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简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简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简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是指对课程教学在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确定,以保证课程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教学内容的准备:包括教材的编写、选择、改编、补充等,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3. 教学活动的组织: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讨论、实践、实习等方面的安排,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4. 教学评价的积累: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间的相互评价等方面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课程教学常规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课程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教学常规

什么是教学常规

什么是教学常规

什么是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指在学校教学全过程中诸如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教研与评价等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最正常的规范性教学行为,或者说是应该遵循的最起码的教学规矩,教学常规是教学经验、教学策略和教学规律的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

它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完美统一。

教学常规,在这里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普通教学常规,二是学科教学常规。

一、普通教学常规(一)制订教学计划教学,一定要有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学校对整体教学工作的规划、措施,及对课程、课时、授课人员等各方面的全程安排,也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学期教学计划和专项教学计划(如复习计划、课外活动计划等),还包括课时授课计划(即教案)。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务必注意:、要树立计划意识。

订计划要及时,要认真;计划要交学校教导处检查归档。

、要做到预见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即既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与实验,体现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教学理想。

尽力实现学校宗旨、学生现状、教师能力三位一体的最佳统一。

、要做到整体优化、系列操作。

所订计划既要内容与形式相应完整,又要便于操作使用,切忌形式注意,不能仅仅成为供检查之用的摆设品。

教学计划一般要包括:①基本情况分析;②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含教学要求);③教材简析与教学进度、课时安排、工作措施及注意事项等。

、要做到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即既要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又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充分考虑师生身心承受能力。

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1.吃透教材,明确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明确本课程与先行、后继课程之间的关系。

3.熟悉教材内容,把握各章节、每节课重点、难点。

4.阅读有关参考书,丰富教学内容,介绍新技术使用和发展情况。

5.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6.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教学设备施教。

7.准备教具或实验器材。

8.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授课计划。

二、教案

1.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2.明确教学目标,体现应知、应会内容。

3.明确重点、难点和处理办法。

4.作业份量适当,注重理论和能力双重考核。

5.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

6.按规范要求编写教案或制作课件。

三、上课

L按时上下课,不随意离开教室。

2.按时讲课,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法得当。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持课堂纪律。

4.注意仪容教态,力求朴素端庄,举止得体。

5.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6.语言清晰、简练通俗、逻辑性强,速度适中,语调抑扬顿挫。

7.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三结合。

8.填写教学日志,做好课后反思并及时写入教案。

四、作业要求及批改

1.符合大纲要求,有助理论知识理解和技能形成,难度适中,结合实际。

2.全批全改、部分批改、学生互改。

五、辅导

1.根据教学及作业中发现问题对学生辅导。

2.辅导课结束时填写辅导记录。

语文教学常规(5篇)

语文教学常规(5篇)

语文教学常规(5篇)

第一篇:语文教学常规

语文教学常规

一、课堂教学

讲练结合,练习主要紧扣教学目标,安排练习适量,以当堂完成并能交流为宜。

二、读报写字课的运用

初一初二以读报写字为主,初三以默写、练习辅导为主,写字要有指导,练习要及时批阅。经常组织写字比赛。读报主要是读一些时事大事,一些优秀作文为主要内容。

三、早读课

早读内容是书本要求背诵的段落、名言名句,需要积累的诗句,也可以是要求布置背诵的作文,一周一作或两周一作。

四、作文

每周一篇大作,三篇日记。大作题目同备课组拟定,要有一定的写作目标,作文的批改要有眉批、总批。每周选出一到两篇优秀作文,形成电子文稿,为“搏浪文学”供稿。

日记,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利用早读课等及时批阅。

五、阅读指导

利用班会课或自习课以及星期

六、星期天,指定阅读一些名著,营造阅读的氛围,利用课外现代文与文言文指定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第二篇:语文教学常规

语文常规教学

一、备课

1、通案

按照我校语文课改单元整合5+Z教学模式进行备课:(1)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课堂教学。

(2)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3)要突出“备学生”,能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认识水平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适应“创新性”课堂教学要求。

(4)教学难度、进度符合新课标要求,杜绝出现课标中删减的“繁、难、偏、旧,内容。

(5)教学设计中应留出学生参与、合作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6)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能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师教学六个常规

教师教学六个常规

教师教学六个常规

1.认真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案,教师要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教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本课(或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课时数。

