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合集下载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第七节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1.臂丛神经血管卡压(胸廓出口综合征)松解术

[适应证]

(1)症状明显,病因明确,如颈肋、颈椎横突过长、颈部可触及软组织硬结或索条者(2)症状明显,病因不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有手术愿望者。[禁忌证]

(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术区有感染病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全麻或颈丛阻滞麻醉。

(2)体位:仰卧,肩下垫枕,头偏向健侧。

(3)切口:作颈部L形或锁骨上横形切口。

(4)操作程序(锁骨上入路):

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纵行切开颈部脂肪垫。

2.切断结扎肩胛舌骨肌、颈横动、静脉。

3.分离前斜角肌和臂丛神经,保护锁骨下动、静脉。

4.探查卡压臂丛神经的因素,予以去除,如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先天性索

带等。

5.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过长者,切除其压迫神经的部分。如未发现任何软组织

卡压,则考虑作第一肋骨切除(切除方法可采用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如术前

考虑第一肋骨为主要卡压因素者,可经腋路作第一肋骨切除术。)

6.根据臂丛神经卡压情况,酌情使用局部用药或其它处理方法,以利神经恢复。

7.彻底止血,冲洗切口,检查胸膜顶是否破裂。如有破裂应及时修补,并按胸

外科常规处理。

8.切口内置负压引流或橡皮引流条,逐层关闭切口。

9.上述操作亦可在内窥镜协助下完成。

[注意事项]

(1)由于颈部血管压力高,止血要可靠。

(2)颈部脂肪垫不要大块缝合,缝拢即可。

(3)注意颈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处理,以减少淋巴漏的发生。

(4)臂丛神经根干如无明显病变,不必作神经松解术。切断前斜角肌时,注意识别并保护膈神经。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是由于肩胛背神经或颈5神经根在其行径中因解剖因素受压所致。

(二)发病机制

肩胛背神经卡压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颈神经根,特别是颈5神经根受压而累及作为其分支的肩胛背神经;另一原因是。肩胛背神经在其行经中因解剖因素而受压,如穿过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因而,肩胛背神经卡压大部分存在于胸廓出口综合征中,但亦可单独存在。

【症状】

1.病史及症状

(1)常发症状: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

(2)少发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肩部无力,偶有手麻,主要为前臂及手桡侧半发麻。

2.体征和检查部分患者可有前臂感觉减退,少数患者上肢肌力,特别是肩外展肌力下降。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及第3、4胸椎棘突旁3cm 处有明显压痛点。

作者曾处理过35例肩胛背神经卡压患者,男女之比为9∶26,除1

例52岁者以外,34例患者的年龄在28~40岁之间,平均35岁。其中,

单侧病变33例,双侧病变2例,右侧26例,左侧16例。病程4个月至9年。

在3、4胸椎棘突旁压痛点处稍加按压,27例诉有同侧手臂内侧及

手部尺侧不适、发麻。对该压痛点封闭后,颈肩及手部有轻松舒适感。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颈椎方向按压,有4例患者酸痛感放射至前臂

