讨论、课间见习、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与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熟悉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3、了解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自学)
【教学要点】
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
共安排6学时。其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占4学时,其他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融入人文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第-^一单元发病
一、发病基本原理
(一)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1)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御能力具体表现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及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等方面。
(2)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所产生的某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疡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等。邪气的侵害作用,主要体现在可导致生理机能失常、可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可导致体质类型的改变等方面。
(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虚感邪而发病;或正虚生“邪”(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三)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与发病关系至为密切,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邪气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无邪则一般不病;病邪影响病情和病位;在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亦能起主导作用。故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四)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般来讲,正胜邪却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并能决定发病的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主要体现于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对发病的影响。
(2)体质与发病:具体表现在决定发病的倾向性、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等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要点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要点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要点一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
要点二体质与发病
要点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细目三发病类型
要点一感邪即发
指感邪后立即发病。感邪即发多见于新感外邪较盛、情志剧变、毒物所伤、外伤和感受邪气等情况。
要点二徐发
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要点三伏发
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多见于外感疾病和某些外伤。
要点四继发
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原发病与新产生的疾病在病理上密切相关。
要点五复发
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要点六合病与并病
合病,是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
并病是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1.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亢盛
C.邪盛正衰
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E.正衰邪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正气不足。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感受邪气后,病邪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过时而发()
A.复发
B.伏发
C.卒发
D.感邪即发
E.徐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伏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其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多见于外感疾病和某些外伤。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发病
15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Company Logo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如:风、火(热)、暑邪→实热证 六淫致病→初为卫表证
寒、湿邪→实寒证
七情内伤→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病情与病位
如:疠气致病→危重 六淫致病→多轻浅
风邪→易袭阳位 湿邪→易袭阴位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食复——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饮食不节可致脾胃 病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和哮喘病复发,饮酒和过食 辛辣之品可致痔疮、淋证复发
劳复——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过劳 可致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复发
30
复发的诱因
Company Logo
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 复发者。
7
发病的基本原理
Company Logo
➢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8
正气的基本概念
Company Logo
正气——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简称为“正”
正气旺盛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脏腑组织功能活动正常 二、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充沛 三、各种机能活动之间和谐有序
Company Logo
35
合病与并病
Company Logo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的基本原理
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新生)能力。所谓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疠气、痰饮、瘀血及食积等。因此,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发病学特别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易侵犯机体,或虽有侵袭,亦不致于发生疾病。此时,人体内部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矛盾运动,其发展变化仍处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即“正能御邪”,故不发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如果人体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不足以抗御邪气,或病邪之毒力过强,则病邪即可乘虚而入侵,使体内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超出其生理活动的范围,从而导致机体脏腑组考试大,网站收集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失调,即“正不胜邪”而发病。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发病学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致病的条件。所谓正气虚弱不外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导致病邪入侵机体,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发生疾病。所以说,疾病的发生,虽然关系到正与邪的两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正气。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中“盖无虚”的“虚”,“其气必虚”的“虚”,都是指正气虚损。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适度的反应属生理范畴 突然、剧烈、持久或是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超过了人体
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疾病发生--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
二、七情内伤的生理病理基础
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心主宰人的情志活动。“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五脏功能失常可出现异常的情志 异常的情志也可以导致五脏功能的失常
多汗
口渴喜饮、舌红少津、气短乏力
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而不 爽
疠气
一、概念
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 邪。
二、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气候因素 环境和饮食 预防隔离工作 社会因素
七情内伤
一、基本概念
1、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 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情志应答反应。
先后。
发病类型
复发
旧病复发(重新发作的疾病,称“复病”) 证候类似初病,但不仅是原病理,是诱因
作用于宿根,再次的病理损害 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常留下后遗症
(未能恢源自文库的机体损害,与主病有因果联 系)
发病类型
复发
引起复发的三大因素
余邪未尽 正虚未复 诱发因素(新感、劳累、饮食不慎、用药不当)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七章 病机
第七章病机
学习要求:
1.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4. 掌握精虚,失精,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5. 了解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6. 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
7. 了解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变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第一节发病基本原理
一、病机
1.定义∶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
2.涉及∶局部症状,系统和全身病机变化各个层次。
(1).揭示各种疾病共同的演变规律∶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
(2).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脏腑病机经络病机内生“五邪”病机
(3).研究某一类疾病的病论:消渴的病机中风病机
(4).研究某一症状产生的机理:水肿的病机
二、发病
