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期末必背诗词名篇名总结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解释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解释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自己整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必背古诗文129首(篇)最新

编写人:石庆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必背古诗文129首(篇)一年级(13首)上册1咏鹅唐骆宾王2江南汉乐府3画唐王维4悯农唐李坤5古朗月行唐李白6风唐李峤7春晓唐孟浩然8赠汪伦唐李白下册9静夜思唐李白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11池上唐白居易12小池宋杨万里13画鸡明唐寅二年级(14首)上册14梅花宋王安石1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1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18江雪唐柳宗元19夜宿山寺唐李白20敕勒歌北朝民歌下册21村居清高鼎22咏柳唐贺知章2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2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宋杨万里25绝句唐杜甫26悯农唐李坤27舟夜书所见清査慎行三年级(20首)上册28所见清袁牧29山行唐杜牧30赠刘景文宋苏轼3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32望天门山唐李白3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34望洞庭唐刘禹锡3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36采莲曲唐王昌龄37司马光宋史宋史••司马光传下册38绝句唐杜甫39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40三衢道中宋曾几41忆江南唐白居易42守株待兔韩非子韩非子••五蠹43元日宋王安石44清明唐杜牧4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46滁州西涧唐韦应物47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四年级(23首)上册48浪淘沙唐刘禹锡49鹿柴唐王维50暮江吟唐白居易51题西林壁宋苏轼52雪梅宋卢钺53精卫填海山海经山海经••北山经54嫦娥唐李商隐55出塞唐王昌龄56凉州词唐王翰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58别董大唐高适59王戎不取道旁李世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雅量下册60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6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62清平乐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63竹枝词唐刘禹锡64蜂唐罗隐6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6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67塞下曲唐卢纶68墨梅元王冕69囊萤夜读晋书晋书••车胤传70铁杵成针宋祝穆《方舆胜览《方舆胜览••眉州》1 五年级(28首)首)上册上册7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李白 72乞巧乞巧 唐林杰林杰73示儿示儿 宋陆游陆游74题安临邸题安临邸 宋林升林升75已亥杂诗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龚自珍76少年中国说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梁启超77山居秋暝山居秋暝 唐王维王维78枫桥夜泊枫桥夜泊 唐张继张继79长相思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80渔歌子渔歌子 唐张志和张志和81敏而好学敏而好学 论语论语82读书有三到读书有三到 宋朱熹朱熹 83士人读书士人读书 清曾国藩曾国藩84观书有感观书有感 宋朱熹朱熹85观书有感观书有感 宋朱熹朱熹下册下册86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范成大87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杨万里88村晚村晚 宋雷震雷震89长歌行长歌行 汉乐府汉乐府90鸟鸣涧鸟鸣涧 唐王维王维91凉州词凉州词 唐王之涣王之涣 92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王维 9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陆游94蝉唐虞世南虞世南95寒菊寒菊 宋郑思肖郑思肖 96自相矛盾自相矛盾 韩非子韩非子••难一难一97乡村四月乡村四月 宋翁卷翁卷98杨氏父子杨氏父子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言语言语六年级(31首)首)上册上册99宿建德江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孟浩然10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苏轼101西江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辛弃疾102七律七律 长征长征 毛泽东毛泽东103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孟浩然104春日春日 宋朱熹朱熹105回乡偶书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贺知章106浪淘沙浪淘沙 唐刘禹锡刘禹锡107江南春江南春 唐杜牧杜牧108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王安石109伯牙鼓琴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本味本味110书戴嵩画牛书戴嵩画牛 宋苏轼苏轼下册下册111寒食寒食 唐韩翃韩翃112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113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王建114游子吟游子吟 唐孟郊孟郊115马诗马诗 唐李贺李贺116石灰吟石灰吟 明于谦于谦117竹石竹石 清郑燮郑燮118学弈学弈 列子列子••汤问汤问119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 孟子孟子••告子告子120采薇采薇 诗经诗经••小雅小雅121春夜喜雨春夜喜雨 唐杜甫杜甫122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杜甫123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唐韩愈韩愈124江上渔者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范仲淹125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王安石126游园不值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叶绍翁127卜算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渐东送鲍浩然之渐东宋王观王观128浣溪沙浣溪沙 宋苏轼苏轼129清平乐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黄庭坚1咏鹅咏鹅 唐代:唐代: 骆宾王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部编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文129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文129首一上1咏鹅(唐)XXX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XXX。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XXX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唐)XXX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唐)XXX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风(唐)XXX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下7春晓(唐)XXX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XXX(唐)XXXXXX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
9静夜思(唐)XXX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垂头思田园。
10寻隐者不遇(唐)XXXXXX,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人之初《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作甚。
XXX,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12池上(唐)XXX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小池(宋)XXX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XXX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画鸡(明)XXX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上15梅花(宋)XXX墙角数枝梅,XXX独自开。