(2)教学内容的阐述分析,其中重点、难点的阐述要准确具体。

(3)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特点及任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教学方法。

(4)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

(5)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

(6)作业布置。

(7)教案必须分课时设计、编写。教龄不满五年的教师必须写详案,否则不得进课堂上课。

(8)授课结束后要写明教学反思(即教后感)。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每个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这个中心环节,贯彻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原则,突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效果,上好每一节课。具体要求是:(1)讲课前要花一定时间温习教案,作好上课的充分准备,带足必备教具于上课(含眼保健操)3分钟到达教室。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2)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简练明确,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举例、解说、示范解题、实验操作等规范准确,无常识性和科学性错误。板书工整规范,教态自然、亲切。

(3)随时提醒学生对重要内容作好课堂笔记,书就是笔记本。

(4)下课前对本课教学要点进行小结,小结必须简洁、完整、重点突出。

(5)课后对本课教学实施情况及时小结,将心得写入教案,供今后教学参考。

(三)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要统一,要适量。要精选作业,自编作业,加强校本作业的建设,主要学科每天要有校本作业。校本作业要全批全改,要做好讲评及二次订正和二

中学教学常规

中学教学常规
*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研组必须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以课例为载体,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目标。按照个人初备--集体完善--个人复备的程序,把同伴的智慧内化,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案或学案。 集体备课重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以设计教案为主)。 集体备课要发挥集体优势,并注意彰显个性特点。 集体备课需要个人引领,但更注重互助合作, 注重平等交流 。
(3)训练扎实,注重应用 教学即要精讲更要精练。 要精选练习题,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 练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并注意反 馈及时、准确、高效。 (4)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效。 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做到能 让学生思考的教师不要多讲;能让学生动手的 教师不能取代;能让学生总结的教师不能包 办,鼓励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目标达成 度。
*
中学教学常规 一、教学常规总则 二、教师教学常规 三、教学研究常规 四、教学管理常规
*
一、 总则 1、教学常规的定义 教学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符合教育规律为前提,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成果,约定俗成制订的通常实行的教学工作规范 。 2、教学常规的基本特点 一是通常性(也叫日常性) 二是基本性 3、教学常规的作用 4、教学常规遵循的理念与策略
*
(二)备课 备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备课即大备课、终生备课,它以教材、课堂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包容了师生阅历的全部——既指写在备课本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心间的无形教案。狭义的备课即为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

[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部分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井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因此,构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过程管理的方法,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一、教师教学常规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考试(测评)、教学研究与培训等。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理解学科的实质,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再

能够细读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要做到“六备”“五有”,“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五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目标),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三全”“五优化”的总体要求,符合各科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教学常规包括哪些

教学常规包括哪些

教学常规包括哪些

一、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学期计划

认真研读并深刻领会《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及其课程标准解读,通读各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各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结合学校、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要求个人先拟订计划并经备课组(教研组)集体协商后通过,开学后二周内上交。

学期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所授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校概况和学情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纪律、品德行为、预期知识、兴趣爱好等情况;后进生、优秀生情况及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2.目标要求。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理解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教学进度。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学内容(包括综合探究、社会实践活动、复习及检测)等项目,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课时计划

课时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教学程序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对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①明确单元、课时教学目的,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

②确定重、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③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4、课后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 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 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1记成功之举 〔2记"败笔"之处 〔3记教学机智 〔4记学生见解 〔5记再教设计
wk.baidu.com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5、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和检查 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1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精、活、新"的原则, 既
思考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提升.你 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课堂教学常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什么是教学常规 ?
常规:日常规范.
教学常规: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 遵循的日常规范,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过 程中的具体体现,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 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课堂管理的技巧—3、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3、要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或调整学生的座次,也有助于陶冶性情,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活动之前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效率、采用不同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等,创设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此外,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培养,也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个别行为偏差生在良好班风学风的感染下,向着好 的方面转化.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一、引言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学秩序、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的重要保障。建设健全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教学秩序、提高师生行为规范、促

进教学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1.制度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应当具有制度性、连续性和规范性,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章

可循、有法可依。

2.科学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应当符合教育教学实践要求,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有效性。

3.灵活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应当灵活适应教学工作的需求和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和适应性。

4.民主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应当重视师生的意见和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1.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

(1)明确责任。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应当明确,保证制度的实施落实。

(2)合理设置。应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内容和程序,避免

过于复杂和繁琐。

(3)定期审查。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的

有效结合。

2.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执行

(1)加强宣传。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执行主体应当对制度内容进行宣传,确保全体师生了

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加强监督。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执行应当强化监督力度,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到位。

(3)强化奖惩。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执行应当强调奖惩机制,对遵守规定的师生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师生给予惩罚。

3.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评估

(1)建立评估机制。应当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的主要常规工作有哪些?

