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用音响发展史

合集下载

历史上25款经典音响设备排名

历史上25款经典音响设备排名

历史上25款经典音响设备排名一个音乐音响爱好者来说,没有Hi-Fi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呢?声音变得扁平而没有生气,音乐再没有那种钩魂摄魄的感染力和令人全情投入的魔力,显然是不可接受的!Hi-Fi 音响产品的历史从上个世纪50~70年代的“黄金时期”直到现在,人们对于那些音响界的先驱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正是他们这些Hi-Fi的忠实信徒们多年不懈的艰苦努力,才令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也让我们欣赏到了动人的音乐。

为了向这些音响先驱们及他们的杰出创新致敬,英国音响名刊《Hi-Fi Choise》选出了25款产品,这些产品在音响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动摇了当时陈旧的观念,并且也影响了后世的诸多同类产品。

第25位:Living Voice(现场之声)Air Partner(空气伴侣)音箱1992年推出,推出时定价14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0万元)当输出功率不大的放大器逐渐流行起来之后,生产高灵敏度的音箱的需要就显得非常迫切(高灵敏度音箱是20世纪90年代音响界最重要的设计之一)。

通过借鉴专业音响领域的号角技术,Living Voice公司设计出了这款独特的音箱,目的在于在家庭中再现出现场的音乐氛围,而且它也的的确确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没有听过这类号角式音箱的声音之前,很难在其他音箱中体会到那种音乐的能量感。

Air Partner音箱不同于当时的其他同类产品,它的声音富于动感和临场感,如果你喜欢在接近现场演出的音压下欣赏音乐,它绝不会令你失望。

第24位:Mark Levinson(马克·列文逊)ML-2双单声道功率放大器1977年推出,推出时定价每对2462英镑(约合人民币35000元)Mark Levinson这款放大器的推出将美国制造的高保真产品水准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单只重量达30kg的ML-2每声道仅有25W 的输出功率,但完全处于纯A类状态。

这意味着ML-2工作时要消耗约300W的能量,也意味着它工作时散发的热量非常大。

广播发展史

广播发展史

广播新闻技术发展史中国广播音响报道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也是广播记者、编辑甚至节目主持人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

但是,中国广播音响报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它与社会发展及经济技术发展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历来关注和研究很少。

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点浅显的研究与考证。

本文认为,中国广播音响报道受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兴盛期三个阶段,并且有其独特的内部发展规律。

广播音响使用萌芽期广播音响发展的这一时期自中国广播诞生始,约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结束。

那个时期,中国广播正处于发展的早期,相关的技术条件还不具备,特别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延安窑洞,条件极其艰苦。

即使是建国后,条件也比较艰苦,因此当时广播的特点是:以简易直播为主(包括演讲),新闻以口播文字稿为主,音响的使用还处于萌芽状态。

音响在广播中的使用,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使用,即直播;二是间接使用,即录播。

后者的关键是要具备录音设备。

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考证一下人类使用录音技术的历史。

1877年秋,举世闻名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腊管的锡箔上。

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轨迹行进时,便可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

爱迪生用该装置录下他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的毛像雪一样白。

”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

1887年,旅美德国人伯利纳(Emil Berliner)研制成功平面式留声机和圆片形(也称碟形)唱片,从此,留声机逐步进入商用。

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Valdeman Poulsen)首先发明了以钢丝为磁性体的原始录音机,从此揭开了人类使用磁记录声音的历史。

1925年,唱片由外商经销到中国,并开始在中国建厂生产。

1930年,德国科学家弗劳伊玛提出用表面涂有铁粉的纸带或塑料带来代替钢丝录音带。

中国家用音响发展史

中国家用音响发展史

1家用音响发展简要历程 1、第一阶段:广播-只能被动收听音乐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上在城市普及了广播。

普通消费者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中欣赏音乐带来的乐趣。

广播除了宣传国家政策之外,还播放许多样板戏、评书、相声、戏曲等,这就是大家所能接触到的音响的最初形态。

这些“音响”给普通民众的艰难生活带来不少的乐趣,让音乐进入到普通人家,让大家在学习知识之余,也丰富了业余生活。

许多家庭非常珍视家中的这个宝贝。

他们第一次对从匣子里发出的声音非常地好奇,即使这样收听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但它确是那个年代人们音乐生活的唯一伴侣。

2、第二阶段:收录音机,电唱机-可以选择喜欢的音乐来播放,但是音质和效果不够理想80、90年代收录音机走入百姓家庭。

成为家庭里的主要音响设备。

成为大众消费。

记得那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拥有一台台式录音机。

从那个盒子里人们第一次听到了港台歌曲,知道了什么叫流行音乐,什么叫校园歌曲,什么是美国乡村音乐,什么是摇滚乐、爵士乐…..当时的年轻人很痴迷,跟着录音机学习流行歌曲。

从此枯燥的生活因为有了音乐的陪伴而变得轻松、愉快了。

不管什么风格,什么形式的音乐都能感染人们,每每听到震撼的旋律时,都会触动人们的神经,或开心,或激动,或悲伤。

音乐在孤独寂寞时陪伴您,在伤心难过时安慰您。

音乐是人们一生离不开的伴侣。

2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对产品的外观,音质有了更多的需求。

产品也初步走向了市场化运做,市场经济的出现,使产品逐渐多样化,普通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向往拥有更专业的音质效果,已经不在满足于可以听的水平,还要听出音质效果,听出感觉。

