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合集下载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最新文档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最新文档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最新⽂档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是⼆⼗世纪影响⼈类历史进程的重⼤历史事件之⼀,它在此后很长⼀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产⽣深远影响。为了总结其深刻历史教训以启⽰后⼈,⼆⼗年来不少学者就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做了⼤量深⼊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系列重⼤理论成果。本⽂在前⼈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苏东剧变的相关问题,主要是针对⾃⼰对苏东剧变的若⼲思考展开相关论述。

⼀、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

(⼀)苏联解体。

⾃勃列⽇涅夫执政后期开始,苏联⼀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制度模式上,僵化的斯⼤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上,独裁专制与任⼈唯亲愈发明显。在官员作风上,腐败横⾏,官僚特权意识⽇益严重。在民⽣问题上,⼈民长期处于⽔⽣⽕热之中,难以解决温饱。正是由于这⼀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苏联的发展,才导致⼽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决意对苏联的传统体制进⾏改⾰。这项改⾰最初以经济为突破⼝,在遭受挫折难以取得明显成就的情况下,经济改⾰⼜转向为政治改⾰。即以经济改⾰失败为导⽕索引发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但是,随着改⾰局⾯的失控,⼽尔巴乔夫在⽆能为⼒的情况下,逐渐⾛向偏激,主张全盘西化,接受西⽅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最终导致苏联亡国。

随后的1991年12⽉8⽇,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12⽉21⽇,11个加盟共和国抛开中央正式签署了《阿拉⽊图宣⾔》,宣布成⽴独⽴国家联合体。之后在12⽉25⽇晚,⼽尔巴乔夫宣告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克⾥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取代它的是俄罗斯的红蓝⽩三⾊旗。⾄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失。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警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警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警示

周煦烽09091020

苏东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完全照搬苏联模式,造成经济困难,这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在政治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制造了许多冤假锗案。20世纪70年代,有的国家领导人独断专行,大搞个人迷信和家族统治,加上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分子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和形象,降低了社会主义在东欧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在经济上,东欧国家长期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形成了一件高度集权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群众逐渐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在遇到困难时,东欧国家不是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而是盲目依靠西方外债、专利、成套设备、原材料和生活消费品来“繁荣”经济。结果:经济依赖西方,失去了独立自主原则;债台高筑,大大超过了偿还能力,致使出现了债务危机,沉重的外债包袱加重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危机。经济恶化,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致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失去了信任,也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2.在经济建设中,一方面是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发展战略的失误,另一方面没有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集约化经营的客观需要而及时采取对策。前者既表现为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过早消灭其他经济成分,还表现为片面地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的失调,更表现为长时期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积累政策,致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不断扩大,陷于危机,难于自拔。后者则表现为长期固守着粗放经营,使经济失去后劲,停滞不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东欧国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改革,但这些改革有的没有长期坚持下

(教学精品)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教学精品)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从表面上看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迅猛、剧烈,像一场大地震,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东剧变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诸多方面的原因。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原因特别是主要原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长期推行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而又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切权力归中央,中央以行政命令和统一计划管理经济,指挥生产。企业没有自主权,实行单一公有制。排斥商品、价值和市场经济,不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因为它不能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缺乏竞争活力;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水平,必然不断扩大与西方的差距;不能正确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期压低消费品生产比例,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必然使人民生活得不到进一步改善;不能真正全面地实行对外开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必然使经济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降了下来,进人80年代,便出现了停滞和危机。苏联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搞不好,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终极原因[2。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一。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任何有效抵抗的前提下顷刻间轰然倒塌,留给人们无尽的感叹和反思。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

1、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脱离了本国实际,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纵使改革了30年,直到解体,旧体制的基本框架仍几乎原封不动,以军事和重工业为主题的经济方针导致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直到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2、历史问题的沉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

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但是改革本身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斯大林的改革模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对于抗战的胜利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改革却没有适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长期冷战思维导致不断扩军备战,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稳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却延缓了经济建设、削弱了国力;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推行的霸权主义,导致各国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对东欧各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影响,而这些历史问题的积淀造成的苏东社会潜伏的危机,是苏东剧变的深刻的历史原因。

