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 ppt课件

人的全面发展 ppt课件
1. “两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2. 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
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模相 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 制
4. 继续完善三级办学体制 5.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6. 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德国——培养“全人”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
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个性和谐、 全面发展的人。
20 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 培养“全人”的理念。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所谓 全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基本的科学态度;独立 性和个人责任感;广泛的知识,包括“整体知 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宜的个性特性,如倾 听争辩、理解力、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等。
(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决定》
1. 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 地区,坚持“两基”重中之重
2.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3. 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4. 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
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
(五)1958年学制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两条腿走路”方针
◦ 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 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 ◦ 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并举 ◦ 学校教育与自学教育并举(函授) ◦ 免费与不免费并举

人文主义教育 PPT课件

人文主义教育 PPT课件
1
学习目标
• 1.知道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与概况。 • 2.了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文艺复兴
时期教育的影响。 • 3.理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主要
内容。 • 4.掌握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2
本章重点
•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 “全 人”的特征。
• 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教 育家 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 育思想。
6
学习思路
when:何时发生的? where:发生在哪里? why:为什么会发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what:发生了什么?(史实) how:对历史有何影响?(积极、消极)
7
大约14世纪发源与意大利 15世纪末以后逐渐扩大到北欧
8
人本主义教育发生的背景?
一、意大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有:一自然;二训练;三练习 教育的任务:首先,在青
年的头脑里播下虔诚的种子; 其次,使青年人能热爱并透彻地学习自由科学 再次,使青年人能为生活的义务做好准备; 最后,使青年人很早就习惯于基本的礼仪。
17
强调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责任 不仅父母对儿童的教育要尽心
尽力,国家和社会也应提供足数的, 能胜任的教师来促进教育事业 重视教学方法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 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变革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全人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社交与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全人教育的理念以及实践方法。

一、全人教育的理念

全人教育的理念源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反思。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术知识的灌输与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与多元发展。全人教育倡导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品格修养和创造力。它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全人教育的实践方法

1. 多元评估方法

多元评估方法是全人教育的基础。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全人教育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考试成绩,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评估方式,如学术项目、体育竞技、志愿服务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评估方法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2. 多元课程设置

在全人教育中,多元课程设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学术知识课程、艺术、音乐、体育、生活技

能等方面的课程。这样的多元课程设置可以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全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通过情感教

育活动,如情感培训、情感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他们

的情感认知、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地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

4. 个性化培养

全人教育注重个体发展,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可以采用

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通过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潜力。

教育学全套PPT课件

教育学全套PPT课件

2024/1/27
11
03
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解读
2024/1/27
12
教育制度概述及特点分析
教育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 教育等各个阶段。
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具有阶级性、历史性、继承性、强制性等特点,其中阶级性指教育制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历 史性指教育制度随历史发展而变迁;继承性指新的教育制度总是继承原有教育制度中的某些因素;强制性指教育 制度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性。
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 影响因素,家长的言传身教、家 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
深远影响。
培养孩子习惯
家庭教育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过 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通 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帮助孩 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孩子认知发展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 家长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促 进孩子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 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 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 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 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 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 、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 的观念体系。
当前主流教育理念

育人环境与全人教育模式

育人环境与全人教育模式
育人环境与全人教 育模式
目 录
• 育人环境的重要性 • 全人教育模式的理念与实践 • 优化育人环境的策略与措施 • 全人教育模式在育人环境中的应用与效果 • 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育人环境的重要性
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塑造性格和价值观
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学 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 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
倡导师生平等、尊重,加强师生 间的情感交流。
开展师生座谈会
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倾听学生 声音,了解学生需求。
鼓励家长参与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 关注学生成长。
丰富课程设置与学生活动
多元化课程设置
提供多种课程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需求。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举办文体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进修
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04
全人教育模式在育人环境 中的应用与效果
全人教育模式在育人环境中的应用
03
优化育人环境的策略与措 施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

理念来源

全人教育的智慧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孔子、孟子、蔡元培、陶行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裴斯泰洛齐、杜威、马克思、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等等,蕴含着全人教育思想。

