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一、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学期计划学期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所授班级情况分析。
包括学校概况和学情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纪律、品德行为、预期知识、兴趣爱好等情况;后进生、优秀生情况及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2.目标要求。
3.教学进度。
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学内容,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课时计划课时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教学程序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对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是: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书●明确单元、课时教学目的,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
●确定重、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2.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分析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中职教学实际,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授课班级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同时又要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发展。
3.提前撰写教案认真按课时备课,必须提前一天写好教案,教案是指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详细地写出来;(1)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及作业布置等。
(2)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
教学重点是指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最本质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反映教材中心的部分。
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
(3)教学资源的处理课本、图册和影像材料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若教科书内容充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主要依据教科书展开课堂教学,否则就要补充其他的教学资源。
(4)教学方法的选定选定教学方法需要注意:●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求。
对于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教学信息传输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对于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则可选择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工作的常规包括:
1.备课: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案、课件和教具。
2.上课: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3.布置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学生的作业,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4.批改作业: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
5.组织课外活动:安排并参与学生的校内外课外活动,如班级会议、文艺演出、实地考察等,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6.家访和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7.参与教研活动:参加教研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8.记录学生表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和行为表现,为学生的评价和升学指导提供依据。
9.参与校内管理:按照学校的规定和安排,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如班级管理、教室管理等。
10.自我反思和专业学习: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三中教学常规

三中教学常规:1. 进校门: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按照学校规定进校门,并遵守校门口的安全规定,包括携带学生证件、佩戴校徽等。
2. 早读:每天早晨,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进行早读,早读时间一般为15分钟,所有学生要保持安静,认真听读。
3. 上课:上课时间按照课表进行,教室由班主任或者值日生提前打扫和整理。
上课期间,学生需保持课堂秩序,不得开小差、讲话、乱动。
4. 课间休息:每节课后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可以到操场、教学楼或者阶梯散步,但不得在走廊、教室里活动。
同时,学生需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5. 上下楼梯:学生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不得奔跑、推搡,尽量单列,让人先后通过,并且要扶好栏杆。
6. 课间用餐:学生用餐时间一般在午休时间,食堂提供午餐,学生按班级在指定区域就餐。
食堂内要保持整洁,学生要有公德心,不闹事、不浪费食物。
7. 午休:学生午休时间为1小时,可以在宿舍或者指定区域休息。
学生需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者打闹。
8. 督导:学校配备督导人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督导,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个人卫生等。
督导人员会定期向班主任和家长汇报学生的表现。
9. 放学:放学时间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学生要按照指定的出口离校,并保持队形,不得拥挤和乱闯。
家长要按时接送学生,不得迟到或者提前。
10. 安全:学校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防火、防盗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增强安全意识。
以上就是三中教学常规的一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同时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希望学生、教师和家长能够共同遵守和维护这些规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5篇]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e447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1.png)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5篇]第一篇: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教师教学工作常规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是全学期的教学依据,开学时,教师首先制定个人计划,一式两份,一份附教案前,一份交教务处。
学期教学计划须具备下列内容:1.学计划应有学情分析,对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测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态度,“双基”能力,个性差异,诸方面进行分析。
2.安排教学进度,列出教学内容。
3.教学大纲,提出学期教学目的及任务。
4.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其措施。
5.教学,安排主要校外或课外活动。
6.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7.学科特点,安排政治思想教育内容。
8.些比较重要的实验仪器、药品、教具等列出准备、改进或制作目录。
二、认真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不备课不能上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三备:(1)备教材。
结合大纲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对教材的体系,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因素要认真挖掘,做到有的放矢。
(2)备学生。
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备教法。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倡使用电化教育手段,发展多媒体教学。
2、备课小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四统一”:四定:(1)定时间。
每周要有固定时间集体备课。
(2)定地点。
每周必须在固定的地点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办公室)。
(3)定内容。
研究教学目的,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疑点,落实“双基”培养能力的内容。
(4)定中心发言人。
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先发言,然后展开充分讨论。
四统一(同年级):(1)统一教学目的要求。
(2)统一教学重点、难点。
(3)统一双基训练。
(4)统一教学进度。
3、写好教案。
教案要求具体、简洁、适用,既不繁琐,又不马虎。
做到:(1)教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2)教案中既要体现教法,学法指导等设计,又要体现三为主要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激励自学,突出重点,排疑解难。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和实施的教学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学常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1. 上课准备上课准备是教学常规的基础。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具,确保教学资源的充分准备。
同时,教师还需要熟悉所要讲授的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和逻辑关系,以便在课堂上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讲解。
2.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学常规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方案,包括布置座位、建立纪律和规则、设定教室秩序等。
教师还需要确保课堂秩序的维护,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打扰他人、守时到课等。
通过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为教学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积极的学习环境。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常规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师还需要掌握不同的教学技巧,如提问技巧、引导技巧、激励技巧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
4.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交流思想,通过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观察评价、测验评价、作品评价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需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思考和总结来巩固和扩充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中小学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学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2.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具、多媒体资源等。
3. 教学引入:通过提问、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知识。
4. 知识讲解:根据教学目标,对新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注重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强
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6.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 检查评价:通过测试、考试、小组活动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
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8.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9. 作业布置:合理安排作业内容,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
10.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教学常规细则(二篇)