3、第三个阶段:更为专业的音响产品-音质和外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只能一个区域来欣赏 从90年代中开始,专业的音响开始出现,国内的市场技术也有了更迅速的发展。

当时流行的是家用组合音响。

融合了收音机、录音机、CD 机、电唱机的功能于一身。

十大音响排名

十大音响排名

十大音响排名十大音响品牌:飞利浦:总部设在荷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AV器材制造商之一。

以长式磁带座、激光唱机、DCC数码卡座开发著称于世。

马兰士:原为美国老牌音响器材厂家之品牌,产品享有盛誉,后被日本厂家收购,转产中、低档产品路线,近期又被收购。

麦景图:美国著名发烧音响制造商,历史悠久,是美国最早涉足音响器材制造的厂家之一。

从早期单声道放大器至今,已有多款产品被列为音响设计制造的典范。

JBL:美国老牌扬声器制造商,在扬声器制造史上做出过很大贡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扬声器制造商,产品涉及专业和民用领域。

JBL产品讲究对声音的高度还原,追求“无个性”的声音重放。

哈曼卡顿:美国厂家,在卡座生产上颇具实力,它曾经产生过世界上第一台配备杜比B、杜比C对杜比S的卡座。

狮龙:美国著名音响厂家,以民用组合音响的产品为主。

天朗:英国著名的扬声器注册商标,以生产同轴单元扬声器著称,该扬声器在声场定位上极为准确。

博士:以生产多款小巧的直接/反射声式扬声器系统著称。

这种立星式扬声器(3D方式)摆位容易。

B&W:英国著名扬声器制造厂,也是当今规模较大的民用扬声器制造厂之一,生产历史长达27年。

意力:德国规模最大的扬声器制造商之一,历史悠久,以生产“冬瓜头”的铝带超高音单元扬声器系统而著称。

十大假洋鬼子第十名:“丹麦”皇冠-现在还有人对我说这个品牌是原产货,可想而知骗人不浅,皇冠音响早以被广东的一家小厂收购了。

掺假系数:6分第九名:“德国”威沙通-如果远在万里之外的原厂要知道中国也有一个同品牌的企业,不知他是要维权还是无奈。

掺假系数:6分第八名:“德国”威格-史云威格和这个品牌没半点联系。

掺假系数:6.5分第七名:“英国”名氏风-一个聪明的企业,一个不会成为香武士第二的品牌。

掺假系数:7分第六名:“德国”君牌-一个月的央视广告和三个月的报刊宣传,使一个默默无闻的杂牌,成为2002-2003音箱市场的一匹黑马,一个神话。

影碟机发展史

影碟机发展史

影碟机发展史(一)已经是家庭中基本的娱乐设备之一,它在技术上经历了几代产品的更迭,从VCD、SVCD到DVD以及现在前景尚不明朗的EVD、HVD等等,影碟机的性能大大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佳优质的影音享受。

同时,我国的民族碟机企业也在不断的研发和市场竞争中逐渐成熟起来。

本文讨论了影碟机产品线的主要发展过程。

VCD诞生于1994年,经历了VCD1.0、1.1、2.0的演变,版本升级增加了交互性,但本质内容未发生变化。

VCD采用MEPG1固定码率压缩技术,视频为352*288图像格式,效果相当于VHS录像带。

音频采用双声道立体声44.1KHz,16bit采样,相当于普通CD机效果。

VCD2.0在原来VCD1.1基础上增加了菜单的交互性,但音频、视频效果并未发生变化。

VCD的优势显然是相对于录像机而言的。

VCD碟片比录像带轻薄许多,容易保存,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VCD的缺陷也是出相当明显的,它所提供影音质量并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或者说,VCD的影音效果比录像带相比差距不大,而且其存储容量非常有限。

针对这些的问题,很快就产生了VCD 的升级品,同时形成了SVCD和CVD两大阵营的对立。

SVCD又名Super VCD它是介于DVD与VCD之间的,其影像跟DVD一样,都是采用MPEG-2,不过分辨率DVD采用了720x576 (PAL)及720x480的分辨率,而SVCD就只采用了480x576 (PAL)及480x480 (NTSC)而已,SVCD 的解像度为350线。

SVCD可以使用VBR 编码以便更有效地分配码流,同时还可以使用MPEG layer 1或2的音频。

理论上讲它也可以使用多声道和VBR 音频,不过实际上由于没有相应的播放机可以输出多声道音频(通常只能得到双声道输出),因此这种做法从未真正实现过。

VCD/SVCD都是基于独立播放机(无需电脑)设计的。

CVD技术的诞生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

中国家电发展史

中国家电发展史

简史家用电器问世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被认为是家用电器的发祥地。

1879年,美国T.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

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为家用电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初,美国E.理查森发明的电熨斗投放市场,受到普遍欢迎。

电熨斗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当时仅在夜间供电的传统并促使其他家用电器相继问世。

因此,人们认为美国的家用电器工业发轫于电熨斗。

1907年,具有现代产品雏型的吸尘器问世。

1910年,电动洗衣机和压缩机式家用电冰箱相继问世。

1914年电灶出现。

1930年,房间空气调节器问世。

1937年,全自动洗衣机研制成功。

从此,电气类产品的产量迅速增长,品种不断增加和更新。

19世纪末,爱迪生效应的发现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为电子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895年,意大利G.马尔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促成了无线电话和无线电广播的出现。