XXX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小儿垂钓(唐)XXX蓬头幼稚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17登鹳雀楼(唐)XXX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8望庐山瀑布(唐)XXX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江雪(唐)XXX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XXX。
20夜宿山寺(唐)XXX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1敕勒歌《北朝民歌》XXX,阴山下,天似穹庐,覆盖四野。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的古诗词75首,通过这些经典之作,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对诗词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第一首是《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广阔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感情。
第二首是《登鹳雀楼》。
北宋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是《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豪放的笔触和奔放的情感,展现了他豪迈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第四首是《白日依山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之一,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
第五首是《静夜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寂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第六首是《花间一壶酒》。
唐代诗人杜秋娘通过描绘花开美景和品酒愉悦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首是《登鹳雀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和思乡之情。
第八首是《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对壮丽人生的热爱和不畏艰难的精神,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九首是《白日依山尽》。
唐代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第十首是《春晓》。
唐代诗人孟郊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们的起床活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十一首是《静夜思》。
唐代诗人杜牧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思乡之情。
第十二首是《花间一壶酒》。
唐代诗人杜秋娘以花开美景和品酒欢乐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三首是《登鹳雀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第十四首是《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通过对酒愉悦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五首是《白日依山尽》。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
诗词)
古诗选背: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风》 -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月光曲》 - 宋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古诗填空:
1.《登鹳雀楼》是李白的作品。
2.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表达了向往千里目和登高楼的情感。
3. 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和大自然的活动。
4. 宋祁的《月光曲》以明月和稻花为主题,表达了美好的稻花丰收年。
5.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古诗解题技巧:
1. 多读背诵古诗,熟悉古诗的内容和作者。
2. 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尤其是一些比喻和修辞手法。
3. 根据句意和诗句的上下文来推断答案。
4. 注意排除干扰项,从选项中选择最符合句意的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精选5篇)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篇11剑客齐己〔唐代〕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撼人心魄。
齐己是一位僧人,这首诗写得这样豪壮刚猛,肝胆照人,可见他并未完全心归禅寂,超然物外。
2春雨齐己〔唐代〕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3苦寒行齐己〔唐代〕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跼。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篇21早梅齐己〔唐代〕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颜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
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神;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借物喻己,含蕴深藉,诗人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著自信的节操情怀蕴含景中,又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
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2桃花齐己〔唐代〕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小学必背古诗词182首(带目录及释义)人教(部编版)

小学生必读古1.江南………………………………………………汉乐府〔4〕2.刺勒歌………………………………………北朝民歌〔4〕3.咏鹅…………………………【唐】骆宾王〔4〕4.风…………………………·【唐】李峤〔4〕5.咏柳…………………………【唐】贺知章〔5〕6.凉州词………………………【唐】王之涣〔5〕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5〕8.春晓…………………………【唐】孟浩然〔6〕9.凉州词………………………【唐】王涵〔6〕10.出塞…………………………【唐】王昌龄〔6〕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7〕12.鹿柴…………………………【唐】王维〔7〕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7〕14.九月九日忆东兄弟………【唐】王维〔7〕15.清明………………………【唐】杜牧〔8〕16.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8〕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8〕18.赠汪伦……………………【唐】李白〔8〕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9〕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9〕21.望天门山……………………【唐】李白〔9〕22.别董大………………………【唐】高适〔10〕23.绝句…………………………【唐】杜甫〔10〕24.春夜喜雨…………………【唐】杜甫〔10〕25.绝句…………………………【唐】杜甫〔10〕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11〕27.枫桥夜泊……………………【唐】张继〔11〕28.游子吟……………………【唐】孟郊〔11〕29.江雪…………………………【唐】柳宗元〔11〕30.渔歌子………………………【唐】张志和〔12〕31.塞下曲………………………【唐】卢纶〔12〕32.望洞庭………………………【唐】刘禹锡〔12〕33.浪淘沙……………………【唐】刘禹锡〔13〕34.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35.池上………………………【唐】白居易〔13〕36.忆江南………………………【唐】白居易〔14〕3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14〕38.悯农〔1〕…………………【唐】李绅〔14〕39.悯农〔2〕…………………【唐】李绅〔15〕4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14〕41.山行………………………【唐】杜牧〔15〕42.静夜思………………………【唐】李白〔15〕43.江南春……………………【唐】杜牧〔15〕44.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6〕45.蜂…………………………【唐】罗隐〔16〕46.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16〕47.