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合集下载

固有免疫的组成

固有免疫的组成

中性粒细胞
主要膜分子: 补体受体: CR1、CR3 和 CR4; 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 IgA Fc 受体 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关 键作用:
A.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B. 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发挥调理吞噬作用:
骨髓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液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细胞 脾与淋巴结:游走与固定巨噬细胞 浆膜腔:胸、腹腔巨噬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骨: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A型细胞
主要免疫学功能:
一、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二)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
异物的杀伤消化和清除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A 毒性物质 --- H 2O2、O2-和NO B 抗微生物肽 ---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C 酶类--- 溶菌酶
吞噬细胞应答
病原菌的吞噬与杀伤
识别
吞噬
消化
N
吞噬细胞通过调理素受体和特征(模式 pattern )受体识别细菌,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主要识 别微生物以及衰老细胞表面的阴离子大 分子。

免疫学5-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免疫学5-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3 在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TLR4能促进机体对病毒的清除。
4 调节免疫应答作用
在一定的条件下,脂多糖结合蛋白 (LBP)可激活TLR2信号途径,产 生促凋亡蛋白和Caspase-8,导致表达TLR2的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可降低 过度的免疫应答,调控机体对入侵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在适度的水平。
抗原识别受体和MyD88依赖的TLR家族协同作用可介导自身反应性B 细胞产生IgG类自身抗体,从而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的调节。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
2.Fas与FasL作用途径
3.TNF-α与TNFR-Ⅰ作用途径:
TNF-α与TNFR-I结合
TNF-R三聚体
胞浆内死亡结构域聚集
NK 颗粒酶
肿瘤细胞
穿孔素
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
Dead tumor cell
NK
FasL Fas
死亡结构域DD
5 诱导一氧化氮(NO)依赖性杀菌活性
6 TLR间的协同作用
现已发现有些TLR对PAMP的识别有协同或拮抗的作用。如TLR6 可增强TLR2对G+菌肽聚糖和表皮金葡菌来源的酚溶性调剂蛋白的反应, 但不影响其对脂肽的识别。
2.巨噬细胞表面的调理性受体及其作用
(1)IgGFc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病原体抗原-Fab Ig Fc-巨噬细胞
TLR4还广泛分布于其他组织细胞,如心肌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 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肺巨噬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枯否氏细胞、脂肪 细胞和肠上皮细胞;TLR2还分布在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巨噬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TLR2、TLR4还分布于人类胚胎肾细胞(HEK293)、 齿龈纤维母细胞、人表皮内皮细胞(HDMEC)及THP-1细胞。

9固有免疫组成细胞

9固有免疫组成细胞

八、其他细胞及其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NK细胞、NK1.1+T细胞、 γδT细胞、B-1B细胞 作用时相 即刻-96小时内 作用特点 非特异作用,抗原识别谱广, 96小时后 特异性作用,抗原识 特异性免疫
细胞组成 黏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 T细胞、B细胞、APC
七、B-1B细胞及其作用
B-1B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 B-2B细胞: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表面标志:CD5+、CD11+、CD23-、mIgM+
抗原识别谱: 窄(1)TI-2型多糖抗原(2) TI-1型多糖抗 原(3)某些变性的自身抗原 抗体应答特点:(1)可通过BCR,直接与相应多糖抗原配体 交联而被激活(2)IgM型抗体为主(3)不发生类别转换(4) 无免疫记忆
3.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一)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
调理性受体(FcR、C3bR) 非调理性受体(模式识别受体)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1)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Is) 还原型辅酶I OH-
O2
还原型辅酶II
O2
-
1O
氧化作用
2
杀伤靶抗原
H2O2
细胞毒作用
(2)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NIs) L-精 + 氨酸 诱导型NO合成酶 O2 还原型辅酶II 四氢生物喋呤 胍氨酸 杀伤靶抗原 NO

第九章 固有免疫

第九章 固有免疫

B. Respiratory burst: Oxygendependent, myeloperoxida se-dependent reactions
NO
① yield NO
pathway
L-Aginine + 1/2O2
Citruline + NO
② Yield Nitric peroxide (过氧化氮) free redical.
补体活化的水解片段的生物学效应
1. C3b、C4b和iC3b均是重要的调理素。 2. C3a、C5a和C5b67具有趋化作用。 3. C3a和C5a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激发肥大细胞和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
产生致炎作用。
补体的抗感染作用
调理作用示意图
细胞因子
1. 免疫调节效应
第 九 章 固 有 免 疫
主要内容