1904年,英国J.A.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电子管。

1906年,美国L.D.福雷斯特发明具有放大能力的三极电子管。

之后,四极管、五极管、更多极的电子管和复合管相继问世。

电子管作为第一代的电子器件,在晶体管发明以前的近半个世纪里,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为收音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年,第一个定时播发语言和音乐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在英国建成,次年,在美国的匹兹堡又建成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

1923年和1924年,美国V.K.兹沃雷金相继发明了摄像管和显像管;1931年,他组装成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电视系统。

约在30年代末,英、美先后开始了试验性的电视广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广播便在各国逐渐普及。

1954年,美国采用NTSC制正式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1963年和1966年,联邦德国、法国分别确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电视制式。

1898年丹麦人发明了磁性(钢丝)录音机,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了磁带录音机,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从此盒式磁带录音机很快普及。

扬声器原理

扬声器原理

扬声器原理扬声器的发明者是荷兰物理学家卢瑟福。

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请听我慢慢介绍给你们听吧!1、共振器扬声器最主要的部件是磁性膜片,它的左边有一个很大的铁块,铁块上刻着密密麻麻的螺旋形条纹。

由于空气的流动和摩擦,使铁块中间产生一个高速旋转的圆盘,圆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

当两个磁极相对放置时,这些圆孔正好同空气相通。

在圆盘转动时,就会使空气也跟着一起旋转,产生振动,这就是我们的“音圈”。

音圈的周围还有一个金属膜片,膜片的中心有一个小洞,声波就从小洞里传出来,金属膜片的震动又使音圈的转动发生了变化,最后,声音就从音圈中放出来了。

2、扩音器扬声器的功能决定了它的体积,如果音量小,那么扬声器的体积就要做得非常大,不然就没有办法把音量放大。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平时所用的普通扬声器都有一个共同点:扩音器的喇叭口要比音箱的口子小。

原因很简单,扩音器的频率范围很宽,只要把喇叭口加大,音箱口缩小,那么放大的音量也就越大。

同样的道理,只要将扩音器的音量加大,音箱的声音就能增强许多。

3、喇叭扬声器只有音箱大是不行的,因为扬声器的喇叭口必须大于音箱才能使声波扩散到更远的地方去,同时保证不破坏声波的原有特性。

大家应该记得电视机上的扬声器吧!它们都有一个薄膜状的东西罩住喇叭口,这个薄膜就是扩音器,但是电视机里的扬声器要比音箱大许多。

那是因为电视机扬声器的音盆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弯臂,以此来扩大喇叭口。

那么,为什么音箱口要比扬声器的喇叭口大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音箱发出的声波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迅速膨胀,向四周飞射,而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却在扩音器的作用下被反射回来,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声波是直线传播的,音箱口越大,那么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机会就越多,穿透力就越强。

为了提高扬声器的效率,扬声器制造商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音箱的口子略微向内凹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

3、“共鸣”扬声器扬声器与外界大气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空腔,这个空腔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使扬声器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喇叭(扬声器)的发展历史

喇叭(扬声器)的发展历史

喇叭(扬声器)的发展历史喇叭厂家早在1877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据佛莱明左手定律,获得动圈喇叭式喇叭的专利。

1898年,英国Oliver Lodge爵士进一步按照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创造了锥盆喇叭,与我们所熟识的现代喇叭非常类似,Lodge爵士称为「怒吼的电话」。

不过这个创造却无法使用,因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创造了三极真空管,而制成可用的扩大机又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所以锥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步普及起来。

另一个原因是1921年以电气方法录制的新唱片问世了,它比传统机械式刻制的唱片有更好的动态范畴(最大到30dB),逼得人们不得不设法改良喇叭特性认为配合。

1923年,贝尔实验室决定要发展完美的音乐再生体系,包含新式的唱机与喇叭,立体声录音与MC唱头、立体声刻片方法等,就在这波行为中被创造出来。

研发喇叭的重责大任,落在CoWo Rice与EoWo Kellogg两位工程师身上。

他们所应用的设备都是当时人前所未见的,包含一台200瓦的真空管扩大机、许多贝尔实验室自己实现的录音,以历年来贝尔实验室发展出来的各种喇叭-像是Lodge的锥盆喇叭雏形、用振膜瓣控制压缩气流的压缩空气喇叭、电晕放电式喇叭(今日叫电离子驱动器),以及静电喇叭。

没多久Rice与Kellogg从众多款式中筛选出两种设计-锥盆式与静电式,这一个决定使喇叭发展方向从此一分而二:传统式与创新式。

动圈式喇叭动圈式喇叭是从舌簧喇叭的基本演化而来,在环状磁铁中间有一个圆筒型线圈,线圈前端直接固定纸盆或振膜上,但线圈中通过音频电流,磁场遭到变化,线圈就会前后移动而牵动纸盆发声。

动圈式喇叭问世之初因为永恒磁铁强度难以配合,所以多采取电磁式设计,在磁铁中另外缠绕一个线圈来产生磁场,这种设计曾盛行廿年之久。

但电磁喇叭有它的问题,比方通过电磁线圈的直流脉冲容易产生60Hz与120Hz的交换声干扰;而电磁线圈的电流强度随音频讯号而变化,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音响行业为啥那么差?

中国音响行业为啥那么差?

