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

合集下载

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

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

课程:分子免疫学

题目: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朴佳芳

学号:2016226012

2016年11月25日

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

摘要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为一种古老的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严重脑脊髓炎的烈性人畜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每年的狂犬病病例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属病毒引起,其中作为代表种的RV是引起狂犬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们对于Rv的结构、基因功能等有了深入的认识,为狂犬病疫苗的研制和改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理论依据。本文结合狂犬病和Rv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糖蛋白、细胞凋亡、感染与免疫、复制和转录等致病机理及Rv及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应答方面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毒致病性感染

Abstract Rabies, also known as fear of water, for the rabies virus caused by a zoonotic acute infe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ore common in dogs, wolves, cats and other carnivores. Many people infected by the disease beast bit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unique manic, fear of fear, fear of the wind fear of

狂犬病

狂犬病

一、狂犬病

(Rabies)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或动物导致的疾病。因其特征性病状多表现为恐水,因此也叫恐水病。根据交叉保护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目前发现的狂犬病毒分为7个基因型和4个血清型。其中血清Ⅰ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狂犬病病毒,也称为古典型狂犬病毒,其它血清型可以统称为狂犬病相关病毒,血清Ⅰ型疫苗株对狂犬病相关病毒只具有很弱的保护作用甚至无保护作用。

病原学

学名及分类地位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

形态特征RV病毒粒子呈典型的子弹状,直径约75nm,长100~300nm。病毒基因组与核蛋白(N)及基质蛋白(M)结合,构成致密的螺旋状核衣壳。病毒粒子外被囊膜,少量基质蛋白附着其内层,糖蛋白(G)则镶嵌其中,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穗状向外的突起。病毒粒子内部还有磷酸化蛋白(P)和转录酶大蛋白(L)分布其中。

分子生物学特性RV含有单股负链RNA(ssRNA)基因组,不分节段。基因组全长多为11928nt或11926nt,个别毒株为11932nt。自基因组3’至5’端依次为N、P、M、G和L共5个结构蛋白基因,其长度分别为1424nt、991nt、805nt、1675nt 和6475nt。在N基因前还有57~58nt的先导序列,在各基因间,分别有2、5、5和423个核苷酸的间隔序列。

理化特性狂犬病病毒抵抗力不强,强酸、强碱、去污剂、氧化型消毒剂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其灭活。煮沸2min或56℃维持20min即可完全灭活。在疫苗生产车间,甲醛或β-丙内酯均可以实现完全灭活。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丙酮在-20℃条件下固定组织或细胞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时,样品内可能残存少量有感染力的病毒。

狂犬病病毒与狂犬病人间流行状况

狂犬病病毒与狂犬病人间流行状况

狂犬病病毒与狂犬病人间流行状况

摘要:本文综述了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人间狂犬病流行状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收集1990~2006年的全国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及部分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的狂犬病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从资料数据显示,我国的人......

专题推荐:

狂犬病病毒与狂犬病人间流行状况

辛志明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350002

摘要:本文综述了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人间狂犬病流行状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收集1990~2006年的全国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及部分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的狂犬病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从资料数据显示,我国的人间狂犬病目前又逐渐处于新的一个发病高峰。由于狂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和狂犬病的高死亡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狂犬病病毒与流行病学的总结分析,为狂犬病病原的研究、狂犬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流行状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犬类动物在传播人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本病的主要宿主之一。狂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机体。此外,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动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可高达100%。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5万~5万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狂犬病在我国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资料数据显示,我国的人间狂犬病目前又逐渐处于新的一个发病高峰。

《狂犬病病毒》课件

《狂犬病病毒》课件

狂犬病的症状
1
感染初期
局部疼痛、发热、乏力、头痛等,通常持续2-4天。
2
百度文库
患病中期
出现神经、心理和行为异常症状,如恐水、抽搐、烦躁等表现,持续1-7天左右。
3
消退期
呼吸衰竭、心脏停跳等症状,病情极度危重,通常死亡率高达100%。
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狂犬病的诊断通常采用病毒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病毒和机体免疫反应,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以提高治愈率。
治疗方法
狂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被动免疫和活动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使用疫苗和免疫血清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未注射疫苗,一旦出现病症就几乎不可能治愈,因此及时接种疫苗非常重要。
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控
全球流行情况
全球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狂犬病,大多数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狗是病毒的主要传播媒 介,控制狂犬病的关键之一是控制犬只数量。
公众认知提升
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增 强人们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 学会伤口急救处理和注射疫苗, 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共同参与防控
防控狂犬病的关键不仅是加强 动物疫苗接种和管理,更需要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营造全民 防疫的氛围。
《狂犬病病毒》PPT课件
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它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 威胁。本课件将介绍狂犬病的来源、传播途径、病毒结构、症状、诊断和治 疗方法以及防控措施。

