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条例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1.17•【文号】教研〔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1.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
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
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总体要求。
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3.政治素质过硬。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校研【2006】26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我校从1999年开始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健全导师负责制入手,经过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学业奖学金、三助助学金为主,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研究生资助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应承担的责任尚不明晰,导师的责权利尚不明确,未能充分调动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研究生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够明确,内在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影响了研究生学习和进行创新研究的积极性。
这种现状如不进行彻底改革,必将成为制约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机制性障碍。
因此,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教育部部署,作为全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决定,从2006年起,启动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更大贡献两项战略任务,其结合点在研究生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
要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统筹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激发院(系、所)、导师和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更新观念的原则。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必须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种深层次内在的改革,是要从根本上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
要树立"培养研究生是国家、学校、院(系、所)和导师的共同责任"的观念,树立"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的观念,树立"研究生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科学研究生力军"的观念。
生命学院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实施条例

生命学院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实施条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导师对研究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化力和长效性,可以影响研究生的一生。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演讲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
为了加强我院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导师负责制应贯穿招生制度、思政教育、课程设置、研究选题、科学研究、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环节的各个环节。
第二条,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为顺应国家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导师在招生时要考虑自己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课题组的指导力量与招生人数的对应关系,合理控制研究生规模。
第三条,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自推行导师招生计划费制度以来,研究生的学习费用已逐步从导师科研经费中分担。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任务是参与导师的课题科研,因此,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学生的生活费用由院系配合导师通过提供助教、助研、助管费用解决,学校配套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对贫困生的费用减免制度。
第四条,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一位合格的导师应同时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等。
导师要对研究生政治思想方向负责。
研究生导师要有强烈的法治意识,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要严格要求,使他们能够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研究生手册》中关于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管理的实施办法。
第五条,导师对于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一切学术行为应负有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导师要有高尚的学术道德,通过学术上的严谨作风与科学态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研究生严格的学术规范。
对学术上弄虚作假的研究生要及时教育批评,对于有损学校声誉的行为,导师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管理办法(试行)》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试行稿)第一条总则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促进我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我院学科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评选范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表现优异、全面发展的一年级及以上全日制研究生。
第三条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学习成绩优异,加权成绩80分以上,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此项适用于上学年度有课程学习的研究生、有A以及上文章此项可以破格)申请国家奖学金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2条:1.获得三好研究生标兵、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单项奖学金(不包括学业奖学金)、学科贡献奖、十佳党支部书记、十佳党员、品德模范、学术十杰及优胜奖等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2.上学年度学习成绩优异。
加权平均成绩排名位于班级前10%。
3.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所发表的论文,研究生应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参评时可视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研究生以第一、二作者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担任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编著。
4.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在省部级及以上的专业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中获奖。
5.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由导师考核,贡献突出。
(详见附表二)6.在创新发明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我校为第一专利权人,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或设计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参评时可视为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
第四条评选办法(一)奖学金评选流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分别按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类别评定,各年级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
具体流程如下:1.个人申请: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表》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2.导师签字:由导师审核学生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并签字;3.材料审定:由研究生工作组组织申请人对申请材料进行互评审核,并将审核分进行公示,按照1:1.3的比例(小数点4舍5入)产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入围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同济医院的病房里,我坐在办公桌前,脑海中浮现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思。
这已经是我第十个年头参与这项工作了,对于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目标定位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根据研究生所选择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以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
3.实践课程:安排研究生到临床科室轮转,亲身参与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科研课程:教授科研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5.选修课程:开设跨学科、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师资力量1.教师队伍: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
2.导师制度:实施导师责任制,每位导师负责指导一定数量的研究生,确保培养质量。
3.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水平。
四、培养过程1.选拔机制:通过选拔考试,选拔具有潜力的研究生进入培养计划。