概述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固有免疫识别

固有免疫应答及调节
体表屏障:物理、化学、生物屏障
屏障结构 天然免疫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NK、gdT、B-1、NKT、肥大细胞、DC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防御素、炎性介质 黏膜免疫系统
e- +
O2 O2
是吞噬细胞消化被吞噬微生 物或其它异物的主要武器。

9-固有免疫

9-固有免疫

3.具有致炎和趋化作用,诱导IL-8/IL-6/白三烯等产生,增强 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
(二)固有免疫分子
2.补体系统
• 感染可活化补体旁路和 MBL途径,产生溶菌作用。 C3a • Ab产生后,可通过经典途 径激活补体产生溶菌。 • 裂解片段C3a、C5a 具有趋化和致炎作 用, • 裂解产物如C3b、 C5a C4b具有调理和免 游离于液相, 疫粘附作用,促进 趋化炎性细胞 吞噬作用。
真核细胞已发现4种防御素(α防御素、 β防御素、昆虫 防御素、植物防御素) 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的α和β防御素, 为阳离子多肽, 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小肠潘尼(Paneth)细胞产生,可作用 于某些细菌和有胞膜的病毒。
防御素的杀伤机制:
1.通过与病原体带负电荷的成分的静电作用,使病原体膜屏 障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病原体死亡。 2.诱导病原体产生自溶酶,干扰DNA和蛋白质的合成。
第一节
(一) 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2.皮肤粘膜屏障 • 物理屏障作用:皮肤和粘膜
(一) 屏障结构
2.皮肤粘膜屏障
• 化学屏障作用:汗液、泪液、 胃肠液、尿液中含有杀菌抑 菌物质。
(一) 屏障结构
2.皮肤粘膜屏障
• 生物学屏障:位于皮肤和黏膜的正常菌群可以 抑制致病菌生长。 – 竞争结合上皮细胞; – 竞争营养物质 – 分泌杀菌物质或抑菌物质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南开大学)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南开大学)

H2 O2 + Clmyeloperoxidase
OCl- + H2O
OCL- + H2O
1O2 + Cl- + H2O
2O2- + 2H+ Superoxide dismutase
2 H2 O2 catalase
H2O2 + 1O2
H2O + O2
Nitric Oxide Dependent Killing
NK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周血和脾,不 需抗原的预先刺激,即能杀伤靶细 胞。在早期抗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NK细胞浆丰富,含有较大的嗜天青 颗粒,也称大颗粒淋巴细胞( LGL) 。 颗粒的含量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呈 正相关。.
人NK细胞表面标志
标志
其他表达细胞
CD3-、CD56+、CD16+ 淋巴样细胞鉴定为NK 细胞
T细胞识别
抗原肽-MHC -- TCR-CD3--活化第一信号 B7 ----- CD28 活化第二信号 ICAM-1 --- LFA1
启动特异性 免疫应答
➢ Mφ- 抗原降解产物 胞吐 → B细胞识别
五、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IL-1β:促T、B等增殖分化 TNFα:促CTL活化、增殖分化 IL-6:促B、T等 IL-12、18:促T、NK等 IL-10:抑制NK、 Mφ等

9. 固有免疫细胞

9. 固有免疫细胞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KIR2DL KIR3DL
(1)识别 MHC-I
胞内段含ITIM(I/VxYxxL) 传入抑制信号 与DAP12形成复合物 DAP12含ITAM,传激活信号
KIR2DS KIR3DS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CD94/NKG2A
CD94/NKG2C
含ITIM,传抑制信号 与DAP12结合,传激活信号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特点: 1.浆与核的形状均不规则,浆如阿米巴样。有内外浆之分,核 呈不规则圆形,马蹄形,多折痕。 2.染色质的结构多样化,呈细或粗网织状或较模糊排列。
医学免疫学
巨噬细胞
医学免疫学
巨噬细胞(绿色)正伸出“手”捕捉死亡细胞(橙色)
医学免疫学
巨噬细胞(绿色)已经将死亡的细胞(橙色)吞噬
医学免疫学
甘露糖受体
膜型PRR
(细胞膜)
清道夫受体
Toll样受体 MBL C反应蛋白
分泌型PRR
(血清中)
医学免疫学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
• 是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的配体分子,主要是 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分子 结构,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 定分子结构,主要包括脂多糖,磷壁酸,肽聚 糖,甘露糖,病毒的dsRNA,凋亡细胞的磷脂