理念简介

就其理念而言,“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种理想追求。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台湾中原大学多年来一直标举“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第三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就其教育目的而言,“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也正因如此,学术界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批有关全人教育的期刊与著作。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后来的《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有关全人教育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章 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件
2020/11/11
• 残疾并不必然导致障碍,只有当残疾与环境、与 社会对待残疾的态度发生冲突时,残疾才构成障 碍。
• 学习困难的存在不能将原因归结在个体自身的残 疾上,比如学习问题是由于当今教育体制的特征 造成的;不完善的课程设计、缺乏培训的教师队 伍、不恰当的教学讲授方式、没有残疾人通道的 教学楼等,才是特殊儿童就学的真正障碍。
2020/11/11
2、去机构化运动
• 正常化思想最明显、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去机 构化运动。
• 去机构化运动就是指特殊个体离开各种类型的公共 隔离机构到各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活环境中生活。 简单地说,就是将残疾人与主流社会融合在一起, 通过各种方式克服由残疾引起的功能障碍以及由隔 离造成的其它障碍,并使他们能在主流社会中承担 一定的角色。
2020/11/11
二、全纳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西方民主化运动的开展
(1)民权运动的开展 • 为了消除基于种族差异而带来的歧视。 • 口号“分开就是不平等”。 • 60年代中期末达到顶点,爆发了很多诉讼
案件。
2020/11/11
(2)特殊教育法律法规颁布
• 如美国PL94-142法。 强调6个方面的内容:零拒绝、非歧视性的诊断、合 法程序、个别化教育计划、最少受限制环境、父母 参与。
全纳课程必须以一种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组织和教学全纳课程必须强调学生已有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包含学生在学校和社区能用到的所有学习经验全纳课程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教育需要因此不能受国家或地方的严格限制全纳课程需要设定不同的基线水平以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课程进度设计也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就感全纳教育中的部分参与原则越综合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越高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执行这些课程

《教育理念更新》课件

《教育理念更新》课件

平衡不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1 2 3
教育理念的多样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 如人本教育、全人教育、素质教育等。
平衡关系
在实践中,需要平衡不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汲取各种理念的优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 。
整合资源
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各种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 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实践教育理念
总结词
强化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详细描述
实践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实践操作来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人教育理念
总结词
关注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
详细描述
全人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 面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其积极向 上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 质。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 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培训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 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交流
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 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师评价
02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 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文档资料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文档资料
他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 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 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认为素质教育 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其区别在于“是着 眼于单纯的选拔,还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7
他论述了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特点:
全体性 全面性 多样性 主体性 基础性
10
全人教育家们相信,通过个人的沉思、想象、 直觉和自尊,唤醒人的自觉意识,可以克服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
11
1990年6月,在米勒的倡导下,80位支持 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了著名的 “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 全人教育的观点》。
12
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
22
原则二,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
个体有其多元与差异性,故应因材施教,反 对制式化、机械化的教育形式。
23
原则三,承认经验在学习中的关键角色:
经验是机动的,而且是不断成长的。教育的 目的必须让个体经由经验自然而健康的成长, 而不是籍由有限的、割裂的、预先调节好的 “课程”来完成汲取知识和智慧的路径。
15
作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 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和 智力,而且包括情感、志向、态度、价 值观、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教育的目 的在于人的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实施方案

全人教育实施方案

全人教育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全人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情感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制定一套全人教育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

4.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实施策略

1. 教育内容更新:更新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2. 教育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 课程设置优化: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学校环境建设: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全人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和策略。

2. 教师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全人教育理念和实施能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全人教育实施。

3. 学校组织: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全人教育,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人教育实施,形成全校上下一心的良好氛围。

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ppt课件

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ppt课件

专业建课设程与思课政程开发
.
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三全育人体系构建
全员育人: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学校成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干部、“两课”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 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家庭主要是指父母亲;社会主要是指由校外知名人士、 优秀校友等;学生主要是指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具体举措: 学生层面: 每学期举行班级优秀学生实际展。 党员同学成长事迹报告会。 受资助学生感恩行动。
专业建课设程与思课政程开发
.
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三全育人体系构建
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 日到寒暑假,学校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建立《第二、三课堂积分制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三节一广场、双休日自 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活动等,将育人贯穿始终。
全过 程育

专业建课设程与思课政程开发
.
三全育人
全员 育人
三全 育人
全方位 育人
一、“三全育人”体系
全员育人: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 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成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党政 管理干部、“两课”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服 务人员等;家庭主要是指父母亲;社会主要是指由校外知 名人士、优秀校友等;学生主要是指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4: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4: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