中学教学常规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上课规则:- 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入教室需保持安静,不携带手机、电子设备进入课堂;- 所有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指导,不大声喧哗、闲聊;- 不随意离开课堂,只能在合理和紧急的情况下请假;2. 课堂纪律:- 尊重老师和同学,互相礼貌和善待;- 不打扰其他学生的学习,不出言不逊、互相讽刺和欺凌;- 遵守良好的课堂秩序,不吃零食、喝饮料等行为;- 遵守课堂规则,如不随意回答问题、举手发言等;3. 课外活动:-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志愿服务等;- 参加校内外竞赛、比赛和社团活动;- 遵守活动规定,尊重活动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 遵循学校对外出参与活动的规定;4.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按时上交;- 提前预习和复习,掌握重点知识点;- 自觉整理好课堂笔记,备考和回顾时方便查阅;- 辅导班、学习小组等学习辅助活动的参与;5. 考试和评价:- 参加各类考试,在规定时间和规范的环境下进行;- 尊重考试规则,不作弊和传授作弊手段;- 接受评价和批评,对学习成绩作出适当反思;- 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评比和表彰活动;以上是中学教学常规细则的一些方面,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要求可能会有些差异,但总的原则是维护课堂和学校的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中学教学常规细则(二)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业务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力求短时高效,特修订并重申教学常规细则20条。
一、备课1.坚持集体备课,备课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活动时组内教师要各抒己见,有初稿、修改意见和修改稿,教导处每月抽查一次。
2.备课内容坚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三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做到“五说”(以详细说课的形式,说课堂重点,说难点,说学生的能力发展点,说教学程序,说教法与学法。
3.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列入教学目标,备课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智状态、学习过程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XXXX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细则教学常规主要包括行为常规和教学常规两部分,其中行为常规主要包括教师日常工作的各项行为准则;教学常规主要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反思、听评课六项内容,具体标准如下:一、行为常规(10分)(一)评估要求: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课程表上课,坚持调课审批制度。
2、认真上好课,备好课。
课前做好准备,坚持小预备候课制度,小预备铃响后立即到教室门口或操场候课。
3、严禁酒后入校、校内严禁抽烟,上课时,不准空堂、遛堂、拖堂,不准坐讲,课期间抽烟、接打电话或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4、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认真,规范,使用正楷字展示教学内容。
5、不准在办公室内大声喧哗,认真按要求批改作业,搞好课外辅导。
6、负责好自己分工的卫生区,积极做好值日,做到办公室内清洁、卫生,办公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
8、要各尽所能,做好有关校务工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
(二)评估细则:以上要求,如有违反,每次扣『5分;酒后上课或校内吸烟,记O分,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行为常规检查实行连续扣分,扣完为止。
二、教学常规(140分)教学常规主要包括备课(30分)、课堂教学(50分)、作业(30分)、辅导(10分)、教学反思(10分)、听评课(10分)六项内容,具体要求如下:(一)备课:(30分)1、评估要求:备课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部分内容。
根据《临沂市小学教学工作评估办法》,教师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通过研讨、批注,将集体智慧的结晶落实到个人的备课中;集体备课采取分工负责、定期交流、资源共享、个性实施的方式进行。
备课要认真、充分,形式灵活,实效性强,有个性特色。
(1)集体备课(io分):单元备课,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备课组,科学、品生(道德与法治)、音体美信息可打破年级,以学科为备课组。
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备课,有年级组长具体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教学常规管理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课堂秩序的维护、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等方面。
通过良好的常规管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以下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66条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
一、课前准备1.提前备课,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检查教学材料、课件等教学资源,确保可靠、齐全。
3.设置好课堂布置,保证教学环境整洁、安全。
二、课堂秩序4.提前到达教室,准备好教学设备,确保课堂准时开始。
5.课堂上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或交头接耳。
6.严格禁止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打闹。
三、学生卫生7.要求学生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携带垃圾进入教室。
8.指导学生合理使用教室设施,保持教室整洁。
四、学生出勤9.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况。
10.对于频繁迟到、旷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五、课堂教学11.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避免课堂浪费。
六、课堂纪律13.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私自离开课堂。
14.学生要遵守课堂秩序,不得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或打扰教学。
七、教学评价15.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课业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16.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客观,避免带有个人偏见。
八、学生作业17.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18.对于作业不合格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辅导和补救。
九、课后清扫19.要求学生在课后主动清理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20.对学生的清扫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或批评。
十、教学态度21.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要友善、耐心。
22.对学生的提问要及时给予回答,并鼓励学生提问。
十一、作业批改23.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24.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认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十二、学生奖惩25.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奖励和鼓励。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教学常规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它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的形成。
下面将针对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介绍。
1. 上课准备: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教材的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以及上课内容的准备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确保上课内容的顺利进行。
2. 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学常规的基础,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在课堂上严格执行。
这包括课堂纪律的规定,课堂秩序的维护,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能够保持课堂的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合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5. 评价与反馈:评价是教学常规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与确定的过程。
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 备课总结: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
通过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反馈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备课总结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提高和进一步的教学改进。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教学常规内容,教师能够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内容,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目标的需要。
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