1.概念∶指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2.正气∶(1)概念∶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新生)能力
(2)旺盛与否的取决因素∶
1.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的完好无损
2.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来源充沛
3.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及相互间的和谐有序
(3)抗御病邪体现在『1』抵御邪侵『2』祛邪外出『3』修复调节3.邪气∶(1).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外界和人体内产生的具体致病作用的因素
(2).致病邪气对正气的损伤∶
『1』直接造成机体的损害
『2』干扰人体的功能活动
『3』导致人体的抗病愈病及自我调和能力底下
『4』改变个体的体制类型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易感倾向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
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或一个部位
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个部位证候。
复发 邪未尽除
基本条件
正虚 未复 诱发因素 复发
疾病少愈即复发
多见较重的外感 热病如湿温
休止与复发交替
如休息痢,结石
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 期交替
如哮喘,胸痹
基本类型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外界的、 机体内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功能失常 2直接造成形质损伤 3导致机体抗病修复能力下降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因素 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 点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一、机体自身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和损害
正邪相争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抗 病、康复能力
正气对人体的作用: 1. 自我调节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2. 抗邪防病,或感邪后驱邪外出 3. 自我修复
发病类型
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 2.徐发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合病与并病 6.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发病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人体的生命过程,自始至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体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的协调平衡,也维持着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维持着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
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机能失常或心理障碍,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若环境的影响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失常,难以适应环境的剧烈或持久的变化,如剧烈的气候变化蕴生病邪侵人,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等,超越了人体自身的防御和适应调节能力,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疾病的发生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发病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的,机体自身的失调易导致外在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外在致病因素侵人之后,又导致或加重机体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在发病机理方面,《内经》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出自《素问·咳论》,是指外邪合内伤而侵人发病。如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所说:“然必内有所伤,然后外邪得以入之。”《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灵枢·百病始生》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为中医学“外内合邪”的发病学说奠定了基础。《内经》以后,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是对《内经》“外内合邪”发病观的拓展。如《金匮要略》既云“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又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诸病源候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所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强调了邪气的重要性;《温疫论》指出“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又充分说明了人体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在因素。
在发病类型上,《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为后世的“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东汉张机《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病这一概念。元·王履提出了发病的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之轻重和邪留的部位等均有关。他说:“且夫伤于四气,有当时发病者,有过时发病者,有久而后发病者,有过时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何哉?盖由邪气之传变聚散不常,及正气之虚实不等故也。”
发病学说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发病途径、发病类型等。由于中医病因学已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加以讨论,故本章节只讨论发病的基本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类型等内容。
第一节发病原理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即是任何一种邪气作用人体,正气必然与之抗争,以祛除病邪和维护机体的健康。邪气对机体具有感染侵袭、损伤形质、障碍机能等各种致病作用,正气对邪气具有抗御、免疫、修复、调节等作用。如病邪被及时抗御消除,“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得以保持,则不发病,这即是“正能胜邪”。反之,病邪不能及时消除,机体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邪胜正负”,则发病。因此,中医学认为发病原理在于邪正相搏,其主
要内容包括发病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两方面。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发病的机理,在于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
发病的重要条件。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内的运行分布,既有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驱邪、调节、修复等能力。气由精化,并与吸人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故正气的充盛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充沛以及呼吸机能的完好;而精血津液的化生和气体的正常交换,又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有序进行。各脏腑经络之气及营卫之气,都是一身之气的分化,也是正气的分化,而各脏腑经络之气和营卫之气的防御、调节、修复等作用,虽因其构成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也都是正气功能的体现。
正气的概念,源于《内经》。《内经》中多处论及正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夺人正气。”《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遗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有时以“精气”代之,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有时以真气代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悛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元·李杲又将“谷气”作为正气。但真气、谷气都只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之代正气,是强调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重视先、后天之本思想的反映。
为了说明正气对邪气的防御作用,依据“气分阴阳”的观点,正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部分: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阴气抵抗阳邪(如暑邪、火邪、温邪等)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证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阳气抵抗阴邪(如寒邪与湿邪等)的入侵,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传变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阳虚之体,易引致寒邪的侵袭;阴虚之质,易引致热邪的伤害。故清·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说:“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人体的阴气与阳邪或人体的阳气与阴邪之间的相互斗争。
2.正气的防御作用
正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及时驱除病邪而防止发病的作用。正气的防御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抵御外邪的入侵:邪气侵入机体,正气必然会与之抗争。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以入侵,故不发病。或虽邪气已经进入,但正气盛,能及时抑制或消除邪气的致病力,亦不发病。
(2)祛除病邪:邪气侵入后,若正气强盛,可在抗争中祛除病邪。或虽发病,但邪气难以深入,病较轻浅,预后良好。
(3)修复调节能力:对邪气侵人而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精血津液亏耗及生理机能失常,正气有自行调节、修复、补充的作用,可使疾病向愈。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分布到脏腑经络,则为脏腑经络之气。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不息,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的机能,使之正常发挥,并推动和调节全身精血津液的代谢及运行输布,使之畅达而无郁滞,从而防止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以及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的产生。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中医发病学说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起着主导作用。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关键因素。邪气之所以能够侵袭人体而致病,必然是因正气虚弱,故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