中国音响行业为什么那么差?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事实上,中国音响行业的差劲表现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下面我们将从品牌意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行业监管等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中国音响行业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相比于国际知名品牌,中国音响品牌在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品牌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也导致了中国音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一些中国音响品牌在品质上也存在着问题,这也会影响到品牌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音响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中国音响厂商在技术研发上也有不少投入,但是相比于国际知名品牌,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中国音响产品在技术含量、品质等方面的表现不佳。

一些中国音响厂商在技术创新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创新意识、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

第三,中国音响行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也有待提高。

相比于国际知名品牌,中国音响品牌在市场营销上的投入还是较少的。

这也导致了中国音响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市场份额也不够大。

一些中国音响厂商在市场营销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市场洞察力、市场策略不够成熟等。

中国音响行业的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

由于监管不力,一些不良厂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比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等。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加强行业监管,打击不良厂商,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中国音响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音响行业为什么那么差?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品牌意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行业监管等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

只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市场营销、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推动中国音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音响技术的发展史和知识

音响技术的发展史和知识

音响技术的发展史和知识1、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

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

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

由于电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广大音响爱好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音响天地。

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

发展至今,厚膜音响集成电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被广泛用于音响电路。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

由于场效应功率管同时具有电子管纯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动态范围达90dB、THD<0.01%(100kHz时)的特点,很快在音响界流行。

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

音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有其特点。

预计音响技术今后的发展主流为数字音响技术。

介绍一下dB的具体含义. 单位dB是一个在电子方面使用得非常广泛的,它是测量和比较一个系统的功率,电压和电流大小的相对单位.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认识到人类对声音的响应是按对数规律变化的,于是有了一个单位就是贝尔(Bel)是电话的发明人的名字.其表达式是: Bel=lg(P/Po)P是被测量的功率Po是参考功率:Bel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实际中发现Bel太大了,于是取其十分一作为一个新单位,就是分贝(dB)将Bel除以10就是dB表达式是:dB=10lg(P/Po),dB=20lg(E/Eo),dB=20lg(I/Io).2.什么是Hi-Fi?什么样的音响器材才Hi-Fi?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为什么现在的人玩音响的少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玩音响的少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玩音响的少了?能说你对音响、音乐、艺术的认识过程吗?回答收藏问题 | 查看更多问答我有靠谱回答117个回答手机用户52515517323 07-28 13:52593赞踩我是70后,正好经历了音响(特指组合音响)从兴起到繁荣,再到比较小众的过程,可以说音响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史。

80年代以前,不管是音乐的音源还是播放设备,都处于匮乏状态,音源(唱片、磁带)质量不高,播放设备音质也不高,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易携带的日本磁带收录机大量流入,中国迎来了一次流行音乐高潮,围着收录机听音乐成为中国人日常娱乐活动。

到了80年代后期,日本组合音响的流入中国,人们发现高品质的声音对音乐享受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脱离音乐范畴,开始对声音品质本身的追求,就是要音源和播放设备器材最大限度地保持不失真(HlFl),这就是所谓的音响发烧,大概过程是从日本的高档组合,过渡到欧美名器,在90年代中期达到了最顶峰,期间各种玄学充斥其中,我了解最极端的事例,是有一个人花了几十万弄了一套音响,精心摆设放置在一个房间里,平常就打开门缝听,还有更多的就是播放一个打碎杯子的片段,问是不是听起来和真的玻璃打碎一样,还有的人听唱片,不但分辨的出各乐手前后左右,还言之凿凿的说,闻到了琴弦上的松香味,这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极限。

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技术的进步,花不多的钱买的设备,就可以让声音达到普通人比较满意的程度,人们把注意力回归到音乐本身,而不是对器材和音质的极致追求,音响发烧自然就慢慢的小众化。

更为重要的是,50-70年代的很大一批人,恰恰因为社会物质匮乏,很多有自行组装收音机扩音机等简单电器的经历,九十年代玩音响时,不管从经济上还是技术背景上刚好能够承受,所以音响发烧有很强的群众基础。

相对富裕时代的80后90后,很少有用电子元件组装电器的基础技术经历,更喜衷用成品套件(主板、显卡、处理器等)diy更贵娱乐性更强的电脑,甚至于后期热衷于更烧钱汽车改装,对音响兴趣不大了。

外贸音响知识点总结

外贸音响知识点总结

外贸音响知识点总结一、音响行业概述音响行业是现代电子产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最初用于电影院和广播等场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音响产品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贸音响产品主要包括音箱、功放、混音器、调音台、话筒、耳机、麦克风等。

这些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外贸音响行业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领域。

二、音响产品的分类1. 音箱音箱是音响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声音的放大和扩散。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音箱可以分为舞台音箱、户外音箱、家用音箱和汽车音响等。

舞台音箱一般分为线阵列音箱和单元音箱,线阵列音箱适用于大型演出和活动,单元音箱适用于小型演出和户外活动。

家用音箱一般分为立体声音箱和环绕音箱,立体声音箱适用于普通家庭的音响系统,环绕音箱适用于家庭影院系统。

汽车音响一般为车载音箱,其主要特点是小巧便携,适合在车辆内使用。

2. 功放功放是音响产品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根据功率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功放可以分为前级功放和后级功放、家用功放和舞台功放。

前级功放一般用于调音台和混音器之前,主要负责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分配。

后级功放一般用于音箱和扬声器之后,主要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扬声器。

家用功放一般为合并功放,功率较小,适用于家庭音响系统。

舞台功放一般为分立功放,功率较大,适用于大型演出和活动。

3. 混音器混音器是音响产品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多路音频信号的调节和合并。

根据使用场合和功能需求的不同,混音器可以分为模拟混音器和数字混音器。

模拟混音器主要通过旋钮和滑动开关来调节音频信号,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型演出和家庭音响系统。

