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搭配》数学教案
搭配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
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师:小红要去春游了,她买了好多件衣服,我们来看看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课件出示PPT衣服图片)
师: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算一种穿法(PPT展示),一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这里小天使还有一个特别的说明,每次上
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
预设1:4种
预设2:5种
预设3:6种
师:看来我们班人人都是小小服装搭配师,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今天就来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课题:搭配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不过现在我们既没有这样的上装,也没有这样的下装,我们怎么进行搭配呢?
--别担心,老师在学具袋里面准备了一些小学具,能够帮助大家,请大家认真看。
(PPT出示)
圆形代表上装,正方形代表下装.红色圆形代表上装1,蓝色圆形代表上装2;黄色正方形代表下装1,绿色正方形代表下装2,白色正方形代表下装3。请大家按照导学单一的要求完成任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例2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村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应此,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维续让学生进步系统、深入的学习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组合问题,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对比中体会符号思想,并总结出解决此问题的计算模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最优化的策略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对服装挤配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学习热情。
教学难点:体会符号思想,并总结出解决此问题的计算模型。
教学难点:体会数形结合及符号思想,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说教法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小兰参加生日会的故事把知识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尽量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深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小兰,她今天要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可不知道穿哪套衣服,同学们能帮她搭配出漂亮的衣服吗?
课件出示:2件漂亮的上衣和3件下装
师:她的衣服可以怎样搭配呢?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使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想。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
排列时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具准备】
课件、衣服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入新课
1.今天美羊羊可高兴了,因为她和喜羊羊他们约好了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美羊羊想穿得漂亮一点,她打开衣柜,拿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课件显示)
2.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都有哪些上装和下装呢?(生答:2件上装,3件下装)
你会建议美羊羊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如果一件上装只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2.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3.思考:在摆的过程中,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展示。
(1)先固定上装,一件上装可以分别与三下装搭配,就有3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装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也有3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2×3=6(种))
随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把图片用线连起来。
(2)先固定下下装,一件下装分别与两件上装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有趣的搭配》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有趣的搭配》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能理解并运用排列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
2. 排列组合的应用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排列组合现象。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排列组合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
(2)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排列组合的应用。
3. 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后作业
(1)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排列组合现象。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成果评价: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问题》教案
课题:搭配问题执教教师: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读题,理解题意试着解题,小组之间交流答案。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1)小组合作,记录结果,全班汇报最佳方法:
(2)交流总结
(3)用符号或字母独立实践操作方法,用连线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4)交流不同的搭配方
法。
(5)小组派代表汇报: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顺序连线。
三、巩固提升,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同学们,学校进行主持人选拔赛,三(1)班选手张丽入围。张丽同学为了这次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请看。课件出示教科书P102例2情境图。
2.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穿法?你会建议她怎样穿?(板书课题:搭配问题)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探究简单组合的解题方法(1)让学生拿出衣服卡片和同桌相互摆一摆,看看一共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记录才比较清楚,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相互交流并总结。(3)引导学生尝试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不同的上装和下装,探讨不同的穿法。
(4)用课件演示学生的每一种搭配方法。
(5)引导学生明确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巩固提升,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02页“做一做”。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搭配的规律》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搭配的规律》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搭配的规律,理解并运用乘法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搭配的规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乘法原理,并能够运用乘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搭配的规律,乘法原理。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吗?”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86页的例1,让学生思考:“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搭配方式?”
