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超级全面
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简单机械》
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下列简单机械(如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筷子
B.羊角锤
C.理发剪刀
D.钓鱼竿
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A.蜡烛燃烧过程中A将逐渐上升
B.始终保持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D.蜡烛燃烧过程中B端将逐渐上升
4.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A.一直是省力的
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5.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6.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2017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浮力》
2017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
一、选择题
1.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A.下沉,变大
B.下沉,变小
C.上浮,变小
D.悬浮,不变
2.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水)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A.9:8
B.8:9
C.1:8
D.2:9
3.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只有甲球
B.只有甲、乙、丙球
C.甲、乙、丙、丁四个球都受浮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5.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在甲液体中小球A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小球B对容器底的压力
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大全——电路故障专题(精校版)
2017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电路故障专题(精
校版)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17?眉山)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
险丝没有熔断.用试电笔测试灯头的两端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试电笔测试B处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A.AC段某处断路B.BD段某处断路
2.(
亮.
)3.(
4.(
5.(
A
C
6.(
D.电路的a、b间导线断路
7.(2017?自贡)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了,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
是()
A.家庭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B.电灯开关中的两根导线
相碰
C.保险丝的规格不合适,熔断电流太小D.插头中的两根导线相碰
8.(2017?云南)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
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9.(2017?常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灯均正常发光;一会儿后,
一灯突然熄灭,另一灯仍正常发光,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A.L
10.(2017?攀枝花)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S1和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
能是()
A.灯L1处短路B.灯L1处断路C.灯L2处短路D.灯L2处断路
11.(2017?南京)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但两电表指数仍明显偏转,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时()
四川省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8讲_机械运动练习_含答案
第8讲机械运动
聚焦四川3年中考
命题点1 长度的测量
1.(2016·资阳)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
2.22 c m.
2.(2016•凉山州)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0.19c m.
3.(2015·南充)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50 c 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 m.
命题点2 运动的描述
4(2015•自贡)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5.(2014·绵阳)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B )
A.乙车
B.甲车
C.房屋
D.树木
6.(2016·南充)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 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21.6km/h.
7.(2016·雅安)飞机起飞时,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8.(2014•巴中)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
命题点3 速度公式的理解与计算
武汉2017届中考物理复习-浮力专题
武汉2017届中考物理复习-浮力专题
一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回顾1.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浮力的方向总是的,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产生的,浮力的大小符合原理,其计算公式是。
知识点1 简单计算
例题1.(2014武汉四调)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体积为400cm³
B.小球的密度为1.25g/cm³
C.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可
达到1N
D.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
5N
【备选1】重力为10N的水对漂浮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
A.一定小于10N
B.一定等于10N
C.可以等于0N
D.可能大于10N
例题2. (2013年武汉四调)下图为武汉某公司制造的一款潜水艇,这款潜水艇净重4吨,能抵达2000米的深海处,在水下可以持续航行80小时,
潜艇由一个电池组提供动力源,采用的声纳技术能够避免碰
撞,还采用了数字远距离通讯系统,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分析
中不合理的是()
A.潜艇承受的最大压强约为2×10^7Pa
B.潜艇受到的浮力不小于4×10^4N
C.潜艇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浮潜
D.潜艇在水下利用电磁波和外界通讯
【备选1】有一个家用的大号保鲜袋,当它被折叠成很小的一薄片时,用测力计测出其重为G,在大气压力下充入重为G的空气,但未充满,然后封住袋口,现用同一测力计测量保鲜袋充入空气后的总重力,则测力计的读数是()
【点拨中考】2017年中考物理(全国版)总复习课件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共26张PPT)解析
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该折射光线 又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凹透镜中,则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左边的 焦点。
【方法点拨】
熟记三条特殊光线,同时要结合光路可逆来理解。第一个图中平行光经 透镜后变得会聚,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为凸透镜;第二个图的出 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这个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 为凹透镜。
举一反三训练 1.〈2016·永州〉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
折射光线。
解 如图所示。
本题考查凹透镜光线作图。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虚焦点的光 线,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特点
u>2f
_倒__立__、__缩__小__、__实__像__
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同__一__高__度___(即“等高共轴”),从而使 像成在光屏中央。 (2)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 中心__不__在__同__一__高__度__;二是物体在__一__倍__焦__距___内或物体在__焦__点___上。 (3)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只是像亮度变暗。
外形
近视眼
远视眼
焦距 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自动 比正常眼的焦距短 比正常眼的焦距长 调节焦距
四川省成都市人北中学2017年中考物理(教科版)专题复习训练-《力》.docx
2017 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力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我们用双桨在水中划船时, 为了使船头向右转 , 应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划水()
A. 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 左桨向前划水 , 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 , 右桨向前划水
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4.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
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
确的是()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 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 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 甲、 L 乙、 L 丙、 L 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新压力与压强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 知识点一:认识压力
1、请你画出图1-3各图中木块对表面的作用力的示意图,所画的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点
图1 图2 图3 图4 总结: 1 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 3图1-3中,图 与重力有关,图 与重力无关;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4由图4可知,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上,能使物体发生 ;
2、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 、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
C 、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
D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3、物体重3N,力F 为2N,物体放置情况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图中各受力面受到的压力为1N 的是
