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建筑及其意义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影响李萍
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影响李萍
发布时间:2023-06-17T10:15:22.314Z 来源:《小城镇建设》2023年4期作者:李萍[导读]
天津天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空港经济区 300000
一、解构主义建筑思潮
(一)解构主义背景
以人文哲学为背景的解构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在二战后,理性主义和非理性思潮平分秋色,欧美哲学即是在此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以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存在主义为主要代表流派的“人本主义”哲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拥有了发展空间。其中,结构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语言符号学的方法,成为了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从而创始了建筑学中的符号学理论。综合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法国哲学家)和罗兰巴特的观点,可以把反二元对抗、反权威、反中心、反“非黑即白”概括为解构主义的特点。一些建筑师受此影响,将解构主义建筑不断往前推进,涌现出了大批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及划时代的建筑作品,为世界建筑发展史增添了强有力的一笔。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概念界定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它的哲学基础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提倡的解构主义哲学。此前德里达在这之前被人们认为是结构主义者,后来他全面攻击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转为解构主义哲学,解构理论刚刚提出的那段时间,西方文化界掀起了一阵解构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以至于神学都在德里达的启蒙下,尝试进行各种分解、颠倒、变构、重建似的研究。最终这阵风也吹进了建筑界学子们的头脑与创作中了。
运用解构哲学在建筑中表现“无”、“不在”、“不在的在”等等,在建筑创作中采用“编造”、“解图”、“解位”、“虚构基地”“编造出比现有基地更多的东西”,“对地的解剖”还有“解位是同时又在基地上又不在基地上”。解构建筑的形象特征可以总结为“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和奇绝”,解构建筑的形状、色彩、比例、尺度和方向的处理都打破原来建筑的条条框框,建筑手法极度自由,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疏散凌乱感。以其不完整来取代完整的形象,有的地方处理故意做出一种残缺、破碎状。建筑中的各个元素与其他部分的链接之间没有过度,直接连接在一起,令人愕然。
解构主义建筑的历史发展
解构主义建筑的历史发展
解构主义建筑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也是一个哲学思潮的延伸。解构主义建筑试图打破传统建筑的规则和形式,探索建筑的本质和内在结构,强调建筑的材料和构造,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本文将从解构主义建筑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定义
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哲学思潮,其核心思想是拆解、重组和反转。解构主义建筑试图打破传统建筑的规则和形式,探索建筑的本质和内在结构,强调建筑的材料和构造,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是形式多变、材料多样、构造复杂、空间开放、功能多元。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
1.形式多变。解构主义建筑不受传统建筑形式的限制,形式可以是曲线、斜线、破碎、交错、反转等多种变化。
2.材料多样。解构主义建筑不局限于传统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材料可以是钢、玻璃、混凝土、石材、木材等多种材料的组合。
3.构造复杂。解构主义建筑的构造往往比传统建筑更加复杂,需要
高度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4.空间开放。解构主义建筑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不拘泥于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和单一性。
5.功能多元。解构主义建筑的功能不仅仅是单一的居住和工作,还包括文化、娱乐、商业、教育等多种功能。
三、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1. 劳伦斯·威斯曼的威滋曼博物馆(1987年)
威滋曼博物馆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标志性作品,其外观破碎、交错,内部空间错落有致,充满了张力和动感。
2. 弗兰克·盖里的格栅建筑(1992年)
盖里的格栅建筑是一座独特的商业大楼,其外观像一个巨大的格子,内部空间则是错落有致的多层结构,给人以惊奇和美感。
解构主义建筑
洛杉机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
巴黎的美国中 心坐落于巴黎瑞
特银行(Right Bank)附近,毗 邻法国新内阁大 厦。临街的一面 看似在空间的利 用上没有什么特 别之处,其实这 正是盖瑞对复杂 结构中空间运用 的独特解决之道, 而面对公园与河 的那一面则具有 流动的和谐之美。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与解构主义哲学:在思想观念上确实存在 着某种关联,一些解构建筑师比较关注哲学,试图将建 筑纳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而另一些解构建筑师则不 然,他们更加关注建筑形式与空间的全新创造。 第一类建筑师:伯纳德· 屈米、彼得· 艾森曼、丹尼尔· 里 伯斯金、莱姆· 库哈斯等。 第二类建筑师:扎哈· 哈迪德、弗兰克· 盖里、蓝天组等。
香港山顶俱乐部
维特拉消防站
意大利国立21世纪艺术博物馆
蓝天组:设计组成立于1968年,由沃尔夫· 德· 普 瑞克斯和海默特· 斯维茨斯基组成,以维也纳为 基地,1988年在洛杉矶开设事务所,1990年开 始由合伙人法兰克· 斯蒂普经营管理。 沃尔夫· 德· 普瑞克斯: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 曾在维也纳工业大学、南加尼福利亚大学、伦 敦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执教于维也纳应用 艺术学院。海默特· 斯维茨斯基:1944年出生于 波兰。曾在维也纳工业大学、伦敦建筑联盟学 院学习建筑。 思想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实例:屋顶加建(1983-1989),德国慕 尼黑宝马中心(2001-2007)。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征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征
导语:解构主义设计风格是一种在建筑、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具有独特特点的风格,它以不规则、错位、碎片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本文将从材料、结构、空间和形式四个方面,探讨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的特征。