元日………………………【北宋】王安石〔16〕48.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17〕49.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17〕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17〕51.饮湖上初晴雨后………【北宋】苏轼〔17〕52.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18〕53.题西林壁………………【北宋】苏轼〔18〕5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18〕55.示儿………………………【南宋】陆游〔19〕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19〕57.四时田园杂兴〔1〕………【宋】范成大〔19〕58.四时田园杂兴〔2〕……【宋】范成大〔19〕59.商山早行……………………【唐】温庭筠〔20〕60.晓处净慈寺送林方子…【南宋】杨万里〔20〕61.春日……………………【南宋】朱熹〔20〕62.题临安邸………………【南宋】林升〔21〕63.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20〕64.乡村岁月………………【宋】翁卷〔21〕65.墨梅………………………【元】王冕〔21〕66.观书有感………………【南宋】朱熹〔22〕67.竹石………………………【清】郑燮〔22〕68.所见………………………【清】袁枚〔22〕69.村居…………………………【清】高鼎〔23〕70.已亥杂诗……………………【清】龚自珍〔23〕71.石灰吟…………………【明】于谦〔23〕72.回乡偶书…………………【唐】贺知章〔23〕73.三衢道中………………·【南宋】曾几〔24〕74.滁州西涧…………………【唐】韦应物〔24〕7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24〕76.长歌行…………………………汉乐府〔25〕77.七步诗………………………【魏】曹植〔25〕7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25〕79.参军行……………………【唐】王昌龄〔25〕80.竹里馆……………………【唐】王维〔26〕81.独坐敬亭山…………………【唐】杜甫〔26〕8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26〕83.赠花卿……………………【唐】杜甫〔26〕84.竹枝词………………………【唐】刘禹锡〔27〕85.乌衣巷………………………【唐】刘禹锡〔27〕86.秋夕…………………………【唐】杜牧〔27〕87.梅花………………………【北宋】王安石〔27〕88.小池………………………【南宋】杨万里〔28〕89.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28〕90.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28〕91.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28〕92.少年行〔其一〕…………【唐】王维〔29〕93.山居秋暝……………………【唐】王维〔29〕94.夜宿山寺…………………【唐】李白〔29〕95.月下独酌…………………【唐】李白〔29〕96.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30〕97.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30〕98.过故人庄…………………【唐】孟浩然〔30〕99.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30〕100.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31〕101.观沧海……………………东汉曹操〔32〕10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32〕10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33〕104.西江月…………………南宋·辛弃疾〔33〕10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34〕106.龟虽寿…………………东汉·曹操〔34〕107.画鸡………………………明·唐寅〔35〕108.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35〕10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36〕1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36〕111.泊秦淮……………………唐·杜牧〔37〕112.浣溪沙…………………北宋·晏殊〔37〕1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南宋·杨万里〔38〕114.如梦令…………………宋·李清照〔38〕115.东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38〕116.山中杂诗…………………南朝·吴均〔39〕117.雁门太守行…………………唐·李贺〔39〕118.峨眉山月歌………………唐·李白〔40〕119.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40〕120.逢入京使……………………唐·岑参〔41〕12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41〕122.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41〕123.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42〕124.约客……………………南宋·赵师秀〔42〕125.论诗………………………清·赵翼〔43〕126.望岳……………………………唐·杜甫〔43〕127.春望………………………唐·杜甫〔44〕128.石壕吏………………………唐·杜甫〔44〕129.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45〕130.使至塞上………………………唐·王维〔45〕13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45〕13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46〕133.长歌行………………………汉乐府〔46〕134.夜望………………………隋·王绩〔47〕135.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47〕136.望洞庭赠张丞相………唐·孟浩然〔48〕137.黄鹤楼………………………唐·崔颢〔48〕138.送友人………………………唐·李白〔48〕139.秋词………………………唐·刘禹锡〔49〕140.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49〕141.浣溪沙……………………北宋·苏轼〔50〕1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50〕14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50〕144.赤壁………………………唐·杜牧〔51〕145.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51〕146.水调歌头………………北宋·苏轼〔52〕147.山坡羊潼关心古………元·张养浩〔52〕148.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53〕149.行路难〔其一〕………唐·李白〔53〕15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54〕15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55〕152.醉花阴………………………宋·李清照〔55〕153.赠从弟…………………东汉·刘桢〔56〕15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56〕15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56〕15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57〕15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北宋·王观〔57〕158.别云间………………………明·夏完淳〔58〕159.无题………………………唐·李商隐〔58〕160.相见欢……………………南唐·李煜〔59〕161.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59〕162.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59〕163.望江南…………………唐·温庭筠〔60〕164.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60〕165.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60〕166.武陵春…………………宋·李清照〔61〕16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61〕168.观刈麦…………………唐·白居易〔62〕169.月夜……………………唐·刘方平〔63〕170.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63〕171.破阵子·春景………………北宋·晏殊〔63〕172.浣溪沙…………………北宋·苏轼〔64〕17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64〕174.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65〕17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65〕176.关雎……………………………诗经〔65〕177.蒹葭……………………………诗经〔66〕178.参军行………………………唐·杨炯〔66〕179.羌村三首〔之三〕………唐·杜甫〔67〕180.登楼………………………唐·杜甫〔67〕181.