狂犬病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狂犬病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传播途径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通常是通过咬伤或抓伤感染。病毒存在于患 病动物的唾液中,当人类被患病动物咬伤或接触其唾液时,病毒就会进入人 体。
病毒的结构和特征
病毒结构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 RNA,长度约为11kb。
病毒特征
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容易产生基因突变和重组,这使得病毒能够逃避免 疫系统的攻击并适应新的宿主环境。此外,病毒对神经细胞具有高度的亲和性, 容易在神经系统中复制并引起脑炎等神经症状。
公共卫生教育和预防措施
01
02
03
公众教育
伤口处理
避免接触
开展广泛的公众教育活动,提高 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咬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 清洗伤口,然后进行包扎,并尽 快接种疫苗。
教育公众避免与流浪动物接触, 特别是不要随意收养不明来源的 动物。
05
Baidu Nhomakorabea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现状和 发展趋势
病毒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
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01
疫苗种类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活疫苗两种狂犬病病毒疫苗。灭活疫
苗安全性好,但免疫原性较弱;减活疫苗免疫原性强,但安全性较差
。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
02
接种程序

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摘要:

狂犬病病毒(RV)是一种能引起人和动物高度致死性疾病的嗜神经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本文主要对狂犬病毒的结构、传染途径、繁殖过程、狂犬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狂犬病、狂犬病毒

正文: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virus,RV)引起的,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RV的分子结构、基因分型、临床诊断、新型RV的发现、演变进化,以及病毒的毒力及其致病性等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就近年来RV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狂犬病毒的结构

(1)、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RV为单股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由11928--11932个核昔酸组成,由3’端至5’端依次排列着N、P、M、G和L 5个RV的结构基因,其长度分别为1424、991、805、1675、6475个核昔酸,分别编码核蛋白(N)、磷蛋白(Por NS)、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转录酶大蛋白(L)。

(2)、病毒的蛋白质结构:

完整的RV粒子由病毒核衣壳及包膜两部分构成,核衣壳由RNA与核蛋白(N)、磷蛋白(Por NS)和转录酶大蛋白(L)3种蛋白构成,而包膜由糖蛋白(G)和基质蛋白(M)构成。

①核蛋白(N)全长450个氨基酸,是构成成熟病毒粒子核衣壳螺旋对称结构的主要成分。

②磷蛋白(Por NS)含有292个氨基酸,它与转录酶大蛋白结合,构成完整的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磷蛋白还与核蛋白相互作用,实现对病毒的转录、复制的多功能调节。

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

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

课程:分子免疫学

题目: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朴佳芳

学号: ********** 2016年 11月25日

狂犬病病毒简介及致病机理

摘要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为一种古老的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严重脑脊髓炎的烈性人畜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每年的狂犬病病例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属病毒引起,其中作为代表种的RV是引起狂犬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们对于Rv的结构、基因功能等有了深入的认识,为狂犬病疫苗的研制和改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理论依据。本文结合狂犬病和Rv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糖蛋白、细胞凋亡、感染与免疫、复制和转录等致病机理及Rv及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应答方面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毒致病性感染

Abstract Rabies, also known as fear of water, for the rabies virus caused by a zoonotic acute infe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ore common in dogs, wolves, cats and other carnivores. Many people infected by the disease beast bit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unique manic, fear of fear, fear of the wind fear of water, salivation and pharyngeal muscle cramps, and finally paralyzed and endanger life as an ancient viol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 cause severe encephalomyelitis of violent human and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Once the disease, the mortality rate is almost 100%.China is a high incidence of rabies countries, the number of rabies cases each year after India,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 Rabies is caused by a rabies virus, in which RV as a representative species is the main cause of rabi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methods, peopl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gene function of Rv, and accumulated rich data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rabies vaccin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rabies and Rv, and reviewed the pathogenesis of Rv and host cells, such as glycoprotein, apoptosis, infection and immunity,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nd the response to virus infection.