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
1. 备课呀,就像大厨准备食材一样重要!老师不精心备课,怎么能给学生做出美味的知识大餐呢?比如说张老师在备课时,那可是查阅了好多资料,把知识点一条一条梳理清楚,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啊!
2. 授课方式可是关键呢!难道不是吗?如果老师只是干巴巴地讲,学生能爱听吗?就像李老师,他总是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讲解知识,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听他的课!
3. 作业布置得合理不合理也太重要啦!布置多了学生压力山大,布置少了又起不到巩固的作用。
像王老师,每次布置作业都精心挑选,让学生既能巩固知识又不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4. 批改作业可不是随随便便打个勾叉就行啦!那得认真看,仔细批,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呀。
陈老师批改作业那叫一个认真,每个错误都给学生标注得清清楚楚的,学生一看就懂!
5. 辅导学生就像给小树苗施肥呀!要及时,要恰到好处。
赵老师经常在课后给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帮助他们一点点进步!
6. 考试可不能仅仅是为了打分呀!而是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呀,对不对?比如刘老师通过考试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
7. 评价学生就得全面呀!不能只看成绩,还得看态度、看努力程度呢。
就像孙老师评价学生时总是综合考虑,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8. 教学反思那简直是老师进步的法宝呀!不反思怎么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呢?周老师就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越来越好呀!
9. 与家长的沟通也不能少呀!就像搭桥梁一样,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结论:教学常规的这些主要内容真的都太重要啦,每一项都得认真做好,才能真正教好学生呀!。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四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上课纪律管理: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上课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离开座位或干扰他人。
教师要按时开始上课,保证课堂秩序,严禁迟到或早退。
2. 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要遵守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认真听讲,不得打闹或私自交谈。
教师应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及时批评和奖励学生的表现。
3. 作业管理:学生应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及时交给教师。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
4. 器材和设施管理:学生要爱护学校的设施和器材,不得损坏或乱用。
教师要积极维护和管理教学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
5. 学生行为管理: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尊重师长和同学,互相帮助和尊重。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6. 考勤管理:学生要按时到校,缺勤或迟到要请假并经过教师同意。
教师要及时记录考勤情况,并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体的实施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制定和执行。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导处。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中学教学常规塘新中学教学常规

