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 习题集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第10章情绪和情感10.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1.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中枢机制是什么?3.情绪有哪些理论?4.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有什么关系?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和情感的组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1)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2)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绪概念既适用于认为人类,又适用于动物。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教育心理课后习题集-陈录生著
新编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心里学概论一、概念解释1.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心理过程:心里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发生条件有目的地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者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二、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组成的。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里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选择题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所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个心理及其规律C.正常人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心里学基本原理;D.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2. D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承前继后的人物。
A.费希纳B.赫尔巴特C.韦伯D.培因3. B 的《医林改错》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A.王充B.王清任C.李时珍D.陈大齐四、判断.1.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也算是神秘莫测的。
(×)2.用观察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通过视觉系统去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3.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4.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紧密联系,因吸食一门设计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五、问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答:理论意义有:(1)心理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2)心理学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法唯心主义思想;(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科学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
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一、填空题。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总体上来看呈正态分布。
3.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化。
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巴甫洛夫发现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6.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7.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使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个群体被称之为参照群体。
8.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9.气质具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二、选择题。
1.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的结构特征是(D)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2.在智力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是(D)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能力3.下列哪种是人的特殊能力(C)A、观察力B、记忆力C、节奏感D、注意力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人的个性的(D)A、整体性B、稳定性C、社会性D、独特性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序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7.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C)A、个性倾向性系统B、自我意识系统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动力特征系统8.巴甫洛夫发现神经系统具有(D)三个基本特性。
A、强度、指向性和平衡性B、强度、指向性和灵活性C、强度、平衡性和稳定性D、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9.与神经系统类型安静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C)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0.人在生产劳动、技术操作和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能力,一般称为(B)A、认识能力B、操作能力C、社会交往能力D、计算能力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C)A、兴趣爱好类型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动机需要类型12.“活泼好动,行动缓慢”是人的下列哪种特征的表现(B)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13.一般能力中核心成分是(D)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能力14.在记忆时,有的儿童善于视觉记忆,有的善于听觉记忆等,这属于儿童(A)的差异。
心理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里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调查法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活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5.测验法测验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兴趣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
6.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二、填空题1.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说法的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4.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5.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6.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创立的学派称为格式塔心理学派。
7.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学派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三、案例讨论题四、实践应用题第二章意识与注意一、名词解释1.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高层次心理活动,是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的变化的觉知。
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填空题1.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实现。
2.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3.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4.我们判断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准主要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
三、案例讨论题四、实践应用题第三章感觉和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复习题选萃(附答案)
心理学复习题选萃(上)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B )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B)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798 B .1879 C.1789 D.18974.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6.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A.冯特B.詹姆斯C.华生D.魏太默7.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苛勒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D )。