狂犬病毒的形态和分类

狂犬病毒的形态和分类

狂犬病毒的形态和分类

T T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本科病毒分二个属,即水泡性口炎病毒属(Vesiculovirus ,VSV)和狂犬病毒属(Lyssa virus),此外,还有未定属的植物弹状病毒。狂犬病毒外形似一颗子弹,长约180nm,直径75nm,一端为半球形,另—端扁平。

病毒粒子由感染细胞浆膜表面芽生形成。本科病毒中能感染人类,构成对人类威胁的只有狂犬病毒,狂犬病毒是

狂犬病毒属的典型种。从感染的动物或病人中得到的狂犬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Street virus)。街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称固定毒(Fixed virus)。根据对不同毒株的血清学反应和单克隆抗体分析,将狂犬病毒分成6个血清型:

血清1型:为典型的狂犬病毒标准攻击毒株(Challenge Virus Standard, CVS),包括全球各地主要的原型株(野毒株)和实验株(固定株),以及新认识的中欧的啮齿动物分离株。野毒毒力很强,进入人体后引起发病,固定株病毒经选育可获得疫苗株,其毒力(致病力)已大大降低,一般条件下不能致病,但其抗原性却没有降低,甚至还有提高,这就是为什么狂犬咬人和注射疫苗都是抗原进入机体,前者引起发病而后者却导致免疫的原因。

血清2型:为拉各斯蝙蝠病毒(Lagos -bat virus),首先从尼日利亚的蝙蝠脑中分离得到,后来从中非共和国的蝙蝠中也分离到。此型包括有6个亚型(Lag -1,Lag -2,Lag-pin,Lag -Dak,Lag -Kin,Lag -Zin)。

2024年度传染病学狂犬病PPT课件珍藏版

2024年度传染病学狂犬病PPT课件珍藏版
政策法规对疫情监测的要求
政策法规对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规定疫情报告和监测的程序和标准,确保监测工 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政策法规对野生动物管理的影响
3
政策法规对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通 过制定相关法规和规范,加强野生动物管理,降 低狂犬病传播风险。
2024/2/2
31
科研创新方向探讨
2024/2/2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密切接触传播给人类,病毒在中枢神 经系统中复制,导致急性脑炎和神经症状。
4
流行病学特点
01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狂犬病病毒 的动物,如犬、猫、蝙蝠等。
2024/2/2
0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通过 接触感染动物的唾液、组织等
传播。
03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 但感染后发病率与咬伤部位、 病毒毒力及接种疫苗情况有关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 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具有快速 、灵敏、特异等优点。
2024/2/2
12
03
狂犬病预防措施及策略
2024/2/2
13
疫苗接种对象与程序
2024/2/2
疫苗接种对象
狂犬病疫苗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人群,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 兽医、动物饲养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狂犬病毒医学课件

狂犬病毒医学课件
命名和分类
1908年,法国微生物学家Lwoff将狂犬病毒命名为“Rabies virus”。
病毒的传播和流行病学研究
随后的研究发现,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也可通过唾液接触伤口或黏膜传播。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形态
狂犬病毒为弹状,长约180-200nm,具有明显的胞膜。
结构
病毒的外层为脂蛋白包膜,内部为核衣壳,包含病毒DNA和 蛋白质。
侵犯
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 导致脑组织病变和神经元 死亡。
损伤
狂犬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 伤可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 症状,如意识障碍、行为 异常等。
病毒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抑制
狂犬病毒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 疫系统的功能,如抑制淋巴细 胞增殖、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
等。
逃避
狂犬病毒通过变异和进化,产生 免疫逃逸能力,使免疫系统无法 完全清除病毒。
等。
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毒性感染、神经系统 疾病等进行鉴别。
病毒分离和鉴定
病毒分离
从患者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病毒,并进行培养和鉴定。
病毒基因组检测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以确诊狂犬病毒感染。
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狂犬病毒特异性抗体,以确定是否感 染。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