中学教学常规塘新中学教学常规
中学教学常规是指在中学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和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学
教学常规:
1. 开始课堂:老师应该按时进入教室,并在课堂开始之前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如打
开电脑、准备教学材料等。
2. 课堂纪律:学生应该遵守课堂纪律,如不随意交头接耳、不迟到早退、不吃零食等。
3. 教学目标:老师应该在每节课开始时明确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目标。
4. 课堂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如回答问题、提问、讨论等。
5. 反馈和评估:老师应定期给学生提供反馈和评估,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和能力。
6.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如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来
辅助教学。
7. 不同教学方法: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等。
8. 课后作业:老师应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和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9. 课程复习:老师应定期进行课程复习,以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10.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老师应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如考试、测验、作业等,以帮助学生检查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学教学常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规范和方法,教师应根据
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常规工作主要内容

教师常规工作主要内容
教师常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备课: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
案和教具,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2.上课:教师需要遵循课程计划,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批改作业:教师需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
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辅导学生: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
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5.评估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发现学生
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6.参加会议:教师需要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会议,了解教育政策、教学要
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7.参与教研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
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8.组织课外活动:教师需要组织课外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等,丰富学生的课
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9.与家长沟通: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和行
为表现等,为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之,教师的常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
教学工作常规

教学工作常规
1.准时到岗:教师应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请假事先向学校或领导汇报。
2. 讲课准备:教师应提前备课,做好教案、教材和教学工具的准备。
3. 讲课规范:教师应按时上课,讲课内容要与教学大纲一致,讲解要清晰、简洁、易懂。
4. 课堂管理:教师应严格控制课堂纪律,保持课堂秩序,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制止并记录。
5. 课后作业:教师应对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确保学生消化教学内容,同时要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
6. 学生评价: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及家长沟通。
7. 课程改进: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以上是教学工作常规的一些内容,教师应牢记这些规定和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 1 -。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教学常规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有效进行教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教学常规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一、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方面。
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则,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表现,确保课堂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教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和品德教育起到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规,不得有侮辱、歧视学生的行为,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教学规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三、教学环境创设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教室的布置要符合教学需要,教学器材要妥善保管,教学设施要维护良好。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四、教学规划教学规划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步骤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
六、课后作业和复习课后作业和复习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合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教学常规

学校教学常规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包括学校日常管理、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关系等方面的规定。
学校教学常规的存在和实施,对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学校秩序、培养良好学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学校教学常规。
一、学校日常管理1. 上学时间:学校通常会设定一个上学时间,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校。
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适应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旷课、迟到早退:学生在上学期间要遵守学校的规定,不得旷课、迟到或早退。
学校会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频繁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可能会进行相应的处理。
3. 课间作息:学校一般会安排规定的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休息、上厕所等。
但是学生不得随意离开教室或进行娱乐活动。
4. 校规校纪:学校会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规定学生在校内的行为规范。
学生需要遵守校规校纪,不得有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
二、课堂教学1. 课前准备: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前,一般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计划。
学生在上课前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以便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内容。
2. 准时上课:学生应该准时上课,不得迟到。
教师也应该按时上课,不得延误授课时间。
3. 注意听讲:学生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不得进行其他无关的活动,如玩手机、看书等。
4. 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不得提问无关的问题,不得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
5. 作业完成:学生需要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教师也应该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反馈。
三、教师学生关系1. 尊重学生权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益,不得歧视、侮辱学生。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立德树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 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教学常规(优秀范文5篇)

教学常规(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教学常规一、备课制度1、授课教师上课前必须按课标要求认真备课,严禁无教案上课。
2、备课前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按本期的教学内容写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3、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期教材分析、本期教学目标、为达到目标准备采取的措施以及课时进度计划等内容。
4、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5、一篇教案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组织教学、新课教学、课堂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后记等内容。
6、每位任课教师必须保证一周以上的储备课时。
7、初中部全期语、数、外不少于50课时;物理、化学不少于35课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按教材一小节一备;中小学体育15课时;音乐、美术、信息、劳技、健安10课时,新课结束应有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8、可采用电子备课,网上下载教案必须经修改后方可使用。
9、学校实行周前备课检查制度,每周例会时教师将备课本交分管领导处检查,并签发意见,分管领导最迟于第二天第二节课前将检查后的备课本发还教师本人。
二、上课制度1、执行教学计划,遵循课标要求,熟练地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2、遵守上课时间,尊重全体学生。
准时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不随意拖堂。
迟到、早退、中途离堂(无特殊原因)15分钟以上视为缺席。
注:⑴迟到:以上课铃声结束为准;⑵早退:以下课铃声开始为准;⑶中途离堂:教学过程中无特殊原因离开教室15分钟以内;⑷缺席:①因人为原因疏忽,人在校内该上课而未上课;②因公事或私事调课,调课者未上课;③因公事或因病(人在校内)不能上课而未调课,造成空堂;④因私请假,但未调课,造成空堂;⑸旷工:未履行请假手续,人在校外,该上课未上课。
3、教师上课必须带备课本,上课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衣着整洁严肃,声音洪亮,使用普通话教学,热情地从事每个教学环节。
4、上课先要做好知识定向,发扬教学民主,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地搞好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常规计划教育教学常规内容