3、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浅析

一、苏联东欧剧变概述

苏联东欧剧变也被成为1989年革命,它是指从1989年到1991年左右,在苏联及东欧各个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的转轨。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1。

想要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首先不得不了解剧变前的世界局势。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昔日曾联合起来对抗纳粹的超级大国便开始了对对方的戒备,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威力来控制整个世界。而直接对战意味着全面核战争的爆发,这会带来可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危险,所以双方都选择了间接对抗的方式——军备竞赛、经济竞争、科技竞争。

自此开始,美国对苏联和其他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均采取了敌视态度和遏制政策,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再西欧及大西洋两岸成立,而为了与之形成抗衡力量,苏联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个组织默认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成员国遭到侵犯,就会被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而遭到挑衅的组织会立即对侵犯来源国发动反击。冷战局势形成。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民主化的思想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传入,共产党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他们一贯的专制政策在群众中也失去了支持力量。终于在1989年,剧烈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和东欧地区,(原)杰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原)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原)南斯拉夫、苏联这9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政局的交替。群众性的示威游行、罢工数不胜数,各民主政党步步威逼进行夺权,导致共产党在自由选举中纷纷倒台,甚至通过武力冲突,实现了政权的更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是指1989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纷纷推翻了共产党的统治,实行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苏东剧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合理性对于国家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在苏东剧变之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已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矛盾。共产党的专制统治导致了严重的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经济上的计划经济模式也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人民对于政府的不满和抗议,最终引发了剧变。因此,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政府应该保持与人民的沟通和联系,倾听人民的声音和意见。苏东剧变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于人民的要求置若罔闻,不顾人民的利益和权益。政府应该及时回应人民的关切和诉求,通过与人民的沟通和对话,建立起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只有政府与人民真正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苏东剧变还告诉我们,政府应该尊重人权和民主价值观。在苏东剧

变期间,人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方面。人民渴望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政治决策,享受人权和自由。因此,一个政府应该尊重人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人民提供公正和透明的治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一、苏东剧变的经过

波兰1989年发生剧变后,紧接着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剧变。蒙古国于1990年发生剧变。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联邦三国领导人于1991年12月7日在明斯克秘密会晤,讨论了苏联的前途问题。并签署了著名的《明斯克协定》。同年12月21日,苏11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除外)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核武器控制权由叶利钦接管。同时,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代替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升起。最高苏维埃于12月26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了宣言。

二、苏东剧变原因

苏联的剧变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更是苏联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苏联的剧变并非偶然,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所以,总结苏联剧变的原因,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

1、旧思维和专制主义

俄罗斯在过去有过“直接民主制”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在后期,鞑靼蒙古人又对俄罗斯进行了200多年的漫长统治,这种“独裁传统”,主要表现为“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这使得俄罗斯人民和政府改良的社会实践性严重缺乏。俄罗斯历史的旧制度、旧习俗、旧思维对苏联的新体制、新制度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政府、决策层中存在严重的专制主义。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的强制性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越来越显现出来。这种强制性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时期,竟然还出现了赵神运动,他们把国家领导人当做神仙,盲目的崇拜。后来进行大清洗,稍有不同意见,即会被清理。好多先进和优秀的党员和干部群众被冤枉,社会惶恐。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东欧剧变(de)原因及教训被人称之为历史之谜”(de)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近20年.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在未作任何有效抵抗(de)情况下,就自行覆灭了呢学术界有人把决定性原因归结为经济因素,有人断言政治因素是最重要(de)原因,也有人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原因,有人认为传统(de)社会主义模式即僵化(de)苏联模式(de)弊端是根本原因.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 在总结苏东剧变(de)历史教训时,学术界同样也存在不同(de)看法和争论.对此,我们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看待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de)、有价值(de)结论.

这篇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苏东剧变(de)原因;第二部分是苏东剧变(de)教训与启发.