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的主要常规工作有哪些?

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的主要常规工作有哪些?

2023年了,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学教学工作也在不断改善和升级。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教学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求注重课堂教学,还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常规工作。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小学教师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备课工作

备课是小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小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有系统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此,小学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充分的备课工作。

二、课堂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工作是小学教师的核心工作。小学教师需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在课堂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需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思维启发和创新精神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教师要按照教育法,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全面贯彻落实班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在班级管理方面,小学教师需要认真开展家访工

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要关注班级学生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日常考评工作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本制度所指的教学常规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辅导、课外活动、学业考核与评价、教研活动。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应体现在上述各个环节之中。

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和需要,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该计划必须有具体的管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质量监控措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行政会审定后,于开学前印发至各教研组。

2、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要求。计划由教研组制订,经全组教师讨论认可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为计划制订与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订,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结合新课程标准,制定本学期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学情拟定教学进度

及教学中应注意和改进的措施。具体包括: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教学措施等。

4、各类计划制订后,交学校教导处存档,学校要对计划实施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教研组和学科教师要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反思,写出书面总结。

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上海世界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一、教学常规

1.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材料,认真制定本学科学期、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授课计划。

2.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按照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及主要步骤、教学方法和课内外作业等)。备课时,既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既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3.认真参加教研组各项研修活动,认真完成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

4.精心选择、认真设计学生的课内、课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认真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好辅导.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误,扎扎实实地学好功课。

6.按照教学质量要求和考试规定,认真做好单元练习、测验、考试命题、监考和阅卷评分工作,实事求是地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讲评,研究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本课程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二、教学纪律

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自觉遵守教学纪律。学校对违反教学制度、教学纪律的人员,将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及所造成的后果情况分别按一般教学事故或严重教学事故进行处理,对违反教学纪律但未达到教学事故标准者,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具体的奖惩方案另附)。1.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导处排定的课表按时到指定教室上课,一律不得自行调课、换课、代课或停课.

2.为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任课教师一般不得因事申请调课.教师因故必须临时调课者,应提前一~三天到教导处填写调课申请单,写明调课理由,提出调课方案,征得有关教师同意,经教导处批准后,方可办理调课手续.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因私事调课不得超过二次(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常规要求

一、计划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学习课标和通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体系,把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列出教材的知识网络、能力训练点和思想情感教育点;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学习习惯和特点,提出主要措施。

2、编制教学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班级情况分析(2)学期教学要求(3)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内容,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验等时间安排(4)学困生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5)优秀生情况及提高措施。

3、学期教学计划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二、备课

1、认真、提前按课时备课,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参考书,了解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情况,提前一周备课,不上无教案之课。

2、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准确、具体、恰当,切合学生实际,体验三维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简约而完整,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4、认真写好教学方案,教龄六年内教师必须写详案。教学方案不论

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题(2)教学目标与内容(3)教学重、难点(4)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和媒体(5)板书设计(6)作业或活动设计(7)教学反思。

5、教师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每节课的成败优劣和提出改进措施,写好教学反思,反思字数不限。

6、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两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集体备课主要进行单元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研究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一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3篇)

一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3篇)

一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确保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一中所有教育教学机构。

第三条教育教学机构应当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方针和实际,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学校官方网站和学生家长群体中进行公示。

第四条学生、教师和家长应当遵守本制度,服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第五条学校教育教学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第二章学生基本要求

第六条学生应当尊敬师长,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七条学生应当认真听讲课程,积极参与讨论,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八条学生应当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提交好作业。

第九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课间休息时间,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第十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纪律,不得参与违法活动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第三章教师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有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偏袒学生。

第十三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四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第十五条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第四章教育教学管理

第十六条学校教育教学机构应当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十七条学校教育教学机构应当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组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第十八条学校教育教学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第十九条学校教育教学机构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考试监督和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什么是教学常规

