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教学大纲(建筑设计基础)

教学大纲(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2-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324051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学时:64 (授课28,习题36)学分: 4适用年级:2010-2011开课学期:1期末考试方式:考试;闭卷;考场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科必修课程。
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绘图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综合表达的能力。
2 学时分配3 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3.1 理论教学内容(一)、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古代建筑发展简史:了解中国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的基本知识,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及其形式,掌握外国古典建筑的柱式基本要求。
2、近现代建筑发展简史:了解近现代建筑的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建筑的四位建筑大师的代表作。
3、掌握字体练习,铅笔线条图,墨线线条图,手绘线条图的绘制技巧,掌握水墨渲染图的绘制技巧和方法,掌握小建筑测绘及模型制作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学时分配和作业练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4学时2、外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4学时3、近现代建筑简史及现代建筑大师简介:4学时4、作业一:字体练习(每星期一张,课余练习)⑴、图框尺寸:210×294⑵、形式:墨线仪器图(仿宋字为徒手)⑶、工具:自制小钢笔1—3支(细—粗)亦可用针管笔。
铅笔、橡皮、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刀片。
⑷、目的:学习并掌握仿宋字的基本笔划,字型要点,类型结构及特殊字型的处理,熟悉黑体字及常用数字及字母写法。
⑸、要求:a、正确掌握仿宋字的基本笔划及字型比例(8:5;5:3;3:2等),字距、行距均匀,字体重心协调。
b、掌握宋体字及一殷数字、字母写法、采用临贴样图的方法,以达到练习字体结构的目的。
c、掌握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
d、严格按照样图布图位置,不得随意改动。
⑹、步骤:a、仿宋字课下练习,在基本掌握要领情况下进行书写。
建筑设计类参考书目及其他

建筑设计类参考书目及其他理论知识类1.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彭一刚主编.《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保罗·拉索.《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邱贤本等译.中国建工出版社4.爱德华·怀特.《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5.弗郎西斯DK程(美)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罗杰·H·克拉克、迈可·波斯著,汤纪敏译.《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一版)7.原口秀昭.《世界20世纪经典住宅设计——空间构成的比较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丁沃沃、张雷、冯金龙.《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包括形式的逻辑、形式的意义、形式的建构共三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9. 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龚锦编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0. 彭一刚.《创意与表现》.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1.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共两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深入及其他:1.国外建筑理论译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成手法》小林克弘《建筑空间论》布鲁诺·赛维《宅形与文化》阿摩斯·拉普卜特……2、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3、张永和.《作文本》4、隈研吾.《负建筑》、《十宅论》5、丹尼斯·李布斯金.《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6、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7、《建筑设计规范》……专业杂志类国内(以下所列杂志为国内主要建筑学专业期刊)1.《世界建筑》(月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以介绍国外建筑信息为主,学术文章为辅,质量比较稳定。
)2.《建筑师》(双月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学术性较强,有一些国内设计师探索性的文章和方案值得关注。
)3.《DOMUS》中文版(一年两期,意大利著名设计杂志的中文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是了解国外最新信息的杂志。
建筑参考资料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1

建筑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建筑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建工出版社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本书的修订第二版在原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拭目以待审美变异。
建筑设计笔记(英)彼得·福西特建工出版社本书针对建筑设计的过程,系统地讨论了核心的设计课程,清楚地提出了大学水平所要求的设计技能。
本书为学生们提供了基础的设计准则和他们得以完成工作的框架,激励他们学会面对设计上的挑战并拿出解决方案。
这本极重要的设计笔记围绕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石--方案设计实践,作者亲自绘制的100多幅草图,激发着学生们的设计思维。
这个最新版本还增加了关于绿色建筑、城市空间类型和虚拟建筑的内容,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德)托马斯史密特建工出版社内容包括:从思考到表达;形式的逻辑;建筑用地的逻辑;结构的逻辑……本书针对建筑学专业年轻学子和年轻建筑师。
建筑——形式、空间、秩序,(美)程大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书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历经三十多年皆畅销不坠,是各个时代的建筑人共同的案头读物,被誉为“建筑专业的圣经”。
许多建筑师、建筑专业师生皆从本书中获得重要启发。
书中每页严谨编排的手绘图文都自成一帧精彩的作品,令人品味再三仍有所得。
全书内容涵盖了建筑理论、历史和设计作品,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建筑百科宝典。
第二版系作者亲自调解章节、增补内容,并将初版的横式编排改为直式,又增加了周全的名词索引,更便于阅读,也适用于当作建筑百科来检索。
建筑设计基础参考文献

