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数学选修2-2课件: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配套课件第二章 2.2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配套课件第二章 2.2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 综合法是 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条件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P⇒Q1 → Q1⇒Q2 → Q2⇒Q3 →„→ Qn⇒Q
栏 目 链 接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栏 目 链 接
1. 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 析法. 2.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会用 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基 础 梳 理
分析法 和________ 综合法 是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 1.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自 测 自 评
解析:若 l⊥α,m⊂β,α∥β,则 l⊥β,所以 l⊥m,① 正确;若 l⊥α,m⊂β,l⊥m,α 与 β 可能相交,②不正确; 若 l⊥α,m⊂β,α⊥β,l 与 m 可能平行或异面,③不正确; 若 l⊥α,m⊂β,l∥m,则 m⊥α,所以 α⊥β,④正确. 答案:B
自 测 自 评
1. 证明不等式 2 + 7< 3 + 6 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 A.综合法 C.间接证法 B.分析法 D.合情推理法
栏 目 链 接
解析:证明该不等式的最合适方法是分析法.故选 B. 答案:B

数学:2.2.1《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新人教选修2-2)

数学:2.2.1《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新人教选修2-2)
4
A
2
O
F
5
C
-2 -4
B
-6
作业:P102
A组2,B组2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2)
复习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已经学 过的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 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 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特点:“由因导果”
a+b 回顾基本不等式: 2
证明:因为b2+c2
≥2bc,a>0
所以a(b2+c2)≥2abc. 又因为c2+b2
≥2bc,b>0
所以b(c2+a2)≥ 2abc.
因此a(b2+c2)+b(c2+a2)≥4abc.
例:.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数, b+c-a c+a-b a+b-c 求证: + + > 3. a b c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 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 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 法叫做综合法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 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Q P1
P1 P2
2 2 2
P2 P3

得到一个明显 成立的结论

步步高选修2-2第二章 2.2.1

步步高选修2-2第二章 2.2.1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法、分析法的意义,掌握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特点.2.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 综合法

思考 阅读下列证明过程,总结此证明方法有何特点? 已知a ,b >0,求证:a (b 2+c 2)+b (c 2+a 2)≥4abc . 证明:因为b 2+c 2≥2bc ,a >0,所以a (b 2+c 2)≥2abc . 又因为c 2+a 2≥2ac ,b >0,所以b (c 2+a 2)≥2abc . 因此a (b 2+c 2)+b (c 2+a 2)≥4abc .

答案 利用已知条件a >0,b >0和重要不等式,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

梳理 (1)定义: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综合法的框图表示

P ⇒Q 1―→Q 1⇒Q 2―→Q 2⇒Q 3―→…―→Q n ⇒Q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知识点二 分析法

思考 阅读证明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试分析证明过程有何特点? 已知a ,b >0,求证:a +b 2≥ab .

证明:要证a +b

2

≥ab ,

只需证a +b ≥2ab , 只需证a +b -2ab ≥0, 只需证(a -b )2≥0,

因为(a -b )2≥0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答案 从结论出发开始证明,寻找使证明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终把要证明的结论变成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梳理 (1)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分析法的框图表示

高中数学PPT课件-综合法和分析法

高中数学PPT课件-综合法和分析法

新知探究
证明:
因为 3 + 7 和 2 5 都是正数,所以要证
只需证 3 + 7 < 2 5,
展开得( 3 + 7)2 <(2 5)2 .
只需证 10 + 2 21 < 20, 21 < 5,
新知探究
只需证 21<25. 因为21<25成立,所以
3 + 7 < 2 5,成立.
反思
在本例中,如果我们从“21<25”出发,逐步倒推回去,就可以用综合法证出结论.但由于我们很 难想到从“21<25”入手,所以用综合法比较困难.
于是尝试转化结论:统一函数名称,即把正切函数化为正(余)弦函数.把结论
转化为
cos2α
-
sin2α
=
1 2
(cos2β
-
sin2β)
再与
4sin2α - 2sin2β = 1 比较,发现只要把
cos2α - sin2α = 1 (cos2β - sin2β)的角的余弦转化为正弦,就能达到目的.
2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a+b
不等式:
2
ab
(a>0,b>0)的证明.
动动脑
运用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大家自己证明试试看!
新知探究
证明: ( a b)2 0

