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绕语文要素时“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语文要素“准确表达,学会观察”。
《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叶老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一篇观察范文。
文章的结构非常的清晰,先写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
让学生以品读感悟,想像画面为主要手段,去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启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前两段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图片我们通过这些准确形象的语句,感受到了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在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吧!二、研读3、4自然段,交流体会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1)读文画句①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
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在观察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的呢?(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提出比喻句,仿写比喻句)(2)读文画“脚”1.学生用自己的话再次复述爬山虎脚的样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导学
案
一、导学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理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3.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导学内容
1. 课文内容梗概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描述爬山虎攀爬技能的文章,通过对爬山虎脚的特点和方式的讲解,展示了爬山虎具有出色爬行能力的特点。
2. 重点词语和短语
•爬山虎
•寒冷
•枝干
•从容不迫
•灵活
•轻巧
3. 思考问题
1.你是否见过爬山虎?它的脚是什么样的?
2.爬山虎为什么能够在树枝上爬得轻松自如?
3.如果你是爬山虎,你会怎么攀爬树枝?
三、导学活动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爬山虎的形态,并描述其脚的特点和结构。
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爬行技能的原理。
3.小组间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如果自己是爬山虎,会怎么攀爬
树枝。
四、导学讨论
在导学活动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表现,对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语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课后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记叙文,描述
爬山虎攀爬技能。
2.画一幅描绘爬山虎攀爬的图片,注明爬山虎的特点。
3.背诵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准备下节课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爬山虎的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对这个主题进行探索,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教案新人教版
10爬山虎的脚1。
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字。
了解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难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3个,会认的字有5个,其中有一个多音字。
生字教学中,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先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分类,再指导书写,如:“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
“曲"是多音字,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读音,了解不同读音对应的字义,并能够分别组词。
2.阅读理解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用词丰富,语言生动。
在教学中,要突出“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构造以及功能。
同时,在读中让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基本写法,为本单元习作练习打下基础。
3。
表达运用锻炼学生的表达很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这样的句式谈谈感悟和启示。
1。
预习提纲(1)搜集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字。
了解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1.同学们,大家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爬山虎)你们知道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吗?肯定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
(板书:爬山虎的脚)2。
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出示预习中搜集到的有关叶圣陶的资料,并向大家介绍一下,看谁介绍得最全面、简洁。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设计
课前准备
1.爬山虎的实物,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查找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揭题,交流资料(用时: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是虎不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绿,离墙便枯死。引导学生思考,猜出谜底。
3.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3.有感情地Biblioteka 读课文。(1)自由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长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1.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分工与合作,使学生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课文,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要注意文体的差别。就本文而言,引导学生语调自然平实即可。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启发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
1.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引起下文。
学贵有疑,根据课文题目质疑,就是让学生各自找到自己阅读的突破口,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2.熟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畅谈本课的收获并不是没有标准的杂谈,而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本课习得的几个关键点,如生字新词,合作学习的方式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初步感受连续观察,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同学们,大家一起看单元导语页,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里对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第一条是阅读方面的要求,第二条是习作要求。
上节课我们已经从《古诗三首》中感受到作者从颜色、气味、不同角度等方面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叶圣陶笔下《爬山虎的脚》,继续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
板书课题和作者二、简介爬山虎爬山虎又叫“常春藤”、“巴山虎”。
它的茎如果不攀援在别的物体上就无法向上生长。
爬山虎的茎上有卷须,卷须生有许多分枝,每根分支的末端都有吸盘,能够附着在墙壁上、大树上或岩石上。
爬山虎附着在墙壁上非常牢固,如果不用大力气,很难将它扯下来。
爬山虎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如果在墙边栽一棵,它的茎很快就会蔓延整个墙壁。
另外爬山虎具有美化环境、遮挡强光、降低噪音、保持空气湿度等作用。