一、苏东剧变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作用(de)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de)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 (de)结果. 作为20 世纪最重大(de)历史事件之一,苏东剧变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客观(de)、历史(de)、全面(de)、辨证(de)分析.当然,强调全面分析不是不分重点,强调诸因素综合作用,不是不讲主次,而是要分析其中哪一个是关键(de)、决定(de)因素,从中找出根本原因.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l、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是苏东剧变(de)外部原因.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 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de)渗透;以维护“人权” 为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de)内政;大力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de)反对派组织,支持他们搞动乱,乱中夺权;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de)让步,等等.在上述手段中,最突出(de)就是支持这些国家(de)政治反对派.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摘要: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各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它对整个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各国共产党都造成了重大危害,它如同一场“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二十年,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在未作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就自行覆灭了呢? 这里,文章简单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并总结了它带给我们的一些深刻的教训。千年的钟声指导人类走入了新的纪元,回首那连历史都难以载荷的20世纪,我们感慨万千。这一百年注定了将要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0世纪下半段,以一个局外人的严峻而又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一场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的“革命”:苏东剧变。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教训

一、苏东剧变原因

1、苏联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它不只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而且还意味着长达70年之久的苏联社会主义和一批东欧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这个历史事件要比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失败所包含的内容与提供的历史教训丰富得多和深刻得多。因此,从苏联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研究其兴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特别要指出的是,当东欧各国和苏联剧变而导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吗,我国通过改革开放转变体制,决心摆脱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之际,通过对苏联兴亡历史的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这对今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具有直接的意义。苏联的兴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但却事出有因。苏联剧变后,对苏联的兴亡问题尤其是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差异很大。因此得出的经验教训亦不相同。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是指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1989年至1991年间发

生的政治和经济剧变,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首先,苏东剧变表明集权政权容易陷入腐败和僵化。苏联和东欧

国家的政权权力高度集中,导致决策和领导层的腐败问题无法有效解决。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最终导

致了政府的无能和不信任。

其次,苏东剧变揭示了计划经济的弊端。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实

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使经济无法自由调节和发展。中央计划对资源配

置的不灵活性以及生产效率的低下限制了经济的增长潜力,并导致供

应不足和质量问题。

再次,苏东剧变证明了人权和民主意识的重要性。苏联和东欧国

家的人民长期缺乏基本的人权保障和政治参与的渠道,这导致了社会

的不稳定和人民的不满情绪积聚。苏东剧变中的抗议和示威运动表明,人民对自由、民主和公正的追求是无法逆转的。

最后,苏东剧变提醒我们,和平转型的重要性。在苏东剧变期间,一些国家出现了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和社会重建是保障稳定和发

展的关键。

总之,苏东剧变是一段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经验,从中我们应该

认识到集权政权、计划经济模式、人权和民主意识以及和平转型的重

要性。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审视和改进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具有

重要的启示作用。

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启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启示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进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这一连锁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崩塌,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国缩小为5国,它是苏东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二十年过去了,国内外的学者已有多种解说,进行了多方位的揭示。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发这些国家社会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只从单个因素和角度进行分析,或把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归结为某个人或某时的行为,则不足于揭示其爆发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也很难使我们对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是苏东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

苏东剧变是一把双刃剑,它并不是社会历史地正常发展,打破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也标志着苏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为了深刻地反思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这里再对它进行分析,“以史为鉴”对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下面分析一下苏东剧变的原因:

对苏东剧变原因和历史教训的再认识

对苏东剧变原因和历史教训的再认识

对苏东剧变原因和历史教训的再认识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

苏东剧变指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1989年至1991年间的政治经

济转型过程。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社会主义制度矛盾激化,推动了政治改革。

2. 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人民对于民主、自由的需求日益增加。

3. 集权式政治管理方式导致经济不景气,国家实力日益减弱。

4. 全球化思想观念的日益普及,让人们意识到自由与开放的重要性。

5. 老年领导层的逝去,新领导层对于政治改革的渴求。

二、历史教训的再认识

苏东剧变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 社会主义制度并非万能的。

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但随着

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制度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

人民渴求开放、自由,政治改革也逐渐成为了必然。

2. 发展经济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

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它不仅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在今天,我们也应该认

识到这点,并及时采取措施,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3. 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

法制和民主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保障人民权利,保障

社会交往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现今社会,我们不论在个人还

是在国家层面,都应该始终坚持法制和民主。

4. 改革应该从全局出发而不是单纯追求一时之利。

改革应该考虑全局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条件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国家