设计基础参考文献※<参考书目>建 筑 书 籍建筑理论类♦《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柯布西耶著,陈志华翻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体验》(S·E·拉斯姆森-刘亚芬翻译)知识产权出版社♦《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托马斯-史密斯著,肖毅强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张雷丁沃沃冯金龙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解析建筑》(昂温S.著;伍江,谢建军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安藤忠雄论建筑》(安藤忠雄著,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翻译) 华夏出版社♦《城市景观艺术》(G ?卡伦著,刘杰,周湘津编译)天津大学出版社♦《城市空间》(R?克里尔著,钟山等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弗郎西斯著,邹德侬,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丘里·罗伯特著,周卜颐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历史类♦《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著)三联书店♦《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陈志华著)三联书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背景》(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艺术修养类♦《艺术哲学》(丹纳——傅雷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著,邹德侬翻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筑表达类♦《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著,邱贤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迪特尔·普林茨著,赵巍岩翻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绘画及表现图》(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杂志♦《时代建筑》♦《建筑创作》♦《世界建筑》♦《新建筑》♦《建筑学报》♦《a+u》♦《domus》♦《EL》5※<参考网站>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architecturehttp:// http:// http:// 。
建筑设计基础 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148Z1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64/4
先修课程:制图原理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
1、《建筑初步》(第三版),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一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是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所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并与造型基础、中外建筑史等课程相互穿插。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建筑设计与表现、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构造、建筑规范和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专题设计训练,教授学生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建筑结构选型、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快速设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建筑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初步的建设设计方法。
2、通过课堂互动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建筑基本结构选型和规范知识的前提下,思考其设计运用。
3、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动手设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基地考察:通过实地踏勘和资料查询,对基地本身及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并体验基地条件、环境影响因素、周边社区的优劣等,并以分析图的形式进行表述。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设计基础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