一、材料的解构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中,常常运用非传统的材料,如金属、玻璃、混凝土等,这些材料给人以坚固、冷酷的感觉。同时,解构主义设计注重材料的质感,通过材料的纹理、光泽等特点,营造出独特的观感。
二、结构的解构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的结构常常是错综复杂的,不再遵循传统的理性结构。建筑物的结构元素被分离、重组、重叠,形成一种错乱而富有张力的结构形式。这种解构的结构形式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建筑形式的重新思考,也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三、空间的解构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中,空间的界限模糊,常常出现错位、交叠和重叠的现象。建筑物的内外空间相互穿插,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空间感。这种解构的空间布局,不仅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同时也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四、形式的解构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的形式常常是不规则的、不对称的。建筑物的形态被解构成碎片化的形式单元,形成一种破碎、错乱的效果。这种解构的形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建筑形式的限制,也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结: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建筑、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材料的解构、结构的解构、空间的解构和形式的解构等特征,使得解构主义设计风格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通过对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征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设计风格。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意。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点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点
解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设计风格,源于哲学上的解构
主义思想。解构主义设计常常追求不规则造型,破坏传统的构图,打
破一切规则,突破常规思维,从而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
解构主义的设计原则是“扭曲、重叠、不规则、错位、突兀”,
这些原则的运用使得设计更加具有震撼力、激情和视觉冲击力。解构
主义设计创造了一种混乱和不稳定的感觉,使人感到惊奇和不安。在
很多解构主义建筑中,许多建筑元素不仅被放大和缩小,还会被扭曲,重叠和错位,以显得不规则和突兀。
解构主义的设计风格在当代艺术、建筑和设计中仍然广泛应用。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常常用不同大小的砖块、石头或木头制作不规
则的墙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而在平面设计中,解构主
义的设计元素常常在品牌形象设计、海报设计、书籍封面设计中得到
广泛运用。
总之,解构主义设计风格通过不规则的造型、破坏性的构图和突
出性的视觉效果,使人们对设计产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和视觉体验。在
当今多元化的设计环境中,解构主义的设计理念仍然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建筑流派之—解构主义
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论文——建筑流派之—解构主义
建筑081班
0000000
·········
建筑流派之—解构主义
摘要:“解构”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建筑形态的构成上将完整的建筑形态进行破碎处理,然后然后重新进行随机性结合;一种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解构主义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
关键字:解构主义、盖里、随机性、非线性
解构主义的产生
追本溯源,解构主义是解构哲学、构成主义与当代科学发展观结合的产物。它是借用哲学的一个名词。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
后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
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一位哲学家
“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
了“解构主义”的理论。德里达的解构哲学以语言为
突破口,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颠覆,试图彻底颠覆西方
思想史中的理性、真理、二元对次等基本观念,而解构哲学的这些核心观念与解构美学高度契合一致,并被解构主义建筑师转化为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从而使
传统建筑形式美法则中一向被压制、排斥的因素如非
秩序、无等级、不和谐、不完整等得到解放。在反对
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
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
域,特别是建筑学。解构主义最大的特色:反中心、
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反对把现
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无绝对权威,是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的设计,主张多元、,主张模糊,这是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
解构主义建筑的历史发展
解构主义建筑的历史发展
解构主义建筑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以“解构”为特征,推翻传统的建筑规则和观念,强调建筑的非线性、非对称和非常规。本文将从解构主义建筑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探讨其历史发展。
解构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由建筑师彼得·库克和约翰·霍奇森领导的著名建筑师团体“黑色红字”提出。解构主义建筑在当时的建筑界引起了轰动,被视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叛和颠覆。与传统的建筑风格相比,解构主义建筑更加关注形式的自由和抽象,强调建筑的动态感和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建筑师们通过使用不规则形状、错位和错落的空间布局等手法,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线性和对称性。他们试图通过拆解和重组建筑元素,使建筑更具表达力和个性化。代表性的建筑包括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美国洛杉矶的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随着时间的推移,解构主义建筑逐渐发展出更加复杂和前卫的形式。建筑师们开始尝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哲学性的作品。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格拉西亚公园就是一个以解构主义为特征的城市公园,它将建筑、景观和艺术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公园的界限和规则。