工人阶级是任人宰割 的羔羊
Biblioteka Baidu
流水线上 的固定工 作岗位
干活机械化 造成手不断 抖动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 产主义制度将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理想得
以实现。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迫使人们奴役般地 服从分工的情形才能完全取消,脑力劳动与体力 劳动的差别也随之消失,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就为个人提供了全 面发展其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机会。同样,只有到 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社会财富的充分涌现,人 们得以充分拥有发展所需的闲暇时间和教育等条 件,而这些条件正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至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得以完全实现。
•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是人的智力、体力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根据马 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的论述,人的发展还包括道德、志趣、 意向的发展。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能够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由一个 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
(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区别
• 1.区别: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对各级 各类学校提出的统一质量要求,是各级 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循的;而培养目标则 是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或某个学科、某 个专业特定的具体标准。它是教育目的 的具体化,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学校 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是有区别的。 • 2.联系:所有的培养目标都是要根据 总的教育目的来制定,符合总的教育目 的;总的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 教育的培养目标来实现。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启发
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利于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在教学前、中、 后均可以进行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合作
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配合,处理好和家长 间的合作关系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
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
新课程改革与学科课程标准
中观教育理论的认识与实施
内容提要:
1、新课改的背景 2、新课改的目标 3、新课改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 4、新课改教学观的变革 5、新课改学习方式(学生观)的变革 6、综合实践课程 7、信息技术教育
一、新课改背景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新 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 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人才素教材质心理分析“全人教育模式”(ppt 48)

人才素教材质心理分析“全人教育模式”(ppt 48)

品德
人格
性情
性格
情感 创新能力
潜能
学习能力
智能
知道
理解
应用 评价
技能 知识
实能
体能 体态 体形
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 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 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作用
认识决定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品德
人格
意志
性情
性格
情感 创新能力
潜能
兴趣 意志
品德 性情
人格
性格
情感 创新能力
潜能
学习能力
智能
知道
理解
应用 评价
技能 知识
实能
体能 体态 体形
信念信仰
道德品质 法纪观念
兴趣 意志
品德 性情
人格
性格
情感 创新能力
潜能
学习能力
智能
知道
理解
应用 评价
技能 知识
实能
体能 体态 体形
信念信仰
道德品质 法纪观念
兴趣 意志
品德 性情
人格
性格
情感 创新能力
情绪的管理
體察自己的情緒。 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以合宜的方式紓解情緒。
情绪的调节
提高认识水平,做情绪的主人,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他获得的较多,而在于他计较 的较少)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正确的教育

全人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组成部分。台湾大学教授周至文的观点是,我国占代传统教育中的“社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全人教育,“人之所以为人,除了有实利可追求,也有价值可追求,这是中国传统对全人教育的基木认识”。还有学者介绍说,清末学者王国维于1903年提出“人是知情意的综合体”这一全人定义,并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全人教育模式。钱穆先生曾言:“中国教育特所注重,乃一种全人教育。所谓全人教育,乃是其人之内在全部生命言。贯彻此内在全部生命而为之中心做主宰者,乃其人之心情德性。故孔子虽以六艺教,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教人终以道德为重,才艺为轻。孔子教育理想,是一种人的教育,全人的教育。孔子教育宗旨,乃为全人类,为全人类中每一人之全生命。此一教育宗旨,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大趋向。”

所以全人教育并不偏重某一特殊领域,而是讲求全面的、均衡的身心健康发展,跟一般所谓的「新」教育理念不同。

我认为,只有全人教育才可以真正的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并且有足够能力可以因应一生中的各种考验。正确的教育,必须从做人处事的整体面去考虑与施教﹐这是仅着重传授技术与知识所无法比拟的。我认为,这虽是最传统,但同时也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为达到全人教育的效果,我参考全球最好的教育方式,结合流传数千年的教法与教材,融入国家指定的基础教育,完成独特的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容易了解的,因为全人教育符合最根本的常识,也符合学生自然发展的过程﹐所以家长、老师、校长都很容易配合,需要学生、家长、教师长具备共识,全面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为了帮助孩童打稳一生所需要的教育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因此任何难关都值得努力设法突破。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认真的推动,必定会有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 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后来 的《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 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 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 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 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有关全人教育的研究发展 也十分迅速。
柏拉图:人的内在禀赋的充分发展 亚里士多德:
身心和谐 人的三种灵魂与智育、德育、体育
.
19
在中国古代,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 德,依于仁,游于艺”,以今日之人文 教育课程加以对比,也就是文学和历史 并重,哲学和艺术兼具,待人接物的礼 节和安身立命的素质兼顾。透过这样的 课程学习,学生能认清自己进而关心他 人,热爱家庭进而热爱社会和国家,实 质就是一种全人教育。
.
17
全人教育(日本:小原国芳)塑造健全的人格。 真、善、美、圣、健、富
知(哲学)---真
心 情(艺术)---美 宗教---圣---绝对价值
意(道德)---善