(2)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讲解乘法原理。
(4)教师出示教材第87页的例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教材第88页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3)教师总结并讲解练习题的解法。
4. 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5. 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89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搭配的规律,乘法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搭配教学设计(共4篇)
三年级搭配教学设计〔共4篇〕
第1篇:搭配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2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第1、2、3题。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理论活动,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使学生可以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
4.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才能,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现数学符号化的魅力。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问题的才能,能有序、全面地考虑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衣服学具同桌一套、一张表格。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想问一问咱们班爱美的孩子们,平时你穿的衣服裤子是谁帮你搭配的?你们看,小丸子这套衣服穿的好看吗?〔好看〕可是小丸子这会却发愁了,这几件衣服她都很喜欢,不知道该选哪一套好?假如你是小丸子,你会选那一套呢〔孩子们说出各自的选择〕?最多有几种穿法呢?拿出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同桌互相合作〕。摆完后再让学生到黑板上用教师的学具边摆边说〔先说有几种摆法,再说哪几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搭配》。〔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这里孩子多数会先选上装再选下装。〕教师把这位同学说的以连线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年级数学搭配教案
三年级数学搭配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搭配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及术语,提高其数学词汇的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或黑板、白板
2. 数学教辅资料
3.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学概念和相关词汇的单词卡片,随机抽取几个让学生快速回答其搭配关系并解释其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数学术语搭配,如“三角形-三边”、“平行四边形-平行边”等。
二、引入新知:(10分钟)
1. 让学生观察教师呈现的数学搭配句子,要求学生自行体会搭配词语的顺序。
2.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搜集数学搭配句子,例如“等差数列-相邻
两项之差相等”或“平方数-由一个整数的平方得到的数”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一个小组展示数学搭配句子的任务。
三、知识讲解与训练:(20分钟)
1.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数学搭配句子,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正确的搭配方式,并讲解其中的原因。
2. 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和相关词语,要求学生通过归
纳总结并配对搭配关系。
3.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搭配练习题,互相交流,纠正错误的搭配,并解释其原因。
四、拓展练习:(10分钟)
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数学搭配句子的练习题,并解释其含义。
2. 教师进行抽查和点评,对正确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全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数学搭配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 教师提醒学生积极运用数学搭配词语,提高数学口语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2分钟)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数学搭配句子,并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教案
搭配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把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实物组合的方法。
5、教学难点: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数字或字母,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
三、说教法、学法
说学法:通过观察、操作、展示、交流、优化等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说教法:利用直观教学、多媒体课件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全国优质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搭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2页例2搭配问题。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的进行搭配,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衣服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天气逐渐变得暖和了,老师准备了几件衣服。(课件出示五件衣服)
师:看!我准备了什么?几件上衣?几件下装?(学生交流)
师:我想请大家帮忙,你会建议我怎样穿?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组信息,你会怎样搭配?
预设:①短袖配短裙;②长袖配裤子;③长袖配长裙;…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学具操作,摆一摆。
同桌合作,学具操作。让学生拿出衣服卡片和同桌摆一摆,看看一共能摆出几种不同的
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收集学生摆卡片过程中出现的情况:(1)摆放有序和无序;(2)方法多样和唯一;(3)记录无序。
2.汇报展示,说一说。
请学生板演,展示搭配的过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学校进行主持人选拔赛的通知,我班选手董小小入围。
教师:同学们,董小小同学为了这次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
课件出示:
教师:她准备了几件上衣?几件下装?
学生交流。
教师:她想请大家帮忙,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穿法?你会建议她怎样穿?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能根据这组信息,你会怎样搭配?
预设:①短袖配短裙;②长袖配裤子;③长袖配长裙;……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衣服搭配的问题,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学具操作,摆一摆。
同桌合作,学具操作。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的学问》优秀说课稿
【背景与目标】
《搭配的学问》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组合与排列的基本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如“找规律”等。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搭配的学问。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我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导入新课:假设我们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现在需要从中选择1件上衣和1条裤子进行搭配,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组合与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接下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学具模拟不同的搭配方式。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直观的感受,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搭配的规律:在上衣数量为a,裤子数量为b的情况下,搭配的数量为a×b。
三、实践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假设有5本不同的书和3个完全相同的箱子,如果每个箱子都必须放至少1本书,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放书方式?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排列组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让他们分享了自己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与搭配有关的问题,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操作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搭配的学问,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1,102页例1、例2。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内容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同时给出了更简单、更抽象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我来搭一搭
1.同学们,6月1日是什么节日呢?(“六一”儿童节),“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小红要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市里的诗朗诵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为穿哪件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大家能帮帮小红吗?
2.课件出示(屏幕显示:一件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那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装?(生答:两件上衣,三件下装)你会建议小红穿那套衣服呢?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搭配?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3.汇报:指明回答他们的搭配方法。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与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三种不同的穿法,共有3×2=6种不同的穿法。
三年级数学《搭配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搭配问题》教案引言:
本节课是为三年级学生设计的数学课程,主题是“搭配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他们的搭配问题解决能力,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本教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学习目标:
- 了解搭配问题的概念;
- 掌握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
- 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教学准备:
- 板书:搭配问题的定义;
- 教学工具:卡片、图表、实物。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5分钟)
- 师生互动: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搭配的概念。
-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搭配问题”。请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搭配问题吗?
3.2 学习搭配问题的定义和例子(10分钟)
- 板书:搭配问题的定义。
- 解释搭配问题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搭配问题。
3.3 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卡片和图表。
- 学生根据给出的卡片和图表,进行搭配问题的解决,并填写在图表中。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3.4 搭配问题练习(10分钟)
- 教师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搭配问题。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3.5 搭配问题的应用举例(10分钟)
-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搭配问题,例如不同颜色的糖果搭配、不同形状的拼图搭配等。
- 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6 总结和评价(5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 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肯定与鼓励。
4.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搭配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教学设计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学校进行主持人选拔赛的通知,我班选手董小小入围。
教师:同学们,董小小同学为了这次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
课件出示:
教师:她准备了几件上衣?几件下装?
学生交流。
教师:她想请大家帮忙,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穿法?你会建议她怎样穿?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能根据这组信息,你会怎样搭配?