狂犬病病毒 ppt课件

狂犬病病毒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人工培养


可用鸡胚培养
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 鸭胚细胞培养
ppt课件
疫 苗
9
致病性和免疫性
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病死率达100%。 地理分布广泛,全球除南极洲和大洋州外均有
流行,世界上死于狂犬病的人99%在热带地区。 我国是狂犬病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主要在农村。
全年均可发生 ,
蝙蝠、鼠类、犬等感染后为无症状携带者,为重
要传染源。外观健康家犬平均带毒率为14.9%。
ppt课件 11
提醒大家引起重视
1. 狂犬病并非必须有野狗咬伤史; 2. 狂犬病中88%是由豢养宠物引起, 最多的是宠物 狗, 2%是由猫引起;
3. 生食狗肉, 增加了患病机会;
4. 沾有狗体液的手去触摸眼睛和嘴唇可感染病毒。
病人带菌、排菌时间可持续6W~8W
肺外并发症(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脏等)
发病率高,严重者可致死。
ppt课件 46
2.解脲脲原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器支原体
ppt课件
47
解脲脲原体:不孕症
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扫描电镜下,附着许多解 脲脲原体的轮状异常精子 ppt课件 形态(Χ 1200)
26
疏螺旋体属
( Borrelia )

狂犬病研究进展

狂犬病研究进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1709年首次报道该病,Loues Pasteur于1885年第1次分离出狂犬病毒( rabies virus,RV)。狂犬病主要在动物间传播,患狂犬病的动物俗称疯狗、疯猫、疯狼等。人可能因被其咬伤、抓伤而感染狂犬病毒,并因此患病。人患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国,了解并有效的防治狂犬病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的课题。作者现将狂犬病的分子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综述。

1、病原学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毒颗粒长160nm~240nm,直径70nm,呈子弹状,有双层脂质外膜,其表面有糖蛋白突起。外膜内部为间质蛋白,病毒中央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和五种结构蛋白组成的核衣壳。

1.1核蛋白(NP)

N基因全长1421bp,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353bp,编码450个氨基酸。N蛋白是病毒中最稳定的蛋白,且能高效表达。在RV复制过程中,NP 与基因组RNA紧密结合成核糖核蛋白(RNP),保护核酸免遭核酸酶的破坏[1]。此外,NP还在病毒RNA 从转录向复制切换方面起重要作用,并对病毒的转录与复制进行调解[2]。另外,NP还是狂犬病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之一,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3]。1.2磷酸化蛋白(PP)

P基因全长991bp,ORF全长894bp,位于全基因1514~2407位核苷酸,编码297个氨基酸。PP 为亲水性多肽,约占病毒总蛋白的6%。PP含有大量可结合磷酸基团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残基,因此,磷酸化是其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PP与LP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转录酶活性,在病毒转录和复制中起主要作用。另外,PP与NP和LP一起组成核衣壳,具有病毒RNA转录和复制的全部活性[4]。PP能够结合可溶性的NP形成N-P蛋白复合物以抑制其自身发生聚合,使其保持一种适合衣壳化的存在形式,并在NP 与PP复合体中指导NP特异性的结合病毒RNA。

《狂犬病病毒》PPT课件

《狂犬病病毒》PPT课件

免疫捕获法
结合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 捕获样本中的病毒颗粒并进行核酸扩 增,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05 狂犬病病毒疫苗 与免疫
疫苗种类及接种程序
疫苗种类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 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几种狂犬病病毒疫 苗。
VS
接种程序
通常的接种程序为在被咬伤后第0、3、7 、14、28天各接种一针疫苗,共五针。 对于严重咬伤者,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 蛋白。
应对策略
为应对未来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 政策引导和投入,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和质量;二是 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三 是加强区域合作和联防联控,共同应对狂犬病的跨区 域传播风险;四是推广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狂犬病 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7 总结与展望
课件内容回顾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利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将特异性抗体与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可见的红色或紫色斑点, 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Biblioteka Baidu
新型检测技术应用前景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狂犬病病毒基因探针集成在芯 片上,通过与样本中的病毒RNA进行 杂交反应,实现对多种病毒的高通量 检测。
下一代测序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狂犬病病毒基 因组进行深度测序,分析病毒遗传特 征和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 依据。