A.霍尔B.马斯洛C.魏太默D.华生9.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10.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这一派别称为( B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11.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强调心理学应该要研究意识的功能?( B )A.行为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12.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 B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13.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D )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14.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C )。
高教心理学习题 - 参考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试卷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泊尔2.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A.观察法B.谈话法C.个案法D.测量法3.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时,应考虑年级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影响的诸要素。
这是强调要遵循( )原则。
A.客观性B.发展性C.系统性D.教育性4.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方式,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测量法5.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B.知识与技能C.动机与迁移D.学习与教学6.在正常教学班级开展教材教学实验研究,这是采用的研究方法A.自然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个案法7.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能给予学生身心健康以积极影响。
这是强调下列哪项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1.在个体心理的结构系统中,学习动机归属于A心理过程B个性C心理动力D心理特征2.大学生对自己睡眠状态的意识属于对哪类我的意识A生理我B社会我C心理我D投射我3.大学生对下列哪类“我”的关注,属于关注理想我的表现A.实际的人际关系B.拥有的角色地位C.个性特征 D.目标4. 注意属于个体心理构成中---------方面的表现。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特质 D.心理特征5. 根据自我意识的划分,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这属于关注下列哪类我A.生理我B.心理我 C.社会我 D.理想我6.自卑主要属于自我意识中=== 的表现。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社会我7.大学生表现出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体现了其自我体验特点的A.波动性B.敏感性C.自尊感强D.自卑感强8.自尊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的表现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社会我9.自信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的表现。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健康心理学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与健康相关的概念1.健康、心理健康与健康心理学(1)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2)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学家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体能够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者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还能够与社会相和谐。
(3)健康心理学定义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人们怎样保持健康,研究内容包括人们患病的原因,人们生病后的反应以及健康预防等。
2.健康模式的变迁在医学领域,人们对健康的模式的观念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表10-1 健康模式的发展阶段3.心身疾病(1)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属于躯体疾病,但其产生、发展、治疗与预防都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也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
一般来讲,心身疾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是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发的疾病;②患者身上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③患者躯体变化与正常情绪反应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持久和强烈;④心身疾病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后两者没有器质上的异常。
(2)心身疾病及其致病因素分析心身疾病的种类很多,研究发现,心身疾病往往和个体的一些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
心身疾病的产生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应激或情绪反应,并进而出现身体器质性病变的过程,总结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除了人格特征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表10-2 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考点二:压力1.生活事件(1)定义生活事件是指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它表明了生活变化对个体健康的价值。
(2)生活事件与应激生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个体应对这些压力的过程被称为应激,它是身体对威胁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
Holmes和Rahe发现,应激的产生取决于人们在应对外界事件时所做的转变及适应的程度:转变越多,应激就越强烈。
心理学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1. 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现象的著作是《灵魂论》(De anima),其作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
A.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苏格拉底(Socrates)C.柏拉图(Plato)D.亚历山大(Alexander)2. 心理学一词的词源来自()。
A.中文B.英文C.德文D.希腊文3. 心理学源于()。
A.宗教B.哲学C.社会学D.生理学4.心理学于()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A.1679年B.1779年C.1879年D.1979年5.哲学家()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A.艾宾浩斯(Ebbinghaus)B.缪勒(G.E.Muller)C.费希纳(Fechner)D.冯特(W.Wundt)6.心理学是一门()的科学。
A.古老B.年轻C.既古老又年轻D.既不古老又不年轻7.心理学是()学科。
A.社会B.自然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D.人文8.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意识经验的构成元素B.意识的机能C.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D.意识和潜意识9.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主张用()来研究意识经验。
A.观察法B.内省法C.测验法D.实验法10.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意识经验的构成元素B.意识的机能C.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D.意识和潜意识11.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意识经验的构成元素B.意识的机能C.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D.意识和潜意识12.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意识经验的构成元素B.意识的机能C.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D.意识和潜意识13.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学派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趋于折衷,因而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习题精讲三
2、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
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
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行为矫正技术就是( B )
A放松疗法
B系统脱敏疗法
C厌恶疗法
D满灌疗法
3、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 身体健康
B. 生理无残疾
C. 心理健康
D. 身心健康
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B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和结构、小 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理解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阶段理论;理解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 本过程。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 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
8、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_使_奖__励_数_量_与__良_好行为数量相适应 。 9、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_对__学_习__不_感__兴_趣、 _讨__厌__学__习___。 10、学习困难的学生指感官和___智__力_____正常而 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11、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 以及__家__庭______、___环__境_____的影响有密切关 系。 12、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 为常见的一种以_注__意__力__缺__陷_和_活__动__过__度___为主 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B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4、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C )