解构主义建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建筑领域,还扩展到了设计、艺术和文化等领域。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家受到解构主义的启发,创造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独特性的作品。解构主义建筑的理念也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创新和变革。
然而,解构主义建筑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一些人认为,解构主义建筑过于追求形式和效果,忽视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此外,解构主义建筑的建造成本较高,施工和维护也较为复杂,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解构主义建筑》课件
犹太博物馆
由丹麦建筑师英格 尔·卡尔森设计,犹太 博物馆是解构主义建 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建筑物采用不规则的 线条,突破了传统的 对称性和平衡性。
米歇尔·德·波 克苏博物馆
由弗兰克·盖里设计, 米歇尔·德·波克苏博物 馆也是解构主义建筑 的代表作品之一。该 建筑物采用了非常规 的形式和 结构设计, 展现了解构主义建筑 的特点。
对称性的打破
解构主义建筑常常是不对称的,带有不同的形式和
无传统的平面设计
解构主义建筑多数情况下没有传统的平面设计,在
代表作品
莱茵河博物馆
由法国建筑大师让·努 维尔和沃尔夫·迈克尔 设计,莱茵河博物馆 的设计完美地展示了 解构主义建筑的核心 理念:对称性和平衡 性的打破,以及视觉 效果和感官刺激的强 调。
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拒绝传统建筑设计的风格,它通过形式和元素的分化来 突破传统的建筑设计,创造出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个性化的空间。
Biblioteka Baidu
什么是解构主义建筑
过程和形式的分化
解构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设计过程和形式的分离。这种风格拒绝传统的形式和构造,探究不同 元素组合的可能性。
不追求实用性
解构主义建筑不一定追求实用性或完全符合人类习惯,它更加关注视觉效果和感官刺激。
观音寺
拥有各种特色建筑群 的观音寺是标志台湾 现代建筑的代表,其 中建筑名师伍宗岳所 设计的解构主义建 筑——观音山世界禅 寺具有向心而联,向 外而离的飞扬曲线, 具有引领建筑的伟大 风范。
解构主义建筑流派分析
解构主义建筑流派分析
目录
摘要 (1)
1、解构主义的历史 (2)
2、解构主义与建筑的发展 (2)
3、解构主义建筑风格演变 (3)
3.1解构主义建筑创作手法 (3)
3.2解构主义建筑形象特征 (3)
4、解构主义建筑——央视大楼解析 (4)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解构主义建筑,一种“时代的反叛”
摘要
解构主义通过反对现代建筑一贯的形式传达自我的思考,提出对现代社会思想价值的异议,今天,虽然“解构主义”作为一个概念已经慢慢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但是秉承这种独特研究视角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们却依然活跃在整个世界的建筑舞台上,甚至较比十年前更加璀璨耀眼。而中国,也慢慢成为了这些建筑师进行建筑实践的重要基地。特殊的观察视角,广博的理论研究背景,是他们屡屡在国内各大国际竞赛中博得头筹的重要原因。于是很多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青年建筑师们开始对此进行深层次地思考。
关键词:解构;解构主义;建筑
1、解构主义的形成
基于尼采哲学、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欧洲左派批评理
论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
年代,是对柏拉图以来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而这种
传统不容置疑地贯穿西方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对
现代主义理性功能的反思,传统观念的冲击,孕育了解构
主义的产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
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
图1:法国哲学大师德里达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
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解构主义强调打破原有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浅谈结构主义及其代表作品
浅谈结构主义及其代表作品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提出
上个世纪中期的法国,形成了一股结构主义的潮流,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到了1967,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作为法国的另一种哲学思潮出现了,他的美学是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出于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的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德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作为结构主义存在基础的“结构”概念。70年代,西方不少先锋派建筑师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建筑实践。于是,解构建筑产生了。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三、解构主义的代表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利伯斯金,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特等人。其中丹尼尔·利伯斯金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对解构主义建筑做出了更多的诠释,下面就对其成名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进行分析。
犹太人博物馆是
附属于原柏林博物馆
“巴洛克式老建筑体”的
增建部分,在1989年
的设计竞赛中由利伯
斯金拿下,1992年11
月大楼动工,1998年竣
工,1999年1月向公
众开放。建筑总面积达