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狂犬病 病毒属 最初分 为 4个 血清 型 。血
和抗 体和刺 激细胞 免疫 。单 克隆抗体 中和实 验研 究 表明 , 狂犬病 病毒G蛋 白上 至少 存在G I、 I 和 GI3 中和抗 体结 合位 点 , 中G GI I 个 I 其
I位 点 (4 4 位 、4 位 、8 I 3— 2 17 14位 和 1 8 2 0 9 —0 位 ) 基 酸 和 G I 点 (3 - 4 氨 Ⅱ位 3 0 3 0位 ) 基 酸 氨
狂 犬病病毒 的研 究 已成 为一 大热点 。 目前各 国研 究的重 点主要 集 中在其 病毒 的分 子生 物 学 、
细胞 生物 学、 免疫 学、 流行 病学等 方面 , 以便 更有效地 防 治本 病 。文章从 病毒 结构 、 因组及其 基
编码 的蛋 白、 病机 理 、 防及 治 疗等方 面 系统综 述 了狂 犬病 病毒 的研 究进 展, 致 预 为该 病 的早期 诊 断、 有效预 防和控 制该 病提供 理论基 础 。 关 键词 : 犬病 ; 狂 病毒 : 致病机 理 ; 细胞 凋 亡 ; 免疫反 应
21 G 白 . 蛋
10 10 m 病 毒具 囊膜 , 面有 长约 6 7 m 7 — 8 。 n 表 — n 的棘状 突起 , 由病 毒糖 蛋 白 ( lc p o e n Gyo rt i, G蛋 白)三 聚体 组成 ,囊膜 内层 是 问质蛋 白 (a r x r t i , M t i o e n M蛋 白) p 。中央为 紧密 的螺

狂犬病毒ppt课件

狂犬病毒ppt课件

其他疾病的诊治。
02
旅游和餐饮行业受损
狂犬病疫情可能导致人们减少出行和聚餐等活动,对旅游和餐饮行业造
成损失。
03
生态平衡破坏
狂犬病毒在野生动物中传播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
影响。同时,为控制疫情而大量捕杀动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免疫学检测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荧光抗体技术 等,用于检测病毒抗原或 抗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
如PCR技术、基因测序等 ,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可用于病毒核酸的检测 和鉴定。
临床诊断技术应用
症状观察
狂犬病患者早期表现为发 热、头痛等,随着病情发 展出现恐水、怕风、咽肌 痉挛等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是否被犬、猫等 咬伤或抓伤,以及接触动 物的情况。
实验室检测辅助
采集患者脑脊液、血清等 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免 疫学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 测。
新兴检测技术展望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 换元件,实现对狂犬病毒的快速
、灵敏检测。
等温扩增技术
在恒温条件下实现核酸的快速扩增 ,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宠物传播风险
宠物犬、猫等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源,疫情爆发 时可能导致大量宠物被遗弃或扑杀,对宠物产业 造成冲击。

狂犬病培训资料ppt课件

狂犬病培训资料ppt课件

拓宽了专业领域视野和 思路
加深了对狂犬病专业知 识的理解
2024/1/28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0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推进新型疫苗和药物研发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狂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
狂犬病挑战
,提高防治效果
犬病防治能力建设
Baidu Nhomakorabea
力度,保障防治工作顺利
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狂犬病培训资料ppt课件
2024/1/28
1