数字混音器主要通过数字芯片和软件来处理音频信号,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可编程性,适用于大型演出和录音棚等专业场合。

4. 调音台调音台是音响产品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调音和效果处理。

【聚焦】20年多声道音频发展史:从5.1、7.1到三维沉浸式音效

【聚焦】20年多声道音频发展史:从5.1、7.1到三维沉浸式音效

【聚焦】20年多声道⾳频发展史:从5.1、7.1到三维沉浸式⾳效在⽴体声还原⽅⾯,从最早期的采⽤两只扬声器⽴体声重播声⾳开始,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发展到如今采⽤多只扬声器来重播声⾳的多声道技术重播声⾳。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当中,⽬的就是要还原出⼈类在⾃然界之中所听到的各种声⾳效果,简单说就是还原真实的声⾳。

对于多声道⾳频技术⽽⾔,⽬前它被⼴泛地应⽤在⾳乐制作、电影和电视⼴播节⽬,甚⾄电⼦游戏的⾳频部分。

从声⾳效果制作的⾓度来看,多声道⾳频技术能给予⾳频制作⼈员在⾳效制作上更多创作的空间。

从声⾳重播效果来看,多声道⾳频技术能给终端⽤家营造出接近于现场的声⾳效果。

5.1声道在20年前,5.1声道环绕声是家庭影院⾳频⾥最常⽤的环绕声技术,在家⾥能拥有⼀套5.1声道环绕声的家庭影院系统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但凡DVD碟的封套上⾯以及影⾳器材上⾯印有“Dolby Digital AC-3”、“DTS-ES”(DTS-ES Matrix)字样,那都代表具备5.1声道⾳效及处理能⼒。

要组建5.1声道家庭影院,需要⽀持5.1声道输出能⼒的播放机和AV功放。

扬声器⽅⾯⾄少需要6只扬声器,分别是前置左/中/右声道,左/右环绕声道和低⾳声道。

其中,前置左右声道主要负责电影背景⾳乐的播放,还有部分的环境声效,中置声道则主要负责⼈声对⽩的播放,同时还能让前⽅声场的声⾳连贯性更平滑,并能与左右声道配合将聆听区域范围扩⼤化。

环绕声道侧重于播放环境声效,还有部分特定⾳效,并配合前⽅声道来实现声⾳的前后移动效果。

低⾳声道则重播低⾳效果声道以及其他声道的低频部分,⽤来营造震撼的低频效果。

尽管5.1声道在现在看到是很⽼旧的环绕声技术了,可是实际上5.1声道在如今的⽣命⼒还是⾮常强的,毕竟它在系统的架构⽅⾯相对简单得多且构建成本也相对便宜,特别是在普及型的家庭影院套装产品⾥⾯还是5.1声道配置,⽽且电视⼴播节⽬⾥⾯的声⾳依然采⽤5.1声道(例如“我是歌⼿”、“中国好声⾳”)制作。

中国音响音箱十大品牌

中国音响音箱十大品牌

中国音响音箱十大品牌
音响发烧友如果想了解十大品牌中国音响,下文就有关于中国音响
十大品牌的简介,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购买好的音响,聆听世界美妙的
声音。

一、JBL
JBL GS 的名称源自其创始人James Bullough Lansing 的首字母缩写J.B.L.。

这位可能患有躁狂抑郁症的痴迷天才几乎创造了他所能想
像出的一切,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名字。

JBL 是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旗下的一家GS,专为消费者、娱乐行业及汽车行业设计和制造音响设备。

JBL 在为音乐厅及其他公共场所生产扬声器和相关设备方面拥有
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如今它正利用这些经验为全世界的消费者制造音响
设备。

Eric Clapton 的摇滚音乐会、Conan OBrien 的《今夜秀》(Tonight Show) 节目、澳大利亚的情人港、2008 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 年美国总统的就任仪式,乃至全世界每一个家庭的客厅,所
有这些地点、人物和活动都体验到了JBL 设备带来的完美音效。

JBL 的专业音响部门致力于为各种场所研制举世瞩目的扬声器和
其他音响零部件。

JBL 的消费音响部门则采用相同的技术、材料和制造工艺生产桌
面扬声器、户外扬声器、家庭影院系统、头戴式耳机以及iPod 和iPhone 底座等产品。

二、惠威HiVi
国际电声界的传奇a tradition of perfect sound
HiVi 惠威源自中国,名誉世界。

经过24 年的高速发展,HiVi 惠。

风雨飘摇三十年,中国多媒体音箱发展史(纪实篇)

风雨飘摇三十年,中国多媒体音箱发展史(纪实篇)

风雨飘摇三十年,中国多媒体音箱发展史(纪实篇)多媒体音箱的原始鼻祖,并不是轻骑兵,而是两个现在已被历史风尘湮没的企业--上海迪波和北京国立。

1991 年6月,新喜来推出WKF-999A 的 2.0 有源音箱,品牌为 DIBO(迪波)。

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并应用在一些专业领域。

索威成立,初期从事音乐产业。

1992 年11 月,上海迪波生产出了针对国内的第一台'多媒体'音箱。

1993 年刚刚走出清华校园的王强胜,和两个同学一起创建了国立电子工程公司,开始生产'多媒体'音箱。

此时的王强胜,还需要亲自跑到商场促销,跟别人解释什么叫有源音箱和多媒体音箱。

3 月,轻骑兵品牌创建。

4 月,肖奋以 5000 元的资金,成立了奋达。

8 月,兰欣成立,但此时尚未进入多媒体音箱行业。

和我们现在说的给电脑用的多媒体音箱不同,那时的'多媒体'音箱主要是给磁带、CD 机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音箱。