的发展。改革需要持久的力量,需要整体性的思考和规划,不能单纯

追求一时之利。

5. 照顾和尊重人民的意愿和需求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关键。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是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发生在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其历史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苏东剧变告诫我们,政治体制的僵化和腐败会导致国家失去人心。在苏东剧变之前,这些国家的政权长期没有进行有效的政治改革,导致政府对社会民众的需求缺乏反应,腐败盛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种政治失信和不公平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了剧变的爆发。

其次,苏东剧变提醒我们,经济体制的僵化和落后将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发展问题。在苏东剧变前,这些国家长期奉行计划经济模式,国有化程度极高,市场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经济体制创新的动力被压抑。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逐渐被边缘化,继而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加剧了人们对体制的不满,推动了剧变的发生。

再者,苏东剧变教育我们,民主和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剧变后,苏联及东欧国家纷纷转向民主体制,并建立了法治社会。这一转变使人民能够通过选举和法律手段来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制约和平衡。民主和法治为社会建立了稳定的框架,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苏东剧变提醒我们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以牺牲人民的权益为代价。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人民的需求,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确保人民享有公平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稳定。

苏东剧变教训借鉴论文

苏东剧变教训借鉴论文

苏东剧变教训借鉴论文

摘要:苏东剧变早已成为昨天,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善于吸取其教训才能确保在前进的征途上行走的更加自信和成熟。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容及特点

1、涵义界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过程的理论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具体化的产物。具体是指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特点:

①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土壤。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在承继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菁华的基础上和外国先进文化交锋产生的果实,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形式和特色。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某个中共领导人的思想,它是集全党、全体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智慧于一体而结出的硕果。

二、苏东剧变原因及教训

1、剧变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所提倡的“民主化”、“公开性”使得被“铁幕”笼罩下的人民思想发生混乱。②苏东地区共产党领导人推进的政治改

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致使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③苏东地区建立的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凸显,但苏东领导人多次延误了改革时机。④苏东地区共产党领导人严重脱离人民群众。⑤以美国之音为代表的西方媒体的宣传煽动。

2、剧变后果

①在苏东地区统治近半个世纪的共产党陆续丧失了执政权。②苏东地区多民族国家解体。③苏东地区国家名称发生变更,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④苏东地区国家政局陷入长期动荡之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是指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事件。这一剧变不仅颠覆了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秩序,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苏东剧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单一的意识形态统治是不可持续的。在苏联和东欧盟国,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长期统治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经济的停滞。苏东剧变的发生表明,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是不可抑制的,任何试图通过强制手段维持单一的统治的做法都注定会失败。

苏东剧变也揭示了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在苏联和东欧盟国,计划经济长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经济的失衡。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是,市场经济的机制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苏东剧变也警示我们,政治体制的不合理会导致社会动荡。在苏联和东欧盟国,权力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导致了腐败、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等问题的严重积累。苏东剧变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和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

苏东剧变还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在苏联和东欧盟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众的不满。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通过改善民生、减少贫富差距,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80年代,东欧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外,都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革。推动改革的因素很多,重要的有这样两点:一是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下降,1966-1970年7.4%,1971-1975 6.4%,1976-1980为41%,1981-1985年下降到了34%。国民收入的下降反映了生产的衰竭,说明粗放型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东欧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世界能源危机对东欧经济的沉重打击,使东欧国家外债迅速上升。80年代初罗马尼亚外债达140亿美圆,1981年南斯拉夫外债达201亿美圆,1986年,波兰欠西方的外债达382亿美圆,人均1000美圆,1988年匈牙利的外债高达180亿美圆,人均1800美圆。80年代的东欧改革,是此前进行的各个阶段改革的继续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各国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对东鸥的一统天下,东欧出现了经济体制多样化的趋势。

苏联的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因此赫鲁晓夫可以称的上是苏联的第一代改革家。但是,正是由于其改革属于第一次,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论证而显粗糙,其政策也带有冲击性。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了克服赫鲁晓夫的缺点,不再那么鲁莽了,这影响了勃列日涅夫后来在苏联进行的改革。1965年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但没过几年,苏联在扼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运动的同时,其自身的改革也来了个急刹车,新经济体制和“布拉格之春”同归于尽。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大搞个人迷信,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局老化,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起到搞活经济的作用。加上苏联与美国的挣霸斗争如火如荼,苏联的经济越来越军事化。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在其上台执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陷入停顿状态,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70年代苏联所奉行的全球进攻战涅开始遭到西方集团的全面反击,美国提出的“星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摘要: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件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也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