到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利伯斯金的方案将旧馆与新馆由一条虚空的中轴贯穿,新馆将分裂的箭形直插入这块场地,冲破了巴洛克风格的三叉几何形,零散的形体设计,隐射文化与城市结构遭到的破坏,也是对当局折衷主义的城市规划的否定;对比强烈的新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犹太民族在这里被断裂的历史。工程1992年动工,在建造过程中,遭受连续不断的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因为他的方案从根本上震撼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摆脱和谐、明净,代之以不和谐、神秘;其次是不强调完美、统一,代之以破坏完美、破碎。利伯斯金自从接手这个竞赛之时,他已经穿上了“犹太人”甚至“大屠杀后裔”的圣袍,以一种非客观的思维方式在做设计。利伯斯金在设计中倾注了自己的“情结”,也让建筑充满了争议。争议首先在于建筑的形体来源。在利伯斯金自己的文字中说,“I began plotting the Berlin addresses for names taken at random from the Hedenkbuch on my map of the city.”也就是说过,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利伯斯金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第二个争议在于其意义深远的入口。事实上缺乏地面入口是“不合理”的做法,无论是在古典的或者是现代建筑而言,通常一个醒目易入的入口是相当有必要的。但犹太人博物馆有些许不同,它很著名。第三个争议是关于博物馆内部空间体验的。曾有人这样评价道:“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利伯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以上3个争议点代表了解构主义的特色,代表了利伯斯金采用了非客观的设计态度,他抛弃了一些功能使用上的需要来增强其纪念性,这是犹太人博物馆走的道路,不是其他博物馆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利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设计是成功的。
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
一、解构主义的概念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经被哲学家贾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却是80年代以来的事情。
何为解构——解构,简言之,即反结构,或分解结构,消解结构中心。那什么是结构呢?根据德里达的阐释,结构即逻各斯中心(德里达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总称),本质即传统文化的“根”。——一切传统的,既定的概念范畴和分类法都是解构的对象,德里达把批判的矛头直指西方文化传统中所有解释语言,文学和哲学等的明确的,封闭的体系。
德里达认为,解构不仅仅是对话语、哲学陈述或概念以及语义学的分析,它必须向制度,向社会和政治结构,向最顽固的传统挑战.而建筑必然隐含政治学的影响,不可能存在不考虑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的和其它投入的建筑方面的论断.因此根本的有效的解构必须通过建筑来传递,必须通过建筑师同政治权力,文化权力,以及建筑教学所做的努力及交易来传递,当然这是极其困难的。
可见,德里达对建筑之于解构寄望甚高。按其观点,所有哲学,所有西方形而上学都铭写在建筑上,即建筑总体上凝聚了对于一个社会的所有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诠释。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
解构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这样,其形式就在创作思维和建造可能性外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一切都可以是随机和偶然的。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建筑风格也不断更新换代,其中解构主义建筑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解构主义建筑风格是一种具有现代思维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领域中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其特点入手,深入探究解构主义建筑风格。
二、概述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最初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建筑形式和风格被视为 20 世纪末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解构主义建筑倡导另辟蹊径、打破常规,以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性的方式设计建筑。解构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连贯性,追求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从而营造出新颖而独特的建筑形象。
三、特点
1. 视觉效果
解构主义建筑通常采用爆炸式的、分裂式的视觉效果来创造建筑兴趣点,让人们对建筑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解构主义建筑强调对建筑材料和结构的解构和再构,使建筑看起来更为抽象、不规则和独特。此外,解构主义建筑还尝试在立面设计中使用重叠和平移的元素,营造出多样的视觉效果。
2. 空间布局
解构主义建筑的空间布局强调非线性、不规则和自由度高的空间特征。设计师常常通过破坏或重新排列建筑间隔,使空间布局更具变化和活力。解构主义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力求灵活性、创造性和自由度,这有助于营造出更为独特的空间形态。
3. 结构
解构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结构,通常使用复杂的结构系统,如网结构、拱形支撑结构、空心墙和斜拉索等,以创造更为独特的建筑形态。此外,解构主义建筑还尝试使用复杂的材料和技术,如玻璃、钢和混凝土等,以尽可能体现建筑结构的独特性。
4. 材料及颜色
解构主义建筑往往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材料和颜色,以体现其极具现代感的设计理念。如钢、混凝土、玻璃等现代主义材料,以及鲜艳明亮的色彩配备,使建筑更鲜活且时尚。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点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特点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是一种在建筑、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出现的哲学和理论概念,强调对形式和结构的解构和重新构建。它主张打破传统的设计规则和约束,通过重新组织和重塑元素来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体验。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非线性结构:解构主义设计强调对传统线性结构的打破,采用非线性、不规则的结构,通过错位、重叠和错觉等手法来营造出一种动态和复杂的效果。
2. 强调材料性:解构主义设计将材料的本质和特性置于设计的核心地位。它通过扭曲、分割、重组等手法来突出材料的形态和纹理,创造出独特的空间和观感。
3. 反传统:解构主义设计拒绝传统的设计规范和约束,打破常规的布局和形式,追求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挑战传统的观念和常识,让人重新审视和思考。
4. 空间的流动性:解构主义设计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变化性,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观察点来呈现多种形态和体验。它通过断裂、折叠和错位等手法来创造出动态和丰富的空间效果。
5. 精确的构建:解构主义设计注重精确的构建和细节处理。它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模型制作来实现复杂的形态和结构,同时要求设计师具备高度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6. 多重解读:解构主义设计强调观者的参与和主观感受。它提供了多种解读和理解的可能性,让观者参与其中,从而产生更加丰富和深入的体验。