2014年人教A版选修2-2课件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14年人教A版选修2-2课件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本题的证明过程是从已知的条件(已知和基 本不等式)到结论.
一般地,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 公理等, 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要证明 的结论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同学们以前的证明基本上教属于综合法.
用 P 表示已知的条件、已知的定义、定理、公理 等,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 为: PQ1 Q1Q2 Q2Q3
2. 分析法
分析下面这个例子: 例. 如图, PD⊥平面ABC, AC=BC, D为AB的中 点, 求证 AB⊥PC. P 我们用综合 问: 能得到AB⊥PC的充分条件 法作证明时, 就 是什么? 是这样分析找到 C 答: 若AB⊥平面PCD就可以了. 证明思路的 . A B D 问: 能得到AB⊥平面PCD的 这一过程 充分条件是什么? 就是我们将要 答: 若AB⊥PD和CD就可以了. 问: 那么AB⊥PD吗? AB⊥CD吗? 学习的分析法 答: 由PD⊥平面ABC可得AB⊥PD; 的原理. 由AC=BC, D为AB的中点, 可得AB⊥CD.
证明: 要证 只需证 即 只需证
3 + 7 与 2 5 都是正数,
3 + 7 2 5,
( 3 + 7 )2 (2 5 )2 ,
10 + 2 21 20, 21 5,
21<25.
只需证
因为 21<25 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师用书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师用书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Word版含解析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预习课本P85~89,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综合法的推证过程是什么?

(3)分析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4)分析法与综合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知初探]

1.综合法

定义推证过程特点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

方法叫做综合法

P⇒Q1→Q1⇒Q2→Q2⇒Q3

→…→Q n⇒Q(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

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

结论).

顺推

证法

或由

因导

果法

定义框图表示特点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

Q⇐P1→P1⇐P2

→P2⇐P3→…→

逆推

证法

或执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3.综合法、分析法的区别

[点睛] 一般来说,分析法解题方向明确,利于寻求解题思路;而综合法解题条理清晰,宜于表述.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通常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题过程.

[小试身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3)所有证明的题目均可使用分析法证明.( ) 答案:(1)× (2)× (3)×

2.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 2>ab B .ab >b 2 C.1a >1

b D .a 2>b 2

答案:C

3.欲证2-3<6-7成立,只需证( ) A .(2-3)2<(6-7)2 B .(2-6)2<(3-7)2 C .(2+7)2<(3+6)2 D .(2-3-6)2<(-7)2 答案:C

2013三维设计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2-2课件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2013三维设计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2-2课件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例 2] 设 a,b 为实数.求证: a2+b2≥ 22(a+b). [思路点拨] 根据不等式的特点可使用分析法证明,要注意分析 法证明问题的格式. [精解详析] 当 a+b≤0 时,∵ a2+b2≥0,
∴ a2+b2≥ 22(a+b)成立. 当 a+b>0 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
要证 a2+b2≥ 22(a+b),
第三步:适当调整,回顾反思.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 可对部分步骤进行调整,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 思总结解题方法的选取.
1.已知数列{an}中,a1=-1,且(n+1)an,(n+2)an+1, n成等差数列,bn=(n+1)an-n+2. (1)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例3] (12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为等 差数列,且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 求证:(a+b)-1+(b+c)-1=3(a+b+c)-1.
[精解详析] 法一:(分析法)
要证(a+b)-1+(b+c)-1=3(a+b+c)-1,
即证a+1 b+b+1 c=a+3b+c,
(2 分)
3.已知
a>0,b>0,求证
a+ b
b≥ a
a+
b.
证明:要证 a + b ≥ ba
a+
b,
只需证 a a+b b≥a b+b a,
即证(a-b)( a- b)≥0,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优质课件 新人教A版选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优质课件 新人教A版选