第九章免疫应答五固有免疫

第九章免疫应答五固有免疫
O2- H+ H2O2
病原菌的吞噬与杀伤
识别
吞噬
消化
N
生物学特征
1. 形态上树枝状 2. 激活初始T细胞 3. 表面标志
❖ CD1a, CD11c, CD83(human DCs) ❖ 病原微生物受体 & FcR ❖ MHC II ❖ 共刺激分子
CD80/CD86, CD40, ICAM-1, etc.
2、早期固有免疫应答
1.发生时间:发生于感染后4~96小时之间。 2.参与成分:包括吞噬细胞、B1细胞、γδT细胞、
NKT细胞、补体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
3.作用 (1)吞噬细胞被募集到炎症反应部位,增强局部抗
感染免疫应答能力。 (2)吞噬细胞活化,产生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和炎
性介质,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强,利于吞噬细 胞、补体和抗体等进入感染部位,扩大固有免 疫应答能力。 (3)TNF等活化血小板,致血栓形成,有效地阻止 局部病原生物进入血流,防止菌血症发生。
五、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 免疫应答的关系
(一)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效应
(四)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 2、早期固有免疫应答 3、适应性免疫应答
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
1. 发生时间:于感染后0~4小时之内。 2. 参与成分:各种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细胞因 子和补体等。

第9章-固有免疫细胞

第9章-固有免疫细胞

1 郎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s)
上皮组织中的LC(1,普通光镜)捕捉外来抗原后即迁移进入引流 淋巴结的T细胞区,分化为IDC(2,扫描电镜照片)。
2 并指状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DC)
IDC失去吞噬能力而具有很强提呈能力。IDC表达高水平的II类MHC分 子和共刺激分子B7,具有激活T细胞的能力。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cated Cytotoxicity——ADCC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 ADCC效应:IgG类抗体V区与靶细胞表面相 应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与效应细胞 (如NK细胞、巨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从 而介导效应细胞对IgG抗体结合的靶细胞产生 非特异性杀伤作用。
第二节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 类缺乏T细胞和B细胞的特征-无TCR和BCR、胞浆中 含嗜天青颗粒的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
外周血中的N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 10%;脾脏中占1%~2%;淋巴结和骨髓中也有 NK细胞的存在。
1)抗原刺激后48h即可产生IgM。 2)无再次应答,抗体亲和力低,无类别转换。 3)无免疫记忆,对抵抗早期感染具有作用。
思考题
RBC

免疫学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固有免疫应答PPT课件

免疫学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固有免疫应答PPT课件

个富含半光氨酸的
结构域组成 。靠近
细胞膜的下半部有
多重的糖基化 。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主要识
2HNNHN2 H2
别微生物以及衰老细胞表面的阴离子大
分子。 13
Toll样受体
LBP (脂多糖连接蛋白) sCD14(Soluble CD14):LPS受体
14
2.巨噬细胞表面的调理性受体及 其作用
主要识别不同细菌、真菌以及 衰老细胞所表达的寡糖结构
甘露糖受体
NH2 CRD
F2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OOH
12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
除杂受体
COOH
HOOC
COOH
清杂受体由三条肽
链相互盘绕而成。
分子的中部为 三
螺旋长颈,顶部C端
配体结合单元由三
10
模式识别受体包括:清道夫受体 (scavenger receptor,SR)、甘露糖受 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oll样受体等。
11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分 子量为180 kDa,其胞 外区包括8个能够与糖 基结合的凝集素结构域, 但各结构域的糖基结合 位点略有不同。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immunity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亦称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或天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同时固有免疫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执行固有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第一节 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s)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s)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两大类。单核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s)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s)。单核细胞由骨髓单核系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成,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3%-8%。其体积较淋巴细胞略大,胞质中富含溶酶体颗粒,其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等多种酶类物质。单核细胞在血液中仅停留12-24小时,然后进入组织器官或表皮层,在表皮棘层,发育分化为郎格汉斯细胞;进入结缔组织或器官,发育成熟为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对玻璃和塑料表面有很强的黏附能力,借此可将单核/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彼此分离。

