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还是拓展:多元系统论在国内的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年 4月
悖 论 还是 拓 展 : 多元 系统论 在 国 内的发 展研 究
耿 小超
[பைடு நூலகம்摘
何 魏魏
要 ]多元 系 统论 是 一 个 “ 动态 ” 理 论 。 文 章通 过 对 多元 系 统论 在 我 国的 发展 状 况 的系 统梳 理 , 指出
在我国翻译研究 中所出现 的与多元系统论无法直接对接 的翻译现象或观 点, 因其 涉及文化差异、 译者自
作 品中的表现形式 并非是 对现实世 界 的客 观反映 ,
向 。上 世纪 9 0年代多元 系统理论 传人我 国 。随 着
领军人 物张南 峰教 授 ( 1 9 9 4, 2 0 0 1 , 2 0 0 8 ) 对 多元 系 统理论 的不断译 介和扩 展 , 越来 越多 的学 者开始 关 注这 一 理 论 。 有 的 侧 重 于 理 论 介 绍 , 如 廖 七 一 ( 2 0 0 0 ) 、 庄柔 玉 ( 2 0 0 0 ) 、 谢 天振 ( 2 0 0 3 ) 、 于 德 英
文 学系列本 身 以及 非 文 学 系列都 是 动态 运 动 的体 系。在每个 系统 内部或是所 谓 的大 系统 中, 各 子系
系统论 能更全 面 、客观地 看待 。


理 论 背 景
统之 间按 照多元 系统运动规 律运动 , 往往是那 些位 多元 系统论 源 于 2 0世 纪 2 0年 代 俄 国 的形 式 于边缘位 置 、 非典 律化 的次级要素 随着环境 的变化
身 的 主观 因素 和 认 识 程度 的相 对 性 , 我 们 不 能 简 单地 将 其 归结 为 多 元 系统 论 的解释 不 力 , 而 应 将 其 纳 入
多元系统论 范畴, 视 为多元 系统论在 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扩展和延伸 , 以便更全 面、 客观 、 灵活地诠释各种
翻译现象。
[ 关 键 词 ]形 式主 义 ; 多元 系统 理论 ; 局限性; 动 态
本 内部诸文 学要素 之间 的功 能关系 , 而且 还要研究
不 同文本之 间诸文 学要素 的功能关 系 , 以及研究 文 学 诸要素 与非 文学 系列 的功能 关 系 。如 同单 个 作
有争议性 问题进 行 了宏 观 阐释 , 以便使读 者对 多元
品是按等 级顺序 排列 的动态 系 统一 样 , 文 学种 类 、
[ 中图分类号]H 0 5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9 — 5 1 0 1 ( 2 0 1 5 ) 0 2 — 0 0 1 3 — 0 5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一 O 卜1 6 [ 基金项 目]山西大同大学 2 0 1 3年校 级课题“ 多元理论 期 的翻译 特征研 究” ( 2 0 1 3 Q 2 3 ) 的阶段 性成果
而是对 客观存在 的有意背 离 、 异化 或变异 。 形 式主义认 为 , 陌 生化 手 法不 断代 替 熟 知 的 , 革新 的不断代替 传统 的 , 这是文学 演变 的动 力 。因
而, 文 学 体 系拥 有 自 己演 变 的动 力 , 遵 守 自律 规
( 2 0 0 4 ) 等; 有 的侧 重 于理论 应 用分析 研究 , 如 王东
物 的发展起决定 作用 。与之相反 , 边缘 系统则处 于

1 3・
或是外部 因素 的影 响积极争夺 中心位置 , 从而 占据 主导地位 , 推动 整个 系统 按 照新 的规 则 发生 变化 。 从宏观 角度看 , 整个 大的多元 系统是一个 严格按 等
( 2 ) 中心 系统与边缘 系 统 。在 多 元 系统 中 , 中 心 系统往往处 于核 心 位置 , 处 于权 力 的 中心 , 对 事
主义, 尤其是 迪尼亚诺 夫 ( T y n j a n o v ) 等后 期形 式 主 义理论 。 …“佐 哈尔在继 承和发展 原有体 系的基 础 上将 文化 因素引入 翻译研究 , 打破 了原 有翻译理论 不 能完全解 释文化 现象 的局面 。 L 2 该理 论 的核 心 内容是 陌生化 , 或 反 常化 、奇 特 化 。对 于 陌生 化 , 张冰在其 著 作 《 陌 生化 诗 学》中指 出 , 诗 歌或 文 学
之 一。
[ 作者简介 ]耿小超 ,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 学院讲 师, 主要从 事翻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 何魏 魏, 山西大 同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主 要从 事 二 语 习得研 究 。( 大同 0 3 7 0 0 9 )
2 0世 纪 7 0年代 佐 哈 尔 提 出 的多 元 系 统论 改 变 了前人研 究模 式 , 将 文化 因素纳 入 了 翻译 范畴 , 使 翻译走 上 了文化 之 路 , 为 翻译 研 究 指 明 了新 方
风( 2 0 0 0 ) 、 谢 世坚 ( 2 0 0 2) 、 邵璐 ( 2 0 0 4 ) 、 吴 耀 武 ( 2 0 1 0 ) 、 林萍( 2 0 1 3 ) 等。 然而 , 学者 们 对 于佐 哈 尔 多 元 系统 理 论 的贡 献、 误读 及 局 限 性 等 方 面 的 阐述 不 一 而 足 。鉴 于 此, 本文 在追述多元 系统论 产生 的背景及 核心 内容
的基础上 , 对该理论 在我 国的发展 现状进 行归纳梳 理。 并结 合 2 0 0 5年黄 德先 和佐 哈 尔的访 谈 录 , 对具
则。 _ 4 在此 基础上 , 迪尼 亚诺 夫 提 出 了功 能和 体 系 概念 。他指 出文学作 品是一个 体系 , 文 学也是一个 体 系 。在迪 尼亚诺 夫看来 , 文学作 品不仅 要研究 文
第1 6卷
第 2期
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 l _ 1 6 N o . 2
Ap r . 2 0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