A.直觉式道德情感
B.想像式道德情感
C.伦理式道德情感
心理学基础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22、意识p63、无意识p74、实验法p135、测验法p14二、填空1.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P5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p23. 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p114.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心灵论》,但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P16/175.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刺激-反应的简单模式。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p20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四、单项选择题1.詹姆士在1890年发表的 B 一书中,提出了机能主义概念,该书是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P20A. 《实用主义》B. 《心理学大纲》C. 《心理学原理》D. 《心理学引论》2. 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 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P20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C. 《行为主义的方法》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3. B 是使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高级心理过程。
P6A. 思维B. 意识C. 语言D. 注意五、双项选择题1. 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可以归纳为: A 、 D、认知心理学方兴未艾、人本主义心理学向各个领域渗透、学派对立与学派交融并存等。
P23A. 重实证研究,轻理论建设B. 重理论建设,轻实证研究C. 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D. 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2.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可分为 B和 C两大方面。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
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
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2. 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3.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 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5. 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6.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7.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9. 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11. ______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12.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3.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14.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5.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6.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______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17. ______ 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18.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______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______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20.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______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二、填空题21. 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C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C )。
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B )。
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B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C )。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 )。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 )。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B )。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0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2、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B 】P161A.初一年段 B.初二年段 C.初三年段 D.小学六年级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B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4、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A 】P154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5、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这种道德判断属于【 C 】P157A.无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前道德水平6、依据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儿童能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的年龄是处于【 B 】P157A.10岁以前 B.10岁以后 C.15岁以后 D.15岁以前7、心理学上把“人们对某一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跟随他人行动”称为【 A 】P162A.从众 B.认同 C.内化 D.顺从8、小学生在电影中看到雷锋雨中送大嫂时,深受感动,此时的道德情感属于【 B 】P155A.情绪 B.直觉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想象的道德情感9、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D 】P155A.情绪 B.直觉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 D.伦理的道德情感10、学生在做好事时想起了雷锋同志,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 B 】P155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道德情感11、儿童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沦中的哪一阶段【 C 】A.自我中心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权威阶段12、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等,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 D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1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B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14、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B 】P153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动机成分15、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D 】 P164A.个体智力水平下降 B.道德认识水平下滑C.态度定势变化 D.认知失调1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C 】P154A.道德动机 B.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17、只有到了哪一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才形成【 A 】P163A.内化 B.解冻 C.依从 D.认旧18、研究表明,能达到柯尔伯格后习俗水平的人数是【 C 】P160A.没有 B.多数人 C.少数人 D.所有人19、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C 】P159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0、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处于【 B 】P158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l、老师说服学生时,对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最好【 B 】P165A.不要提供证据 B.提供正反证据C.提供正面证据 1).提供反面证据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以下品德形成的哪个阶段【 D 】P163 A.认识 B.依从 C.认同 D.内化2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C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24、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C 】P162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25、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D 】P153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6、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D 】P154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27、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B 】P153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28、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B 】P153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29、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B 】P153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30、“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传热部分习题集