2.学术评价:实施学术评价制度,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评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临床轮转、科研实践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4.综合素质培养:组织各类活动,如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毕业要求1.学术成果:研究生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以体现其学术水平。
2.实践能力:研究生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以满足毕业要求。
六、展望未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养模式,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看着手中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个方案凝聚了我十年的经验与智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助力无数同济医院的研究生踏上辉煌的医学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严格校风校纪,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第一条通过入学考试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资格者,必须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户口、工资关系等)按学校的规定日期到校报到。
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事先应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请假,并提交有关证明。
事假不得超过半个月,病假不得超过一个月。
病假一个月期满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二条新生报到后,各院(系、所)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复查。
复查合格者,方可在有关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填写研究生登记表,取得研究生学籍,发给研究生证和校徽。
第三条新生健康复查发现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由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到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第四条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应于拟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入学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并经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五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研究生院招生部门审核、院长批准,取消入学资格。
(一)经复查不符合国家招生规定者;(二)未经请假逾期两周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三)保留入学资格拟返校入学的研究生,在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入学后经复查不合格者。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日期内返校,持本人学生证到所在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不得代办)。
(一)不能按时注册者应出具有关证明,事先向所在院(系、所)和导师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者,以旷课论处(每天按旷课4学时计),予以通报批评;超过两周者,按退学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4)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15)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16)一、研究生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 (2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 (31)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 (37)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46)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注册管理办法 (53)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基本身份信息变更管理办法 (62)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67)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 (73)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 (84)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99)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管理办法 (10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管理规定 (107)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管理办法 (117)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短期出国研修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122)二、研究生管理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办法 (131)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知行优秀奖学金管理办法 (136)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14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145)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适用解释 (15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155)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 (16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 (165)关于毕业研究生到西部地区、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表彰奖励的实施细则 (174)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176)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试行) (187)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请假的规定 (192)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生证和校徽管理办法 (193)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规定 (195)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办理退学手续的规定 (196)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试行) (198)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实施细则 (206)三、学位授予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212)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22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查评估办法(试行) (23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规定 (23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检测及处理暂行规定 (245)关于开展博士学位论文重点审核工作的通知 (251)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253)华中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257)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参与国防科技研究的保密管理规定 (260)华中科技大学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研究生保密守则 (269)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华中科技大学转导师审批流程

华中科技大学转导师审批流程
一、服务对象
全校各二级单位
二、办理流程
1.成果转化意向商谈(完成人团队、应用技术研究院、成果承接方)
2.无形资产评估(遴选机构名录中任选之一)
3.完成人团队申请(成果负责人填写申请表、附资产评估报告结论页,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填报)
4.院系科研秘书审查(科研秘书)
5.院系审核(院系主要负责人,或院系科研负责人、附院系决策意见。
说明:转让涉及所有权变更,属于国有资产处置,应根据各院系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
6.根据分级权限审批(协议定价公示15日,或挂牌)
7.成果转化合同审批(完成人团队起草,系统填报)
8.签订成果转化合同(办理技术合同登记)
9.各方履约
三、表格下载
1.《科技成果转化申请表》
2.科技成果转化资产评估遴选机构名录
四、联系方式
曹老师************
办公地点: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南一楼W102应用技术研究院
五、相关规章制度
1.《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2.《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工作操作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条例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条例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关于全员育人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让专业教师、管理干部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责,学校将选聘部分优秀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后勤管理干部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
为明确对本科生班级导师的职责、管理和考核,特制定本条例。
一、本科生班级导师的任职条件1、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办事公正,廉洁自律,有奉献精神;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5、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能吃苦耐劳,自身素质高。
二、本科生班级导师的基本职责1、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2、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4、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定期保持联系,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讲座不少于一次;5、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给予生活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存在问题等各类型的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本科生班级导师的配备1、业务课教师和管理干部担任班主任或学业导师由学院负责选配,原则上各院系的每个学生班安排班级导师1名,利用三年时间,逐步配齐。