图片三、出示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初步感受连续观察,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自主读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有关爬山虎的哪些事情?检测学习成果。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你会读吗?均匀叶柄蜗牛枯萎弯曲你会写吗?虎占茎柄萎隙操嫩顺固瞧叠大家读得真认真,敢接受老师的检测吗?你会读这些词语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说课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说课导学案一、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女孩小米在拍摄校园微视频时,发现了墙角一株爬山虎,并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到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并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和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动描述爬山虎的形态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难点1.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
2.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环境因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爬山虎的样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猜想。
2. 学习内容1.朗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每组描述一下爬山虎的形态特点。
3. 活动设计让学生到校园或家中附近找一些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它们的外形、颜色等特点,并和爬山虎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通过口头描述或画出爬山虎的形态特点来进行复习。
2. 学习内容1.引导学生讲解爬山虎根部的“脚”,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原理。
2.分角色表演《爬山虎的脚》故事情节,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 活动设计让学生分组进行“我的微视频”拍摄,每组选择一个小主题,观察并记录下周围的生活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延伸1.让学生自带植物或植物种子到教室,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对植物的观察。
2.鼓励学生课外探索更多植物的生长特点,形成小组汇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观察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实地观察练习。
同时,学生对自然的探索欲望较强,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自然科普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探索自然之美。
以上便是对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的优质说课导学案的分析与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一、情境导入,预习交流(3)1.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了吗?(指名:爬山虎)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题目,齐读)2.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什么?(生答:叶子)有什么特点?(生答:绿均匀)。
(师随机板书)3. 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1.你们知道爬山虎的叶子长得这样茂盛,这么美是因为爬山虎哪个部位的功劳吗?(爬山虎的脚)是的,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如何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自主阅读,导学问难(6-8)1.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一读。
教师讲解自学方法及要求。
(a.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5自然段。
b.找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在空白处用简练的话进行概括)2.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刚才自学的非常认真,下面咱们就来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综合答案)三、互动研究,精读体验(一)第三自然段(12)师: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汇报1.(1)交流脚的`位置,相机板书: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同时强调“反面”(a.你从哪句话找到的?(你能读读这句话吗?)B.再读这句话,继续寻找答案b.其他组补充)(2)(师板书)注意“茎”和“柄”的写法,茎字为上下结构,捺要变为点,“柄”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
(师板书,生注意观察并练写:“茎上长叶柄的反面”)2.(1)交流脚的样子,相机板书: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同时强调“枝状”“细丝”(学法同上)(2)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说明此时爬山虎的脚(很柔软)3.交流脚的颜色,相机板书:嫩红4.师总结: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就是它的特征。
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爬山虎的特征。
(随学生复述,师指板书:脚的位置、形状、颜色)5.爬山虎的脚引人注意吗?(生答:不引人注意),所以叶圣陶老爷爷说以前也没注意到爬山虎的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爬山虎的脚》,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表达不同的时间顺序。
通常表达时间的成分有“地点、时间、事件”的顺序。
可以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火车站,我看到了一只小狗,它抬起了头,看了看我。
”问题可以是:“在哪里?”“干了什么?”“干嘛的?”可以先用简单短语表达,然后再将句子再组合起来。
句子中的时间顺序要求要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加复杂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如何表达不同的时间顺序;掌握描述事情发展的变化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时间顺序表达形式;理解事物发展过程的描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描述事物发展过程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1.1 师生共同观察一个照片(如树上的果子)或物品(如蜘蛛)。
1.2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在做什么?”“你们认为这个物品的状态或行为是如何发生改变的?”“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发生的?”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 学习与探究2.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确定时间描述的顺序。
2.2 学习新词汇:爬山虎、连忙2.3 教师以示范的方式,通过时间描述的顺序,引导学生一起编写一段短文。
例如:“我看到了一只小鸟,它在树上唱歌;突然,它停止了唱歌,飞走了。
”学生可以帮助老师选择合适的词语描写出物品或图片的发展变化。
2.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图片进行描述,然后进行展示让其他的同学观察,根据展示内容猜测图片的变化过程。
3. 巩固与拓展3.1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图片,以描述的顺序写一篇小短文。
3.2 学生进行互相欣赏,可以选择在班级上进行交流。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质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关键词汇:“爬山虎”、“嫩绿色”、“紫红色”等。
2.了解课文中描述自然风光的部分。
3.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比喻和意象。