∵a+2 b≥ ab>0,b+2 c≥ bc>0,a+2 c≥ ac>0. 又∵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2 b·b+2 c·a+2 c> a2b2c2=abc. 即:a+2 b·b+2 c·a+2 c>abc 成立. ∴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logxc 成立.
• 『规律总结』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方
• (1)解题依据: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 质、已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
• (2)适用范围:对于一些条件复杂,结构简单的 明,经常用综合法.而对于一些条件简单、结 等式的证明,常用分析法;
• (3)思路方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是从要 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 件是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
④a2+b2+c2≥ab+bc+ac(a,b,c∈R),由不等式 a2+b2≥2 b2+c2≥2bc,易得 a2+b2+c2≥ab+bc+ca,此结论是一个重要的 式的证明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⑤(a+b+c)2=a2+b2+c2+2(ab+bc+ac),体现了 a+b+c, +bc+ac 这三个式子之间的关系.
利用分析法、综合法证明问题
• 综合法和分析法各有优缺点,从寻求解题思路 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执果索因.就表达证明过 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分析法叙述烦琐, 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综合起来运用.先 寻找解题思路,再利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

高中数学理科人教A版选修222.2.1综合法与分析法word学案1

高中数学理科人教A版选修222.2.1综合法与分析法word学案1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二当选修2-2学案推理与证明 2.2.1综合法与分

析法(1)

【学习目标】

1. 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

2. 掌握演绎推理的大体方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5—P86,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一、两类大体的证明方式: 和 .

二、直接证明的两中方式: 和 .

3.探讨任务:综合法的应用

问题:已知,0

a b>,

求证:2222

()()4

a b c b c a abc

+++≥.

新知:

一般地,利用 ,通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式叫综合法.

框图表示:

要点:顺推证法;由因导果.

【合作探讨】

例1 已知,,

a b c R+

∈,1

a b c

++=,求证:111

9 a b c

++≥

例2 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别离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 求证:为△ABC等边三角形.

【目标检测】

1. 已知22,,"1""1"x y R xy x y ∈≤+≤则是的

( )

A.充分没必要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

2. 求证:对于任意角θ,44cos sin cos2θθθ-=

3. 已知,,a b c R +∈,1a b c ++=,求证:111(1)(1)(1)8a b c

---≥.

【作业布置】

任课教师自定

学习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的学习效率如何?本节课还有哪些我没学懂?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时作业: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1习题课 Word版含解析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时作业: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1习题课 Word版含解析

习题课综合法和分析法

明目标、知重点

加深对综合法、分析法的理解,应用两种方法证明数学问题.

1.综合法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综合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P0(已知)⇒P1⇒P2⇒…⇒P n(结论)

2.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问题出发,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使问题转化为判定那些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可以描述为“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分析法的书写形式一般为“因为……,为了证明……,只需证明……,即……,因此,只需证明……,因为……成立,所以……,结论成立”.

分析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P0(已知)⇐…⇐P n-2⇐P n-1⇐P n(结论)

分析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体现在分析过程步步可逆.

题型一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不等式

例1 设a,b,c为任意三角形三边长,I=a+b+c,S=ab +bc+ca,试证:3S≤I2<4S.

证明I2=(a+b+c)2=a2+b2+c2+2ab+2bc+2ca

=a2+b2+c2+2S.

欲证3S≤I2<4S,

即证ab+bc+ca≤a2+b2+c2<2ab+2bc+2ca.

先证明ab+bc+ca≤a2+b2+c2,

只需证2a2+2b2+2c2≥2ab+2bc+2ca,

即(a-b)2+(a-c)2+(b-c)2≥0,显然成立;

再证明a2+b2+c2<2ab+2bc+2ca,

(完整版)数学:2..2..1《综合法和分析法》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2)

(完整版)数学:2..2..1《综合法和分析法》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2)

数学:2.2.1《综合法和分析法》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

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一)

教学要求: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tFAx82mkCG

教学重点:会用综合法证明问题;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已知“若,且,则”,试请此结论推广猜想.