巨噬细胞分为定居的巨噬细胞和游走的巨噬细胞两大类。定居的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宿主全身,可因所处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和名称,如在肝中称枯否细胞;脑中称小胶质细胞;骨中称破骨细胞;淋巴结中称被膜下窦巨噬细胞和髓样巨噬细胞;胸腺中称胸腺巨噬细胞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凋亡的细胞,以及免疫复合物和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游走巨噬细胞由血液中单核细胞衍生而来,其体积数倍于单核细胞,寿命较长,在组织中可存活数月。该种巨噬细胞胞质内富含溶酶体及线粒体,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和吞噬清除体内凋亡细胞及其他异物的能力。它们可表达多种膜受体和膜分子,其中包括:①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有关的非调理性和调理性受体;②与增殖分化、趋化黏附和抗原提呈有关的受体和分子。此外,它们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小分子炎症介质、补体成分和胞外酶类物质等,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一、选择题

A型题

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

A.适应性免疫

B.获得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固有免疫

E.体液免疫

2.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A.NK细胞

B.αβT细胞

C.γδT细胞

D.B-1细胞

E.巨噬细胞

3.病原体感染人体多久后将处于特异性免疫诱导阶段?

A.0~4h

B.4~24h

C.24~48h

D.48~96h

E.超过96h

4.下列哪项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因素?

A.补体

B.干扰素

C.乙型溶素

D.溶菌酶

E.外毒素

5.中性粒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A.其寿命与巨噬细胞相同

B.可以有效杀伤胞内寄生菌

C.具有髓过氧化物酶(MPO)介导系统

D.在慢性感染时,数量明显增加

E.必须在IgG协助下发挥作用

6.通常绝大多数病原体感染终止于:

A.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B.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C.晚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D.早期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E.晚期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7.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的特点不包括:

A.发生在感染后4~96h

B.通常大多数病原体感染终止于此相

C.吞噬细胞活化

D.NK细胞被激活

E.γδT细胞被激活

8. 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

A.发生在感染48~96h内

B.γδT细胞参与

C.吞噬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

D.巨噬细胞发挥抗原提呈细胞作用

E.NK细胞被激活

9.下列关于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构成体表物理屏障

B.构成体表化学屏障

C.乳铁蛋白无抗菌作用

D.正常菌群构成体表微生物屏障

E.M细胞为抗原转运细胞

10.肠粘膜上皮细胞间的的M细胞主要特点是:

A.构成体表物理屏障

B.构成体表化学屏障

C.属专职性APC

D.能吞噬、降解病原菌

E.不表达MHC-II类分子

11.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吞噬细胞是

A.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D.NK细胞,B-1细胞,巨噬细胞

E.γδT细胞,B-1细胞,巨噬细胞

12.小吞噬细胞是指:

A.巨噬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3.中性粒细胞:

A.有FcR和C3b受体

B.有特异性抗原受体

C.不表达粘附分子

D.寿命长,更新慢

E.主要作用是提呈抗原

14.C反应蛋白主要来源于: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E.肝细胞

15.关于C反应蛋白,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由肝脏产生

B.为感染早期合成的一种急性期蛋白

C.与补体系统MBL途径活化有关

D.具有调理作用

E.能增强补体的溶菌效应

16.能被细菌脂多糖激活的是:

A.溶菌酶

B.中性粒细胞

C.干扰素

D.嗜酸性粒细胞

E.补体

17.可破坏G+菌细胞壁肽聚糖的是:

A.溶菌酶

B.乳铁蛋白

C.干扰素

D.阳离子蛋白

E.补体

18.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并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的是:

A.IL-1

B.IL-2

C.IFN-γ

D.TNF-α

E.TNF-β

19.关于NK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B.具有抗感染作用

C.具有抗肿瘤作用

D.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E.参与ADCC

20.B-1B细胞抗体应答特点为:

A.通过抗原受体与多糖配体交联结合而被激活

B.可发生Ig类别转换

C.产生免疫记忆

D.以IgG为主

E.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初次应答

21.B-1B细胞的表面标记有:

A.CD5+,CD11+,mIgM-

B. CD5+,CD11+,mIgM+

C. CD5-,CD11+,mIgM+

D. CD5+,CD11-,mIgM+

E. CD5-,CD11-,mIgM+

22.下列哪种细胞不是专职性APC?

A.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朗格汉斯细胞

D.T细胞

E.B细胞

23.哪种细胞识别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A.CD4-/CD8+T细胞

B. CD4+/CD8-T细胞

C. γδT细胞

D. CD4-/CD8-T细胞

E. B细胞

24.与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的T细胞受体是

A.TCRαβ

B.TCRγδ

C.TCRαγ

D.TCRβδ

E.TCRαδ

25.可识别杀伤某些胞内寄生菌的靶细胞的是:

A.B-1B细胞

B.B-2B细胞

C.γδT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