不过因为结构上的相似,它们被认为是多媒体音箱的鼻祖。

1994 年轻骑兵推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自己的多媒体音箱。

中国多媒体音箱历史之旅,在这一年正式开始……1994 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一间废弃实验室里,轻骑兵开始小规模生产多媒体音箱,并在 1 年后注册了商标,赚取了 75 万元的净利润。

轻骑兵 RDS-1000 成为木质多媒体音箱开山鼻祖。

1994 年,中国多媒体音箱 IC 之父徐强创立了三晶电子,聚集深圳的几位软件工程师,开始潜心研发多媒体音箱的 IC 方案。

此时的中关村迎来中国多媒体音箱第一波浪潮。

除了轻骑兵、国立,中关村还诞生了狂人、超音速等一批多媒体音箱厂家。

在中国的多媒体音箱历史中,轻骑兵第一台木质音箱不但迎来了一个多媒体之旅,更迎来了一个群雄割据的局面。

这个乱世之秋,有轻骑兵、国立加上后来的漫步者这样的知名品牌,但无论哪一家都没有绝对的资金、实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线品牌。

国产品牌音响

国产品牌音响

国产品牌音响(生产音箱、功放、线材厂家)前十名:山灵、钟神、斯巴克、风之声、新德克、声雅、天逸、柯颂、琴谱、八达国产品牌音箱前十名:惠威、惠普、金琅、博良、杰作、君悦、美之声、何氏、原音、唐颂这些只是按规模和销量来排名的,如果按音质效果反倒是那些产量不大的精品类,大部分在珠三角。

常见进口音箱排名(1)英国B&W:贵族首选!感受英国B&W经典音色!英国B&W落地音箱。

听音乐非常好,音色优美纯正,人声非常清晰,很好的定位感,具有外形英国古典风味,高贵大方。

(2)丹麦丹拿:凭着Ehrenholz的敏锐市场触觉,丹拿自成其R&D(研究及开发)队伍,并于不出三年之内推出拥有自己单元的扬声器。

后来更将单元卖给其它厂家,成为OEM的供应商。

从此,丹拿的名字便更是响当当,成为发烧友追捧的对像。

(3)ATC(英国) 于1974年创立,以独自的技术进行禁用字符系统用的单元开发,以专门制造禁用字符音箱而驰誉世界,在各国录音室博得极高评价。

产品除单元外,还有录音室用有源音箱及家用音箱,作为富于鲜活动力的优质声音,拥有众多的狂热爱好者。

(4)英国天朗:英国天朗Tannoy,世界十大音响-音箱品牌,世界著名扬声器制造厂,全球最大的喇叭制造集团。

(5)美国JBL:拥有50年历史的公司为数已经不多,而能够在某一领域一直领导潮流,真的是非常难能可贵。

JBL在扬声器工业界可能就是唯一的一家了。

(6)丹麦尊宝:尊宝音箱音质细腻,音乐味浓郁,虽然在发烧领域不算顶级音箱,可是在民间占有率极高,是高性价比的优选品牌(7)德国意力:不断的突破和创意使意力这个名字在扬声器制造史上占一重要席位。

(8)英国KEF:KEF位于英国Kent郡的Medway河畔。

KEF的全名是Kent Engineering Fonndy,是肯特郡的一个公司。

(9)英国AE:性价比及兼容性高的英国AE扬声器在音响圈中不管是Hi-Fi发烧友还是AV发烧友,在选择扬声器时都会非常的谨慎和挑剔。

十大音响品牌和十大假洋鬼子

十大音响品牌和十大假洋鬼子

十大音响品牌和十大假洋鬼子十大音响品牌:飞利浦:总部设在荷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AV器材制造商之一。

以长式磁带座、激光唱机、DCC数码卡座开发著称于世。

马兰士:原为美国老牌音响器材厂家之品牌,产品享有盛誉,后被日本厂家收购,转产中、低档产品路线,近期又被收购。

麦景图:美国著名发烧音响制造商,历史悠久,是美国最早涉足音响器材制造的厂家之一。

从早期单声道放大器至今,已有多款产品被列为音响设计制造的典范。

JBL:美国老牌扬声器制造商,在扬声器制造史上做出过很大贡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扬声器制造商,产品涉及专业和民用领域。

JBL产品讲究对声音的高度还原,追求“无个性”的声音重放。

哈曼卡顿:美国厂家,在卡座生产上颇具实力,它曾经产生过世界上第一台配备杜比B、杜比C对杜比S的卡座。

狮龙:美国著名音响厂家,以民用组合音响的产品为主。

天朗:英国著名的扬声器注册商标,以生产同轴单元扬声器著称,该扬声器在声场定位上极为准确。

博士:以生产多款小巧的直接/反射声式扬声器系统著称。

这种立星式扬声器(3D方式)摆位容易。

B&W:英国著名扬声器制造厂,也是当今规模较大的民用扬声器制造厂之一,生产历史长达27年。

意力:德国规模最大的扬声器制造商之一,历史悠久,以生产“冬瓜头”的铝带超高音单元扬声器系统而著称。

十大AV功放品牌AV功放即视听系统中使用的放大器,用于家庭影院视听系统中,功放齐全。

AV功放一般具有前置AV功放、中置、环绕等4~7个声道功率输出,有的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解码器或AC-3解码器、DSP数码声场处理、调频/调幅数字调谐收音功能,还具有多种音频输入输出接口,有些功放还有SVIDEO(高清晰度)视频四针接口,各种功能可以用遥控器进行控制,使用非常方便。