设计基础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第一篇:设计基础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2013年建筑学院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硕士考试范围和参考资料的说明1、建筑史论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主要涉及中外古代和近现代建筑史以及当代世界建筑思潮与建筑设计理论,3小时主要参考书目: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著:《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设计基础(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硕士)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及电气的综合基础知识,3小时。
各项内容在总分中各占一定比重,下面分别介绍:a)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常识。
主要参考书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中国建工出版社b)建筑结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①基本荷载的形式和作用特点②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基本概念③结构体系基本形式及基本特点④基础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⑤竖向结构的基本形式⑥水平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基本特点主要参考书目:《基本概念体系—建筑结构基础》郑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c)建筑材料考试内容主要涉及λ目前在建筑业中常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质、组成和使用方法;λ建筑材料的特点及相关的概念;λ建筑材料的基本应用原理和大致的构造做法。
建筑材料的课程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建筑历史的课程。
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发现和发展造就了不同时代的建筑形式。
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发展了建筑形式。
初步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特点、材料构成、应用原理和基本构造做法。
主要参考书目:给建筑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使用的高等学校教材,如《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d)建筑物理与设备考试内容主要涉及:1.了解建筑热工的基本原理和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原则以及日照、遮阳、自然通风方面的设计;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防潮的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1 》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20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1课程总学时:48 讲课:24 实践:0 习题:24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0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主干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入门课程,其教学模式已形成了一套以绘图基本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严谨和完善的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基础教改的任务是给学生较全面的启蒙,加强学生早期的理性知识教育,缩短他们的认识周期。
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图画得好,字写得好,有较好的作图技巧和环境空间意识,学会通过图纸处理矛盾,运用建筑语汇表达思想。
2.教学目标:1.理论及习题课教学目标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
2、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理论和建筑制图与表现技巧训练两个部分。
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育、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设计入门。
而建筑制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课程设计的作业中。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建筑专业所学内容及建筑师所具备的素质2、了解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深刻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及传承关系;3、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要领,熟练运用工具,综合所学的基本表现技法按要求完成课程作业;(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 采用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2) 以国家标准规范为指定设计参照标准;(3) 为学生提供指定专业制图教室、制图桌、制图工具等;(4) 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231903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cours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时学 分:3适用对象: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专业导论、测绘与制图、设计概论、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I、造型训练。
二、课程简介介绍专业方向,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概述。
通过若干专题向学生讲述建筑材料、建造方式、建筑形态、建筑和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入门知识。
结合具体的训练题目教授具体的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思考等方面的方法。
Introduce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ummarize aspects of learning contents, learning methods, practitioners requirements and so on . Through a number of topics to tell students about build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methods, architectural for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human and some other aspects of entry knowledge. Teaching specific professional skills by combined with specific training topics. Including asking questions, collecting information, discussing thinking and some other aspects of the methods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high level of learning abilit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建筑设计基础》是介绍专业方向,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从业要求等方面的概述的专业基础课。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专著类: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凝固的历史:世界建筑故事》(北京出版社)21、《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注:图文并茂地介绍西方著名建筑,很适合建筑设计初学者。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内容提要】 一、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 二、框架结构体系 三、大跨度结构体系 四、大跨度结构体系
179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
4
0
4
3
空间与结构
10
36
46
教 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11,第一版
参考书:【1】建筑的开始——小型建筑设计课程,傅祎 黄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年 11 月, 第一版
【2】20 世纪的空间设计,矢代真己、田所辰之助、滨崎良实, 中国建筑工业
一、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
二、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
三、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四、从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看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
177
使学生宏观的认识建筑中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分别从功能使用角度、精 神和审美要求角度、物质和技术手段方面、建筑发展趋势方面来认识建筑的形态发展的规 律。 教学难点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Found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课程编码:6344z006
学分:4
总学时:54
说明
【课程简介】《建筑设计基础》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相关基本知识,包括建筑空间理论、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建筑外形与内 部空间的关系、形式美的规律、内部空间的处理、外部体形的处理、群体组合的处理、当 代建筑的审美变异、当代西方建筑赏析。熟悉室内空间的原理、构成和操作三个环节及其 递进过程;掌握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要求学生掌握课程讲解的内容,通过课程训 练达到掌握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的能力与基本素质。 【课程性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建筑空间设 计意识,掌握建筑空间的类别、塑造建筑空间形态的方法、建筑室内空间与建筑外形的关 系与区别、建筑结构、群体组合的处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建筑空间的设计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为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工程学》、《建筑图学与 CAD 制图》、《居住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 手绘表现技法》《施工组织与预算》。 【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建立建筑空间概念意识、掌握建筑空间的塑造与功能的需 求,建筑空间与结构,空间与形态要素设计的能力。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建筑学专业 6学分18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形成坚持基本功训练和强调空间设计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了以建筑空间设计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转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
其核心包括三大模块:建筑认知和表达、从抽象空间到具体建筑、建筑分析和运用。
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建筑艺术表现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基本功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基础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两个部分。
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育、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空间构成基础、材料建构初步、外部环境分析、建筑设计入门。
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多个课程设计的作业中。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具体如下:(1)入学教育:引言(2)建筑概论:第一节:什么是建筑,人们是如何认识建筑的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三节:建筑师与环境第四节:建筑学专业所学内容总述第五节:建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3)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中西方建筑基本知识第二节: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第三节:大师经典作品解读(4)表现技法初步: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制图工具与使用要领(墨线线条练习)第三节:表现技巧(徒手线条、钢笔画、水墨、水彩渲染等)…第四节:构图基本原理第五节:建筑空间构成(模型制作等)第六节:建筑识图(建筑抄绘)第七节:建筑测绘基本知识第八节:色彩基本知识(钢笔淡彩)(5)建筑设计方法入门: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第二节:任务分析和调查研究…第三节: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第四节:设计的深入与推敲第五节:方案表现图三、课程作业及教学要求第一学期1.认识建筑:{建筑概论,对本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介绍和要求2.建筑表达与分析系列:2-1.墨线线条练习:学习建筑制图、掌握制图仪器的使用方法2-2. 建筑抄绘:学习建筑的基本表达语言,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2-3. 轴测图绘制:用墨水绘制建筑的楼层分解轴测图,使用平面斜轴测图(60度-30度)2-4. 制作大师作品的模型:学习建筑图中各部件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2-5. 大师作品分析:从认识大师作品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3.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一:3-1.单一空间的划分与限定:对空间围合、分割、限定等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3-2.多元空间的冲突与组合:选择模型进行多种组合,寻求空间组合的多种可能性3-2.空间构成的分析与表达:通过分析图等,总结与反思空间模型设计的过程、思路与方法4.字体练习和钢笔徒手画(平时练习):仿宋字体与徒手画基本功的训练5.水墨、水彩渲染系列(课堂辅导与课外自学相结合):5-1.调色色轮:学习裱制水彩纸和色彩基本知识,通过色轮训练水彩的调色5-2.水墨渲染:初步掌握水墨的特性和平涂、退晕、“湿操作”等渲染技法5-3.单色练习:通过建筑立面来学习色彩的冷暖、环境光影变化和材质表达5-4.水彩渲染:训练整幅水彩渲染的技法,表现建筑空间和环境特点,要保证整体效果的协调、第二学期6.建筑测绘:学习建筑测绘的方法和实物图纸的对应关系,理解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建筑设计入门参考书目