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68〕182.望月有感…………………唐·白居易〔69〕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部编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共114首)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词(共114首)一年级上册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1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9.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0.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下册2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知识总结一、《暮江吟》•题目:《暮江吟》•作者:白居易•朝代:唐•全文内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重点字词解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句子翻译:•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情感、意境及艺术特色:这首诗描绘了从傍晚到夜晚江边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夕阳西下、新月初升、露水晶莹的美妙画面。
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意境清新优美,色彩绚丽。
艺术特色在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露似真珠月似弓”,将露水比作珍珠,将月亮比作弯弓,形象地写出了露水的圆润和月亮的形状,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题西林壁》•题目:《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朝代:宋•全文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重点字词解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句子翻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情感、意境及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的感悟。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语文部编版级必背古诗首 (一)

小学语文部编版级必背古诗首 (一)
小学语文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是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而小学语文
部编版级必背古诗首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经典古诗词,下面就来一
一介绍:
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形象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月亮的赞美,被誉为“千古绝唱”。
二、《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绘了丰富的山川河流、怀抱远大境界的诗句,被称为“千古绝句”。
三、《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描绘了插天秀士——
庐山的瀑布壮观景象,被誉为“壮丽秀丽的诗篇”。
四、《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生动地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富有鲜明的感
情和强烈的感受,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背诵的一首诗。
五、《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所作,描绘了农民生产的辛酸和他们生活的贫困,
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和困苦,尤其适合小学生背诵。
以上是小学语文部编版级必背古诗首,这些诗句既典雅又简明,既深
刻又朗朗上口,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
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引导和鼓励孩子背诵古诗词,帮助他们借助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发扬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一至三年级必背古诗词人教版

一至三年级必背古诗词人教版《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必背古诗词75首

3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银 霜。抬头看天窗外一轮明月,低头思念我远方 的家乡。
《静夜思》
诗人
唐·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银霜。抬头看天窗 外一轮明月,低头思念我远方的家乡。
03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 根据上述内容,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夜宿山寺》唐·李白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THANKS
感谢观看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 教材必背古诗词75 首
2023-10-30
目录
• 一年级上册 • 一年级下册 • 二年级上册 • 二年级下册
01
一年级上册
《咏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
谁知盘中餐
汗滴下土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风》
01
解落三秋叶
02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03
02
一年级下册
《春晓》
诗人
唐•孟浩然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银霜。抬头看天窗外 一轮明月,低头思念我远方的家乡。
部编人教版新语文教材必背135首古诗文(小学初中必背版)

部编人教版新语文教材必背135首古诗文(小学初中必背版)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为同学们奉上义务教育阶段135首必背诗文,收藏起来慢慢背。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杏上。
《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部编文言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

部编文言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中一些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学流派,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1. 《关雎》《诗经》中的《关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2. 《蒹葭》同样是《诗经》中的名篇,这首诗以蒹葭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离骚》(节选)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
4. 《观沧海》曹操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5.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唐代骈文的佳作,以其华丽的辞藻和雄辩的气势著称。
6.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语言简洁而情感真挚。
7. 《春望》杜甫的《春望》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8. 《江雪》柳宗元的《江雪》以雪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
9. 《赤壁》苏轼的《赤壁》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1.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