7. 颠覆传统观念:解构主义设计具有颠覆和冲击传统观念的力量。它挑战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引发人们对设计和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具有非线性结构、强调材料性、反传统、空间的流动性、精确的构建、多重解读和颠覆传统观念等特点。通过这些特点,解构主义设计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空间和形态,让人们重新思考和理解设计的本质。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气其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气其作品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建筑风格,其核心理念是反对传统建筑设计的规则和秩序,强调建筑设计的无序、动态和多元。以下是一些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是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设计风格充满了流动性和动态感,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她的作品包括广州大剧院、南京青奥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
2.库哈斯(Rem Koolhaas)
库哈斯是荷兰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也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颠覆和创新,强调建筑设计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他的作品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址、荷兰国家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3.埃森曼(Peter Eisenman)
埃森曼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也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结构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空间和形式的多元性。他的作品包括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公共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唐人街保护与发展规划等。
4.格里芬(Michael Graves)
格里芬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幽默感和卡通色彩,也具有很强的解构主义特征。他的作品包括波特兰市政厅、迪士尼总部大楼、美国驻德国大使馆等。
5.哈林(Eduardo Kamin)
哈林是阿根廷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颠覆和创新的元素,以及很强的文化和历史意识。他的作品包括阿根廷国家大剧院、智利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等。
总的来说,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了一种反对传统设计理念的创新思潮,其作品强调无序、动态、多元和开放性。这些代表人物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后来的建筑设计和建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解构主义建筑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建筑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风格,源于20世纪初期欧洲现代主义运动,强调对建筑结构的分解和重构。这种建筑风格主张将复杂的结构分解为基本组件,并通过对这些组件的重新组合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解构主义建筑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反对传统建筑形式:解构主义建筑试图摆脱过去建筑形式的束缚,创造出新的、更加现代化的建筑形式。
2. 强调结构的重要性:解构主义建筑认为建筑结构是建筑的灵魂,通过分解和重构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美观和高效的建筑。
3. 重视材料的质感:解构主义建筑强调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追求独特的建筑外观。
4. 对建筑形式进行批判性思考:解构主义建筑对建筑形式进行批判性思考,试图发现传统建筑形式的弱点,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解构主义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组件包括:
1. 块:解构主义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组件是块。块可以是各种形状和大小,通常被组合在一起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2. 线条:解构主义建筑中的线条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元素,可以用于创造建筑的形状和韵律。
3. 形式:解构主义建筑中的形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用于描述建筑的形状和结构。
除了以上常见的结构组件外,解构主义建筑还有许多其他组件和元素,如窗户、门、管道、楼梯等。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通常以简单的几何形状为主,但也
可以采用复杂的抽象形式。
解构主义建筑的影响十分广泛,不仅影响了现代建筑,也对当代艺术、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也是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之一。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
作者:冯洪学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21年第11期
【摘要】解构主义是对于原有的单元式秩序的打破,其中除了包括基本的伦理道德秩序之外,还包括对个人意识以及各种习惯上的改变。解构主义建筑派的代表人物-弗兰克·盖里,他想要探索的是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而这种不确定的社会秩序,又可以理解为反中心,反权威,反非黑即白的理论。与解构主义有所差别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是有文化或者诗意的建造。建筑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自己的空间、材料、结构与建造本身的方法。其代表建筑师为密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以及路易斯康,两种主义各有其有优缺点,我们应该用客观全面的觀点来看待。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构主义【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1.114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而提出。其核心理论是对结构本身的反感,实际上则为对于原有的单元式秩序的打破,其中除了包括基本的伦理道德秩序之外,还包括对个人意识以及各种习惯上的改变。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别名又称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者认为万物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万物没有定势,人们的思维也不应该有定势,不应教条化。后成为一种设计思潮,风靡全球。其主要的设计思想在建筑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解构主义建筑,不得不先提及解构主义建筑派的代表人物-弗兰克·盖里。盖里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建筑师,有人说他自负,固执己见,异想天开。更有人说他的建筑师用纸团揉出来的,但是不管如何,有意或者无意,弗兰克·盖里,让大众记住了自己。接下里笔者将从盖里两个著名的代表作阐述其解构主义思想在其建筑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constructivism
