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孙权劝学的标准翻译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劝学翻译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脱。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孙权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

孙权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

孙权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警告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下面请观赏作者为大家带来孙权劝学的原文以及翻译,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浏览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说明。

(写一个)3、说明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惜、重视和期望的一句话是:(2)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伤仲永》一文扼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浏览(3)推托(4)到4、(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欣赏、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浏览,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觅一切机会去学习,终究有所成绩。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的原文及译文1《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赏析: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导语:《孙权劝学》是根据先前史书改写的,更精炼的突出了人物风采,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孙权劝学》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孙权劝学司马光撰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劝学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孙权劝学译搞笑版【一】猪,权喂吕蒙曰:“亲今当涂掌屎,不可不食!”蒙辞以家中多屎。

权曰:“孤岂欲卿治屎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屎耳。

卿言多屎,孰若孤?孤常食屎,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食。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食屎,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屎之晚乎!”肃遂操蒙母,提裤而别。

孙权劝学译搞笑版【二】初,权骂吕蒙曰:“卿今当又闯祸,不得不滚!”蒙辞以肃打老婆。

权曰:“孤岂欲卿治罪为他人邪!但当撤职,守城门耳。

卿言救美,想骗孤?孤常被骗,自以为此乃谎话。

”蒙乃始就怒。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大吵,大惊曰:“卿今者无赖,必属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不亦卑乎?”肃告状孟母,骂子而别。

孙权劝学译搞笑版【三】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用军营中事务多为理由加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军务忙,能比的上我吗?我常常读书,并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州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孙权劝学译搞笑版【四】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

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学官呢!只不过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忙,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时,跟吕蒙讨论商议事情,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县的阿蒙啊!”吕蒙说:“有抱负的人离别数日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情况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经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诗文,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擦亮眼睛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译文

孙权劝学译文

《孙权劝学》翻译
当初,孙权告诉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十分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朗读翻译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

孙权劝学朗读翻译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

孙权劝学朗读翻译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进士。

仁宗未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

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

英宗命设局续修。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

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二)《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294卷,又考展异、目录各30卷。

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讲于宋英宗。

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

历时19年。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

帮助编撰者有刘伊、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全书贯串1362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

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三)关于吕蒙: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陂(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

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

孙权劝学翻译简短

孙权劝学翻译简短

孙权劝学翻译简短1.孙权劝学最简单翻译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

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

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

”吕蒙才开始求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2.孙权劝学原文和翻译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又有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3.孙权劝学简略写的地方翻译成现代文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孙权劝学》的原文和翻译

《孙权劝学》的原文和翻译

《孙权劝学》的原文和翻译
《孙权劝学》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孙权劝学原文加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加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加翻译孙权劝学原文加翻译《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原文加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一定要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要泛览群书,了解一些以往的事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我现在才发现,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

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

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

孙权劝学的全文翻译

孙权劝学的全文翻译

孙权劝学的全文翻译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的翻译 译文

《孙权劝学》的翻译 译文

《孙权劝学》的翻译译文
【原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
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译文

孙权劝学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只是让你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务多,谁能比我更忙,我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才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谈论,非常吃惊的说:"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年吴下的吕蒙了。

"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应该拭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哥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和他结为朋友就告辞了。

孙权劝学的汉语意思

孙权劝学的汉语意思

孙权劝学的汉语意思
《孙权劝学》的汉语意思是: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
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
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
获益颇多。

”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
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
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章道理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孙权劝学翻译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你)今(现在)当涂(当权)掌事(掌管政事),不可不学!”蒙辞(推辞)以(用)军中多务。

权曰:“孤(我)岂(难道)欲(想要)卿(你)治经(研究经书)为(成为)博士(传授经书的学官)耶(吗)?但(只,仅)当(应当)涉猎(泛览,广泛地阅读),见(了解)往事(以往的事情)耳(罢了)。

卿(你)言(说)多务,孰(谁)若(像)孤(我)?孤(我)常(经常)读书,自(自己)以为(认为)大(非常)有所益处(好处)。

”蒙乃(就)始(开始)就(从事)学。

及(等到)鲁肃过(经过,到)寻阳,与(和)蒙论议(谈论),大惊(非常吃惊)曰(说):“卿(你)今(现在)者才(才干)略(谋略),非(不)复(再)吴下阿蒙!”蒙曰:“士(读书人)别(分别)三日,即(就)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大兄(长兄)何(为什么)见事之晚乎(啊)!”肃遂(就)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够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担任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你说事务多,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吕蒙说:“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另眼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由司马光编撰,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围绕“学”来写,共有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翻译搞笑版]孙权劝学的标准翻译
《孙权劝学》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下面是孙权劝学的标准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标准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

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

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

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

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

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