<答案:若,且,则)2. 已知,,求证:.

先完成证明→ 讨论:证明过程有什么特点?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已知a, b, 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2 + c2> + b(c2 + a2> + c(a2 + b2> > 6abc.tFAx82mkCG

分析: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基本不等式)→ 板演证明过程<注意等号的处理)

→ 讨论:证明形式的特点

② 提出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tFAx82mkCG

框图表示:要点:顺推证法;由因导果.

③ 练习:已知a,b,c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

高中数学选修2-2(从导数到微积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理科班课件

高中数学选修2-2(从导数到微积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理科班课件

【分析法】.(逆推证法)(执果索因法)
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要证: 要证:

格 式
只要证: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 结论成立
所以 结论成立
ab 例1、试证基本不等式 ab (a 0, b 0) 2 ab 为了证明 ab 2 只需要 a b 2 ab 分析
证明
直接证明 间接证明 数学归纳法
综合法
分析法
反证法
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
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
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 条件
条件 定义 定理 公理 顺推证法 由因导果 Q1 Q2 Q2 Q3
结论
P
Q1

Qn
Q
例题
例1 已知a, b 0, 求证a(b c ) b(c a ) 4abc
a , a AB , 求证: a PB
分析: (三垂线定理)
P
考察“线 ⊥面”判定 和性质. 由题意只需 证a⊥平面PAB
A
B
a
综合法:由已知开始,结合定理推理,得出结论
例3. 如图△ABC在平面α外, AB∩α=P, BC∩α=Q AC∩α=R. 求证: P,Q,R三点共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 (综合法) 因为△ABC 三个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所以 B=60°. 由余弦定理,得 b2=c2+a2-2accos 60°, 即 c2+a2=ac+b2, 两边同时加(ab+bc),得 c(b+c)+a(a+b)=(a+b)(b+c), 两边同时除以(a+b)(b+c),a+c b+b+a c=1, 所以a+c b+1+b+a c+1=3, 即a+1 b+b+1 c=a+3b+c, 所以(a+b)-1+(b+c)-1=3(a+b+c)-1.
证明:由 tan(α+β)=2tan
α,得csoins( (αα+ +ββ) )=2csoisn
α α,
即 sin(α+β)cos α=2cos(α+β)sin α.
要证 3sin β=sin(2α+β),
即证 3sin[(α+β)-α]=sin[(α+β)+α],
即证 3[sin(α+β)cos α-cos(α+β)sin α]=sin(α+β)cos α+ cos(α+β)sin α,化简得 sin(α+β)cos α=2cos(α+β)sin α.
P⇒Q1 → Q1⇒Q2 → Q2⇒Q3 →…→ Qn⇒Q
►变式训练 1.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实数,求证:a4+b4+c4>abc(a+b+c). 证明:因为a4+b4≥2a2b2,b4+c4≥2b2c2,c4+a4≥2a2c2,又a,b,c不全相等,所以上面三式 中至少有一个式子不能取“=”号,所以a4+b4+c4>a2b2+b2c2+c2a2.① 因为a2c2+b2c2≥2abc2,同理a2b2+a2c2≥2a2bc,b2c2+b2a2≥2ab2c, 所以a2b2+b2c2+c2a2>abc2+a2bc+ab2c.② 由①②得a4+b4+c4>abc(a+b+c)
a(a-1) ,
所以 a+1- a< a-1- a-2 .
题型三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ABC 的三个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且角 A,B,C 的对 边分别为 a,b,c,求证:(a+b)-1+(b+c)-1=3(a+b+c)-1.
证明:方法一 (分析综合法) 要证(a+b)-1+(b+c)-1=3(a+b+c)-1 成立, 即证a+1 b+b+1 c=a+3b+c成立,
即a+a+b+b c+a+b+b+c c=3,化简得a+c b+b+a c=1, 又需证 c(b+c)+(a+b)a=(a+b)(b+c), 即 c2+a2=b2+ac. 又△ABC 的三个内角 A,B,C 成等数列,所以 B=60°. 由余弦定理,得 cos B=a2+2ca2c-b2=21. 所以 a2+c2-b2=ac,所以原命题成立.