预设:①短袖配短裙;②长袖配裤子;③长袖配长裙;……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衣服搭配的问题,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学具操作,摆一摆。
同桌合作,学具操作。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
引导语: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在搭配活动中,初步掌握搭配的规律,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掌握搭配的方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搭配。
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的家乡位于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脚下,碧波荡漾,溢彩流光的黑龙江畔,郁郁葱葱、层峦叠翠的森林里。这里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有春季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池,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的洁白世界。这里物产丰富,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师:老师就来自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想)
师: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老师的家乡看一看。
2、感受搭配。
师:为了避免同学们在旅途时饥饿,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可口的食物(出示课件)要想在旅途中即不渴又不饿,我们把这些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请同学们比较这几种搭配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学校进行主持人选拔赛的通知,我班选手董小小入围。
教师:同学们,董小小同学为了这次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
课件出示:
教师:她准备了几件上衣?几件下装?
学生交流。
教师:她想请大家帮忙,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穿法?你会建议她怎样穿?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能根据这组信息,你会怎样搭配?
预设:①短袖配短裙;②长袖配裤子;③长袖配长裙;……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问题。(板书:搭配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衣服搭配的问题,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
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二)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1.学具操作,摆一摆。
同桌合作,学具操作。
让学生拿出衣服卡片和同桌摆一摆,看看一共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收集学生摆卡片过程中出现的情况:(1)摆放有序和无序;(2)方法多样和唯一;(3)记录无序。
2.汇报展示,说一说。
请学生板演,展示搭配的过程。
3.师生交流,议一议。
预设一:无序表述,方法不全面。
预设二:只会表达其中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或者两件上衣配两件下装。
预设三:能说出所有的六种方法。
(三)感悟有序,体会简洁
教师:有的同学有两种,有的同学有三种,还有的同学有六种搭配的方法,请他们与大家分享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1.对比感知,有序思考。
请表述不完整的同学先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可能出现: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或者两件上衣配两件下装,引发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方式,进行讨论补充,初步建立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
预设方法一:
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可以配2套。
预设方法二:
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另一件上衣配两条裙子,有3种搭配的方法。
预设方法三:
固定上衣,用一件上衣去搭配3件下装,再用另一件上衣去搭配3件下装,两件上衣就有6种搭配方法。
对于第三种方法全班进行分析讨论,怎样才能搭配全面,提炼总结出:“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板书。
教师追问:谁能说一说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学生交流。
小结:只要有顺序地思考,就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所有的方案。
教师设疑:除了从上衣考虑可以搭配什么下装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带了服装的学具,进行模拟搭配,如果没有这些学具,我们可以怎样思考?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桌交流,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搭配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知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的思考过程。最初学生搭配的方法不一定全面,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对比、交流。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行补充,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渴望,为本课数学思想的渗透做好铺垫。
2.方法呈现,比较优化。
汇报交流,课件展示学生的作品。善于捕捉学生生成资源,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完善。
预设方法一:固定下装,用长裤去搭配两件上衣,再用花裙去搭配两件上衣,最后用长裙去搭配两件上衣,一共有6种方法。
预设方法二:教材中女孩的方式,课件出示:
预设方法三:教材中男孩的方式,课件出示:
3.符号意识,简洁有序。
分析讨论方法四和方法五。先分别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方法。
教师设疑: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优点?
全班交流,得出:有序思考,分类整理,简洁明晰,便于记录。
教师追问:如果是你,你会采用哪种简洁的方式呢?
学生交流汇报,可能会说用数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进行记录。
4.列式计算,发现规律。
提出问题:每种方式都有6种搭配方法,可以怎样列算式?
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预设:一件上衣有3种搭配方法,两件上衣就有2个3种,可以列式:3+3=6(种)或者3×2=6(种)。
请学生说出算式中“3”“2”“6”各表示什么意义。突出“2件上衣”和“3件下装”。
5.变式练习,巩固运用。
教师追问:如果3件上衣和3件下装,共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呢?
课件出示:
学生猜测,按照一件上衣可以搭配3件下装,三件上衣搭配3+3+3=9(种),或者3×3=9(种)。
实际验证,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汇报分析,图示验证,展示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写一写各种方法表示服装之间的搭配关系。体现了学生创造力和智慧。在这环节中,比较优化,既巩固了有序搭配的方法,又让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巩固提升,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组数。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1题。
阅读信息,猜测组数的个数,实际操作,记录组成的数,尝试列式,验证猜想。
课件设疑:拉动纸条,有几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师生汇报小结:固定其中一个数位,有序思考,可以不重复不遗漏,进行分类,便于排序等优点。
2.联系生活,吃早餐。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2题。
阅读信息,食品分类,猜测搭配数量,进行连线,验证猜想,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