Deconstructivism is a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that began in the late 1980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deas of fragmentation, an interest in manipulating ideas of a structure's surface or skin, non-rectilinear shapes which serve to distort and dislocate some of 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such as structure and envelope. The finished visual appearance of buildings that exhibit the many deconstructivist "styl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stimulating unpredictability and a controlled chaos.
Deconstructivism, or Deconstruction, is an approach to building design that attempts to view architecture in bits and piec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re dismantled. Deconstructivist buildings may seem to have no visual logic. They may appear to be made up of unrelated, disharmonious abstract forms.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 meaning of Deconstructivism
In today's world,city skyscrapers and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monotony,the lack of personality;city life boring and monotonou,the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physical have causeda change ,in people's psychological and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In this case,how in the construction art performance "vivid"in charm and reflects the elegance of human sentiment,blending eastern and westem artistic spirit,how in the limited space,creating buildings,is development the anon-compliance of with conventional"elegant"pursuit modem people,is the direction of modem to architectural an design.
The deconstructiona architecture mood is non--aesthetic beauty provide idear.deconstruction architecture is and"zero"aesthetic point of view,of all the to conduct a full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of the exicting law range of deconstruc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pursuit of contradictory,incomplete,fuzzy,scattered,tilt,instability,meaning less and without purpose like the feeling,visu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o give people a strong impact and shock; In the modeling,materials,col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treatment process is also very free and arbitrary treatment.deconstruction architecture so that people call be in mechanical mono tone,
high--pressure overload of the spare time,experience the flexibility of space brought UI about relaxation,stimulation and building humaninterest,to bring with it a new feel.
----Inheritance and blending of Deconstructivism, architec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_ baidu library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大厦的完成视觉外观利用不可预料和受控纷乱描绘的刺激出现了无数的解构主义的"样式"。
解构或毁灭,是一个很好的建筑设计方法,它试图解读建筑在零碎。建筑的基本元素被拆除。解构主义建筑可能似乎没有视觉的逻辑。他们似乎可以由无关的、和谐的抽象形式所组成。
当今世界,城市高楼林立,都市建筑设计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城市生活的枯燥和单调、社会变化的加剧,在人们的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建筑艺术中表现“生动”之神韵,体现人类的高雅情操,融合东西方艺术精神,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造就一个不守常法的“放逸”建筑尤物,是现代人居住精神追求,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而解构主义建筑意境正为此提供了一种思路.解构主义建筑是以一种非美的美学和零度美学的观点,对一切现存的建筑美学法则进行全方位的解构,在设计中追求矛盾、残缺、模糊、散乱、倾斜、动荡、无意义和无目的之类的感觉,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予人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在造型、材料、色彩和工艺等方面的处理上也极度自由,处理的随心所欲。解构主义建筑,使人们能在机械单调、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之余,体会到灵活多变空间所带来的放松、刺激和其所赋予的人情味,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