CONTENCT

2024/1/28
• 狂犬病概述 • 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 • 狂犬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 狂犬病治疗及护理方案 • 狂犬病防控挑战与对策 • 总结与展望
2
01
狂犬病概述
2024/1/28
3
定义与发病原因
2024/1/28
定义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 系统,导致急性脑炎和周围神经炎症,病死率极高。
疫情形势严峻
全球狂犬病病例数量居高 不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2024/1/28
传播途径多样
狂犬病病毒可通过动物咬 伤、接触感染动物分泌物 等多种途径传播,防控难 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leader和 5’trailer互补链均含有复制起始信号,但 5’的 trailer互补链的复制信号强度大于3’ leader,造成-ssRNA: +ssRNA=50:1 , 因 此 包 装 成 熟 的 病 毒 粒 子 含 有 -ssRNA 与 含 有 +ssRNA的比例也约为50:1
VSV转录和复制模型
病原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V。 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是外膜上的糖蛋白 抗原,为主要抗原,决定病毒的嗜神经性 、致病性和产生中和抗体;内层的核蛋白 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 素,无保护作用。 从患者或患病动物体内分离的毒株成为自 然毒株或街毒株(street virus),毒力 强;经过脑组织多次传代后,成为固定毒 株(fixed virus),毒力弱,可以用于疫 苗制备。
病毒粒子的装配
研究发现,RV的基因组两端不存在特定的包装 信号,-ssRNA或+ssRNA包装入病毒粒子完全由 两种RNA在细胞内的丰度决定(Finker et al., 1997)。 然而,对VSV的研究发现,VSV基因组-ssRNA 5’端的trailer区含有包装信号,使-ssRNA被 选择性包装入核衣壳 (Whelan and Wertz , 1999)。
RV ss (-) RNA genome
3’
RT 5’
5’ 3’
genome (-)
antigenome (+)
PCR
5’ 3’ 3’ 5’
dsDNA
转录
5’
3’ 5’
3’ 5’
3’ 5’
3’ 5’
3’
mRNA
蛋白翻译
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
狂犬病(Rabies)
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 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死亡 率几乎为100%。 每年造成超过55,000人死亡,其中99%在亚 洲,印度具首位,中国第二位。 临床特征是前期神经兴奋,后期意识障碍 ,局部和全身麻痹而死。 因采取疫苗接种及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已 有日、韩、马来、澳等36个国家消灭了狂 犬病。
狂犬病病毒属的分类
根据 N基因 5’端 500 bp碱基的同源性分析,可以将狂 犬病病毒属分为7种基因型(Genotype,GT):
GT I II III IV V 病毒名称 狂犬病病毒 Lagos蝙蝠株 Mokola病毒 Duvenhage病毒 欧洲蝙蝠病毒-1 缩写 RV LagV MokV DuvV EBL-1
逆轴突运输机制
(Cited from Dietzschold et al., 2005)
小结
狂犬病病毒RV是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 )狂犬病 病毒属 (Lyssavirus )的模式病毒种。 RV 呈子弹状,长约为 180 nm (60-400 nm) ,直径约 为75 nm (60-85 nm) 。 具有囊膜包被,基因组为12 kbp大小的单股负链 RNA (-ssRNA)。 高度嗜神经性,且逆轴突传播。 含有5个结构基因,从3’到5’依次为N、P、M、G和L。 病 毒 粒 子 大 小 : 5×105—8×105 kDa , 沉 降 系 数 为 600S。
Stop-start model
一个基因转录的终止是下一个基因转录起 始必须的。 RNA聚合酶在终止上一个基因转录时,大约 有30%的RNA聚合酶不能起始下游基因的转 录,造成转录依次递减30%。 研究发现,-ssRNA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通 过基因与3’端启动子的位置来控制的。
RV基因组的复制
病毒的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
弹状病毒科病毒结构示意图
弹状病毒科成员
水泡性病毒属
VSV
弹状病毒科
狂犬病病毒属 RV 短暂热病毒属  非毒粒弹状病毒属  细胞核弹状病毒属  植物病毒 细胞质弹状病毒属 
狂犬病疫苗的历史
经历五代疫苗 1. 神经组织疫苗 2. 禽胚培养疫苗 3. 细胞培养疫苗 4. 亚单位及精致疫苗 5. 基因工程疫苗
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流程
细胞制备及培养
接种毒株 分装及冻干 原液检定
培育 收获病毒上清
病毒纯化 病毒灭活
RV的灭活
病毒对H2O2、KMNO4、新洁尔液、来苏儿、 肥皂水、70%酒精、碘酒以及β-丙内酯敏 感。 目前通用β-丙内酯来灭活疫苗收获液中的 活毒,用量为1:4000,方法:4℃过夜, 37℃水浴2h水解残留的β-丙内酯。
两种状态的RNA聚合酶:RNA转录酶和RNA复制 酶。 RNA转录酶:L、P、EF-1αβγ、Hsp60、GT( 鸟苷转移酶),从N基因处直接开始转录。 RNA复制酶:L、P、可溶性的N蛋白(N-P复合 物形式存在,为复制必须),从基因组的第一 个bp处开始合成leader RNA和复制基因组。
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 -1884
1

1
反向遗传学技术
基因型(genotype) 表型(phenotype)
基因重组技术
-ssRNA反向遗传学建立的基础
L、P、N和病毒-ssRNA或+ssRNA包装形成核糖核蛋 白复合体( ribonucleoprotein, RNP)。 RNP负责病毒进入细胞后的所有复制过程,包括病 毒基因的转录和基因组的复制等。 体外构建具有活性的病毒单位必须提供:1.病毒ssRNA或+ssRNA;2.L、P和N三种蛋白。
RV G蛋白主要抗原位点
II 34-42 I IV III
膜内区:462-505 aa
198-200 231 264 244-281 G5
330-357
342-343 a