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而且也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世界社

会主义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主要从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苏东剧变

的原因探究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对这一事件展开论述。

关键词:苏东剧变;斯大林模式;原因;教训

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在此后很长

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总结其深刻历史教训以启

示后人,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就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做了大量深入的专题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苏东剧变的相关问题,主要是针对自己对苏东剧变的若干思考展开相关论述。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解体。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开始,苏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制度

模式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上,独裁专制与任

人唯亲愈发明显。在官员作风上,腐败横行,官僚特权意识日益严重。在民生问

题上,人民长期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难以解决温饱。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长期

困扰着苏联的发展,才导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决意对苏联的传统

体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最初以经济为突破口,在遭受挫折难以取得明显成就的

情况下,经济改革又转向为政治改革。即以经济改革失败为导火索引发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是,随着改革局面的失控,戈尔巴乔夫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偏激,主张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最

终导致苏联亡国。

随后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抛

开中央正式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之后在12月

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告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

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取代它的是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失。

(二)东欧剧变。

在以前的改革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东

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虽不同程度触及了体制问题,但未能

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到80年代中期改革已经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1980年到1990年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种种压力下,向反对派

妥协,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地位。而反对派通过各种手段如大选﹑武装冲突等公开

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逐渐实现政权的更迭。东欧各国剧变之后,共产党执政变

成了社会党执政,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

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

(一)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在讨论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时甚至可以说苏东剧变是个别领袖人物背叛科学

社会主义的结果。苏联解体是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发生的,因此他对苏联解体

负有重要责任。他“在口头上提出各种口号,而实际上却干着破坏的勾当,或者在社会改革中令人不能容忍地无所作为”[1]。“正是戈尔巴乔夫政策的缺陷导致了国

家的悲剧”③。同时,“戈尔巴乔夫是在有意识的把人民引入歧途”,苏联解体正

是戈尔巴乔夫等人“为改变社会制度而采取的完全有意识的活动”①。由于东欧社

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是由原来的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

一直在党内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自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和“公开性”之后,

这些国家开始了对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揭批,要求改革甚至抛弃原有社会主义制

度的思潮泛滥起来。因此可以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是导致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二)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

党的建设是维系着党执政效能以及能否长久执政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在革命

战争年代就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合称为战胜强大敌人的三大法宝。

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更是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正确认识党建的重要

性并着力解决党建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在苏联和东欧,长期以来忽视党的建

设的重要性,甚至号召全民皆党。一时间党员数量激增,而与此同时由于党员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乃至取消导致党员的质量严重下滑。许多党员入党之后在素

质上甚至不如老百姓,党的干部腐化堕落,独裁专断,党内民主被特权意识取代,这些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在党与人民的隔阂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这些国家仍

没有意识到脱离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干群关系更加恶化,最终导致老百姓对社会

主义热情与积极性的丧失同时对党的失望。因此可以说,忽视党的建设是导致苏

东剧变的根本原因。

(三)苏东剧变的内部原因。

斯大林时期创立的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

此后的发展中逐渐固化成斯大林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自身

的优越性。正是在这种制度模式的指导下,苏联人民才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这种制度模式日益僵化,一方面既束缚生产力

的发展,导致经济建设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从而成为影响人民积极性发挥的严重弊端。具体而言,斯大林模式是一种过度集

权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这种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阻碍了社会主义

优越性的发挥。对于这种体制,有人概括为“高度集权”,或“高度集中”。[4]“也有

人称之为“代管制社会主义”②。这种僵化的制度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潜

力已发挥殆尽,面临着全面危机,“可以断定,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

联也许会存在更长一段时间,但那种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6]。

(四)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自冷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长期仇视社会主义制度,

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甚至发动局部战争。在一系列措施难以取得成效的情况下,

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把“和平演变”作为一项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基本战略。

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面

对着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对共产党的领导和一系列的

社会改革逐渐失去信心。相比而言,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由于掌握了科技革命的

优势,使得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矛盾得以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