桡侧及手桡侧半。对该点封闭后,颈肩背及手部酸痛、不适可完全消失。压迫锁骨上,桡动脉搏动消失的有31例。

骨间背神经终末支卡压

骨间背神经终末支卡压
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卡压综合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78年,Dellon报道腕背腱鞘囊肿压迫骨间后神经引 起腕背部疼痛。Carr(1985年)、Eaten(1992年)提到 该神经受压可使腕背疼痛。 腕背疼痛是手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有指伸肌 肌腱腱鞘炎、腕背韧带劳损、外伤所至的腕骨背侧小块 撕脱骨折、舟骨骨折、月骨无菌性坏死等。1993年起, 本文作者共诊治19例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卡压综合症患者, 大多曾被误诊为上述疾患。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 腕关节X线片亦无异常发现;疼痛呈胀痛和酸痛,对局 封治疗很敏感,常常局封3-4次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
一、应用解剖 骨间后神经出旋后肌管发出尺侧腕伸肌肌支、小指伸 肌肌支、拇长展、拇短伸肌肌支、示指伸肌肌支及拇长伸 肌肌支后,终末支直径仍有0.8-1.0mm,紧贴指伸肌腱腱 鞘的桡侧底部继续向远端行走,跨越桡月关节,紧贴月骨 的浅面行向远端,至头月关节处,神经膨大,并有较致密 的结缔组织将膨大的神经固定在关节囊上,在此处,神经 分成4-5支细小分支,分别走向两侧远端和深层。在指伸 肌腱腱鞘内,骨间后神经终末支被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覆 盖,肉眼不易发现,仅可见腱鞘底部桡侧有一条隆起的痕 迹,用血管钳稍作分离即可游离出该神经。从解剖角度上 看,该神经的粘连、周围组织的水肿、过分的腕部活动均 可引起骨间后神经终末支的损伤,发生腕背痛。
六、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局部封闭:从腕背压痛点穿刺进针抵腕骨后,注入药 液,大多数患者局封3-4次后,症状可完全消失。 2.理疗:有一定疗效。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对反复局封无效者,特别是有腕背手术史 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做腕背纵“S”行切口,切开深筋膜及指伸 肌腱腱鞘,将指伸肌腱拉向尺侧,于手指伸肌腱底部桡侧, 分离出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剪断并切除1cm以上。止血后, 逐层关闭伤口。

旋后圆肌综合征

旋后圆肌综合征

旋后圆肌综合征

旋后圆肌综合征又称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指桡神经骨间背侧支因牵拉、外伤、磨擦或脂肪瘤、血管瘤、腱鞘囊肿等机械性压迫受损,其支配的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一、解剖学基础

桡神经在上臂远端发出肌支到肱桡肌及桡侧腕长伸肌到肱桡关节水平,发出浅支和深支。浅支主要为感觉纤维。深支过桡骨颈,支配拇指及手指伸肌。旋后肌浅层近侧边缘为腱性组织,称为旋后肌腱弓。腱弓肥厚可压迫骨间背侧神经,产生伸拇指运动功能障碍,称旋后肌腱弓综合征。此处如发生脂肪瘤、血管瘤、腱鞘囊肿以及肘关节外伤后畸形均可使骨间背侧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症状。

二、临床表现

男性多发,病势较缓慢,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伸指无力而呈垂指状。本综合征的特点是无感觉功能障碍。患肢前臂近端疼痛,休息时加重,常有夜间痛醒史,疼痛可为瘫痪的先兆。

按压桡骨头背外侧(相当于旋后圆肌投影处)压痛明显,重压可向远端放射。伸拇肌、伸指肌或外展拇指肌的肌力减弱或消失。伸腕肌的肌力桡侧正常,尺侧减弱或消失,腕部呈背伸并向桡侧倾斜。

肌电图检查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伸拇伸指肌出现纤维震颤。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局部热敷或物理治疗,口服非甾类抗炎药,也可用中药熏洗,手法按摩也可收到一定疗效。

2.注射疗法常用2%利多卡因2.5ml,泼尼松龙10mg痛点注射,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3.手术治疗若经保守治疗2月无效可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切断纤维筋膜弓,若见神经有粘连,硬结等,则可同时进行神经松解。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我们真的懂关节吗?

导读:医学,就是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关节系列篇是整复康线上的开篇,我们将从关节为起点延伸,共同学习读懂运动原理。

伏案时间一久,颈、肩背的酸痛不适,痛点多靠近肩胛骨与脊柱中间段的肌肉处。

解剖角度:肩胛背神经是来自于颈5神经根与胸长神经(C5,6,7)合干的神经。

什么是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颈椎第五神经根或肩胛背神经因解剖因素受压产生的疼痛等综合征症状;引发的病因多由于颈部慢性劳损、剧烈运动或受到外力打击时,肌肉强力收缩、痉挛、出血等导致无菌性炎症、组织变形等病理变化,引起局部组织发生形态学改变,造成穿过中斜角肌的肩胛背神经的机械性卡压。

肩胛背神经卡压可以有三种情况:

一是颈神经根受压,特别是C5神经根受压累及肩胛背神经,此时诊断为“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二是肩胛背神经在穿过中斜角肌时引起卡压症状,此时可单独诊断为“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三是肩胛背神经还可以与胸长神经一起受压引起症状,诊断为“斜角肌综合征”

临床表现常见于体瘦人群,主诉为肩颈和背部不适,劳累和阴雨天加重,肩颈臂在上抬手臂时多有牵拉感,肩背部在夜间表现明显,疼痛位置很难正确定位。

少数病例可有肩臂无力、上肢麻,前臂及手桡侧手指发麻及感觉减退,肩外展肌肌力下降。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及第3、4胸椎棘突旁约3CM处有明显

压痛点,诊断要点沿肩胛背神经行径路线有放射痛,常伴有胸廓出口综合征。

有颈肩臂部疼痛不适,后背沿肩胛背神经循行途径有压痛点

按压T3T4棘突旁可诱发同侧上肢麻木时,一般可明确诊断此病体征同侧胸3、4棘突旁有压痛,按压压痛点可引起同侧上肢酸痛或颈肩部疼痛减缓。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其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

病因病理

1 解剖性;

2 姿势性;

3 发育性;

4 炎症性;

5 创伤性;

6 代谢性;

7 肿瘤;8 医源性。

神经损伤类型

1 机能性麻痹:是一种神经传导障碍,无末梢变性。

2 轴突断裂:是一种神经纤维损伤,神经鞘无明显损伤。

3 神经断损:是神经部分或全部断裂。

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旋前园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小腿肌间隔综合征、跗管综合征等。其中以上肢周围神经受压为多见。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电生理学改变。

腕管综合征

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鱼际肌萎缩。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发病特点好发于30~50岁年龄的办公室女性,女:男=5:1。双侧发病者约占1/2-1/3,女:男=9:1 1、女性较多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 2、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3、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的小,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

键盘、特别是鼠标是我们最常见的“腕管杀手”。随着开车族的日渐增多,方向盘也成为一大“腕管杀手”。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配工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综合症的“毒手”。

解剖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挠侧:舟状骨和大多角骨。尺侧:豌豆骨和钩骨。背侧:头状骨、月骨和小多角骨。掌侧:腕横韧带。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正中神经。

骨科精读5分钟带你全面掌握: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要点!

骨科精读5分钟带你全面掌握: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要点!

骨科精读5分钟带你全面掌握: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要点!

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的细小神经分支”“周围神经卡压包含皮神经卡压”,如:肩胛背神经卡压、颈神经后支卡压、臀上皮神经卡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腓浅神经皮支卡压等等。

临床许多皮肤感觉障碍的病变与一些痛症均与皮神经卡压有关,常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接受多种方法长期反复的治疗而疗效欠佳。目前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高的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寻求一种有效,安全,快捷,经济的治疗方法。为此董福慧教授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一新的病名,并对其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病因病理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感觉过度、疼痛等常见症状,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麻木”、“不仁”、“痹症”、“痛症”等范畴。

病因

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任何炎性渗出或软组织增生肥厚,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

再如关节周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的附着点等,这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特别丰富,软组织的结构致密,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若在这些部位复加急、慢性损伤、腱鞘滑膜炎、骨关节病、肿物、先天性异常的肌肉和纤维带等局部因素,则更易产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易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混淆的33种疾病,千万别误诊!

易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混淆的33种疾病,千万别误诊!

易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混淆的33种疾病,千万别误诊!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表现为肢体运动的无力,麻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示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血管的栓塞,或者全身性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误诊、漏诊主要是因为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或体格检查不够详尽,本文总结了13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以及易与他们混淆33的疾病,大家可以通过本文对这些疾病进行了解,尽量避免误诊与漏诊。

01

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臂丛神经根部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以颈肩部不适,患肢无力、麻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很容易与颈椎病特别是颈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其他周围神经卡压相混淆。

1.误诊为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常易与颈椎病相混淆,可能使患

者在骨科和外科之间来回就诊。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区别,并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地加以区别(表1、表2),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特别是不能因为诊断错误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因此,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诊断性治疗,以颈部不适、手麻痛为最先出现和主要表现的椎孔外神经根卡压,与最先出现上下肢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病大多数还是容易鉴别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疾病可能同时存在,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辅助检查。