2.能够通过课文理解自然界的美好与神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熟悉课文内容,做好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准备。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准备笔记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导入•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的脚”可能指的是什么?学习理解•逐段解读课文,注重语段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比喻的含义。
思考拓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于‘爬山虎’的现象?”•引导学生想象“爬山虎的脚”其实代表了什么。
总结评价•综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爬山虎的脚”寓意的作文。
2.熟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3.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爬山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神奇。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2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2导学目标•了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故事;•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能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课文;•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提前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导学内容课文背景《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爬山虎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进而引发对大自然奇妙生态的探讨。
学习重点•爬山虎•枝•体会预习问题1.你对爬山虎有了解吗?你知道爬山虎是什么样的植物吗?2.你认为文中的“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说爬山虎的枝像恐龙的脚?3.通过课文你是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分享你的想法。
导学步骤1.快速阅读:请在5分钟内快速阅读《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和主要人物。
2.词汇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对生词和关键词进行标注,并尝试理解其含义。
3.思考问题:请根据预习问题,思考对应答案,并记录在导学案上,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4.总结:根据你的理解,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篇课文,并在导学案上做好记录。
导学反馈请根据以上导学步骤完成任务,并准备就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课堂上,我们会结合你的导学案展开深入的讨论和解析。
补充内容和答案也会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希望你能全力配合。
小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相信你对《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会进一步探讨课文中的细节和意义,希望你能积极参与,提出问题,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感谢你的配合,期待与你一起探索这篇有趣的课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精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精品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故事内容,理解主要情节。
2.掌握生词“认真”,“盯着”等的意义。
3.能够描写山峰气势恢宏的景象。
4.发表对山的感觉和想法。
二、课前准备1.讲台前摆放准备好的教材课本。
2.复习备选生词“认真”,“盯着”等的意义。
3.准备展示山峰图片,带动学生参与讨论。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引导学生展示对山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思考。
2.介绍《爬山虎的脚》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1.学习生词“认真”,让学生讲解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2.听读课文,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发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分组讨论山峰气势恢宏的描写,展示学生对景象的描绘能力。
第三部分:拓展1.展示真实山峰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的景象。
2.引导学生探讨作者通过故事中的内容想传达什么样的思想。
第四部分:总结1.总结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课文感想的发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四、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内容,尽量准确地复述故事情节。
2.完成练习册上与《爬山虎的脚》相关的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理解更加深入,学会表达对山的感觉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或者其他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风景,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希望这份导学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教学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教学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习性。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和对生命的尊重。
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认读《爬山虎的脚》,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
3.探讨课文中的道理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教学如何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道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课文《爬山虎的脚》课本及教师辅导书。
2.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具。
3.针对本课内容进行的设计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目。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插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爬山虎及其生长环境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语、句子。
3.分析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3. 启发思考1.提问学生:为什么爬山虎在爬山时要用它那肉垫很大的脚呢?2.引导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活动设计1.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爬山虎的踪迹。
2.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栽植一些爬山虎,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奇迹。
5. 课堂小结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或简短总结,让学生初步理解爬山虎最大的奥秘——其脚。
六、作业布置1.接着课上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爬山虎的脚》的理解。
2.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拍照或绘画展示爬山虎的真实情况。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多问、多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为《爬山虎的脚》教学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相关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