十大AV功放品牌榜中榜/名牌功放(2010)1 天龙DENON功放 (于1910年日本,世界功放品牌,上海电音马兰士贸易有限公司)2 雅马哈Yamaha (1887年日本创业成立,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3 安桥ONKYO (日本品牌,影音领域逾半个世纪领先品牌,安桥(中国)有限公)4 马兰士MARANTZ (飞利浦旗下高端功放品牌,1953年美国,上海电音马兰士贸易有限公司)5 索尼SONY (十大功放品牌,于1946年日本,世界品牌,索尼(中国)有限公司)6 山水SANSUI (于1944年日本,世界著名的扬声器品牌,山水电子(中国)有限公司)7 先锋Pioneer (十大功放品牌,于1938年日本,世界品牌,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8 天逸功放 (著名品牌,十大功放品牌,中国著名功放品牌,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9 哈曼卡顿Harman kardon (十大功放品牌,美国著名音响器材品牌,美国哈曼国际集团公司)10 奇声QiSheng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十大功放品牌,东莞市奇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世界十大音箱品牌1 创新Creative (世界多媒体及数码娱乐领领导品牌,十大音响品牌,新加坡品牌,创新中国公司)2 惠威Hivi (始于1964年美国,世界顶级的扬声器及音箱制造企业,广州惠威电器有限公司)3 博士Bose (始于1964年美国,世界最早的扬声器企业之一,博士(中国)有限公司)4 JBL (于1946年美国,世界著名老牌扬声器品牌,扬声器生产龙头,JBL(中国)集团机构)5 山水SANSUI (于1944年日本,世界著名的扬声器品牌,行业著名品牌,山水电子(中国)有限公司)6 皇冠AVANCE (世界十大音响,丹麦品牌,世界著名的扬声器,皇冠音响国际有限公司)7 雅马哈YAMAHA (音响世界十大音响,日本品牌,世界著名的扬声器,雅马哈乐器音响(国)资有限公司)8 天朗Tannoy (始于1926年英国,世界十大音响,至今八十年的历史,英国著名的扬声器品牌)9 飞利浦PHILPS (始于1891年荷兰,中国驰名商标,世界最大的AV器材制造商之一,飞利浦电子)10 B&W (世界十大音响,英国著名的扬声器品牌,女王企业奖,宝华音响有限公司)十大假洋鬼子第十名:“丹麦”皇冠-现在还有人对我说这个品牌是原产货,可想而知骗人不浅,早已被广东的一个小厂家收购。

多媒体音箱的发展史

多媒体音箱的发展史

多媒体音箱的发展史当电脑多媒体时代来临,音箱便开始了它不平凡的历程。

从多年前廉价的塑料多媒体音箱到高档的木质多媒体音箱;从2.0双声道到2.1、4.1、5.1,甚至是7.1声道;从平淡的色彩外形到多姿多彩、形态各异;从功能的单一到多元化应用……细细回味,每一次沉醉于音乐,每一次震撼于影片,每一次投入于游戏,多媒体音箱不知不觉已陪伴我们十多年。

现在,我们将回顾多媒体音箱这些年的发展,重温往日的感动,再忆过去的经典,寻找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产品,同时也把行业中鲜为人知的品牌历史与沉浮往事带到您的面前。

音箱现在已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或者说是电脑最重要的外设之一。

和其它外设产品不同的是,它作为配置项的历史并不长。

音箱这种特殊的产品不受摩尔定律的影响,CPU、硬盘等核心设备日新月异的升级对音箱行业的影响几乎为零,大部分用户的音箱使用寿命都比主机长。

虽然相比CPU、存储设备,音箱带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技术含量较低,但它却是消费者最能直接能体会效果,并且感受更为深刻、明了的产品。

正因为这些特殊性,音箱的发展之路和电脑的其它配件完全不同。

音箱最初是无源的,而作为电脑外设的音箱则多是有源的。

所谓源,就是指功率放大器,箱体内置功率放大器的音箱被称为有源音箱。

有源音箱又被称为“多媒体音箱”。

现在看这个词汇,会觉得难以理解,音箱为什么会“多媒体”?这和有源音箱兴起的背景有关。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电脑只是冰冷的机器,除了能发出“Beep、Beep”的提示音外,基本上与声音无缘。

随着声卡技术的诞生与进步,电脑进入多媒体时代,开始能播放音乐,也能播放有声视频了。

所谓多媒体,即视频媒体和音频媒体。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电脑有了一个新的伙伴——音箱,为了获得更好实用性,音箱多数被设计为有源结构。

因为伴随这多媒体电脑的诞生,因此大家也约定俗成的称之为多媒体音箱。

破茧之力声卡技术推动多媒体音箱的诞生1984年,英国的Adlib Audio公司迈出了PC多媒体化的第一步,推出了第一款魔奇声卡,这款声卡的出现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而不再是PC喇叭“滴滴答答”的声音。

音频设备发展简史回顾

音频设备发展简史回顾

音频设备发展简史回顾音频设备的发展充满了革新泡泡网音频频道8月27日声音对于人太过重要,虽然我们曾被卓别林等大师的无声默片所打动,但必须承认,没有声音的世界肯定是了无生趣的,会让人觉得压抑。