表1 胸廓出口综合征和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表2 胸廓出口综合征和颈椎病辅助检查鉴别

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

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
痛点 ④痛点在骶髂关节处,在L5横突上找压痛点 ⑤疼痛在臀上部,在T11~L4横突找痛源点 ⑥痛性结节为脂肪疝、肌疝 脊神经后支分布的规律是: 痛位在腰臀部外侧,其痛源点位置越高; 痛位在腰臀部中线,其痛源点位置较低。
臀上皮 NS
分布规律图
治疗点
髂嵴线
5.8 鉴别诊断
急性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鉴别诊断表
该肌支可穿头下斜肌与枕大神经相连
结。该神经受卡压者少。
2.2 枕大神经解剖标本 与枕动脉的关系
2.3 枕大神经的分布特点
研究证明: 脑干和脊髓在三叉神经 核与第2颈神经之间, 有神经元连接,故太阳 穴处与眶后处的疼痛, 在进行枕大神经阻滞时 会解除其疼痛。
2.4.颈2脊神经后内侧支——枕大神经——的特点
于胸浅筋膜下,到达皮肤。其皮肤分布区域从背部中线
起,外侧可达到肩胛线。胸2后内侧支最长,向外行可达
肩峰。

后外侧支-由椎间管分出后,穿行于胸髂肋肌及胸最
长肌,并支配该肌。
胸7~10脊神经后支:

后内侧支-从椎间管分出后,向背侧行于胸最长肌与
多裂肌之间,并分布于该肌。偶发皮支,穿背阔肌斜方
肌与背深筋膜,分布于背部正中线附近皮肤。

枕大神经在头下斜肌的下方处,与第1枕神
经、第3枕神经的内侧支互相连结,形成颈后
来自百度文库
(C1~C3)神经丛。

周围神经卡压与疼痛

周围神经卡压与疼痛

双重卡压





1、1981年Massey报道了一组19例的双重卡压综合征。 可能的原因 (1)、某些人的周围神经对卡压敏感; (2)、近端轴突损伤而影响了远端的能量代谢,使之对 压力更为敏感; (3)、淋巴管或静脉近端回流使远端更易受压; (4)、近端或远端的神经内水肿使其他部位的轴突或髓 鞘对压力或创伤更加的敏感; (5)、同时存在有结缔组织的异常。 因此当我们诊断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考虑外周神经 卡压。
肩胛上神经卡压病例

男性、65岁,左肩胛 疼痛一月,给予C5C6 颈椎横突后结节处阻 滞+局部热敷,每周一 次连续两次疼痛好转。
二、肩胛背神经


来自颈5神经根与胸长神 经合干的神经。肩胛背神 经卡压表现为颈、肩、背、 腋、侧胸壁的酸痛和不适。 Kevin(1993)报道肩胛背神 经封闭可治疗颈肩痛。 1994年陈德松详细报道了 本病,并提出手术治疗方 案,取得良好效果。 胸锁乳突肌 后缘中点及第 3、4胸椎棘突旁3cm处有 明显压痛点。
治疗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和初发病人,方法有: 1.左或右锁骨上前中斜角肌间隙注射(1%利多卡因5ml+地塞 米松棕榈酸酯1ml+甲钴胺)注入局部臂丛内,每周1次,3~ 5次为一疗程。。 2.口服地塞米松、强的松和消炎痛等药物。 3.理疗:锁骨上窝采用透热疗法或碘离子透入。 4.肩带肌肉锻炼的体疗和颈部牵引等。 手术治疗 如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人症状严重,存在感觉减退,肌肉 萎缩瘫痪等神经损伤的表现,应尽早手术,以解除臂丛神经 及锁骨下动、静脉的压迫。本病的手术方式及手术人路较多,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有锁骨上斜角肌切除和经腋第1 肋骨切除。

旋后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亦称骨间后神经综合征或桡管综合征,是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水平受到卡压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发病前常有前臂背侧外伤史,或由反复伸屈腕关节及旋后前臂的职业史,主要表现有肘部外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桡神经深支所支配肌肉肌力减弱、甚至肌肉萎缩。通过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检查获得诊断,治疗可通过药物、理疗、手术等方式,预后较好。