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谜语:⑴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⑵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⑴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爬山虎的脚教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小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10 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蜗、曲”等生字,规范书写“占、嫩”生字,理解“引人注意、均匀、重叠、孔隙、叶柄、枯萎”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文、观图和实际观察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熟悉课文,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课后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了解学情。
2.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制作演示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图片导入,质疑1.出示图片,初步了解爬山虎。
问: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爬山虎:这是爬山虎,也叫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是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植物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就是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的。
2.板书课题,认识“虎”字:(板书课题。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这个字念hǔ,用手指跟老师一起在空中写这个字,一边写一边说笔画的名称。
3.对课题表示质疑:看着课题,你有疑问吗?(学生质疑。
)预设:爬山虎是植物,怎么可能有脚呢?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它的脚怎么爬的?4.导入:是啊,爬山虎怎么会长脚呢?它的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步骤自学。
1.(出示本课生字组的词。
)初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 爬山虎、占地、均匀、重叠、空隙、叶柄、引人注目、茎、蜗牛、弯曲,读准字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研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优秀教研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篇章的结构、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段意思、归纳故事主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认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探求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篇章结构,掌握故事情节。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题,理解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准备1.课文《爬山虎的脚》课本、多媒体设备、图片、PPT等辅助教材。
2.准备教学反馈评价表格,对学生进行听力及阅读理解评估。
3.制定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爬山虎的形态,激发学生对于故事背景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回顾前几篇的学习内容,为本课知识打下基础。
第二步:学习篇章(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和分析。
第三步:深化理解(20分钟)1.提出主题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归纳,激发学生兴趣。
3.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
第四步:课堂练习(10分钟)1.布置针对《爬山虎的脚》内容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程度。
2.提供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协作解答,鼓励学生合作思考。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整理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观点,让学生分享心得体会。
2.强调故事主题和作者用意,引导学生综合思考。
五、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学习反馈,用评价表格记录学生的听力阅读理解情况。
2.提供及时的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意识。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篇章结构和故事主题,培养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要通过反馈评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无答案)新人
教版
班级姓名日期课题 6爬山虎的脚编制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会说出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一、预习
1、初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和好词好句,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掉,并把第27页的字词工整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再读课文,我看了课题后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什么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第()至第()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
其他两个自然段写()、()。
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可以把课文分成,可把课文分成()段,第一段(自然段)写()。
第二段( --- 自然段)写()。
第三段( --- 自然段)写(
)。
4、我会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6、默读课文后,我能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二、自学探究(先自学,再对学,最后小组合作)
1、小组内根据以上预习导学汇报交流展示学后收获和质疑问题。
(在交流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语句)
2、全班展示收获及质疑。
3、小组互相答疑,教师释疑。
三、合作探究(自由交流,小组合作)
选择题:直弯
爬山虎脚上的细丝原先是()的,现在变()了,这样它才能沿着往上爬。
触贴巴爬拉变
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是它紧()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
四、展示反馈:看拼音写词语。
nèn yè yǐn rén zhù yì xīn xiān shū fu
()()()()
hén jì chóng dié jūn yún zhú jiàn
()()()()
五、作业与练习:会照样子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
要是……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能够说明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通过阅读,我知道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而作者先介绍了爬山虎的生长地和叶子的原因是()。
2、我会填:
爬山虎生活在(),按()到()的顺序介绍叶子的,重点介绍了()时期的叶子,这时的叶子的特点是:色();排列()、();动态()。
我从中学到作者(、、等。
)
3、我还知道爬山虎靠()巴在墙上的,课文第(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是(),颜色是()。
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
二、自学探究:
1、课文是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
2、我的疑问是:
三、合作探究(自由交流,小组合作)
1、小组内根据以上预习导学汇报交流展示学后收获和质疑问题。
(在交流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语句)
2、全班展示收获及质疑。
3、小组互相答疑,教师释疑。
四、展示反馈
日积月累:小组内交流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并说出理由,再摘抄下来,然后试着背诵下来。
五、作业与练习:
(一)、改病句。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2、爬山虎的嫩叶。
3、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二)、小练笔: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把观察结果写下来。
六、总结与反思
反思:通过自研学习,我还发现有些问题,最后我的解决。
问题: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