生存----------- 健

------------- 手段价值
活动力---------富
.
18
全人教育思想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认为:“教育内容必须包含 人类文化的全部,因此,教育必须是绝对的 ‘全人教育’。所说的全人教育,是指完全人 格亦即和谐人格而言。” 具备人类文化的全部, “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等。 学问的理想是真,道德的理想是善,艺术的理 想是美,宗教的理想是圣,身体的理想是健, 生活的理想是富。教育的理想就是创造真、善、 美、圣、健、富六种价值。”
.
10
全人教育家们相信,通过个人的沉思、想象、 直觉和自尊,唤醒人的自觉意识,可以克服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
.
11
1990年6月,在米勒的倡导下,80位支持 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了著名的 “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 全人教育的观点》。
.
12
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
.
13
自此,全人教育思潮传遍世界各地,形成了一 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在北美、澳洲、 欧洲、亚洲,全人教育的思想对各级各类教育 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全 人教育的目标——面向21世纪进行全人教育,青少 年学生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做21世纪国家的主人。
.
22
原则二,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
个体有其多元与差异性,故应因材施教,反 对制式化、机械化的教育形式。
.
23
原则三,承认经验在学习中的关键角色:
经验是机动的,而且是不断成长的。教育的 目的必须让个体经由经验自然而健康的成长, 而不是籍由有限的、割裂的、预先调节好的 “课程”来完成汲取知识和智慧的路径。
他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 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 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认为素质教育 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其区别在于“是着 眼于单纯的选拔,还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7
他论述了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特点:
全体性 全面性 多样性 主体性 基础性
.
15
作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 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和 智力,而且包括情感、志向、态度、价 值观、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教育的目 的在于人的整体发展;
罗杰斯明确主张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 (the wholeman)——“躯体、心智、情感、 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
.
16
在日本,全人教育运动成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 革之后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一场新教育运动,对日本 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台湾、香港,全人教育的思想对基础教育和高等 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14
全人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20世纪中期,曾主政芝加哥大学校长的 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理 想、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培 养完美的人(perfect man)、完整的人 (acompletehuman being)、自由的人而不 是片面发展的工具,极力推行通才教育。
走出知识教育的迷途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
.
5
来自百度文库
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
素质教育在中国出现的由来
从全面发展教育到素质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应试教育”
.
6
对素质教育最权威的论述当首推原国家教委副 主任、现国家总督学柳斌,他从1995年到1997 年间连续撰文,五论“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其有关思想在1998年刊登于《光明日报》的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 育》一文中得以集中体现,可谓集素质教育思 想之大成。
.
8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理论困境 实践困境
.
9
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影响
全人教育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 的一种激进的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教育 思想流派。
地球的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无法应付工业企 业的无限制扩张、经济发展和狂热的消费主 义。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系统 需要人们持有新的价值观,需要不一样的职 业技能,因而教育也不能以满足生产和消费 为轴心继续以往的形态。
.
20
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
1990年6月,在米勒(Ron Miller)的倡 导下,80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 哥签署了著名的“全人教育宣言”—— 《2000年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观点》, 共提出十大教育改革原则。
.
21
原则一,为人类的发展而教:
非为国家发展而教,也就是否认教育目标中 将国家的发展(如经济“人力资源”的培育, 放在个人的发展之上,要为人的和谐、平静、 合作、合群、诚实、公义、平等、同情、了 解,以及爱等方面而教。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
王有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
1
什么是“全人教育”? 为什么提“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区别 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 全人教育应如何实施?
.
2
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特尔斐神庙
.
3
16岁博士的启示
.
4
教育应如何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