2、本科生班级导师的配备和选聘一般在每学年末(6月份)开展,各院系根据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选聘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严格校风校纪,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第一条通过入学考试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资格者,必须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户口、工资关系等)按学校的规定日期到校报到。
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事先应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请假,并提交有关证明。
事假不得超过半个月,病假不得超过一个月。
病假一个月期满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二条新生报到后,各院(系、所)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复查。
复查合格者,方可在有关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填写研究生登记表,取得研究生学籍,发给研究生证和校徽。
第三条新生健康复查发现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由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到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第四条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应于拟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入学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并经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五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研究生院招生部门审核、院长批准,取消入学资格。
(一)经复查不符合国家招生规定者;(二)未经请假逾期两周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三)保留入学资格拟返校入学的研究生,在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入学后经复查不合格者。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日期内返校,持本人学生证到所在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不得代办)。
(一)不能按时注册者应出具有关证明,事先向所在院(系、所)和导师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者,以旷课论处(每天按旷课4学时计),予以通报批评;超过两周者,按退学处理。
表彰决定-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校研[2008]34号关于表彰全国、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决定全校各单位: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我校毕业生涂良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吴莺等3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王琳等25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第九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李彦超等40名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现决定对以上优秀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的规定,奖励涂良成同学奖金1万元,奖励导师罗俊教授奖金1万元、资助研究经费15万元、增加2009年博士生招生指标2名;奖励吴莺等3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奖金各5千元,奖励其指导教师奖金各5千元、资助研究经费各5万元;奖励王琳等25名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奖金各1千元,奖励其指导教师奖金各1千元、资助研究经费各5千元;奖励李彦超等40名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奖金各500元,奖励其指导教师奖金各500元。
希望受表彰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绩。
同时希望学校全体研究生、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以受表彰的同学和指导教师为榜样,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2.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3.湖北省第九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4.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二OO八年十月十五日主题词:表彰先进研究生论文决定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印发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涂良成光子静止质量的实验检验罗俊物理学院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吴莺Lévy-Meixner白噪声分析黄志远数学与统计学院王宏臣氧化钒薄膜及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易新建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永杰过氧亚硝酸盐诱导Alzheimer 样tau 蛋白异常修饰王建枝基础医学院及其机制附件3湖北省第九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吴莺Lévy-Meixner白噪声分析黄志远数学与统计学院涂良成光子静止质量的实验检验罗俊物理学院王琳输流管道的稳定性、分岔与混沌行为研究倪樵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胡雯蔷基于力约束模型的可变形网格重建及处理熊有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史铁林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肖晓晖高压输电线路巡线作业机器人中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刘翔螺旋集中涡诱导流场的解析解及其应用研究黄其柏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谢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蔡水洲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对铜离子的控释杨君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文VA-VIA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热电薄膜的电化学原子层外延生长陈威温室-蓄热层-采暖房系统中的传热与流动研究刘伟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杨海平油棕废弃物热解的实验及机理研究陈汉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戴陶珍传导冷却高温超导储能磁体的电磁热综合分析唐跃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宏臣氧化钒薄膜及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易新建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龙海用于嵌入式铁电存储器的集成铁电电容研究于军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张天序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石岩凝视红外成像信息处理系统图像预处理方法与系统软件研究叶庆抗TfR基因工程抗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靶沈关心基础医学院向肿瘤基因表达与效应研究王建枝基础医学院李宏莲阿尔茨海默病样tau 蛋白异常及其对细胞生存的影响张永杰过氧亚硝酸盐诱导Alzheimer 样tau 蛋白异常王建枝基础医学院修饰及其机制胡豫附属协和医院孙春艳BDNF/TrkB异常表达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孙宗全附属协和医院史嘉玮RGD肽固定天然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瓣膜实验研究马丁附属同济医院吴明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cDNA微矩阵筛选浆液性卵巢癌靶向肝转移的效应基因及其所选靶点的机制研究徐顺清公共卫生学院王先良基于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SAGE的高通量DNA甲基化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孙秀发公共卫生学院杨雪锋过量碘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研究谢刚基于变精度粗集的软件项目投标风险挖掘与规张金隆管理学院避研究杨珺网络服务设施的截流-选址问题研究杨超管理学院贺远琼企业整合市场环境与非市场环境的行为模式研田志龙管理学院究附件4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姚凯伦物理学院李彦超低维磁性材料的纠缠熵、磁性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张燕黄芩苷、槲皮素抑制铁超载引起的组织氧化损高中洪化学与化工学院伤及机理研究葛锐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合材料可靠性优化设计陈建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蒋良杰连续体结构及散热结构拓扑优化熊蔡华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燕华便携式钻杆漏磁检测装置康宜华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朝浮筏隔振系统动态特性建模及CAE系统开发黄其柏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晓娟类电磁机制算法及其若干应用研究高亮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婵基于SOA的全光逻辑门张新亮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晏鲜梅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制备的研究熊惟皓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史玉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继兵金属/高分子复合粉末激光烧结成形及后处理研究俞云煤燃烧过程中煤焦特性与颗粒物形成的研究徐明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斐二甲基醚液滴超临界蒸发的数值研究魏明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海峰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林湘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闸研究姚涛超导磁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唐跃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杨平纳秒级高压高重复频率脉冲发生器的研制文远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金红元三电平PWM整流器研究邹云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吴浩伟基于电压控制模式的PV系统并网技术段善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徐帆SOA 