膜外区:1-439 aa 跨膜区:440-460 aa
反向遗传学技术
经典遗传学技术
表型(phenotype) 基因型(genotype)
病毒-ssRNA或+ssRNA的提供: 提取病毒基因组 反转录得到cDNA 插入 合适的载体 转入细胞,在外源提供RNA 聚合酶的情况下转录出全长的-ssRNA或 +ssRNA。 病毒三种蛋白的提供: 提取病毒基因组 分别克隆相应的基因 插入合适的载体 转入细胞,表达出相应 的蛋白。
-ssRNA or +ssRNA?
G 蛋白简介
狂犬病病毒G蛋白参与病毒的组织趋向性和致病性,是主 要的保护性抗原,负责诱导病毒中和抗体的产生。 整个G蛋白分为四个结构域:信号肽(signal peptite, SP)膜外区(ectodomain, ECTO),跨膜区(transmembrane region, TM)和膜内区 (endodomain, ENDO),成熟的G蛋 白包括后面三个结构域。 G 全长: 522-533 aa 成熟G蛋白: 503-514 aa SP: 19 aa, TM: 22 aa, ECTO: 439 aa, ENDO: 42-53 aa
RV基因的转录
转录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转录起 始位点和转录终止信号。 RV基因转录调控模式:stop-start model。
RV转录元件
RV基因组仅有一个启动子,5个基因有相同的转录起始位 点:UUGU和转录终止信号:A/UCUUUUUUU。 通用模式:-间隔区UUGU---ORF---A/UCUUUUUUU间隔区。
病毒的形态
⑴球状病毒;⑵杆状病毒;⑶砖形病毒; ⑷冠状病毒;⑸丝状病毒;⑹链状病毒; ⑺有包膜的球状病毒;⑻具有球状头部的 病毒;⑼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等。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只有两种,即⑴螺旋对 称(代表烟草花叶病毒) ⑵二十面体对称 (等轴对称,代表腺病毒)。一些结构较 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相结 合的结果,故称作复合对称(代表T偶数噬 菌体)。
杆状病毒
HIV
丝状病毒
腺病毒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 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 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 、拟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 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 (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Ⅳ)、烈性病毒 (狂犬病病毒)。
-ssRNA vs +ssRNA
定义:一般来说根据RNA能否直接起mRNA作 用而分成单股正链RNA病毒(正股RNA病毒) 与单股负链RNA病毒(负股RNA病毒)两种。 RV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即-ssRNA病毒。
RV感染周期
(Cited from Dietzschold et al., 2005)
VI
VII
欧洲蝙蝠病毒-2
澳大利亚蝙蝠病毒
EBL-2
ABL
……….
两个遗传谱系
疫苗的 交叉保护 作用仅存 在与同一 个遗传谱 系内的病 毒中!
病毒感染的一般步骤
吸附 进入 脱壳 病毒基因转录和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制 子代病毒装配 释放
RV感染的一般步骤
RV的复制和转录
RV基因转录vs复制
病原学
病毒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唾液腺和唾液 内。在唾液腺、海马角、大脑皮层细胞浆内形 成嗜酸性包涵体,称为Negri bodies (NB), 是病毒复制和装配的场所。 病毒可以在大鼠、小鼠、家兔和鸡胚等脑组织 内增殖、致弱,也可以通过驯化,适应于非脑 组织细胞。
狂犬病疫苗
疫苗:所有用减毒或者杀死的病原生物(包 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或其抗原性 物质所制成,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目的:预防、控制疾病(如狂犬病)的发生 、流行。 1881年法国巴斯德最早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 毒毒力,成功制造出狂犬病疫苗。 目前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 的手段。由于狂犬病几乎100%的致死性,人 用狂犬病疫苗必须是灭活苗。
58种植物病毒未归类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V
75 nm (60~85 nm)
180 nm (60~400 nm)
RV基因组构成
大小:约12 kbp。 单股负链RNA (-ssRNA)。 基因排布(3’to 5’):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 蛋白(M)、糖蛋白(G)和大蛋白(即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L)。其中N基因最保守,常用于进化分析;G基因编码的G蛋白 是病毒唯一暴露在外表面的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同时也 是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的主要组分。
里程碑: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962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中心法则
蛋白质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上的区别
什么是病毒?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 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 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 命特征,既无能能量代谢系统也无蛋白质和 核酸合成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