6.《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城市设计》 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建筑空间部分
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造型部分
1.《建筑:形式.空间.秩序》美 ,弗朗西斯.D.K.钦著,绉德侬 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原理部分
1.《建筑的涵意》 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2.《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赫曼.赫茨伯格著,仲德昆译
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部分
1.《城市意象》凯文.林奇,华夏出版社
2.《外部空间设计》日 , 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式美的原方法入门》黎志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计创造能力开发教程》罗玲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张伶伶 李存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尹青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一、课程单元、章节: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五、课时数:3课时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七、思考、练习题、作业: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九、教学小结、后记: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一)、讲授新课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
学科的形成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1)建筑及其范围(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1)掌握设计的意义(2)明确设计的程序(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二)、学时小结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建筑设计基础书

以下是几本建筑设计基础书籍,供您参考:
1. 《建筑设计基础》(作者:陈华)
2. 《建筑设计原理》(作者:阎宏杰)
3. 《建筑设计教程》(作者:赵富强)
4. 《建筑设计与图形表达》(作者:孙威)
5. 《建筑造型与构造》(作者:童建明)
6. 《建筑规划原理》(作者:李阳)
7. 《建筑设计概论》(作者:陈尧松)
这些书籍涵盖了建筑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造型与构造、建筑规划原理等方面。
同时,这些书籍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程度有所侧重。
建议您根据自身需求和学术水平进行选择。
建筑设计基础.下(3)空间构成

三、图底关系 具有相互间的反转关系
2.3 空间与建筑的关系
何为建筑?
是为满足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 及审美要求,运用掌握的物质技术 手段,按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通 过空间的组织和限定,而创造 出人为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什么是建筑设计的本质?
满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 具有结构稳定性的建筑空间创造,
阿尔巴罗· 西萨 加利西安当代艺术中心 空间与建筑形态保持一致性
空间构成
水平要素限定---凸与凹
上抬空间,表现空间的外向性和重要性 下沉空间,暗示空间的内向性、遮挡与保护性
空间构成
水平要素限定---凸与凹
空间构成
水平要素限定---覆盖
范围由顶面的边缘所限定,空间形式由顶面的形 状、尺寸、高度决定。
空间构成
水平要素限定---覆盖
空间构成
覆盖
削弱围合感 开设洞口产生空间 和视觉的连续性、 方向感 增加空间流动性
空间构成
围合的程度---由限定要素的造型和洞口的形状、
位置决定的
洞口的位置、大小—布置在围护面内 不削弱边缘的界限和空间的围合
空间构成
洞口的位置、大小—开在空间围护面的边缘 削弱转角的界限并增强相邻空间的连续与穿插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
空间的色彩——色彩感情带来空间的感情倾向 空间的方向感——空间形状给人的感觉 空间变化的空间感
从一个空间到另一空间,空间构成因素(大小、高低、方 向、色彩、肌理等)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空间感
空间的品质特征
一系列的空间构成因素形成空间的抽象特质给人心理上的 感受和情感上的反应
空间配置原则:
建筑设计基础
限定元素的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凝固的历史:世界建筑故事》(北京出版社)
21、《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图文并茂地介绍西方著名建筑,很适合建筑设计初学者。
22、《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陈志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3、《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吴焕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4、《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楼庆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5、《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插图珍藏本)》(许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托伯特哈姆林,中国建工出版社)
27、《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建筑理论家彭一刚先生的建筑形态学论著,对建筑设计的各种空间组合细致入微的分析。
杂志类:
1、《时代建筑》杂志
2、《世界建筑》杂志
3、《建筑师》杂志
4、《domus》杂志中文版
5、《a+u》杂志中文版
6、《El Croquis》杂志中文版
7、《GA》台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