什么是教学常规

什么是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指在学校教学全过程中诸如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教研与评价等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最正常的规范性教学行为,或者说是应该遵循的最起码的教学规矩,教学常规是教学经验、教学策略和教学规律的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它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完美统一。“教学常规”,在这里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普通教学常规”,二是“学科教学常规”。

一、普通教学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一定要有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学校对整体教学工作的规划、

措施,及对课程、课时、授课人员等各方面的全程安排,也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学期教学计划和专项教学计划(如复习计划、课外活动计划等),还包括课时授课计划(即教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务必注意:

1、要树立计划意识。订计划要及时,要认真;计划要交学校教导处检查归档。

2、要做到预见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即既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与实验,体现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教学理想。尽力实现学校宗旨、学生现状、教师能力“三位一体”的最佳统一。

3、要做到“整体优化、系列操作”。所订计划既要内容与形式相应完整,又要便于操作使用,切忌形式注意,不能仅仅成为供检查之用的“摆设品”。教学计划一般要包括:①基本情况分析;②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含教学要求);③教材简析与教学进度、课时安排、工作措施及注意事项等。

4、要做到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即既要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又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充分考虑师生身心承受能力。例如:安排教学活动、编排课程表等,都要注意总量控制,注意一天内文、理科相交叉,活动课与非活动课相间隔,基础科与专业科相结合,不能将某一门课或某一个人的课过于集中连排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常规主要内容

一、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学期计划

学期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所授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校概况和学情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纪律、品德行为、预期知识、兴趣爱好等情况;后进生、优秀生情况及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2.目标要求。

3.教学进度。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学内容,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课时计划

课时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教学程序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对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明确单元、课时教学目的,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

●确定重、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2.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

分析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中职教学实际,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授课班级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同时又要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发展。

3.提前撰写教案

认真按课时备课,必须提前一天写好教案,教案是指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详细地写出来;(1)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时间分配,板书设计及作业布置等。

(2)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教学重点是指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最本质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反映教材中心的部分。难点即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

(3)教学资源的处理

课本、图册和影像材料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若教科书内容充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主要依据教科书展开课堂教学,否则就要补充其他的教学资源。

(4)教学方法的选定

选定教学方法需要注意:

●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对于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教学信息传输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对于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则可选择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征。

●要考虑到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既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也包括教师的自身条件和学生的情况,运用教学方法要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不求形式,而求实效。

●要力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5)教学媒体的选择

●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要充分利用“小黑

板”“教学挂图”“教具模型”“投影图片”等教学媒体;

●更要提倡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CAI课件运用等。

(6)板书和作业的设计

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作业设计要少而精、要围绕教学目标,要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作业、要有利于巩固与反馈。

(7)写好教学反思

要及时总结每节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再教设计,提倡记录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学用书和教具等。预备铃响后,

任课教师必须到达教室候课,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要做到仪表大方、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清晰准确,坚持正面教育。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按照教学进度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基本要求有:

1.教学目标:

●依标施教,科学、具体、合理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遵循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把握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又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2.教学内容:

(1)坚持直观教学,有机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

(2)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3)实训

3.教学过程:

●要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讲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力戒“照本宣科”“唱独角戏”。引导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活动与解决一定问题的具体情境挂相结合,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探究活动。精心设计问题,开启学生思维。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

●合理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的回答做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结构安排合理完整,时间分配科学合理,各个环节承转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

●能充分利用教学媒体资源,教学手段多样、有效;板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每节课有适量的训练,训练讲究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做好及时地反馈与评价。

4.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

●作业效果好,学生绝大部分能顺利完成作业。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

科学布置作业是学生达到良好作业效果的基础,要做到:

●目标明确,作业布置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筛选,针对性强。

●份量适中,题目要具有典型性、实效性,做到以质胜量,提倡以课内作业为主,布置少量课外作业,活动类作业可结合综合探究活动,建议每单元一次。

●难易适度,要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以多数学生的水平为着眼点,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考虑优秀学生并适当照顾后进生,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作业批改

●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意面批和课后批改的结合,全批全改和抽查批改的结合。

●课内作业每周全批全改一次,要认真及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其余作业可抽查批改,但每次抽查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批改作业应准确无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批阅评语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订正错误。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建立作业批改档案

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对作业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