环形腔激光器应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张新亮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微水中气泡光散射特性及仿真研究杨克成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翔磁光记录介质特性检测技术研究李佐宜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林汝湛高性能PZT系热释电陶瓷材料研究姜胜林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董天临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刘慧侃求解周期介质波导特性的广义复功率守恒技术彭维雪DSA图像三维重建中的二维信息处理及三维表桑农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达技术研究刘景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晓芳基于FPGA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张葱仔对象存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冯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俊小波视频编码的率失真优化周敬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龚玮对象存储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冯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韩宗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陶智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及两阶段动态免疫策略研究周权雄疾病基因密码子使用特征分析及致病基因预周艳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测史雅楠基于模态参数敏感性的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朱宏平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熊建辉双柱联合基础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张仲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王翠不同C/N比低浓度污水的A/O/N 脱氮研究章北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吴云生城市污水脱氮除磷CIBR工艺试验研究章北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祥英自响应生化-酶促湿地降污效能与调控研究章北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红云靶向survivin核酶和siRNA诱导肿瘤细胞凋沈关心基础医学院亡研究鲁文清公共卫生学院周利红MX诱导L-02细胞ras基因活化及氧化应激的研究陈永文AhR、CYP1A1、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焦邬堂春公共卫生学院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鄢浩兼有神经保护作用的γ-分泌酶抑制剂的计算姜凤超药学院机辅助设计、合成及初步活性实验研究李卫东基于公共数据中心的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徐晓林公共管理学院享研究杨军华我国农村地区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评价研究张新平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考核实施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考核实施细则华中科技大学二○○八年六月二十八日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实施教师聘任制暂行办法》(校发〔2004〕21号),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考核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一)对教师的考核以国家和学校关于教师职务、岗位职责要求为依据,以客观、公正、公开、规范为原则,以德、能、勤、绩为基本内容,对受聘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和履职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师德、教风和工作业绩。
(二)学校对受聘教师实行聘期考核,考核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我评价、师生评议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对受聘教师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实行考核结果公示制度。
(三)受聘教师的年度考核,由所在院、系(所)组织实施。
受聘教师年度考核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各院、系(所)按照学校的考核原则、基本岗位职责、学术业绩要求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
考核结果由院、系(所)决定,并报学校备案。
(四)对已形成的创新团队,其受聘教师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可由团队按照学校的考核原则、基本岗位职责、学术业绩要求以及本团队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二、教师基本岗位职责受聘教师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尊重、爱护学生,履行以下岗位职责。
(一)教授岗位基本职责1.承担院系学科建设任务。
2.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承担研究生教学和指导工作,指导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
3.主持或参与科学研究。
4.指导副教授及以下职务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和高级研修人员等。
5.参与社会服务等公益性活动。
(二)副教授岗位基本职责1.参与院系学科建设。
2.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承担研究生教学和指导工作,指导或参与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
3.主持或参与科学研究。
4.指导讲师及以下职务教师。
5.参与社会服务等公益性活动。
(三)讲师岗位基本职责1.承担教学任务,参与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指导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一所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华中科技大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目录以及导师情况。
一、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目录非常丰富,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具体的专业包括但不限于:1. 工学类: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
2. 理学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3. 管理学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
4. 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
5. 文学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
6. 法学类:包括法学、知识产权等。
7. 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
8. 艺术学类:包括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
9. 医学类: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以上仅为例举部分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非常全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深造。
二、导师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导师团队。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招生网站上详细介绍了各个专业的导师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
导师信息包括导师的姓名、职称、学术研究领域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得到更深入的学术指导,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生。
导师队伍的优势和经验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作为一所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经济法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7 授法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3.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求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4.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5. 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相关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1. 高技术法2. 知识产权法3. 竞争法三、学习年限: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4学分修课学分≥22 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2、科社1、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他类1)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 注学位要求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春 马克思学院 408.55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1 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403.500 法理学专题 32 2 秋 法学院 403.600 民法总论专题 32 2 秋 法学院 403.570 民事诉讼法学专题32 2 秋 法学院 300.540 知识产权法专题 32 2 春 管理学院 403.582 竞争法专题 32 2 春 法学院 300.541 合同法专题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42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审查 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43 专利战略 32 2 秋 管理学院 300.538 国际技术转让法 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39 无形资产评估 32 2 秋 管理学院 300.544 知识产权行政法 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13 管理研究方法论32 2秋管理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 2 秋.