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黔之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黔之驴》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黔之驴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你喜欢。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黔无驴,...《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黔之驴》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黔之驴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你喜欢。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题1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且噬己也:且:并且B.稍近益狎:益:渐渐,更C.驴不胜怒:胜:能承受D.尽其肉,乃去:尽:吃完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B.虎因喜因跳踉大?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无异者D.无敢哗者终不敢搏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4.翻译下列句子。
(1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黔之驴文言文阅读题答案1.A2.D3.C4.(1)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它)当作。
《黔之驴》阅读答案【优秀3篇】
《黔之驴》阅读答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黔之驴》阅读答案【优秀3篇】在各个领域,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河中石兽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
(甲)河中石兽(乙)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 ? ? ? ? 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⑴棹数小舟? ? ?棹:? ? ? ? ? ? ? ? ? ? ?⑵湮于沙上? ? ? ? 湮:? ? ? ? ? ?⑶庞然大物也? ? 庞然:? ? ? ? ? ? ? ? ?⑷尽其肉,乃去? ? ?去:? ? ? ? ? ?7.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蔽林间窥之? ? ? B.无案牍之劳形? ? ?C.大言数主之失? ? ?D.子之听夫志8.翻译。
(5分)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⑵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黔之驴阅读参考答案
黔之驴阅读参考答案黔之驴阅读答案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①稍近益狎②尽其肉,乃去2翻译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3读了这篇柳宗元的《黔之驴》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黔之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1、1益:更加; 去:离开。
2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3①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②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③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④做事要持之以恒。
言之成理均可视为合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稍出近之稍:②以为且噬已也且:③驴不胜怒,蹄之蹄:④尽其肉,乃去去: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成语:启示:黔之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19、①渐渐; ②将,将要; ③用蹄子踢; ④离开。
20、①老虎看到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
②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之驴》阅读答案了关于《黔之驴》原文及译和《黔之驴》,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黔之驴》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1)偷看 (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快乐,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6.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
(2分)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展理解。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4分)6、(1)受到惊吓 (2)本领 (3)禁得住 (4)盘算 (2分,对两个得1分。
意对即可。
)7、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2分)8、一鸣,一蹄。
(2分,一处1分。
)9、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
(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习题。
黔之驴黔无驴,有坏事者船载以入。
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阅读习题一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蔽林间窥之 ( ) (2)稍出近之 ( )(3)以为且噬己也( ) (4)益习其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2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分)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进程。
(4分)虎见之————————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那么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繁复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分)参考答案1.(1)偷看 (2)渐渐(3)咬(4)逐渐或愈加(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快乐,盘算着驴的身手,心想:〝它的身手只不过如此罢了〞。
(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要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
(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黔之驴»阅读习题二6.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分)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黔之驴》阅读附答案《黔之驴》阅读附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且噬己也:且:并且B.稍近益狎:益:渐渐,更C.驴不胜怒:胜:能承受D.尽其肉,乃去:尽:吃完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B.虎因喜因跳踉大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无异者D.无敢哗者终不敢搏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4.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D3.C4.(1)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它)当作。
(2)然而(老虎),走过去,觉得(它)也没有什么。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2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___ 憖憖___ 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黔之驴阅读理解答案
黔之驴阅读理解答案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存有好事者船载故曰。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3)驴不败怒,蹄之。
()(4)技止此耳。
()2、译者下面句子。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用船(2)态度亲近而不庄严(3)用蹄子打(4)只、仅仅2、①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②老虎渐渐地跑出吻合它,很小心谨慎,不介绍它究竟存有多小本领。
3、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狐假虎威虎背熊腰4、强悍的东西严重不足惧怕,只要敢于斗争.擅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后面各题。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悲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鹤,虎大骇,出走,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
《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之驴》阅读答案《黔之驴》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黔之驴》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黔之驴》阅读答案1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益习其声()②以为且噬己也()③扪烛而得其形()④他日闻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甲】文中演变出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比较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的认识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逐渐②将要③摸④听到2.①(老虎)躲在林子里偷偷看它(驴),渐渐的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窥”、“稍”“慭慭然”三个词必须有所体现)②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
河中石兽最新最全比较阅读精练4篇含答案
《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精练4篇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题。
(29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4分)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_______________③湮.于沙上_______________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之驴》阅读答案《黔之驴》阅读答案「篇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更,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
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虎大骇,远遁遁:(2)驴不胜怒,蹄之蹄:(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4)启扉急视启:【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小题3】填空。
(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
(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描写。
【小题4】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答案【小题1】逃跑用蹄子踢恰好,恰巧打开【小题2】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将驴运入黔这个地方。
这样以后,才明白猫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
【小题3】甲文:以为神技止此耳乙文:大与猫等,为害甚剧(或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心理动作【小题4】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比较阅读(含答案两大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 课《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
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
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
于是先视陂②薮③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
日未入,人各持束缊④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
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
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⑤迭击之,又就栖然。
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
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选自宋祁《雁奴后说》,有删改)[ 注] ①瞑:同“眠”。
②陂(bēi):堤岸、湖边。
③薮(s ǒu):湖泽通称。
④缊:乱麻绳。
⑤唼(shà):水鸟吞食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如:(2)须其夜艾.艾:(3)阴.布大网阴:(4)叹其以诈相笼.笼:2.翻译下面的句子。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3.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4.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河中石兽》最新最全比较阅读精练4篇(含答案)
《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精练4篇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 —9题。
(29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4分)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湮于沙上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精练4篇(含答案)说课材料
《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精练4篇(含答案)《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精练一、(甲)河中石兽(乙)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⑴棹数小舟棹: ⑵湮于沙上湮:⑶庞然大物也庞然:⑷尽其肉,乃去去:3.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蔽林间窥之 B.无案牍之劳形 C.大言数主之失 D.子之听夫志4.翻译。
(5分)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⑵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2分)5.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
(3分)概括:相同原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题。
最新河中石兽(乙)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
(甲)河中石兽(乙)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⑴棹数小舟棹: ⑵湮于沙上湮:⑶庞然大物也庞然:⑷尽其肉,乃去去:7.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蔽林间窥之B.无案牍之劳形 C.大言数主之失 D.子之听夫志8.翻译。
(5分)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⑵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2分)9.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
(3分)概括:相同原理:5.(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6.(4分)⑴划船(答“船浆”0.5分)⑵埋没⑶巨大的样子⑷离开7.(3分)C8.(5分)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3分,其中“尔辈”、“物理”、“是非”、“杮”、“暴涨”及问号各0.5分)⑵驴一鸣叫,老虎非常害怕,远远跑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河中石兽(乙)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
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
⑴棹数小舟棹: ⑵湮于沙
上湮:
⑶庞然大物也庞然:⑷尽其肉,乃
去去:
7.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蔽林间窥之 B.无案牍之劳形C.大言数主之
失D.子之听夫志
8.翻译。
(5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⑵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2分)
9.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
(3分)
概
括:
相同原
理:
5.(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4分)⑴划船(答“船浆”分)⑵埋没⑶巨大的样子⑷离开
7.(3分)C
8.(5分)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3分,其中“尔辈”、“物理”、“是非”、“杮”、“暴涨”及问号各
分)⑵驴一鸣叫,老虎非常害怕,远远跑开了。
(2分,其中“鸣”、“骇”、“遁”,句意通顺各分)
9.(3分)只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不知“反激之力”会让“石必倒掷坎穴中”。
只知“庞然大物”而“大骇”,不知驴并无“无异能”。
天下之事不能简单按常理作主观臆断(或: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多)。
(没按要求句式作答的,前面项2分合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