12.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愁思。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背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归类背诵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归类背诵第一级一、古诗词(童趣诗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成语(数字成语1)一本正经一模一样二话不说二龙戏珠三人成虎三令五申四海为家四书五经五光十色五彩缤纷六神无主六亲不认三、歇后语(数字篇1)1.半斤换八两——谁也不吃亏2. 一团乱麻——扯不清3. 三十六计——走为上4.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5. 五更天赶夜路——越走越亮6. 六月天穿皮袄——不是时候第二级一、古诗词(童趣诗2)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9舟过仁安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0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2清平乐. 村居宋.苏轼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成语(数字成语2)七上八下七嘴八舌八仙过海八面威风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发百中百战百胜千变万化千军万马万众一心万事大吉零七八碎零零星星三、歇后语(数字篇2)7.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8. 八字没一撇——早着哩9.九曲桥上散步——尽走些弯路10.十个铜钱少一个——久闻(九文)11.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1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第三级一.古诗词有花诗113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部编人教小学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部编人教小学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进酒》(节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以上是一些部编人教小学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节选,供学生学习和背诵。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全汇总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104.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05.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10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07.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班固《汉书》 10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董仲舒传》 109.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 110. 绳 曹操 11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龟虽 寿》 11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观沧 海》 诸葛亮 11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 115.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11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117.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寿《三国志》
-5-
86.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楚 ?屈原 87.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涉江》 88.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8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0.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9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杂家 9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93. 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 其深。(秦 ?李斯) 9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齐 ?杜弼《檄梁文》 9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96.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02 汉魏六朝名言 司马迁《史记》 9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98.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9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0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
53. 既来之,则安之。 54. 是可忍,孰不可忍。 5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8.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59. 小不忍,则乱大谋。 《老子》 6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6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 6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6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孙子兵法》 6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7.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战国策》 68. 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69.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孟子》
-2-
3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 言必信,行必果。 3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5. 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8.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 改之。 4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0.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2.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期末必背诗词名篇名总结
先秦名言 《诗经》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9.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尚书》 11. 满招损,谦受益。 12.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周易》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
7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7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亦敬之。 73.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 夫。 74.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7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8.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9.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0. 尽信书,不如无书。 8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83.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庄子》 8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85.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荀子》
-1-
1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礼记》 1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3.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左传》 2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6.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27.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8.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管子》 29.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0.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 计,莫如树人。 《晏子春秋》 3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2.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