病因

旋后肌综合征病因较多,外伤、类风湿关节炎、医源性损伤、旋后肌处良性占位性病变、职业因素影响等都可导致旋后肌综合征发生。

诱发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如冬天暴露肘关节、腕关节等部位,或接触凉水过多,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旋后肌综合征。

营养不良或同时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如慢性压力和抑郁,也可能诱发旋后肌综合征。

好发人群

手工业工人、家庭妇女及某些运动员,反复运动如伸腕、前臂旋前旋后等可引起上述结构的腱性部分增厚增强 , 先是形成骨间后神经的

动力性压迫 , 最终转变为机械性压迫。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慢性炎症导致旋后肌腱弓处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

症状

旋后肌综合征患者一般有长时间手部劳动史或外伤史、其他疾病病史,表现为局部疼痛,桡神经深支所支配的肌肉(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等)萎缩、肌力减弱等,旋后肌加强诱发试验阳性等。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有肘关节、前臂局部肿胀或可触及包块。

并发症

手部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腱鞘囊肿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肌电图、中指伸指试验、桡管压迫试验

鉴别诊断

尺神经损伤

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切割伤。在手指及掌部,指神经易被割伤或挫伤。尺神经深支为运动支,有时可受刺伤或贯穿伤。在肘部,尺神经常受直接外伤或骨折脱臼合并损伤。肌电图检查可鉴别。

桡神经损伤的诊疗体会

桡神经损伤的诊疗体会

桡神经损伤的诊疗体会

在常见的上肢神经损伤中,桡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后手术吻合效果较好。故早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对桡神经损伤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笔者通过15年的临床观察,结合桡神经的解剖结构和损伤特点,对桡神经损伤的诊疗体会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 腋部桡神经的损伤

临床表现有:①三垂征:即肘、垂腕、垂指畸形(上肢所有伸肌瘫痪)。由于伸肌瘫痪和重力的作用,患者背侧向上抬臂时产生垂肘畸形(肱三头肌功能丧失,致命前臂不能伸直);桡侧腕伸肌和尺侧腕伸肌的瘫痪,致使桡腕关节不能背伸,又因重力作用抬前臂时呈现垂腕畸形;指总伸肌为仅有的伸掌指关节的肌肉[1],其瘫痪后可使2~5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而拇肌的瘫痪,可使拇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产生垂指畸形,即拇指及各手指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但是有一种假象值得注意,“如被动维持掌指关节于伸直位,侧手指可伸直,对这种现象不要误诊为桡神经完好。因为骨间肌和蚓状肌有伸2~5指指间关节的功能,同样拇短展肌和拇收肌有伸拇指指间关节的功能。②前臂在旋前旋后中立位屈肘力弱:肱桡肌作用于肱尺关节,为一有力的屈肌。肱桡肌正常时肌电图显示,只是在肘屈位特别是自旋前位旋后至中间位时电位明显[1]。因此肱桡肌的瘫痪,致使前臂在旋前旋后中立位屈肘力量减弱。③前臂伸直位不能旋后,呈旋前畸形。有一种假象同样值得注意,即在肘屈时可由于肱二头肌起作用而旋后。肱二头肌为肌皮神经所支配,主要功能为屈肘,并为前臂强有力的旋后肌,试观察在上紧螺丝钉与拧瓶塞时肱二头肌的作用即不难了解。旋后肌正常时肌电图显示,“在伸肘位并前臂旋后时,仅旋后肌出现电位活动,而肱二头肌无电位活动”。因此前臂不能旋后是指在肘关节伸直位不能旋后。