春 非学位要求课程补修课程研究环节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2 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3 学位论文10管理学院注:硕士生修课应从硕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500-799);博士生修课应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校研〔2017〕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华中科技大学章程》,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研究生学籍管理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研究生院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学籍管理,各院(系)负责本单位研究生的学籍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四条通过入学考试(考核)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必须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户口、工资关系等)按学校的规定日期到校报到。
因故不能按期报到的,事先应向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请假,并提交有关证明。
事假不得超过半个月,病假不得超过一个月。
病假一个月期满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的,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五条新生报到后,各院(系)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注册手续,取得研究生学籍,发给研究生证和校徽,填写研究生登记表;学校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登录学籍学历信息平台为新生进行学籍注册。
研究生入学后,各院(系)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录取资格、录取程序、学生身份、业务和健康等方面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
第六条新生健康复查发现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由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到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第七条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应于拟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入学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并经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八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研究生院招生部门审核、校领导批准,取消入学资格:(一)经复查不符合国家招生规定的;(二)未经请假逾期两周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的;(三)保留入学资格拟返校入学的研究生,在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入学后经复查不合格的。
研究生导师管理暂行规定

研究生导师管理暂行规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熟悉教育规律,热心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根据研究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条件,合理安排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3)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定期与研究生讨论研究进展,提供专业指导;(4)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向研究生管理部门反馈意见。
研究生导师的聘任应当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评审程序,由学校或相关机构颁发导师资格证书。
学校或相关机构应当定期对导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导师应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
学校或相关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导师评价机制,对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对于不履行职责或不符合要求的导师,学校或相关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警告或撤销其导师资格。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如有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或相关机构另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程序合法、建设过程规范、工程质量优良、投资效益显著,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应当遵循建设程序,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各阶段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条水利工程建设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确保建设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第五条项目建议书是申请立项的重要依据,应当在对项目建设背景、建设条件、市场需求、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条例》的通知全校各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条例》已经2009年第二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华中科技大学二OO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条例一、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研究生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研究生导师是指导、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工作岗位。
研究生导师选聘工作按评聘分离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
各院(系、所),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应把导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二、职责与权利第四条研究生导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研究生。
导师应在研究生教育各个环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同时拥有相应的岗位权利。
第五条研究生导师的主要职责(一)根据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选拔录取研究生。
(二)参与制定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指导督促实施。
(三)开设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或主持专题讲座,夯实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基础,扩大学术视野。
(四)关心学科、专业点的建设,积极争取科学研究项目及经费,为培养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为研究生提供适当的生活资助。
(五)根据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指导研究生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选好学位论文题目。
(六)指导和定期检查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情况,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学术论文。
(七)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和学位论文。
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负责审核研究生的学术和学位论文,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把好论文质量关。
一旦发生学术失范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和隐瞒,不得以不知情而免责。
(八)做好因材施教,注意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引导研究生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九)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小组的作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向学校推荐优秀学位论文。
(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导师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即应关心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就业、情感及心理健康。
导师应积极选拔、推荐优秀研究生,也应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对不适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提出处理建议。
第六条研究生导师的主要权利(一)招收研究生时实行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
导师可择优录取研究生,同时应尊重研究生的选择。
(二)可根据工作需要优先获得人员安排、相关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
(三)为促进学科交叉和拓宽研究生专业知识面,根据培养工作需要,研究生导师可组织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
在研究生导师主持下,指导小组的成员发挥各自的专长,做好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
(四)学校和院(系、所)应尽量创造条件,积极支持研究生导师出国短期访问、讲学,科研合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导师及其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五)学校的科研、教学改革、教育发展等基金应较多地投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上,优先支持研究生导师。