教育教学常规计划教育教学常规内容
教育教学常规计划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和教学步骤,设计教学
活动和内容的计划。
教育教学常规内容是指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
和情感态度的塑造等。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
新思维等。
3.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讨论法等。
4. 学习活动:设计和安排学生进行的具体学习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
操作、教材阅读、案例分析等。
5. 教学评价:确定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通过考试、作业、综合评价等形式评估学
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
6. 课堂管理:制定教室纪律和秩序规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
7.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教材和多媒体资料等,以支持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常规计划和内容的确定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环境的
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高效、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教学常规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的核心。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工具。
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工具和设备,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教学手段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该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反馈和检测。
教学评价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不足和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6.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学习和成长。
教学反思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能够发现教学的不足和问题,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一、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学期计划
学期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所授班级情况分析。
包括学校概况和学情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纪律、品德行为、预期知识、兴趣爱好等情况;后进生、优秀生情况及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2.目标要求。
3.教学进度。
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学内容,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课时计划
课时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教学程序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对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明确单元、课时教学目的,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
●确定重、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2.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
分析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中职教学实际,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授课班级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同时又要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发展。
3.提前撰写教案
认真按课时备课,必须提前一天写好教案,教案是指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详细地写出来;(1)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及作业布置等。
(2)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
教学重点是指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最本质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反映教材中心的部分。
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
(3)教学资源的处理
课本、图册和影像材料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若教科书内容充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主要依据教科书展开课堂教学,否则就要补充其他的教学资源。
(4)教学方法的选定
选定教学方法需要注意:
●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求。
对于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教学信息传输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对于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则可选择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征。
●要考虑到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既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也包括教师的自身条件和学生的情况,运用教学方法要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不求形式,而求实效。
●要力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5)教学媒体的选择
●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
要充分利用“小黑
板”“教学挂图”“教具模型”“投影图片”等教学媒体;
●更要提倡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CAI课件运用等。
(6)板书和作业的设计
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作业设计要少而精、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作业、要有利于巩固与反馈。
(7)写好教学反思
要及时总结每节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再教设计,提倡记录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
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学用书和教具等。
预备铃响后,
任课教师必须到达教室候课,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在课堂上要做到仪表大方、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清晰准确,坚持正面教育。
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按照教学进度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教学。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基本要求有:
1.教学目标:
●依标施教,科学、具体、合理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把握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又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2.教学内容:
(1)坚持直观教学,有机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
(2)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3)实训
3.教学过程:
●要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讲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力戒“照本宣科”“唱独角戏”。
引导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活动与解决一定问题的具体情境挂相结合,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探究活动。
精心设计问题,开启学生思维。
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
●合理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回答做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结构安排合理完整,时间分配科学合理,各个环节承转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
●能充分利用教学媒体资源,教学手段多样、有效;板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每节课有适量的训练,训练讲究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做好及时地反馈与评价。
4.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
●作业效果好,学生绝大部分能顺利完成作业。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
科学布置作业是学生达到良好作业效果的基础,要做到:
●目标明确,作业布置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筛选,针对性强。
●份量适中,题目要具有典型性、实效性,做到以质胜量,提倡以课内作业为主,布置少量课外作业,活动类作业可结合综合探究活动,建议每单元一次。
●难易适度,要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以多数学生的水平为着眼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考虑优秀学生并适当照顾后进生,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作业批改
●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意面批和课后批改的结合,全批全改和抽查批改的结合。
●课内作业每周全批全改一次,要认真及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其余作业可抽查批改,但每次抽查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批改作业应准确无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批阅评语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订正错误。
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建立作业批改档案
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对作业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质量测评
1.学习过程考查。
2.纸笔测试内容方式。
3.命题体现学科特点。
4.质量测试目的。
5.学业成绩报告单。
赣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201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