旋后肌综合征与旋前圆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与旋前圆肌综合征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实验室检查
• 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受阻,伴相关肌肉纤 维震颤。
• X线可见上述局部骨性异常或软组织肿物阴影。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鉴别诊断
• 需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旋前圆肌综合征与腕管综 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两者的主要相同点:腕部和前 臂痛;大鱼际肌肌力减弱;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感觉
肌肉:拇长屈肌、第1、2指深屈
肌、旋前方肌以及拇短展肌、拇 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第1、2 蚓状肌。
第六页,共37页。
应用解剖
• 正中神经:运动障碍表现为前 臂的旋前运动丧失,屈腕及外 展力弱,屈腕时手向尺侧倾斜 、拇指、食指和中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萎缩塌 陷,称为“猿手”。感觉障碍 表现为手掌桡侧和手指掌面桡
• 旋后肌综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1、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 外展、伸直障碍,2—5指掌握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 而前臂旋后障碍可能较轻,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 (桡侧深腕肌不属桡神经深支支配),但偏向桡侧, 无垂腕畸形,无虎口区感觉异常。
• 2、肘窝偏桡侧处压痛。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大以及肌内腱束是正中神经受压的重要因 素

第十五页,共37页。
正中神经的分支
在肘窝部穿旋前圆肌向下,行于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 之间,向下经腕管至手掌,其在前臂的分支有: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肩胛骨边缘隐隐作痛,要警惕DSN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肩胛骨边缘隐隐作痛,要警惕DSN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肩胛骨边缘隐隐作痛,要警惕DSN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者伏案工作后,桌子太高,椅子太低,长期耸肩工作,肩胛骨边缘隐隐作痛,膏肓痛,要警惕这个病!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Dr Murli Krishna

Consultant Pain Medicine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DSN)是颈肩部疼痛的一种公认的病因。DSN综合征的特征是肩胛骨内侧边缘隐痛。肩胛背神经可能在颈部斜角肌处或胸背部菱形肌处受损。

摘要

肩胛背神经卡压是颈肩部疼痛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肩胛翼

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其他问题。仔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的必要条件。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注射是诊断和治疗肩胛背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肩胛背神经的脉冲射频消融术可以提供持续的疼痛缓解。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脉冲射频治疗

扳机点注射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液

解剖

肩胛背神经起源于第五颈神经根,于臂丛上干附近,穿入中斜角肌后经肩胛提肌下方。它支配提升肩胛骨的肩胛提肌本身以及向内侧拉动肩胛骨的菱形大肌和小肌。当神经沿着肩胛骨内侧边缘尾端延伸时,它经过肩胛提肌下方,然后在菱形大肌和小肌之间变得更浅。肩胛背动脉伴随肩胛背神经,为下斜方肌提供血流。

病因

常见于需要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员,比如IT工程师,设计师等,也见于健美运动员和需要大幅度举重的人,因为肩胛背神经可能被夹在中斜角肌内。也有报道因为使用脊柱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在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局部麻醉可能会损伤颈部神经。

临床特点

肩胛背神经卡压主要表现为肩胛骨内侧缘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肩胛间区疼痛、肩膀疼痛、手臂外展无力和/或翼状肩胛骨。他们可能会抱怨尖锐的针刺样,烧灼样肩胛内侧疼痛,手臂和前臂外侧疼痛,颈部和背部隐隐疼痛,以及肩膀内的“牵引”感。如果DSN功能障碍是慢性的,可能有菱形肌肩胛提肌的萎缩。疼痛的发作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发展。尽管DSN卡压被认为是相当罕见的,但它可能被严重低估,可能与胸长神经卡压混淆或合并。

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ppt课件

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ppt课件
伸腕桡偏畸形 中指伸直实验:伸肘、伸腕,抗阻力伸展中指,肘部外侧伸肌群出现 疼痛者为阳性。提示肘部卡压 无虎口区感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障碍




局部触摸到肿物,或X线显示骨与关节的异常变化,均有助诊断
ppt课件
7
治疗

保守治疗:制动、封闭、理疗

手术治疗
ppt课件
8
手术适应症

短期保守治疗无效

已出现无力和肌肉瘫痪者
ppt课件
5
病因

Frohse腱弓压迫 桡返动脉压迫
纤维束带压迫
桡侧腕短伸肌内侧腱样缘压迫 创伤 炎症 肿块
此外,反复旋转前臂的活动
ppt课件
6
诊断

早期前臂近端疼痛随后出现前臂旋后、伸拇、伸指无力,抗阻力旋后 及伸展手指时有明显疼痛

晚期臂背侧肌肉萎缩、伸拇及伸手指的掌指关节功能障碍
(伸肘、前臂被动旋前与旋后,观察 增厚的Frohse腱弓有无对神经压迫)