第十章 传热部分习题集一、选择题1、单层平壁导热速率方程式为δλt A Q ∆=,方程式中Δt 是指:………[ ] 牛顿冷却定律t A Q ∆=α中的Δt 是指……………………………………[ ]A 、热流体之间的平均温度差B 、平壁两侧表面上的温度差C 、流体进出口温度差D 、固体壁面与流体主体之间的温度差2、在平壁的稳定热传导中,已知两层的导热发21λλ>,则两层平壁的导热速率Q 1和Q 2必满足如下关系: ……………………………………………………………[ ]A 、Q 1>Q 2B 、Q 1<Q 2C 、Q 1=Q 2D 、无法判断3、当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时,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冷热液体分别采用逆流、折流和并流操作,比较其传热推动力的在大小,正确的顺序是…………………………[ ]A.Δt m 并>Δt m 逆>Δt m 折, B.Δt m 逆>Δt m 折>Δt m 并C. Δt m 逆>Δt m 并>Δt m 折D.Δt m 并>Δt m 折>Δt m 逆4、套管式换热器的内管介质为空气,套管环隙介质为饱和蒸汽,如果蒸汽压力和空气进口温度一定时,当空气流量增加时,则:(1)总传热系数K 将:……………………………………………………………[ ](2)空气的出口温度将:…………………………………………………………[ ]A 、增大B 、减少C 、基本不变D 、无法确定。
5、有四种液体,其中适宜在列管式壳程中流动………………………………[ ]A 、不清洁的和易结垢的流体B 、腐蚀性的流体C 、被冷却的流体D 、压力高的流体6、若传热系数K 满足公式:o i K αα111+=,当0α>>i α时,为了提高K 值,最有效的途径是……………………………………………………………………………[ ]A 、0α提高B 、i α提高C 、0α,i α同时提高D 、不能确定8、由两层不同材料构成的等厚平壁,已知λ1 >λ2 , Δt 1与Δt 2 R 1与R 2,Q 1与Q 2之间的关系为 :…………………………………………………………………………[ ]A、Q1<Q2 R 1>R2 Δt 1=Δt 2B、Q1=Q2 R 1>R2 Δt 1>Δt 2C、Q1>Q2 R 1<R2 Δt 1<Δt 2D、Q1=Q2 R1<R2Δt1<Δt29、在间壁式换热器中,用100℃的饱和水蒸汽将空气由20℃加热到60℃,换热器的管壁温度接近于:……………………………………………………………………[ ]A、40℃B、60℃C、100℃D、80℃10、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有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A、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第十章 激励-习题
第十章激励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何种情况表明该主管人员对下属授权的程度较充分()。
A.去了解这个问题,把事实告诉我,由我来决定做什么B.采取行动,让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同时也让我知道事情的结果。
要是行动不成功的话,务必与我联系。
C.让我知道你打算做什么,待我同意后,开始行动D. 提出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由我来选择采取何种行动2、你所领导的跨部门任务小组正在致力于完成一项全厂范围的调研报告。
任务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出席过去的五次会议一直都迟到,他对此既不道歉也不做解释。
而且,他迟迟没有交来他所在部门的成本数据。
现在他必须在三天内将这些数据交到任务小组。
此时,你应当如何做?()A.明确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并严密监督他完成这份工作B.同他讨论他为什么一直迟到,并对他完成该任务的努力予以支持C.强调何时该交来这些成本数据,并对他的努力给予支持D.认定他会准备好这些成本数据并交到任务小组3、除H机械厂外,某城市内所有其他企业都有较好的工作条件。
发现这一点后,H机械厂决定消除车间内的粉尘污染,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这一举措()。
A.可以对职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B.只是改善了职工基本工作条件,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C.由于改善了工作条件,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D.A和C都对4、王先生是某公司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一年前被调到公司企划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验等,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试分析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王先生的领导风格最有用利于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A.企划部任务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好但职位权力弱B.企划部任务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差但职位权力弱C.企划部任务不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差但职位权力强D.企划部任务不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好且职位权力强二、多项选择题1、菲德勒在权变领导模式理论中认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有:()。
A、上、下级关系B、任务结构C、工作环境的优劣D、下级的素质状况E、职位权力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层次包括()。
消费心理学(附微课第2版)-白玉苓-各章习题答案
《消费心理学》(第2版)白玉苓版综合练习题答案(各章填空题和选择题答案)第一章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心理现象和-----------的一门学科。
答案:行为规律2.消费可以分为-----------和生产消费,消费心理学主要研究-----------。
答案:生活消费;生活消费3.消费者的各种行为受到-----------的支配。
答案:心理活动4.消费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法主要有观察法、-----------和投射法。
答案: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5.消费心理学的发展表现为研究视角扩大化、研究参数多样化和-----------。
答案:研究方法定量化二、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行为的基础是()。
A.消费心理B.消费习惯C.消费环境D.消费能力答案: A2.在社会再生产活动过程中,()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答案: D3.可以通过消费者寻找、选择、()、使用等行为来分析消费者心理。
A.购买B.习惯C.经验D.偏好答案: A4.()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与行为的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问卷法D.访谈法答案: B5.在产品极大丰富的市场背景下,生产者从以生产者为中心转向了以()为中心。
A.供应商B.竞争者C.经营者D.消费者答案: D第二章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案:个别属性2.我们把能够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称为-----------。
答案:感觉阈限3.消费者在同时接受多种消费刺激时会出现由感觉间相互作用引起的-----------。
答案:联觉现象4.-----------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答案: 知觉5.“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个性心理与教育(二)能力
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能力
2、才能与天才
3、遗传素质
4、智力
5、智商
二、填空题
1、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又叫()。
2、特殊能力是为完成()或()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3、知识是能力发展的(),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能力为(),能力
是掌握知识的()。
4、勤能补拙说明了()心理原理。
5、()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6、大多数人素质相差不大,他们的智力发展的差异是由()、()和
()造成的。
7、智商表示()与()之间的关系,即()
与()之比。
8、能力是在人的()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个体的能力水平与人从事
()和()成正比。
9、能力测验就是确定能力的()和()。
三、判断题
1、智力测验是对人们一般能力的测量。
()
2、时势造英雄说明人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条件。
()
3、人知识越丰富,其能力就越高。
()
4、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
5、我们把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一切特征,统称为能力。
()
6、个性倾向性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
7、能力类型的差异,并不标志能力的高低,而只表明能力的倾向。
()
四、简答题
1、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根据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
3、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其他各题参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