(六)导师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著)审查的第一责任人,在校研究生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有关并署名"华中科技大学"的学术论文时,导师一般应为通讯作者,论文必须由导师审核,经同意后方可发表。
(七)研究生获得校级及以上的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其导师也应按政策获得相应的奖励。
三、评聘工作第七条硕士生导师的评聘工作(一)评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基本条件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研究生的政策法规,遵守《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具有副教授、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临床医学除外)及以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开设研究生课程。
3.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科研项目,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其学术和科研条件由各院(系、所)制定,报研究生院备案。
4.年龄在56岁以下。
(二)评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程序本人申请,填写《华中科技大学新增硕士生导师资格申报表》,经院(系、所)学位审议委员会审查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列入导师库。
(三)聘任硕士生导师上岗的程序1.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根据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师资力量、科研条件及社会需求,制定年度硕士生招生计划。
2.各院(系、所)根据招生计划,确定招收培养硕士生导师的岗位及聘任人员,汇总后上报研究生院。
(四)硕士生导师的评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与制定招生简章同步进行。
第八条博士生导师的评聘工作依据《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评聘工作实施细则》(附件1)执行。
第九条博士生副导师的评聘工作博士生副导师的职责是在其挂靠博士生导师的支持下协助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
(一)评选博士生副导师资格的基本条件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研究生的政策法规,遵守《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年龄在56岁以下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学术水平较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经验,能承担一门以上的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或担负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部分指导工作。
其学术和科研条件由各院(系、所)制定,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评选博士生副导师资格的程序本人申请,填写《华中科技大学新增博士生副导师资格申报表》,由其挂靠的博士生导师签署意见后,经院(系、所)学位审议委员会审核,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列入导师库。
(三)博士生副导师与博士生导师的评聘工作同步进行。
第十条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评聘工作根据学科交叉的需要,拟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的评聘办法依据《华中科技大学评聘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及培养研究生的有关规定》(附件2)执行。
第十一条兼职研究生导师的评聘工作(一)评选兼职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条件1.应具有与我校研究生导师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应是我校兼职教授,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造诣和学术成就。
2.应与我校有在研合作项目,对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有实质性作用。
(二)评聘办法依据《华中科技大学评聘兼职研究生导师的有关规定》(附件3)执行。
四、有关规定第十二条下列情况之一,应减少研究生导师的招生量或暂停招生一至二年。
(一)导师本人提出申请的;(二)一年内因事、因病或因担任其它任务,有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三)无在研课题,且培养经费不足的(参照评聘研究生导师的经费标准);(四)所指导的研究生在论文抽查中有不合格论文的。
第十三条研究生导师违反《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或其所指导的研究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停招一至三年或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等学术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同时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研究生导师聘任工作中,凡当年未受聘的研究生导师,应继续培养已招收的研究生,具备条件者次年可继续招生。
第十五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受理研究生导师评选工作中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申诉,处理研究生导师评聘中的特殊问题。
第十六条关于学术民主与创新能力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一个开放的培养环境。
研究生导师所在的学科(专业)点,应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引导研究生参加学术讨论、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各种学术活动。
第十七条研究生导师应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检查评估,并积极参加学校和院(系、所)组织的导师培训活动。
导师工作情况的考核,按学校、院(系、所)的年度考核计划统一进行。
五、附则第十八条本条例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自批准之日起实行。
附件: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评聘工作实施细则2.华中科技大学评聘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及培养研究生的有关规定3.华中科技大学评聘兼职研究生导师的有关规定附件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评聘工作实施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博士生导师的评聘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博士生导师是指导、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岗位。
各单位根据博士生招生计划,在已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领域内评聘博士生导师,按需设岗。
第三条博士生导师评聘工作实行评聘分离的原则。
二、评选工作第四条评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基本条件和程序(一)评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基本条件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和学校有关研究生学位与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遵守《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能教书育人,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具有教授职称、有突出业绩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可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评选。
申请年龄不超过56岁,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3.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其它重要项目,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有重要的科研成果。
具体要求见《华中科技大学新增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学术和科研条件》(附件1)。
4.新评选的博士生导师,一般应已完整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参加过博士生指导小组工作并完整地协助培养过一届博士生,培养质量较好,能承担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二)无博士学位的教授,除满足评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基本条件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
1.新增列博士点某一研究方向的第一学科带头人。
2.新增列一级学科博士点,或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某一研究方向的第一学科带头人。
3.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或“973”项目,或“863”专题项目,目标导向类项目及“863”重大、重点项目,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国家重大、重点课题的负责人(指学校与国家主管部门签订的合同书中明确的负责人)。
4.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过3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三)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除满足评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基本条件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论文1篇。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发表IF大于10的SCI论文1篇。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在本学科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四)评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程序1.个人申请拟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者,须填写《华中科技大学新增博士生导师资格申报表》,并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的有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科研经费证明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项目合同或协议、经费本等)提交院(系、所)学位审议委员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