即要证sin cos
αα·csions
β β=16,
即要证 tan αtan β=16,
而 tan αtan β=16 已知,所以结论正确.
【易错剖析】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是从结论出发,寻找使结
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明”、“只需证明”,
“即证”等词语.否则会出现下面的错解:
∵a∥b,且 a=(4cos α,sin α),b=(sin β,4cos β);
1 ab>0.
∴(a+b)1a+b1≥4.
又 a+b=1,∴1a+1b≥4.
证法三 ∵a,b∈R+,
∴a1+1b=a+a b+a+b b=1+ab+ab+1≥2+2
a=b 时,取“=”号.
ab·ba=4,当且仅当
规律方法: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综合法是从已知到未 知、从题设条件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所要 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规律方法:分析综合法的特点及证明思路 (1)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 间结论P.若由P可以推出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这种边分析边综合的证明方法,称之为分 析综合法,或称“两头凑法”. (2)分析综合法充分表明分析与综合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 的终点是综合的起点,综合的终点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起点
∴(4cos α)·(4cos β)=sin αsin β,
即 sin αsin β=16cos αcos β,
∴sin cos
αα·csions
β β=16,
∴tan αtan β=16,即结论正确.
规律方法: 分析法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结论到条件的逻辑推理方法. 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所要 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用框图表示为:
得到一个 Q⇐P1 → P1⇐P2 → P2⇐P3 →…→ 明显成立
的结论
►变式训练
2.当 a≥2 时,求证: a+1- a< aFra Baidu bibliotek1- a-2. 分析:条件和结论的联系不明确,考虑用分析法证明.
(3)综合法和分析法常常交叉使用.其证明模式可用框图表示如 下:
Pn⇒P′
P⇒P1 ―→ P1⇒P2 ―→…―→ ⇓
… Q2⇒Q1 Q1⇒Q
Q′⇒Qm
其中 P 表示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Q 表示要证明的
结论.
►变式训练
3.若 tan(α+β)=2tan α,求证:3sin β=sin(2α+β).
证明:要证 a+1- a< a-1- a-2 ,
只需证 a+1+ a-2< a+ a-1 ,
只需证( a+1+ a-2)2<( a+ a-1)2,
只 需 证 a + 1 + a - 2 + 2 (a+1)(a-2) < a + a - 1 +
2 a(a-1),只需证 (a+1)(a-2)< 只需证(a+1)(a-2)<a(a-1), 只需证 a2-a-2<a2-a, 只需证-2<0,显然成立,
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
如图,SA⊥平面ABC,AB⊥BC,过点A作SB的垂线,垂足为点E;过点E作SC的垂线,垂足 为F.求证:AF⊥SC.
证明:要证AF⊥SC,而EF⊥SC, 故只需证SC⊥平面AEF,只需证AE⊥SC,而AE⊥SB, 只需证AE⊥BC,而AB⊥BC, 故只需证BC⊥平面SAB,只需证BC⊥SA. 由SA⊥平面ABC可知,SA⊥BC,即上式成立. 所以AF⊥SC成立.
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研题型 学方法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已知 a,b 是正数,且 a+b=1,求证:a1+1b≥4. 证明:证法一 ∵a,b∈R+且 a+b=1, ∴a+b≥2 ab.∴ ab≤21. ∴1a+1b=a+ abb=a1b≥4.
证法二 ∵a,b∈R+,
∴a+b≥2 ab>0.1a+1b≥2
所以,命题成立.
析疑难 提能力
因逻辑混乱而致误.
【典例】 设向量 a=(4cos α,sin α),b=(sin β,4cos β), 若 tan αtan β=16,求证:a∥b.
解析:(分析法):要证明 a∥b,
而 a=(4cos α,sin α),b=(sin β,4cos β); ∴即要证明(4cos α)·(4cos β)=sin αsin β, 即要证 sin αsin β=16cos αcos 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