切开Frohse腱弓及浅层旋后肌,充 分松解神经,去除异常纤维带,结 扎桡返动脉及其分支
ppt课件
11

从桡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肌间,显 露骨间背神经的旋后肌出口
注意 :支配指总伸肌的 40% 纤维为向 近端的返回支,因此旋后肌与指总 伸肌之间不能使用暴力分离

系统讲解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系统讲解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系统讲解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

⽣理学改变,属⾻-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

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表现为肢体运动的⽆⼒,⿇痹,感觉

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管的

栓塞,或者全⾝性神经系统疾病。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三个半指酸痛、⿇⽊等症候群的病症。多见于30~60岁⼥性,

男⼥⽐例1 : 2~5。

1.病因

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那根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正中神经是⼀

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配肌⾁的

运动。正中神经负责拇指、⾷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

较少见的病因如⾻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 (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腕管内压⼒增⼤

腕管容积减⼩

腕管内容物增多

2.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指、中指等桡侧的三个⼿指有蚁⾏感、⿇⽊、肿胀痛,夜

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指⿇⽊: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活动不灵,执

⾏精细动作时⼿感笨拙,甚⾄严重功能障碍。

肌⾁软弱:约44%患者有轻度拇短展肌的软弱,约21%有严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消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杨家全
目录
解剖
病因
诊断
治疗
解剖
• 来源:桡神经(外上髁下 方1cm) • 走行:环绕桡骨干上1/4外 行,穿旋后肌两层之间转 至前臂背面,沿浅深层肌 肉之间下降,在腕背面终 于节状膨大,膨大发出细 支支配腕关节
支配肌肉:旋后肌 指总伸肌 小指固有伸肌 尺侧腕神肌 拇长展肌 拇短展 肌 拇长伸肌 示指固有伸肌
病因
• • • • Frohse腱弓压迫 桡返动脉压迫 纤维束带压迫 桡侧腕短伸肌内侧腱样缘 压迫 • 创伤 • 炎症 • 肿块 此外,反复旋转前臂的活动
诊断
• 早期前臂近端疼痛随后出现前臂旋后、伸拇、伸指无力,抗阻力旋后 及伸展手指时有明显疼痛 • 晚期臂背侧肌肉萎缩、伸拇及伸手指的掌指关节功能障碍 • 伸腕桡偏畸形 • 中指伸直实验:伸肘、伸腕,抗阻力伸展中指,肘部外侧伸肌群出现 疼痛者为阳性。提示肘部卡压 • 无虎口区感觉障碍 • 局部触摸到肿物,或X线显示骨与关节的异常变化,均有助诊断 • 确诊:肌电图
治疗
• 保守治疗:制动、封闭、理疗 •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 短期保守治疗无效 • 已出现无力和肌肉瘫痪者 • 孟氏骨折桡骨小头脱位整复后观察3个月,仍无神经恢复迹象者 • 桡骨小头脱位未整复,有骨间背神经瘫痪者 • 电生理检查有阳性发现者
手术方法
• 以肘前外侧沟为中心行弧 形切口
• 肘上肱桡肌与肱二头肌之 间显露桡神经干及骨间背 神经
注意:支配指总伸肌的40%纤维为向近 端的返回支,因此旋后肌与指总伸 肌之间不能使用暴力分离
• 根据神经的局部改变,决定施行神经周围松解、 束间松解或神经经局部切除吻合术 • 松止血带,彻底止血
(有无纤维束带或腱鞘囊肿等压迫)
• 肘下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 伸肌之间,显露Frohse腱 弓、桡返动脉
(伸肘、前臂被动旋前与旋后,观察 增厚的Frohse腱弓有无对神经压迫)
• 切开Frohse腱弓及浅层旋 后肌,充分松解神经,去 wenku.baidu.com异常纤维带,结扎桡返 动脉及其分支
• 从桡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 肌间,显露骨间背神经的 旋后肌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