A 、
B 、
C 、
D 、
知识点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拿出一端削尖的铅笔,用两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体验一下两手指的感觉通过观察与体验,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__ 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12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你认为100N 的压力作用在0.5m 2的沙地上,与40N 的压力作用在0.2m 2的沙地上,哪个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理由是 ;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20-- 电与磁
14、(2017•潍坊)(多选题)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
生电”的实验中,导线ab 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蹄形磁体放
置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 导线ab 静止不动,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B. 导线ab 在水平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可能会发生偏转
C. 导线ab 在竖直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可能会发生偏转
D. 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导线ab 的运动方向有关
(2017•潍坊)(2)在图乙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小磁针的N 极。
22、(2017•潍坊)(4分)同学们在制作电动机模型时,把一段粗漆包线烧成约3cm ×2cm 的矩形线圈,漆包线在线圈的两端各伸出约3cm 。然后,用小刀刮两端引线的漆皮。用硬金属丝做两个支架,固定在硬纸板上。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把线圈放
在支架上,线圈下放一块强磁铁,如图所示。给线圈通电并用手轻
推一下,线圈就会不停的转下去。
(1)在漆包线两端用小刀刮去引线的漆皮,刮线的要求是
________(填选项“A ”或“B ”)。
A.两端全刮掉
B.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
(2)线圈在转动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小华组装好实验装置,接通电源后,发现线圈不能转动,写
出一条可能造成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B (2)电能 机械能(或动能) (3)电源电压较低
19.(2017•东营)(2 分)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
、“ -”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
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用没有甩过的两支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7.8℃和38.8℃,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
A.37.8℃ B .38.8℃ C .不超过37.8℃ D .在37.8℃和38.8℃之间
2.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变为()
A.92℃
B.94℃
C.96℃
D.98℃
3.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属于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雾绕群峰 C.深秋,霜打枝头 D.严冬,千里冰封
5.甲、乙、丙、丁四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B.甲、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C.丙、丁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D.乙、丙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6.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7年科学中考物理复习之 浮力专题复习
第十讲浮力专题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 >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
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2/3)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
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北京市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方法指导
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初中学段需要掌握的设计实验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
1.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科学探究的类型,按能否控制变量可分为:可以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不能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可以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是:控制变量,观察因变量怎样随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
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呢?自变量(原因变量):实验中有目的地改变的变量。因变量(结果变量、函数):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的变量。控制变量:除自变量外还有其他变量影响因变量,为了研究因变量如何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自变量改变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或不影响因变量,这些需要控制的变量叫控制变量。
2.如何操作各种变量,重点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A.自变量是怎样改变的;
B.自变量是怎样测量的;
C.因变量是怎样测量的;
D.控制变量是怎样控制的。
结构图如下
3.确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设计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记录表
关于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实验数据记录表由表头和空格组成。表头中的物理量一般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有时自变量或因变量不能直接测量,此时表头中的物理量还要包括为求自变量或因变量而需要测量的中间变量。表头中的每个物理量后都要标注国际单位,格式为: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表格中物理量排列的先后顺序为:自变量的中间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中间变量,因变量。空格的个数取决于自变量的取值个数。
4.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实验的次数
一般来说,要探究“因变量与自变量有关”,需要至少两次实验;要探究自变量变化,因变量是否也随之变化,在语言描述上是“……越……,……越……”的关系,需要至少三次实验;若要探究因变量与自变量具体的定量关系,需要至少六次实验。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实验的次数越多,实验结论越具有说服力。
2017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
一块透镜有左右两边两个焦点F
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 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规律精炼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
随堂练习
例: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A 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倒立缩小的) 实像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 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 f<30cm<2f,解得:15cm<f<30cm,当物 距为65cm,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
专题一:常用估算量
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
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
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
练习:1.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的饮料的质量约为0.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mg
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mm D.6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8dm
专题二初中物理公式
t s v =
---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合力计算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总
有用W W =
η
∵p 1=p 2 ∴221
1S F S F =或21
21S S F F =
9F 1L 1=F 2L 2
或写成:1
2
2
1L L F F =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
13、机械效率:
×100%
14、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R
U I =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16、
17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18
P = W /t
P = I U
19、电流产生的热量 公式:
Q = I 2Rt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 放 = Vq ;
20、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nR)
④电功:W = W1+ W2 (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⑤电功率:P = P1+ P2 (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⑥热量:Q = Q1+ Q2 (总热量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热量之和)
⑦分压作用:U1:U2 = R1:R2;⑧比例关系:电流:I1∶I2= 1:1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相同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
④电功:W = W1+ W2 (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⑤电功率:P = P1+ P2 (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⑥热量:Q = Q1+ Q2 (总热量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热量之和)
⑦分流作用:I1∶I2=R2:R1;⑧比例关系:电压:U1∶U2= 1:1
专题三常见隐含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液化现象
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专题四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
的变化比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