除了自然界的声音和社会环境里的各种声音,我们也会主动去寻求包含声音的娱乐,如音乐、电视、电影等,针对人们的需求,各种音频设备也相应产生,在人类现代科技的多年发展中,音频设备的发展变革不计其数,也一次又一次的在向人们更舒适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冲击。

美丽声音就像彩虹一样带来斑斓色彩小编之前曾写过两篇回顾类的文章,一篇关于老款声卡,一篇关于老款音箱。

在本文中,小编将就一些音频设备的发展史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因为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而小编也不想写一篇那么专业的说明文,只是想给有同好的读者带来点情感上的共鸣。

从我们的祖辈们用过的黑胶唱机,到父母这代人用过的广播收音机和VCD、家庭组合音响,再到我们现在用的CD机、Mp3、随身听、多媒体音箱,光阴荏苒,这些设备也在不断变化中演变成几代人的某种回忆,在它们身上,我们不经意间便开始了一次怀旧之旅。

黑胶唱机和黑胶唱盘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见黑胶唱机的身影,特别是一些诸如老上海滩的故事之类的电视剧、电影中,它优雅的木质底座,纤长的唱臂随着黑胶唱盘转动,唱针在唱盘上缓缓划过的性感姿态,上面花朵状的喇叭,来上一曲《天涯歌女》,俨然就是身份的高贵象征。

某品牌黑胶唱机古色古香的老唱机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

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当时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

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在1996年就已突破百元,目前珍藏版的数千到万元不等。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

黑胶唱机在二手市场一般需要好几百元,通常还需要买家自己花几百元更换唱针,总的花费要上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用音响发展史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家用音响发展简要历程
1、第一阶段:广播-只能被动收听音乐
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上在城市普及了广播。

普通消费者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中欣赏音乐带来的乐趣。

广播除了宣传国家政策之外,还播放许多样板戏、评书、相声、戏曲等,这就是大家所能接触到的音响的最初形态。

这些“音响”给普通民众的艰难生活带来不少的乐趣,让音乐进入到普通人家,让大家在学习知识之余,也丰富了业余生活。

许多家庭非常珍视家中的这个宝贝。

他们第一次对从匣子里发出的声音非常地好奇,即使这样收听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但它确是那个年代人们音乐生活的唯一伴侣。

2、第二阶段:收录音机,电唱机-可以选择喜欢的音乐来播放,但是音质和效果不够理想
80、90年代收录音机走入百姓家庭。

成为家庭里的主要音响设备。

成为大众消费。

记得那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拥有一台台式录音机。

从那个盒子里人们第一次听到了港台歌曲,知道了什么叫流行音乐,什么叫校园歌曲,什么是美国乡村音乐,什么是摇滚乐、爵士乐…..当时的年轻人很痴迷,跟着录音机学习流行歌曲。

从此枯燥的生活因为有了音乐的陪伴而变得轻松、愉快了。

不管什么风格,什么形式的音乐都能感染人们,每每听到震撼的旋律时,都会触动人们的神经,或开心,或激
动,或悲伤。

音乐在孤独寂寞时陪伴您,在伤心难过时安慰您。

音乐是人们一生离不开的伴侣。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对产品的外观,音质有了更多的需求。

产品也初步走向了市场化运做,市场经济的出现,使产品逐渐多样化,普通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向往拥有更专业的音质效果,已经不在满足于可以听的水平,还要听出音质效果,听出感觉。

3、第三个阶段:更为专业的音响产品-音质和外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只能一个区域来欣赏
从90年代中开始,专业的音响开始出现,国内的市场技术也有了更迅速的发展。

当时流行的是家用组合音响。

融合了收音机、录音机、CD机、电唱机的功能于一身。

在音质上突出了立体声,HIFI音质。

有了更为专业的音箱来配合。

4、第四阶段:家庭影院--在音质上追求环绕立体声,震撼的效果。

但只能是一个区域来欣赏
从90年代末期,家庭影院的出现,使得家用音响的质量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配有家庭影院,它把电影院的构思运用到大众消费者的家庭中,让消费者在家里就可以享受电影院里面的劲爆和快感。

这是一种视听产品的结合产物。

让人们体验到了在影院才有的听觉和视觉的震撼效果。

家庭影院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音响行业进入专业化的的时代。

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一个概念,一种生活方式。

它把家电产品整合起来,伴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电子产品的兴起而兴旺一时。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去认真聆听专业级的音乐,更何况现在的音响市场鱼龙混杂,真正进口的音响品牌又有几家。

所以,当民众对音响器材的需求离开了燥动的心态后,市场的退潮就很正常,现在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正是音响消费市场成熟的表现。

所以在家中,很多时候人们还是希望听到轻松、愉快、轻柔的音乐,来缓解人们的疲劳与烦躁。

5、第五阶段:全宅音响系统--多区域播放、各区域自由点播音乐,开创音乐生活新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家用音响产品当中。

人们可以不用端坐在沙发上来聆听音乐了,也不用为听音乐而四处去找CD碟或MP3碟。

BYRON百锐家用中央音响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在家中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地聆听音乐。

而且不需要寻找或连接任何的音源设备。

一键轻
触。

曼妙温馨的音乐就会在身边流淌。

而且在音质更是HIFI音质。

可以与任何一款高档音响相媲美。

可以说现在的音响产品开始走向更专业化、智能化、系统化、人性化。

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需求。

“家庭影院”也不能再成为家用音响的代名词了,音响是满足人们耳朵和心灵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